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防
舊志兵防數(shù)
水馬站
舊志館驛遞鋪
河渡
局務(wù)倉庫
舊志諸司倉庫
廨宇
舊志諸司公廨
○兵防
兵以衛(wèi)民,常制也。廣為嶺南巨鎮(zhèn),瞰海負山,前控蕃夷,后帶蠻獠,兵威鎮(zhèn)遏,誠為重事。山林險隘之地,水道津要之沖,自唐宋以來,并設(shè)屯戍。天兵收附,威武如神。鎮(zhèn)守兵防,雖有沿革,然軍機勝算,非人間之所能知,姑記其略。仍以舊志所載前代鎮(zhèn)戍屯防,附列于后。
鎮(zhèn)守廣州路萬戶府:
宣慰司隨司千戶所。
各翼千戶所。
鎮(zhèn)撫所。
城內(nèi)外巡警官。
司縣巡捕弓手:
錄事司弓手貳拾名。
番禺縣弓手壹佰參拾捌名。
南??h弓手貳佰參拾伍名。
東莞縣弓手壹佰肆拾捌名。
增城縣弓手玖拾柒名。
新會縣弓手壹佰肆拾貳名。
香山縣弓手壹佰貳拾名。
清遠縣弓手貳拾柒名。
○舊志兵防數(shù)
禁軍:
東南第十一將五百人。
雄略第十三指揮五百人,馬三百五十疋。
雄略第九指揮三百人。
雄略第二十指揮五百一十人。
雄略第二十二指揮五百人。
雄略第三十一指揮五百人。
澄海第一指揮五百人。
澄海第二指揮五百人。
澄海第三指揮五百人。
澄海第二十七指揮五百人。
澄海第七十四指揮五百人。
澄海第七十五指揮五百人。
歸遠第二十一指揮五百人。
廂軍:
東城面指揮一百五十人。
西城面指揮一百五十人。
造船場指揮七十五人。
駕綱指揮二百二十人。
木匣作指揮一百人。
長運指揮五十人。
省馬鋪指揮三百五十人。
馬遞鋪二百二十五人。
都作院四百八十人。
城外駐泊指揮五十人。
巡檢寨兵:
扶胥都監(jiān)額管澄海第四指揮四百人,又管澄海第二十四指揮四百人。
伍鎮(zhèn)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廣惠州同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右屬番禺縣界
西南道巡檢額管一百人。
廣恩州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右屬南??h界
固戍角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廣惠州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屯門巡檢額管一百五十人。
右屬東莞縣界
廣恩州同巡檢額管澄海第五指揮四百人。
褥州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人。
崖山巡檢額管一百丹五人。
右屬新會縣界
長沙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 屬增城縣界?!?br />
香山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人。
清遠同巡檢額管九十五人。
四會懷集巡檢額管一百五十二人。 【 屬懷集縣界?!?br />
經(jīng)略司:
西淋彈壓額管六十人。
金利彈壓額管八十人。
東涌彈壓額管七十五人。
殿前司摧鋒軍分戍本路三千二百八十七人。
經(jīng)略安撫司水軍一千一百人。
勇敢軍二百五十人。
忠勇軍三百人。
○水馬站
馬站
水站
館驛
遞鋪
圣朝混一區(qū)宇,舟車所至,人力所通,日月所照,霜露所墜,莫非王土,莫非王臣,故水馬站遍天下。廣為楊州盡處,去京師萬余里。然葉舟風(fēng)遞,驲騎星馳,不十余日可至,何其速也。朝廷立法,以田糧七十石買一馬,田參拾伍石糧造一舟,每舟站夫七名,稅與他役俱免,止供使臣官員往來而已。其它走傳,則有急遞鋪焉。故志水馬站。
馬站
六處,馬一百二十六疋。按以下分數(shù)統(tǒng)計,總數(shù)應(yīng)為一百三十六疋。
番禺縣
在城站馬四十疋。
正馬二十疋,貼馬二十疋。
湴湖站馬二十六疋。
正馬一十三疋,貼馬一十三疋。
南??h:
白土站馬三十疋。
正馬一十五疋,貼馬一十五疋。
增城縣:
縣廓站馬一十疋。
正馬五疋,貼馬五疋。
鳥石站馬一十疋。
正馬五疋,貼馬五疋。
清遠縣:
橫石磯站馬二十疋。
正馬一十疋,貼馬一十疋。
水站
一十處,船九十只。
番禺縣:
在城站船二十只。
南??h:
官窯站船一十只。西南站船五只。胥江站船一十只。
清遠縣:
縣廓站船九只。回岐站船九只。橫石磯站船一十二只。
增城縣:
東洲站船五只。
東莞縣:
怗崗站船五只。黃家山站船五只。
館驛
一十四處。下列館驛應(yīng)為十五處。
番禺縣:
東城館驛。湴湖站館驛。
南??h:
西城館驛。白土馬站館驛。官窯水站館驛。西南水站館驛。胥江水站館驛。
清遠縣:
縣廓站館驛。橫石磯水馬站館驛?;蒯R站館驛。
增城縣:
縣廓馬站館驛。烏石馬站館驛。東洲水站館驛。
東莞縣:
怗崗水站館驛。黃家山水站館驛。
遞鋪
四十處。
南??h:
官窯鋪,太平鋪,胥江鋪,蘆苞鋪,石門鋪,金利鋪,黃崗鋪,望仙鋪,仙峒鋪,鴨步鋪。
清遠縣:
回岐鋪,峽口鋪,縣門鋪,濱江鋪,橫石鋪,潖江鋪,大廟鋪。
增城縣:
增江鋪,甘棠鋪,鶴子鋪,河塘鋪,聶田鋪,官路鋪,鴨湖鋪,鳳凰鋪,佛嶺鋪,總鋪。
番禺縣:
府門鋪,大水中鋪,大水正鋪,烏石中鋪,烏石正鋪,白石中鋪,白石正鋪,車陂正鋪,車陂中鋪,馬騎鋪。
東莞縣:
蕉利鋪,水口鋪,獨崗鋪。
○舊志館驛遞鋪
館驛
旱鋪
水鋪
館驛
來歸館在沖霄門外。
來遠驛在蕃巷。
旱鋪
北門鋪,大水鋪,獵德鋪,白石鋪,烏石鋪,佛嶺鋪,聶田鋪,泉石鋪,增江鋪,白沙鋪,官峯鋪,凌江鋪,白鶴驛,巴徑鋪,大宴驛,山塘鋪,峽尾驛,巴由鋪,神步鋪,橫石驛,鴨灘鋪,郭頭鋪,黃崗鋪,伏堂鋪。
水鋪
大通鋪,瑞石鋪,半圃鋪,馬頭崗鋪,馬寧鋪,海州鋪,昆侖鋪,浪鑿鋪,木涌鋪,白塔鋪。
○河渡
長河渡
橫水渡
長河渡
南海縣:
新會渡,肇慶渡,瓦窯渡,丹灶渡,金利渡,奇石渡,張槎渡,龍江渡,炭步渡,白石岡渡,山南渡,鯉水渡,麻奢渡,沙坑渡,四會渡,橫江渡,區(qū)村渡,山根渡,青石渡,山吉渡,馬寧渡,江尾渡,蘭石渡,深村渡,橄欖渡,大灣度,羅村渡,石屈渡,何村渡,古灶渡,沙貝渡,橫岸渡,區(qū)村渡。上文已有「區(qū)村渡」,可能另名書誤,也可能重出。
番禺縣:
東莞渡,蘇家渡,南岸渡,惠州渡,石灣渡,黃家山渡,大寧渡,蓼涌渡,沙亭渡,河南渡,扶南渡,大石渡,茶園渡,佛山渡,相對岡渡,靖康渡,官山渡。
橫水渡
南??h:
寧口渡,西岸渡,官窯渡,和順渡,靈州渡,佛山渡,仁壽渡,冼屈岸渡,牛眠岡渡,三江渡,胥江渡,蔣岸渡,流潮渡,橫岡渡,深村渡,石頭岸渡,迭滘渡,南津沙滘渡,豐江渡,分界渡,禾步駱村渡,上滘渡,西南渡,河清郎鑿渡,葛岸渡,江尾渡,西海白塔渡,大江渡,何村渡,藤涌蘭石渡,平地渡,古灶渡,東村榕州渡,冼村渡,木鐸渡,羅格登洲渡,石屈渡,下黎渡,九江甘竹渡,張槎渡,馮赤口渡,山南白坎渡,何村渡,白鷺洲渡,鹿子洲子渡,大沙渡。
番禺縣:
窯頭渡,玉胖湖渡,新村橫渡,蔞渡,老鴉湖渡,水南北頭渡,獵德渡,■〈蟲雷〉岡渡,西湖橫渡,沙頭渡,南村橫渡,黃家山橫渡,沙河渡,石井渡,土瓜渡,硤石渡,橫滘渡,三元江渡,茶園渡,三曹渡,新婦崗橫渡,古料渡,薗頭渡,吉洲頭渡,石碣渡,古鎮(zhèn)渡,蛋家租渡,觔竹渡,相對岡渡,白泥涌渡,企石渡,怗崗渡,大石頭渡。
○局務(wù)倉庫
廣州路:
惠濟軍民藥局,在南濠街。
商稅務(wù),在南濠街。
灑醋務(wù),在南濠街。
永豐倉,在子城直街,舊名廣豐。
平準庫,在大巿會通坊南。
元貞庫,在子城直街,舊名軍資。
鹽課提舉司:
都鹽倉,在沖霄門外,大德五年創(chuàng)建。
廣盈庫,在本司廨舍內(nèi),至元三十一年重建。
巿舶:
巿舶庫,在子城直街,內(nèi)有來遠樓。
巿舶亭,在朝宗門外,至元十九年創(chuàng)建。
○舊志諸司倉庫
經(jīng)略司:
樁備倉,在廣豐倉南。宋慶元元年,經(jīng)略張釜創(chuàng)建,以羨財糴米儲備。 【 以下皆廢】
封樁庫,在軍資庫內(nèi)。
經(jīng)總制庫,在軍資庫內(nèi)。
犒賞東庫,在州治東廡。
犒賞回易西庫,在右二廂高桂坊。
公使公用庫,在州治西廡。
公使酒庫,在州治東廡。
醋庫,在清海軍門外。
備安庫,在子城直街。
甲仗庫,在州治廳東。
萬人甲仗庫,在甲仗庫東南。
東防城甲仗庫,在震東門內(nèi)。
西防城甲仗庫,在金肅門內(nèi)。
接濟庫,在廣恩館內(nèi)。
都稅務(wù),在阜財門外。
竹木場,在豐樂門外。
轉(zhuǎn)運司:
財計庫,在本司西廡。
提舉司:
常平倉,在廣豐倉北。
廣惠倉,在右二廂青云坊。
常平庫,在軍資庫內(nèi)。
賣鈔庫,在廣惠倉內(nèi)。
解庫,在靈川廟西。
惠民藥局,在本司西。
都鹽倉,在右二廂衣錦坊。
鹽亭,在素波門外。
巿舶司:
巿舶亭,在鎮(zhèn)安門外。
○廨宇
詩詠甘棠,美聽訟之所也。設(shè)官分職以來,各有廳事,所以出政令而決訟獄也。自唐至宋,皆專官署事,故所至廨宇,因以居焉。其臨民蒞事者,止于廳事而已。圣朝立法,設(shè)完坐官,每司或三四員,或五六員。廨宇止為聽斷之地,而各官私居,類皆僦賃。
廣東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于宋經(jīng)略使衙開設(shè)。
海北廣東道肅政廉訪使司,于至元二十八年鼎新創(chuàng)建,即舊通判西廳也。
廣州路總管府廳舍,即舊提舉常平茶鹽衙也。
鎮(zhèn)守廣州路萬戶府,即經(jīng)略司西花園之壯猷堂也。
其余官府,或因或創(chuàng),更易不常,今列于后:
廣東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
正衙門三間。
儀門參間。
設(shè)廳五間。
常衙廳五間:
正廳五間,抱廈三間。
經(jīng)歷司:
正廳參間,耳房貳間,門樓壹座,司房壹拾間。
架閣庫壹座。
東西司房三十間。
海北廣東道肅政廉訪司:
衙門五間。
廳兩座:
前廳一座,抱廈三間,后廳一座,耳房兩間。
經(jīng)歷司:
正廳一座,司房六間,門樓一所。
架閣庫五間。
東西司房廿間。
監(jiān)房一所。
廣州路總管府:
衙門三間。
廳兩座:
前廳一座,后廳一座。
經(jīng)歷司:
正廳一座,司房六間。
架閣庫三間。
東西司房三十間。
鎮(zhèn)守廣州路萬戶府:
正廳一座。
廣東鹽課提舉司:
衙門三間。
正廳一座。
吏目房一所。
東西司房十二間。
○舊志諸司公廨
經(jīng)略安撫司
郡圃
轉(zhuǎn)運司
提舉常平司
提舉巿舶司
經(jīng)略安撫司
州門:舊扁「廣州大都督府」,柯經(jīng)略述建。今扁「宣慰使司都元帥府?!?br />
儀門:舊列戟十有四,柯經(jīng)略建。今為使司帥府儀門。
設(shè)廳:元符二年,柯經(jīng)略建。前楹鐵柱四,南漢鑄也。今為使司帥府公廳。至元三十年重修。大德四年,扁「帥正堂」。
治事廳:今為使司帥府常衙廳。大德六年鼎建。
經(jīng)略安撫廳,在治事廳西。 【 以下皆廢?!?br />
近民堂,在治事廳后。
敬簡堂,在帳門內(nèi)。
帥正堂,在敬簡堂北。
強齋,在治事廳東。
節(jié)齋,在敬簡堂東。
清風(fēng)堂,在安撫廳北。
拱極堂,在清風(fēng)堂北。
郡圃
郡東西圃舊亭池,率荒蕪不治。淳佑壬寅,經(jīng)略方寶學(xué)大琮政余,始命刬治蕪穢,舊者新之,堙沒者出之。西建「元老壯猷」之堂,后為小合,環(huán)植翠竹,扁「日報平安」。
前瞰石屏也,為小亭二,左「明發(fā)」,右「晚渡」??绯貫榉綐颍ㄐ⊥て渲?,扁「可兼」。橋東為運甓齋,西為饗軍堂。南建小亭,面越山,瞰蓮池,扁「對越」。堂之北,倚城由西級而升,曰「攀天」,曰「玉光」。屋其巔,壁環(huán)板而規(guī),中望澄清閣,高與古木齊,虛空相照,如月宮然,扁「先月樓臺」。直西為方丈室,扁「不動心境」。由東級而升,曰「緩步」,曰「更上」。屋其巔,扁「連天觀閣」。又東為方士宅,扁「斗南堂」。前為就日樓,又南為存軒。自「緩步」級而下,轉(zhuǎn)修廊,過梅亭,扁「石心鐵腸」。循修廊而東,過「無邊風(fēng)月」,至「有腳陽春」,入中圃為靜廉道院,取風(fēng)靜官廉語。小亭二,左「九節(jié)」,右「六穗」。異花怪石,羅植檻砌,繚以小徑。東過「山意」,至心田書院。一柱八表,象田字,且取一極三才義。前為三徑,入松關(guān),出茂林修竹。東過廣平頌愛堂,至「佳木秀陰」,上鐵庵,南過「無盡藏」,至椿壽堂,木古石老,面而屋之,中壁繪壽域圖。后為廣居庵。由椿壽堂過盈把籬,至云階,入廣清府。由云階過紫筍圃,至羣玉山房、錦步障、卻月觀、薝卜林,出「壺中日月」,東行至「穗石福地」,后為喜雪軒,直南為「不易心泉」。東曰「野人風(fēng)味」,西曰「仙香世界」。亭二,東「賦梅」,西「對薇」。古木秀陰,不類人境,直勝概也。歲遇節(jié),縱民樂之。其后,馬經(jīng)略天驥于「穗石福地」之左,建修廊,扁「物外乾坤」,與舊「壺中日月」相直。次建春堂,廊之東,累級而升,扁「地位清高」。又于云巔建亭,扁「海觀」,以增眺覽之勝。歸附后,僅存廣平、壯猷二堂,余皆蕪沒。
轉(zhuǎn)運司
轉(zhuǎn)運司,舊有東西二廳,在西城航海門內(nèi)。紹興三十年以后,止差一員。
瑞芝堂,在廳事之后。紹興三年二月,臺門右柱產(chǎn)金芝,一根八葉,三月再秀,分莖至十六葉。五年二月,復(fù)產(chǎn)金芝,蕊敷迭出,一根二十一葉。運使黃棆有記。
宅堂,在瑞芝堂北。
袞節(jié)堂,在廳事東,舊名袞繡。
澄清堂,在袞節(jié)堂東,舊名華遠。淳佑甲辰秋,李運判遇易華遠為澄清,以澄清堂改為光霽。
景濂堂,舊在仙湖之東,久廢。又于舊澄清堂扁此名。
水壺,在今景濂堂下,前瞰仙湖。黃運判撤其□據(jù)永樂大典卷二二五六,「水壺」系「冰壺」,「黃運判撤其材」。改鳴佩。
一碧,在仙湖南,即舊葛仙洲故基,舊名葛仙洲。趙運判改創(chuàng),易以今名。陳運判煒辟而大之。
月林亭,在灣南亭之右。
柳嶼亭,在月林亭東南。
奧趣,在仙湖東北。
觀魚臺,在奧趣北。
觀政,在觀魚北。
秀陰,在觀政北。
野渡,在秀陰前。
濂泉,在射圃北。黃運判樸于泉上結(jié)亭,名鳴佩。
志雨,在城上航海門南。
海邊春,在志雨西。
藏春園,在仙湖西。
見山,在藏春內(nèi)北。
清暢堂,在華遠東,今移在綠遶西。
歲寒,在清暢南,黃運判改名南雪堂。 【 以上皆廢?!?br />
濂溪書院,詳見「學(xué)校」。
千秋寺,在仙湖西,奉真觀之右,濂溪書院□。
奉真觀,舊名綠凈,在千秋寺北。
葛仙井,在奉真觀之側(cè)。
葛仙祠,舊附在奉真觀內(nèi),葛運判改創(chuàng)祠宇于丹井之西。
提舉常平司
澄清樓,舊名熙春臺。淳熙四年,提舉葛公世顯名連天觀。紹興四年,虞提舉衡改建今名,菊坡崔公題扁。
觀風(fēng)堂,在廳東。嘉泰二年,提舉陳公岐建。【 以下皆廢。】
燕喜堂,在宅堂內(nèi)。
仁壽堂,在宅堂北。
遠華堂,在西園。淳熙九年,林提舉出岊建。
生云,在遠華后。淳熙十一年,韓提舉壁建。
翼然亭,在城上,下瞰石洲。慶元三年,徐提舉安國建。
睇錦,在城上。
貯清,在西園。淳熙十一年,韓提舉壁建。
倚吟,在西園。
提舉巿舶司
勝己齋,在廳事東。【 以下皆廢?!?br />
公生明,在勝己齋后。
戲彩堂,在廳事北。
山齋,在戲彩堂西。
九思堂,在廳事西。
達觀樓,在九思堂后。
南風(fēng)堂,在后園。
鑒正,在南風(fēng)堂左。
叢秀,在鑒正東。
舊志兵防數(shù)
水馬站
舊志館驛遞鋪
河渡
局務(wù)倉庫
舊志諸司倉庫
廨宇
舊志諸司公廨
○兵防
兵以衛(wèi)民,常制也。廣為嶺南巨鎮(zhèn),瞰海負山,前控蕃夷,后帶蠻獠,兵威鎮(zhèn)遏,誠為重事。山林險隘之地,水道津要之沖,自唐宋以來,并設(shè)屯戍。天兵收附,威武如神。鎮(zhèn)守兵防,雖有沿革,然軍機勝算,非人間之所能知,姑記其略。仍以舊志所載前代鎮(zhèn)戍屯防,附列于后。
鎮(zhèn)守廣州路萬戶府:
宣慰司隨司千戶所。
各翼千戶所。
鎮(zhèn)撫所。
城內(nèi)外巡警官。
司縣巡捕弓手:
錄事司弓手貳拾名。
番禺縣弓手壹佰參拾捌名。
南??h弓手貳佰參拾伍名。
東莞縣弓手壹佰肆拾捌名。
增城縣弓手玖拾柒名。
新會縣弓手壹佰肆拾貳名。
香山縣弓手壹佰貳拾名。
清遠縣弓手貳拾柒名。
○舊志兵防數(shù)
禁軍:
東南第十一將五百人。
雄略第十三指揮五百人,馬三百五十疋。
雄略第九指揮三百人。
雄略第二十指揮五百一十人。
雄略第二十二指揮五百人。
雄略第三十一指揮五百人。
澄海第一指揮五百人。
澄海第二指揮五百人。
澄海第三指揮五百人。
澄海第二十七指揮五百人。
澄海第七十四指揮五百人。
澄海第七十五指揮五百人。
歸遠第二十一指揮五百人。
廂軍:
東城面指揮一百五十人。
西城面指揮一百五十人。
造船場指揮七十五人。
駕綱指揮二百二十人。
木匣作指揮一百人。
長運指揮五十人。
省馬鋪指揮三百五十人。
馬遞鋪二百二十五人。
都作院四百八十人。
城外駐泊指揮五十人。
巡檢寨兵:
扶胥都監(jiān)額管澄海第四指揮四百人,又管澄海第二十四指揮四百人。
伍鎮(zhèn)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廣惠州同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右屬番禺縣界
西南道巡檢額管一百人。
廣恩州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右屬南??h界
固戍角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廣惠州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屯門巡檢額管一百五十人。
右屬東莞縣界
廣恩州同巡檢額管澄海第五指揮四百人。
褥州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人。
崖山巡檢額管一百丹五人。
右屬新會縣界
長沙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 屬增城縣界?!?br />
香山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人。
清遠同巡檢額管九十五人。
四會懷集巡檢額管一百五十二人。 【 屬懷集縣界?!?br />
經(jīng)略司:
西淋彈壓額管六十人。
金利彈壓額管八十人。
東涌彈壓額管七十五人。
殿前司摧鋒軍分戍本路三千二百八十七人。
經(jīng)略安撫司水軍一千一百人。
勇敢軍二百五十人。
忠勇軍三百人。
○水馬站
馬站
水站
館驛
遞鋪
圣朝混一區(qū)宇,舟車所至,人力所通,日月所照,霜露所墜,莫非王土,莫非王臣,故水馬站遍天下。廣為楊州盡處,去京師萬余里。然葉舟風(fēng)遞,驲騎星馳,不十余日可至,何其速也。朝廷立法,以田糧七十石買一馬,田參拾伍石糧造一舟,每舟站夫七名,稅與他役俱免,止供使臣官員往來而已。其它走傳,則有急遞鋪焉。故志水馬站。
馬站
六處,馬一百二十六疋。按以下分數(shù)統(tǒng)計,總數(shù)應(yīng)為一百三十六疋。
番禺縣
在城站馬四十疋。
正馬二十疋,貼馬二十疋。
湴湖站馬二十六疋。
正馬一十三疋,貼馬一十三疋。
南??h:
白土站馬三十疋。
正馬一十五疋,貼馬一十五疋。
增城縣:
縣廓站馬一十疋。
正馬五疋,貼馬五疋。
鳥石站馬一十疋。
正馬五疋,貼馬五疋。
清遠縣:
橫石磯站馬二十疋。
正馬一十疋,貼馬一十疋。
水站
一十處,船九十只。
番禺縣:
在城站船二十只。
南??h:
官窯站船一十只。西南站船五只。胥江站船一十只。
清遠縣:
縣廓站船九只。回岐站船九只。橫石磯站船一十二只。
增城縣:
東洲站船五只。
東莞縣:
怗崗站船五只。黃家山站船五只。
館驛
一十四處。下列館驛應(yīng)為十五處。
番禺縣:
東城館驛。湴湖站館驛。
南??h:
西城館驛。白土馬站館驛。官窯水站館驛。西南水站館驛。胥江水站館驛。
清遠縣:
縣廓站館驛。橫石磯水馬站館驛?;蒯R站館驛。
增城縣:
縣廓馬站館驛。烏石馬站館驛。東洲水站館驛。
東莞縣:
怗崗水站館驛。黃家山水站館驛。
遞鋪
四十處。
南??h:
官窯鋪,太平鋪,胥江鋪,蘆苞鋪,石門鋪,金利鋪,黃崗鋪,望仙鋪,仙峒鋪,鴨步鋪。
清遠縣:
回岐鋪,峽口鋪,縣門鋪,濱江鋪,橫石鋪,潖江鋪,大廟鋪。
增城縣:
增江鋪,甘棠鋪,鶴子鋪,河塘鋪,聶田鋪,官路鋪,鴨湖鋪,鳳凰鋪,佛嶺鋪,總鋪。
番禺縣:
府門鋪,大水中鋪,大水正鋪,烏石中鋪,烏石正鋪,白石中鋪,白石正鋪,車陂正鋪,車陂中鋪,馬騎鋪。
東莞縣:
蕉利鋪,水口鋪,獨崗鋪。
○舊志館驛遞鋪
館驛
旱鋪
水鋪
館驛
來歸館在沖霄門外。
來遠驛在蕃巷。
旱鋪
北門鋪,大水鋪,獵德鋪,白石鋪,烏石鋪,佛嶺鋪,聶田鋪,泉石鋪,增江鋪,白沙鋪,官峯鋪,凌江鋪,白鶴驛,巴徑鋪,大宴驛,山塘鋪,峽尾驛,巴由鋪,神步鋪,橫石驛,鴨灘鋪,郭頭鋪,黃崗鋪,伏堂鋪。
水鋪
大通鋪,瑞石鋪,半圃鋪,馬頭崗鋪,馬寧鋪,海州鋪,昆侖鋪,浪鑿鋪,木涌鋪,白塔鋪。
○河渡
長河渡
橫水渡
長河渡
南海縣:
新會渡,肇慶渡,瓦窯渡,丹灶渡,金利渡,奇石渡,張槎渡,龍江渡,炭步渡,白石岡渡,山南渡,鯉水渡,麻奢渡,沙坑渡,四會渡,橫江渡,區(qū)村渡,山根渡,青石渡,山吉渡,馬寧渡,江尾渡,蘭石渡,深村渡,橄欖渡,大灣度,羅村渡,石屈渡,何村渡,古灶渡,沙貝渡,橫岸渡,區(qū)村渡。上文已有「區(qū)村渡」,可能另名書誤,也可能重出。
番禺縣:
東莞渡,蘇家渡,南岸渡,惠州渡,石灣渡,黃家山渡,大寧渡,蓼涌渡,沙亭渡,河南渡,扶南渡,大石渡,茶園渡,佛山渡,相對岡渡,靖康渡,官山渡。
橫水渡
南??h:
寧口渡,西岸渡,官窯渡,和順渡,靈州渡,佛山渡,仁壽渡,冼屈岸渡,牛眠岡渡,三江渡,胥江渡,蔣岸渡,流潮渡,橫岡渡,深村渡,石頭岸渡,迭滘渡,南津沙滘渡,豐江渡,分界渡,禾步駱村渡,上滘渡,西南渡,河清郎鑿渡,葛岸渡,江尾渡,西海白塔渡,大江渡,何村渡,藤涌蘭石渡,平地渡,古灶渡,東村榕州渡,冼村渡,木鐸渡,羅格登洲渡,石屈渡,下黎渡,九江甘竹渡,張槎渡,馮赤口渡,山南白坎渡,何村渡,白鷺洲渡,鹿子洲子渡,大沙渡。
番禺縣:
窯頭渡,玉胖湖渡,新村橫渡,蔞渡,老鴉湖渡,水南北頭渡,獵德渡,■〈蟲雷〉岡渡,西湖橫渡,沙頭渡,南村橫渡,黃家山橫渡,沙河渡,石井渡,土瓜渡,硤石渡,橫滘渡,三元江渡,茶園渡,三曹渡,新婦崗橫渡,古料渡,薗頭渡,吉洲頭渡,石碣渡,古鎮(zhèn)渡,蛋家租渡,觔竹渡,相對岡渡,白泥涌渡,企石渡,怗崗渡,大石頭渡。
○局務(wù)倉庫
廣州路:
惠濟軍民藥局,在南濠街。
商稅務(wù),在南濠街。
灑醋務(wù),在南濠街。
永豐倉,在子城直街,舊名廣豐。
平準庫,在大巿會通坊南。
元貞庫,在子城直街,舊名軍資。
鹽課提舉司:
都鹽倉,在沖霄門外,大德五年創(chuàng)建。
廣盈庫,在本司廨舍內(nèi),至元三十一年重建。
巿舶:
巿舶庫,在子城直街,內(nèi)有來遠樓。
巿舶亭,在朝宗門外,至元十九年創(chuàng)建。
○舊志諸司倉庫
經(jīng)略司:
樁備倉,在廣豐倉南。宋慶元元年,經(jīng)略張釜創(chuàng)建,以羨財糴米儲備。 【 以下皆廢】
封樁庫,在軍資庫內(nèi)。
經(jīng)總制庫,在軍資庫內(nèi)。
犒賞東庫,在州治東廡。
犒賞回易西庫,在右二廂高桂坊。
公使公用庫,在州治西廡。
公使酒庫,在州治東廡。
醋庫,在清海軍門外。
備安庫,在子城直街。
甲仗庫,在州治廳東。
萬人甲仗庫,在甲仗庫東南。
東防城甲仗庫,在震東門內(nèi)。
西防城甲仗庫,在金肅門內(nèi)。
接濟庫,在廣恩館內(nèi)。
都稅務(wù),在阜財門外。
竹木場,在豐樂門外。
轉(zhuǎn)運司:
財計庫,在本司西廡。
提舉司:
常平倉,在廣豐倉北。
廣惠倉,在右二廂青云坊。
常平庫,在軍資庫內(nèi)。
賣鈔庫,在廣惠倉內(nèi)。
解庫,在靈川廟西。
惠民藥局,在本司西。
都鹽倉,在右二廂衣錦坊。
鹽亭,在素波門外。
巿舶司:
巿舶亭,在鎮(zhèn)安門外。
○廨宇
詩詠甘棠,美聽訟之所也。設(shè)官分職以來,各有廳事,所以出政令而決訟獄也。自唐至宋,皆專官署事,故所至廨宇,因以居焉。其臨民蒞事者,止于廳事而已。圣朝立法,設(shè)完坐官,每司或三四員,或五六員。廨宇止為聽斷之地,而各官私居,類皆僦賃。
廣東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于宋經(jīng)略使衙開設(shè)。
海北廣東道肅政廉訪使司,于至元二十八年鼎新創(chuàng)建,即舊通判西廳也。
廣州路總管府廳舍,即舊提舉常平茶鹽衙也。
鎮(zhèn)守廣州路萬戶府,即經(jīng)略司西花園之壯猷堂也。
其余官府,或因或創(chuàng),更易不常,今列于后:
廣東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
正衙門三間。
儀門參間。
設(shè)廳五間。
常衙廳五間:
正廳五間,抱廈三間。
經(jīng)歷司:
正廳參間,耳房貳間,門樓壹座,司房壹拾間。
架閣庫壹座。
東西司房三十間。
海北廣東道肅政廉訪司:
衙門五間。
廳兩座:
前廳一座,抱廈三間,后廳一座,耳房兩間。
經(jīng)歷司:
正廳一座,司房六間,門樓一所。
架閣庫五間。
東西司房廿間。
監(jiān)房一所。
廣州路總管府:
衙門三間。
廳兩座:
前廳一座,后廳一座。
經(jīng)歷司:
正廳一座,司房六間。
架閣庫三間。
東西司房三十間。
鎮(zhèn)守廣州路萬戶府:
正廳一座。
廣東鹽課提舉司:
衙門三間。
正廳一座。
吏目房一所。
東西司房十二間。
○舊志諸司公廨
經(jīng)略安撫司
郡圃
轉(zhuǎn)運司
提舉常平司
提舉巿舶司
經(jīng)略安撫司
州門:舊扁「廣州大都督府」,柯經(jīng)略述建。今扁「宣慰使司都元帥府?!?br />
儀門:舊列戟十有四,柯經(jīng)略建。今為使司帥府儀門。
設(shè)廳:元符二年,柯經(jīng)略建。前楹鐵柱四,南漢鑄也。今為使司帥府公廳。至元三十年重修。大德四年,扁「帥正堂」。
治事廳:今為使司帥府常衙廳。大德六年鼎建。
經(jīng)略安撫廳,在治事廳西。 【 以下皆廢?!?br />
近民堂,在治事廳后。
敬簡堂,在帳門內(nèi)。
帥正堂,在敬簡堂北。
強齋,在治事廳東。
節(jié)齋,在敬簡堂東。
清風(fēng)堂,在安撫廳北。
拱極堂,在清風(fēng)堂北。
郡圃
郡東西圃舊亭池,率荒蕪不治。淳佑壬寅,經(jīng)略方寶學(xué)大琮政余,始命刬治蕪穢,舊者新之,堙沒者出之。西建「元老壯猷」之堂,后為小合,環(huán)植翠竹,扁「日報平安」。
前瞰石屏也,為小亭二,左「明發(fā)」,右「晚渡」??绯貫榉綐颍ㄐ⊥て渲?,扁「可兼」。橋東為運甓齋,西為饗軍堂。南建小亭,面越山,瞰蓮池,扁「對越」。堂之北,倚城由西級而升,曰「攀天」,曰「玉光」。屋其巔,壁環(huán)板而規(guī),中望澄清閣,高與古木齊,虛空相照,如月宮然,扁「先月樓臺」。直西為方丈室,扁「不動心境」。由東級而升,曰「緩步」,曰「更上」。屋其巔,扁「連天觀閣」。又東為方士宅,扁「斗南堂」。前為就日樓,又南為存軒。自「緩步」級而下,轉(zhuǎn)修廊,過梅亭,扁「石心鐵腸」。循修廊而東,過「無邊風(fēng)月」,至「有腳陽春」,入中圃為靜廉道院,取風(fēng)靜官廉語。小亭二,左「九節(jié)」,右「六穗」。異花怪石,羅植檻砌,繚以小徑。東過「山意」,至心田書院。一柱八表,象田字,且取一極三才義。前為三徑,入松關(guān),出茂林修竹。東過廣平頌愛堂,至「佳木秀陰」,上鐵庵,南過「無盡藏」,至椿壽堂,木古石老,面而屋之,中壁繪壽域圖。后為廣居庵。由椿壽堂過盈把籬,至云階,入廣清府。由云階過紫筍圃,至羣玉山房、錦步障、卻月觀、薝卜林,出「壺中日月」,東行至「穗石福地」,后為喜雪軒,直南為「不易心泉」。東曰「野人風(fēng)味」,西曰「仙香世界」。亭二,東「賦梅」,西「對薇」。古木秀陰,不類人境,直勝概也。歲遇節(jié),縱民樂之。其后,馬經(jīng)略天驥于「穗石福地」之左,建修廊,扁「物外乾坤」,與舊「壺中日月」相直。次建春堂,廊之東,累級而升,扁「地位清高」。又于云巔建亭,扁「海觀」,以增眺覽之勝。歸附后,僅存廣平、壯猷二堂,余皆蕪沒。
轉(zhuǎn)運司
轉(zhuǎn)運司,舊有東西二廳,在西城航海門內(nèi)。紹興三十年以后,止差一員。
瑞芝堂,在廳事之后。紹興三年二月,臺門右柱產(chǎn)金芝,一根八葉,三月再秀,分莖至十六葉。五年二月,復(fù)產(chǎn)金芝,蕊敷迭出,一根二十一葉。運使黃棆有記。
宅堂,在瑞芝堂北。
袞節(jié)堂,在廳事東,舊名袞繡。
澄清堂,在袞節(jié)堂東,舊名華遠。淳佑甲辰秋,李運判遇易華遠為澄清,以澄清堂改為光霽。
景濂堂,舊在仙湖之東,久廢。又于舊澄清堂扁此名。
水壺,在今景濂堂下,前瞰仙湖。黃運判撤其□據(jù)永樂大典卷二二五六,「水壺」系「冰壺」,「黃運判撤其材」。改鳴佩。
一碧,在仙湖南,即舊葛仙洲故基,舊名葛仙洲。趙運判改創(chuàng),易以今名。陳運判煒辟而大之。
月林亭,在灣南亭之右。
柳嶼亭,在月林亭東南。
奧趣,在仙湖東北。
觀魚臺,在奧趣北。
觀政,在觀魚北。
秀陰,在觀政北。
野渡,在秀陰前。
濂泉,在射圃北。黃運判樸于泉上結(jié)亭,名鳴佩。
志雨,在城上航海門南。
海邊春,在志雨西。
藏春園,在仙湖西。
見山,在藏春內(nèi)北。
清暢堂,在華遠東,今移在綠遶西。
歲寒,在清暢南,黃運判改名南雪堂。 【 以上皆廢?!?br />
濂溪書院,詳見「學(xué)校」。
千秋寺,在仙湖西,奉真觀之右,濂溪書院□。
奉真觀,舊名綠凈,在千秋寺北。
葛仙井,在奉真觀之側(cè)。
葛仙祠,舊附在奉真觀內(nèi),葛運判改創(chuàng)祠宇于丹井之西。
提舉常平司
澄清樓,舊名熙春臺。淳熙四年,提舉葛公世顯名連天觀。紹興四年,虞提舉衡改建今名,菊坡崔公題扁。
觀風(fēng)堂,在廳東。嘉泰二年,提舉陳公岐建。【 以下皆廢。】
燕喜堂,在宅堂內(nèi)。
仁壽堂,在宅堂北。
遠華堂,在西園。淳熙九年,林提舉出岊建。
生云,在遠華后。淳熙十一年,韓提舉壁建。
翼然亭,在城上,下瞰石洲。慶元三年,徐提舉安國建。
睇錦,在城上。
貯清,在西園。淳熙十一年,韓提舉壁建。
倚吟,在西園。
提舉巿舶司
勝己齋,在廳事東。【 以下皆廢?!?br />
公生明,在勝己齋后。
戲彩堂,在廳事北。
山齋,在戲彩堂西。
九思堂,在廳事西。
達觀樓,在九思堂后。
南風(fēng)堂,在后園。
鑒正,在南風(fēng)堂左。
叢秀,在鑒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