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

四 天歷與夏歷陽歷對照及簡表

太平天國史 作者:羅尓綱著


  四 天歷與夏歷陽歷對照及簡表 天歷在太平天國辛開元年秋冬間編制,它的日名(記日的千支)、日宿(記星期的二十八宿)都承繼自清咸豐元年辛亥的時憲書。而清時憲書所記的日名、日宿,乃承繼中國幾千百年的歷書賡續(xù)記錄下來而沒有一日錯誤的,其房、虛、昴、星四宿日,就是陽歷所記的日曜日。那么,天歷的日名、日宿既承繼自清時憲書,它的干支、星期就應(yīng)該是與夏陽歷相同的,從天歷編制的承繼性來論確實應(yīng)該是這樣,但是,今天對照起來卻有差異??继鞖v在壬子二年頒行,而據(jù)確鑿可信的記載,到這年除夕已發(fā)現(xiàn)它的干支、星期跟夏歷和陽歷差了一天,如左表:從天歷編制的承繼性來論,天歷跟夏歷陽歷對照,天歷壬子二年十二月三十日辛好(丑)斗宿(星期四),應(yīng)該是清咸豐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辛丑斗宿(星期四),陽歷一八五三年二月

  

  

   三日星期四,天歷的干支、星期跟夏歷陽歷全同。但這一日,天歷跟夏歷陽歷對照實在卻相差一日,天歷的庚子日箕宿(星期三)早在昨天度過,今天已經(jīng)是辛好(丑)日斗宿(星期四)了,而夏歷正在今天過庚子日箕宿(星期三),陽歷正在今天過星期三,因為天歷的干支、星期實在較夏歷陽歷早了一日。從此以后,天歷跟夏歷陽歷對照始終相差一日。

  天歷這種情況,最初人們不知道。后來經(jīng)過把許多史日,一一與夏歷陽歷對照才發(fā)現(xiàn)出來〔一〕。于是人們進行研究:天歷與夏歷陽歷相差一日起于何時呢?天歷從編制的承繼性來論,它的干支、星期本來應(yīng)該與夏歷陽歷相同的,何以頒行之后卻有一日之差呢?

  關(guān)于第一個問題,有兩個不同的看法:一個看法是在壬子二年正月元旦天歷頒行之日就開始差異一日;另一個看法是癸好三年二月十三日乙酉克復(fù)南京之日才開始錯落一日。后來證據(jù)證明后一說與史實不符,而前一說得到了證實〔一〕。關(guān)于第二個問題,曾經(jīng)提出來的有六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錯亂月日這是太平天國歷法考訂著者郭廷以于三十年代初提出的說法。他接受張德堅賊情匯纂「錯亂日月,以惑我軍」的說法〔二〕,認為太平天國之所以將「日次干支,即全部天歷,如此錯綜倒置,即在使清軍莫測究竟,無法應(yīng)付準(zhǔn)備」。董作賓駁他首:「郭表及解說謂有意「錯亂月日」,則何不舍去干支宿名,使敵人捉摸不出,無從與時憲書對證。若僅錯落一日,則敵人反極易推求之,正如一本密碼電報冊,一字猜著,字字可知矣」〔三〕。查近年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發(fā)現(xiàn)曾國藩向清廷進呈的五件太平天國文書,他在天歷下用紅紙簽出注明夏歷對照,條條都合,并沒有起到錯亂月日的作用,給董作賓提供了論據(jù)。但是,由于沒有發(fā)生到錯亂月日的作用,就可以斷定沒有此意圖嗎?那也不能作出這個結(jié)論的。

  第二種說法是有意立異這是我于一九四二年十月三十一日與董作賓先生論天歷書中提出的說法,以為:「因洪秀全造歷之初,有意立異,將干支較夏歷者提早一日,于是遂造成天歷干支及星期較夏歷陽歷者提早一日之歷法」。董作賓回信駁說:「尊說「有意立異」,則改用干支紀(jì)日,何必只錯一日,逆推元年辛開正月元旦庚寅,何不徑自甲子日起,以昭示新天地新日月之開始,何必只立錯一日之小異也」〔一〕。我回信給他,說他的駁議有道理。

  第三種是無意的記錯或算錯這是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二四日董作賓提出的說法。他說:「天歷之干支禮拜有早于陰陽歷一日之史實,此種錯誤一日之解說,當(dāng)為「無意的」紀(jì)錯或算錯一日,亦即少算一日。在天歷書本上原有此一日,事實上曾因一時疏忽,誤算一日,以致少過一日,由此以后,與陰陽歷對照則干支與禮拜皆提早一日也」〔二〕。我接受了董作賓這個說法,在一九五一年出版的太平天國史稿的天歷志上,解說一日之差的緣故說:「吾人據(jù)當(dāng)日情勢而論,當(dāng)天歷頒行之時,正太平天國被困于永安州之日,天情道理書記其事云:「壬子歲時在永安州,糧草殆盡,紅粉(綱案即火藥)亦無,妖魔數(shù)十萬,四面重圍,無路可出」,于是由于軍事之危急,由于制度之新舊交替,天歷于頒行之始,即無意錯落一日,其故殆由于此歟」?

  第四種是以舊約的「安息日」為禮拜日這是歷法專家曾次亮的說法。一九五四年,我的太平天國史稿從開明書店轉(zhuǎn)到中華書局出版。中華書局請曾次亮審閱天歷志。他不同意董作賓無意錯落一日的說法,提了一條意見說:「基督教的「安息日」本相當(dāng)于今日的「禮拜六」,太平天國的「禮拜日」,是否原于基督教的「安息日」,值得考慮。(干支之提早一日自是事實,但也可能是由于這個「以禮拜六日為禮拜日」的原因而改的,其中或亦兼含有錯亂日月以惑敵人的作用。)「無意錯落一日」的解釋,似不十分合理。(圣經(jīng)明記安息日為「七日的第七日」,今之禮拜日為「七日的第一日」,此亦可注意之點。)」當(dāng)時我看了曾次亮的意見,就去追查太平天國文獻,果然查出太平天國刊刻的舊遺詔圣書中的創(chuàng)世傳、出埃及記和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條書、天情道理書、太平救世歌、醒世文等都同記「皇上帝當(dāng)初六日造成天地山海人物,第七日完工」,「故天父命此日為安息日,定為禮拜之期」。所以我認為探索多年的問題得到解決,就在一九五五年新版的太平天國史稿天歷志里把這一節(jié)全部改寫,解釋為太平天國遵舊約耶和華十誡以安息日為禮拜日而來,故太平天國的禮拜日實相當(dāng)于陽歷的禮拜六。天歷是根據(jù)咸豐時憲書編制的,由于禮拜日提早了一天,干支也就跟著提早一天。后來我又看到那個曾經(jīng)做過洪秀全學(xué)習(xí)基督教知識的教師美國傳教士羅孝全自述他于一八六○年九月二二日星期六到蘇州,那天正是太平天國的禮拜日說:「那天是太平軍遵守的禮拜日,他們用的是猶太人的而不是基督徒禮拜日」〔一〕。一八六一年二月到天京探訪的英國中校吳士禮也說太平天國的禮拜日是「遵守猶太的安息日」〔二〕。使我更相信曾次亮的說法,我在一九五五年出版的天歷考與夏陽歷日對照表一書的自序里,歡欣鼓舞地向讀者報道了這件事。

  第五種是因根據(jù)當(dāng)時某一種歷表推算或者是因根據(jù)當(dāng)時某一種歷本或歷表上原來的夏歷陽歷的錯誤對照而來我的天歷考及天歷與夏陽歷日對照表出版了,趙宋慶不同意,寫了一篇辨安息日并非日曜,在復(fù)旦學(xué)報上發(fā)表〔三〕,并提出這個說法,以為太平天國既進行改正朔,這一個差錯,正可以利用來作為朔已不正,必須重加改正的理論根據(jù)。

  第六種是根據(jù)自時憲書的錯誤時憲書是有過差錯的。倦圃野老庚癸紀(jì)略就記有所見清同治二年(太平天國癸開十三年)民間通書及萬年書,都把這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戌時立春,誤刊為二十八日戌時立春的事。如果咸豐元年時憲書十二月十五日立春有誤刊,那天歷的差錯就是據(jù)自其錯誤而來的。

  以上六種說法,我以前最同意第四種曾次亮以舊約的「安息日」為禮拜日一說。到趙宋慶提出不同的意見后。尤其是到我在庚癸紀(jì)略看到當(dāng)時的時憲書確實有誤刻的事之后,對這個說法起了動搖,使我想到這個差錯會有種種可能,任何一種說法,都未能斷定,也都未能否定,而且,除了上述六種說法外,也許還有其他說法。因此,在一九五四年時認為已經(jīng)解決了的問題,實在是還沒有解決。

  直到七十年代,我看到了黃光域、梁昆元譯的麥華陀等一八五四年六月訪問天京文件輯錄〔一〕附錄一之附件四東王楊秀清答覆英國外交人員三十一條詢問誥論。第十七條問答如下:〔問〕我們是否知道在我們的歷書中虧了一天,結(jié)果禮拜日就早了一天,以及你關(guān)于我們?yōu)槭裁床徽`,我們關(guān)于日子所用的名字是否與其他中國人所有的一樣的問題?!泊稹骋桓玻禾斐瘹v書凡禮拜皆是中國舊歷星、昴、虛、房四宿日。干支皆同舊有,歪者除。

  英國外交人員對天歷差錯這個詢問,先問太平天國知道不知道,再追問為什么不正誤,又問干支是否與中國舊歷相同,是把問題問得很扼要并且很全面的。可是,太平天國對差錯全部不答,只答天歷禮拜、干支都同中國舊歷。這個答覆,否定了曾次亮提出以舊約的「安息日」為禮拜日,和當(dāng)時外國人認為太平天國禮拜日是「遵守猶太的安息日」的說法,并全部證實了董作賓在四十年代選著的天歷發(fā)微探索出天歷據(jù)自清朝咸豐元年時憲書的研究。但是,太平天國為什么對外國人這個問題最主要的地方不予答覆呢?這必定有難于回答所以才不答吧。

  根據(jù)太平天國政府這個回答,對天歷的干支、禮拜日比夏歷、陽歷提早一天的問題應(yīng)該這樣說了:「天歷的干支、星宿都承繼自夏歷賡續(xù)而來,它的干支是與夏歷相同的,它的禮拜日也是與陽歷相同的,但施行以后,卻提早了一天。為什么早一天呢?太平天國政府不予答覆。」

  至于天歷與夏歷陽歷對照,我已撰有天歷考及天歷與夏陽歷日對照表一書按日對照,以供治太平天國史者的翻檢。

  在本書中只附一簡表于后,以見天歷十八年間每年正月初一與夏歷陽歷日的對照。下表應(yīng)先說明三點:第一,天歷施行于太平天國壬子二年,辛開元年還用夏歷。如果用天歷來推算則一切都成謬妄。英國人麥都思翻譯太平天國文件將所有辛開元年天命詔旨書中月日都認作天歷,據(jù)來轉(zhuǎn)合陽歷,以致與史事完全不符,就因為犯了這一個錯誤。太平天國到癸好三年時曾刻辛開元年新歷送給人民〔一〕,那是后來逆推的,而不是辛開元年就行使了天歷。所以本表根據(jù)歷史事實從壬子二年排起。第二,天歷干支、星期提早一日,起于開始頒行天歷那一天,所以本表天歷壬子二年正月初一日丙申立春星期三,就與清咸豐元年十二月十四日乙未、陽歷一八五二年二月三日星期二對照排起。第三,以前的人排天歷表都斷到甲子十四年止,他們意見,認為天京失陷,太平天國紀(jì)元就斷了。這一個看法,是錯誤的。因為天京失陷后,太平天國長江以南的軍隊轉(zhuǎn)戰(zhàn)到福建、廣東去,到乙好十五年十二月才在廣東嘉應(yīng)州敗沒,遵王賴文光領(lǐng)導(dǎo)的由改編蒙、詫隊伍而成的新軍,到戊辰十八年七月初一日才在山東徒駭河覆敗,而留在陜北的梁王張宗禹部將袁大■軍,卻戰(zhàn)斗到己巳十九年四月十一日才在陜西何安縣犧牲。他們都是太平天國的軍隊,太平天國首都雖失陷,幼天王雖殉難,但是,他們都「披霜踏雪,以期復(fù)國于指日」,為復(fù)興太平天國而奮斗。他們都在緊奉太平天國的正朔,不但遵王賴文光親筆自述大書「丙寅十六年秋」這條煌煌的紀(jì)年具在,此外,還有當(dāng)時當(dāng)?shù)赜H見其事的人保留下的「以太平天國十九年為正朔」的記載〔一〕。這是當(dāng)時革命者本身的紀(jì)年,歷史學(xué)家必須保存歷史的本來面目,所以太平天國紀(jì)元根據(jù)現(xiàn)存記載應(yīng)該斷到己巳十九年四月十一日(清同治八年四月十七日,一八六九年五月二十八日)陜西保安縣老巖窯陷落為止,排天歷與夏歷陽歷日對照表也應(yīng)該斷至這一天為止。本此三點,編成下列天歷與夏歷陽歷對照簡表。至詳表已另編有天歷考及天歷與夏陽歷日對照表一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