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彰化縣志卷二

彰化縣志 作者:清·周璽


規(guī)制志

城池(寨附)官署(公廨附)倉廒街市保(莊社附)津梁水利驛傳蠲政養(yǎng)濟義塚(封塋附)

古圣人之制治,兵、農(nóng)、禮、樂、數(shù)大端有關于教養(yǎng)者,莫不具有成規(guī)。降而城郭、宮室、都鄙、廬井、關市、津梁諸務,亦必豫為之備,使百姓日用而不知。故筑斯鑿斯,城池固也。止水蕩水,旱潦備也。柱成梁成,橋渡修也。求倉求箱,積貯裕也。以封以樹,墳墓安也。置驛置鋪,郵傳速也。設局設院,而鰥寡孤獨廢疾者,莫不有養(yǎng)也。間或偏災偶告,又為之議賑議恤,使兇年饑饉而民無菜色也。治天下然,治一邑何獨不然。彰化設治百余年,草昧既開,規(guī)為漸備;得督司牧,實心實政,撫綏而振興之,蒸蒸有綱舉目張之效焉。志規(guī)制。

城池(寨附)

官署(公廟附)

倉廒

街市

保(莊社附)

津梁

水利

驛傳

蠲政

養(yǎng)濟

義塚(封塋附)

城池

縣故屬諸羅,「志」謂望寮山有中軍之旗鼓,半線之營壘,即今縣治也。自雍正元年設治,十二年,邑令秦士望始仿諸令周鐘瑄之法,于街巷外遍植莿竹為城,分東西南北為四門。彰化之有竹城,實權輿于此焉。自是歲有栽種,亦頗茂密。迨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亂,砍伐殆盡。六十年,陳周全再擾,兩經(jīng)蹂躪,固宜濯濯矣。嘉慶二年,邑令胡應魁仍依故址,栽植莿竹;又于四門增建城樓。然海外土松,時多地震,經(jīng)十余年,城樓半就傾圮。

十四年,制憲方巡臺抵彰,紳士王松、林文浚等僉呈,準民捐建土城。制憲方據(jù)情入奏,詔報可。于是邑令楊桂森分俸倡捐,州同銜賴應光等一十六人先捐銀一萬五千元助之,遂庀材興工。旋以士民向義樂輸,王松等以土城易坍,議易以磚,謂足資鞏固而垂永久。楊縣令再為通詳列憲,兼籌形式,依舊址而窺之,似葫蘆吸露之樣。以地勢而相之,若蜈蚣照珠之形。辛未年經(jīng)始,至乙亥年告成。

城周圍九百二十二丈二尺八寸,高一丈五尺。雉堞七百八十三垛,垛高三尺。城外連垛計高一丈八尺。城內(nèi)高一丈二尺,基寬一丈五尺,深一丈,上寬一丈。為樓四座,各二層,高三丈九尺。炮臺十二,水洞六,堆房十六。東西徑一里又十分里之四;南北徑一里又十分里之三。東曰樂耕門,西曰慶豐門,南曰宣平門,北曰共辰門。

寨(附)

定軍山寨,周圍計長六十丈,雉堞五十六。內(nèi)高一丈二尺,外高一丈五尺,連雉堞高三尺,共高一丈八尺。基寬一丈五尺,上寬一丈。炮臺四座,水洞二,樓門一。嘉慶十八年,王云鼎、林文浚、賴應光、詹捷能等監(jiān)造。

官署

彰化縣署,在城中南向,雍正六年邑令湯啟聲建。前為大堂,中為川堂,后為后堂、為庫房、為箱房,左側廚房,右側小軒。乾隆五年,邑令許廷璠重建六房。八年,邑令劉靖建幕廳。十三年邑令陸廣霖、十四年邑令蘇渭生相繼修監(jiān)獄。十八年,邑令劉辰駿建天后宮。二十五年,邑令張世珍建官廳。五十一年,林逆之亂毀于火。五十三年,邑令宋學灝領帑重建,略依舊式。嘉慶三年,邑令胡應魁建太極亭于署后。十六年,邑令楊桂森重修,改太極亭為豐樂亭。

典史署,在縣署西偏,乾隆十二年典史朱江重建。二十六年,典史仇作霖修。五十一年,林逆之亂毀于火。五十三年,邑令宋學灝領帑重建。

縣丞署,在南北投保南投街外,乾隆二十四年建。五十一年,林逆之亂毀于火。五十三年領帑重建。

教諭署,在學宮西北畔,嘉慶二十三年邑令吳性誠諭紳士林文浚、羅桂芳等,勸民捐建,在白沙書院后(乾隆五十一年,林逆之亂,教諭訓導署毀于火,后請建未建。嘉慶二十二年,裁訓導缺,移設于淡水廳學。于是專建教諭署,始因書院后舊址擴之)。

貓霧拺巡檢署,在犁頭店街,雍正十年建。乾隆五十一年,林逆之亂毀于火。五十三年重建。

北路理番同知廳署,在鹿仔港粟倉南畔,嘉慶二年建(舊署原在縣城內(nèi)南街,乾隆五十三年,移駐鹿仔港)。

鹿仔港巡檢署,在米市街,雍正六年建(嘉慶十四年,裁巡檢缺,移駐于大甲署,遂廢)。

北路副將署,在縣城內(nèi)縣署東畔,南向,乾隆五十三年重建。

都司署,在副將署西偏南向,乾隆五十三年重建。

水師游擊署,在鹿仔港街尾土城內(nèi)南向(舊在鹿仔港北頭營盤內(nèi),乾隆五十三年建,六十年陳逆之亂毀于火,乃移建在土城內(nèi))。

公廨(附)

大公館,在縣城南門內(nèi)城隍廟東畔。

倉廒

一在縣署后,名豐盈倉(計三十間,足貯榖萬石。嘉慶十五年邑令楊桂森新建)。

一在鹿仔港米市街西畔(計一十六間雍正年間建,門首有匾曰天庾正供)。

一在沙連林圯埔街(計二十一間,乾隆十六年莊民捐貲鳩工共建)。

一在半線??h治東門外(計一十五間,康熙五十二年諸邑令周鐘瑄建,后屢重修。嘉慶十六年,邑令楊桂森移建城內(nèi),議改建主靜書院于此,后不果)。

一在貓霧拺保(計三間,雍正初建,今并廢)。

一義倉,在邑內(nèi)小西,計一十九間,道光十四年四月,臺灣府周彥、邑命李廷璧諭紳士羅桂芳、楊廷琛、紀夢熊等,倡首捐建榖石。

街市

凡有市肆者皆曰街:闤闠囂塵,居處叢雜,人煙稠密,屋宇縱橫。街旁衚衕曰巷。郊野之民,群居萃處者,曰村莊,又曰草地。番民所居曰社。

街在縣城內(nèi)者曰:東門街、南街、大西門街、小西門街、暗街仔、總爺街、打鐵街、新店街、北門街。在城廂外者,有北門口街、市仔尾街、南門口街。

巷,在縣城內(nèi)者曰:賜福巷、文書巷、鎖匙巷、城隍廟巷、天公壇巷、暗巷。

街,在縣城外者,曰:

鹿港大街:街衢縱橫皆有,大街長三里許,泉、廈郊商居多,舟車輻輳,百貨充盈。臺自郡城而外,各處貨市,當以鹿港為最。港中街名甚多,總以鹿港街概之,距邑治二十里。

東螺北斗街:故東螺街被水沖壞,舉人楊啟元、林煥章、武舉陳聯(lián)登、監(jiān)生陳宣捷、總理高培洪等議移建于此。街分東西南北中,為大街縱橫整齊,距邑治三十五里。

西螺街:屬西螺保,距邑治五十里。

員林街:屬燕霧保,距邑治二十里。

麥仔寮街:屬海豐保,距邑治七十里。

埔姜侖街:屬布嶼保,距邑治七十里。

二林街:屬二林保,距邑治四十五里。

林圯埔街:屬沙連保,為斗六門等處入山總路,距邑治六十余里。

集集街:屬沙連保,民番交易之處,距邑治六十五里,為入山要路。

南投街:屬南北投保,距邑治四十里。

北投街:屬南北投保,分為新、舊街,距邑治三十里。

大墩街:屬大東保,距邑治二十五里。乾隆丙午林逆在此攻陷官車。

犁頭店街:屬拺東保,距邑治二十里。巡檢署在此。

葫蘆墩街:屬拺東保,距邑治四十五里。

大里杙街:屬拺東保,距邑治二十五里。乾隆丙午林逆巢穴。

四張犁街:屬拺東保,距邑治三十里。

寓鰲頭街:屬大肚保,距邑治三十里。

沙轆街:屬大肚保,距邑治二十五里。

大肚街:屬大肚保,距邑治一十二里。

小埔心街:屬東螺保,距邑治三十五里。

東勢角街:屬拺東保,距邑治六十里。

石崗仔街:屬拺東保,距邑治五十里。

三林街:屬二林保,距邑治五十里。

圳頭厝街:屬海豐保,距邑治六十里。

海豐港街:屬海豐保,距邑治七十五里。該處舊有澳口,可泊商船,今隨澳遷移,如王功宮、番仔挖等處,以泊船處為街。

打廉街:屬馬芝保,距邑治二十里。

悅興街:屬東螺保,距邑治四十里。

社頭街:屬大武郡保,距邑治二十五里。

永靖街:屬大武郡保,距邑治二十五里。

枋橋頭街:屬大武郡保,距邑治三十五里。

挖仔街:屬二林保,距邑治二十五里。

大城厝街:屬深耕保,距邑治四十五里。

王功港街:屬深耕保,距邑治四十里。

番仔挖街:屬深耕保,距邑治五十里。



即保甲之義也。彰化草萊漸辟,村莊日增,原十三保半,今增為十六保。

半線保,邑治西北,今分為半線東保、半線西保。

燕霧保,邑治南,今分為燕霧上保、燕霧下保。

馬芝遴保,邑治西,今分為馬芝上保、馬芝下保。

貓霧拺保,邑治東北,今分為拺東、拺西二保,其東西保中,又分為上下保。

大武郡保,邑治南,今分為武東保、武西保。

東螺保,邑治南,今分為東螺東保、東螺西保。

西螺保,邑治西南。

二林保,邑治西南,今分為二林上保、二林下保。

海豐港保,邑治西南。

深耕保,邑治西南。

布嶼稟保,邑治西南,今分為布嶼東保、布嶼西保。

水沙連保,邑治東南。

大肚保,邑治西北,今分為大肚上保、大肚中保、大肚下保。

貓羅保,邑治東南。

南北投保,邑治東南。

鹿仔港保,邑治西,分馬芝界為半保。

半線東西保,縣城外各莊名:坑仔內(nèi)、瓦磘莊、湳尾莊、烏瓦磘、大岸頭、待人坑、烏磘仔、市仔尾、中寮莊、李厝莊、五條圳、竹仔腳、溪洲莊、后莊仔、窟莊后、查某潭、三塊厝、苧仔潭、鄭厝莊、涂厝厝、侖仔腳、孟仔厝、下犁莊、牛埔莊、徑口厝、溪口厝、溝內(nèi)莊、塭仔莊、草湖莊、和美線、番仔溝、面前厝、營盤埔、竹圍仔、火燒莊、七張犁、四張犁、大霞佃、山寮莊、新埔莊、歐湖厝、阿束社、西勢社、水尾莊、甘仔井、牛椆莊、番社口、大竹圍、柴坑仔、渡船頭、下尾寮、中莊仔、下山腳、平和厝、莿桐腳、霞佃尾、公厝莊、磚仔磘、西莊仔、饒平厝、烏瓦厝、青埔莊、倒廍莊、新莊仔、國姓井、苦苓腳、阿夷莊、下廍莊、皮寮莊、新竹圍、過溝仔、菜公寮、打鐵山、茄藜莊、詔安厝、樹仔腳、樹仔莊、頂山腳、漯沙坑、安溪寮、北橋頭、洋仔厝、吳厝莊、施厝寮、查某旦、南勢莊、??谪?、望影厝、下竹圍、水汴頭、頂泉州厝、下泉州厝、大月眉莊、小月眉莊、十二張犁、十五張犁、七頭家莊、沙墩前莊(月眉)、三塊厝(溪底),六塊寮。

馬芝遴上下保各莊名:圳頭厝、海埔厝、下厝莊、竹圍莊、澎湖厝、王爺厝、脫庫莊、南橋頭、新厝仔、頂廖莊、下廖莊、查畝莊、南勢莊、興化厝、石碑腳、埔腳莊、云霄厝、碑頭莊、頭侖埔、浸橋莊、草港莊、溝墘莊、烏瓦厝、崎溝莊、頭前厝、孩兒安、安東厝、楓仔林、打鐵厝、馬鳴山、山寮莊、青埔莊、后湳莊、三塊厝、楊厝莊、大侖莊、半路店、萆麻厝、學仔莊、番婆莊、霞盃侖、巫厝莊、后溪莊、四塊厝、出水溝、打廉莊、菜堂莊、上南港、下南港、下廍莊、下侖腳、角樹腳、干溪莊、三角完、灣仔內(nèi)、埔鹽莊、南勢埔、新莊仔、三省莊、過溪寮、西勢湖、好修莊、瓦磘莊、番童埔、阿力莊、頂侖腳、牛埔厝、埔心仔、粘厝莊、鎮(zhèn)平莊、秀水厝、同安寮、大有莊、臺灣溝、外埔莊、外中莊、惠來厝、曾厝厝、大侖尾、馬芝遴社、頂埔姜侖、下埔姜侖。

鹿港保:(系馬芝保屬,因設街市,駐海防營汛,人眾事雜,另分為半保)安平鎮(zhèn)、菜市頭、車路口、泉州街、柴寮仔、九間厝、下厝仔、米市街、北頭、官后、中大街、菜園、車圍。

燕霧上下保各莊名:內(nèi)莊莊、橋仔頭、茄苳腳、內(nèi)中莊、番仔墩、灣仔內(nèi)、楓腳莊、三家春、苦瓜寮、姜仔寮、陜西莊、田尾厝、北勢洋、新興莊、秀水莊、口莊莊、湳尾莊、侖仔頂、白沙坑、碑底莊、大坑內(nèi)、溪北莊、劉厝莊、莊仔莊、港墘厝、員林街、菜園內(nèi)、西莊莊、車路口、圳頭厝、五條圳、南平莊、水碓莊、北勢莊、大埔厝、東勢莊、杉橋莊、田中央、大侖莊、碑腳莊、佳錫莊、外侖仔、內(nèi)侖仔、茄苳林、過溝莊、擺塘莊、港尾莊、東山港、三塊厝、黃厝莊、碑仔頭、犁頭厝、大三角潭、小三角潭、燕霧大莊。

大武郡東西保各莊名:萬年莊、竹篾店、三條圳、番仔侖、挖仔莊、湖水坑、泉州寮、林厝莊、柴頭井、下壩莊、大分寮、榻窩寮、漳埔寮、社頭街、火燒莊、舊社莊、廣興莊、三塊厝、紅毛社、牛埔仔、邱厝厝、崁頂莊、卓乃潭、田中央、大新莊、小新莊、圳墘莊、枋橋頭、半路厝、許厝寮、湳仔莊、呂厝莊、內(nèi)湖興、埤斗莊、內(nèi)灣莊、太平莊、石厝莊、錦湖莊、普興莊、香山莊、鹿堀莊、茄走莊、下竹圍、大溪墘、二重埔、新厝莊、崁仔腳、大水堀、大車路、三條侖、粗坑莊、竹腳寮、丙即莊、浮圳莊、張厝莊、觀地廳、同安宅、福興莊、四塊厝、楊厝莊、水漆林、羅厝莊、竹仔腳、后壁厝、湳墘莊、永靖街、大溝尾、新興莊、湳底莊、湳港西、鎮(zhèn)平莊、曾厝侖、陳厝厝、五汴頭、苦苓腳、侖仔莊、九分玲、太平前、徑口厝、梧鳳莊、坡腳莊、油車店、二抱竹、侖仔腳、三角仔、新福莊、阿媽厝、大埔心、芎蕉腳、皮寮莊、瓦磘厝、惠來厝、溪心壩、圳心石埤、排仔路頭。

南北投保各莊名:新街、舊街、下南勢、牛埔頭、石頭埔、頂茄荖、過溪仔、田厝仔、溪洲仔、牛屎崎、番仔田、內(nèi)木柵、項崁仔、草鞋墩、崎仔頭、圳寮莊、匏仔寮、新店仔、隘寮莊、南埔仔、營盤口、溪洲莊、內(nèi)轆莊、牛路頭、溝仔墘、山腳莊、林仔頭、中莊仔、大坪林、龜仔頭、九芎林、爽文路、龍眼林、月眉厝、南投街、半運堀、半山莊、林仔莊、苦苓腳、茄苳腳、楓樹腳、包尾莊、三塊厝、萬丹莊、牛牯嶺、牛食水、柑宅莊、柴頭井、虎仔坑、半路厝、福興街、番仔寮、二重溪、福興莊、撻仔灣、中寮仔、八圯仙、鄉(xiāng)親寮、后寮仔坑、萬寶新莊(新莊)、南勢仔(坪頂)、竹仔城(黃圯)、埔林莊(北勢)、湳仔莊(崩崁)、■〈犭姜〉仔侖。

西螺保各莊名:西螺街、市仔頭、菜公溝、牛埔厝、崩溝仔、檨仔腳、水尾莊、新安莊、菜園仔、永定厝、大北園、出九厝、荷包嶼、揚賢莊、新莊仔、九眠莊、溝仔墘、后埔心、舊擺塘、茄苳腳、大茄苳、后湳仔、前湳莊、饒平厝、孩沙里、何厝莊、甘厝莊、鹿場莊、埤頭莊、番仔莊、小茄苳、魚寮莊、三塊厝、公館仔、永春厝、七座厝、后厝仔、新興莊、藍興莊、廣興莊、黃荊侖、頂湳莊、太和寮、南勢溝、九塊厝、下湳莊、番社邊、新社莊、社口莊、火燒侖、下茄塘、茄塘厝、詹厝侖。

深耕保各莊名:歸德莊、后厝仔、田厝莊、圳頭厝、新盤莊、涂壟厝、犁頭厝、過溝仔、丈八斗、橋仔頭、面前侖、瓦磘仔、傅厝莊、大排柵、東勢柵、萬合莊、內(nèi)溪墘、頂廍仔、埤北莊、過埤莊、番仔挖、外溝墘、王功宮、番仔田、下溝頭、大埔莊、菜寮莊、海墘厝、西港莊、大城厝、大潭墘、新厝仔、下溝墘、四股莊、大湳莊、劉厝莊、頂山腳、下山腳、豐碩莊、游厝莊、洲仔莊、菜公塘、竹圍仔、北勢莊、新莊莊、儒都厝、康能湖、長窖厝、饒豐厝、馬崗厝、界埤莊、侖仔腳、侖仔頂、內(nèi)新厝、西寨莊、三塊厝、九塊厝、五條圳頭、三林公館、東勢牛椆莊、西勢牛椆莊、頂后厝保莊。

布嶼稟保各莊名:大義侖、侖背莊、侖前莊、蘆厝莊、店仔莊、荷包嶼、埤腳莊、溝墘莊、水尾莊、菜寮莊、竹園莊、新莊仔、新竹圍、后璧莊、滿帶厝、大新莊、八角亭、溝仔墘、三角仔、新店仔、惠來厝、打牛湳、莿仔圍、田尾莊、田厝莊、湳仔莊、三座厝、港尾莊、下湳仔、二侖仔、深坑仔、水汴頭、潮洋厝、馬崗厝、瓦厝莊、山仔腳、溪墘厝、芋埔莊、埔姜侖、大坪莊、龍巖厝、貓兒干、管事厝、興化厝、頂新厝、西勢寮、名山莊、東勢寮、溪朗莊、草湖莊、七張犁、崩溝寮、竹圍仔、蕭壠厝、長寮莊、阿勸莊、大有莊、田寮莊、番仔埔、格仔頭、十八張犁。

海豐保各莊名:麥寮街、光在寮、四塊厝、北港莊、火燒寮、前面厝、中山莊、許厝寮、新打埔、施厝寮、牛食水、湖仔內(nèi)、同安厝、蒼巖莊、月眉莊、呂厝莊、牛埔頭、圳頭厝、鯉魚莊、東勢莊、大邊堀、槺榔湖、湖頭厝、后安寮、留厝莊、巫厝莊、澄海厝、泉州厝、菜公堂、呂祖厝、菁埔仔、五條港、南公館、火燒牛椆。

大肚上中下保各莊名:寓都莊、社口莊、芊蓁林、槺榔仔、大槺榔、麻踏侖、秀水莊、武鹿莊、塭仔寮、三塊厝、南簡莊、四塊厝、青埔莊、客莊莊、頂湳仔、下湳仔、田寮莊、橋頭莊、鹿寮莊、高密莊、舊莊莊、魚寮莊、番仔寮、十塊寮、楊厝寮、橋頭寮、海豐厝、吳厝莊、西勢寮、公館莊、沙轆街、沙轆莊、陳厝莊、火燒橋、田中央、海墘厝、八張犁、鴨母寮、烏瓦磘、竹林莊、犁份莊、斗衣莊、埔尾莊、山仔頂、新莊仔、六路厝、詔安厝、埔仔莊、大肚街、三角街、竹圍內(nèi)、廟仔后、山仔腳、三坪坑、宮下莊、崁仔腳、茄投莊、塭仔墘、崁仔頂、牛埔莊、火燒寮、蛇仔侖、龍目井、海埔厝、竹坑莊、水里港、福頭侖、福州厝、新莊仔、涂葛崛、頭湖莊、楊厝莊、六塊厝、汴仔頭、渡船頭、社腳莊、營盤埔、學田莊、烏日莊、半路店、頂朥■〈月胥〉、下朥■〈月胥〉、中灣莊、山仔頂、竹山莊、內(nèi)灣莊、籃仔頭、井仔頭、南寮莊、寓■〈敄上魚下〉頭街、水里崎腳、土地公后、麻園車埔、三塊厝仔、鹿仔港寮、下寮仔尾、寮仔大莊、山仔崎頭。

東螺東西保各莊名:悅興街、七張犁、四塊厝、良吉莊、梅洲莊、興化莊、寶斗莊、下水仔、麻園寮、圳墘厝、睦宜莊、侖仔尾、突后莊、打廉莊、田尾莊、饒平厝、鼻仔頭、新厝仔、芎蕉莊、烏途莊、芎蕉腳、漳浦厝、下萬年、新莊仔、二八水、番仔寮、半路厝、海豐寮、茄苳坑、松柏坑、十五莊、同安寮、沙仔侖、下水埔、頂下壩、湖仔內(nèi)、溪頭莊、牛埔厝、北斗街、溪洲莊、舊眉莊、番仔埔、茄苳腳、北勢寮、五張犁、八張犁、海豐侖、龜殼花、扶樹莊、西勢寮、三條圳、湳堵莊、打馬辰、大新莊、半廍仔、溪墘厝、詔安厝、新莊仔、鳳凰厝、三塊厝、路口厝、江西店、水漆林、侖仔腳、連交厝、頂后埔、下后埔、吳厝莊、頂麻園、見貴莊、西瓜寮、下麻園、下溪洲、圳寮莊、涂結厝、埤頭莊、牛椆仔、埔心街、內(nèi)十張犁、外十張犁、頂樹仔腳、下樹仔腳、內(nèi)潮洋厝、十三張犁、三十張犁。

貓霧拺東西上下保各莊名:四張犁、陳平莊、七張犁、后莊仔、員寶莊、頭家厝、水汴頭、水廉莊、甘蔗侖、加志角、烏牛欄、校標林、社皮莊、牛埔仔、溝仔墘、車路墘、大埔厝、葫蘆墩、南坑口、翁仔社、上圳寮、下圳寮、東勢莊、西勢莊、望樓莊、兆莊莊、杜口莊、新廣莊、圳島莊、洪圳頭、馬崗厝、楓樹肚、華圍莊、大思仔、港尾仔、上橫山、下橫山、六張犁、新興莊、壩仔莊、四塊厝、上員林、下員林、水堀頭、饒陽厝、八張犁、土牛角、東勢角、石崗仔、九房厝、石墻圍、埤頭山、校標埔、上新莊、下新莊、匠寮莊、新社仔、鳥銃頭、水井仔、罩蘭莊、內(nèi)新莊、外新莊、橋仔頭、學官田、同安厝、番社腳、山仔腳、江西厝、新青埔、馬龍?zhí)丁⒊毖笄f、惠來厝、上石埤、下石埤、鎮(zhèn)平莊、劉厝莊、三塊厝、新莊仔、水碓莊、永定厝、犁頭店、麻糍埔、九張犁、番婆厝、頭前厝、龍牙莊、土庫莊、麻園頭、后壠仔、賴厝廍、邱厝莊何厝、莊、早溝莊、半坪厝、大瓦厝、草湖莊、大里杙、土城莊、車籠埔、番仔寮、皮寮仔、涼傘樹、詹厝園、瓦磘仔、五張犁、大突寮、大墩街、湳仔莊、大湖莊、三汴頭、旱淡莊、公館莊、棋盤莊、三份埔、二份埔、頂舊社、下舊社、軍工寮、上坪林、下坪林、頂橋頭、下橋頭、上瓦磘、下瓦磘、上潭墘、下潭墘、大湳莊、溪洲大湳、十三張犁、三十張犁、頂楓樹腳、下楓樹腳、外廍外莊、湳仔西大新莊。

貓羅保各莊名:溪北莊、客哩莊、石螺潭、同安厝、溪心壩、頂廍莊、下哩仔、海豐厝、柳樹湳、阿罩霧、大坑口、舊社莊、土城莊、四塊厝、南勢仔、茄荖厝、北溝莊、溪南莊、內(nèi)快官、外快官、番仔田、荷包嶼、田中央、石牌坑、竹林莊、舊社莊、大埔莊、匏哩莊、社口莊、楓樹腳、茄苳腳、新寮莊、猴坑莊、寶斗厝、本縣莊、油車店、苦苓腳、下茄荖、南豐寮、金瓜寮、德興坑。

二林上下保各莊名:頂寮莊、溪湖厝、山寮莊、鳳凰厝、北勢尾、車店交、田中央、大突頭、阿公厝、水汴頭、大竹圍、竹圍仔、侖仔厝、番婆莊、茄苳溝、西勢厝、大突莊、北勢莊、牛埔頭、下水仔、西勢仔、二侖莊、車路口、新打埔、詹厝莊、青埔仔、周厝侖、石碑腳、前柳莊、后柳莊、西莊仔、七塊厝、天盛莊、浸水莊、湖仔內(nèi)、后灣仔、斗車灣、覆鼎金、挖仔街、打銅莊、澎湖厝、牛埔港、竹頭仔、涂厝厝、后湖厝、港尾仔、港墘厝、岱媽莊、侖仔腳、四塊侖、桃仔厝、萬興莊、二林街、中西莊、中罟寮、魚寮莊、舊社莊、施厝寮、路上厝、后寮莊、鹿寮莊、隙仔莊、蘆竹塘、內(nèi)油車、四籬仔、番仔田、崁頂莊、溝頭莊、面前厝、白廟仔、福興莊、樹仔腳、侖仔頂、崁頭厝、大護厝、漏磘莊、五莊仔、大侖莊。

沙連保各莊名:林圯埔、三角潭、埔心仔、江西林、香員腳、下坪莊、冷水坑、花溪厝、中崎莊、柯仔坑、磁朥厝、豬朥棕、東埔蠟、圳頭坑、筍仔林、小半天、車光寮、獐仔寮、粗坑莊、坪仔頂、清水溝、社寮莊、藤湖莊、木屐寮、他里溫、水底寮、頂埔莊、后埔仔、水車莊、集集街、廣盛莊、濁水莊、田寮莊、屈尺龜、崁頂莊。(以上各莊名系佾生程燦三采訪)。

社(附)

生番、熟番所居之處統(tǒng)名曰社,今就可知者錄之。

柴坑仔社、半線社、阿束社、馬芝遴社、貓霧拺社、大肚社、南投社、樸仔籬社、烏牛欄社、北投社、貓羅社、貓兒干社、大武郡社、大突社、二林社、遷善社、感恩社、水里社、岸里社、南社、東螺社、西螺社、眉里社:以上二十三社,皆歸化熟番所居。然或漢人雜處,或遷徙而墟其地,姑就原名紀載耳。

木武郡社、吷里社、毛啐社、平來萬社、內(nèi)眉里社、貓丹社、社仔社、內(nèi)斗截社、外眉里社、木扣社、子黑社、外斗截社、哆哈啷社、子希社、倒咯社、田仔社、田頭社、貓?zhí)m社、思順社、挽蘭社、埔里社、蠻蠻社、致霧社、福骨社:以上二十四社,皆歸化生番所居,在水沙連內(nèi),距邑治八、九十里。其未歸化者。性嗜殺人,人跡罕到,無由知其社名而記之。

津梁

虎尾溪渡(嘉、彰交界處,冬、春水涸,沙草茫茫。夏秋雨水溪流漲滿,非船不渡,有上中下三渡)、鹿場莊渡(西螺往嘉義要道,溪南為嘉義,溪北為彰屬莊,邑治六十里)、三條圳渡(東西螺往來通津,距邑治四十五里)、公豸寮渡、打馬辰渡(在西螺社之東,距邑治五十里)、樹仔腳渡、貓兒干渡、西螺溪渡(南北往來通津)、苦揀腳渡、大侖腳渡、中渡頭渡(在茄苳腳莊北,中渡頭莊南,距邑治五里。為淡水、彰屬通行要津。其水源從茄滑溪順流入海)、柴坑仔渡(一名林仔潭渡,在茄滑溪之下,北為朥■〈月胥〉,南為柴坑仔,彰、拺往來要津)、溪心壩渡(在海豐厝莊外,貓羅、貓霧拺通行要津,距邑治一十五里)、大肚溪渡(一加滑溪渡、一柴坑仔渡、一中渡頭渡、一寮仔渡,四處分為上中下渡,水從雙溪口合流,烏溪、貓羅溪、貓霧拺溪三支并入,西出掃帚尾入海)、寮仔渡(在寮仔莊下,為大肚溪下渡)、加滑溪渡(今名新莊仔渡,在田中央之北,上■〈月胥〉新莊仔之南。彰、拺通行要津,距邑治十里)、大甲溪渡(溪南地距數(shù)里,淡、彰往來通行要津。溪多員石,石上生苔,圓滑可畏,其水湍急,稱為絕險。距邑五十里)、濁水溪渡(在沙連為社寮、林圯埔通行要津,距邑治五十里)、集集渡(集集與沙連通行要津,距邑治六十五里)、二八水渡(一名香椽渡,二八水與沙連往來通津)、龍門莊渡、山仔腳渡、大突溪渡(鹿港、二林通津,距邑治二十五里)、桃仔侖渡(鹿港、小埔心街通行要津,距邑治二十八里),東勢角渡(溪不甚闊,水極急流。道光十四年生員劉濟川、軍功六品銜貢生劉章、職軍功六品銜即用訓導羅桂芳鳩金設立義渡,以濟行人)。

楊公橋:在鹿港街尾,溪流沖決,崩壞甚多。嘉慶十七年,邑令楊桂森兼署分府篆捐俸倡造,兩旁筑堤。由是鹿港永無水患,里人名曰楊公橋。

苦揀腳橋:在邑治北五里。

隱居橋:一在鹿港許厝埔,為鹿港、縣城通行大路;一近大埔心莊,為員林往鹿港通行大路。

莿桐腳橋:為縣城、鹿港通行大路。

福興橋:在柴坑仔莊渡船頭,為彰、拺往來大路。前任永定縣學教諭楊梅捐建。道光九年被水沖壞,貢生江梅羹等鳩金重造。

麻糍埔橋:在犁頭店南,彰、拺往來大路。

大岸頭橋:監(jiān)生王奮瑞造。

馬鳴山橋:在邑治西七里。

大侖橋:在邑治西十二里。

秀水莊橋:在邑治南八里。

七張犁橋:在邑治西北八里。

牛車橋:在邑治西北十里。

番仔溝橋:在邑治西北十里。

番婆莊橋:在邑治西北十二里。

大霞佃橋:在邑治西北六里。

水利

彰化水利,在筑陂、開圳,引水灌田,為兆民賴。陂者何?因溪水山泉,勢欲就下,筑為堤防,橫截其流,瀦使高漲,乃開圳于側,導水灌田;即古堤防遺法也。圳者何?相度地勢高處,導水引入小溝,用資灌溉;亦古溝洫遺法也。陂之高計以丈,低計以尺。圳之遠數(shù)十里,近亦數(shù)里。筑費多數(shù)千金,少數(shù)百金。此皆通流灌溉,旱而不涸者。又有地勢卑下,源泉四出,瀦而聚之,任以桔槔,資為灌溉,名曰涸陂。小旱亦藉其利,久旱則涸者。凡陂、圳開筑修理,皆民計田鳩費,不糜公帑焉。

彰化陂大概有四:某由北而南者曰清水圳,引大甲溪水而導之。凡貓霧拺、半線、大肚諸保,良田數(shù)十萬頃,皆資灌溉。其由南而北者曰濁水圳,(即八保圳。言灌八保之田也。亦曰施厝圳,言施家所開也),引濁水溪水而導之。凡東西螺、大武郡、燕霧、馬芝數(shù)保之田,俱資灌溉。其由東而西者,則有南投溪、烏溪、大肚溪之水,各引灌田,其水亦清,而下流歸西北入海。他若各處山泉,支分派別,皆可資以灌田,東西南北,因勢利導,所謂水泉田也。惟濱海之地,惰農(nóng)自安,水利未盡興耳。大抵清水之田,其稻粟皮薄,而米稍輕;濁水之田,其稻粟皮厚,而米較重;泉水之田,其粟與清水等。此又水土不同,而產(chǎn)粟亦異也。

鹿場陂:在虎尾溪墘,源由濁水從虎尾溪分流。

打馬辰陂:在西螺社東,源由虎尾溪分支,流出孩沙里、饒平厝,直至西螺一帶,灌田二千余甲。

馬龍溉陂:在貓霧拺,今名馬鳴潭。潭有泉源,合內(nèi)山之支流長二十余里,陂流四注,大旱不涸,所灌之田甚廣。

西螺引引莊陂:在西螺社。康熙五十三年諸羅縣周鐘瑄捐銀二十兩助民番合筑。

打廉莊陂:在東螺社西北??滴跷迨迥辏T羅縣周鐘瑄捐粟五十石,助莊民合筑。

燕霧莊陂:在半線社南??滴跷迨迥辏T羅縣周鐘瑄捐榖五十石助莊民合筑。

井仔陂:在寓■〈敄上魚下〉頭街口。泉涌山麓,滾滾不竭,灌田甚多。

埔鹽陂:水從施厝圳尾流出,埔鹽業(yè)戶施姓筑埤灌溉好修莊等處田數(shù)百余甲。

施厝圳:在東螺保,源由濁水分流??滴跷迨四?,莊民施長齡筑,時圳道難通,有自稱林先生者,繪圖教以疏鑿之方,于是通流。灌溉五十余里之田,迨圳成欲謝之,查尋并無其人。今圳寮奉祀神位,不忘功也。

十五莊圳:在大武郡保。康熙六十年莊民黃仕卿筑。

二八水圳:在東螺保,橫亙施厝圳、十五莊圳中。

萬丹坑圳:在南北投保之東。

萬斗六溪圳:在貓羅保萬斗六埔。水源詳見山川。業(yè)戶吳伯榮筑,灌田千余甲。

王田圳:在大肚保。業(yè)戶董顯謨筑,其水源從貓霧拺劉厝莊溪筑埤引入流下,循大肚山麓而西,灌溉七莊之田。

中渡頭圳:在大肚保。業(yè)戶王綿遠開墾龜山等莊田三百余甲,自大肚溪中流頭潭筑埤引水通流灌溉。

福馬圳:俗名惡馬水,從大肚溪合二八圳流灌李厝莊等處,共田千余甲。施長齡筑。

險圳:在南北投保,源從烏溪分脈,至茄荖山,穿山鑿石數(shù)十丈,流出灌溉七十余莊之田。乾隆十六年,池良生開筑,里人名為:石圳穿流。

大肚圳:其水源從大肚溪筑埤引入。雍正十三年,業(yè)戶林、戴、石三姓開墾百順莊田六百余甲;又施德興再墾新盛莊田二百余甲,皆資圳流灌溉。

快官圳:其水源從八幾仙出大哮山麓,逕北投碧山巖前,過月眉厝坡至快官。筑圳為頂陂,流衍田中央、邑治北門外,又西過允龜橋邊,浮現(xiàn)出莿桐腳等處,共灌田又千余甲。業(yè)戶楊、曾合筑。

貓兒高圳:即快官下陂。水從頂陂分流出半線保,灌田十余甲。業(yè)戶張、陳合筑。

二八圳:水源與快官圳同,過貓兒高陂流出倒廊等莊,灌田千余甲。業(yè)戶楊志申筑。

貓霧拺圳:在岸里阿里史等莊。水從打蘭內(nèi)山流出,灌溉拺上保田千余甲。業(yè)戶張、藍、秦合筑。

大甲溪圳:水源與貓霧拺圳同,流至大甲溪,筑埤引入,灌溉寓■〈敄上魚下〉頭沙轆等處之田。

南投圳:水從哮貓流出,筑埤瀦蓄,南投保之田皆資灌溉。

馬助圳:在險圳下,源從烏溪分出,灌上下茄荖田五百余甲。

阿轆治圳:在馬助圳之下,水源亦同,灌石頭埔等莊田五百余甲。

??谪熔冢涸隈R芝保。水從快官圳、施厝圳二支合流,筑陂灌上下廖田百余甲。業(yè)戶陳士陶筑。

泉(附)

半壁泉:在北投保北勢湳莊青牛埔山嵌。半壁泉從石罅涌出,味極甘美,里人乏井,皆往汲焉。雖旱亦涌,灌田十余甲,名曰:石壁飛泉。

寓■〈敄上魚下〉頭泉:在寓■〈敄上魚下〉頭街南山麓,涌出,街民資汲,灌田千余畝。

龍目井泉:在龍目井莊。莊民資汲,灌田千畝。

驛傳(遞鋪附)

「春秋內(nèi)傳」:成公五年,晉侯以傳召伯宗??鬃釉唬旱轮餍?,速于置郵而傳命。驛傳之設久矣。彰化海陬,雖有大路之沖,而水陸向無設驛;故棚廠無建。跕馬、跑夫、扛夫,隨時要事酌辦,并無經(jīng)費報銷。遇軍務羽檄,暫設腰踮,凱奏即撤焉。僅設鋪遞凡七所,每鋪設兵三名,而依山一帶,則并鋪遞亦未設矣。

鋪遞(每鋪鋪兵三名)

半線鋪、大武郡鋪:在縣南三十里,南至嘉義縣北交界。

西螺鋪:在縣南五十里,南至虎尾溪十里,與嘉義縣北交界。

草埔鋪:在縣□□□□里□至□□□□□里與□□□□□交界。

埔姜林鋪:在縣□□□里□至□□□□□里與□□□□□交界。

小岡鋪:在縣□□□□里□至□□□□□里與□□□□□交界。

大肚鋪:在縣北一十里,北至大甲溪四十五里,與淡水廳南交界。

鋪司站

彰化額設六站半,每站號書一名,遞夫六名,東依山一帶無設鋪站。

縣口站:在縣城內(nèi)南二十里,與員林站交接。北十五里與龍目井站交接。

員林站:在縣南二十里。南二十里與東螺站交接。北二十里與縣口站交接。

東螺站:在縣南四十里。南十五里與鹿場站交接。北二十里與員林站交接。

鹿場站:在縣南五十五里,南抵虎尾溪與嘉義縣夾界交接。北十里與東螺站交接。

龍目井站:在縣北十五里。南十五里與縣口站交接。北十五里與寓■〈敄上魚下〉頭站交接。

寓■〈敄上魚下〉頭站:在縣北三十里。南十五里與龍目井站交接。北二十里與淡屬夾界交接。

鹿仔港半站:在縣西二十里。東二十里與縣口站交接。西透遞內(nèi)地往來公文。

蠲政

國家承平百余年,災祲不作,大有頻書,似毋庸鐲貸之議矣。然而堯、湯之世,猶有水旱之厄。偏災偶告,不可不亟為之所也。彰化自雍正初設治以來,或因水旱、或遇兵革,疊奉恩綸,豁免減則,恭逢覃恩,普免錢糧。列圣寬大之恩,至于海隅日出,罔弗沾被。而緩征平糶,借倉賑濟,又在曠典之數(shù)也。

乾隆十一年奉旨蠲額征租粟(先是十年九月二十日,奉上諭:閩、廣丙寅年地丁錢糧,已全行蠲免。惟是臺省府屬一廳四縣,地畝額糧,向不編征銀兩,歷系征收粟榖。今內(nèi)地各郡既通行蠲免,而臺屬地畝,因其編征本色,不得一體邀免,非朕普遍加恩之意。著將臺灣府屬一廳四縣丙寅年額征共粟一十六萬余石,全數(shù)蠲免)。

乾隆三十六年,詔蠲全年地丁租稅。

乾隆四十五年,詔蠲全年租稅。

乾隆五十二年,詔蠲本年地丁租稅。

乾隆五十三年,詔免本年正供及地丁銀。

乾隆五十六年,詔蠲正供粟(分三年輪免)。

嘉慶元年,詔蠲正供粟(全臺分作三年輪免)。

嘉慶二年,詔蠲本年正供租稅。

嘉慶二十二年,詔蠲免積欠租稅。

乾隆三年,奉旨豁免水沖田園一百五十余頃。

乾隆十三年,奉旨豁免水沖田園計七十九甲零。

乾隆十八年,奉旨豁免水沖田園。

乾隆三十三年,奉旨豁免水沖田園計一十九甲零。

乾隆三十七年,奉旨豁免水沖田園計十頃五十七畝零。

乾隆六十年,本縣賑濟饑民。

養(yǎng)濟

養(yǎng)濟院:在邑治東門外八卦山下,共房屋□間。乾隆元年,邑令秦士望建,收養(yǎng)麻瘋殘疾之人。

留養(yǎng)局:在養(yǎng)濟院之左。乾隆二十九年,邑令胡邦翰捐俸倡建,房屋四十三間。收養(yǎng)孤貧一百名。年征收租銀一千二百八十四元。

留養(yǎng)局碑記(附)

邑養(yǎng)濟院,例收麻瘋殘疾,孤老不與。余維無告為皇仁所必矜,因審案查出公地與院基毗連,支俸買之。清出官稅,捐置田租,建房四十三間,名曰:「留養(yǎng)局」,歲可活百余人。交替之暇,條議具上列憲?;蒺B(yǎng)有加,則以俟后之君子。局地東至楊老園,西至陳志和竹圍,南至養(yǎng)濟院,北至街,計地一十二畝五分零四絲。府憲蔣,捐銀三百元。知縣胡,捐銀三百一十六元??h丞張克明、巡檢程鏜、杜瀚、典史夏宗本,各捐銀二十元。舉人張源仁、州同楊志申、貢生施國義、監(jiān)生張鳳華,各捐銀七十四元。監(jiān)生周士顯,捐銀一百三十元。監(jiān)生吳朝捷,捐銀一百元。民人陳起、張訓、張子開、陳佛佑、黃突、陳提等,共捐銀三百元。民人賴妙、賴香、陳高等,共捐銀三百元。民人蘇四,捐銀一百元。民人王生楚等一百八人,每年捐認田租銀五百六十五元,又銀三錢五分。民人莊群等一十七人,每年捐認田租銀四十五元。民人汪陽、羅三江,每年捐認田租銀四元,又銀七錢八分。民人方義,每年捐認田租銀三元,又銀八分。另買下茄荖莊田五十甲零,年收租銀四百八十元,又銀五錢四分零。又買上茄荖莊田五甲六分,年收租銀三十八元,又銀三錢二分。又年收店地等稅一百四十六元,又銀六錢五分。以上歲捐收銀一千二百八十四元。知縣胡,另建房一座二間,額租銀一十二元,歸孤貧首,取為大士香燈。

乾隆二十九年歲次甲申十一月日,俸滿知縣胡邦翰立。

留養(yǎng)局原案,因林逆之亂,焚毀無存。蕩平之后,以當日承辦之人,出為照碑記條目查收,養(yǎng)孤貧一百名。每名月給口糧錢四百八十文,逢閏加給,不扣小建。至冬寒時,加給綿衣錢八百文。如有孤貧病故者,每名給予棺木錢八百文。現(xiàn)存房屋二十四間,遂年給銀補葺。所收租銀,請給官串逐月造數(shù)報官查核。

敬義園:在鹿仔港街。乾隆四十二年浙紹魏子鳴同巡檢王坦首捐倡,率紳士林振嵩及郊商等捐貲建置旱園,充為義塚。仍以嬴余捐項,置買店屋租業(yè),擇泉、廈二郊老成之人,為董事辦理。逐年以所收租稅,作敬拾字紙、收斂遺骸、施舍棺木、修造義塚橋路之用(有記見藝文)。

敬義園租稅(附)

一、鹿港大街,三山國王廟右畔瓦店一座,年收稅銀四十元。

一、鹿港潮州街,瓦店一座,年收稅銀四十元。

一、鹿港中街,瓦店一座,年收稅銀二十元。

一、鹿港侖仔頂,瓦店二座,年共收稅銀九十二元。

一、鹿港大街,瓦店一座,年收稅銀七十二元。

一、茄荖溝等莊大租,年實收榖三百石。

一、鹿港菜市頭至街尾東西兩向,年收地基稅錢四十千余文。

義塚

一、在縣治東內(nèi)快山上旱園,前彰化縣蘇渭生捐俸置。

一、在縣治東八卦山上及番仔井等處,前彰化縣胡邦翰捐俸置。

一、彰化縣各處官山并無配納供課者,前經(jīng)縣主秦土望、劉辰駿、胡應魁、吳性誠歷任出示聽民安葬在案。又嘉慶十六年,紳士王松、陳大用等稟稱:縣主楊桂森詣勘,清出各處官山塚地,嚴禁土豪勢惡侵占私墾,出示勒碑在案。

一、在鹿港街后街尾,前巡檢王坦捐俸置。

一、在鹿港三山國王廟后,前巡檢王坦捐置。

一、在東螺北斗街外二處,武舉陳聯(lián)登、廩生陳樂、街耆吳士切等捐置(有碑記),各鄉(xiāng)村義塚,未能盡錄。

封塋(附)

前明鄧國公墓,在八卦山上。

前明蔣國公,在八卦山上(按鄧、蔣二國公,不傳其名,皆同為鄭國姓踞臺時將佐)。

誥封中憲大夫楊志申墓,在……。

誥授中憲大夫楊振文墓,在……。

誥授奉政大夫林國泰墓,在……。

敕贈內(nèi)閣中書曾習輝墓,在番仔井山上,南門外有墓道碑。

貤敕贈內(nèi)閣中書曾實光墓,在猴坑,東門有墓道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