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和戰(zhàn)后對外大事 外國侵略者總是「首先就和舊社會制度底統(tǒng)治階層—封建主和商業(yè)高利貸資產(chǎn)階級—聯(lián)合起來反對大多數(shù)民眾」〔一〕。而在兩者結(jié)為聯(lián)盟以前,侵略者必須先把舊的統(tǒng)治階級打服,使 它成為馴服的工具,而后進攻大多數(shù)的民眾。呤唎分析當時英國的對華侵略政策說:「英國政府堅決執(zhí)行巴馬斯頓勛爵的頑固、奇翼、不義的政策,強迫中國對英貿(mào)易,必然首先要打擊滿清政府,然后再消滅將取滿清政府而代之的太平天國的革命力量,這樣英國就可以為所欲為,而不必提心碰到拒絕和反抗了」〔二〕。這一句話卻實是挖出了英國侵略者的心肝。只因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一方面太平天國革命勢力正在勝利發(fā)展著,同時英、法兩國又與俄國為分割和奴役土耳其而進行無里米亞戰(zhàn)爭,也沒有力量到中國來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所以才不敢有所動作。
先是英、法、美在對太平天國革命采取等著瞧政策的同時,對清政府進行修改南京條約的活動,企圖擴大鴉片戰(zhàn)爭所奪取的特權(quán)和利益,要求訂立一個新的內(nèi)容極其廣泛的不平等條約。遭到清政府拒絕。到丙辰六年(一八五六年)的春天,英、法、俄等國締結(jié)巴黎和約,結(jié)束了克里米亞戰(zhàn)爭。英、法是這次掠奪戰(zhàn)爭的勝利者,在近東問題上得到暫時滿足之后,就打算著把侵略的矛頭重新轉(zhuǎn)向遠東的中國來。也就在同年的秋天,外國侵略者所渴望的唯一可以阻止太平天國成功的天京事變不幸爆發(fā)了。從此太平天國從蓬蓬勃勃的勝利轉(zhuǎn)為下坡路。這兩項新的形勢,促使英、法侵略者對中國問題作了新的決定,從而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就是英、法侵略者為著要擴大一八四○年至一八四二年鴉片戰(zhàn)爭中已經(jīng)取得的特權(quán)和利益而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所以歷史上稱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其目的是先迫使清政府屈服,然后結(jié)合中國封建勢力共同對付太平天國。
戰(zhàn)爭起於丙辰六年九月,由英國侵略者借走私船亞羅號事件首先在廣州發(fā)動,得到法國的參加。丁巳七年(一八五七年)夏,英國派遣一支侵略軍來華,以前任加拿大總督額爾金為全權(quán)特使。法國也派出一支侵華軍隊以男爵葛羅(Gros)為全權(quán)特使。英、法侵略軍於十一月攻陷廣州。戊午八年(一八五八年)四月,攻陷大沽炮臺,入踞天津。五月,清政府簽訂中英、中法天津條約。九月,在上海簽訂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條約十款。十月,簽訂中法通商章程善后條約十款。
中英天津條約第十款規(guī)定:「長江一帶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惟現(xiàn)在江上下游均有賊匪,除鎮(zhèn)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其馀俟地方平靖,大英欽差大臣與大清特派之大學士尚書會議,準將自漢口溯流至海各地,選擇不逾三口,準為英船出進貨物通商之區(qū)」〔一〕。英國侵略者取得了這一項權(quán)利,就促使它非對太平天國革命干涉不可的地步。所以當時俄國的外交家普提雅廷分析天津條約,得到結(jié)論是:英國馬上要改變對太平天國的政策,轉(zhuǎn)而對清政府予以積極的支持。一八五八年十一月,他從巴黎寫給俄國外交部的文件說:「英約內(nèi)的條款,規(guī)定長江沿岸於內(nèi)戰(zhàn)終止之后,沿長江帝國內(nèi)部航行的開放,明白表示了英國內(nèi)閣蓄意要居中鎮(zhèn)壓叛亂,在中國最富庶的工廠區(qū)內(nèi),這一亂事現(xiàn)在是英國擴張商業(yè)的唯一障礙了」〔二〕在訂定的稅則中,清政府承認了鴉片為合法貿(mào)易。當時英國對華貿(mào)易,英國制造品銷量很小,而鴉片銷量卻很龐大,這一個〔龐大的鴉片銷量,對於英國資產(chǎn)階級具有雙重的重要性。第一,鴉片是中、英、印三角貿(mào)易關系中絕對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它是英國人購買中國商貨的支付手段。據(jù)藍皮書估計,一八五一年自中國輸往英國本土的貿(mào)易總值為八百萬英鎊,沒有鴉片,英國這筆龐大的進口貿(mào)易有四分之三都要停頓。第二,鴉片又是英國和印度財政上絕對不可缺少的稅源,,沒有鴉片,英國本土就沒有大量的茶葉進口,英國國庫也就沒有茶葉進口稅可得,這項稅收每年達六百萬英鎊。印度方面,一八五一年從鴉片專買和鴉片過境稅上所取得的收入為二百七十五萬英鎊,足足占到印度財政總收入的十二分之一」〔一〕。這就可見鴉片貿(mào)易在當時英國的重要性,因此,要求鴉片貿(mào)易合法化便成為英國侵華所要解決的問題?,F(xiàn)在用戰(zhàn)爭手段達到目的了,而太平天國卻厲禁鴉片,這也就促使英國侵略者非對太平天國革命干涉不可的地步。呤唎指出英國干涉太平天國革命的主要原因說:「太平天國的法律以鴉片為違禁品,吸者處死,一切違法者均斬首不貸。由於鴉片是每次對華戰(zhàn)爭的主要原因,由於人人知道太平天國獲得成功就要徹底廢除這種貿(mào)易,因此,……就有有力的團體起來反對他們?!患议_設在中國的臭名昭彰的大商行(鄧特洋行),擬在距南京上游五十英里的蕪湖和太平天國建立鴉片貿(mào)易,曾派鴉片船尼姆納號停留在蕪湖六月之久,可是結(jié)果終未成功。我曾親眼見到過這艘鴉片船。這家洋行貿(mào)易不成,就一變而為太平天國的最激烈的誹謗者,用種種辦法去反太平天國了。不幸,許許多多商人及他們的國家代表熱中於保持鴉片的收入,盲目謀利,不惜為金錢而犧牲原則?!瑯恿钊烁械竭z憾是,他們從武力中所得到的巨大利潤現(xiàn)在竟成為合法的貿(mào)易了。這種情況就是使得列強一致來撲滅在被鴉片毀滅的中國中所崛起的自由和基督教的萌芽的主要原因」〔一〕。
就因為英國從天津條約取得了開放長江口岸和鴉片貿(mào)易合法化這兩項大權(quán)利,所以在簽訂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條約的當天—九月三十一日(夏歷十月初三日,陽歷十一月八日)英國特使額爾金經(jīng)過與清朝欽差大臣的協(xié)商〔二〕,就立刻行動起來。他率領以巡洋艦佛尼斯號(Furnious)、阿爾吉爾號(Arngier)、萊塔布登號(Retubuton)、阿登號(Acteon),以及炮艇李亞號(Lea)和蓀奈號(Sone)組成的艦隊〔三〕。艦隊上配備兵員三千人,都是英軍的選鋒〔一〕?!高@是一支龐大的兵力」,以履行與清政府簽訂的條約口岸的開放為「借口」,闖進長江,向太平天國示威,還企圖「能有藉口」,把太平天國趕出天京,「扭斷他們的脊骨」。清朝欽差大臣派了官員隨艦隊前往后,卻躲在幕后,等候英國侵略者替他們「收復」南京的消息〔二〕。這時鎮(zhèn)江已失,天京下游失去屏蔽,額爾金這一枝強盜艦隊到了鎮(zhèn)江后,於十月十二日(夏歷十月十五日,陽歷十一月二十日)上午從鎮(zhèn)江上駛,正午各艦官兵各上崗位,作戰(zhàn)斗準略。太陽西下時,闖到天京觀音門。江防炮臺立刻發(fā)炮迎擊,互戰(zhàn)約一時許,把英艦洞穿,煙筒打破。第二天雞初鳴,英艦隊折回觀音門停泊江心,向兩岸進攻,仍不得逞,向上流竄去。十八日(夏歷十月二十一日,陽歷(十一月二十六日),英艦隊到天 京上流要塞安慶,離城約半里,炮臺即開炮迎擊,英艦接仗,竄入清朝轄境,開往漢口。十一月初四日(夏歷十一月初八日,陽歷十二月十二日)英艦隊從漢口東返。額爾金怕再受太平天國的炮擊,回經(jīng)安慶時,派威妥瑪(Wade)上岸求和。太平天國把英艦隊擊走后,也不愿在這時候與外國侵略者開釁,天王還頒了一道詔書派使捧詔到蕪湖賜給額爾金,告他「朕據(jù)眾臣本章奏,方知弟等到天都。朕詔眾臣禮相待,兄弟團圓莫疑狐。朕慮弟們不知得,故降詔旨情相孚」。二十一日(夏歷十一月二十五日,陽歷十二月二十九日),英艦隊回到天京,額爾金再派威妥瑪、李泰國(Lay)、俄理范(Oliphant)韋烈亞力(Wylie)入城求和。益天福李春發(fā)接見他們。威妥瑪?shù)攘﹃惒⒎菐椭宄?,實系前往漢口,請勿開炮。又要求以后英船準予通過長江。并狡猾地重申英國嚴守中立的信約。李春發(fā)準許英國侵略者的求和,要以后英船通過天京應先通知。他用盛宴款待他們。在歡送他們回艦的時候,還擺了一個威風凜凜的武裝齊備、兵種俱全的由精兵萬多人組成的盛大儀仗隊,在侵略者面前耀示太平天國的兵威〔一〕。這一役,當侵略者膠敢動武時,就予以膺懲;當侵略者低頭時,就以禮相待,而不愿輕易失和,致兩面受敵,增加革命的阻力。太平國在額爾金事件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對外方針政策是十分明顯的。而在英國侵略者方面,經(jīng)過這一役的交綏,受到了太平天國武力的教訓,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可能單獨來對付太平天國,而必須與中國封建勢力聯(lián)合起來方才可以進攻太平天國。但是,當時天津條約還不曾經(jīng)清政府批準,侵略者還不得不有所等待,因而對太平天國仍不敢撕開中立的偽裝。
己未九年(一八五九年)五月,英公使普魯斯、法公使布爾布隆同往北京與清政府交換天津條約批準書,在大沽口被清軍打敗,戰(zhàn)事再起。庚申十年(一八六○年)春,英、法侵略軍來華,對清政府開始軍事行動。正在這時候,太平天國打垮清朝江南大營,大軍向蘇南挺進的消息傳到上海。麕集上海的官僚地主買辦請求英、法侵略軍代守上海城。四月十六日(陽歷五月二十六日),太平軍攻克常州,就在這一天,英、法公使聯(lián)名出布告,說:「余待與駐滬海陸軍將領完全同意,不使上海遭受任何暴動與搶劫,同時,上海內(nèi)城亦在保護之列,不使其遭蒙外來攻擊」。英、法侵略者把這張布告貼在租界及內(nèi)城各城門前,并印就多份,交由清朝官員分貼內(nèi)地,宣告代清朝守衛(wèi)上海,抗拒太平天國進軍〔一〕。以買辦楊坊、蘇松太道吳煦為首的官僚地主買辦也雇用了一個美國侵略分子華爾,募集美國的冒險分子及殺人越貨之徒,在四月二十三日(陽歷六月二日)太平天國克復蘇州這一天,組成一枝洋槍隊。這枝洋槍隊,在一年多以后,清政府把它稱為「常勝軍」,成為英、法侵略者的「足資信任的盟友」〔一〕,后來并且代替英、法侵略軍與清軍聯(lián)合進攻太平天國。
原來自南京條約締結(jié)后,上海就成為外國資本家重要的據(jù)點。英國資本家久已重視上海有利地位,處于長江之口,鄰近大運河,中國的一切商品差不多要經(jīng)過那兒。他們懂得誰能控制長江,誰就能占有中國的心臟。英國在上海長期租借了大片土地。法國和美國得到了若干較小的地區(qū),這樣在上海建立了三個外國租界。外國重要的商行和銀行等等都在這兒。全中國最重要的上海海關被英國攫奪了。上海是英、法、美軍艦停泊的處所,外國軍隊扎在這兒。所以太平天國要收復上海,外國侵略者就勢必要起來抗拒。
太平天國克復蘇州后,知道收復上海會引起與外國侵略者發(fā)生沖突,打算用外交解決問題,由忠王李秀成先致書上海英國公使普魯斯申明收復松江、上海的必要,請與各國公使同來蘇州面商,以敦盟好。書辭道:天朝九門御林忠義宿衛(wèi)軍忠王李致書大英欽差全權(quán)大臣青覽:蓋聞通使議和,自古國家常有;而修盟會好,從來中外聯(lián)情?!假I國自古在昔開創(chuàng)之主,即是耶穌下凡,御食萬方,自我先主東、西兩漢以來,曾經(jīng)執(zhí)盟牛耳,結(jié)為兄弟之國?!裎抑鞴Х钐烀鼜蜐h,誠為中興之主,非特媲美於前人,抑亦爭光於買國耳?!F(xiàn)在附近昆山、新陽、太倉、常熟、江陰、嘉興等處,盡入我國。而松江為我軍取糧之處,不能不分兵往取。惟上海一縣為姑蘇唇齒相依,通洋門戶,其勢又萬不能不前〔往〕收復。但該上海雖止一縣地方,為諸買國通商之所,洋物堆貯之地,各國欽差大臣均在於彼,一旦興師動眾,我國原為打仗而支,并不與買國為難,第恐我軍多眾,間有不守紀律者,迨至兩下角勝之時,或有誤犯買國官民,或致騷撓買國貸物,雖非出自我國本心,總屬有乖今日鄰邦之好,昔年兄弟之情,豈不大傷和氣,貽笑先人。為此特字奉布,務望買大臣上頭上帝、耶穌一脈之傳,前盟不遠,世好相傳,仍祈結(jié)為兄弟之國。敢煩買國各大臣勞步下降,一同各國來蘇面商國事,雖結(jié)今今日之新盟,實聯(lián)昔日之舊誼,從此開疆拓土,我國收先人之業(yè),而推心置腹,實國無意外之虞,豈不美哉!望切,望切,謹此布達,書不盡言,幸即如約,即賜降臨,是所切禱五月二十二日(夏歷五月十三日),李秀成派宿衛(wèi)軍大佐將陸順德攻克松江府。旋有外國兵艦三、五艘至松江南門外大河中開炮示威,又探得上海城內(nèi)有英、法軍助清軍堅守。陸順德把這個消息向李秀成報告。三十一日,李秀成又致書上海英、法、美公使,重申修好的用意,告以干王洪仁玕奏準即來蘇州等候面敘,望「勿徇一時乞救之妖情,而誤終身通商之大事,務祈即撤炮船,收回兵勇,作速發(fā)駕來蘇」〔二〕。外國侵略者都置不理。到干王抵蘇州后,干王又致書上海英、法、美領事。英使普魯斯向英國領事發(fā)出訓令,命將該函置之不理〔三〕。干王知道了各國領事對他的去信并沒有啟封拆看,而英、法軍隊正防守著上海的消息,他激憤地對來見的英國傳教士指斥外國侵略者說:「這種行為,首先,是對我個人的一種侮辱,其次,在太平天國與滿清交戰(zhàn)之際,外國人直接達反了中立的態(tài)度」〔四〕。
六月初,華爾洋槍隊攻陷松江,旋與清軍同來犯青浦。這月中旬,李秀成從蘇州率兵去救,大破敵軍,解青浦圍,順流再克松江。這時候,有上海方面外國同情人士前來迎接〔一〕,又有以都司余義政為首的兩粵兵通內(nèi)應,包取上海 ,開城迎接〔二〕。李秀成以為上 海可以唾手而下,他祇帶三千兵前往〔一〕。七月初七日(陽歷八月十六日),太平軍進到泗涇鎮(zhèn)。普魯斯在這一天發(fā)出通告,悍然宣布:「上??h城及外國租界由英、法聯(lián)軍占領,聯(lián)軍特此警告一切人等,倘有武裝群眾攻擊或走近聯(lián)軍所駐地點,即視為侵犯聯(lián)軍之行為,聯(lián)軍當依法對待」〔二〕。由上海英領事署翻譯富禮賜送往,沒有送到〔三〕。
初九日(夏歷七月初二日,陽歷八月十八日),李秀成照會上海各國公使,聲明:「本軍已抵七寶,即將到達上海城下。所有買國商民,煩買化使轉(zhuǎn)令其於門首縣掛黃旗,守候屋內(nèi),被陷,……連日所獲奸細,俱供有即竄上海之語」(見吳煦檔案)。廿六辰正薛煥致吳煦書說「余義政前日臨刑時,連稱:「天意,拼在他手里」,別無他言」(見吳煦檔案)。安廿六為夏歷六月廿六,前日為六月廿四日,即天歷七月初一日,系在太平軍進抵上海之前九日。這一天余義政已被殺,內(nèi)應已破,李秀成卻還沒有知道,仍以為城中尚有內(nèi)應。李秀成自述原稿說進抵上海那一天,因大風大雨,不能進兵,「清軍通我未成,此事未舉,這班人馬概被撫臺殺之」,今核對清方文件,知在進抵上海前九天內(nèi)應已破,李秀成自述原稿所記是錯了的。不必驚恐。余已令兵士等認明黃旗符號,不準侵擾。其他要事,俟到上海再行磋商,先此馳告」〔一〕。發(fā)出照會后,即進軍到上海。英、法侵略者的回答,是下令軍隊用大炮和來福槍向太平天國的軍隊轟射,在黃浦江上的英國兵艦也發(fā)大炮轟擊。
這一役,李秀成預備兵不血刃和平進入上海,「并上海縣城亦無意攻擊」〔二〕。在當時革命形勢決定下,太平天國的對外政策,用普魯斯的話說:「不是要把自己牽累在對付外國的困難中」〔三〕。因此,兵臨上海城下,面對著外國侵略者的挑釁,仍然需要暫時極力隱忍,不愿輕易失和。所以始終不開一槍一炮〔四〕,在徐家匯駐屯三天,到知道城中內(nèi)應已先被鎮(zhèn)壓 了,十二日(夏歷七月初五日,陽歷八月二十一日),就從上海撤退。太平軍在退兵時,致書上海英、美、葡等國領事(無法國),責他們不守中立,痛斥法人失信,說大軍初到蘇州時,有法國人來約進軍上海,今法人竟轉(zhuǎn)幫清兵守上海,如此不公不義,無以復加。我軍勢如山岳之堅,若決心來取上海,猶如囊中取物。望勿悛心迷交清兵,仍保持友好為美〔一〕。
就在太平軍從上海撤退那一天,英、法侵略軍卻在北方占領了大沽炮臺。八月十一日(陽歷九月二十日),當英、法侵略軍在通往北京途上的張家灣采取行動的時候,普魯斯向英國外交部報告稱,清朝江南官員方面又重新提出請求英、法聯(lián)軍的援助〔二〕。九月初四日(夏歷八月二十九日,陽歷十月十三日),英、法侵略軍入踞北京。十五日(夏歷九月十一日,陽歷十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僉訂買國的中英北京條約,交換中英天津條約批準書。第二天,簽訂中法北京條約,交換中法天津條約批準書。北京條約是標志著清政府對外國侵略者的完全屈服,同時也標志著中外反革命勢力聯(lián)合進攻太平天國的開始。正如一個侵略分子馬士所說:「從那時以后,西方列強為了本身的利益,越來越被迫著在鎮(zhèn)壓叛變的各種措施中進行干涉,并且逐步地被驅(qū)使著支持帝國政府而抵抗叛軍」〔一〕。而清朝政府也「放棄他的頭明的排外主張」,已經(jīng)看到要粉碎太平天國的叛變而恢復清朝的統(tǒng)治的唯一可能性就是與外國和平合作」〔二〕。於是中外反革命勢力的勾結(jié)終於達成,而外國侵略者對太平天國革命的干涉就要一步緊過一步地起來了。
在北京條約締結(jié)后,英國特使額爾金訓令海軍提督何伯率領一枝強大的艦隊前往天京與太平天國協(xié)商英國船只航行長江事宜,向太平天國宣告,并不是作為敵人而來,也不是企圖參加中國目前所發(fā)生的內(nèi)戰(zhàn)而是要太平天國充分保證,英國的貿(mào)易船只可以在長江航行無阻,不受干擾〔三〕。又給參贊巴夏禮訓令指示三點:一、嚴禁外國人將軍用品和新募的兵士,運入騷亂地區(qū);二、中國政府應在鎮(zhèn)江或上海徵收其所應得的外國貿(mào)易進出口稅;三、我們應在滿清政府和叛軍之間嚴守中立〔四〕。額爾金在他的訓令中,雖然還鑲上「嚴守中立」的字句,但是,核其指示三點內(nèi)容,卻已經(jīng)是支持了清政府,而間接干涉太平天國革命。呤唎駁斥第一點說:「雖然英國作出了中立的保證,可是清軍在上海和所有的通商口岸,均得到了他們所需要的船只、物資、武器及其他軍用品」。駁斥第二點說:「英國保證了韃靼人的稅收并防守了徵收稅收的口岸,攻擊太平軍」。駁斥第三點說:「英國盡其所能幫助清軍;防衛(wèi)各通商口岸,并在每個商口岸建立清軍跟太平軍作戰(zhàn)的基地;準許英國人和清軍貿(mào)易,禁止和太平軍貿(mào)易;支持清軍徵稅,不準太平軍徵稅;替清軍防守上海,在一八六○和一八六二這兩年中,殲殺進軍上海的太平軍;供給清軍武器去殺害太平軍」〔一〕。呤唎的駁斥,完全揭破了英國侵略者無恥的所謂「嚴守中立」的偽裝。
英國侵略者的無恥欺騙,太平天國是清楚的。但是,這時候,形勢發(fā)展,外國侵略者與太平天國、清朝統(tǒng)治者之間的關系,正如當時奉何伯命入天京探訪太平天國情況的英國步兵中校吳士禮所說:所有各王對於天國之前途均抱樂觀?!麄冋f他們立意在本年夏間盡驅(qū)去長江一帶諸「妖」—這是他們叫清軍的綽號。因此之故他們極想知道我們在沿江高懸我國國旗之通商地點將要怎辦。當去年我們與清政府交戰(zhàn)時,我們曾陰阻止太平軍攻占上海,在防衛(wèi)中我們曾與其交綏。當我們與咸豐帝交戰(zhàn)時,徒因我們的國旗樹在上海城即便用兵保護防衛(wèi),今議和既成,我國與清廷又是友善的,他們自然斷定我們之助清比前益力了。因此之故,他們對於我們在長江新發(fā)殿之商業(yè)暗懷怨恨,但清廷則歡迎之。清廷之心理以為我們一到漢口、九江及清(鎮(zhèn))江等處,則此數(shù)鎮(zhèn)均得藉以安全而清軍實無能保守之也〔一〕。
這一個侵略分子根據(jù)他自己探訪得來的實情作出的他析是不錯的。在英國侵略者方面,則急於實現(xiàn)長江開埠的目的。在太平天國方面,從天京至安慶都在轄境,目前又正是向長江上游武昌大舉進軍之際,半年前上海事件未遠,如今英國侵略者卻入到長江來,這不待說,是一件非常重大的大事。至於在清朝統(tǒng)治者方面,則歡迎國侵略者到漢口、九江、鎮(zhèn)江來,藉以拒抗太平天國的進攻。太平天國當時就是處在這樣的一個復雜的緊迫的形勢之下,因此,在處理外交問題上,就不能不對全面局勢進行十分慎重的考慮。
辛酉十一年(一八六一年)正月,何伯率艦隊到天京。二十一日(陽歷三月一日),命深淘號(Centaur)艦長雅齡(Aplin)先向太平天國提出泊艦交涉,要求八項:一、英人已取得長江通商許可,本人奉命停泊南京,以便行使職權(quán)。二、英商船通過南京,由本人給與護照,請?zhí)教靽姓J,勿加干涉。三、英船懸掛英旗,非自衛(wèi)不開炮,遵守太平天國法令。四、凡在南京停泊英船,均通知太平天國政府。五、英人上岸入城,必先取得許可,通知關務監(jiān)督。六、太平天國攻九江、漢口、鎮(zhèn)江時勿侵及英人生命財產(chǎn),該處英兵船除保護英人外,不加干涉。七、英人在岸上犯法,送交英人處理,華人在英國船上犯法,交遠中國處理。八、本人負英船的責任〔一〕。天王不愿天京江面有一外國兵艦停泊,不允。后經(jīng)雅齡等說明,駐艦是為避免太平天國官員與英國商人發(fā)生誤會起見,并無其他用意,天王才勉強答應〔二〕。
二月十七日(陽歷三月廿八日),何伯又訓令雅齡向太平天國提出兩項要求:一、英國海軍要在吳淞與福山間,沿江建置航線標志。二、英、法兩國政府已頒發(fā)訓令,倘太平軍進入上海及吳淞境內(nèi),必以武力迎擊,因皮,希望太平軍切勿進至距離該處兩日路程的地點。倘太平天國愿意遵守此項約定,英國自將盡力設法阻止所有中外軍隊自該處出擊太平軍〔三〕。
上海是中國的城市,英國侵略者竟敢抗拒太平天國收復,這就暴露了要霸占上海的意圖。對於外國侵略者者企圖攫取中國領土的野心,是太平天國極為警惕的大事〔一〕。因此,天王拒絕了這項要求。巴夏禮和雅齡在天京交涉五天,與贊嗣君蒙時雍等舉行了五次會議,都遭到拒絕。侵略者咆哮起來了,二十二日(陽歷四月二日)上午,他們撇開太平天國的外交官,直闖到天朝宮殿來,上照會給天王,說什么「與太平天國當局商談重大事務,已歷五日,迄未解決,難以再事拖延」,要求天王準許他們觀見,或指派負有全權(quán)的官員與他們商談,使問題得以解決。負責與他們交涉的國務大臣贊嗣君蒙時雍和忠誠貳天將李春發(fā)得訊,派人來請他們到贊王府會見。巴夏禮悍然回答說:「我們必須向天王本人申請,我們不原再回到他們那里去,如果他們要跟我們談話,可到天朝宮殿來」〔二〕!
這一個兇橫透頂?shù)那致苑肿影拖亩Y竟以對待清朝政府的作風加於革命政府,居然無禮要挾到天王,居然以極端侮慢的態(tài)度來指揮太平天國的國務大臣。這時候,太平天國與英國侵略者的關系已經(jīng)到了劍拔弩張的境地了。但是,由於全部兵力已分從長江兩岸向武昌進軍和在皖南作戰(zhàn),實際上在本年內(nèi)不可能東征上海;且要一舉而同時完成光復上海與驅(qū)逐外國侵略者出中國的大功,又必須在收復武昌打垮清朝的王牌軍隊曾國藩湘軍之后,才能夠無后顧之憂,調(diào)動得大軍東向作戰(zhàn),而目前正是展開長江上游大戰(zhàn)役的時候。因此,為著不致與目前的軍事行動抵觸,為著軍事行動的先后步驟計算,所以太平天國用無比的忍耐,與英國侵略者訂下在本年內(nèi)不進軍上海的協(xié)定〔一〕。天王還頒布了一道中西永遵和約詔〔二〕,來牢籠外國侵略者。
美國見英國取得英國商船通過天京的協(xié)定,美國水帥提督司百齡(Stribling)也到天京來要求。四月十二日(陽歷五月二十三日),太平天國允準持有美國領事執(zhí)照,經(jīng)天海關佐將驗明的美國商船,均得經(jīng)過長江〔一〕。
外國侵略者明白目前太平天國對他們祗是暫時的妥協(xié)。他們都很清楚地知道,太平天國要是覺得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戰(zhàn)勝他們,就會來驅(qū)逐他們的〔二〕。現(xiàn)在祗因為正在長江上游用兵才勉強訂立這些協(xié)定,到這一個戰(zhàn)役結(jié)束后,就要宣告決裂了。因此,以英國為首的外國侵略者就忙著行動起來,先由吳士禮叫囂由英軍攻取天京,在本年內(nèi)將太平天國解決〔三〕。英公使普魯斯與何伯也在研究英國功取天京的利害問題〔四〕。而為著要從偽裝中立的政策轉(zhuǎn)向武力干涉,須得武裝英國輿論以反對太平天國,於是英國刊物中就時常出現(xiàn)煽惑性的文章,指責太平軍的殘暴、黑暗等等,特別是關於太平天國對英國貿(mào)易的損害。因會內(nèi)提出長江貿(mào)易情況的藍皮書,對太平天國肆意加以誣蔑。藍皮書的目的在於宣傳太平天國破壞商業(yè)和生產(chǎn)的罪惡,制造在華大舉干涉的輿論。
但是,事實具在,連英國駐上海領事密迪樂也起來為太平天國辯講,他致函英國外務大臣羅塞爾,反對英國干涉,他說他堅決否認太平天國不是合法的政府。他指斥宣傅太平軍破壞克復城市的郊區(qū)和其他殘暴行為的說法,都「完全是荒謬失實的」。他舉出許多證據(jù),指出「大家公認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在太平軍所占領的地區(qū),較之在清政府所占領的地區(qū)要安全得多」。他又強調(diào)地說:「關於太平天國渴望建立友好的商務關系,我們是有著一連串的不容置辯的證明的。這是書人皆知的事實」〔一〕。密迪樂的論證,堅強有力地否定了英國侵略者對太平天國的一切誣蔑,也防疑了他們的侵略行動,便把他從上海調(diào)走了〔二〕。
英國侵略者就是這樣遮掩真相、顛倒事實,作出這種煽動性的宣傳,以欺騙國內(nèi)人民,成為武力干涉太平天國的根據(jù)。其實,英國首相巴馬斯頓(Palmerston)在國會辯論英國對華關系時,就曾經(jīng)很露骨地自供說:「我們干涉了中國的事務,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條約權(quán)利受到了危險,我們的國家利益處於岌岌可危之境」〔三〕。英國外務大臣羅塞爾在上議院討論中國問題時的發(fā)言中,也無恥地提出質(zhì)問說:「太平軍所能給與我們的利益可以和中國政府(案指清政府)有責任給與我們的利益同等嗎」〔一〕?就因為太平天國阻止中國成為附屬於外國資本主義的國家,革命的目標也針對著外國強盜,只有在太平天國起義被鎮(zhèn)壓之后,外國侵略者才能達到他們的目的。這才是外國侵略者干涉太平天國的真正原因,巴馬斯頓和羅塞爾都自己供認出來了。
先是英、法、美在對太平天國革命采取等著瞧政策的同時,對清政府進行修改南京條約的活動,企圖擴大鴉片戰(zhàn)爭所奪取的特權(quán)和利益,要求訂立一個新的內(nèi)容極其廣泛的不平等條約。遭到清政府拒絕。到丙辰六年(一八五六年)的春天,英、法、俄等國締結(jié)巴黎和約,結(jié)束了克里米亞戰(zhàn)爭。英、法是這次掠奪戰(zhàn)爭的勝利者,在近東問題上得到暫時滿足之后,就打算著把侵略的矛頭重新轉(zhuǎn)向遠東的中國來。也就在同年的秋天,外國侵略者所渴望的唯一可以阻止太平天國成功的天京事變不幸爆發(fā)了。從此太平天國從蓬蓬勃勃的勝利轉(zhuǎn)為下坡路。這兩項新的形勢,促使英、法侵略者對中國問題作了新的決定,從而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就是英、法侵略者為著要擴大一八四○年至一八四二年鴉片戰(zhàn)爭中已經(jīng)取得的特權(quán)和利益而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所以歷史上稱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其目的是先迫使清政府屈服,然后結(jié)合中國封建勢力共同對付太平天國。
戰(zhàn)爭起於丙辰六年九月,由英國侵略者借走私船亞羅號事件首先在廣州發(fā)動,得到法國的參加。丁巳七年(一八五七年)夏,英國派遣一支侵略軍來華,以前任加拿大總督額爾金為全權(quán)特使。法國也派出一支侵華軍隊以男爵葛羅(Gros)為全權(quán)特使。英、法侵略軍於十一月攻陷廣州。戊午八年(一八五八年)四月,攻陷大沽炮臺,入踞天津。五月,清政府簽訂中英、中法天津條約。九月,在上海簽訂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條約十款。十月,簽訂中法通商章程善后條約十款。
中英天津條約第十款規(guī)定:「長江一帶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惟現(xiàn)在江上下游均有賊匪,除鎮(zhèn)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其馀俟地方平靖,大英欽差大臣與大清特派之大學士尚書會議,準將自漢口溯流至海各地,選擇不逾三口,準為英船出進貨物通商之區(qū)」〔一〕。英國侵略者取得了這一項權(quán)利,就促使它非對太平天國革命干涉不可的地步。所以當時俄國的外交家普提雅廷分析天津條約,得到結(jié)論是:英國馬上要改變對太平天國的政策,轉(zhuǎn)而對清政府予以積極的支持。一八五八年十一月,他從巴黎寫給俄國外交部的文件說:「英約內(nèi)的條款,規(guī)定長江沿岸於內(nèi)戰(zhàn)終止之后,沿長江帝國內(nèi)部航行的開放,明白表示了英國內(nèi)閣蓄意要居中鎮(zhèn)壓叛亂,在中國最富庶的工廠區(qū)內(nèi),這一亂事現(xiàn)在是英國擴張商業(yè)的唯一障礙了」〔二〕在訂定的稅則中,清政府承認了鴉片為合法貿(mào)易。當時英國對華貿(mào)易,英國制造品銷量很小,而鴉片銷量卻很龐大,這一個〔龐大的鴉片銷量,對於英國資產(chǎn)階級具有雙重的重要性。第一,鴉片是中、英、印三角貿(mào)易關系中絕對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它是英國人購買中國商貨的支付手段。據(jù)藍皮書估計,一八五一年自中國輸往英國本土的貿(mào)易總值為八百萬英鎊,沒有鴉片,英國這筆龐大的進口貿(mào)易有四分之三都要停頓。第二,鴉片又是英國和印度財政上絕對不可缺少的稅源,,沒有鴉片,英國本土就沒有大量的茶葉進口,英國國庫也就沒有茶葉進口稅可得,這項稅收每年達六百萬英鎊。印度方面,一八五一年從鴉片專買和鴉片過境稅上所取得的收入為二百七十五萬英鎊,足足占到印度財政總收入的十二分之一」〔一〕。這就可見鴉片貿(mào)易在當時英國的重要性,因此,要求鴉片貿(mào)易合法化便成為英國侵華所要解決的問題?,F(xiàn)在用戰(zhàn)爭手段達到目的了,而太平天國卻厲禁鴉片,這也就促使英國侵略者非對太平天國革命干涉不可的地步。呤唎指出英國干涉太平天國革命的主要原因說:「太平天國的法律以鴉片為違禁品,吸者處死,一切違法者均斬首不貸。由於鴉片是每次對華戰(zhàn)爭的主要原因,由於人人知道太平天國獲得成功就要徹底廢除這種貿(mào)易,因此,……就有有力的團體起來反對他們?!患议_設在中國的臭名昭彰的大商行(鄧特洋行),擬在距南京上游五十英里的蕪湖和太平天國建立鴉片貿(mào)易,曾派鴉片船尼姆納號停留在蕪湖六月之久,可是結(jié)果終未成功。我曾親眼見到過這艘鴉片船。這家洋行貿(mào)易不成,就一變而為太平天國的最激烈的誹謗者,用種種辦法去反太平天國了。不幸,許許多多商人及他們的國家代表熱中於保持鴉片的收入,盲目謀利,不惜為金錢而犧牲原則?!瑯恿钊烁械竭z憾是,他們從武力中所得到的巨大利潤現(xiàn)在竟成為合法的貿(mào)易了。這種情況就是使得列強一致來撲滅在被鴉片毀滅的中國中所崛起的自由和基督教的萌芽的主要原因」〔一〕。
就因為英國從天津條約取得了開放長江口岸和鴉片貿(mào)易合法化這兩項大權(quán)利,所以在簽訂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條約的當天—九月三十一日(夏歷十月初三日,陽歷十一月八日)英國特使額爾金經(jīng)過與清朝欽差大臣的協(xié)商〔二〕,就立刻行動起來。他率領以巡洋艦佛尼斯號(Furnious)、阿爾吉爾號(Arngier)、萊塔布登號(Retubuton)、阿登號(Acteon),以及炮艇李亞號(Lea)和蓀奈號(Sone)組成的艦隊〔三〕。艦隊上配備兵員三千人,都是英軍的選鋒〔一〕?!高@是一支龐大的兵力」,以履行與清政府簽訂的條約口岸的開放為「借口」,闖進長江,向太平天國示威,還企圖「能有藉口」,把太平天國趕出天京,「扭斷他們的脊骨」。清朝欽差大臣派了官員隨艦隊前往后,卻躲在幕后,等候英國侵略者替他們「收復」南京的消息〔二〕。這時鎮(zhèn)江已失,天京下游失去屏蔽,額爾金這一枝強盜艦隊到了鎮(zhèn)江后,於十月十二日(夏歷十月十五日,陽歷十一月二十日)上午從鎮(zhèn)江上駛,正午各艦官兵各上崗位,作戰(zhàn)斗準略。太陽西下時,闖到天京觀音門。江防炮臺立刻發(fā)炮迎擊,互戰(zhàn)約一時許,把英艦洞穿,煙筒打破。第二天雞初鳴,英艦隊折回觀音門停泊江心,向兩岸進攻,仍不得逞,向上流竄去。十八日(夏歷十月二十一日,陽歷(十一月二十六日),英艦隊到天 京上流要塞安慶,離城約半里,炮臺即開炮迎擊,英艦接仗,竄入清朝轄境,開往漢口。十一月初四日(夏歷十一月初八日,陽歷十二月十二日)英艦隊從漢口東返。額爾金怕再受太平天國的炮擊,回經(jīng)安慶時,派威妥瑪(Wade)上岸求和。太平天國把英艦隊擊走后,也不愿在這時候與外國侵略者開釁,天王還頒了一道詔書派使捧詔到蕪湖賜給額爾金,告他「朕據(jù)眾臣本章奏,方知弟等到天都。朕詔眾臣禮相待,兄弟團圓莫疑狐。朕慮弟們不知得,故降詔旨情相孚」。二十一日(夏歷十一月二十五日,陽歷十二月二十九日),英艦隊回到天京,額爾金再派威妥瑪、李泰國(Lay)、俄理范(Oliphant)韋烈亞力(Wylie)入城求和。益天福李春發(fā)接見他們。威妥瑪?shù)攘﹃惒⒎菐椭宄?,實系前往漢口,請勿開炮。又要求以后英船準予通過長江。并狡猾地重申英國嚴守中立的信約。李春發(fā)準許英國侵略者的求和,要以后英船通過天京應先通知。他用盛宴款待他們。在歡送他們回艦的時候,還擺了一個威風凜凜的武裝齊備、兵種俱全的由精兵萬多人組成的盛大儀仗隊,在侵略者面前耀示太平天國的兵威〔一〕。這一役,當侵略者膠敢動武時,就予以膺懲;當侵略者低頭時,就以禮相待,而不愿輕易失和,致兩面受敵,增加革命的阻力。太平國在額爾金事件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對外方針政策是十分明顯的。而在英國侵略者方面,經(jīng)過這一役的交綏,受到了太平天國武力的教訓,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可能單獨來對付太平天國,而必須與中國封建勢力聯(lián)合起來方才可以進攻太平天國。但是,當時天津條約還不曾經(jīng)清政府批準,侵略者還不得不有所等待,因而對太平天國仍不敢撕開中立的偽裝。
己未九年(一八五九年)五月,英公使普魯斯、法公使布爾布隆同往北京與清政府交換天津條約批準書,在大沽口被清軍打敗,戰(zhàn)事再起。庚申十年(一八六○年)春,英、法侵略軍來華,對清政府開始軍事行動。正在這時候,太平天國打垮清朝江南大營,大軍向蘇南挺進的消息傳到上海。麕集上海的官僚地主買辦請求英、法侵略軍代守上海城。四月十六日(陽歷五月二十六日),太平軍攻克常州,就在這一天,英、法公使聯(lián)名出布告,說:「余待與駐滬海陸軍將領完全同意,不使上海遭受任何暴動與搶劫,同時,上海內(nèi)城亦在保護之列,不使其遭蒙外來攻擊」。英、法侵略者把這張布告貼在租界及內(nèi)城各城門前,并印就多份,交由清朝官員分貼內(nèi)地,宣告代清朝守衛(wèi)上海,抗拒太平天國進軍〔一〕。以買辦楊坊、蘇松太道吳煦為首的官僚地主買辦也雇用了一個美國侵略分子華爾,募集美國的冒險分子及殺人越貨之徒,在四月二十三日(陽歷六月二日)太平天國克復蘇州這一天,組成一枝洋槍隊。這枝洋槍隊,在一年多以后,清政府把它稱為「常勝軍」,成為英、法侵略者的「足資信任的盟友」〔一〕,后來并且代替英、法侵略軍與清軍聯(lián)合進攻太平天國。
原來自南京條約締結(jié)后,上海就成為外國資本家重要的據(jù)點。英國資本家久已重視上海有利地位,處于長江之口,鄰近大運河,中國的一切商品差不多要經(jīng)過那兒。他們懂得誰能控制長江,誰就能占有中國的心臟。英國在上海長期租借了大片土地。法國和美國得到了若干較小的地區(qū),這樣在上海建立了三個外國租界。外國重要的商行和銀行等等都在這兒。全中國最重要的上海海關被英國攫奪了。上海是英、法、美軍艦停泊的處所,外國軍隊扎在這兒。所以太平天國要收復上海,外國侵略者就勢必要起來抗拒。
太平天國克復蘇州后,知道收復上海會引起與外國侵略者發(fā)生沖突,打算用外交解決問題,由忠王李秀成先致書上海英國公使普魯斯申明收復松江、上海的必要,請與各國公使同來蘇州面商,以敦盟好。書辭道:天朝九門御林忠義宿衛(wèi)軍忠王李致書大英欽差全權(quán)大臣青覽:蓋聞通使議和,自古國家常有;而修盟會好,從來中外聯(lián)情?!假I國自古在昔開創(chuàng)之主,即是耶穌下凡,御食萬方,自我先主東、西兩漢以來,曾經(jīng)執(zhí)盟牛耳,結(jié)為兄弟之國?!裎抑鞴Х钐烀鼜蜐h,誠為中興之主,非特媲美於前人,抑亦爭光於買國耳?!F(xiàn)在附近昆山、新陽、太倉、常熟、江陰、嘉興等處,盡入我國。而松江為我軍取糧之處,不能不分兵往取。惟上海一縣為姑蘇唇齒相依,通洋門戶,其勢又萬不能不前〔往〕收復。但該上海雖止一縣地方,為諸買國通商之所,洋物堆貯之地,各國欽差大臣均在於彼,一旦興師動眾,我國原為打仗而支,并不與買國為難,第恐我軍多眾,間有不守紀律者,迨至兩下角勝之時,或有誤犯買國官民,或致騷撓買國貸物,雖非出自我國本心,總屬有乖今日鄰邦之好,昔年兄弟之情,豈不大傷和氣,貽笑先人。為此特字奉布,務望買大臣上頭上帝、耶穌一脈之傳,前盟不遠,世好相傳,仍祈結(jié)為兄弟之國。敢煩買國各大臣勞步下降,一同各國來蘇面商國事,雖結(jié)今今日之新盟,實聯(lián)昔日之舊誼,從此開疆拓土,我國收先人之業(yè),而推心置腹,實國無意外之虞,豈不美哉!望切,望切,謹此布達,書不盡言,幸即如約,即賜降臨,是所切禱五月二十二日(夏歷五月十三日),李秀成派宿衛(wèi)軍大佐將陸順德攻克松江府。旋有外國兵艦三、五艘至松江南門外大河中開炮示威,又探得上海城內(nèi)有英、法軍助清軍堅守。陸順德把這個消息向李秀成報告。三十一日,李秀成又致書上海英、法、美公使,重申修好的用意,告以干王洪仁玕奏準即來蘇州等候面敘,望「勿徇一時乞救之妖情,而誤終身通商之大事,務祈即撤炮船,收回兵勇,作速發(fā)駕來蘇」〔二〕。外國侵略者都置不理。到干王抵蘇州后,干王又致書上海英、法、美領事。英使普魯斯向英國領事發(fā)出訓令,命將該函置之不理〔三〕。干王知道了各國領事對他的去信并沒有啟封拆看,而英、法軍隊正防守著上海的消息,他激憤地對來見的英國傳教士指斥外國侵略者說:「這種行為,首先,是對我個人的一種侮辱,其次,在太平天國與滿清交戰(zhàn)之際,外國人直接達反了中立的態(tài)度」〔四〕。
六月初,華爾洋槍隊攻陷松江,旋與清軍同來犯青浦。這月中旬,李秀成從蘇州率兵去救,大破敵軍,解青浦圍,順流再克松江。這時候,有上海方面外國同情人士前來迎接〔一〕,又有以都司余義政為首的兩粵兵通內(nèi)應,包取上海 ,開城迎接〔二〕。李秀成以為上 海可以唾手而下,他祇帶三千兵前往〔一〕。七月初七日(陽歷八月十六日),太平軍進到泗涇鎮(zhèn)。普魯斯在這一天發(fā)出通告,悍然宣布:「上??h城及外國租界由英、法聯(lián)軍占領,聯(lián)軍特此警告一切人等,倘有武裝群眾攻擊或走近聯(lián)軍所駐地點,即視為侵犯聯(lián)軍之行為,聯(lián)軍當依法對待」〔二〕。由上海英領事署翻譯富禮賜送往,沒有送到〔三〕。
初九日(夏歷七月初二日,陽歷八月十八日),李秀成照會上海各國公使,聲明:「本軍已抵七寶,即將到達上海城下。所有買國商民,煩買化使轉(zhuǎn)令其於門首縣掛黃旗,守候屋內(nèi),被陷,……連日所獲奸細,俱供有即竄上海之語」(見吳煦檔案)。廿六辰正薛煥致吳煦書說「余義政前日臨刑時,連稱:「天意,拼在他手里」,別無他言」(見吳煦檔案)。安廿六為夏歷六月廿六,前日為六月廿四日,即天歷七月初一日,系在太平軍進抵上海之前九日。這一天余義政已被殺,內(nèi)應已破,李秀成卻還沒有知道,仍以為城中尚有內(nèi)應。李秀成自述原稿說進抵上海那一天,因大風大雨,不能進兵,「清軍通我未成,此事未舉,這班人馬概被撫臺殺之」,今核對清方文件,知在進抵上海前九天內(nèi)應已破,李秀成自述原稿所記是錯了的。不必驚恐。余已令兵士等認明黃旗符號,不準侵擾。其他要事,俟到上海再行磋商,先此馳告」〔一〕。發(fā)出照會后,即進軍到上海。英、法侵略者的回答,是下令軍隊用大炮和來福槍向太平天國的軍隊轟射,在黃浦江上的英國兵艦也發(fā)大炮轟擊。
這一役,李秀成預備兵不血刃和平進入上海,「并上海縣城亦無意攻擊」〔二〕。在當時革命形勢決定下,太平天國的對外政策,用普魯斯的話說:「不是要把自己牽累在對付外國的困難中」〔三〕。因此,兵臨上海城下,面對著外國侵略者的挑釁,仍然需要暫時極力隱忍,不愿輕易失和。所以始終不開一槍一炮〔四〕,在徐家匯駐屯三天,到知道城中內(nèi)應已先被鎮(zhèn)壓 了,十二日(夏歷七月初五日,陽歷八月二十一日),就從上海撤退。太平軍在退兵時,致書上海英、美、葡等國領事(無法國),責他們不守中立,痛斥法人失信,說大軍初到蘇州時,有法國人來約進軍上海,今法人竟轉(zhuǎn)幫清兵守上海,如此不公不義,無以復加。我軍勢如山岳之堅,若決心來取上海,猶如囊中取物。望勿悛心迷交清兵,仍保持友好為美〔一〕。
就在太平軍從上海撤退那一天,英、法侵略軍卻在北方占領了大沽炮臺。八月十一日(陽歷九月二十日),當英、法侵略軍在通往北京途上的張家灣采取行動的時候,普魯斯向英國外交部報告稱,清朝江南官員方面又重新提出請求英、法聯(lián)軍的援助〔二〕。九月初四日(夏歷八月二十九日,陽歷十月十三日),英、法侵略軍入踞北京。十五日(夏歷九月十一日,陽歷十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僉訂買國的中英北京條約,交換中英天津條約批準書。第二天,簽訂中法北京條約,交換中法天津條約批準書。北京條約是標志著清政府對外國侵略者的完全屈服,同時也標志著中外反革命勢力聯(lián)合進攻太平天國的開始。正如一個侵略分子馬士所說:「從那時以后,西方列強為了本身的利益,越來越被迫著在鎮(zhèn)壓叛變的各種措施中進行干涉,并且逐步地被驅(qū)使著支持帝國政府而抵抗叛軍」〔一〕。而清朝政府也「放棄他的頭明的排外主張」,已經(jīng)看到要粉碎太平天國的叛變而恢復清朝的統(tǒng)治的唯一可能性就是與外國和平合作」〔二〕。於是中外反革命勢力的勾結(jié)終於達成,而外國侵略者對太平天國革命的干涉就要一步緊過一步地起來了。
在北京條約締結(jié)后,英國特使額爾金訓令海軍提督何伯率領一枝強大的艦隊前往天京與太平天國協(xié)商英國船只航行長江事宜,向太平天國宣告,并不是作為敵人而來,也不是企圖參加中國目前所發(fā)生的內(nèi)戰(zhàn)而是要太平天國充分保證,英國的貿(mào)易船只可以在長江航行無阻,不受干擾〔三〕。又給參贊巴夏禮訓令指示三點:一、嚴禁外國人將軍用品和新募的兵士,運入騷亂地區(qū);二、中國政府應在鎮(zhèn)江或上海徵收其所應得的外國貿(mào)易進出口稅;三、我們應在滿清政府和叛軍之間嚴守中立〔四〕。額爾金在他的訓令中,雖然還鑲上「嚴守中立」的字句,但是,核其指示三點內(nèi)容,卻已經(jīng)是支持了清政府,而間接干涉太平天國革命。呤唎駁斥第一點說:「雖然英國作出了中立的保證,可是清軍在上海和所有的通商口岸,均得到了他們所需要的船只、物資、武器及其他軍用品」。駁斥第二點說:「英國保證了韃靼人的稅收并防守了徵收稅收的口岸,攻擊太平軍」。駁斥第三點說:「英國盡其所能幫助清軍;防衛(wèi)各通商口岸,并在每個商口岸建立清軍跟太平軍作戰(zhàn)的基地;準許英國人和清軍貿(mào)易,禁止和太平軍貿(mào)易;支持清軍徵稅,不準太平軍徵稅;替清軍防守上海,在一八六○和一八六二這兩年中,殲殺進軍上海的太平軍;供給清軍武器去殺害太平軍」〔一〕。呤唎的駁斥,完全揭破了英國侵略者無恥的所謂「嚴守中立」的偽裝。
英國侵略者的無恥欺騙,太平天國是清楚的。但是,這時候,形勢發(fā)展,外國侵略者與太平天國、清朝統(tǒng)治者之間的關系,正如當時奉何伯命入天京探訪太平天國情況的英國步兵中校吳士禮所說:所有各王對於天國之前途均抱樂觀?!麄冋f他們立意在本年夏間盡驅(qū)去長江一帶諸「妖」—這是他們叫清軍的綽號。因此之故他們極想知道我們在沿江高懸我國國旗之通商地點將要怎辦。當去年我們與清政府交戰(zhàn)時,我們曾陰阻止太平軍攻占上海,在防衛(wèi)中我們曾與其交綏。當我們與咸豐帝交戰(zhàn)時,徒因我們的國旗樹在上海城即便用兵保護防衛(wèi),今議和既成,我國與清廷又是友善的,他們自然斷定我們之助清比前益力了。因此之故,他們對於我們在長江新發(fā)殿之商業(yè)暗懷怨恨,但清廷則歡迎之。清廷之心理以為我們一到漢口、九江及清(鎮(zhèn))江等處,則此數(shù)鎮(zhèn)均得藉以安全而清軍實無能保守之也〔一〕。
這一個侵略分子根據(jù)他自己探訪得來的實情作出的他析是不錯的。在英國侵略者方面,則急於實現(xiàn)長江開埠的目的。在太平天國方面,從天京至安慶都在轄境,目前又正是向長江上游武昌大舉進軍之際,半年前上海事件未遠,如今英國侵略者卻入到長江來,這不待說,是一件非常重大的大事。至於在清朝統(tǒng)治者方面,則歡迎國侵略者到漢口、九江、鎮(zhèn)江來,藉以拒抗太平天國的進攻。太平天國當時就是處在這樣的一個復雜的緊迫的形勢之下,因此,在處理外交問題上,就不能不對全面局勢進行十分慎重的考慮。
辛酉十一年(一八六一年)正月,何伯率艦隊到天京。二十一日(陽歷三月一日),命深淘號(Centaur)艦長雅齡(Aplin)先向太平天國提出泊艦交涉,要求八項:一、英人已取得長江通商許可,本人奉命停泊南京,以便行使職權(quán)。二、英商船通過南京,由本人給與護照,請?zhí)教靽姓J,勿加干涉。三、英船懸掛英旗,非自衛(wèi)不開炮,遵守太平天國法令。四、凡在南京停泊英船,均通知太平天國政府。五、英人上岸入城,必先取得許可,通知關務監(jiān)督。六、太平天國攻九江、漢口、鎮(zhèn)江時勿侵及英人生命財產(chǎn),該處英兵船除保護英人外,不加干涉。七、英人在岸上犯法,送交英人處理,華人在英國船上犯法,交遠中國處理。八、本人負英船的責任〔一〕。天王不愿天京江面有一外國兵艦停泊,不允。后經(jīng)雅齡等說明,駐艦是為避免太平天國官員與英國商人發(fā)生誤會起見,并無其他用意,天王才勉強答應〔二〕。
二月十七日(陽歷三月廿八日),何伯又訓令雅齡向太平天國提出兩項要求:一、英國海軍要在吳淞與福山間,沿江建置航線標志。二、英、法兩國政府已頒發(fā)訓令,倘太平軍進入上海及吳淞境內(nèi),必以武力迎擊,因皮,希望太平軍切勿進至距離該處兩日路程的地點。倘太平天國愿意遵守此項約定,英國自將盡力設法阻止所有中外軍隊自該處出擊太平軍〔三〕。
上海是中國的城市,英國侵略者竟敢抗拒太平天國收復,這就暴露了要霸占上海的意圖。對於外國侵略者者企圖攫取中國領土的野心,是太平天國極為警惕的大事〔一〕。因此,天王拒絕了這項要求。巴夏禮和雅齡在天京交涉五天,與贊嗣君蒙時雍等舉行了五次會議,都遭到拒絕。侵略者咆哮起來了,二十二日(陽歷四月二日)上午,他們撇開太平天國的外交官,直闖到天朝宮殿來,上照會給天王,說什么「與太平天國當局商談重大事務,已歷五日,迄未解決,難以再事拖延」,要求天王準許他們觀見,或指派負有全權(quán)的官員與他們商談,使問題得以解決。負責與他們交涉的國務大臣贊嗣君蒙時雍和忠誠貳天將李春發(fā)得訊,派人來請他們到贊王府會見。巴夏禮悍然回答說:「我們必須向天王本人申請,我們不原再回到他們那里去,如果他們要跟我們談話,可到天朝宮殿來」〔二〕!
這一個兇橫透頂?shù)那致苑肿影拖亩Y竟以對待清朝政府的作風加於革命政府,居然無禮要挾到天王,居然以極端侮慢的態(tài)度來指揮太平天國的國務大臣。這時候,太平天國與英國侵略者的關系已經(jīng)到了劍拔弩張的境地了。但是,由於全部兵力已分從長江兩岸向武昌進軍和在皖南作戰(zhàn),實際上在本年內(nèi)不可能東征上海;且要一舉而同時完成光復上海與驅(qū)逐外國侵略者出中國的大功,又必須在收復武昌打垮清朝的王牌軍隊曾國藩湘軍之后,才能夠無后顧之憂,調(diào)動得大軍東向作戰(zhàn),而目前正是展開長江上游大戰(zhàn)役的時候。因此,為著不致與目前的軍事行動抵觸,為著軍事行動的先后步驟計算,所以太平天國用無比的忍耐,與英國侵略者訂下在本年內(nèi)不進軍上海的協(xié)定〔一〕。天王還頒布了一道中西永遵和約詔〔二〕,來牢籠外國侵略者。
美國見英國取得英國商船通過天京的協(xié)定,美國水帥提督司百齡(Stribling)也到天京來要求。四月十二日(陽歷五月二十三日),太平天國允準持有美國領事執(zhí)照,經(jīng)天海關佐將驗明的美國商船,均得經(jīng)過長江〔一〕。
外國侵略者明白目前太平天國對他們祗是暫時的妥協(xié)。他們都很清楚地知道,太平天國要是覺得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戰(zhàn)勝他們,就會來驅(qū)逐他們的〔二〕。現(xiàn)在祗因為正在長江上游用兵才勉強訂立這些協(xié)定,到這一個戰(zhàn)役結(jié)束后,就要宣告決裂了。因此,以英國為首的外國侵略者就忙著行動起來,先由吳士禮叫囂由英軍攻取天京,在本年內(nèi)將太平天國解決〔三〕。英公使普魯斯與何伯也在研究英國功取天京的利害問題〔四〕。而為著要從偽裝中立的政策轉(zhuǎn)向武力干涉,須得武裝英國輿論以反對太平天國,於是英國刊物中就時常出現(xiàn)煽惑性的文章,指責太平軍的殘暴、黑暗等等,特別是關於太平天國對英國貿(mào)易的損害。因會內(nèi)提出長江貿(mào)易情況的藍皮書,對太平天國肆意加以誣蔑。藍皮書的目的在於宣傳太平天國破壞商業(yè)和生產(chǎn)的罪惡,制造在華大舉干涉的輿論。
但是,事實具在,連英國駐上海領事密迪樂也起來為太平天國辯講,他致函英國外務大臣羅塞爾,反對英國干涉,他說他堅決否認太平天國不是合法的政府。他指斥宣傅太平軍破壞克復城市的郊區(qū)和其他殘暴行為的說法,都「完全是荒謬失實的」。他舉出許多證據(jù),指出「大家公認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在太平軍所占領的地區(qū),較之在清政府所占領的地區(qū)要安全得多」。他又強調(diào)地說:「關於太平天國渴望建立友好的商務關系,我們是有著一連串的不容置辯的證明的。這是書人皆知的事實」〔一〕。密迪樂的論證,堅強有力地否定了英國侵略者對太平天國的一切誣蔑,也防疑了他們的侵略行動,便把他從上海調(diào)走了〔二〕。
英國侵略者就是這樣遮掩真相、顛倒事實,作出這種煽動性的宣傳,以欺騙國內(nèi)人民,成為武力干涉太平天國的根據(jù)。其實,英國首相巴馬斯頓(Palmerston)在國會辯論英國對華關系時,就曾經(jīng)很露骨地自供說:「我們干涉了中國的事務,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條約權(quán)利受到了危險,我們的國家利益處於岌岌可危之境」〔三〕。英國外務大臣羅塞爾在上議院討論中國問題時的發(fā)言中,也無恥地提出質(zhì)問說:「太平軍所能給與我們的利益可以和中國政府(案指清政府)有責任給與我們的利益同等嗎」〔一〕?就因為太平天國阻止中國成為附屬於外國資本主義的國家,革命的目標也針對著外國強盜,只有在太平天國起義被鎮(zhèn)壓之后,外國侵略者才能達到他們的目的。這才是外國侵略者干涉太平天國的真正原因,巴馬斯頓和羅塞爾都自己供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