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奚、契丹兩族,唐代稱為兩蕃。唐朝建立后,兩族內(nèi)附,唐廷在當?shù)卦O置府、州,任命其首領為都督、刺史。武則天時,朝廷和契丹關系破裂,契丹發(fā)動叛亂,朝廷進行鎮(zhèn)壓,中原一方損兵折將,契丹則多次侵入內(nèi)地。此后,契丹時附時叛;奚有時內(nèi)附,有時叛歸契丹。唐玄宗時,"奚既破傷,殆無遺噍(jiào,活人)"(張九齡《張曲江集》)卷8,《敕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書》);而契丹正處于大賀氏部落向遙輦氏部落轉變的原始社會末期,勝兵四萬多,私有制和階級開始萌芽,建立政權正在醞釀之中。契丹為了掠奪財物,擴大地盤,不斷寇邊內(nèi)侵;加上作為奴隸主階級先驅(qū)者的軍事貴族在醞釀建立政權時期的擴張野心,唐的民族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唐朝對于契丹的強悍缺乏正確的估計,誤以為"契丹馀孽"(《張曲江集》卷8,《敕幽州節(jié)度張守珪書》),"孤弱"、"殘蕞(zuì,小)"。(《張曲江集》卷8,《敕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書》)唐玄宗執(zhí)政初期,發(fā)動過對奚、契丹的戰(zhàn)爭,沒有成功。后來,他對契丹的經(jīng)常性抄掠,采取克制態(tài)度,《敕幽州節(jié)度張守珪書》說:"寇抄之來,邊境常事,茍非大敵,不勞我?guī)?quot;(《張曲江集》卷8);《敕平盧使烏知義書》說:"委卿重鎮(zhèn),安輯兩蕃。"(《張曲江集》卷9)唐玄宗還多次以下嫁公主的政治聯(lián)姻手段,來締結同奚、契丹的友好關系。契丹這時雖然在醞釀建立政權,但由于自身發(fā)展狀況的限制,還不可能建立獨立的國家,于是,不依附唐朝,就依附唐的宿敵突厥。契丹依附突厥后,受盡剝削,權衡利害,又轉而附唐。唐玄宗《敕契丹王據(jù)埒、可突干等書》說:"卿頃年背誕,實養(yǎng)禍胎,今而知之,亦猶未晚。固是轉災為福,因敗而成。""昔者之去,何其悖也,今茲又來,又何智也。""一則兵革都息,二則君臣如初,百姓之間,不失耕種,豐草美水,畜牧隨之。"他布置邊將做好安置工作,"務依蕃部所欲"。(《張曲江集》卷8)同時,唐玄宗下《敕突厥可汗書》,警告道:"兩蕃既歸國家,亦即不合侵伐。""契丹及奚,諸蕃窮者,土地不足以放牧,羊馬不足以貪求,遠勞師徒,兼冒鋒鏑,勝不為武,不勝亦危,以此言之,當務其大者。"(《張曲江集》卷11)唐玄宗羈縻奚、契丹,可以牽制和孤立突厥,保障中原安全,同時,也有利于奚、契丹的社會進步和本族利益。然而奚、契丹屢次叛唐,唐玄宗不勝其忿,多次予以譴責。在給奚族首領的敕書中,他說:"朕于諸蕃,含養(yǎng)過厚,忝預人類,亦合知恩"(《張曲江集》卷9,《敕奚都督李歸國書》);"而常持兩端,遽即背叛,忘恩負義,豈是人心!"(《張曲江集》卷8,《敕投降奚等書》)在給幽州、平盧軍鎮(zhèn)兵將的敕書中,他說:"頃者慰撫降虜,每事優(yōu)給,而終不知恩,惟圖反噬(反咬一口),名雖人類,實甚豺狼"(《張曲江集》卷8,《敕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書》);"兩蕃殘賊,馀類僅存,朕嘗懷撫柔,冀其遷善,而數(shù)年之內(nèi),謀叛相仍,信是梟鴟,固非人也。"因此,他勉勵軍士們說:"頃者所以列置軍鎮(zhèn),遞為唇齒,所虞在此,豈欲勞人?卿等委身邊疆,為國展效,遇其反噬,得不討除?"(《張曲江集》卷9,《敕平盧諸將士書》)安祿山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元二十九年(741)由幽州(治今北京市)調(diào)到鄰近奚、契丹的營州(治今遼寧省朝陽市),擔任營州都督、平盧軍使、押兩蕃渤海黑水四府經(jīng)略使。對奚、契丹的所謂"押",其含義并非要將兩族從肉體上消滅,而是懷柔、羈縻、監(jiān)視、防范,以及還擊其侵擾,這是唐玄宗對待奚、契丹政策的全部內(nèi)容。
我們先看看安祿山的主要履歷。起初,他只是個諸蕃互市牙郎,由于通曉東北多種民族語言,負責邊地各族貿(mào)易。接著,在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手下任捉生將、偏將、衙前討擊使。開元二十四年(736)任平盧討擊使、左驍衛(wèi)將軍。開元二十八年(740)任平盧軍兵馬使。次年所任職的具體情況,上段剛剛提到。天寶元年(742)分平盧別為節(jié)度,他任平盧節(jié)度使。天寶三載(744),兼任范陽(幽州)節(jié)度使、河北采訪使。天寶七載(748),由柳城縣開國伯晉爵為柳城郡開國公,賜實封三百戶,并賜鐵券赦免死罪。天寶九載(750),晉爵為東平郡王。次年,兼云中太守、河東節(jié)度使。當時全國共設九個節(jié)度使職務,他兼領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天寶十三載(754),加尚書左仆射,賜實封千戶。
安祿山和奚、契丹打過的大仗,見于記載的只有兩次,都失敗了。開元二十四年(736)奚、契丹初叛,他奉命討叛,恃勇輕進,損失慘重。唐玄宗認為他"勇而無謀,遂至失利,衣甲資寇,挫我軍威",鑒于他也有勇斗誅殺之功,而寇戎未滅,欲收其后效,故而"且停舊官,令白衣將領"。(《張曲江集》卷9,《敕幽州節(jié)度張守珪書》)天寶十載(751),他發(fā)兵六萬討契丹,被殺傷略盡,自己也差點喪命。次年又發(fā)兵二十萬打契丹,因內(nèi)部矛盾,不進而班師??梢娝能娛虏拍懿⒉蛔吭?。
史書記有他以奸詐手段誘殺奚、契丹事。唐人姚汝能《安祿山事跡》卷上說他"常誘熟蕃奚、契丹,因會,酒中實毒,鴆殺之,動數(shù)十人,斬大首領,函以獻捷"?!杜f唐書》卷200上《安祿山傳》說:"前后十馀度欺誘契丹宴設,酒中著莨宕子,預掘一坑,待其昏醉,斬首埋之,皆不覺死,每度數(shù)十人。"《新唐書》卷225上《安祿山傳》則說用這種辦法"先后殺數(shù)千人"。《資治通鑒》卷216竟說成"動數(shù)千人"。愈是后出的說法,人數(shù)次數(shù)都愈多,無疑含有不實的成分。廓清這些成分,現(xiàn)在已有困難,但至少這一情節(jié)的嚴重程度是值得懷疑的。其一,一般地說,對于同樣的事情,上當受騙不過兩三次,為什么奚、契丹經(jīng)常上當而不覺悟?其二,武則天時,營州都督不賑濟契丹饑民,不尊重其酋長,契丹就殺他而叛,占領營州,一直打到今河北境內(nèi)。既然安祿山打不過奚、契丹,奚、契丹為什么不對他的奸詐誘殺罪行進行報復?其三,民族間的仇隙短期內(nèi)根本無法彌合,為什么安祿山軍隊中有奚、契丹壯士八千余人和契丹族將領孫孝哲等,都樂于為他賣命?因此,關于安祿山以奸詐手段誘殺奚、契丹的說法,無疑是由于他后來發(fā)動叛亂,名聲極壞,而眾惡歸焉所致。
史書上也有幾次安祿山獻俘的記載。這應該有兩種情況:其一是打勝仗所致,張九齡《賀奚、契丹并自離貳廓清有期狀》即說"安祿山復有殺獲"。(《張曲江集》卷14)此類情況當不少,從其立功部將的經(jīng)歷可以推知。例如:李忠臣"事幽州節(jié)度……安祿山","頻委征討,積勞至折沖郎將、將軍同正、平盧軍先鋒使"(《舊唐書》卷145《李忠臣傳》);田承嗣任"安祿山前鋒兵馬使,累俘斬奚、契丹功,補左清道府率,遷武衛(wèi)將軍"。(《舊唐書》卷141《田承嗣傳》)其二是安祿山執(zhí)行懷柔、羈縻政策的結果,將納款歸附者冒充戰(zhàn)俘送至內(nèi)地。即使古代民族間缺乏真正平等的關系,免不了打仗,也不會年年打、月月打,民族間的友好總還是日常性的活動?!栋驳撋绞论E》卷中指出:安祿山對諸蕃"潛行恩惠","其中契丹委任尤重,一國之柄,十得二三,行軍用兵,皆在掌握。蕃人歸降者以恩煦之,不伏者以勁兵討之,生得者皆釋而待,錫(賜)以衣資,賞之妻妾"。他對于蕃人,"躬自撫慰,曲宣威惠。夷人朝為俘囚,暮為戰(zhàn)士,莫不樂輸死節(jié)"。這是在他叛亂后揭發(fā)他招降納叛、收買人心,卻曲折地反映出他作為節(jié)度使,代表唐朝廷在東北安輯、撫慰各族人民、特別是契丹人民的一面。同書卷上載玄宗封他為柳城郡公,下詔表揚他為"萬里長城,鎮(zhèn)清邊裔,中權決勝,暗合孫、吳"。"一心之節(jié)逾亮,七擒之策益章。內(nèi)實軍資,豐財以潤國,外威戎落,稽顙(qǐsàng,磕頭)以輸誠。"唐玄宗封他為東平郡王,下詔說他"聲威振于絕漠,悍御比于長城";"風塵攸靜,邊朔底(zhǐ,達到)寧(安定)"。唐玄宗所以破例封他為郡王,推許他為孫武、吳起那樣杰出的軍事家,把他處理東北民族關系的活動比作諸葛亮安輯南中蠻族時七擒孟獲、攻心為上那樣的業(yè)績,理由就在于他承擔押兩蕃任務后,忠實而全面地執(zhí)行了唐玄宗的旨意,對奚、契丹鎮(zhèn)撫并用,恩威兼施,從而解決了長期使唐玄宗頭疼的東北邊防問題,既保衛(wèi)了中原的民族安全,又安輯了奚、契丹人民,對于雙方都做出了貢獻。這是他的歷史功績,不必因為他最后犯下罪行而加以抹殺。史書已經(jīng)把這些功績泯沒殆盡,因而這里予以發(fā)覆、發(fā)微,就更顯得必要。
這樣就涉及一個問題,一位對唐朝國防事業(yè)作出貢獻的軍人,一千多年來一直被人說成是陰謀家、野心家,真相如何?《安祿山事跡》卷上說安祿山"造緋紫袍、金銀魚袋、腰帶等百萬計,將為叛逆之資,已八九年矣"?!缎绿茣肪?25上《安祿山傳》說他"謀逆十馀年"。《資治通鑒》卷217說他"陰蓄異志,殆將十年,以上(皇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駕然后作亂"。這些說法不僅年數(shù)不一致,而且與其它記載抵牾,于情理也不通。其一,安祿山?jīng)]有交代材料,別人也沒有揭發(fā)材料,如果"欲俟上晏駕然后作亂",只能是他自己隱蔽甚秘的想法,史家言之鑿鑿,從何而知?其二,如果他在八九年前即制作了百萬計的朝服魚帶,難道一點也不會走露風聲?既然有大量工匠從事這種僭逆活動,"異志"已經(jīng)公開,何"陰"之有?再說新建朝廷是否需要百萬計高級官員專用的衣袍魚袋?屆時再作,不必遠道運往內(nèi)地更安全、更方便?其三,天寶十四載(755),"[宰相楊]國忠數(shù)以事激之,……祿山由是決意遽反,獨與孔目官太仆丞嚴莊、掌書記屯田員外郎高尚、將軍阿史那承慶密謀,自馀將佐皆莫之知,但怪其自八月以來屢饗士卒,秣馬厲兵而已"。(《資治通鑒》卷217)可見密謀是在極小的范圍內(nèi)進行的,起兵前三個月才有異常跡象,人們都有覺察。他若謀逆十年,其蛛絲馬跡早就會被炒得沸沸揚揚,為什么采訪使向唐玄宗匯報他"公直無私",負責查訪他是否造反的宦官對唐玄宗"盛言其忠",連宰相李林甫也"順旨""言其美"?(《舊唐書》卷200上《安祿山傳》)其四,他起兵前一年,唐玄宗打算任命他為宰相,這和唐后期藩鎮(zhèn)節(jié)度使例帶同平章事頭銜那樣的使相,實質(zhì)和性質(zhì)都不同;但楊國忠反對,說:"祿山不識文字,命之為相,恐四夷輕中國。"他"恨不得宰相,頗怏怏"。(《安祿山事跡》卷中)可見他愿意入朝供職,遠離軍鎮(zhèn)和兵士,陰謀造反的人豈肯這樣?可見說他謀反十年,也是眾惡歸焉的作法所致。倒是唐人杜佑所說"祿山稱兵內(nèi)侮,未必素蓄兇謀"(《通典》卷148《兵典·序》),算得上中肯。安祿山雖是個桀驁不馴的武夫,卻未必是個老謀深算的野心家,只是在與楊國忠矛盾白熱化的時候才決定起兵并發(fā)展為叛亂的。
楊國忠是唐玄宗寵妃楊貴妃的再從兄,由于裙帶關系,受到重用,繼李林甫之后,久典樞衡。他對于安祿山輕視自己,十分惱火,又看到安祿山執(zhí)掌重兵,就依靠內(nèi)援,多次在唐玄宗面前造謠中傷,預言安祿山將要造反,并勾結哥舒翰,共同對付安祿山。安祿山雖然受到唐玄宗的信任,又在唐玄宗對下屬搞平衡術的作法下得到同等的保護,但已意識到與楊國忠一伙的力量和地利相比,自己處于劣勢,時刻有被殺的可能。天寶十三載(754),他在唐玄宗面前痛哭道:"臣本胡人,陛下不次擢用,累居節(jié)制,恩出常人。楊國忠妒嫉,欲謀害臣,臣死無日矣。"(《安祿山事跡》卷中)他的處境已經(jīng)相當危險,看到唐玄宗親近楊國忠,很擔心對自己不利,隨時都有可能被使者宣旨賜死。他從京師回范陽后,"懼朝廷圖己,每使者至,稱疾不出,嚴衛(wèi)然后見"。但照樣問候"天子安穩(wěn)否?"(《新唐書》卷225上《安祿山傳》)唐玄宗年事已高,一旦駕崩,他會失去靠山,難免成為砧板上的魚肉。次年,楊國忠加緊了攻勢,令門客"求祿山陰事",指使京兆尹(首都市長)包圍安祿山在京師的宅院,逮捕安祿山所親善的李起等人,令侍御史暗地將他們處死,又將安祿山同伙吉溫貶為外官,想"激怒祿山,幸其速反"(《安祿山事跡》卷中),"以取信于帝"。(《新唐書》卷206《楊國忠傳》)安祿山知道后,上表自理,并奏陳楊國忠罪狀二十余事,這是他溫和手段的最后一招。雙方矛盾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玄宗懼其生變,遂歸過于京兆尹李峴以安之。"(《安祿山事跡》卷中)安祿山無疑會認為這是在偏袒楊國忠。他不懂漢文化,沒有受到儒家思想的浸染,因而也不懂得尊卑逆順道理,在對上級不滿時很容易采取貿(mào)然行動,于是便"矯稱奉恩命以兵討逆賊楊國忠"(《舊唐書》卷200上《安祿山傳》),率領十五萬士兵長驅(qū)而下。從情理上說,清君側是他當時起兵的真正目的。楊國忠的黨羽北京(太原)副留守被安祿山俘獲,安祿山斥責他投靠楊國忠,"斬之以徇"(《資治通鑒》卷217),還說:"國忠豈能更久!"(《安祿山事跡》卷中)楊國忠這時十分驚恐,以至于諸楊聚哭,由楊貴妃"以死邀帝"(《新唐書》卷206《楊國忠傳》),求得唐玄宗的保護。
安祿山采取了過火行動,而楊國忠是外戚,內(nèi)有楊貴妃相助,唐玄宗不再搞平衡術,完全傾向楊國忠一方。這體現(xiàn)在兩方面。其一,安祿山子安慶宗尚榮義郡主,在京任太仆卿,唐玄宗將他殺掉,以示與安祿山徹底決裂。其二,楊國忠在四川發(fā)跡,安祿山起兵后,他以劍南節(jié)度使的身份"布置腹心于梁、益間,以圖自全之計"。(《舊唐書》卷106《楊國忠傳》)潼關失守后,唐玄宗同楊國忠等逃往四川,固然有山川形勢、物產(chǎn)資源等原因,但也表明他對楊國忠的老窩毫無戒心。諸楊在馬嵬驛被士兵殺掉,唐玄宗不曾主動指使,事后也不怕落入楊國忠的勢力圈中,仍然逃往四川。當安祿山得知其子被殺后,大哭道:"我有何罪,已殺我兒。"(《舊唐書》卷187下《張介然傳》)如果他起兵不是清君側,而是為了推翻唐玄宗,自己稱帝,他還有什么理由說自己無罪。其子被殺后,他知道與唐玄宗已處于無可挽回的對立狀態(tài),極度的絕望和仇恨使他將清君側的目標擴大為全面叛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