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中國制造”的標簽意味著什么?(1)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作者:何帆


這一切都是從美國一個家庭主婦的異想天開開始的。圣誕節(jié)剛過兩天,住在圣路易斯安那州的薩拉在清理圣誕禮品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中國制造”的貨物正在源源不斷地侵入普通美國人的家庭:中國的玩具、中國的襪子、中國的DVD。薩拉的職業(yè)是記者,于是她產生了一個好奇的想法:如果過一年沒有“中國制造”的日子會怎么樣?薩拉說服了她的丈夫凱文,還拉進了兩個懵懵懂懂的孩子,一個四歲,一個一歲,共同作這個“試驗”。在接下來的一年中,這一家人果然把薩拉的想法付諸實施。《離開中國制造的一年》一書就是薩拉對這段經歷的描述。

每一個中國讀者都會非常好奇:“中國制造”對美國人的生活究竟意味著什么?薩拉在書的結尾寫道,一個中國記者采訪他們一家,試圖尋找各種證據,證明美國人不買中國貨的日子會變得如何悲慘。中國記者想知道,不買中國貨,是否會導致薩拉和凱文感情破裂,孩子們失去幸福,這一家人被主流社會視為“怪物”。相信很多中國讀者也會希望從書中讀到,美國人已經離不開中國的產品,這對我們的自尊心將是極大的滿足。

的確,沒有“中國制造”的日子有很多煩惱。就像薩拉說的,以前再平常不過的購物在那一年里都變成了一種煎熬。沒有中國的塑料輪子,凱文沒有辦法給兒子造漂亮的木頭賽車。為了給孩子買鞋,薩拉跑遍了商場,最后只好忍痛訂購了一雙價格68美元的意大利童鞋。孩子們眼巴巴地看著“鱷魚醫(yī)生”、充氣游泳池、塑料光劍,掰著手指頭盼望這一年早點過去,他們就可以盡情地買中國玩具了。凱文穿著一只深藍、一只橙色的拖鞋,似乎在嘲笑太太的古怪念頭。蠟燭、打印機墨盒、太陽鏡、咖啡機、捕鼠器,購買所有這些東西,都讓薩拉一家大傷腦筋。

但是,薩拉一家仍然過得很好。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特立獨行的生活會有自找的麻煩,但是我們仍然會在身邊看到很多素食主義者、丁克家庭、背包族。如果薩拉一家繼續(xù)堅持沒有“中國制造”的生活,可能會遇到更多的麻煩,但絕沒有到離開“中國制造”就無法生存的地步。有自尊心的中國人,大可不必在美國人生活中的“中國制造”上去尋找民族自豪感。

為什么美國的市場上到處是中國貨呢?這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全球化的理想狀態(tài)是沒有國家,只有市場,所有的生產要素和商品都可以自由流動,資本可以自由流動,勞動力也可以自由流動。但是,我們畢竟還生活在一個個的民族國家內,國界是一堵無形的高墻,使得要素的流動非常困難。尤其是人的流動,更是日益受到限制。中國的勞動力便宜,美國的勞動力昂貴,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美國應該“購買”更多中國的勞動力,也就是說,吸收更多的中國移民。但是,即使是美國這樣標榜“自由”的國家,對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也是百般限制的。如果勞動力不能自由流動,那么全球化也只能說是開放了一半的市場經濟。不過,只要有一半的開放,市場經濟就如同空氣,如同水流,可以趁勢而入。如果中國的勞動力沒有辦法到美國,美國的資本就會到中國來。如果中國的勞動力無法到美國的工廠上班,美國的工廠就會干脆搬到中國來。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世界經濟:國外的資本(當然包括了美國的資本)在中國投資建廠,利用中國勞動力豐富的優(yōu)勢,制造出產品之后,銷售到美國的市場。這是一個生態(tài)鏈條,鏈條斷了,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都會被破壞,各個鏈條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平衡和合作的,而不是互相競爭的。是的,美國的家庭正在享受著中國的襯衫、鞋子、玩具、iPod,但是,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用的是IBM的電腦、Windows的操作系統(tǒng)、Google的搜索引擎。有沒有中國家庭愿意試驗一下一年沒有“美國制造”的生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