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58節(jié):教子處處皆學問(2)

一路保送到北大:一位父親的35個教子故事 作者:丁廷福



  "人生的功課",就是人生的基本功,更多的表現(xiàn)在德、智、體、美、勞之外的素養(yǎng)方面,即那些使人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方面。這"人生的功課",應(yīng)該是有心家長為孩子設(shè)計的"必修課"。我理解,主要應(yīng)包括如下內(nèi)容:

  一是接人待物的基本素養(yǎng)。家里來了客人,上初中、高中的孩子連個招呼都不打,客人會感覺不舒服。不少家長以為是孩子天生靦腆,不善交往,其實不是,是大人沒有引導(dǎo)和要求?,F(xiàn)在家長的關(guān)注點主要集中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孩子成績好了就"一俊遮百丑",其他方面的成長卻很少注意。記得丁羽上初中時的一個星期天,我陪他去參加海淀區(qū)教委組織的某項競賽活動,先到本校集中,由帶隊老師講注意事項。幾個參加競賽的學生和家長先到,把屋里僅有的幾把椅子占得滿滿的。帶隊的老師來后,我和幾位家長慌忙起身讓座。但我注意到,沒有一個學生起身給老師讓座的。參賽結(jié)束回家后,我把這一現(xiàn)象講給丁羽聽。我說,你們老師沒架子,不在乎這些小節(jié),平時對你們沒有這方面的要求,但這決不能成為你們沒有禮貌、缺乏善良之心的理由。老師是長輩,是有恩于你們的人,你們卻已經(jīng)習慣了老師站著講,你們坐著聽,在非講堂的場合里,這是不仁慈、不道德的。你們對老師要常存敬畏之心、感激之情,心中要時刻裝著老師的身體、心情,要給老師以親情和溫暖。丁羽點頭稱是。從那以后,據(jù)我留意觀察,但凡上述場景,丁羽的"表現(xiàn)"也還可以。我有理由相信,孩子能做到尊敬、關(guān)心、體貼有恩于他們的老師,將來對養(yǎng)育他們的父母肯定錯不了。現(xiàn)在,我家每逢改善生活吃點好的,丁羽都忘不了先給他媽和我夾上一筷子。在公交車上只有一個座位時,丁羽每次都是把我推到座位上。這種事,也沒用我們直接"教"或"要求",是孩子自己憑理智、憑感覺、憑習慣"悟"出來的。我們知道,體育競賽中團體項目隊員之間的配合很重要,而人的交往、配合能力在人生的成功中更重要。接人待物的素養(yǎng),除了禮貌、關(guān)心他人外,更多的表現(xiàn)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配合方面。我與丁羽聊天時了解到,他們班有個學習成績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但同學和老師們都感到與他"交流困難"。其實,這位學生所缺的應(yīng)是早年與同齡人一起玩的時間和經(jīng)歷。不要小看一幫小孩子在一起打鬧、在球場上為到底誰犯了規(guī)而爭執(zhí),甚至"告"到老師那里聽候"處理",其實他們是在學習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學習人際關(guān)系的調(diào)整準則和方式方法,是在學習人生的"必修課"。缺了這一課,大家就會覺得他"另類"、"不合群",他個人就會覺得與人交往很"別扭",似乎處處"碰壁",從而變得內(nèi)向,嚴重的甚至發(fā)展為"自閉"。為什么交流困難多發(fā)生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身上,就是因為家長過分看重學習成績,有意或無意中限制、剝奪了孩子與別人交流的機會。不要忘記,人的任何一項能力都是在學習和實踐中獲得的。與此例相反,我們??吹侥切┰缒晔W,流浪社會的孩子,由于生活所迫,時時事事需要與人交往,于是他很快就學會察言觀色,幾句話就能掌握對方的心理,就是因為他在與人的交往中得到超強鍛煉,交往能力獲得片面發(fā)展的結(jié)果。這樣的孩子,雖然不會有"交流困難",但由于缺乏家長和學校全面、正確的引導(dǎo),卻容易犯看風使舵甚至坑蒙拐騙的毛病。"不善交流"和"察顏觀色"的孩子都是極端的例子,對孩子的人格塑造都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教育孩子接人待物就是要掌握好"度",掌握好時間和精力投入的"度",掌握好標準和規(guī)范的"度",既不能讓孩子"傻(不善交往)"得可笑,又不能讓孩子"精(耍小聰明)"得過分。

  二是衣食住行的自理能力。在這方面,雖然孩子們之間差距很大,但由于不像學習成績那樣受重視,不考試,因而除了那些特別差,以致沒有家長跟著就無法生活的極端情況外,人們是看不到、覺不著這種差距的。在幼兒園里,有的孩子拿筷子、系鞋帶、穿衣服等動作就比較快,顯得聰明伶俐,有的孩子就顯得笨手笨腳。為什么?根子就在家長對此問題的認識上。家長教沒教,會不會教,有沒有耐心教是產(chǎn)生差距的主因。有的家長認為這些事等孩子長到一定年齡就自動會了,早教又費勁又麻煩,還不如大人幫他干簡單容易。這也是家庭教育的誤區(qū)之一。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與大人包辦代替,其結(jié)果絕對是截然不同的。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既可鍛煉身體各部位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又可以刺激大腦的發(fā)育,還可以使孩子逐步建立起自信。自信,既包括學習能力,也包括生活能力等各個方面。不要怕"累"著孩子,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求知欲望比大人要強得多。我教孩子使用筷子夾菜,卻從不幫孩子夾菜,盡管他夾菜時瀝瀝拉拉;我教孩子系鞋帶,卻從不幫孩子系鞋帶,盡管他把鞋帶系得松松垮垮;我教孩子穿衣服,卻從不幫他穿衣服,盡管他把這個扣子穿進那個扣眼里。丁羽不滿周歲,我就讓他與大人分床睡,盡管那時房間狹小,我還是想盡辦法將兩個單座沙發(fā)對在一起給他當床;后來,當兩個對起來的沙發(fā)放不下他時,我就在雙人床上摞上一個單人床,讓他每天爬上去睡覺。丁羽十歲時就騎自行車上街,我總是緊緊跟在他的后邊,隨時提醒他,必要時沖向危險處保護他。丁羽吃藥片時老卡在喉管里,我就幫他分析原因,把往口中放藥、喝水、抬頭、吞咽等幾個動作分解開來,分步施行,教他學會了吞藥片,解除了他"吃藥"的痛苦。后來,丁羽的表妺(當時9歲)來我家,見她"吃藥片"特別痛苦的樣子(邊哭邊吃),我就對她進行訓練,幾個藥片下來,她就會"吞"了。她當時就手舞足蹈地喊道:我也會吃藥了!這也再次說明,孩子的每項能力,即使是大人看來非常簡單的事情,也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引導(dǎo)甚至是專門的"訓練"。我買來指南針,教丁羽辨別方向,不但使他早早知道了東南西北,而且還知道了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在此基礎(chǔ)上,我還啟發(fā)他用角度表示方向,盡管他那時對角度一詞似懂非懂。我相信,當他以后學習到有關(guān)方向和角度等的知識時,他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就會優(yōu)于其他尚未"啟蒙"的同學。做游戲時,我讓他摸左手,摸右手;摸左眼,摸右眼;摸左腿,摸右腿,有意訓練他分清左右。孩子看見老鼠、蟑螂、蚯蚓、蛇、毛毛蟲等,我從不表現(xiàn)得神色慌張,更不拿這些東西嚇唬孩子,否則,孩子可能一輩子"膽小",給生活造成許多不便,甚至會產(chǎn)生精神強迫癥狀。有一次,丁羽在野外用手捉了一只蜥蜴。當他拿給我看時,我心里有些"發(fā)毛"。我是小時候就被大人嚇唬怕了的,直到現(xiàn)在,雖然明知不會有什么危險,但就是不由自主地害怕,即所謂的精神強迫癥。但我故作鎮(zhèn)靜,與他一起討論這種小動物的習性。這使我認識到,孩子怕這怕那,并不是孩子天生的,都是小時候被大人嚇出來的。總之,大人會的一切生活知識和技能,你都要及時地在日常生活中,在與孩子的游戲與玩樂中告訴他、訓練他。實踐證明,經(jīng)過有意培養(yǎng)和"專門訓練"的孩子,在學校里就會表現(xiàn)得比一般孩子聰明伶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