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群眾的情感和道德觀(13)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龐


   第二章:群眾的情感和道德觀(13)
  
  當交易地點搬遷之后,新交易所的花園里馬上支起了五六百個小帳篷和攤位,四處布滿了色彩鮮亮的彩帶和旗幟。繁忙的人們進進出出,發(fā)出無休止的叫嚷聲和噪音,甚至還夾雜著音樂。人們的表情隨著股票的跌漲而瞬息萬變,現(xiàn)場氣氛狂熱。
  
  對于這種群眾性的癲狂行為,正直的陸軍元帥維拉爾感到苦惱,他無法容忍同胞們沉浸于這種蠢行之中無法自拔。于是他走上街頭向人群大聲呼喊了半個鐘頭,要求停止這種荒唐的行為,但是卻沒有人愿意聽從理性的勸告?;卮鹪獛浀氖菄u聲與嘲弄,甚至有人向他的頭上扔雞蛋和西紅柿,使他不得不倉皇離去。
  
  像這樣的偏執(zhí)與專橫,在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破壞了盎格魯?薩克遜人所具有的那種強烈的個人獨立感情,拉丁民族群體所俱備的特性,讓他們變得不容反對,一旦有人對他們的信念和感情表示異議,便會遭受到最猛烈的攻擊。
  
  一個民族固然可以擁有感性氣質(zhì),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生藝術(shù)與文學的發(fā)展。但是這種情緒化的民族性格卻萬萬不能過于嚴重嚴重。否則一切善惡標準、事非觀念都將會被輕易地抹殺。
  
  假如一個民族過分地嚴謹而理性,最嚴重的后果無非是精神領(lǐng)域的空虛;但如果一個民族只按照情緒的指命來行事,那么簡直無異于災(zāi)難性的后果。
  
 ?。?0)群體渴望強權(quán)
  
  我們已經(jīng)知道,群體很容易產(chǎn)生出偏執(zhí)與專橫的情緒,而且只要有人在他們中間煽動起這種情緒,他們隨時都會將其付諸實踐。
  
  由革命黨人所掀起的法國大革命,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然而,在這場典型的群體狂熱事件中,群體的另外一項重要特性也得到了驗證。
  
  這項特性就是——群體渴望強權(quán)!
  
  群體總是對強權(quán)俯首貼耳,卻很少為仁慈心腸所動!
  
  因為在他們看來,仁慈心腸只不過是軟弱可欺的代名詞。
  
  在非洲的墾荒過程中,兩名工會活動分子被從英國派來協(xié)助土著工人。他們的動作十分迅速,在到達幾天之后,當?shù)氐霓r(nóng)業(yè)工人就為了聲援碼頭工人而舉行了罷工,另外,農(nóng)業(yè)工人還提出了增加工資,改善伙食的要求。他們甚至還讓營地的一些建筑物起火,并且自行武裝起來,設(shè)立路障來阻止歐洲人接近海岸。
  
  這些人絕沒有想到,蘇格蘭工人中有一位令人敬畏、聲如洪鐘的家伙,當他發(fā)現(xiàn)道路被罷工者切斷,就從他的車上一躍而下,用蓋爾語大聲謾罵這些非洲人。土著人被這個突如其來的陌生人及其野蠻的語言攻擊嚇呆了,他們立即丟下武器逃掉了。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然而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群體從來都不會聽命于溫和,而是只向嚴厲欺壓他們的暴君低頭。
  
  這個道理,早在1795年的10月里,就被拿破侖?波拿巴看得清清楚楚。
  
  正是在這個月里,奉命鎮(zhèn)壓騷亂的他,破天荒地發(fā)明了大炮的平射技術(shù),將大炮的炮口對準了自己的同胞,那天清晨,一聲令下之后,炮彈已經(jīng)上膛的大炮,就開始向“黑壓壓的畜群”轟擊。
  
  這段射程很近,足可以一次致命,然而當?shù)谝慌排诖虺鲋螅]有將所有的人都炸死。有的只是被炸掉一只胳膊或是一條腿;有的被炸開了腹腔,卻還一息尚存;有幾個命好的人甚至沒有受傷。
  
  可是正當河水般的血流流向早已挖好的壕溝時,又是一聲令下,騎兵手持軍刀和手槍沖向了幸存者,刀劈槍擊之后,那些一瞬間之前還在大聲怒罵的群眾,頓時停止了最后一聲暗啞的呼叫。
  
  幾年之后,當拿破侖進入議院,嘗試著以演講的方式來與議員們進行溝通時,又遭到了議員們的激烈反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