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自公元前589年鞍之戰(zhàn)后,[谷阝]氏勢力大長,在鄢陵之戰(zhàn)的前一年,即公元前576年,三[谷阝]([谷阝][钅奇]、[谷阝] 、[谷阝]至)對“好直言”(向執(zhí)政進(jìn)直言)的大夫伯宗“譖而殺之”(《左傳·成公十五年》),其子伯州犁被迫奔楚。鄢陵之戰(zhàn)即將揭開,中軍副帥范文子已察見晉厲公驕奢,群臣不和,一直主退,以防內(nèi)憂日滋。鄢陵戰(zhàn)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574年,晉厲公見[谷阝]氏、欒氏、中行氏權(quán)重,想全部除掉,遂使其外嬖之臣(寵臣)胥童、夷陽五(夷羊五)、長魚矯殺三[谷阝]。劫持欒書、中行偃于朝,晉厲公不殺,仍復(fù)其職位。欒書、中行偃見[谷阝]氏被殺,害怕遭受同樣命運,乘晉厲公游于匠麗氏(居翼的寵臣)時予以拘留,接著又殺了胥童(《左傳·成公十七年》。)第二年,欒書、中行偃殺晉厲公,“葬之于翼東門之外,以車一乘”,不以君禮葬(《左傳·成公十八年)。杜注:諸侯葬車七乘。晉厲公僅葬一乘,故“不以君禮葬”。)欒書、中行偃殺晉厲公后,使人迎晉襄公十四歲的玄孫周子(子周)于京師(洛邑),立為國君,是為晉悼公。
晉悼公是一位年青有為的君主,據(jù)《左傳·成公十八年》載,他即位后,“始命百官,施舍、己責(zé)(賜予并免除百姓對國家的拖欠),逮鰥寡,振廢滯(起用被廢黜淹滯的舊貴族),匡乏困(救濟(jì)貧困),救災(zāi)患,禁淫慝,薄賦[僉欠],宥罪戾,節(jié)器用,時用民,欲無犯時”,社會矛盾一時緩和,政治亦迅速趨于穩(wěn)定,“民無謗言,所以復(fù)霸也”。
晉悼公與楚爭霸,首先進(jìn)行爭宋。原來宋在鄢陵之戰(zhàn)前一年,宋共公卒,司馬蕩澤(唐山)為削弱公室,殺公子肥(此從《左傳·成公十五年》?!妒酚?middot;宋世家》作“殺太子肥”。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以為此肥,似為宋共公太子,“應(yīng)嗣位而尚未即位”。)。右?guī)熑A元使司徒華喜、司城公孫師帥國人平亂,殺蕩澤。左師魚石、大司寇向為人、少司寇鱗朱、大宰向帶、少宰魚府等宋五大夫與蕩澤同為桓族(宋桓公之后),懼而奔楚(《左傳·成公十五年》。)公元前573年(楚共王十八年)夏,鄭乘晉厲公被殺、晉悼公初立之機攻宋,至曹門(宋西北城門),又會楚軍取朝郟(今河南夏邑)。楚、鄭聯(lián)軍進(jìn)而攻占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使奔楚的宋魚石等五大夫居此,并以三百乘兵力幫助戍守。秋,宋派老佐、華喜率軍圍城,力圖奪回。冬,楚子重再度伐宋,以救彭城。宋華元赴晉告急求援。中軍將韓厥說:“救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疆(指抑止楚國),自宋始焉。”(《左傳·成公十八年》。)晉悼公于是統(tǒng)軍救宋,楚軍撤退。
公元前572年(楚共王十九年),晉以欒[厭/黑〗]領(lǐng)軍,與宋、魯、衛(wèi)、曹、莒、邾、滕、薛等國組成聯(lián)軍,為宋攻打彭城,宋五大夫投降,晉國把他們安置在瓠丘(壺丘,今山西垣曲東南)。
齊國未參加聯(lián)軍,晉即進(jìn)行討伐,齊被迫以太子先為質(zhì)于晉。這年夏,晉韓厥、中行偃又率齊、魯、衛(wèi)、曹、邾、杞等國軍隊伐鄭,破鄭外城,在[氵育水邊打敗鄭國步兵。接著,晉等國軍隊又乘勝南下,進(jìn)攻楚國的焦、夷(均在今安徽亳縣境)和楚的盟國陳。晉悼公和衛(wèi)獻(xiàn)公還駐于戚(衛(wèi)邑,今河南濮陽北),以為聲援。秋,楚子革救鄭,并攻打宋之呂、留二邑。鄭大夫子然亦攻宋,取宋地犬丘(今河南永城西北)。次年,楚共王為爭彭城,命鄭攻宋,但鄭一國作戰(zhàn),無結(jié)果。至此,楚聯(lián)鄭兩次攻宋,均未奪回彭城。晉悼公初立,即大會各國援宋奪取彭城,又迫使齊服,可見晉國內(nèi)穩(wěn)定,國勢復(fù)振,楚國則轉(zhuǎn)向被動不利。晉爭宋問題解決后,立即把矛頭對準(zhǔn)鄭國。
鄭一直親楚,但楚失彭城,宋五大夫投楚又被迫降晉,故鄭國內(nèi)部對楚、晉政策發(fā)生動搖。
《左傳·襄公二年》載:“鄭成公疾,子駟請息肩于晉?!睋?jù)杜注,其意謂鄭服于楚,楚對鄭需求過甚,鄭不堪負(fù)擔(dān),故子駟欲改臣服晉。其實,從楚或從晉,都得承擔(dān)需求,子駟的本意就是擔(dān)心從楚怕得罪晉國,不如改從晉以避免被動。鄭成公不同意,以為楚共王為救鄭而傷目(指鄢陵之戰(zhàn)),“若背之,是棄力與言(棄其功背其盟誓)”(《左傳·襄公二年》。)公元前571年(楚共王二十年)七月,鄭成公卒,其子鄭僖公立。晉乘機攻鄭,鄭諸大夫欲從晉,執(zhí)政大臣子駟奉鄭成公言,未同意。這年,晉兩次會宋、魯、衛(wèi)、曹、邾、齊、滕、薛、小邾(后四國是第二次與會)等國大夫于戚,決定在虎牢(鄭地)筑城以逼鄭,鄭于是害怕而背楚事晉(《左傳·襄公二年》。)公元前570年(楚共王二十一年)夏,晉以鄭服,想進(jìn)一步與吳修好,孤立楚國,晉悼公于是會周單公(單頃公)及諸侯于雞澤(今河北邯鄲市東北)。晉悼公還派荀會迎吳王壽夢于淮上,然“吳子不至”(《左傳·襄公三年》。)吳雖未蒞會,楚之屬國陳則不堪楚令尹子辛(原令尹子重于這年春伐吳失敗而心疾發(fā)死)求索過度為由,主動請服(同上。)楚失宋、鄭、陳后,公元前568年(楚共王二十三年)夏,吳王壽夢派大夫壽越赴晉,解釋不會雞澤之故,并請修好。秋,晉等盟國就與吳王壽夢會于戚,晉以盟主身份,命各國戍陳以備楚(《左傳·襄公五年》。)楚共王為了改變對自己的不利形勢,重又與晉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陳自公元前570年雞澤之會背楚從晉后,楚國一直對它用兵不止。公元前568年,當(dāng)楚出兵質(zhì)問陳之叛楚原因,陳人回答說:“由令尹子辛實侵欲焉?!保ㄍ稀#┏餐趿⒓礆⒘俗有?。楚為失陳而殺令尹,這件事非同小可,故《春秋·襄公五年》鄭重記載:“楚殺其大夫公子壬夫(子辛)?!标惒焕頃?,仍參與晉等國與吳戚之盟,故有晉命諸侯戍陳之舉。子辛被殺后,子囊為令尹。晉卿范宣子已意識到楚國絕不會輕易失陳,權(quán)衡得失,提出自己的見解:“我喪陳矣。楚人討貳而立子囊,必改行,而疾討陳。陳近于楚,民朝夕急,能無往乎?有事,非吾事也;無之而后可?!保ā蹲髠?middot;襄公五年》。)主張放棄陳國,以免鞭長莫及,成為包袱。當(dāng)年冬,楚子囊即不顧諸侯戍陳,率軍攻陳。公元前566年(楚共王二十五年),子囊又領(lǐng)兵攻陳圍陳,晉悼公雖又會宋、魯、陳、衛(wèi)、曹、莒、邾等各國國君于[為阝](鄭邑,今河南魯山境),謀救之,然陳人害怕,陳執(zhí)政大夫慶虎、慶寅為使陳哀公從盟會中逃脫,就讓陳公子黃(陳哀公弟)被楚所執(zhí),陳哀公擔(dān)心國內(nèi)另立新君,果然自會逃歸,背晉附楚(《左傳·襄公七年》。)鄭背楚附晉后,楚與晉爭鄭也一直很激烈。公元前566年[為阝之會時,鄭僖公赴會,至?。ㄠ嵉兀瑸椴辉副吵玉喫鶜ⅲㄍ?。)。其子鄭簡公立,僅五歲。公元前565年(楚共王二十六年),鄭子國、子耳攻蔡,楚子囊即為蔡伐鄭。鄭六卿不知適從,或主“從楚”,或主“待晉”(等待晉國救援)”(《左傳·襄公八年》。)子駟說:“民急矣(楚軍壓境),姑從楚,以紓吾民。晉師至,吾又從之。敬其幣帛,以待來者,小國之道也。犧牲玉帛,待于二境,以待強者而庇民焉??懿粸楹?,民不罷病,不亦可乎?”(同上。)于是決定與楚和;但又怕得罪了晉國,又遣使告晉,說:“民知窮困,而受盟于楚。孤也與其二三臣不能禁止,不敢不告。”(同上。)公元前564年(楚共王二十七年,晉悼公十年),晉出動四軍會齊、宋、魯、衛(wèi)等國軍隊攻鄭,鄭懼而請和,與各國盟于戲(今河南登封嵩山北)。但晉以鄭盟詞說“唯有禮與強可以庇民者是從”,故“不得志于鄭”(同上),復(fù)又會合各國軍隊攻鄭,因軍隊遠(yuǎn)師疲勞,有歸志,只得中途而回。不久,楚共王領(lǐng)兵來攻鄭,鄭子駟不顧對晉“口血未干而背之”(《左傳·襄公八年》),又與楚和,盟于中分(鄭都城中里名)。鄭在晉、楚激烈爭奪下,只得采取“犧牲玉帛,待于二境,以待強者而庇民”的政策。
子駟這種兩面應(yīng)付政策,固然是晉、楚所逼不得已之舉,但既兩面應(yīng)付,也必然招致雙方不斷的打擊與勒索,使鄭國疲于奔命,蒙受巨大的災(zāi)難。公元前563年,晉悼公會各國伐鄭,駐軍于牛首(鄭邑,今河南通許北)。鄭子駟原與尉止有隙;子駟又作田洫,使司氏等四族喪失了田畝,于是尉止與司氏等五族作亂,殺子駟,子西、子產(chǎn)、子等率眾平亂,子孔繼掌國政。這時,晉等國來攻,又筑虎牢城(當(dāng)在原來基礎(chǔ)上擴(kuò)大或加固)而戍之,鄭被迫與晉和。在此同時,楚令尹子囊率軍來救鄭,與晉等國軍隊“夾穎而軍”(《左傳·襄公十年》。)鄭見晉等國不會戀戰(zhàn),又與楚盟。晉等無奈,率軍撤退,楚軍亦還。公元前562年(楚共王二十九年,晉悼公十二年),鄭國諸大夫?qū)Υ司置嬉褬O其憂慮,想尋求一條出路。他們認(rèn)為:“不從晉,國幾亡。楚弱于晉,晉不吾疾也。晉疾,楚將辟之。何為而使晉師致死于我,楚弗敢敵,而后可固與也?!保ā蹲髠?middot;襄公十一年》。)楚、晉相爭,鄭諸大夫已感到“楚弱于晉”,與其兩面應(yīng)付,不如與晉固結(jié),總可以減輕一些負(fù)擔(dān)。這種政策,顯然是原來子駟兩面應(yīng)付政策的重大轉(zhuǎn)變。為達(dá)到這一目的,他們選擇以“惡宋”為突破口,故意向宋挑釁,以引發(fā)晉、楚相爭,“晉能驟來,楚將不能,吾乃固與晉”(同上。)這年夏,鄭果然向宋挑釁,晉悼公即會各國伐鄭、圍鄭,鄭請盟,秋盟于亳北(今河南鄭州北)。楚聞訊,向秦國求助,楚共王于是領(lǐng)楚、秦聯(lián)軍伐鄭,鄭簡公迎接,與楚、秦聯(lián)軍一起伐宋,以激怒晉國。晉果然惱怒,遂“悉師(晉與各國軍隊全部出動)以復(fù)伐鄭”(《左傳·襄公十一年》),聲勢浩大。鄭又派人赴楚,告之“將服于晉”(同上。)楚共王無奈,怒而執(zhí)鄭國使者,卻不敢出兵與晉等國軍隊對抗。鄭賂晉以兵車百乘,悝、觸、蠲三樂師,歌鐘二肆,女樂二佾。晉悼公以樂之半賞賜給魏絳,表彰他對幫助自己和戎與爭霸之功(同上。)次年,楚雖聯(lián)秦伐宋,“以報晉之取鄭”(《左傳·襄公十二年》),但已無濟(jì)于事。晉悼公與楚共王爭霸,明顯地占了上風(fēng),鄭大夫作出“楚弱于晉”的分析已為歷史所證實。
公元前560年(楚共王三十一年),楚共王疾,他自以無德,少主社稷,未及習(xí)師保之教訓(xùn),而亡師于鄢,以辱社稷,為大夫憂,請謚為“靈”或“厲”(皆惡謚)。卒后,子囊說:“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蠻夷,奄征南海,以屬諸夏,而知其過,可不謂共乎?請謚之‘共’”(《左傳·襄公十三年》。)楚共王臨死前自感慚愧,要臣下給予惡謚,這種自責(zé)精神,說明他未忘記先祖霸業(yè)。子囊寥寥數(shù)語,既充分肯定了楚共王的霸績,也指出他失而知過,看來是十分中肯的。
過兩年,晉悼公卒。晉、楚爭霸從此轉(zhuǎn)入尾聲。
晉悼公是一位年青有為的君主,據(jù)《左傳·成公十八年》載,他即位后,“始命百官,施舍、己責(zé)(賜予并免除百姓對國家的拖欠),逮鰥寡,振廢滯(起用被廢黜淹滯的舊貴族),匡乏困(救濟(jì)貧困),救災(zāi)患,禁淫慝,薄賦[僉欠],宥罪戾,節(jié)器用,時用民,欲無犯時”,社會矛盾一時緩和,政治亦迅速趨于穩(wěn)定,“民無謗言,所以復(fù)霸也”。
晉悼公與楚爭霸,首先進(jìn)行爭宋。原來宋在鄢陵之戰(zhàn)前一年,宋共公卒,司馬蕩澤(唐山)為削弱公室,殺公子肥(此從《左傳·成公十五年》?!妒酚?middot;宋世家》作“殺太子肥”。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以為此肥,似為宋共公太子,“應(yīng)嗣位而尚未即位”。)。右?guī)熑A元使司徒華喜、司城公孫師帥國人平亂,殺蕩澤。左師魚石、大司寇向為人、少司寇鱗朱、大宰向帶、少宰魚府等宋五大夫與蕩澤同為桓族(宋桓公之后),懼而奔楚(《左傳·成公十五年》。)公元前573年(楚共王十八年)夏,鄭乘晉厲公被殺、晉悼公初立之機攻宋,至曹門(宋西北城門),又會楚軍取朝郟(今河南夏邑)。楚、鄭聯(lián)軍進(jìn)而攻占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使奔楚的宋魚石等五大夫居此,并以三百乘兵力幫助戍守。秋,宋派老佐、華喜率軍圍城,力圖奪回。冬,楚子重再度伐宋,以救彭城。宋華元赴晉告急求援。中軍將韓厥說:“救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疆(指抑止楚國),自宋始焉。”(《左傳·成公十八年》。)晉悼公于是統(tǒng)軍救宋,楚軍撤退。
公元前572年(楚共王十九年),晉以欒[厭/黑〗]領(lǐng)軍,與宋、魯、衛(wèi)、曹、莒、邾、滕、薛等國組成聯(lián)軍,為宋攻打彭城,宋五大夫投降,晉國把他們安置在瓠丘(壺丘,今山西垣曲東南)。
齊國未參加聯(lián)軍,晉即進(jìn)行討伐,齊被迫以太子先為質(zhì)于晉。這年夏,晉韓厥、中行偃又率齊、魯、衛(wèi)、曹、邾、杞等國軍隊伐鄭,破鄭外城,在[氵育水邊打敗鄭國步兵。接著,晉等國軍隊又乘勝南下,進(jìn)攻楚國的焦、夷(均在今安徽亳縣境)和楚的盟國陳。晉悼公和衛(wèi)獻(xiàn)公還駐于戚(衛(wèi)邑,今河南濮陽北),以為聲援。秋,楚子革救鄭,并攻打宋之呂、留二邑。鄭大夫子然亦攻宋,取宋地犬丘(今河南永城西北)。次年,楚共王為爭彭城,命鄭攻宋,但鄭一國作戰(zhàn),無結(jié)果。至此,楚聯(lián)鄭兩次攻宋,均未奪回彭城。晉悼公初立,即大會各國援宋奪取彭城,又迫使齊服,可見晉國內(nèi)穩(wěn)定,國勢復(fù)振,楚國則轉(zhuǎn)向被動不利。晉爭宋問題解決后,立即把矛頭對準(zhǔn)鄭國。
鄭一直親楚,但楚失彭城,宋五大夫投楚又被迫降晉,故鄭國內(nèi)部對楚、晉政策發(fā)生動搖。
《左傳·襄公二年》載:“鄭成公疾,子駟請息肩于晉?!睋?jù)杜注,其意謂鄭服于楚,楚對鄭需求過甚,鄭不堪負(fù)擔(dān),故子駟欲改臣服晉。其實,從楚或從晉,都得承擔(dān)需求,子駟的本意就是擔(dān)心從楚怕得罪晉國,不如改從晉以避免被動。鄭成公不同意,以為楚共王為救鄭而傷目(指鄢陵之戰(zhàn)),“若背之,是棄力與言(棄其功背其盟誓)”(《左傳·襄公二年》。)公元前571年(楚共王二十年)七月,鄭成公卒,其子鄭僖公立。晉乘機攻鄭,鄭諸大夫欲從晉,執(zhí)政大臣子駟奉鄭成公言,未同意。這年,晉兩次會宋、魯、衛(wèi)、曹、邾、齊、滕、薛、小邾(后四國是第二次與會)等國大夫于戚,決定在虎牢(鄭地)筑城以逼鄭,鄭于是害怕而背楚事晉(《左傳·襄公二年》。)公元前570年(楚共王二十一年)夏,晉以鄭服,想進(jìn)一步與吳修好,孤立楚國,晉悼公于是會周單公(單頃公)及諸侯于雞澤(今河北邯鄲市東北)。晉悼公還派荀會迎吳王壽夢于淮上,然“吳子不至”(《左傳·襄公三年》。)吳雖未蒞會,楚之屬國陳則不堪楚令尹子辛(原令尹子重于這年春伐吳失敗而心疾發(fā)死)求索過度為由,主動請服(同上。)楚失宋、鄭、陳后,公元前568年(楚共王二十三年)夏,吳王壽夢派大夫壽越赴晉,解釋不會雞澤之故,并請修好。秋,晉等盟國就與吳王壽夢會于戚,晉以盟主身份,命各國戍陳以備楚(《左傳·襄公五年》。)楚共王為了改變對自己的不利形勢,重又與晉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陳自公元前570年雞澤之會背楚從晉后,楚國一直對它用兵不止。公元前568年,當(dāng)楚出兵質(zhì)問陳之叛楚原因,陳人回答說:“由令尹子辛實侵欲焉?!保ㄍ稀#┏餐趿⒓礆⒘俗有?。楚為失陳而殺令尹,這件事非同小可,故《春秋·襄公五年》鄭重記載:“楚殺其大夫公子壬夫(子辛)?!标惒焕頃?,仍參與晉等國與吳戚之盟,故有晉命諸侯戍陳之舉。子辛被殺后,子囊為令尹。晉卿范宣子已意識到楚國絕不會輕易失陳,權(quán)衡得失,提出自己的見解:“我喪陳矣。楚人討貳而立子囊,必改行,而疾討陳。陳近于楚,民朝夕急,能無往乎?有事,非吾事也;無之而后可?!保ā蹲髠?middot;襄公五年》。)主張放棄陳國,以免鞭長莫及,成為包袱。當(dāng)年冬,楚子囊即不顧諸侯戍陳,率軍攻陳。公元前566年(楚共王二十五年),子囊又領(lǐng)兵攻陳圍陳,晉悼公雖又會宋、魯、陳、衛(wèi)、曹、莒、邾等各國國君于[為阝](鄭邑,今河南魯山境),謀救之,然陳人害怕,陳執(zhí)政大夫慶虎、慶寅為使陳哀公從盟會中逃脫,就讓陳公子黃(陳哀公弟)被楚所執(zhí),陳哀公擔(dān)心國內(nèi)另立新君,果然自會逃歸,背晉附楚(《左傳·襄公七年》。)鄭背楚附晉后,楚與晉爭鄭也一直很激烈。公元前566年[為阝之會時,鄭僖公赴會,至?。ㄠ嵉兀瑸椴辉副吵玉喫鶜ⅲㄍ?。)。其子鄭簡公立,僅五歲。公元前565年(楚共王二十六年),鄭子國、子耳攻蔡,楚子囊即為蔡伐鄭。鄭六卿不知適從,或主“從楚”,或主“待晉”(等待晉國救援)”(《左傳·襄公八年》。)子駟說:“民急矣(楚軍壓境),姑從楚,以紓吾民。晉師至,吾又從之。敬其幣帛,以待來者,小國之道也。犧牲玉帛,待于二境,以待強者而庇民焉??懿粸楹?,民不罷病,不亦可乎?”(同上。)于是決定與楚和;但又怕得罪了晉國,又遣使告晉,說:“民知窮困,而受盟于楚。孤也與其二三臣不能禁止,不敢不告。”(同上。)公元前564年(楚共王二十七年,晉悼公十年),晉出動四軍會齊、宋、魯、衛(wèi)等國軍隊攻鄭,鄭懼而請和,與各國盟于戲(今河南登封嵩山北)。但晉以鄭盟詞說“唯有禮與強可以庇民者是從”,故“不得志于鄭”(同上),復(fù)又會合各國軍隊攻鄭,因軍隊遠(yuǎn)師疲勞,有歸志,只得中途而回。不久,楚共王領(lǐng)兵來攻鄭,鄭子駟不顧對晉“口血未干而背之”(《左傳·襄公八年》),又與楚和,盟于中分(鄭都城中里名)。鄭在晉、楚激烈爭奪下,只得采取“犧牲玉帛,待于二境,以待強者而庇民”的政策。
子駟這種兩面應(yīng)付政策,固然是晉、楚所逼不得已之舉,但既兩面應(yīng)付,也必然招致雙方不斷的打擊與勒索,使鄭國疲于奔命,蒙受巨大的災(zāi)難。公元前563年,晉悼公會各國伐鄭,駐軍于牛首(鄭邑,今河南通許北)。鄭子駟原與尉止有隙;子駟又作田洫,使司氏等四族喪失了田畝,于是尉止與司氏等五族作亂,殺子駟,子西、子產(chǎn)、子等率眾平亂,子孔繼掌國政。這時,晉等國來攻,又筑虎牢城(當(dāng)在原來基礎(chǔ)上擴(kuò)大或加固)而戍之,鄭被迫與晉和。在此同時,楚令尹子囊率軍來救鄭,與晉等國軍隊“夾穎而軍”(《左傳·襄公十年》。)鄭見晉等國不會戀戰(zhàn),又與楚盟。晉等無奈,率軍撤退,楚軍亦還。公元前562年(楚共王二十九年,晉悼公十二年),鄭國諸大夫?qū)Υ司置嬉褬O其憂慮,想尋求一條出路。他們認(rèn)為:“不從晉,國幾亡。楚弱于晉,晉不吾疾也。晉疾,楚將辟之。何為而使晉師致死于我,楚弗敢敵,而后可固與也?!保ā蹲髠?middot;襄公十一年》。)楚、晉相爭,鄭諸大夫已感到“楚弱于晉”,與其兩面應(yīng)付,不如與晉固結(jié),總可以減輕一些負(fù)擔(dān)。這種政策,顯然是原來子駟兩面應(yīng)付政策的重大轉(zhuǎn)變。為達(dá)到這一目的,他們選擇以“惡宋”為突破口,故意向宋挑釁,以引發(fā)晉、楚相爭,“晉能驟來,楚將不能,吾乃固與晉”(同上。)這年夏,鄭果然向宋挑釁,晉悼公即會各國伐鄭、圍鄭,鄭請盟,秋盟于亳北(今河南鄭州北)。楚聞訊,向秦國求助,楚共王于是領(lǐng)楚、秦聯(lián)軍伐鄭,鄭簡公迎接,與楚、秦聯(lián)軍一起伐宋,以激怒晉國。晉果然惱怒,遂“悉師(晉與各國軍隊全部出動)以復(fù)伐鄭”(《左傳·襄公十一年》),聲勢浩大。鄭又派人赴楚,告之“將服于晉”(同上。)楚共王無奈,怒而執(zhí)鄭國使者,卻不敢出兵與晉等國軍隊對抗。鄭賂晉以兵車百乘,悝、觸、蠲三樂師,歌鐘二肆,女樂二佾。晉悼公以樂之半賞賜給魏絳,表彰他對幫助自己和戎與爭霸之功(同上。)次年,楚雖聯(lián)秦伐宋,“以報晉之取鄭”(《左傳·襄公十二年》),但已無濟(jì)于事。晉悼公與楚共王爭霸,明顯地占了上風(fēng),鄭大夫作出“楚弱于晉”的分析已為歷史所證實。
公元前560年(楚共王三十一年),楚共王疾,他自以無德,少主社稷,未及習(xí)師保之教訓(xùn),而亡師于鄢,以辱社稷,為大夫憂,請謚為“靈”或“厲”(皆惡謚)。卒后,子囊說:“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蠻夷,奄征南海,以屬諸夏,而知其過,可不謂共乎?請謚之‘共’”(《左傳·襄公十三年》。)楚共王臨死前自感慚愧,要臣下給予惡謚,這種自責(zé)精神,說明他未忘記先祖霸業(yè)。子囊寥寥數(shù)語,既充分肯定了楚共王的霸績,也指出他失而知過,看來是十分中肯的。
過兩年,晉悼公卒。晉、楚爭霸從此轉(zhuǎn)入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