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玩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業(yè)

聰明媽媽的育兒故事專題:給孩子盡情玩耍的自由

100年也不過時的育兒智慧 作者:(韓)李元寧 著,(韓)冼賢京 繪,蔡福淑 譯


  以前我當幼兒園老師時見過這樣的情景:有個叫英勛的孩子在飯桌上放了一個女娃娃并且停地抽打它,這樣的抽打持續(xù)了5分鐘。當時我只是遠遠地看著他,沒有立即去制止,但覺得問題相當嚴重。后來我去他家做家訪才得知英勛剛剛有了妹妹。性格內向的英勛覺得妹妹奪走了爸爸媽媽對他的愛,就特別厭惡妹妹,所以才會在幼兒園里抽打玩具娃娃以排遣內心的憤怒。

  一旦孩子心里積累了痛苦和挫敗感,就會產生情緒問題。有時候這種情緒上的問題很難醫(yī)治。一旦情緒有問題,再聰明的孩子也難充分發(fā)揮其能力。

  有個叫迪克斯的孩子擁有天才的頭腦,卻因為情緒問題被認為是弱智兒。6歲之前他一直被誤認為是傻孩子,但后來通過游戲的治療方法消除了心理疾病。迪克斯不但變得正常了,而且還上了"天才學校"。

  小時候是通過玩耍來學習的時期。埃里克森曾經觀察過孩子是怎么玩的。30年后他重新找到了當年觀察過的孩子,看長大以后的他們是怎么生活的。結果發(fā)現,小時候愛玩的孩子長大以后能夠把生活安排得非常有趣。

  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學會生活的方法并釋放出內心的壓力,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通過玩形成學習概念。比如,在玩的過程中可以認識紅、黃、白等顏色,知道什么是長的、什么是短的。如果刻意強迫孩子去學習這些知識,可能會使孩子產生心理壓力,反而學不好。但孩子可以通過玩,非常輕松自然地學會這些概念。

  很多媽媽一看到孩子在玩,就會擔心他不愛學習。所以,她們只要一看見孩子在玩會說:"你天天就知道玩,不學習怎么行,趕緊學習吧。"這是因為媽媽不知道在玩的過程中孩子也可以學得很好的緣故。小學二年級左右的孩子可以邊玩邊學課程,比如加減法和數數等在玩耍的過程中就可以學得很好。如果父母總把玩和學習硬性區(qū)別開來,給孩子留下學習是好的,玩是不好的印象,孩子反而更想偷偷地玩。所以從小就應該讓孩子玩?zhèn)€痛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