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節(jié):謙虛使人進步

一個字的力量 作者:文泉杰, 鄭國明著


敢于承認"技不如人"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明了自己的不足和欠缺,進而為人謙虛。謙虛是一種美德,越是德操高尚的人越懂得虛懷若谷的道理。山高不言,是因為它以謙虛作為根基;海深不言,是因為它以謙虛作為容量。人的胸懷如能做到如山如海一樣,便是人間的圣人了。即使是圣人還要更加謙虛,易經(jīng)上曾云:有大者不可以盈。意思就是即使功勞比天大,官位比天高,也不可以驕傲自滿,要謙虛。

要勇于承認"技不如人",這有什么害羞的呢?自己不如人,就要加緊學(xué)習(xí),爭取趕上別人。自滿的人以為別人不會比自己強,故步自封,遲早會被別人甩到后面,還渾然不覺。謙虛的人懂得向別人學(xué)習(xí),而自滿的人卻認為別人都應(yīng)向他學(xué)習(xí),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決定了迥然有別的人生方向。

人不是萬能的,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突破有所成就,但這并不代表任何方面都出類拔萃。需知術(shù)業(yè)有專攻,各擅其長,不能認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舉世無匹。俗話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若目空一切,眼里容不下別人,自取其辱不說,也很難有好的歸宿和下場。

三國時期,曹操筑罷銅雀臺,與群臣商議,設(shè)計使孫、劉自相吞并以破壞其盟約,便上表奏請周瑜為南郡太守。周瑜就職南郡太守后,便讓魯肅討還荊州。

魯肅來到荊州,劉備依孔明之計放聲大哭,孔明從旁說還了荊州,便無處安身。觸動劉備心中傷處,更大哭不止,孔明于是要魯肅轉(zhuǎn)告孫權(quán),暫緩討回荊州。

魯肅將實情告訴了周瑜。周瑜說:"你中了諸葛亮的計了。"于是周瑜又生一計,讓魯肅再去見劉備,說東吳將取西川給劉備,但劉備要把荊州交還東吳。并解釋說:"我軍以攻取西川為名借道荊州,便可乘勢殺了劉備,奪取荊州。"

魯肅又到荊州說明來意。劉備忙謝說:"我很感激,雄師到時,一定遠迎犒勞。"魯肅暗喜,辭別而去。周瑜引水陸大軍五萬,往荊州出發(fā),快到荊州時,見城上插兩面白旗,并無一人。

忽然周瑜聽見趙云在城樓上喊叫:"孔明軍師已知都督的計策,所以留我在此守候。"探馬又來報,關(guān)羽、張飛、黃忠、魏延四路兵馬,從四面殺來。周瑜大叫一聲,舊瘡復(fù)裂,從馬上墜了下來,眾將急忙將他救回。

周瑜被救回船,軍士報告說劉備、孔明在前面山頂上飲酒取樂,周瑜更加憤怒,咬牙切齒地說∶"你道我取不得西川,我偏要去取。"便令船隊上行,到巴丘時,探子報說:"上流有劉封、關(guān)平兩人領(lǐng)軍截住水路。"

周瑜正要出戰(zhàn),孔明忽然差人送信來。勸他不要去取西川,如曹軍乘虛而攻江南,江南就不保了。周瑜讀完信,口吐鮮血,大呼:"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shù)聲而亡,死時才三十六歲。

這就是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周瑜為害劉備和討還荊州,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而且還留下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笑談。周瑜生性矜傲,從不承認自己技不如人,由于年輕有為更助長其驕傲之心,根本不把旁人放在眼中。但幾番與諸葛亮斗智,皆一敗涂地,于是怒火攻心,創(chuàng)傷復(fù)發(fā),一代風(fēng)流瀟灑的儒將就此殞命而亡。

既生瑜,何生亮,這是周瑜死的時候最痛苦也是最清醒的表白。不是周瑜沒本事,而是他的本事比不上孔明,兩個人一直都在暗中較量,怎奈周瑜始終技不如人,接連幾次都輸給孔明。周都督怒火郁積于胸不得發(fā)泄,最后導(dǎo)致舊瘡復(fù)發(fā)一命嗚呼。可以說,是傲氣害了周瑜,使他喪失了一個統(tǒng)帥應(yīng)該保有的理智和寬容。一味的不服,一味的爭斗,不僅害了自己的性命,還使東吳喪失了許多的戰(zhàn)略機遇。

敢于承認技不如人是一種胸懷,一種氣度。有的人對此存在誤解,認為一旦承認了技不如人就會遭到別人蔑視和嘲笑,這種擔(dān)憂是多余而沒有必要的。敢于承認技不如人就意味著下定了決心要進步要改善,其中凝聚了改進的力量,不容別人對你小覷。

謙虛使人進步,因為謙虛的氣度讓你看見了別人閃光的優(yōu)點,有心的人就會向先進者學(xué)習(xí),提高自己的技藝。只有謙虛的人才能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并加以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久而久之,弱者變強,強者更強。

做人要謙虛,不能老是抱怨,抱怨并不能帶來命運的轉(zhuǎn)折或是改變,相反只會增加心中的怨氣和陰霾,給生活帶來不好的預(yù)兆。只有承認了技不如人,才能給自己留足了改進和追趕的勇氣和力量,若是不承認,迎接自己的就只有失敗的境地和懊惱的生活。

為人處世要遠觀諸人,近觀于己。自己得不到升遷肯定是自己做得不夠好,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別人得到了升遷肯定存在優(yōu)于自己的地方,自己應(yīng)該向他學(xué)習(xí)。只有擁有這樣的胸懷,才能取得進步,才能為自己的人生譜寫成功的篇章。謙虛而不是怨天尤人,才是成功者所應(yīng)采取的心態(tài)。

謙恭有度,敬己敬人

謙恭有度,講的是君子的情操和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君子待人要謙,對待長輩更要恭謙有禮,但也不可謙虛過度,過謙則使人感覺到虛偽狡詐。只有虛懷若谷的態(tài)度,才能給人尊敬的印象,敬人者人恒敬之,人們也會對謙虛者抱以尊敬。謙虛是高尚者的情操,是修養(yǎng)深厚的表現(xiàn),是圣人君子的操守。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謙虛的美德,這方面有許多格言警句。如"謙受益,滿招損","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百尺竿頭,還要更進一步!"這些格言一直澆灌著人們的心靈,謙虛的美德深入人心,謙虛成了衡量君子小人、德操高卑的標(biāo)準。

《菜根譚》中有語云:建功立業(yè)者,多虛圓之士。古來建立功業(yè)成就功勛的全都是謙虛圓融的人士,那些執(zhí)拗固執(zhí)、驕傲自滿的人往往與成功無緣。文王謙虛,渭河之濱訪太公,最終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yè);劉備謙虛,三顧茅廬請臥龍,最終天下三分一分歸劉。

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在公司老板一般喜歡謙虛好學(xué)的下屬,而不喜歡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半吊子;在機關(guān),上級往往器重謙恭有禮、溫文爾雅的后生,而討厭那種傲氣凌人自我滿足的所謂"后起之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