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煥璽
(471000,河南洛陽市老城區(qū)宣傳部)
女皇武則天能詩善文,有《垂拱集》100卷和《金輪集》6卷,可惜俱佚。清人編纂的《全唐詩》說她存詩46篇。許多論及女皇詩歌的文章,也都以此為據(jù),引為定數(shù)。新出版的《唐代文化》一書說是50首(李斌城主編《唐代文化》上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第6頁),其實,不止這些?,F(xiàn)存女皇詩歌共有59首,大部分已收錄于《全唐詩》和《全唐詩外編》中,一部分散見于民間(主要是河南登封和偃師)碑刻和摩崖石刻上,個別的則存于地方志書中。
女皇的現(xiàn)存59首詩歌,多為五言古詩,兼有三言、四言、六言、七言、八言詩,可謂體裁多樣。以內(nèi)容而言,多為祭神告廟的歌詞,大約占其現(xiàn)存詩作的三分之二。其余詩篇有寫男女相思之情的,有褒獎臣下的,有游宴山水名勝的,有詠物述懷的等等,其中不乏佳作。
試舉幾例:
其一,《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全唐詩》卷五《則天皇后》,第一冊,中華書局,1960年,第58頁)
從詩的內(nèi)容推斷,大概作于長安感業(yè)寺。這首七言絕句是武則天的早期作品,表面上看是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詩,其實是蘊含著作者超人智慧的政治詩。
此詩的寫作背景是: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唐太宗逝世,武則天和后宮沒有子女的內(nèi)官們便一起剃度落發(fā),被送進感業(yè)寺當了尼姑。如果武則天聽從命運的安排,就可能從此以青燈梵鐘打發(fā)一生。可是,武則天不相信命運之神,她沒有絕望,她要下決心解救自己,就把希望寄托在她過去的情人身上,這個人就是太宗的兒子新皇帝李治。機會終于來了。永徽元年(650)五月,李治以周年忌日為先父行香為名,特意去感業(yè)寺和尼姑身份的武則天見面。情人相見,蓄積已久的激情陡然迸發(fā),彼此都非常激動,感慨萬千。武則天大概就在此時靈感突發(fā),千言萬語凝成這四句詩以訴衷情。
詩的首句"看朱成碧思紛紛",非常傳神,非常絕妙,寫出神志昏亂的生活效果。第二句"憔悴支離為憶君",寫出原因,"憶君"二字是點睛之筆,是本詩的靈魂。第三、第四兩句"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是說我最近常常一個人暗自落淚,傷心極了,你要不相信的話,有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作證。這仿佛是年輕人打賭的語言,詩人順手寫來,即成佳句,真是匠心獨運,更顯得親切自然,真實可信,增強了"憶君"的信服力和詩的藝術(shù)感染力。詩傳遞的是相思之情,折射出的是政治智慧。由于詩文情意纏綿,感人至深,詩的對象果然被感動了,最后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其二,《臘日宣詔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氝B夜發(fā),莫待曉風吹。"(《全唐詩》卷五《則天皇后》,第58頁)
《全唐詩》載錄此詩時并有詩序:"天授二年臘,卿相欲詐花發(fā),請幸上苑,有所謀也。許之,尋疑有異圖,乃遣使宣詔云云。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異……"天授二年(691),也就是武則天登基稱帝的第二年。此詩簡捷明快,語言流暢,主題鮮明,堪稱上乘之作。與詩序整體來看,充分反映了女皇洞察一切的睿智,隨機應(yīng)變的能力,剛毅果斷的作風以及號令一切、吞吐宇宙的氣慨。女皇初登大寶之位,需要樹立權(quán)威,方能駕馭天下。此詩正好顯示了女皇主宰一切的神氣和至高無上的尊嚴。
其三,《曳鼎歌》:"羲農(nóng)首出,軒昊膺期。唐虞繼踵,湯禹乘時。天下光宅,海內(nèi)雍熙。上玄降鑒,方建隆基。"(《全唐詩》卷五《則天皇后》,第58頁)
這是一首四言銘文,所謂銘文,就是在器物或碑碣上刻寫或鑄成的文字。萬歲通天元年(696)四月,鑄九鼎成,搬放于通天宮。豫州鼎高1丈8尺,容1800石;其余鼎高1丈4尺,容1200石,共用銅56萬多斤。鼎上各寫本州山川物產(chǎn)之象,令著作郎賈膺福、殿中丞薛昌容、鳳閣主事李元振、司農(nóng)錄事鐘紹京等分題,左尚令曹元廨畫。令南北衛(wèi)士10余萬人并仗內(nèi)大牛、白象曳之。自玄武門入。武則天自制了這首豫州永昌鼎歌。
鼎是國家權(quán)力的象征。女皇重鑄九鼎,表明其政權(quán)已趨鞏固。此時,她正式君臨天下已七個年頭,四海富庶,國家強盛。在此之前,她造明堂,建天樞,中岳封禪,相繼成功,女皇志滿意得,權(quán)力鼎盛,于是鑄九鼎再顯君威。
由此可知,如何寫鼎文,非同一般。女皇親撰銘文,以示重視。她以那如椽大筆突兀從河圖寫起,一連四句,歷數(shù)三皇五帝。這樣開頭,氣勢不凡,立馬使人想起"河出國,洛出書,圣人則之"這一古訓,寓意深長。接著寫"天下光宅,海內(nèi)雍熙",頌揚武周政權(quán)是光明燦爛的和諧社會。自從684年改元光宅以來,經(jīng)12年經(jīng)營,認為光宅天下的目標達到了。最后以"上玄降鑒,方建隆基"結(jié)束全詩,歸功于天,指明君權(quán)神授,這是上天降下的符瑞,叫她建立隆盛的大周基業(yè)。文如其人,出自政治家之手的鼎文,成了一篇政治宣言,抒發(fā)了勝利者的豪情。這里,武則天以三皇五帝這些圣君自況,其意更耐人尋味。此詩氣勢雄偉,音韻鏗鏘,是一篇非常成功的杰構(gòu)。
以上三首,可以說是女皇詩作的精品。
女皇的詩歌,還有一大部分屬于郊廟歌詞。在唐朝,祭神告廟是朝廷的重要典禮活動內(nèi)容,儀式隆重,往往需要音樂的配合?!度圃姟窂牡谑淼降谑砉草嬩浧呔硖瞥紡R歌詞。這類歌詞的作者多數(shù)是地位很高的朝臣,如魏徵、褚亮、張說等。這類歌詞往往是歌功頌德的陳詞濫調(diào),空洞乏味。到武則天朝,她不停留于現(xiàn)有的歌詞,不輕易假手于大臣,而是自己親撰歌詞。如《享昊天樂章》、《享明堂樂章》、《大饗拜洛樂章》和《享武家清廟樂章》等。雖然大部分仍不免于歌功頌德之類,但有的篇章寫得亦有特色,不可一概抹殺。這些歌詞就像女皇奉獻給大家的一桌酒席,看似平常,卻不乏美味佳肴,經(jīng)得起細細品嘗。
如《享明堂樂章·皇帝行》:"仰膺歷數(shù),俯順謳歌。遠肅邇安,俗阜時和?;庥耒R,訟息金科。方興典禮,永戢干戈。"(《全唐詩》卷五《則天皇后》,第58頁)意思是:移唐國祚是上承天命,下順民意的。遠近的敵對勢力都肅清了,實現(xiàn)了社會的和平安定。天下富裕,上下祥和。教化使政治清明如鏡,各種訴訟也沒有了,甚至法典也休息了。于是舉行典禮,希望大周國永遠結(jié)束戰(zhàn)爭,河清海晏??梢姶嗽娒枋龅氖且环谰?,表現(xiàn)了女皇的豪邁自信和建立太平盛世的雄心,反映了她治國有方。詩中表達的追求和平安定和國家富強的愿望具有進步意義,應(yīng)予肯定。
《大饗拜洛樂章》14首,是武則天踐祚前的輿論準備。她煞有介事的拜洛活動,就是登基稱帝的預演。此章《致和》詩說:"神功不測兮運陰陽,包藏萬宇兮孕八荒。天符既出兮帝業(yè)昌,愿臨明祀兮降禎祥。"把自己將要稱帝說成是不可違的天意、神功。此章的《拜洛》詩則表現(xiàn)武則天的謙恭和進取精神:"菲躬承睿顧,薄德忝坤儀。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規(guī)。撫俗勤雖切,還淳化尚虧。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全唐詩》卷五《則天皇后》,第58頁)
《享武家清廟樂章》10首,是武則天稱帝后為武家立七廟典禮的歌詞,一是追念祖德,二是炫耀其功績,為自己歌功頌德。詩中說:"樂已變,禮方崇。""帝圖草創(chuàng),皇業(yè)初開。功高佐命,業(yè)贊云雷。""赫赫玄功被穹壤,皇皇至德洽生靈。開基撥亂妖氛廓,佐命宣威海內(nèi)清。"(《全唐詩》卷五《則天皇后》,第58頁)為以周代唐大唱贊歌,政治色彩鮮明。
女皇還有幾首游宴山水的詩,亦相當有特色。如《早春夜宴》:"九春開上節(jié),千門敞夜扉。蘭燈吐新焰,桂魄朗圓輝。送酒惟須滿,流杯不用稀。務(wù)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全唐詩》卷五《則天皇后》,第58頁)《游九龍?zhí)丁罚?quot;山窗游玉女,澗戶對瓊峰。巖頂翔雙鳳,潭心倒九龍。酒中浮竹葉,杯上寫芙蓉。故驗家山賞,惟有風入松。"(《全唐詩》卷五《則天皇后》,第58頁)兩首詩對仗工整,清新自然,雖然聲律不夠諧和,但已接近五律格式。拗體七律《游石淙詩》也很有名:"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嶠金巒鎮(zhèn)紫微。均露均霜標勝壤,交風交雨列皇畿。萬仞高巖藏日色,千尋幽澗浴云衣。且駐歡筵賞仁智,雕鞍薄晚雜塵飛。"(《全唐詩》卷五《則天皇后》,第58頁)此詩把武周政權(quán)描繪成得人心、合天意的仙境,所以賜筵于朝臣和皇親國威,共同欣賞山水美景,以協(xié)調(diào)君臣關(guān)系。
女皇的《制袍字賜狄仁杰》(《全唐詩》卷五《則天皇后》,第58頁)一詩短小精悍,寥寥12字,達到了褒獎勛臣,樹立典型,駕馭臣下的目的。女皇的《游仙篇》(《全唐詩補逸》卷一,載《全唐詩外編》上冊。中華書局,1982年,第63頁)是一首古詩,此詩采用浪漫主義手法,表達其尋仙求道、長生久視的愿望。詩的最后一句"方期久視御隆周",念念不忘其皇權(quán),期望長生不死,永遠統(tǒng)治大周國,使其繁榮昌盛。
女皇詩歌的藝術(shù)特點是講求駢偶對仗,注重聲律,語言優(yōu)美而不華,所有詩作均一韻到底,各體幾乎兼俱。
綜觀女皇詩歌,總的來講,是很有氣勢的。這與她所處的歷史時代和她自身經(jīng)歷有密切關(guān)系。她經(jīng)歷從貞觀到永徽一直到她自己當皇帝這一較長的歷史繁榮時期,而她由才人,歷昭儀、皇后、天后、太后、圣母神皇到皇帝這樣一步步神奇般地攀登到權(quán)力頂峰,自始至終信心十足,壯志凌云,以洛陽為神都,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履至尊而制六合,展雄才而創(chuàng)偉業(yè)。這些,很自然地在其詩作中得到反映,如《曳鼎歌》、《皇帝行》和《臘日宣詔幸上苑》,都是氣魄豪邁的,與漢高祖那僅有三句的《大風歌》相比,毫不遜色。陳后主的《玉樹后庭花》和南唐后主的"幾曾識干戈",更不能與之相比,他們的是亡國之音,女皇的則是強盛之音。武則天的詩歌,實質(zhì)上是"素多智計"的才女從尼姑到皇帝不懈攀登的真實記錄,是對皇權(quán)和神權(quán)的贊歌,是武周盛世的強盛之音。
女皇詩歌的消極方面也是非常明顯的。她畢竟是地主階級政治家,她的詩歌同她的其它文章一樣,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她所活動的圈子基本上是王公大臣,皇親國戚,根本不接觸勞動人民,她的詩歌中沒有勞動者的聲音和身影。她沒有前代君王"馬上得天下"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她認為是靠才智和神佑取得皇位的,她的詩歌變成了對神明的贊美和自我崇拜。詩中宣揚的君權(quán)神授思想和唯心的英雄史觀,都是女皇詩歌中的糟粕。有的詩歌,尤其是她的郊廟歌詞,藝術(shù)上缺乏可取之處,不少詩句流于標語口號式的直白,這些都不足為訓。
至于女皇對唐詩發(fā)展的貢獻,至少有以下兩點:
其一,提倡詩歌創(chuàng)新,促進了律詩尤其是七律體制的定型。律詩體制的定型和規(guī)范化,沈佺期、宋之問貢獻較大,而女皇是最有力的支持者和推動者。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她不僅大力倡導,而且身體力行?!队问仍姟肥撬ㄒ坏囊皇灼呗?,但意義重大,她在詩序中要求侍從群臣"各題四韻,咸賦七言",于是引出16首七律,影響深遠。武則天對新詩的熱心超過她前代任何君王。唐太宗寫詩100多首(《唐太宗全集》核注本"詩"。吳云、冀宇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104頁),但未有一首七律;《全唐詩》收唐高宗6首詩(《全唐詩》卷二《高宗皇帝》,21-22頁),全屬五言雜詩。武則天對律詩的定型所起的作用,是別人不可比擬的。
其二,獎勵優(yōu)詩,鼓勵臣下賽詩。女皇每逢朝會,往往必有詩。賽詩辦法更是花樣翻新,或者人主命題,眾臣賦詩,或者女皇賦詩,臣下奉如;或者類似今日抽簽辦法,誰抽得某字,便以此字為韻應(yīng)制作詩。"賦詩奪袍"的故事,更為歷代文人所津津樂道?!短圃娂o事》記載:"武后游龍門,命群官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左史東方虬詩成,拜賜。坐未安,[宋]之問詩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就奪錦袍衣之。"(《唐詩紀事》卷十一《宋之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65頁)武則天不惜把剛送出的獎品奪過來再授予最佳者,無非是欲以此鼓勵臣下多寫好詩。
只此兩條,足以肯定女皇對唐詩發(fā)展的貢獻。如果說唐詩是中國詩苑中獨領(lǐng)風騷的牡丹,那末,女皇則是最早辛勤培育牡丹的園丁。她的時代,還稱不上是唐詩繁盛的時代。但有了她的精心培育,唐詩已經(jīng)蓄勢待發(fā),預示著它的繁盛時代終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