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全球產業(yè)格局演變

開放的中國(1)

龍行天下:中國制造未來十年新格局 作者:曾鳴、彼得·威廉姆斯


  我終于理解了9%的經濟增長率意味著什么——一個從不停止運轉的經濟,工作晝夜不停的輪班倒以彌補失去的時間。對中國而言,需要彌補的時間是550年。

  ——杰弗里.薩克斯,1992年

  1434年,明朝的皇帝解散了鄭和率領的船隊,結束了海上貿易和探險,開始了閉關鎖國的歷史。這也是天朝大國走向衰落的開始。此時的中國,技術在全球仍居于領先地位,直至17世紀工業(yè)革命使西方世界崛起。

  中國錯過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當第三次工業(yè)革命(信息革命)在美國興起時,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從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政策,使中國從始于1970年代末期的全球化浪潮中獲益巨大,成為這個浪潮中最大的受益者。

  中國的改革選擇了從農村到城市,從農業(yè)到工業(yè)的路徑。

  1978年時,中國是一個龐大而效率低下、為貧困和商品短缺所困擾的農業(yè)國,農業(yè)占據經濟總量的70%,人口的70%是農民。計劃體制最先在農業(yè)部門被打破,農民分田到戶,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交易自己的農產品,同時,被允許成立一些簡單的小型加工企業(yè)——在早期,大部分是粗陋的手工作坊,最初中央政府的規(guī)定是,雇傭人員超過8人就違法——這就是后來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農業(yè)部門的自由化不僅使中國收獲了農業(yè)的大豐收,同時解放了農村勞動力,使他們獲得了離開土地到外就業(yè)的自由,這為“中國制造”提供了數量龐大的勞動力儲備。

  在城市和工業(yè)部門進行的改革,則使“中國制造”獲得資本、技術和市場空間。

  1980年代中期開始,政策放松了對私人成立企業(yè)的限制,經濟中的私有成分大量增加,使得中國人不再只能從僵化而缺乏激勵的國有企業(yè)獲取產品和服務,私人企業(yè)得以從國有經濟的補充逐漸成長為市場中最具競爭力的部分。

  而價格改革在經歷了混亂的雙軌制之后全面放開,中國企業(yè)前所未有地獲得了產品的定價權,基于價格信號的市場競爭由此成為可能。

  同時,中國對外部世界打開大門——1980年代初起,中國開始嘗試開展國際貿易和吸收外國投資,他們設立了一些經濟特區(qū)(即西方概念中的自由貿易區(qū)),允許外資設立工廠,并向更多的企業(yè)發(fā)放進出口貿易的許可證。

  全球化背景下的產業(yè)轉移方興未艾,打開大門的中國成為承接產業(yè)轉移的新洼地,大量外資涌入。他們帶來中國缺乏的技術和資本,并雇傭大量來自農村的廉價勞動力,為國際市場生產勞動力密集型產品。

  1992年之前,來到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以香港、臺灣等地的華人資本為主,1992年中國宣布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歐美主流資本開始大規(guī)模進入,1992年一年,中國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就是1978年以來各年的總和。

  數以千萬計低成本的勞動力、國際市場上的先進技術、不斷追加的資金,加之中國穩(wěn)定安全的投資環(huán)境,這些因素組合在一起,使中國出現歷史性的起飛——短短數年的時間里,中國已開始成為服裝、制鞋、塑料制品、玩具和電子配件等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大國。

  來到家門口的外資,為中國本土企業(yè)提供了學習和模仿的便利,過去與外部世界隔絕的中國人首次可以全面接觸西方先進的技術、管理和經驗,并進行基于中國現實的借鑒、模仿和復制。

  價格的松綁、市場管制的放松,外資和本土私營企業(yè)的迅速增長,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壓力,一直受到政策保護的國有企業(yè)大量虧損,難以為繼,中國政府被迫在1990年代中期全面啟動了國企產權改革,雖然這一改革的過程引發(fā)了持續(xù)至今的巨大爭議和社會分裂,但最終中國國有企業(yè)的數量從數十萬家減少到不足一萬家,國有資本大量退出競爭性行業(yè),使得社會資源不再被缺乏競爭力的國企毫無價值地消耗,眾多私營企業(yè)得以支配遠較過去豐富的資源,獲得了遠較過去廣闊的成長空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