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論

隋唐五代河南的教育和科舉·科舉(二)

洛陽隋唐研究(第二輯) 作者:郭紹林 主編


  二、科舉制的考試內(nèi)容和方法

  1.進士科考試的內(nèi)容和方法

  唐朝建立后,承隋舊制,進士科的考試和明經(jīng)科一樣,只考策問,后來逐漸發(fā)生變化。進士科起初只考時務策五道,貞觀八年(634)加讀經(jīng)史各一部,其考法與時務策同,屬于問答題。調(diào)露二年(680),主考官劉思立奏請進士科、明經(jīng)科皆加帖經(jīng),進士科再加雜文。到神龍元年(705),進士科確定為三場試。帖經(jīng)有時作為第一場,有時第二場。帖經(jīng)屬于填空題,比明經(jīng)科分量小、要求低,考試方法一樣,由考官用紙片遮住所考儒家經(jīng)書的幾個字,讓考生答出何字。起初帖一部小經(jīng),包括經(jīng)文和注疏,答對六成以上,并帖《老子》正文和注疏,答對三成以上,算作及格。開元二十五年(737)規(guī)定,進士科依明經(jīng)科例,帖一部大經(jīng),答對四成為及格。雜文有時作為第二場,有時第一場,所作詩賦以"華實兼舉"(《大唐六典》卷四,日本廣池本,1973)、"洞識文律"(《大唐六典》卷二)為通。第三場試時務策,一共五道題,比明經(jīng)科多兩道,要求也高一些,以"義理愜當"(《大唐六典》卷四)為通。每場考試限定在一天的兩個卯時之間,即清晨五點鐘至七點鐘開始發(fā)放試卷,傍晚五點鐘至七點鐘收回試卷。如果考生不能按時交卷,允許延長時間,以燃完三支蠟燭為限。

  自開元二十五年定制后,標準最高而虛設六七十年的秀才科突然活躍起來。"其時以進士漸難,而秀才本科無帖經(jīng)及雜文之限,反易于進士。"(《通典》卷十五《選舉三》)主管部門不愿更改制度,故對秀才科舉子一律不予錄取。進士漸難,難在帖經(jīng)和雜文兩項考試上。這時帖經(jīng)難,是考官故意制造混亂、刁難考生所造成的??脊偻惶峁┙?jīng)書的前后語言環(huán)境,讓考生背出幾個被紙片遮住的字,或者取者也之乎這些相似的文言虛詞作為帖經(jīng)的內(nèi)容,或者選擇對經(jīng)文或注疏不能產(chǎn)生因果聯(lián)想的年月日,以及與前后語境不相搭配的孤立句子,作為帖經(jīng)的內(nèi)容,甚至遮住對上面正文的注疏文字,露出下面正文一兩個字,讓考生背出其下幾個字。"文士多于經(jīng)不精,至有白首舉場者,故進士以帖經(jīng)為大。"(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三,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本,1985)但當時制度規(guī)定進士科考試可用雜文替代帖經(jīng),于是一些考生避難就易,以作詩代替帖經(jīng)。大歷九年(774)在東都進士及第的閻濟美回憶道:"天津橋作鋪帖經(jīng)",自己"早留心章句,不工帖書,必恐不及格"??脊僬f:"禮闈故事,亦許詩贖",遂出題《天津橋望洛城殘雪詩》。由于考官"催約詩甚急,日勢又晚","天寒水凍,書不成字",閻濟美只作出四句便交卷。詩云:"新霽洛城端,千家積雪寒。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陽殘。"這不符合五言排律的格式和篇幅的要求,但考官讀后,不但沒有挑剔,反而"稱賞再三,遂唱過"。(《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九《閻濟美》)

  正規(guī)的雜文考試須由考生作一首詩、一篇賦。詩體是五言排律,六聯(lián)共12句,首尾兩聯(lián)可以不對仗,中間四聯(lián)必須對仗,詩中用字必須符合平仄規(guī)定。詩由考官命題并限韻,往往由考生自選詩題中的平聲字作為韻部。賦由考官命題,并限定八個平仄相間字為韻,依照它們的順序作賦,賦文的篇幅為三四百字。詩賦用韻、平仄出現(xiàn)錯誤,則為不合格,不能錄取。

  大和二年(828),東都進士科考試的詩題是《緱山月夜聞王子晉吹笙》詩,詩題中的平聲字有"緱"、"山"、"聞"、"王"、"吹"、"笙"六個字,都可以用來作為押韻的字。這年所錄取的進士厲玄、鍾輅的答題作品傳了下來。厲玄的詩寫道:"緱山明月夜,岑寂隔塵氛。紫府參差曲,清宵次第聞。韻流多入洞,聲度半和云。拂竹鸞驚侶,經(jīng)松鶴舞(《全唐詩》卷五百一十六作'對')群。蟾光聽處合,仙路望中分。坐惜千巖曙,遺香過汝墳。"鍾輅的詩寫道:"月滿緱山夜,風傳子晉笙。初聞盈谷遠,漸聽入云清。杳異人間曲,遙分鶴上情。孤鸞驚欲舞,萬籟寂無聲。此夕留煙駕,何時返玉京。唯愁音響絕,曉色出都城。"(《登科記考補正》卷二十)厲玄選擇詩題中的"聞"字為韻,屬于上平聲十二"文"部,鍾輅選擇詩題中的"笙"字為韻,屬于下平聲八"庚"部,他們詩中所用押韻的字,分別出于這兩個韻部。

  大歷十年(775)進士科考試的賦,長安命題為《五色土賦》,以"皇子畢封,依色建社"為韻;東都命題為《日觀賦》,以"千載之統(tǒng),平上去入"為韻。丁澤(一作丁春澤)考取東都第一名,他的這一篇賦這樣寫道:"日之升也,浴海而麗天;/岳之峻也,切漢而臨邊。/登高者以致九霄之上,愛景者欲在萬人之先。/其所惟一,其仞惟千。/伊風靈之有載,彼日觀之存焉。"這一段以"千"字為韻,屬于下平聲一"先"部。賦文接著說:"夫其夜刻未終,曙色猶昧。/彼窮高之極遠,此有進而無退。/未辨昏明,斯分覆載。/屢聞鳴雁,猶陰沉而不睹;忽聽晨雞,即瞳矓而可愛。"這一段換為"載"韻,屬于去聲十一"隊"部。賦文接著說:"于是漸出暘谷,將離地維。/巖巒既秀,草樹生姿。/氣則赫赤色,人皆仰之。/其望也如燭,其照也無私。"這一段換為"之"韻,屬于上平聲四"支"部。賦文接著說:"昔者帝王御宇,立極垂統(tǒng)。/封禪及此成功,巡狩應其春仲。"這幾句換韻,"統(tǒng)"字屬于去聲二"宋"部,"仲"字屬于其鄰韻一"送"部,二者合韻。賦文接著說:"莫不登茲絕頂,遐燭大明;/思煦嫗之義,窮造化之精。/以為日象一人之德,岳是三公之名。/信王侯之設險,俾夷狄之來平。"這一段換為"平"韻,屬于下平聲八"庚"部。賦文接著說:"方今一德無為,三光有象;/動植昭泰,神祇肸蠁。/千巖瑞色,思效祉以爰升;萬壑春云,欲入封而空上。"這一段換為"上"韻,屬于上聲二十二"養(yǎng)"部。賦文接著說:"客有才乏羽儀,心思騫翥,/每積聚螢之志,難登望日之處。/引領終夕,含情達曙。/知照燭之有期,故躊躇而不去。"這一段換為"去"韻,屬于去聲六"御"部。賦文最后說:"重曰:日有觀兮,絕代獨立;/登之望兮,無遠不及。何太陽之至精,莫不專于出入。"(《登科記考補正》卷十一)最后換為"入"韻,屬于入聲十四"緝"部。

李善注《文選》書影

  考生為了作好詩賦,平素都精讀《昭明文選》。杜甫在《宗武生日》一詩中,教育兒子宗武說:"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彩衣輕。"(《錢注杜詩》卷十六)因此,唐人李善箋注的《文選》,在社會上流行很廣。

  詩賦是命題作文,所限韻實際上是提供了一些關鍵詞,啟發(fā)考生的思路而又約束其不至于漫衍無歸,以便切題。漢字多達五六萬,一字多義,一義多字,構(gòu)詞力強,語序靈活,修辭手段豐富,對于調(diào)整平仄,限韻寫作,具有廣闊的回旋余地。詩賦是文學作品,需要考生具備創(chuàng)造性,這同時便意味著含有靈活性和隨意性,因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表達作者自己的想法,可以揮灑自如,酣暢淋漓。考官不可能對詩賦擬出絕對的標準答案來對照衡量,評定成績便含有相當?shù)纳炜s性。久而久之,形成風格,官員從事政務活動,便會比較恰當?shù)靥幚碓瓌t性和靈活性的關系。

  時務策屬于時政理論分析,其內(nèi)容是揭露和分析時弊,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其格式是官方通用文體駢體文,問目和答卷都使用駢偶句式。例如垂拱元年(685)在洛陽舉辦進士科考試,以武則天的口氣提出五道策問,涉及國家的全面施政方略。第一道說:"欲使吏潔冰霜,俗忘貪鄙,家給人足,禮備樂和,庠序(學校)交興,農(nóng)桑競勸。善師期于不陣,上將先于伐謀。未待干戈,遽清金庭(金山,今阿爾泰山)之祲;無勞轉(zhuǎn)運,長銷玉塞(玉門關)之塵。利國安邊,佇聞良算。"第二道說:"欲使……河薦蕭、張(西漢謀臣蕭何、張良)之名,山降申、甫(西周諸侯申侯、輔臣仲山甫)之佐,垂衣佇化,端拱仰成,多士溢于周朝,得人過于漢日。行何政道,可以至斯?"第三道說:"明王闡化,化感人靈之心;圣后宣風,風移動植之性,遂使祥龍薦檢,鳴鳳司晨(原作農(nóng),據(jù)《文苑英華》卷四百八十二校改),獸解觸邪,草能指佞。仰惟前烈,何德而臻此乎?"考生吳師道在對策中對第一道題回答道:"察洗幘布衣之士,任以臺衡(中央職官),擢委金讓玉之夫,居其令守(縣令、郡太守),則俗忘貪鄙,吏潔冰霜矣。旌(表彰)好學之流,賞力田之伍,則家罕貧惰,位列文儒矣。降通親之使,喻彼梟心,發(fā)和戎之官,收其雞肋,則四夷左衽顛倒來王,三邊元惡謳謠仰化矣。"如此這般,"自然籠羲駕昊,六五帝而四三皇(繼三皇五帝后的英明君主);遠肅邇安,飛英聲而騰茂實"。對第二道題,他回答道:應該"發(fā)德音,下明詔,咨列岳(周郡長官),訪群公。舉爾所知,不遺于側(cè)陋;知人不易,無輕于慎擇。下僚必錄,上賞頻沾,則葉縣游龍自九天而下降(用葉公好龍故事中真龍的典故),燕郊駿馬赴千金而遙集(戰(zhàn)國燕昭王求賢,郭隗說古代人君讓下人用千金買千里馬,下人以五百金買死千里馬首而歸,活千里馬則再三而來,燕昭王遂筑黃金臺拜郭隗為師,而樂毅、劇辛等人才果來燕國)"。他對第三道題的回答流露出反對祥瑞、重視人事的唯物主義傾向,說:皇上應該"崇謙讓之道,守沖揮之德,抑斯天瑞,訪此人謀"。(《登科記考補正》卷三)

  證圣元年(695)在洛陽的進士策試,涉及如何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問題。問目說:"卦分江使,圖演天文,文籍于是濫觴,書契以之抽緒?;蕢灥鄣?,述紀言以聯(lián)鑣;五傳六經(jīng),纻禮樂而齊鶩。斯并懸諸日月,煥乎文章。至如諸子相騰,小說奔競,有慚屑王之化,無異雜鉛之寶。請用于火,恐招博弈(原作傅奕,據(jù)《登科記考》卷四校改)之譏;將扇其風,復爽芟夷之義。"(《文苑英華》卷五百零二)這是說只有儒家經(jīng)典才是經(jīng)文緯武的圣典,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著作駁雜紛亂,于事無補,留在世間,會蔓延開來,貽害無窮,采用秦始皇焚書的做法加以對待,又害怕招致非議。請問到底怎樣做才合適。考生們都不同意以不公正的態(tài)度看待文化遺產(chǎn),更不同意以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文化遺產(chǎn),因此,他們在答卷中甚至表示出其余問題的答卷所沒有過的憤怒情緒。許南容對策說:"三代之道,未能無弊;六經(jīng)之教,尚皆有失。其于子史,何獨尤之?若以失而便廢,則《書》、《禮》之法,可舍短而從長,去泰而除惡。咸用于火,竊未為得。各言其志,亦何傷乎?乃好尚不同,撰述各異,并流鉛槧,咸著篷山。"(《文苑英華》卷五百零二)李令琛對策說:"日月經(jīng)天,星辰助其明耀;江河經(jīng)地,畎澮資其廣深。俱麗于乾綱,同歸于坤軸。況六經(jīng)既出,百子并鶩,萬卷五車,七略四部,組織仁義,琢磨道德,雖非全璧之珍,亦是連珠之寶。當有求書之官遠探禹穴,近聞汲冢之文具修蠹簡。或陰陽不謬,朱紫自分。仲任叢殘之譏,并非通論;稚川翡翠之喻,實得大方。豈重以芟夷,加之翦截?感申直筆,以塞異端。"(《文苑英華》卷五百零二)孫嘉之對策說: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雖云有異于微言,亦可觀于小道?;蚣P仁義,或囊括政刑,或富國成家,或懲惡勸善。進既資于助國,退亦取于理身,實翰墨之泉源,信文章之隆藪。故馬遷修史,列之九流;班固敘書,著之《七略》。今欲議其刪削,語以芟夷,便是絕學者之多聞,爽(違背)國家之廣略。學雖不敏,未敢從命"。(《文苑英華》卷五百零二,作者姓名據(jù)《登科記考》卷四補)

  進士科考試的這三部分內(nèi)容,帖經(jīng)用以考察考生對于儒家經(jīng)典的熟悉程度,時務策考察考生對于國家政治和現(xiàn)實生活的關注程度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案,雜文考察考生的文化素養(yǎng)、情懷襟抱、靈活應變能力。國家錄取進士,是為了吸納社會精英,補充官僚隊伍,讓他們治理國家,為政一方。處理國家和社會的具體問題是官員們的基本職責,需要他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儒家經(jīng)典是施政的基本理論,官員們必須掌握,深入了解社會,才談得上避免閉門造車、紙上談兵。而社會問題千絲萬縷,紛繁復雜,官員們要有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要有氣魄膽略,要有遠見卓識,才能應付裕如,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便顯得十分重要。詩賦的創(chuàng)作,是培養(yǎng)這些能力和精神的一條有效途徑。唐代進士科出身的官員,相當一部分有所作為,不是那么死板、乏味、低能,應該說與進士科考試的訓練不無關系。

  2.明經(jīng)科考試的內(nèi)容和方法

  唐高宗、武則天、唐代宗、唐文宗時期在洛陽舉辦的科舉考試,除了招收進士,還招收明經(jīng)。清人徐松撰、今人孟二冬補正的《登科記考補正》一書,考出該時期很多明經(jīng)中第者的姓名和事跡。

《左傳》書影

  明經(jīng)科考試的內(nèi)容和方法,像進士科一樣,也經(jīng)歷了一個變化過程。調(diào)露二年(680),劉思立奏請明經(jīng)、進士兩科皆加帖經(jīng)。儒家經(jīng)典《禮記》、《左傳》為大經(jīng),《毛詩》、《周禮》、《儀禮》為中經(jīng),《周易》、《尚書》、《公羊傳》、《穀梁傳》為小經(jīng)。明經(jīng)科中通二經(jīng)者,通大經(jīng)一部并小經(jīng)一部,或中經(jīng)兩部;通三經(jīng)者,大中小經(jīng)各一部;通五經(jīng)者,大經(jīng)小經(jīng)并通。具體經(jīng)書皆由明經(jīng)考生自選。這九部正經(jīng)以外,《孝經(jīng)》、《論語》是明經(jīng)、進士等科的共修課,因而是必考課目,還加試過《老子》、《爾雅》。明經(jīng)科考試分為三場。第一場帖經(jīng),比進士科分量大、要求高,規(guī)定正經(jīng)兩部,每部十帖,另有《孝經(jīng)》二帖,《論語》八帖,答對六成及格。第二場試義。唐高宗、武則天時期是"口義",即口試經(jīng)書大義??脊倬腿褰?jīng)的正文和注疏出題,《禮記》、《左傳》、《周禮》各四題,其余正經(jīng)各三題,《孝經(jīng)》、《論語》共三題。通二、三、五經(jīng)的舉子,按照不同標準,就自選經(jīng)書和共修課回答,以辨明義理為符合要求,多數(shù)題答對為及格。第三場試時務策。這是開元二十五年(737)開始實行的,當時規(guī)定適當減少帖經(jīng)和口義的題量,"答時務策三道,取粗有文理者與及第"。(《唐會要》卷七十五《帖經(jīng)條例》)時務策比進士科少兩道題,要求標準也低一些。帖經(jīng)和口義不可能留下音像資料和現(xiàn)場記錄供后人了解,我們因而無法知道更詳細的情節(jié)。

  唐高宗、武則天之后,明經(jīng)考試曾兩度短暫地將口試經(jīng)書大義改成筆試經(jīng)書大義,"口義"遂改稱為"墨義",但這是在長安的事情。我們可以參考長安的"墨義",來了解洛陽的"口義"。權(quán)德輿在長安主持科舉考試,對明經(jīng)考試做了一些改革。柳冕給他的信函說到改革針對的弊病是:"每經(jīng)問義十道,五道全寫疏,五道全寫注。其有明圣人之道、盡六經(jīng)之義,而不能誦疏與注,一切棄之。"(《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七,《與權(quán)侍郎書》)權(quán)德輿所出墨義試題流傳下來22道,有三道是《毛詩》題,試看一道:"風化天下,形于詠歌,辨理代之音,厚人倫之道。邶、鄘褊小,尚列于篇,楚、宋奧區(qū),豈無其什?變風雅者起于何代,動天地者本自何詩?《南陔》、《白華》,亡其辭而不獲;《谷風》、《黃鳥》,同其目而不刊。舉毛、鄭之異同,辨《齊》、《魯》之傳授。……解頤之言,斯有所望。"(《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三,《明經(jīng)策問七道》第二篇)這里問到十五國風多達160篇,小國的詩歌尚且收入,何以偏偏沒有楚、宋這些泱泱大國的詩歌?《小雅》中的《南陔》、《白華》,為什么只留下篇名,詩卻未留下來?《國風·邶風》收有《谷風》,《小雅·小旻之什》也收了一首《谷風》,都是棄婦之詞?!秶L·秦風》收有《黃鳥》,《小雅·祈父之什》也收了一首《黃鳥》,內(nèi)容不同。編輯《詩經(jīng)》時為什么不對它們加以刊削改訂?這些問題可以提出來,但不可能解決,只能做些推測。"變風雅者起于何代,動天地者本自何詩?"這是大問題,若不熟悉文學史,舉不出實例,根本無法作答。至于毛、鄭、齊、魯,是注疏和經(jīng)學史方面的問題。唐人利用的僅僅是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的《毛詩正義》,"舉毛、鄭之異同",題目甚大,從何下手?答出哪些方面才算合乎要求?而《齊詩》亡于曹魏,《魯詩》亡于東晉,唐人已無緣見到,怎么去"辨《齊》、《魯》之傳授"?窺豹一斑,據(jù)此可見明經(jīng)考試并不輕松。

  明經(jīng)考生的通病是擅長死記硬背,對儒家經(jīng)典的精神不能理解和發(fā)揮。國家把儒家學說奉為治理國家的指導思想,使得儒家學說神圣化、宗教化,用以鉗制人們的思想,因而頒布標準說法來統(tǒng)一口徑。明經(jīng)考生不得不用自己的頭腦去追隨別人的思想,用自己的嘴巴去復述別人的說法。他們必須認同、理解和吃透那些遙遠年代傳下來的已有隔世之感的經(jīng)文和注疏,才能避免紕漏,符合規(guī)范,其間不能藏拙,不能回避,不能獨出心裁,考生幾乎失掉了自我。因此,明經(jīng)出身的人,政績杰出、文詞秀麗者遠比進士出身者為少。除了考試的難度以外,明經(jīng)考生比進士考生人數(shù)多得多,層層篩選,其中第同進士一樣極不容易。

  3.制舉考試的內(nèi)容和方法

  制舉科目繁多。《登科記考補正》考出武則天執(zhí)政期間在洛陽所開的制舉科目有:詞標文苑科,抱儒素之業(yè)科,韜鈐科,賢良方正科,拔萃科,蓄文藻之思科,英才杰出、業(yè)奧大經(jīng)科,孝弟(悌)耿直科,武藝超倫科,臨難不顧、殉節(jié)寧邦科,超拔群類科,長才廣度、沉跡下僚科,文藝優(yōu)長科,跡隱纏肆科,疾惡科,文擅詞場科等等。制舉都要舉行策試,考試內(nèi)容和方法與進士科基本一致,只是有時命題的內(nèi)容與所開科目的名稱貼得更近一些。

  載初元年(690)在洛陽開詞標文苑科,策試內(nèi)容涉及一系列重大問題。關于國家施政的大政方針,第一道策問說:"適時之務何先,經(jīng)國之圖何最(原作取,據(jù)《張燕公集》卷十一校改)?帝皇之道奚是,王霸之理奚非?"第三道策問又說:"未知何代之政,參酌適中?何禮之規(guī),施用為切?務從必簡之道,式崇可久之基。"(《文苑英華》卷四百七十七)考生張說在對策中對第一道題回答道:"夫人者,理得則氣和,業(yè)安則心固,崇讓則不競,知恥則遠刑。"他強調(diào)"將行美政,必先擇人"。認為"畫一成歌,此適時之務也;慎賢而用,此經(jīng)國之圖也"。希望皇帝"進經(jīng)術(shù)之士,退掊克之臣,崇簡易之化,流愷悌之風"。至于"帝皇之道"、"王霸之理"的是與非,他認為"圣人御歷,上淳而下信;帝者膺期,君明而臣哲。周用王道,教化一而人從;漢雜霸政,刑政嚴而俗偽"。那么,實行王道還是霸道,毋庸贅述。對于第三道題,張說回答道:不論何代,"未有反義悖德,而至升平之政;棄禮違經(jīng),克以永終之祿。莫不發(fā)號施令,法乾坤之動靜;執(zhí)契縣(懸)衡,順金木之刑政"。只要"養(yǎng)老用上庠之禮,教胄取《大學》之義,環(huán)水著辟雍(高等學府)之名,向陽表明堂之位",就能得以"享群瑞,朝諸侯,頒正朔,調(diào)景緯,成簡易之業(yè),崇久大之業(yè)也"。(《張燕公集》卷十一)第三道策問還涉及武周以洛陽代替長安的上京地位問題,說:"朕聞仰觀乾象,房、心(星宿)為布政之宮;俯察坤元,河、洛建受圖之所。是以上稽珠緯,得風雨之和;下表圭躔,均遠近之節(jié)。定都考室,斯焉是崇。"(《文苑英華》卷四百七十七)張說在對策中敘述了洛陽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周公測影建雒邑的都城歷史,對武則天確定洛陽為全國第一位的政治中心,流露出贊同的意思,說:"伏惟陛下則天法地,畏命重人,據(jù)河洛之規(guī)模,總風雨之交會。軒后魚圖之水,建邦設都;周公龜墨之地,考堂作室。靈祇降福,嘉祥薦祉,制同神造,力以子來。將以殷薦上帝,至法也;嚴配先王,至孝也。加以八風攸序,四時克諧,無得而稱,能事畢矣。"(《張燕公集》卷十一)第二道策問是關于如何恰當處置反叛分子余黨的。武則天以皇太后身份執(zhí)政時,引起李唐正統(tǒng)派和李唐宗室的不滿,于是相繼出現(xiàn)逼迫武則天還政于皇帝的徐敬業(yè)揚州(治今江蘇揚州市)起兵、瑯邪王李沖博州(治今山東聊城市)起兵和李沖之父越王李貞豫州(治今河南汝南縣)起兵,皆被武則天鎮(zhèn)壓下去。第二道策問說:"頃者荊郊起祲(豫州叛亂),淮甸興妖(揚州叛亂),朕惟罪彼元兇,馀黨并從寬宥。今敬真(徐敬業(yè)之弟)之輩猶蘊狼心,不荷再生之恩,重構(gòu)三藩之逆,還嬰巨釁,便犯嚴科。豈止殺之方乖于折衷,將小慈之澤爽彼大猷?"(《文苑英華》卷四百七十七)張說對策說:"政猶水火,刑譬陰陽。頃者三監(jiān)亂常,有司既糾之以猛;于今四罪咸服,陛下宜濟之以寬。明肆赦之渥恩,安萬人之反側(cè),布深仁于羅鳥,收至察于泉魚,豈不大哉,天下幸甚!且夫人者氓也,暗而不可罔;庶者眾也,愚而不可欺。是以刑在必澄,不在必慘;政在必信,不在必苛。故明王之理天下也,刑一人則人畏而不干,政簡則俗齊而不偽。于是禍亂不作,災害不生,君安于上,臣悅于下,百姓日用而不知其然。四海風動,惟帝之則,道暢鐘石,聲流舞詠。其行己也非他,所理者以此。"(《張燕公集》卷十一)

  武則天利用佛教制造輿論,得以改朝換代,佛教勢力趁機急劇增長。這和國家的利益產(chǎn)生矛盾沖突。如何控制佛教的發(fā)展,成為執(zhí)政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長壽三年(694)在洛陽開臨難不顧徇節(jié)寧邦科,策問第二道就這個問題征求考生的意見,說:"自周星攢耀,漢日通輝,象教(佛教)聿興,苾蒭(比丘)郁起。眷茲和眾,因果為先,伊此法門,棟梁攸屬。我皇光膺天授,托降閻?。ㄎ鋭t天被佛教徒說成是居住在兜率天的男性菩薩彌勒,由佛授記未來成佛,先降生到地處南閻浮提的中國當皇帝),弘八解之要津(達到解脫境界的八正道),啟四禪之幽鍵,濟含生(眾生)于彼岸,證圓果(證得佛果即圓滿、寂靜,不生不滅)于中天。紺宇(佛寺)巍巍,緇徒(僧人衣服為黑色)翼翼,莫不譽高澄、什(十六國時期高僧佛圖澄、鳩摩羅什),聲重安、遠(東晉高僧道安、慧遠),振三翻于辨囿,悟兩諦(佛教道理真諦、俗諦)于談筵。飛錫(錫杖)煙蒸,乘杯霧委,蘭艾(蘭花是香花,艾蒿是雜草)因而或揉,玉石由是難甄。跡雖選于玄關(已加入佛教),名乃編于白屋(白屋是世俗貧寒人的房屋)。若欲令沙汰,促以金科(國家的憲章),將恐乖智海(指佛教)之弘規(guī),匪提河(指佛教)之遺范。然則經(jīng)行之所,在釋氏而含容;朱紫分區(qū),談王化而期切。施張之術(shù),去就何從?"(《文苑英華》卷四百七十九)考生薛稷對策說:"善本無生,茲緣常寂。舍身舍智,涅槃之行可觀;不動不定,般若(佛教智慧)之名已立。尊容圣質(zhì),剖碧玉而恒傳;寶相靈模,鏤紫金而尚在。運二儀(天地)而回掌,巍乎寶力;極萬物之濡足,皇矣能仁(能仁是釋迦牟尼的異譯)。是以付受有歸,郁興尊紀。知來之鑒,遠明于萬劫(極長的時間);祚圣之符,大啟于九部。始則江漢廣被,終以關河積學,由是名僧輩出,賢眾肩降。道行息心(原作於,據(jù)《登科記考》卷三校改),顧澄、什而服侶;戒梵禪結(jié),視安、遠而俯孩。雖蔥嶺(帕米爾)茄藍(伽藍,即佛寺),涉流沙而西極,白木聚落,浮漲海而東馳,圣教之興,為期為感(原注:此句疑)。但敬重堅固,有悲忍之大權(quán);循習護持,有煩惱之深淺。物情以之勤切,俗慕由是懇到。茍求利養(yǎng),或滋貪濁,濫名竊服,行偽學非。魚目叨珍(即魚目混珠),遂入摩尼之寶(摩尼珠);烏鵲借類,便假伽藍之翼。謂宜宥而勿罰,限其自新。卷跡緇林之游,反服白衣之役,則慜愚受智,寬令四飛,辨是決嫌,浮食一變。九色揚翰,不謬于楚雞;六管流聲,豈混于齊士(用濫竽充數(shù)典)。庶人無量,在釋典而雖弘;出家有限,憑國經(jīng)而必恪。維摩之入諸必(原注:疑作心)藏,尚為居士之身;菩薩之惠其神通,由持在家之誡。未虧平等,何妨慎擇。"(《文苑英華》卷四百七十九)由于當時佛教幾乎為全社會所信奉,因而這份答卷先說了佛教很多好話,再說到讓那些濫竽充數(shù)、魚目混珠者還俗,以減少逃避賦稅徭役的惰游之輩,提倡當居士,在家出家。

  由于制舉是皇帝根據(jù)實際需要,臨時訂立科目,下制考選人才的,因而策試內(nèi)容波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進士科時務策一樣,考生的意見凡是有道理又可行者,當局還是盡量予以采納而付諸實施,上述關于確定都城地址、對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采取求同存異的態(tài)度、限制佛教的過分發(fā)展等等,僅僅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內(nèi)容。這可見唐代科舉考試具有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性質(zhì)和風格,具有相當?shù)目飼r濟俗作用。國家?guī)缀趺磕甓寂e行科舉考試,考生實際上是由國家組織起來在商討國是??忌袃r值的答卷無疑相當于政治磋商活動中的種種提案。而他們參政議政的資格并不需要官府分配指標加以認定,只消報名參加考試即自動取得資格。因此,士人們只要對政治感興趣,便不至于被排除在政治之外,這可以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士人們的歷史主動性??忌鹁硭岢龅膽獙ΜF(xiàn)實問題的種種方案,對于掃除前進中的障礙總會有一些參考價值。于是,年年發(fā)現(xiàn)問題,年年解決問題,唐代社會的整合、修復能力得以持續(xù)不斷地提高和更新,唐代社會也得以不斷地蛻變和新生。

  4.武舉考試的內(nèi)容和方法

  武則天駐守洛陽30年,晚年一度回過長安。她首創(chuàng)武舉,是長安二年(702)在長安下令實行的,讓各州練習武藝者,每年按照明經(jīng)科、進士科的做法舉選。這時,她剛幸長安不久,次年又回洛陽,洛陽也是武舉的早期實施地點?!缎绿茣肪硭氖摹哆x舉志上》介紹武舉情況,只有短短幾句話,說:"長安二年,始置武舉。其制,有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馬槍、翹關、負重、身材之選。翹關,長丈七尺,徑三寸半,凡十舉后,手持關距,出處無過一尺;負重者,負米五斛(一斛為十斗),行二十步(一步六尺),皆為中第。亦以鄉(xiāng)飲酒禮送兵部。其選用之法不足道,故不復書。"《大唐六典》卷五記載了尚書省兵部銓選軍事人才的具體情況,和《新唐書》的武舉內(nèi)容一致,應是武舉的情況,說:應選人員根據(jù)距離京師的遠近分期來京,五百里以內(nèi)者在夏歷十月上旬,五百里以外至一千里者在中旬,一千里以外者在下旬。屆時由兵部尚書任中銓(尚書銓),兩位兵部侍郎分別任東銓、西銓,主持其事。首先進行長垛、馬射、馬槍、步射、應對等項考試。長垛為連續(xù)射30支箭。箭靶子的圓心部位叫做中院,中院外圍部位叫做次院,次院以外直至靶子邊緣的部位叫做外院。射中中院者為上,射中次院者為次上,射中外院者為次。30支箭均射中靶子為合格,再統(tǒng)計各支箭的中的等級綜合評定出成績。馬射即騎馬射箭,箭皆射中靶子為上,或中或不中為次上,皆不中為次。馬槍刺中三四次為上,二次為次上,一次為次。步射為射草人,射中者為次上,雖射中但不符合規(guī)則,或符合規(guī)則但未射中,均為次等?!缎绿茣诽岬降钠缴?、筒射,據(jù)《大唐六典》可知是長垛的變通。所謂平射,指射出的箭平直,十支箭皆中的,一半中院,一半次院,為上等成績;三支中院,七支次院,為下等成績。所謂筒射,指遠距離射箭,十支箭皆中的,四支中院,六支次院,為上等成績;三支中院,七支次院,為下等成績。無論平射、筒射,達不到下等成績者落選。應對,可能是回答問題??荚囃戤?,以"三奇"衡量,一是驍勇,二是材藝(武藝),三是可為統(tǒng)領之用。不符合條件者退回不用,優(yōu)秀者授予職務。五品以上職務須上報朝廷,由皇帝下制任命;不超過五品則由兵部自行登記授官。

  神龍元年(705)十一月,武則天在洛陽逝世,她的兒子唐中宗隨后將朝廷遷回長安,此后武舉便在長安舉行。唐代承平日久,風俗崇文鄙武,士人多趨向舉進士、明經(jīng)謀出路,因而武舉開科后遭到一些人的反對。唐德宗時,禮部員外郎沈既濟建議廢除武舉,說:"今內(nèi)外邦畿,皆有師旅,偏裨將校,所在至多,誠宜設法減除,豈復張門誘入?況若此輩,又非驍雄,徒稱武官,不足守御,雖習弓矢,不堪戰(zhàn)斗,而坐享祿俸,規(guī)逃征徭。今請悉停,以絕奸利。"(《通典》卷十八)諫議大夫田敦奏對說:"兵部武舉每年常數(shù)百人,挾持弓矢,出入皇城間,恐非所宜。"唐德宗大吃一驚,遂于貞元十四年(798)下詔取締,說:"鄉(xiāng)貢武舉,并應百只箭及三十只箭人等,今年宜權(quán)停。"實際情況是,"武舉者每歲不過十人"。因此,人們厭惡田敦危言聳聽,破壞老規(guī)矩,"以圖稱旨"。(《唐會要》卷五十九《兵部侍郎》)此后十年間,迄未再置武舉。這些否定武舉的說法顯得偏激,平定安史之亂的中興名將郭子儀,即出身武舉高等,可見武舉還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

  5.解試

  東西兩京的中央學校培養(yǎng)的學生,由國子監(jiān)直接輸送參加國家的科舉考試,叫做"生徒";地方府學、州學、縣學培養(yǎng)的學生,由地方官府輸送參加國家的科舉考試,叫做"鄉(xiāng)貢"。地方考生想要成為鄉(xiāng)貢,須先向地方官府呈遞"牒",這是一種包括考生籍貫、三代父祖名諱等內(nèi)容的文書。地方官府不可能將申請參加科舉考試的當?shù)貙W生和自學者一律推薦,那么,需要對他們進行考試加以選拔,這種考試叫做"解試"。解試錄取的名額,往往由中央下達指標,合格者由地方官府給文解發(fā)送,于當年十月到中央所在地(長安、洛陽),報送尚書省,第二年春天參加省試(科舉考試起初由尚書省的吏部主持,唐玄宗時改為尚書省的禮部)。

  地方解試允許跨地區(qū)報考,為了和中央接軌,往往模仿科舉考試的格式和做法。韓愈在徐州(今江蘇徐州市)節(jié)度使幕府供職時,張籍來訪,張籍告辭之際,韓愈作《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相送。韓愈回憶自己當年在汴州(今開封市)任職時參與解試的情況,詩中自注說:"汴州舉進士,愈為考官,試《反舌無聲》詩,籍中等。"又說:"貞元十五年(799),高郢知舉,籍登第。"詩中有云:"州家舉進士,選試繆(謬)所當。馳辭對我策,章句何煒煌。相公(汴州刺史董晉)朝服立,工席歌《鹿鳴》,禮終樂亦闋,相拜送于庭(地方官府解送所舉薦的鄉(xiāng)貢人員,要舉行歡送儀式,主要官員和當?shù)刂R界的老資格代表出席,行鄉(xiāng)飲酒禮,歌唱《鹿鳴》詩)。之子(他,指張籍)去須臾,赫赫流盛名。"(《全唐詩》卷三百三十七)可見這次開封解試所考內(nèi)容有時務策和命題詩,都由韓愈出題,是否有帖經(jīng),詩中沒有交代。貞元末年進士登第的呂溫,在洛陽參加過解試,他的《河南府試贖帖,賦得鄉(xiāng)飲酒詩》說:"酌言修舊典,刈楚始登堂。百拜賓儀盡,三終樂奏長。想同鶯出谷,看似雁成行。禮罷知何適,隨云入帝鄉(xiāng)。"(《全唐詩》卷三百七十一)所謂"賦得",即別人命題,自己作詩。據(jù)這首詩的標題可以推測,解試內(nèi)容包括帖經(jīng),如考生不愿帖經(jīng),可作考官命題的詩來贖。這樣,進士正式考試的三場內(nèi)容,在地方解試中一應俱全。

  張籍對于韓愈通過解試錄取、舉薦自己,一直感恩不盡。韓愈逝世后,他作《祭退之(韓愈字退之)》詩,特別稱頌韓愈:"薦待皆寒羸(貧寒出身、孤立無援的人),但取其才良。……籍在江湖間,獨以道自將,學詩為眾體,久乃溢笈囊,略無相知人,黯如霧中行。北游(張籍北上來到開封)偶逢公,盛語相稱明,名因天下聞,傳者入歌聲。公領試士司,首薦到上京(長安),一來遂登科,不見苦貢場。"(《全唐詩》卷三百八十三)張籍這首《反舌無聲》詩這樣寫道:"夏木多好鳥,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時過即無聲。竹外天空曉,溪頭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入霧暗相失,當風閑易驚。來年上林苑,知爾最先鳴。"(《全唐詩》卷三百八十四)這是正規(guī)考試的六聯(lián)12句五言排律格式??吹贸鰜恚瑥埣x擇詩題中的平聲字"聲"為韻,屬于下平聲八"庚"部。詩題中"無"字也是平聲字,也可以選擇為韻。尾聯(lián)中"來年上林苑"句,"上林"二字平仄拗救,是對詩律的變通處理,符合要求。但首句"夏木多好鳥"犯格,該用平聲字的地方用了仄聲字"好"(上聲)。"好"的同義詞"佳"、"嘉"、"修"、"休"都是平聲字,張籍為什么不用呢?他盡管有這個錯誤,還是被授予解送資格,可見其余考生甚至還不如他。

  晚唐時期黃滔在洛陽參加解試,作詩還是這種正規(guī)格式。他的《河南府試秋夕聞新雁》說:"湘南飛去日,薊北乍驚秋。叫出隴云夜,聞為客子愁。一聲初觸夢,半白已侵頭。旅館移欹枕,江城起倚樓。馀燈依古壁,片月下滄洲。寂聽良宵徹,躊躇感歲流。"(《全唐詩》卷七百零六)能看出來,這首詩選擇題目中的"秋"字為韻,平仄("聽"字一作去聲,屬于"徑"部)和對偶完全符合五言排律的格律。

  呂溫這首贖帖詩不是這種要求的五言排律,而是標準五律。五言排律是五言律詩的延伸,只須按照平仄黏對的原則把對偶句子多作一些,即可拉長篇幅。因此,呂溫這首詩也算得上符合格式。上文提到閻濟美在洛陽考進士,請求以作詩贖帖經(jīng),考官遂出題《天津橋望洛城殘雪詩》,閻濟美作成四句(五言絕句)便交卷,照樣被錄取為進士。那么,有可能贖帖詩允許不作成六聯(lián)12句的五言排律。

  李賀的情況有點奇怪。他舉進士,有《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包括閏月,一共13首。這些詩本應該寫成六聯(lián)12句的五言排律,或者是五律,然而居然沒有一首符合格式,而且標題明確說成是"樂詞"。這13首詩沒有一首是律詩,多數(shù)是七言古風,且每首四句、六句、七句、八句、十句不等,如《正月》說:"上樓迎春新春歸,暗黃著柳宮漏遲。薄薄淡靄弄野姿,寒綠幽風生短絲。錦床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朝暝。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jié)。"有的詩每句字數(shù)不一,如《六月》說:"裁生羅,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紅鏡東方開,暈如車輪上裴回,啾啾赤帝騎龍來。"有的詩是八句或十句的五言古風,如《五月》:"雕玉押簾額,輕縠籠虛門。井汲鉛華水,扇織鴛鴦紋?;匮┪铔龅?,甘露洗空綠。羅袖從徊翔,香汗沾寶粟。"(《全唐詩》卷三百九十)現(xiàn)在弄不清楚這是解試的靈活做法,還是李賀不擅長作律詩,把詩作成了這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