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文化

從康有為胡適等手跡,看劉海粟交往與“新文化運動”

“家書抵萬金”“見字如面”的溫暖過往,如今似乎消弭在手機觸屏的表情符號里、演化成敲擊出的字符。

2021-04-16

澎湃新聞

用圖解釋世界的DK出版社,看好中國的科普閱讀

DK幼兒百科“不得不知的事”系列圖書。通往宇宙的路在哪里?如果可以穿越到恐龍時代,你會看到一顆什么樣的星球?神奇的動物為什么這么神奇?我們的人類祖先經(jīng)歷了什么樣的旅程,才…

2021-04-16

澎湃新聞

漢藏藝術“數(shù)字化”:故宮為青海瞿曇寺建立壁畫檔案

故宮博物院完成了對青海省海東市瞿曇寺壁畫數(shù)據(jù)的一期采集制作。瞿曇寺是青藏高原東部最重要的漢藏藝術、文化寶庫。

2021-04-15

澎湃新聞

從廟堂到江湖——香港警隊博物館一副對聯(lián)的故事

香港警隊博物館陳列的三合會模擬場景中有一副對聯(lián),這副對聯(lián)最早出現(xiàn)于十六世紀明世宗嘉靖皇帝紫禁城的皇宮之中,后來又出現(xiàn)在香港黑社會的入會儀式之中,令人驚奇。

2021-04-15

澎湃新聞

你的種族寫在你的臉上

紀錄片《亞裔美國人》2020年5月,PBS在繼《猶太裔美國人》《意大利裔美國人》和《拉丁裔美國人》之后,又推出一部表現(xiàn)美國移民生活的紀錄片:《亞裔美國人》。

2021-04-15

澎湃新聞

歐洲與中東,想象中的文明沖突

全球化的時代,中西文明以更為緊迫的姿態(tài)將相互間的理解提上議事日程,文明將因對話而更加精彩。

2021-04-15

澎湃新聞

私藏最大宗乾隆御制詩文稿現(xiàn)身,推測為晚清散佚民間

4月14日消息,記者從保利拍賣獲悉,北京故宮博物院以外,目前私人珍藏最大宗乾隆御制詩文稿——包括六十四紙和一本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祝壽頌詞冊頁

2021-04-14

直面周代“燕姬的嫁妝”,垣曲北白鵝墓出土文物將展

山西垣曲北白鵝墓地是一處歷時悠長且保存完整豐富的大型遺址,對研究晉南地區(qū)不同時期的埋葬制度、人群族屬、社會生活等具有重要意義。

2021-04-13

澎湃新聞

中國出版集團:后疫情時代,出版行業(yè)有哪些調整

近日,中國出版集團在成立19周年之際,以“建設書香社會,助力文化強國” 為主題,邀請在京30余家媒體負責人召開中國出版集團媒體懇談會。

2021-04-13

澎湃新聞

盧浮宮全新中文官網(wǎng)上線,48萬藏品高清圖片“觸手可見”

近日,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全新中文官網(wǎng)正式上線( https://www.louvre.fr/zh-hans)

2021-04-11

澎湃新聞

古希伯來字母的發(fā)展與演變

以色列博物館內的字母文字列表(李思琪/攝)一、字母文字的緣起(公元前10世紀以前)現(xiàn)代以色列人稱希伯來語為‘i?rīt(?????),其詞根為‘?r(???),意即“渡過”。…

2021-04-11

澎湃新聞

T恤上的切·格瓦拉:從杰作的誕生到神話的構建

這張臉,相信即便你不認識,也會覺得似曾相識。

2021-04-11

澎湃新聞

草間彌生“走入”紐約植物園,在花草濕地間展露春意

近日,92歲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將自己的一批戶外雕塑搬到了紐約植物園中:新展“草間彌生:宇宙自然”(Kusama: Cosmic Nature)讓人漫步在花叢與波點、南瓜裝飾的花園中。

2021-04-11

澎湃新聞

古陶瓷修復,如何恢復本來樣貌

上海博物館的“古陶瓷的修復與復制技藝”在2020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2021-04-11

由刻鏤之絲到刻鏤之繪:緙織的東傳與發(fā)展

緙絲是指以“通經(jīng)回緯”的梭織方法在經(jīng)向紗線上纏繞各色緯線,織成花紋的傳統(tǒng)織造工藝。緙絲初創(chuàng)源自西方,緙織技術傳入中國,大體源于漢晉時期絲綢之路傳來的西域緙毛工藝。

2021-04-11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