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是公開贊成一夫多妻的,他一個最出名的比喻流傳甚廣:“人家家里只有一個茶壺配上幾個茶杯,哪有一個茶杯配上幾個茶壺的道理?”袁振英還列舉了辜鴻銘所持的理由:“辜先生主張納妾的理由,他以為男子到死還可以傳種,女子到了四五十歲便失其效用了。并且各種冒險的事情多是男子擔(dān)任,所以男子死得多,弄到女多男少。并且從生理學(xué)來講,世界的統(tǒng)計,生一百個男孩子,就有 百零五個女孩子,所以女子一定多于男子。如果實行一夫一妻, 定世界上有許多怨女!”有趣的是,辜鴻銘還身體力行,娶了不止一個老婆,可這位教授平生也最怕老婆。袁振英曾經(jīng)舉了這樣一個例證,“辜先生怎樣怕老婆,現(xiàn)在舉出一個例:北京多叫化子,有一次叫化子又來到門前,他照常例又給了錢,給他的太太便拿飯碗向他的頭顱擲去,因為老太婆反對這種無度的慈善事業(yè),如尼采一般”。辜鴻銘也并不隱瞞這些,和袁振英這幫學(xué)生談到這些事的時候,便帶著自嘲的口吻“告訴我們: 老婆不怕,還有王法么。 這是他的幽默”。對辜鴻銘的機智,袁振英舉出了許多例子:“ 個人問他: 為什么中國的方言那么多? 他反問: 為什么歐洲的方言那么多?因為中國土地大,人口多,實等于全歐洲! ”
辜鴻銘的幽默并不只表露在日常生活中,也用來顯示自己的政治態(tài)度。他用特立獨行的行為、戲劇化的效果來表達(dá)自己的政治立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腦后留著的那根細(xì)長的辮子。共和時代依舊拖著辮子,是辜鴻銘留給北京大學(xué)校園的古怪印象,他因此被看作頑固的冬烘先生。袁振英對辜鴻銘留辮子、穿長袍馬褂有段有趣的記載:“在亡清時代,辜氏是一個維新派,不過在宣統(tǒng)遜位的時候,他還是西裝剪發(fā),他便馬上戴上了假辮子,穿回長衣馬褂,叫黃包車夫拉著巡游北京城.結(jié)果給警察拉到警區(qū)去!這可以見得他的幽默,同時也見得他的反抗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