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元年(172年),曹操即將年滿十八歲,曹嵩決定讓他到洛陽來,進入太學讀書。于是,曹操第一次遠離故鄉(xiāng)譙縣,來到了京師洛陽。
作為帝國的最高學府,同時也是各級公職人員的培養(yǎng)基地,太學是所有讀書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前朝初建太學時,規(guī)模僅五十人,后來逐漸擴大到三千人,王莽時更是擴大到上萬人。
太學歸九卿之一的太常卿管轄,太學的老師稱為博士,太學的校長稱為博士祭酒?!凹谰啤币辉~,就是在社交活動中擔當首席的那個人,如“軍師祭酒”,就是首席軍師,也就是參謀長。
太學招生實行推薦、考試加保送的辦法。地方上以郡為單位可以推薦本地優(yōu)秀學子入學,有固定的名額。此外,在當時組織的一種明經(jīng)考試中,凡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也可以入太學學習。
保送的對象是公卿官員之子,規(guī)定品秩在六百石以上的官員,都可以送一名子弟到太學學習。曹操入太學,走的就是這條路。
從熹平元年(172年)到熹平三年(174年),曹操一直在太學學習。這里的教育完全按照儒家經(jīng)學標準模式進行,重點講授五經(jīng),又按五經(jīng)家法的不同,分別設(shè)立不同的專修方向,類似于不同的系。
這些系不教別的,教的都是經(jīng)學,太學其實就是經(jīng)學院。
但曹操對這些都不感興趣,他是一個偏科生。在校期間,他的興趣一是博覽雜書,另一個就是廣交朋友。
這個高干子弟,億萬富翁家的長子,從沛國譙縣來的小個子青年,以他的爽朗、率直、慷慨和好交往贏得不少同學的好感,很快成為太學里的活躍分子。
這些同學有依靠家庭背景入學的,但也有不少是全國各地推薦來的優(yōu)秀青年,能擠身太學,個個都不簡單。
這些人帶來了各地的新聞,有奇談怪事、風土人情,也有山川風物、歷史傳說,曹操最喜歡跟大家聊這些話題。
關(guān)于曹操的太學生活,史料實在太匱乏,但從零星的記述中,可以推測曹操在此期間可能接觸過下面這些人:
王?。ㄒ矊懽魍蹼h),字子文,汝南郡人,與黨人范滂、許章相識。他與曹操關(guān)系最好,上學期間曾經(jīng)結(jié)伴遠游。后來,王俊避亂到荊州刺史部的武陵郡,曹操征劉表時他剛好去逝。曹操曾經(jīng)親自到河邊祭奠他。
周頎、周昂,來自于會籍郡的周氏家族,這個家族在揚州刺史部有一定勢力,多年以后,他們在關(guān)鍵時刻曾支持過曹操。
劉勛,字子臺, 郡人,后來曾做過沛國建平縣長、揚州剌史部廬江郡太守等,最后歸附曹操。
許攸,字子遠,南陽郡人,也是一個活躍分子,交際很廣,后來與袁氏兄弟尤其關(guān)系密切,官渡大戰(zhàn)時從袁紹陣營投奔曹操。
張邈,字孟卓,東平國壽張縣人,家境富裕,年齡稍大,是一個俠士,一邊上學一邊交結(jié)各路英豪,后來與袁紹、曹操的關(guān)系均很密切。
還有一個人,曹操總想結(jié)交他,但沒有成功。這個人叫宗世林,南陽郡人,是太學里的學生明星,曹操主動找他想交朋友,但他卻對這個宦官養(yǎng)子家的后人不感冒。
在一次聚會上,曹操和宗世林都在,曹操一直想跟宗世林說話,但沒有機會。后來宗世林起身離席,估計是上洗手間,曹操抓住機會跟上去,拉住宗世林的手,想與他交往。但宗世林一點情面都不留,表示拒絕。
這件事在曹操的心里產(chǎn)生了傷害。越是心里自卑的人,越渴望別人的尊重。他對此事一直耿耿于懷。后來曹操當了司空,讓人把宗世林找來,接到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