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黃,萬物周轉(zhuǎn),人間世事最難預料。古人云“白云蒼狗”,道出了世間萬物變化的無常。萬物皆變,只有變化永遠不變。
“窮則變,變則通”,有變化才有更新,有變化才有活力;才有生命的由弱到強,由盛到衰;世界才會如此絢麗奪目;生命才這般讓人難舍難棄,留戀不已。
老俞傳奇:草根變精英第一章從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奮斗歷程俞敏洪傳奇丑小鴨總有變成白天鵝的一刻,灰姑娘也有穿上水晶鞋的一天,麻雀也終會有變身大鵬展翅翱翔的機遇。
勵志的內(nèi)容不論采用哪種文化形式,發(fā)生在哪個歷史時期,都能得到多數(shù)人的喜愛。畢竟,人生在世,只要可能,都期待搏擊出自己精彩的天空,點燃飛騰的生命火焰。
熟悉俞敏洪的人都知道,即使不談他上大學之前的農(nóng)民生涯,僅僅看他在大學校園里的表現(xiàn),也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學生:沒有突出的特長,沒有顯赫的背景,沒有出眾的儀表,而且還在最重視語言能力的英語系,操著一口濃濃的江陰方言。在這一番描述之下的俞敏洪,即便身在一所普通高校,充其量也只是蕓蕓眾生之一,更不要說在高手如云的頂尖名?!本┐髮W了。
北京大學人才濟濟,精英輩出。因此,俞敏洪在大學時代所扮演的只是個“丑小鴨”或“小麻雀”的角色。
20世紀80年代高校英語教師奇缺,使得俞敏洪這個“小麻雀”能夠留校任教。教學期間,俞敏洪踏踏實實地盡著一個教師的職責。那個年代的中國開始了出國熱,這不禁令有著外語專長的俞敏洪蠢蠢欲動。他和所有的年輕人一樣,渴盼踏上他國的土地,看看外面精彩的花花世界。不知是否命運弄人,屢試不中的俞敏洪在老婆的責備和嗔怒下,抱憾數(shù)年,“忍辱負重”。
然而一晃十余年之后,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沒有絲毫的英雄氣質(zhì),沒有丁點的領(lǐng)導經(jīng)驗,本該在講臺上手握粉筆,運筆如神,口沫橫飛,行先生之銜,施桃李之教,卻成為中國教育界的領(lǐng)軍人物,并風云穿梭往來于中國經(jīng)濟界。多少人為此大惑不解,疑竇叢生。
此間的坎坷經(jīng)歷,此間的傳奇故事,也是后來俞敏洪在演講和課堂上的殺手锏。每當遇到學生以諸多主客觀理由抱怨時,他便拿自己作最后的證據(jù):“俞敏洪這么笨、這么普通、這么平庸都能成功,你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成功?只能是努力不夠!”于是一群群、一班班、一年年,數(shù)十萬、數(shù)百萬的青年學子被俞敏洪鼓動得熱血沸騰,激情滿懷,將“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躬行實踐。在勤學苦練后,有的人考試通過,如愿留學歐美;有的人落榜,選擇別樣生活。
針對留學的優(yōu)秀學子駐留海外、人才外流的倫理道德層面的指責,俞敏洪的回答不無道理:定居海外的人才外流情況,我們也感到遺憾,但是輔導、激勵、幫助他們走出國門本身并不存在道德層面的責任,總比他們費盡周折也出不去在原地郁悶要好,況且愛國也是一個配套的教育系統(tǒng)工程的目標,讓一個學程為一兩個月的輔導班承擔這樣的責任未免過于嚴苛。雖然學員是在新東方接受教育,但是不能把他后來的行為都與一個短期的輔導學校掛鉤,這就好比幾十年也沒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的父母去責怪一學期的家教老師沒用,這樣的理論是站不住腳的。
俞敏洪和他的新東方伙伴們屢屢以老俞作例證,一位無才無貌、平凡到近乎愚笨的老俞尚能成就今天這樣的大業(yè),何況在座的諸位青年才俊、聰明學子?
這聽上去很有說服力,也敲開了一群年輕人的心門,可是老俞真的是如此平庸、如此普通嗎?
事實一再告訴人們:成就大業(yè)者永遠是少數(shù),他們的成功不能僅僅歸結(jié)為夢想與努力,更不能僅僅歸結(jié)為偶然。人們口中的老俞也不是真正的俞敏洪。如果套用法國精神分析學家拉康的話說,老俞只是一種幻想,他聚集了新東方教師和學生關(guān)于一個“潛在自我”的設(shè)計和構(gòu)想,他雖然地位高高在上,可在人們的心目中卻是尋常而可笑,距離如此之近,仿佛觸手可及。
真實的俞敏洪在人們的談笑中已經(jīng)面目模糊,難以辨認。真要揭開籠罩其臉龐的面紗,必是另一番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