正文

美國名校扶貧斗富(3)

培養(yǎng)精英 作者:薛涌


不過,威爾遜在普林斯頓校長的任上僅待了8年。1906年,他試圖把普林斯頓本科生的餐飲俱樂部改革成住校制的本科生學院,引起校友的反對,未能成功,但由此贏得了改革者的名聲,為將來從政掙來了政治資本。1902年,芝加哥大學校長威廉·雷尼·哈珀(William Rainey Harper)提出把芝加哥大學的本科生學院分為8個學院(quadrangle),師生共居。但他1905年去世,壯志未酬。

這里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哈佛的努力。早在19世紀90年代中期,一些哈佛的教授就提出把本科教育重新組合成幾個小的本科生學院的建議,但以校長查爾斯·艾略特為首的校方未予理睬。艾略特可以說是哈佛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校長,從1869年到1909年主政40年,正逢美國大學向研究性大學轉(zhuǎn)型的關鍵時期。他屬于當時美國的統(tǒng)治集團(盎格魯-撒克遜白種清教徒)中的權貴。不過在思想上,他是這個集團中最自由派的一翼。面對當時的移民狂潮和急劇城市化的進程,他主張哈佛要向全社會開放,從各個階層吸收有才干的青年,而不是只為盎格魯-撒克遜白種清教徒這一小統(tǒng)治集團服務。他聲稱:“最窮的學生和最富的學生同樣受歡迎。”為了使窮困的優(yōu)秀學生能進哈佛,他用獎學金制度,使哈佛的學生群體比起耶魯、普林斯頓來更加多元化。他還推行了自由選課制,要求提高學校的學術品位,要把哈佛從一個富家子弟鍍金的地方變成一個嚴肅的學府。他甚至要取消橄欖球比賽,因為這種運動太野蠻,而且橄欖球運動員一般功課都不好。在他任上,在常青藤三巨頭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中,哈佛成了最向平民百姓開放的學校。許多公立學校出身的孩子,特別是猶太人,靠著自己的功課好擠進這個上流社會的預備班。同時,哈佛也越來越向研究性大學轉(zhuǎn)型。

不過,向社會開放的另一結果是:一些平民子弟和富家子弟在一起讀書,使校內(nèi)的貧富分化變得格外刺眼。當時的學生,基本住在兩個地方。來自貴族寄宿學校的富家子弟,住在芒特奧本街(Mount Auburn Street)上號稱“金岸”(Gold Coast)的豪宅中。公立學校出身的平民學生,擠在哈佛院(Harvard Yard)中寒酸的宿舍里,有的甚至沒有暖氣和自來水。艾略特雖然將校門向平民百姓打開,對校內(nèi)的貧富隔離卻不上心。

艾略特的一系列措施,引起了保守派的強烈反對。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恩迪科特·皮博迪(Endicott Peabody)和A.勞倫斯·洛厄爾(A.Lawrence Lowell)。他們強調(diào)教育中的盎格魯-撒克遜的傳統(tǒng),即對學生品格的培養(yǎng)。19世紀末大量歐洲移民進入美國,沖淡了盎格魯-撒克遜在美國的種族優(yōu)勢。到了20世紀初,反移民的浪潮席卷美國。在大學中,捍衛(wèi)盎格魯-撒克遜的文化認同,也成為保守派的首要任務。面對大學的德國化,許多人開始從英國的傳統(tǒng)中尋找源泉,來重塑美國的大學精神。

皮博迪在這方面無疑是領軍人物。他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美國教育界的影響,幾乎與艾略特不相上下。他年輕時到英國著名的寄宿學校切爾騰納姆公學(Cheltenham College)讀書,后進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學習,對英國的寄宿制教育格外心儀?;貒笥?884年在波士頓郊外40多英里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叫“格羅頓”(Groton)的寄宿學校,自任校長。除了格羅頓外,在1883年到1903年間,另有6所著名的精英寄宿學校成立:勞倫斯維爾(Lawrenceville,1883),霍奇基斯(Hotchkiss,1892),喬特(Choate,1896),圣喬治(St.George’s,1896),米德爾塞克斯(Middlesex,1901),肯特(Kent,1906)。這七大寄宿學校,成為塑造盎格魯-撒克遜統(tǒng)治集團的文化品格的大本營。其中以格羅頓最為精英。其畢業(yè)生不僅是哈佛的骨干,而且進入美國社會各界的領導階層。比如后來當了總統(tǒng)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和他的閣僚、后來成為國務卿的迪安·艾奇遜(Dean Acheson)全是格羅頓出身。羅斯福一生都把皮博迪視為自己的精神導師。

19世紀末,當皮博迪通過格羅頓把英國的寄宿制教育變成美國教育界的樣板時,英國寄宿制的公學畢業(yè)生進入牛津、劍橋,強化了那里的寄宿學院已經(jīng)有的文化共同體的精神氛圍。大學住校的經(jīng)驗,成為大學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牛津、劍橋的學院制施行師生共宿,教授和學生常常有一對一的授課;學生通過體育競賽、共同的飲食起居,培養(yǎng)對學院這一共同體的認同。在許多美國人看來,這些都是培養(yǎng)學生的品格的必要手段。當時的著名記者埃德溫·斯洛森(Edwin Slosson)嚴厲抨擊德國化的研究型學者使師生之間形同路人,使美國大學失去了牛津、劍橋所代表的盎格魯-撒克遜的文化精神。他認為,每一個大學生,在學期間要有至少一個教授作為他的密友。這個教授不僅了解他的學術訓練和進程,而且知道他的家庭條件、他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他所追求的目標,以及他的能力和不足。不過,這樣的呼聲一直被強調(diào)大學的研究性、知識的創(chuàng)造性的壓倒性訴求所淹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