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欠他們一個反省

我本頑癡:王剛自傳 作者:王剛


  這十年的記敘,可以從這兒開始。
  
  這十年的畫面很多,記得好多人聚集在長春人民廣場,我騎個自行車到蘇軍烈士紀(jì)念塔那兒,把車子架好了,站在后座上看造反派攻打長春市公安局。極其強烈的印象:造反戰(zhàn)士用的是冷兵器,空心的鋼管,一頭兒斜削下去一截,就是一桿扎槍,一扎,血順著鋼管的空心流下去,人就完了。搭著云梯往上沖,攻打巴士底獄,還是巴黎市政廳?我那時候年輕,只懂得看熱鬧,覺得挺刺激。
  
  接著我也進入了這片紅色風(fēng)景。
  
  6月起,開始“停課鬧革命”。原以為鬧上幾個月,還能重新走進課堂,誰知從那時起,我就永遠(yuǎn)告別了課堂生活。更冤的是那些高三學(xué)生,志愿都報上去了,拉開架勢要參加高考了,一紙通知下來,便一頭扎進了革命的旋渦。精力最旺盛的這一代人,就這樣丟掉書本,拿起毛筆,寫起了大字報,戴上了紅袖標(biāo)。
  
  “文革”風(fēng)潮席卷全國,學(xué)校的“運動”也是如火如荼。
  
  校長被斗了,書記被斗了,許多教師,尤其老教師和英文教員幾乎無一幸免。他們或多或少都能查出些“歷史問題”,罪名也是五花八門。例如,“崇洋媚外”是外語老師的。最“經(jīng)典”的案例,一位名叫陳四維的老師,他的帶有封建色彩的名字犯了“破四舊’的忌,當(dāng)然沒什么好果子吃;馮老師,一位自尊敏感的女性,挺不過連番批斗,跑到化學(xué)實驗室,喝了硫酸,結(jié)果沒死成,燒壞了食管和大半個胃。
  
  而這種傷痛,是可以表述的,是可以要求歲月補償?shù)?。絕大多數(shù)人,在時代的狂飆下,無力地前行。大多數(shù)人,收獲的是失落,是一種價值的折耗。一個民族,為此付出代價。
  
  悲劇就在于此。
  
  回想起碰到莊老師那一幕,我至今還在想,為什么我會同時涌起受害者和加害者的體驗?
  
  這莊老師教了三十多年書了,在學(xué)校堪稱元老,據(jù)說早年還在日本早稻田大學(xué)念過書,他是老師們當(dāng)中唯一總穿西裝的。以往無論是站在講臺上,還是走在外邊,總是昂首挺胸,派頭十足。有學(xué)生背地里叫他“莊鬼子”,他只要遠(yuǎn)遠(yuǎn)地走來,總有人哼著電影《平原游擊隊》里“鬼子進村”的那段著名進行曲為他伴奏,這效果實在是滑稽,惹得大家一陣亂笑。那時的我早已不“淘”了,我尊敬莊老師,他課教得好。有時背地里我還稱他“莊先生”,他聽了似乎特別高興。
  
  此刻,這位莊先生就跪在我眼前,被弄得如馬戲團的小丑一般,但我一點兒都不覺得這模樣可笑,只是有點不知所措。
  
  我掃了一眼空空的教室。我明白準(zhǔn)是那些造反派們將莊老師斗完了,又去干別的--這么熱的天兒,多半是游泳去了,留下他自己在這里繼續(xù)反省“罪行”。
  
  而多會兒回來,能不能回來,全由他們的興致而定。
  
  好半天,莊老師一直沒有抬頭。他雖未看到,但肯定聽到教室里進來人了,他大約以為還是那些剛才批斗他的人。
  
  我用很小的聲音沖他說:“這兒沒旁人,你起來吧?!?br>  
  他抬起頭,和我的目光只對視了一下,就又低下頭去。那對視也就一瞬,但我看見了他滿眼的淚花和一臉的羞愧,沒有悲哀,更沒有憤怒。
  
  猛地意識到,此刻,他不求誰來憐憫他,“搭救”他,他還想保持最后一點的可憐的“顏面”,根本不愿意讓我看見他這副樣子。
  
  我轉(zhuǎn)身跑出了教室,好像羞慚的應(yīng)該是我。
  
  30年之后主持“東芝動物樂園”,有這樣的體味:動物王國的“生物鏈”細(xì)琢磨也蠻殘忍的,但那是自然規(guī)律,舍此無法維持平衡。人與人是同類啊,何必如此相殘“相煎”?
  
  那是一個隨時都感覺到敵意的時代,然而傳播學(xué)意義上的仇恨,和現(xiàn)場感的體驗又是兩回事。
  
  多年后,演播《夜幕下的哈爾濱》,里邊曾提到“知恥近乎勇”,意在為自殺者開脫。一天,借著酒勁兒,我曾問小說的作者陳玙一個頗為唐突甚至有點殘忍的問題:“陳老,您‘文革’時被斗成那樣,沒想到自殺嗎?”
  
  陳老坦然回答:“想過,褲腰帶都解下了,可一想到老伴和孩子,又系上了?!?br>  
  同樣的問題,我也問過在部隊文工團當(dāng)過團長的老焦,焦老師笑著說:“第一次挨批斗,懵了,被涂了一臉的墨汁走回家去,低著頭怕見人,就這么一直往前走,結(jié)果不知不覺又從大院的后門上了街,一幫小孩兒朝我扔石頭,我才轉(zhuǎn)頭回了家。那一宿沒睡,真不想活了,可第二天,我見挨斗的人越來越多,也就不想死了?!?br>  
  然而終有挺不住的,那年夏天,老舍先生便投了太平湖。
  
  不管是死了的,活著的,我都尊敬愛戴他們,因為,在那個特定的年代,活著,死了,都需要勇氣,都是大丈夫。
  
  當(dāng)然我也會憐憫另一些人,那些逼得馮老師喝了硫酸的人,那些給莊先生戴紙帽掛牌子的人,那些逼得陳玙老師差點上吊的人,那些往焦老師臉上涂墨汁的人……
  
  有人辯解說那是“革命需要”,那是“大勢所趨”,那是“被政治熱情沖昏了頭腦”,那是因為“年輕不懂事”……但起碼我當(dāng)年沒“熱情”到那個程度,盡管我也年輕。我自然也參加過不少批斗會,也跟著喊過口號,但我終不曾動過別人一手指頭。我至今也說不清,我當(dāng)年為什么沒那么做。按照我愛出風(fēng)頭的脾性,這樣做似乎也符合邏輯,而我沒有。我還為此“自得”過。
  
  巴金后來回憶那個年代時寫道:“那些年我口口聲聲‘改造自己’,究竟想把自己改造成為什么呢?我不用自己的腦筋思考,只是跟著人舉手放手,為了保全自己,哪管犧牲朋友?起先打倒別人,后來打倒自己……想想可笑,其實可恥!甚至在我甘心徹底否定自己的時候,我也有兩三次自問過: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到哪里去了?我們究竟有沒有友情?我們究竟要不要真實?”
  
  讀過巴老以上這段話,我那幾分“事不關(guān)己”的自得感沒了,代之以深深的思索:一個曾受過嚴(yán)重迫害的人還在譴責(zé)自己,而那些迫害過他人的人何以就處之泰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