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中國人窮,吃肉不容易,所以常說:若能吃到肉,撐死也樂意??墒菐资赀^去了,情況全變了。大家紛紛認(rèn)為吃肉會引發(fā)富貴病,“要想長生,腸中常清”、“魚生濕,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說的都是吃素的好處。現(xiàn)在臺灣有三到四成的人吃素,英國有六分之一的人是素食者,美國有十分之一的人已加入到素食者人群。一時間,素食仿佛已經(jīng)成了一種全新、環(huán)保、健康的生活方式。
那么究竟是吃肉好,還是吃素好?正確的答案應(yīng)該是,兩者都吃。
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3~4份就好,不多不少。
一份高蛋白相當(dāng)于50克瘦肉或者4個大雞蛋,或者100克豆腐,或者100克魚蝦,或者150克雞鴨鵝肉,或者25克黃豆。一天三份。比如說早上吃一個荷包蛋,中午可以吃一份苦瓜肉片,晚上吃一份豆腐和二兩魚,這樣一天3~4份蛋白不多也不少。
人體蛋白越多,對生命的影響越大,為什么呢?很多氨基酸從尿里排出,影響腎臟,蛋白過多,消化不良,造成腸道毒素太多。蛋白太少也不行。
其實,素食不等于健康飲食??茖W(xué)證明,絕對的素食并不意味著健康。人和兔子、牛、羊不同。食草動物吃進去的是草,卻能夠用草制造動物蛋白質(zhì)。食草動物有兩根巨大的盲腸,而人的盲腸已經(jīng)蛻化。人類如果只吃植物,就會患上營養(yǎng)不良性疾病。
素食為主、肉食為輔是大自然給人類的科學(xué)安排。因為人有32顆牙齒:4顆犬齒,28顆門齒和臼齒。門齒像刀子,用來切蔬菜水果;臼齒像磨,磨五谷雜糧豆子;犬齒尖利,用來吃肉。
如果你實在想吃素,就得確保每日飲食中含有蛋白質(zhì)、維生素B12、鈣、鐵及鋅等身體所必需的基本營養(yǎng)成分。蛋白質(zhì)可以從豆類、谷類、奶類中吸收。雞蛋富含維生素B12,如果你連雞蛋也不吃,可以補充點酵母菌、大豆制品、人造黃油和谷類。奶制品、全麥面包、深綠色多葉蔬菜、豆類、堅果、芝麻等含鐵較高。牛奶、干酪、酸奶及其他乳制品是極好的鈣質(zhì)來源。深綠色蔬菜、種子、堅果、干果以及豆腐可以提高體內(nèi)鋅的含量。
另外,別以為只要不吃肉,就可以隨便亂吃。素食者在烹飪中要特別注意糖及烹調(diào)油的攝入量,要盡量少吃甜食,只有這樣才能控制食物的總體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