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妻子鄭堅說:你有沒有辦法幫助悲鴻調(diào)和一下?回國后我見他的身體不好,又不知蔣碧微到底做如何打算,我很替悲鴻擔(dān)心。鄭堅自告奮勇地說,我試試看!當(dāng)時,雖然悲鴻一家已搬進了傅厚崗的新居,但是他受不了家庭中沒完沒了的爭吵,獨自住在中國文藝社里。鄭堅邀請了丁玲、方令孺、徐悲鴻和我同去安徽滁州地界的醉翁亭過了三天。
“返回南京,大家擁著悲鴻徑直回到傅厚崗。鄭堅笑著對蔣碧微說,‘我們替你把悲鴻送回來了,你看看一點不差吧?!Y碧微嘴角一動,露出一絲嘲諷的微笑,大聲回了一句:‘有人陪悲鴻玩呀,也有人陪我玩!’話音之外,大家悟到了所言之人何許人也,都閉口不言了?!?/p>
當(dāng)時,盛成已經(jīng)知道,蔣碧微與張道藩的關(guān)系不一般。
著名作家蘇雪林與孫多慈同為安慶老鄉(xiāng),她記下了與孫多慈相遇的情景:“她第一次給我的印象很不錯:一個青年女學(xué)生,二十左右的年齡,白皙細嫩的臉龐,漆黑的雙瞳,童式的短發(fā),穿一身工裝衣褲,秀美溫文,笑時尤甜蜜,我同她似有夙緣,一見便很歡喜,覺得自己若有這樣個妹妹,那應(yīng)該是多么的好!”
當(dāng)我翻開《孫多慈畫冊》時,在孫多慈名下找到《述學(xué)》,這篇不難讀懂的文言文,透出這位純潔才女的早熟:“吾終覺此世惟多殘酷、險詐、猜忌、虛偽。則吾所指為真善美之資,實無盡藏。一如造物之形之色,千變?nèi)f化,罔有紀極也。吾盡力以搜求之,擷取之,冶之。納入吾微末之藝,其無憾乎?其無憾乎?”
孫多慈原本是一個心地純凈的女子,只因得到徐悲鴻賞識,就有人背地說怪話,老師教孫多慈一個人算了。還有人用小刀割破孫多慈畫布,甚至造她的謠。而孫多慈在與徐悲鴻只是師生關(guān)系的時候,曾天真地以為,她心無芥蒂,可以同師母和平共處。當(dāng)徐悲鴻新居落成時,許多人送禮,孫多慈也買了幾棵楓樹,請人送到徐府,并栽種于院中。蔣碧微聽說原委,當(dāng)即全部砍掉。徐悲鴻憤恨不已,不停地練字曰:“無楓堂”。
出國無望的孫多慈,畢業(yè)后回到安慶老家。
我采訪中央美院教授韋啟美,他曾就讀于中央大學(xué)藝術(shù)系,是老資格的徐悲鴻學(xué)生。韋啟美是安徽省安慶人。我問韋啟美:“孫多慈是您同鄉(xiāng)啊,跟她打過交道嗎?”韋啟美說:“孫多慈啊,她是我的老師!”
我問,孫多慈沒在中央大學(xué)教過書呀。韋啟美說:“不是在南京,而在安慶。一九三六年我在安慶中學(xué)讀書,班上來了美術(shù)教師,就是剛從南京來的孫多慈。我們不叫小姐,叫先生。有一次,她拿張油畫給我們看,我坐在下面給她畫素描。等我畫完了,她走來看,說你畫的手太小了。人的手的大小,其實跟臉差不了多少,開始畫容易臉大手小?!?/p>
“七七事變”后,韋啟美畫過一幅抗日漫畫,一個小日本人拿著斧頭,砍一個身強力壯的中國人,斧頭的口砍崩了。孫多慈夸獎一番,把它送到《安慶晚報》發(fā)表。韋啟美說:“你可想而知,我畫得很幼稚,但孫先生鼓勵我,推薦我的畫,她是我的第一個恩師?!?/p>
孫多慈隨家人離開安慶,韋啟美也隨家人遷往四川,并考上重慶中央大學(xué)藝術(shù)系,直接師從于徐悲鴻,又留在徐悲鴻身邊當(dāng)助教。世界真的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