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珉考釋

《唐安西副都護(hù)陶大有碑》與東漢南兆域帝陵分布

洛陽隋唐研究(第二輯) 作者:郭紹林 主編


  王竹林 趙振華

  2001年,偃師市寇店鎮(zhèn)郭家?guī)X村小學(xué)擴(kuò)建操場時,在地表以下1米處挖出1個唐代石虎和1塊唐代殘碑,同時又征集到1個石虎,現(xiàn)陳列于偃師商城博物館石刻長廊。

  2件石虎形狀同相,呈蹲坐形,四肢之間未鏤空,長方形底座長80厘米、寬50厘米,通高110厘米。石碑首身一體,碑首保存尚完整,六龍盤繞。額題篆書"大唐故安西副都護(hù)陶公之碑",分為3行,每行4字,長88厘米、寬107厘米、厚33厘米。碑身僅存約全碑的1/3,長73厘米、寬105、厚30厘米,風(fēng)化殘泐痕跡明顯。現(xiàn)存楷書43行,每行約31字,半數(shù)字已漫漶不清。

  一、《唐安西副都護(hù)陶大有碑》錄文

1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2行:玉潤江漢之洪川囗囗周則囗囗囗囗
3行:郡開國侯囗囗囗百戶又除交州刺史南囗囗囗囗囗囗囗
4行:族必選無囗宇囗弘深信義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5行:囗山陰之叟囗囗一囗來還合浦之珠又授弘州刺史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6行:西河囗囗囗囗囗皇朝清池令介州司馬囗輕車都尉丹楊縣開國男居德囗囗囗
7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之囗明神愛之如父母公干囗千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8行:矣長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之囗海內(nèi)群囗囗囗囗遂公望囗囗之佳氣候囗山之
9行:武皇膺玄圖囗囗囗囗囗囗囗鳳翔
10行:太宗解殷囗囗囗囗囗周戈而拯溺公以囗囗囗囗囗囗囗征囗囗囗囗囗囗囗
11行:囗囗屢囗戎囗行囗囗囗囗囗囗上柱國華容縣開國公亂雜既平晨昏是奉囗
12行:囗囗神囗乎一丘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貞觀六年以奇才就辟答    詔庭問
13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明略沉遠(yuǎn)用文則屈武任武則
14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摧云及囗囗溟雷行動天地于囗
15行:囗入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戟以囗囗若烈風(fēng)之囗囗囗囗莫反類南陵之無遺雨
16行:之恩囗囗囗囗詔問詞抗表陳薦曰干用英梁志行清淳囗工弓劍力能扛鼎勇
17行:干囗囗囗囗囗之鄉(xiāng)蘭山形勝之地囗囗囗囗北鋒金囗武威制封何之摧靈囗
18行:王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月氏攜囗之囗囗日邀歸化之心苑飛谷而回?zé)o雷包囗
19行:五姓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公自往公以囗囗囗卒囗囗囗高囗囗將輕騎百余
20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不滿千囗旗鼓相望身先士眾囗
21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知囗弊諸蕃既來方居延而寇囗
22行:勇兵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于明術(shù)九攻九拒駕墨子囗
23行:水囗注賊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其神公曰    國之威靈
24行:其不囗左囗囗囗囗囗囗囗而賊有囗囗囗進(jìn)退俱囗公乃被堅執(zhí)銳叱吒騰
25行:海政相知討囗從化前后被囗六十余日囗囗凡經(jīng)五十八陣殺獲萬計攻拔
26行:制勝必勝而后征彼逸我勞未囗囗囗囗挫其銳囗囗囗囗盈諸將不從遂囗
27行:騎簡驍雄囗囗當(dāng)其前銜枚出囗囗囗囗兵于霧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天
28行:將公等縱其囗囗何面而見      朝遂命捉門不囗囗囗囗今囗囗經(jīng)夜囗
29行:盡采薇之役將稱杕杜之歌凱入先回休兵按部諸姓囗囗咸革囗心雅弓囗
30行:在天玉關(guān)之路綿堤囗囗遠(yuǎn)日金門之拜無期瞻仰    君親囗囗何極囗囗
31行:囗囗之囗朝庭囗河南之慟含霜辭影無復(fù)耀電之珍囗囗囗囗囗喪昭車囗
32行:囗囗囗而奄棄囗囗囗囗囗囗之負(fù)囗囗過囗而囗囗囗囗囗囗囗之情攀囗
33行:囗囗西之七葉貂蟬江東之五龍囗囗家囗孝義遞載囗囗囗囗齊金紫光囗
34行:囗龔承則囗囗絲組是以子孫盡忠孝之道親戚遵囗囗之誡囗士母之囗囗
35行:緱氏原禮也其原傍臨洛汭伊川引清瀾而注淮海左對嵩高少室疊翠嶺囗
36行:恩威振虜庭忠烈囗囗囗少囗囗囗囗囗囗卿云囗宸誠感章矣囗以   
37行:策總良平囗囗囗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以囗囗囗囗囗囗
38行:詩陳四牡陸平原之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39行:悠哉上代邈矣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40行:豪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41行:見德慎彼囗囗囗囗三惑其一  雍容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42行:州制勝柔囗囗囗囗宣囗都囗囗瑤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43行:日徒照夜臺方晦長風(fēng)曀隴陣云囗囗表忠杰于高碑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殘碑缺失文字太多,且僅存碑身上部的1/3,無可得知碑主的名姓族里。按:清陸耀遹《金石續(xù)編》卷六有唐《宣州刺史陶大舉德政碑》,"在江南當(dāng)涂縣橫山"。(《金石萃編》正、續(xù)、補(bǔ)正合刊本第五冊第1頁,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據(jù)1921年掃葉山房本影?。┯州d于《全唐文》卷九一二,題《唐宣州刺史陶府君德政碑》(《全唐文》第四冊第421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碑文雖通篇保留,惜文字缺失不少??赡懿捎玫耐乇静煌?,兩書錄文略有異同。將《安西副都護(hù)陶公碑》對照《宣州刺史陶大舉德政碑》,殘文有相同之處?!缎荽淌诽沾笈e德政碑》云:"父諱瓚,梁著作,隨西囗司功囗囗囗囗囗州清池縣令、介州司馬、上柱國、丹陽縣開國公。"《安西副都護(hù)陶公碑》有相對應(yīng)的內(nèi)容:"西河囗囗囗囗囗皇朝清池令、介州司馬、囗輕車都尉、丹楊縣開國男",也是碑文前部敘述碑主先人的文字?!短沾笈e德政碑》云:"兄諱大有,囗囗通事舍人,廓州刺史,安西都護(hù),上柱國、燕谷縣開國公。"是碑文前部對父兄生平的介紹?!栋参鞲倍甲o(hù)陶公碑》云:"囗囗上柱國、華容縣開國公",是陶大有于貞觀年間勛受太宗封賜之爵號?!度莆摹酚洖?quot;燕容縣開國公"。中國歷史上無"燕谷"和"燕容"縣,當(dāng)是華容縣,可能因殘泐缺損難以分辨為燕或繁體華字。由二碑所敘人事,可證知偃師郭家?guī)X村出土殘碑是《安西副都護(hù)陶大有碑》。

  《陶大舉德政碑》殘文敘其于高宗總章元年(668)任廓州刺史,弘道元年(683)任相州刺史,不久去世,功德碑立于永昌元年(689),時武則天執(zhí)政6年。宋趙明誠《金石錄》卷五著錄有《唐懷州刺史陶大舉碑》,"姚崇撰,徐嶠之正書。開元八年"。(《金石錄》第93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年)宋鄭樵《通志·金石略》亦著錄《懷州刺史陶公碑(西京)》,可知其葬于東都洛陽。設(shè)陶大舉高壽70,則其一生經(jīng)歷了初唐高祖、太宗、高宗、武后朝。兄弟二人的年齡相對接近,據(jù)碑文陶大有于太宗貞觀六年(632)之前已受封爵為"華容縣開國公",勛官為"上柱國"。作為朝廷靖疆大臣主要活動于太宗、高宗朝。碑文的前后被甲六十余日,凡經(jīng)五十八陣,殺獲萬計,攻拔若干城的敘述,須將來找到碑的下半,方可知道戰(zhàn)爭發(fā)生之時地與征討的對象。故陶大有很可能亡卒于高宗朝之末武則天于洛陽君臨天下之初?!缎绿茣肪硭氖畔隆栋俟僦舅南隆吩疲?quot;大都護(hù)府大都護(hù)一人,從二品。副大都護(hù)二人,從三品。副都護(hù)二人,正四品上。"(《新唐書》第1316頁,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安西為大都護(hù)府,則陶大有為朝廷四品官員。

  唐朝國力強(qiáng)大,安西都護(hù)府是設(shè)于西域的最高軍政機(jī)構(gòu),都護(hù)是級別最高的行政長官。據(jù)《舊唐書·地理志》等的記載,太宗為了加強(qiáng)對西突厥地區(qū)的管理,于貞觀十四年平高昌后置,初治西州(今吐魯番),高宗顯慶三年(658)移治龜茲(今庫車)。喬師望(640-642)、郭孝?。?42-648)、柴哲威(649-651)、麴智湛(651-658)曾先后任都護(hù)。咸亨元年(670)安西四鎮(zhèn)陷于吐蕃,徙治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復(fù)四鎮(zhèn)后還治龜茲。統(tǒng)安西四鎮(zhèn)及西域,管轄天山南北蔥嶺以西、阿姆河流域的遼闊地區(qū)。玄宗開元七年(719)后,天山以北隸于北庭都護(hù)府。安史之亂后,蔥嶺以西沒于大食,東陷于吐蕃。德宗貞元六年(790)后府治為吐蕃攻占,遂廢。陶大有很可能是高宗朝上述四都護(hù)之一的倅貳。安西都護(hù)府的設(shè)立,使唐朝的政治、經(jīng)濟(jì)制度在這一帶都得以施行,對于維護(hù)國家的統(tǒng)一,鞏固西北邊防,發(fā)展中西交通,促進(jìn)經(jīng)濟(jì)文化交流,意義重大。

  二、唐碑與東漢南兆域帝陵的關(guān)系

  唐代設(shè)在萬安山北麓的緱氏縣就在洛陽盆地南部黃土緩坡之上,治所在今偃師市緱氏鎮(zhèn)。從現(xiàn)在的緱氏鎮(zhèn)以西至今大口、寇店境,雖然溝壑遍布,但整體概觀寬廣如原,陶大有故世后葬于"緱氏原",以此得名,東漢的6座帝陵坐落其上。

  郭家?guī)X村位于偃師市寇店鎮(zhèn)東北5公里,李家村正東4公里,南依萬安山,北瞰伊洛河,地處漢魏洛陽故城東南的東漢南兆域帝陵區(qū)內(nèi)。石碑和石虎出土于郭家?guī)X小學(xué)教學(xué)樓南部操場,北距村西北大冢約800米,南距村西南大冢約100米。考察出土位置與其附近墓冢關(guān)系,似系村西南大冢神道石刻。此冢略呈長方形覆斗式,東西長104米,南北寬93米,頂部平整,長32米,寬31米,已被墾殖為5層梯田。郭家?guī)X村所處地理形勢為南高北低的緩坡地帶,冢坐南朝北,背靠萬安山,面對伊洛平原。這座大冢距離其周圍的漢陵都有一定的距離,即唐代人于此建墓時,選擇了一個沒有漢?;驖h冢稀少的地段。

  所謂偃師6座漢陵南北一字排開說,包括了郭家?guī)X西南、西北大冢。唐碑的出土向伊洛河南漢陵一字排開說提出了疑問,我們已經(jīng)撰文發(fā)表,談到這一觀點(diǎn)。(王竹林、趙振華:《洛陽東漢南兆域皇陵初步研究》,《古代文明》4,第205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不同時代的陵冢形制規(guī)模也不相同,從目前已知情況看,一般說來洛陽的漢代陵冢呈圓丘形,墓道朝南;唐代陵冢呈方臺狀。然而今日去古已遠(yuǎn),萬安山南麓的陵冢外在形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既遭歷代盜掘,又被當(dāng)代平毀,地面上消失了不少。面對復(fù)雜的情況,我們認(rèn)為在尋找東漢帝陵時,必須排除混淆于其中的唐冢,因此最終的判斷還要依靠考古鉆探和發(fā)掘。

  王竹林,男,1951年出生,河南偃師市人,偃師商城博物館館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