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分期付款免息不免費。很多銀行與商戶進行合作,對于某些價格較高的商品,可以采取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消費方式。這個商品的金額只要消費滿銀行規(guī)定的額度,就能夠分6期、12期、18期或24期免息分期償還。有的銀行還規(guī)定,如果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持卡人可以獲得雙重信用額度,也就是說,分期消費額不影響其他的信用透支,同時還享受“免息”的優(yōu)惠。
消費者需要注意的是,分期付款雖然“免息”,但并不代表消費者無需支付其他的額外成本,因為分期付款幾乎均是“免息”不免費的。銀行都會按照消費總金額對免息分期付款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xù)費。其三,超出額度因小失大。當消費者的消費金額已經(jīng)達到或超過銀行設定的信用額度時,有些銀行并不會因此而限制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甚至也不會有任何提示。但這并不意味著消費者可以無條件地享受更大的信用額度,相反,銀行通常會加收一種“超限費”,即使用超出限定信用額度所需要支付的費用。同時,銀行還有可能因此而提高你此后在免息還款期以外還款所需支付的利息。一旦消費金額超出信用額度就意味著消費者屬于“高風險客戶”,個人信用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消費者應該隨時了解自己的信用額度使用情況,以免因消費超出額度而承擔不必要的損失。
其四,積分促銷存蠱惑。銀行經(jīng)常會在一些節(jié)假日與商家聯(lián)手進行促銷活動,比如信用卡雙倍積分、積分換禮等。但事實上,“羊毛出在羊身上”。若信用卡的積分規(guī)則為每消費1元錢,對應一個積分,即便是雙倍或是3倍積分,也僅僅是消費1元錢,對應兩到三個積分。然而換購的禮品,動輒需要成千上萬,甚至百萬以上的積分。若消費者以積分換取禮品而增加不必要的消費,則正中銀行和商家的下懷。消費者經(jīng)過“血拼”買回來大量并不需要的消費品,雖然換得價值低廉的積分禮品,卻要承擔巨大的還款壓力。
其五,免年費不等于優(yōu)惠。許多銀行會宣傳“免年費辦理信用卡”的優(yōu)惠,但事實上,多數(shù)所謂的免年費,只是指從辦理時起,一年內免除年費,或者是從辦理時起,免除年費至當年的12月31日。還有的所謂免年費,是需要當年消費達到一定的筆數(shù),才免除相應的年費。但如果沒有消費到足夠的次數(shù),還是要繳納相應的年費。所以對于有些聽信“免年費”宣傳,而辦理了多張信用卡的消費者來說,應該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到兩張信用卡繼續(xù)使用,而將其余的全部注銷掉,否則就有可能承擔不必要的年費成本。
其六,信用卡提現(xiàn)利息高。信用卡除了具有透支消費功能以外,還具有一定的提現(xiàn)額度,這給臨時急用現(xiàn)金的使用者提供了方便。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消費者享受到的便利,是以高昂的利息成本換來的。銀行設定的信用卡取現(xiàn)的手續(xù)費標準,其利息遠高于銀行存款的利息。所以,消費者在使用信用卡提現(xiàn)功能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是否確有必要,否則就會支出不必要的費用。
以上是消費者在使用信用卡的過程中,普遍存在卻常被忽視的問題,希望能藉此使消費者認識到,在使用信用卡時,應講求策略和計劃。否則,就會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看似正常的消費,卻付出了比使用現(xiàn)金更大的代價,在看到賬單后才知道自己不慎落入陷阱。而原本為了提高消費的便利性而辦理的信用卡,反而給自己帶來了更大的麻煩。
在辦理和使用信用卡時,應該考慮以下幾方面因素。
第一,選擇適合自己的信用卡,并只辦理一到兩張即可,以減少需要承擔的年費成本。在具體選擇時,應考慮到信用額度是否足夠支付自己每月的正常消費,如果不能滿足自己的正常消費水平,則很容易出現(xiàn)超出信用額度的情況。同時,還需要考慮到還款的便捷程度,有些信用卡使用時非常方便,但還款時卻常因難以找到還款網(wǎng)點而錯過還款期限。另外,還應該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考慮信用卡的附加功能。比如,有些信用卡可以按積分附送機票里程,對于經(jīng)常出差或是喜歡旅游的消費者就比較適合;還有一些信用卡的合作商戶較多,對于一些商務人士是合適之選。
第二,在使用信用卡進行分期付款消費時,一定要弄清其利息和手續(xù)費,以及是否還存在其他的費用,不能被籠統(tǒng)的宣傳用語所誤導,以至于支付過高的消費成本。
第三,除非迫不得已,盡量不要用信用卡提現(xiàn)民。因為這樣做不僅需要支付手續(xù)費,而且是按日記息,利息極高。所以,用信用卡提現(xiàn)的做法并不可取。否則常常是在不經(jīng)意間,財富就偷偷地從你的口袋縫隙溜走了。
第四,按照當月記賬日之前所消費的額度,及時還清欠款。否則不僅有可能影響信用情況,留下不良的信貸記錄,給以后的經(jīng)濟生活帶來不便,還有可能需要支付較高的滯納金和利息。
第五,使用信用卡消費時應當保持理性的態(tài)度,一定要認識到,使用信用卡進行消費與現(xiàn)金消費沒有任何差異。千萬不能因為沒有支出現(xiàn)金,就沖動地過度消費,從而背負沉重的債務。這最終會嚴重影響消費者的生活質量,使原本便捷的支付工具成了禁錮快樂的枷鎖,使原本靈活的消費方式成了財富流失的通道。
消費者需要注意的是,分期付款雖然“免息”,但并不代表消費者無需支付其他的額外成本,因為分期付款幾乎均是“免息”不免費的。銀行都會按照消費總金額對免息分期付款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xù)費。其三,超出額度因小失大。當消費者的消費金額已經(jīng)達到或超過銀行設定的信用額度時,有些銀行并不會因此而限制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甚至也不會有任何提示。但這并不意味著消費者可以無條件地享受更大的信用額度,相反,銀行通常會加收一種“超限費”,即使用超出限定信用額度所需要支付的費用。同時,銀行還有可能因此而提高你此后在免息還款期以外還款所需支付的利息。一旦消費金額超出信用額度就意味著消費者屬于“高風險客戶”,個人信用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消費者應該隨時了解自己的信用額度使用情況,以免因消費超出額度而承擔不必要的損失。
其四,積分促銷存蠱惑。銀行經(jīng)常會在一些節(jié)假日與商家聯(lián)手進行促銷活動,比如信用卡雙倍積分、積分換禮等。但事實上,“羊毛出在羊身上”。若信用卡的積分規(guī)則為每消費1元錢,對應一個積分,即便是雙倍或是3倍積分,也僅僅是消費1元錢,對應兩到三個積分。然而換購的禮品,動輒需要成千上萬,甚至百萬以上的積分。若消費者以積分換取禮品而增加不必要的消費,則正中銀行和商家的下懷。消費者經(jīng)過“血拼”買回來大量并不需要的消費品,雖然換得價值低廉的積分禮品,卻要承擔巨大的還款壓力。
其五,免年費不等于優(yōu)惠。許多銀行會宣傳“免年費辦理信用卡”的優(yōu)惠,但事實上,多數(shù)所謂的免年費,只是指從辦理時起,一年內免除年費,或者是從辦理時起,免除年費至當年的12月31日。還有的所謂免年費,是需要當年消費達到一定的筆數(shù),才免除相應的年費。但如果沒有消費到足夠的次數(shù),還是要繳納相應的年費。所以對于有些聽信“免年費”宣傳,而辦理了多張信用卡的消費者來說,應該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到兩張信用卡繼續(xù)使用,而將其余的全部注銷掉,否則就有可能承擔不必要的年費成本。
其六,信用卡提現(xiàn)利息高。信用卡除了具有透支消費功能以外,還具有一定的提現(xiàn)額度,這給臨時急用現(xiàn)金的使用者提供了方便。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消費者享受到的便利,是以高昂的利息成本換來的。銀行設定的信用卡取現(xiàn)的手續(xù)費標準,其利息遠高于銀行存款的利息。所以,消費者在使用信用卡提現(xiàn)功能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是否確有必要,否則就會支出不必要的費用。
以上是消費者在使用信用卡的過程中,普遍存在卻常被忽視的問題,希望能藉此使消費者認識到,在使用信用卡時,應講求策略和計劃。否則,就會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看似正常的消費,卻付出了比使用現(xiàn)金更大的代價,在看到賬單后才知道自己不慎落入陷阱。而原本為了提高消費的便利性而辦理的信用卡,反而給自己帶來了更大的麻煩。
在辦理和使用信用卡時,應該考慮以下幾方面因素。
第一,選擇適合自己的信用卡,并只辦理一到兩張即可,以減少需要承擔的年費成本。在具體選擇時,應考慮到信用額度是否足夠支付自己每月的正常消費,如果不能滿足自己的正常消費水平,則很容易出現(xiàn)超出信用額度的情況。同時,還需要考慮到還款的便捷程度,有些信用卡使用時非常方便,但還款時卻常因難以找到還款網(wǎng)點而錯過還款期限。另外,還應該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考慮信用卡的附加功能。比如,有些信用卡可以按積分附送機票里程,對于經(jīng)常出差或是喜歡旅游的消費者就比較適合;還有一些信用卡的合作商戶較多,對于一些商務人士是合適之選。
第二,在使用信用卡進行分期付款消費時,一定要弄清其利息和手續(xù)費,以及是否還存在其他的費用,不能被籠統(tǒng)的宣傳用語所誤導,以至于支付過高的消費成本。
第三,除非迫不得已,盡量不要用信用卡提現(xiàn)民。因為這樣做不僅需要支付手續(xù)費,而且是按日記息,利息極高。所以,用信用卡提現(xiàn)的做法并不可取。否則常常是在不經(jīng)意間,財富就偷偷地從你的口袋縫隙溜走了。
第四,按照當月記賬日之前所消費的額度,及時還清欠款。否則不僅有可能影響信用情況,留下不良的信貸記錄,給以后的經(jīng)濟生活帶來不便,還有可能需要支付較高的滯納金和利息。
第五,使用信用卡消費時應當保持理性的態(tài)度,一定要認識到,使用信用卡進行消費與現(xiàn)金消費沒有任何差異。千萬不能因為沒有支出現(xiàn)金,就沖動地過度消費,從而背負沉重的債務。這最終會嚴重影響消費者的生活質量,使原本便捷的支付工具成了禁錮快樂的枷鎖,使原本靈活的消費方式成了財富流失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