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石學(xué)、考古學(xué) 金石學(xué)和考古學(xué)成為獨立研究的部門,是宋代學(xué)術(shù)的一大成就。
宋代金石學(xué)、考古學(xué)發(fā)端于宋真宗時期對古銅器的研究。一○○○年(咸平三年),乾州獲得古銅鼎一件,方形四足,上有古文二十一字,真宗命儒臣考證,驗其款識,認(rèn)為是“史信父甗”。把古代器物當(dāng)作一門學(xué)問來研究,還是朱仁宗以后的事。
劉敞《先秦古器記》——宋仁宗時,劉敞和歐陽修大力搜集古代器物,進行著錄和考訂。一○六一年,劉敞出任永興軍路安撫使,長安的古墓荒基很多,經(jīng)常出上古物。劉敞搜集到先秦鼎彝十多件,考訂文字,請工匠摹勒刻石、繪象,一○六三年,撰成《先秦古器記》一卷。有圖錄、銘文、說及贊。劉敞書已失傳,從歐陽修《集古錄》所收先秦古器可見大概。
歐陽修《集古錄》——凡一千卷,一○六三年成書。此書收錄了上千件金石器物,是學(xué)術(shù)史上第一部金石考古學(xué)專著。所收集器物,上自周穆王,下至隋唐五代,內(nèi)容極為廣泛。隨得隨錄,不依時代編次。一○六九年,歐陽修子■“撮其大要,別為錄目”,成《集古錄跋尾》十卷傳世。
呂大臨《考古圖》——共十卷。一○九二年自撰序。本書對所收錄的每件器物,繪圖摹文,釋文列于其下,并將器物的大小、尺寸、容量、重量、出土地點、收藏者一一寫明。另有《考古圖釋文》一卷。
李公麟《考古圖》——又稱《古器圖》,一卷。李公麟是北宋后期著名的畫家,好古博學(xué),善畫工詩,多識古字。收集到夏、商以后鐘、鼎、尊、彝,都能考定世次,辨認(rèn)款識。他的《考古圖》對每件器物,都圖繪形狀,并解釋其制作、鑄文、款字、義訓(xùn)及用途,再作前序和后贊。有的學(xué)者認(rèn)為,宋代“士大夫知留意三代鼎彝之學(xué),實始于伯時(即李公麟)”(翟耆年《籀史》)。
王黼《博古圖》——又稱《宣和博古圖錄》,共三十卷。宋徽宗時,士大夫以至宮廷貴族競相訪求和收藏古物,每一器物動輒值數(shù)十貫甚至上千貫,因此“天下冢墓,破壞殆盡”(蔡條《鐵圍山叢談》)?;兆谒闷魑?,由王黼考訂編纂,分成二十類,共八百多件,是北宋金石文物的精品。
趙明誠《金石錄》——共三十卷。趙明誠,宋徽宗時人,每得書畫鼎彝,即與妻李清照研究整理,指摘疵病。他經(jīng)過二十年努力訪求,收輯金石刻詞二千卷,包括所見夏、商、周到隋、唐、五代的鐘鼎彝器銘文款識,以及碑銘、墓志等石刻文字。又據(jù)二千卷刻詞逐件鑒別考訂,撰成《金石錄》三十卷。前十卷共二千條,記述古代金石器物、碑刻、書畫近二千件的目錄,后二十卷收錄這些器物的跋文,敘述器物出土的時間、地點、《金石錄》書影《宣和博古圖錄》書影收藏者以及器物的內(nèi)容,是當(dāng)時所見金石文字的總錄。
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共二十卷。薛尚功在南宋高宗時任職。此書收集從夏、商到秦、漢的銅器、石器銘文,近五百件,訂訛考異,詳加解釋。在宋代集錄彝器款識的專著中,此書最為豐富,編次也較有條理。
沈括《夢溪筆談》、鄭樵《通志》等書,也包括金石考古方面的內(nèi)容。沈括不僅記錄這些古物的形狀和款識,而且進一步研究器物的制作方法和原理。如從冶金學(xué)理論來解釋古劍,用光學(xué)原理來解釋古鏡,用幾何學(xué)原理來解釋弩機上“望山”的用法,都具有一定的科學(xué)價值。鄭樵在他的《通志》二十略中,專列《金石略》,記錄他一生中見到的古代器物,并且作了考訂。其中證明石鼓為秦代遺物,是可信的定論。
洪遵《泉志》十五卷、龍大淵等《古玉圖譜》一百卷、鄭文寶《玉璽記》、王厚之《漢、晉印章圖譜》各一卷、岳河《程史·古冢桴盂記》等專門研究古代某些器物,這些都是宋以前學(xué)者不曾注意的學(xué)問。
宋代學(xué)者在金石考古學(xué)方面的主要成績是:第一,辛勤收錄古代文物,使原來的奇器珍玩成為學(xué)術(shù)研究的對象,為清代的漢學(xué)研究開拓了先路。第二,創(chuàng)造了傳拓文字和繪制圖形的方法。依據(jù)拓本刻本上石,以求長久。用畫圖描寫每一器物的形狀體制,并說明尺寸、輕重,以及出土地點、收藏者,款識則摹寫文字。第三,肯定了古代器物的名稱。如鐘、鼎、鬲、甗、敦、■、尊、壺等,都是古器自載其名稱,宋人因以定名的。
宋代金石學(xué)、考古學(xué)發(fā)端于宋真宗時期對古銅器的研究。一○○○年(咸平三年),乾州獲得古銅鼎一件,方形四足,上有古文二十一字,真宗命儒臣考證,驗其款識,認(rèn)為是“史信父甗”。把古代器物當(dāng)作一門學(xué)問來研究,還是朱仁宗以后的事。
劉敞《先秦古器記》——宋仁宗時,劉敞和歐陽修大力搜集古代器物,進行著錄和考訂。一○六一年,劉敞出任永興軍路安撫使,長安的古墓荒基很多,經(jīng)常出上古物。劉敞搜集到先秦鼎彝十多件,考訂文字,請工匠摹勒刻石、繪象,一○六三年,撰成《先秦古器記》一卷。有圖錄、銘文、說及贊。劉敞書已失傳,從歐陽修《集古錄》所收先秦古器可見大概。
歐陽修《集古錄》——凡一千卷,一○六三年成書。此書收錄了上千件金石器物,是學(xué)術(shù)史上第一部金石考古學(xué)專著。所收集器物,上自周穆王,下至隋唐五代,內(nèi)容極為廣泛。隨得隨錄,不依時代編次。一○六九年,歐陽修子■“撮其大要,別為錄目”,成《集古錄跋尾》十卷傳世。
呂大臨《考古圖》——共十卷。一○九二年自撰序。本書對所收錄的每件器物,繪圖摹文,釋文列于其下,并將器物的大小、尺寸、容量、重量、出土地點、收藏者一一寫明。另有《考古圖釋文》一卷。
李公麟《考古圖》——又稱《古器圖》,一卷。李公麟是北宋后期著名的畫家,好古博學(xué),善畫工詩,多識古字。收集到夏、商以后鐘、鼎、尊、彝,都能考定世次,辨認(rèn)款識。他的《考古圖》對每件器物,都圖繪形狀,并解釋其制作、鑄文、款字、義訓(xùn)及用途,再作前序和后贊。有的學(xué)者認(rèn)為,宋代“士大夫知留意三代鼎彝之學(xué),實始于伯時(即李公麟)”(翟耆年《籀史》)。
王黼《博古圖》——又稱《宣和博古圖錄》,共三十卷。宋徽宗時,士大夫以至宮廷貴族競相訪求和收藏古物,每一器物動輒值數(shù)十貫甚至上千貫,因此“天下冢墓,破壞殆盡”(蔡條《鐵圍山叢談》)?;兆谒闷魑?,由王黼考訂編纂,分成二十類,共八百多件,是北宋金石文物的精品。
趙明誠《金石錄》——共三十卷。趙明誠,宋徽宗時人,每得書畫鼎彝,即與妻李清照研究整理,指摘疵病。他經(jīng)過二十年努力訪求,收輯金石刻詞二千卷,包括所見夏、商、周到隋、唐、五代的鐘鼎彝器銘文款識,以及碑銘、墓志等石刻文字。又據(jù)二千卷刻詞逐件鑒別考訂,撰成《金石錄》三十卷。前十卷共二千條,記述古代金石器物、碑刻、書畫近二千件的目錄,后二十卷收錄這些器物的跋文,敘述器物出土的時間、地點、《金石錄》書影《宣和博古圖錄》書影收藏者以及器物的內(nèi)容,是當(dāng)時所見金石文字的總錄。
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共二十卷。薛尚功在南宋高宗時任職。此書收集從夏、商到秦、漢的銅器、石器銘文,近五百件,訂訛考異,詳加解釋。在宋代集錄彝器款識的專著中,此書最為豐富,編次也較有條理。
沈括《夢溪筆談》、鄭樵《通志》等書,也包括金石考古方面的內(nèi)容。沈括不僅記錄這些古物的形狀和款識,而且進一步研究器物的制作方法和原理。如從冶金學(xué)理論來解釋古劍,用光學(xué)原理來解釋古鏡,用幾何學(xué)原理來解釋弩機上“望山”的用法,都具有一定的科學(xué)價值。鄭樵在他的《通志》二十略中,專列《金石略》,記錄他一生中見到的古代器物,并且作了考訂。其中證明石鼓為秦代遺物,是可信的定論。
洪遵《泉志》十五卷、龍大淵等《古玉圖譜》一百卷、鄭文寶《玉璽記》、王厚之《漢、晉印章圖譜》各一卷、岳河《程史·古冢桴盂記》等專門研究古代某些器物,這些都是宋以前學(xué)者不曾注意的學(xué)問。
宋代學(xué)者在金石考古學(xué)方面的主要成績是:第一,辛勤收錄古代文物,使原來的奇器珍玩成為學(xué)術(shù)研究的對象,為清代的漢學(xué)研究開拓了先路。第二,創(chuàng)造了傳拓文字和繪制圖形的方法。依據(jù)拓本刻本上石,以求長久。用畫圖描寫每一器物的形狀體制,并說明尺寸、輕重,以及出土地點、收藏者,款識則摹寫文字。第三,肯定了古代器物的名稱。如鐘、鼎、鬲、甗、敦、■、尊、壺等,都是古器自載其名稱,宋人因以定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