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之八十五

八閩通志 作者:明·黃仲昭


拾遺

志所以志一方之事,凡可以裨益世教者無巨細皆可志也。閩為東南文獻之邦,載籍所紀事跡甚伙,亦既以類相從而悉志之矣,其有不可以類分者不幾于遺乎?夫天下之物稍可以資世用者,一有遺焉人必拾之以為用矣,況事關文獻而可以裨益世教者其忍遺耶?乃志拾遺。

福州府

〔晉〕

郭璞《遷州記》:“桑田為海,人事更改。六旬甲子,當見其害1。更重著衣,周回重載。鄭國歸朝,重關為待。鳥出木空,千載不昧。前有雙眉,重施粉黛。溪澗水來,盡歸于海。主輯其客,客住主在。穩(wěn)首東日,高山鎮(zhèn)寨。本自添金,因成右兌。但見蛇影2,莫知坐亥。事過方知,知而未會。龍山高山,光照其代。巧婦能裁,得令人愛。若解修心,得其終倍。市籠放火,聚集磊磊。有一老翁,手把竹筒。重添新宰。在言不在。銘曰:太康之載,遷插甌基。四色牢城,層巒三徑。洪許南流,瑞龍地應。其主螺女,現對花峰。千載不雜。世代興隆。諸邦萬古,繁盛仁風。其城形狀。如鸞似鳳。勢氣盤拿,遇兵不饉,遇荒不掠,逢災不染,其甲子滿,廢而復興?!痹斠姟度脚f志》。

太康三年,太守嚴高圖越王山南之形勢3以咨郭璞,璞曰:“方山秀拔于前,三山環(huán)峙于后,八百年后大盛?!庇钟凶徳唬骸爸虚g崒兀創(chuàng)危亭4,八百年前兆此名。天降元精如漢佐,岳陶靈氣似周臣。中坻不見客舠路5,古渡應無病涉人。好是褰裳待今日,罾浦坊中人挺生?!卑础度街尽?,嘗有人得石刻于城南釣龍臺,其文如此也。)

〔唐〕

興元元年,蕭復為福建宣慰安撫使。

貞元四年四月,福建軍亂,逐其觀察使吳詵,大將郝誡謚自稱留后。(上二事出《唐書》。)

陳通方,閩縣人,貞元十年第四人及第,與相國王播同榜。時播年五十余。通方戲拊之曰:“王老王老奉贈一第?!毖匀漳和具h同贈官也。播后入相,通方因之仕宦不達,竟以困躓而終。出《閩中記》。

元和四年,禁福建掠良民為奴婢者。出《唐書》。

陳彥博,字朝美,唐元和五年及第。初,夢至一公庭,帷幄熒煌,幾榻上有尺牘,煥然若金字,主者曰:“比明年進士名,將奏之上帝。”彥博前觀有三十二人,其名在焉。及榜出,果符前夢,官至信州貴溪令。

陳蜀,字文郁,唐乾符五年及第。初,夢神人謂曰:“當在山下水邊及第?!敝潦牵魉灸恕蹂U?,豈非前兆乎。舊記乃下缺一字,疑“崔”字也。(上二事俱出《閩中記》。)

乾符五年十二月,黃巢陷福州。

景福二年五月,王潮陷福州,范暉死之。潮自稱留后。是年建州刺史徐歸范、汀州刺史鐘全慕俱叛附于王潮。(上二事出《唐書》。)

初潮之未至也,閩人謠曰:“潮水來,巖頭沒;潮水去,矢口出?!逼浜蟪比腴}而觀察使陳巖卒,及潮卒,而其弟審知代之,是其驗也。

王審知身長七尺六寸,面紫色,方口,隆準。初潮之幽緒也,植劍于地,與眾盟曰:“拜而倒者為帥。”至審知拜,劍躍而起,眾遂推之。審知讓潮,而己副焉。其營上常有紫氣,識者曰:“此軍中必有貴人。”既總府事,時四方竊據,或勸其建國,審知曰:“寧作開門節(jié)度使,不作閉門天子?!痹谖欢拍曜?。

初王氏甃城日,陶磚者悉以錢文印其上。后城入錢氏,人以為先兆云。(上三事出《閩中記》。)

〔宋〕

雍熙二年七月6,遣使按問福建刑獄,仍察官吏勤惰以聞。

至道二年閏七月,詔福建民負人錢沒入男女者還其家,故匿者有罪7。

四年,除民歲丁錢。

大中祥符四年七月,詔以兩浙、福建、荊湖南北、廣南東路六路尚循偽制,輸丁身錢歲凡四十五萬四百貫,民有子者或棄不養(yǎng),或賣為童仆,或廢為釋老,悉除之。按蔡襄有札子奏免漳泉興化軍丁錢之事,蓋引用上件詔令。

天圣二年8,詔禁福建巫覡挾邪術害人者。

六年,除福州民逋官莊錢十二萬八千緍。(上六事出《宋史》。)

嘉祐五年二月,禮部貢院言準袷享赦書諸路、州、軍解進士絕少處量增解額,內福建泉、南劍、漳、汀州、邵武、興化軍共增四十五人。出《仁宗實錄》。時江浙、福建、川、廣諸州、軍共增解額一百三十五人。

永泰俗嗜屠牛,徐確為尉時禁止甚嚴。會令之子病,思啖牛心,屠者不敢違,巳市一犢,且將鼓刀。犢逸,銜刀徑趨尉治。確適在縣廳,犢亦走庭下。確驗問,為治屠者,送承天寺為長生牛。提點刑獄祖無頗刻石記其事。出《壺山集》。

元厚之平生嗜富貴,不喜處外,外補多觖望。及以給事中領長樂,親舊祖道都門,勉以東閩盛府,百貨所聚,永嘉之柑,烏石荔子,珍絕天下。絳下車作詩謝之云:“丹荔黃柑北苑茶,勞君誘我向天涯。爭如太液池邊看,池北池南總是花?!背觥睹t清話》。

福州泉州興化軍瀕海,七八月多大風,俗云癡風,亦云颶風,其來風雨俱作,飛瓦拔木,甚者再宿乃止。食頃有風自南來,其勢力蓋盛,名為報風。出《遯齋閑覽》。

江李覯,一日與處士陳烈同赴蔡君謨飲。時正春,營妓皆在后圃賣酒,君謨因命以佐飲,烈已不樂。酒行,眾妓方歌,烈逾墻而遁,覯座上賦詩有“山鳥不知紅粉樂,一聲檀板便驚飛”之句。后烈聞之,遂投牒云:“李覯本無士行,輒造賓筵,詆釋氏為妖狐,指孟軻為非圣,按吾圣經云非圣人者無法,合依名教肆諸市朝。”君謨覽牒,笑謂來者云:“傳語先生,今后不復使弟子也?!背觥兜郎角逶挕?。

慶歷六年十二月蔡襄知州日,作《太平圣惠方后序》,親書于碑。其略曰:“太宗皇帝一平宇內,集古今名方與藥石診視之法,敕國醫(yī)詮次,類分百卷,號曰《太平圣惠方》,詔頒州郡,傳于吏民。州郡承之,大率嚴管籲9,謹曝晾而已,吏民莫得與利焉。閩俗左醫(yī)右巫,疾家依巫索祟,而過醫(yī)門十才二三,故醫(yī)之傳益少。余治州之明年,議錄舊所賜書以示于眾??と撕蜗E碚撸ǚ郊恐畬W,凡圣惠方有異域瓖怪難致之物,若食金石草木得不死之篇,一皆置之。酌其便于民用者,得方六千九十六10。希彭謹愿自守,為鄉(xiāng)閭所信,因取其本謄載于板,列牙門之左右,所以尊圣主無窮之澤,又曉人以巫祝之謬,使之歸經常之道,亦刺史之一職也?!逼浔畷r在府宅堂之右。希彭家太平公輔坊,有墨寶軒藏蔡公真跡。

襄又作《五戒》,其一曰:觀今之俗為父母者視己之子猶有厚薄,迨至娶婦,多令異食。貧者困于日給,其勢不得不然,富者亦何為之?蓋父母之心,不能均于諸子以至此,不可不戒。二曰:人子之孝本于養(yǎng)親以順其志,死生不違于禮,是孝誠之至也。觀今之俗,貧富之家多是父母異財11,兄弟分養(yǎng),乃至纖悉無有不校。及其亡也,破產賣宅以為酒肴,設勞親知與浮屠,以求冥福。原其為心,不在于親,將以夸勝于世12。是不知為孝之本也,生則盡養(yǎng),死不妄費13。三曰:兄弟之愛出于天性,少小相從,其心歡欣,豈有閑哉?后因娶婦14,或至臨財,憎惡一開,即成怨隙,至有興訴訟、刑獄15至死而不息者,殊可哀也。蓋由聽婦言,貪財利,絕同胞之恩、友愛之情,遂及于此。四曰:娶婦欲以傳嗣,豈為財也。觀今之俗,娶妻不顧門戶,直求資財,未有婚姻之家不為怨怒。原其由,蓋婚禮之廣靡費,已而校橐19,朝索其一,暮索其二,姑辱其婦,夫虐其妻,求之不已,若不滿意,至有割男女之愛,輒相棄背。習俗日久,不以為怪,此生民之大弊也17。五曰:凡人情莫不欲富,至于農人、百工、商賈之家,莫不晝夜營度,以求其利。然農人兼并,商賈欺謾,大率刻剝貧民,罔昧神理。譬如百蟲聚居,強者食啖,曾不暫息,求而得之,廣為施與,冀滅罪惡,其愚甚矣。今欲為福,孰若減刻剝之心,以寬貧民,去欺謾之行,以畏神理。為子孫之計,則亦久遠,居鄉(xiāng)黨之間,則為良民18。其義至明,不可不志。

襄又作《山頭齋會戒》曰:“使州體問自來風俗,被喪之家言,有靡用,破賣產業(yè),置辦酒食齋筵,名為孝行。至有亡歿之人,舉家不敢哭臨,先將田屋出帳典賣,得人就頭,商量打了定錢,方敢舉殮。外拘人情,中抑哀毀,是不孝之人也。出殯之夕,鄰里識與不識盡來吊問,恣食酒肉,包攜歸家,至使喪家費用無極。其于人情,鄰里當有贈遺,以資喪家。慰吊之際,豈可恣食酒肉,以為宴樂?是無禮之人也。山頭齋筵,僧俗之中,本非知識,齋食不足,每人散錢二百文,如有少缺,便即忿怒。送葬之禮雖出于古,豈有本無哀情,只趁齋食?喪家竭力,不給所求,此與乞丐何異?是無恥之人也。若不斷絕,民間轉見不易,禮義之日遠19。右仰喪葬之家,喪夜,賓客不得置酒宴樂,山頭不得廣置齋筵聚會并分散錢物以充齋價。如有輒敢,罪在家長。并城外僧院不得與人辦置山頭齋,及坊虞侯耆長常切覺察。

襄又作教民十六事:一、應有無徒輩欺誑20,是知州親知于州縣,打索關節(jié),乞取財物,許人告21。二、市買賣物虧減價例,及不畫時還錢,仰行人陳告。三、行人于諸官廳干當廚庫公人及市買等處,每月若有行用錢物,罪在行人22。四、巡欄告稅,不得擅入人家搜檢稅物,須申州取候指揮。五、市行見行銅錢23,如有夾雜砂臘新錢,許人告。六、銀行輒造次銀出賣,許人告捉。七、人戶居停賭錢,本罪科斷外,必定拆屋納官。八、僧人不得止宿俗家。婦人不得聽講及非時入僧院。九、諸官除依條本廳并專轄處科決外,不得擅行決罰24。十、巡檢使臣非承使州指揮,不得帶甲領兵搜圍人家,檢索違禁物色。若窩藏強劫并殺人賊明有蹤跡,許收捉。十一、諸縣擅行科取修造,及諸色鄉(xiāng)人斂掠人戶錢物入己,許人陳理25。十二、在州坊虞候所由26并外縣公人所受情弊,放散公事,不送州縣,許人告。十三、推司、當直司并外縣公人,因勘公事,廣有所受,許人因事報覆。十四、諸坊只許管本地內爭斗、火燭、奸盜、賭錢殺牛公事。十五、在城里外喪葬之家,喪夜不得置酒肉、宴樂,以虧孝道。山頭不得廣置齋筵,違者罪在家長。十六、士庶家不肖子弟盜賣家產,并轉肩出利買客人貨,貴買賤賣,如本人無錢,勒牙保人賣業(yè)填還。(上四事出《三山舊志》。)

慶歷以前,福建廂軍差在廣南諸州屯駐及軍回人數,比之去時,大半死損,蔡襄知福州,乞廂軍屯駐廣南系宣差者,只于比近軍州節(jié)次那移對替,年歲計之,存救人命不可勝數。其后本軍只差廂軍于福州屯駐,合泉州、邵武軍共一百五十人,今罷。又熙寧八年,以福建廂軍駐泊邕州一千。候邕州招填澄海士兵替換五百人,令轉運就整差撥替換。今后福建承例差赴廣西屯戍,更不差拔。出曾師建記及長編。

蔡君謨知福州,以疾不視事者累日。每夜中即夢登鼓角樓,憑鼓而睡。通判有怪鼓角將累日不打三更者,因對:“數夜有大蛇盤踞鼓上不敢近。”君謨既愈,與通判言所夢,正與鼓角將所說同。遂以君謨?yōu)樯呔?。出《東齋記事》。

襄為閩漕日,禁絕蓄蠱甚嚴,凡破數百家,自后稍息。八年,仁宗閱福建奏獄,多以蠱毒殺人者,福建醫(yī)工27林士元能以藥下,遂詔錄其方。又令太醫(yī)集法方之善治蠱毒者為一篇,命參知政事杜履為序,頒之。嘉祐六年,郡守范師道乃牒諸縣,各以其方雕板揭于縣門云:“應中蠱毒,不拘年代遠近,先煮雞子一枚,將銀釵一只及熟雞子納口含之。待一飯久,取出釵及雞子,俱黑色,是中毒也。可用一方:五倍子三兩,木香、丁香各一十文28,甘草三寸,一半炮出火毒,一半生用,糯米二十粒,輕粉三分,硫黃末一錢重,麝香一十文,右八味入小沙瓶內,用水十分,同煎七分。候藥面上生皺皮,是藥熟。用絹濾去滓,取七分小碗通口服。須平旦仰臥,令頭高,其藥須三度上來,斗心即不得動。如吐出,則用桶盛之,若魚脬類,乃是惡物。吐后用茶一盞以止。如瀉亦不妨,瀉后用白粥補。忌生冷、油膩、鲊醬。十日后,服后藥,解毒丸三二丸補之,更服和氣湯散,十余日平復。解毒丸者,如人中毒,十日以前,則此藥可療。五倍子半斤,甑中蒸炮令熟;丁香三兩焙黃焦色;預知子半斤,一半蒸令熟,一半熔令黃色;木香三兩,一半炮令黃色,一半焙過;麝香三文;甘草二兩,一半炮黃色,一半生用;水銀粉一盂子;朱砂一兩細研為末。右件搗羅為細末,用陳米、爛飯為丸,如彈子大。用藥時研令細,同酒一盞溫服。紹興二年秋,連江、古田民有查佐等蓄蠱殺人29,其家來訴,張守為帥,依條斷遣,仍榜十二縣,委保正副結五家為保,互相覺察,知而不糾其罪與均。仍頒飭令賞格,散榜要處。出《三山舊志》。

蔡端明與屯田員外郎劉異約婚,厥后端明登禁從,而屯田既沒,家益落。劉世為福州侯官人,端明出知福州,就尋前約,其家力以非偶為辭,端明曰:“古人掛劍尚有心許,吾與劉君氣義相求,兩家之好,雖在髫齡,媒聘未行,然一言豈可食耶?今其所不足者不過謂奩具爾。凡女家資遣乃悉自為治辦。”遂使其子旬受室以歸。出何紘所編《莆陽人物志》。

陳烈先生幼嘗與蔡君謨同硯席,后君謨鎮(zhèn)福唐,勵精為郡,嚴肅吏治,毫發(fā)不容,合境大化。一日,先生往見焉,維舟庭下,聞公之嚴察不往謁,留詩曰:“溪山龍虎盤,溪水鼓角喧。中宵鄉(xiāng)夢破,六月夜衾寒;風雨生殘樹,蛟螭喜怒瀾。殷勤祝舟子,移棹過前灘。”庭吏錄詩以呈公。公見,遽命以記謝過,曰:“先生既以詩誨之,不若耳提面教之也?!毕壬谷ィ珵橹凫V威。出《翰府名談》。

重和元年,詔閩監(jiān)司督責州縣還集流民。

宣和三年八月,曲赦福建路。

靖康元年八月,福州軍亂,殺其知州事柳廷俊。(上三事出《宋史》。)

葉夢得云,陳烈行怪多偽。蔡君謨母死,烈往吊,自其家匍匐而進,人問之,烈曰:“此詩所謂凡民有喪,匍匐救之者也。”其所為類如此。出《石林燕語》??贾谑?,王陶為福建提刑,亦嘗詆烈貪詐,乞奪所受恩。司馬溫公為諫官,率同列力辯之,陶之說遂不行。以是觀之,夢得之言蓋亦陶之類耳。大抵流俗之見,善同惡異,君子之所為決非流俗之所能為也。流俗既不能為君子之所為,于是乎惡心生焉,惡心一生,則謗訕詆毀將無所不至矣。陶蓋俗吏無足道者,而夢得以文雅名一時,其言亦如此,可怪也夫。

鄭所南工寫蘭,不妄與人,邑宰求之不得,因脅以他事,所南怒曰:“頭可斫,蘭不可得?!眹L寫一幅自題其上云:“純是君子,絕無小人。深山之中,以天為春。”又過齊子芳書塾題云:“此世但除君父外,不曾別受一人恩。”又題寒菊云:“御寒不籍冰為骨,去國自同金鑄心?!逼渲伊x之發(fā)于詞章者多類此。出《連江縣志》。

鄭俠聞子侄誦《考槃》之義曰:“弗諼者弗忘君之惡,弗過者弗過君之朝,弗告者弗告君以善,顧人之于君有惓惓之不忍也。故永矢以絕之?!眰b嘆曰:“是何言歟?古之人在畎畝不忘君,況于賢者一不見用而忿戾若是哉。蓋弗諼者弗忘君也,弗過者弗以為君過也,弗告者弗以告他人也。”其存心如此。出《福清縣志》。

吳元美,字仲突,永福人,宋宣和六年進士,由太常寺簿出為福建憲司機宜文字,作《夏二子傳》,其略云:“天以商代夏,是以伊尹相湯伐桀而聲其刻剝之罪。當是時,清商飆起,義氣播揚,勁風四掃,宙宇清廓。夏告終于鳴條,二子之族無大小長少,皆望風殞滅,殆無遺類,天下之民始得安食酣飲而鼓舞于清世矣?!毕亩又^蚊蠅也。其鄉(xiāng)人進士鄭瑋得之,持以告本路提點刑獄公事權福州孫汝翼,汝翼惡之,抵瑋罪,瑋怒,走行在,訴元美譏毀大臣。元美家有潛光亭、商隱堂,瑋上秦檜啟曰:“亭號潛光,蓋有心于黨李;堂名商隱,實無意于事秦?!彼灶惔?。檜進呈,上令有司究實取旨。法寺等言,元美指斥國家,譏毀大臣,法當死。上特宥之,除名容州編管,再謫南雄州以死。后五年,楊椿、洪遵等為言于朝,將旨官其子。出《永福縣志》。嗟乎!方秦檜得政時,士大夫欲求速化者爭奔走其門,炙手可熱,瑋諂媚傾險,小人之尤者,固無足道,而一時法寺亦希檜旨以陷害無辜,吁可畏哉。

歐陽文忠公曰:“唐之晚年詩人無復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務以精意相高,如周樸者,構思尤艱,每有所得,必極其雕琢。故時人稱樸詩月鍛季煉,未及成篇,已播人口。其名重當時如此,而今不復傳矣。余少時猶見其集,其句有云:‘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又云:‘曉來山雨鬧,雨過杏花稀。’誠佳句也?!背觥稓W公詩話》,按《幕府燕談》以“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為杜荀鶴詩。歐公則以為周樸詩,必有所據。

建炎元年八月,遣使撫諭閩諸路及體訪官吏貪廉、軍民利病。

三年四月,詔減福建歲上供錢三之一。(上二事出《宋史》。)

鄭首,字晉信,福清人。少年強記能文,年十九魁鄉(xiāng)薦。朝廷新頒溫公《通鑒》有鬻于門者,首一覽輒能默識。高宗南渡,大赦天下。首以赦書不文,別撰數語,遣弟子二百人馳宣于水南山下,躬效縣官跪拜。又以鄉(xiāng)人借地架屋,首戲答之曰:“近來土地窄狹,無處可借?!彼鞛槿烁嬗摚性t賜死。臨刑之際,天霧酸黑,太史奏東南文星墜,上有旨赦之,而首已死矣。平生著述有《六經解》及《榕溪文集》行于世。出《福清縣志》。嗚呼!首雖有文才,而狂誕浮淺,自取夷戮,無足道者。志之以為世之輕俊者戒。

林仲嘉,福清人。留題長溪之虎溪曰:“山闊青連海,溪長綠繞城。規(guī)模唐故郡,弦誦魯諸生?!庇衷唬骸鞍兹战涢芏?,風霜吹客衣。梅梢驚歲晚,沙際有春歸。”其所作多類此。出《福清縣志》。

紹興元年六月30,禁福建轉運司抑民出助軍錢。

二年四月31,釋福建諸州雜犯罪以下囚。是月,賜福建宣撫司賞軍錢十萬緡。七月,悉蠲福建諸州被兵之家田稅。八月,賑福建饑民。是月,遣監(jiān)察御史明橐等五人,宣諭江浙、湖廣、福建諸路,仍降詔諭官吏以遣使按察、勸懲、誅賞之意。

五年五月,減福建貢茶歲額之半32。八月,蠲福建州軍借撥常平錢米。十二月,賑福建饑民33,命監(jiān)司、帥臣分選僚屬及提舉常平官躬行檢察。

六年四月,命福建安撫司發(fā)水軍討海賊鄭慶。

十年五月,以福建、廣東盜起,命兩路監(jiān)司出境共討。

十四年六月,賑福建被水之民。

二十四年八月,罷福建貢荔枝。

二十五年,禁閩浙川廣貢真珠文犀。

二十六年,蠲閩浙諸州歲供軍器所物料三之一,減諸工匠千人34。

二十七年,減福建鹽鐵錢歲八萬緡。

乾道四年二月,罷福建路賣鈔鹽,蠲轉運司歲發(fā)鈔鹽十五萬緡35。(上十七事出《宋史》。)

魏幾,字天隨,福清人,少師事艾軒。嘗賦《丹霞夾明月》詩,有“半白在梨花”之句,人以“半白梨花郎”目之。后潛德無耀,其昆仲有雪堂、天游,亦名士也。

黃直卿與李道傳字貫之,隆州井研人。書云:“向來同學之士今凋零殆盡,閩中則潘謙之、柄、三山人。楊志仁、復,福安人。一林正卿、學蒙。一林子武、夔孫。(俱三山人。)李守約、閎祖。李公晦;方子。(俱邵武人。)江西則甘吉父、節(jié)。黃去私、張元德;洽。江東則李敬子、燔。胡伯量、泳。蔡元思;浙中則黃味道、賀孫。潘子善、時舉。黃子洪,士毅,其先莆田人。大約不過此數人。年來得尊兄并大府陳寺丞宓,莆田人。相與接續(xù),尤覺此道之不孤也。”出《勉齋文集》。愚桉文公高弟因此書可以考見其一二,故錄之。

浦舍人初至閩時,往見林子羽,子羽不出,使二玄問所為來,浦舍人乃書《送人之荊門》一詩投之曰:“以此相評耳。”二玄讀至“云邊路繞巴山色,樹里河流漢水聲”,大喜曰:“此吾家詩也?!彼煲园鬃佑?,子羽始出,相見甚歡,因流連久之,蓋多所唱和,浦舍人之詩名于是大噪。士伸于知己,屈于不知己,此固其理歟。出劉欽謨《岳臺集》。浦舍人,名源,字長源,吳人。二玄謂周又玄、黃玄之也。

薛弼紹興中帥福州,議門外夾道榕木,鷺巢其上,弼欲盡伐之。是夜參議曾悟夢介胄者懇云:“府主惡鷺穢,可去之?!泵魅沾笥?,鷺群悉空。出《大明一統志》。

??茑崗V陸梁莆、福間,帆駛兵犀,云合亡命,無不一當百,官軍莫能制,自號滾海蛟。有詔勿捕,命以官,使主福之延祥兵,以徼南溟。延祥隸帥閫,廣旦望趨府,群僚以其故所為,遍賓次無與立談者,廣郁郁弗言。一日,晨入,未衙,群僚偶語風檐,或及詩句,廣矍然起于坐曰:“鄭廣粗人,欲有拙詩白之諸官,可乎?”眾屬耳,乃長吟曰:“鄭廣有詩上眾官,文武看來總一般。眾官做官卻做賊,鄭廣做賊卻做官?!睗M座慚噱。章以初好誦此詩,每曰:“今天下士大夫愧鄭廣者多矣,吾濟可不知自警乎?”出《程史》。

鄭性之丞相府清風堂石階上有臥尸跡,天陰時尤顯36。蓋其當宋季以暮年登科,未幾拜相,時侵漁百姓至奪其屋廬以廣第宅,有被逼抑者遂自殺于此。見《南村輟耕錄》。

黑虎,王醫(yī)師者繼先之別名也,富甲一郡。世業(yè)醫(yī),其大父居京師以黑虎丹自名,因號“黑虎王家”。及繼先幸于高宗,積官留后,通國稱為醫(yī)師。初,秦檜擅權而未張,頗賂上左右以固寵,繼先實表里之。當其盛時勢焰與檜等。諸子至列筵閣,金紫盈門,揜顧賕寵37,攘市便腴,抑民子女為妾侍,罪不可勝紀。而依憑城社,中外不敢擬者三十年。紹興三十一年,蜀人杜莘老38欲擊之而未發(fā)。會邊釁啟,繼先首輦重寶為南遁計,都城為之騷然,上聞之不樂,劉锜帥京口,請以先發(fā)制人之策,決用兵,上意猶隱忍不決,但欲以兵應。繼先素怯,猶幸和議之堅以竊安,因間言于上曰:“邊鄙本無事,蓋新進用主兵官,好作弗靖,欲邀功耳。各斬一二人,和可復固?!鄙喜淮穑熘^侍貂曰:“是欲我斬劉锜耶?”莘老39遂上疏列其十罪。初進讀,帝猶拂然,莘老扣榻曰:“臣以執(zhí)法事陛下,不能去一醫(yī),死不敢退?!豹q未許。因密言:“外議謂繼先以左道幸,恐謗議叢起,臣且不忍聽?!鄙鲜甲兩卓稀Tt繼先居于福,子孫勒停都城,田宅皆沒官,奴婢之強鬻者從便。令下,中外大悅。繼先以先事聞詔,多藏遠徙,雖籍不害其富也。迄今其故居華棟連甍,猶號巨室。一傳而子弟蕩析,至不能家,或者謂其致不以道,宜于厚亡。

胡銓乞斬秦檜,竄新州,一時士大夫畏罪鉗舌,莫敢與立談,獨王盧溪廷珪詩而送之。檜怒,坐以訕謗,流夜郎。又有朝士陳剛中、三山寓公張仲宗亦以作啟與詞為餞而得罪,時論韙之。(上二事出《程史》。)

寶祐六年七月,詔前福建漕臣高斯得已奪職鐫官,其贓百余萬嚴限征償,以懲貪吏。

德祐二年正月,福建路馬軍總管沈世隆降于元。八月,以王積翁為福建提刑招捕使兼知南劍州備御上三郡。九月,元阿刺罕寇建寧府,執(zhí)守臣趙崇饑。積翁棄城去,走行都,遣人納款于元。十一月,元軍寇福州,積翁為內應,遂與知州王剛中以城降。元軍引還,留潛悅友為福州宣慰使,積翁副之?;幢诟V菡咧\殺積翁以應張世杰,事覺,為積翁所殺。祥興元年,元延海經略司左副都元帥劉深言積翁既已降附,復通謀于張世杰,心懷兩端。積翁亦上言兵力單弱,若不暫從,恐為闔郡生靈之患。元主原其罪。

祥興元年三月,元以蒙古帶唆都、蒲壽庚行中書省事于福州,鎮(zhèn)撫瀕海諸郡。(上三事出《宋史》。)

〔元〕

至元十七年,唆都部下顧總管聚黨于海道劫奪商貨,范文虎招降之。

十八年十二月,獲福州叛賊林天成,戮于市。免福州路今年稅二分,十八年以前租稅俱免征。

二十年,免福建歸附后未征苗稅。

二十九年八月,福建行省參政魏天祐獻計,發(fā)民一萬鑿山煉銀,歲得萬五千兩。天祐賦民鈔市銀輸官,而私其一百七十錠,臺臣請追其贓而罷煉銀事,從之。

三十年正月,敕福建毋進鶻。七月,詔免福建歲輸皮貨及泉州織作纻絲。

至順二年,立福建道廣教總管府從掌僧尼之政,秩正三品。府設達魯花赤總管、同知府事、判官各一員,宣政院選流內官擬注以聞,總管則僧為之。

至正十八年八月,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三旦八遁于福建。先是,三旦八討?zhàn)堉?,貪財玩寇,久而無功,遂妄稱遷職福建行省,至福建,為廉訪僉事般若帖木兒所劾,拘之興化路。

二十二年五月,泉州賽甫丁據福州路,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燕只不花擊敗之,余眾航海,還據泉州。

二十七年,大明兵由海道取福州,守臣平章政事曲出遁,行宣政院使朵耳死之。(上十事出《元史》。)

邵京實,字仲堅,閩縣人,務學而尚隱。國初名流若葉鉞、林玉、鐘耆德、鐘明德、任宗仁、林延孫、吳忠皆為道誼交,有過從即相與唱和為樂。詞皆清雅,為一時鄉(xiāng)邦之所推重。惜其遺稿皆散逸弗傳,惟明德為京實所題《山居十六詠》僅存,今錄三、二首以附于篇,其他亦可概見矣?!渡狡燎镌隆吩娪性疲骸昂聘杵鹞璨怀擅?,清寒入骨疑欲仙。山風吹夜露華滴,一聲孤鶴秋連天。”《赤石暮霞》詩有云:“巖前昔日仙人家,仙人結廬煉丹砂。火光照石石為赤,只今暮暮流云霞?!薄段醉旓w云》詩云:“白云飛去山色深,白云飛歸山色陰,時來時去自今古,山亦無語云無心。有人結廬占巫頂,白石支頭臥云影,清宵云起隨飛龍,行雨歸來人未醒?!背觥陡V莞轮尽?。

鄉(xiāng)飲酒禮,古賓興賢能,察其德行道藝,后世因之用為養(yǎng)老尊賢之禮,而推有齒德者獲與焉。又后更益以有官而致仕者。要之,亦須有德有藝者也。高皇帝《大誥》頒行鄉(xiāng)飲,以為移風易俗之本,言則古昔稱先王,上自府縣,下至鄉(xiāng)都,敕令奉行惟謹?;蛘呙劣陲L化,謾不加省,一切委之儒學,遞委諸生,因循茍簡,遂致賢愚不辯,齒爵無分。其于賓主百拜之禮,王道易易不知為何說也。往年,閩鄭珞守寧波,歲鄉(xiāng)飲必選諸列邑中齒德尊者為賓,特以定海陳端禮先生為之。陳固介特者也,僅一行,而次年禮雖有加,陳堅卻不赴。若鄭可謂知體,而陳信非泛然芻豢者矣。主賓不茍,其于風化有足裨哉。出《枕州志》。

建寧府

〔南唐〕

張、陳二將者,閩太傅章氏之愛將也。后奔南唐。南唐主命查文徽征閩,以二將為副,屯軍于五夫里。有吳翁者善卜,二將召翁占之曰吉。未幾王延政降,二將同文徽歸。復次五夫。因召翁與語,賚遺甚厚,翁辭焉。二將曰:“不意有大賢居此?!币蛎渖皆弧熬淤t”。謂翁曰:“吾欲棄人間事與翁為林泉交,可乎?”翁乃為大將卜居隱仙巖之旁,今曰“大將村”,為小將卜居于賢山之側,今曰“小將村”,其駐馬之地曰“馬鞍山”,埋鼓角之地曰“鼓角峰”,藏刀劍之地曰“劍山”,棄旗鼓之地曰“鼓亭”。一日,文徽辭二將,餞之于鵝山之陽。文徽顧巖石奇磊,登巖長嘯,聲出金石,后人因名其巖曰“將軍”。二將從翁學長生久視之道,皆百余歲而卒。紹興間邑人張崗為記。出《崇安縣志》。

〔宋〕

陳升之,建陽三桂里人。將生,母荊國夫人嘗聞排榻有聲者累日,索之無所見。既產升之,其聲遂輟。得大蛇蛻于蓐下,鱗甲首尾俱備,惟腹下脫一鱗。升之既長,腹亦有一鱗,可磨指甲。仕宋,封秀國公。出本志。

章子厚初生時,父母欲不育,浸于水盆,后復育之。長工詩文,為時所重。出守湖州,嘗以詩寄東坡,坡用其韻和二首云:“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猶愛水云鄉(xiāng)。功名誰使連三捷,身世何緣得兩忘?早歲歸休心共在,他年相見話偏長。只應未報君恩重,清夢時時到玉堂?!薄敖{闕云臺總有名,應須極貴又長生。鼎中龍虎黃金賤,松下龜蛇綠骨輕;霅水未渾纓可濯,弁峰初見眼應明。兩巵春酒真堪羨,獨占人間分外榮?!贝硕娚跫?,前詩言其出渺茫而終貴顯,后詩言其好爐火而餌茯苓,皆善謔也。子厚得詩不樂數日。出《菊坡叢話》。

章才邵性喜賦詩,嘗題《嚴子陵釣臺》,有云:“短棹夷猶千里灘,人亡依舊水光寒。漢家名節(jié)君知否?盡在先生一釣竿?!睍r以為佳作。出本志。

京師景德寺僧房壁題云:“明月斜,秋風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笔纻髂嘶叵伤?。及柳耆卿作傾杯詞云:“愁緒終難整,又立盡梧桐碎影。”蓋用前語也。耆卿一夕忽夢婦人來謝,云,“妄非今世人,嘗作一詞,數百年無人稱道,公能用之?!眽粲X,因記其事。出《古今詞話》。

范鏜至宏甫,嘗被酒自邑歸,寢于溪橋上,夜半微醒,聞有言者云:“學士在此?!焙箸M果官至龍圖閣學士云。

陳蒙正《送退齋東歸序》有云:“孔子,天之孝子也;朱子,孔子之孝子也。孝子者,以父母之心為心者也。世之學者能以盡己為學,而又能推己及人,則可謂孝朱子者矣。退齋熊先生之言曰:‘斯道也,何道也?全體大用之道也。’管、商權譎,無體之用也,佛老虛無,無用之體也,以是觀之,則先生所自得者微矣,其孝于朱子者歟?”(上二事出本志。)

胡寅夫人翁氏,密州司戶揆之女也。生之前一夕,其祖殿撰,夢有通謁者曰:“吾婺女星也,當生君家。”翌日而翁氏生,紅光滿室,殿撰曰:“此必清貴而壽者也。”長歸于寅以婦德聞。見元孫者三,累封太原寧郡太夫人。出《胡氏內傳》。

建守陳覺民《過武夷》詩:“升真洞口接天門40,靈草丹桃日日春。聽說列仙來瑞世,三朝德業(yè)在斯民?!鄙w章圣出自武夷神考,哲廟亦武夷君應世,故此有三朝德業(yè)之句。出《方輿勝覽》。

熊博,兵部尚書秘之子也,為建州刺史,寓治建陽,嘗乘舟江上,見山巖崩嚙處有棺將墜,博使人往視之,則有銘焉。某辭曰:“筮卦吉,龜卦兇,三十年后洪水沖,欲陷不陷被藤縛,欲落不落被沙閣。五百年后遇熊博?!辈└袊@,為移葬他里。中有《八誄》詩,其一曰,‘唱義扶唐室,同時此握兵。風高雁行失,遺像凜如生?!辈┖笫酥凉げ可袝?。出本志。

楊億之初生也,母章氏夢羽衣人自言武夷仙托化。既誕,則一鶴雛也,盡室驚駭,貯而棄之江。其叔父曰:“吾聞間世之人,其生必異,如姜有棄,簡狄有契?!蹦俗分两瓰I,開視之,鶴已蛻而嬰兒具焉。體猶有紫毳尺余,既月乃落。出《浦城縣志》。

蔡元定貶道州,疾革,俄有星若大石墜于牖間。頃之,元定遂逝。后數月,所寓之鄰曰何八公者,夢元定云:“汝可別賃屋,我居此間不便,將為都護所據矣。”逾旬,果有新任都監(jiān)來僦居焉。又一日,州人歐陽春夢元定曰:“汝為我雇六七仆能轎者,我得旨許歸葬?!贝寒愔?,往郡中問焉,貝歸葬之命己下矣。

劉珙少時嘗謁夢于大乾惠應祠,夢金牌上有“曲巷勒回風”五字,未曉所以。迨登第,除諸王官教。一夕,上幸宮邸,問諸王何業(yè),珙答以屬對,時月照窗隙,上曰:“可令對‘斜窗拗明月’?!敝T王方思索間,珙遽以“曲巷勒回風”對,上曰:“此神語也?!?上二事出本志。)

世言團茶始于丁晉公,前此未有也。慶歷中,蔡君謨?yōu)楦=ㄤ睿菩F以充歲貢。元豐初,下建州,又制密云龍以獻,其品高于小團,而制益精矣。曾文昭所謂“莆陽學士蓬萊仙,制成月團飛上天”,又云“密云新樣尤可喜,名出元豐圣天子”是也。出《韻語陽秋》。論者謂君謨學行、政事高一世,獨貢茶一事,比于宦官宮妾之愛君,而閩人歲勞費于茶,殆未有窮已,是亦所謂君子而未仁者。故雖一事之失而眾善不能掩之云。出吳源《莆陽名公事述》。

故老相傳建陽縣南興上里山谷中水極清冽,嘗產白蟹,有直行之異。遇歲旱,鄉(xiāng)人入谷,以盆貯之,迎而歸,即雨。

翁邁年十三為本郡舉首,邑宰歐阻竦欲試其能,俾之聯對云:“筍出纘纘天。”邁即答云:“蕈生釘釘地。”人以為奇對。郡守元易其幼而不禮,且扣之曰:“小解元所讀何書?”答曰:“無書不讀,日下所講者《詩》之《相鼠》耳。”守雖知其譏?!酢酢酢跄芪?,逮宴鹿鳴,復命小妓就之覓詩,邁即戲題云:“□束十三四,嬌羞懶舉頭。你心還似我,全未識風流?!笔卮蠓Q賞。

咸溪童鑄□□□人一白一花,共出一母,性狡獪,善知人意。后□□□目俱盲,弗能進牢而食。主家作草窩臥于檐□,□□日銜飯吐而飼之。夜則臥于其旁。白者既死,主□之□于門前山麓間,花者朝夕往埋所,繞數匝□□泣狀,臥其旁,少頃始返。(上三事出本志。)

建炎二年九月,建州軍校張員等作亂,執(zhí)守臣張動,轉運使毛登為其所殺。判官曹仔嬰城自守41。二年五月,轉運判官謝如意執(zhí)員等六人誅之。是年六月,建州卒葉濃等作亂,寇福州陷之。七月,入寧德縣,復還建州。命御營中軍統制張俊同兩浙提點刑獄趙哲率兵討之。十二月,哲大破儂兵于建州城下,濃遁而降,復謀為變,張俊擒斬之。

三年四月,以韓世忠為江浙制置使討苗傅、劉正彥于浦城縣,獲正彥傅遁走,其裨將江池殺翊苗降于周望。傅走建陽縣。土豪詹標執(zhí)之以獻。

四年三月,宣撫司節(jié)制軍馬李允文部兵至鄂州,御營前軍將楊勍叛,由浙入閩。六月,勍等焚建州。七月,勍受劉光世招安,尋復叛去,迫泉州。

是月,建州民范汝為作亂,命統制李捧收捕,復命福建安撫使程邁會兵討之。捧擊汝為于建州,官軍皆潰,捧遁去。十月,遣前御史臺檢法官謝向招汝為。十月,復命神武副軍都統制辛企宗討之。十二月,汝為降,詔補民兵統領。紹興元年正月,向率汝為討平建陽賊劉時舉。二月,以企宗為福建制置使,詔企宗及向罷遣汝為兵,汝為不聽命。六月,崇安民廖公昭合汝為余黨熊志守作亂。眾既散,志寧復與建陽民丁朝佐合兵陷二縣。八月,遣企宗移軍福州,討志寧及胡江等諸賊,尋遣御史胡世將督捕。十月,汝為復叛入建州。守臣王浚民棄城走,企宗退屯福州。汝為犯邵武,守臣吳必明、統制李山率兵拒之,眾潰,退保光澤縣。十一月,以孟庚為福建江西荊湖宣撫使,神武右軍都統制韓世忠副之。是月,汝為犯光澤縣,李山走信州。十二月,汝為遣葉澈寇南劍州,守臣張拒戰(zhàn),大破之。企宗罷,仍追三官,率兵赴軍前自效。二年正月,韓世忠圍建州拔之,汝為自焚死,斬其二弟,余黨悉平。二月,以施逵、謝向、陸棠黨汝為,逵除名婺州編管,向、棠械赴行在,俱道死。出《宋史》。按《朱文公語錄》,施逵后改各宜生,與歐陽穎士、吳宋俱善文章,多材藝,或已登科。穎士及宗,時亦從賊。棠,龜山先生子婿也,為士人時極端重,似有德器者,向亦有鄉(xiāng)譽,俱不獲已從賊。又按岳珂《史程》,宜生后逃入北虜,仕至翰林侍講學士。詳見《邵武府拾遺志》。

紹興元年六月,蠲建、劍、汀州、邵武軍租。

四年七月,罷建州茶蠟。

二十年六月,建州民張大一作亂。(上八事出《宋史》。)

王純,字長肱,福州人,紹興二十六年知崇安縣事,凡事覆案發(fā)之若神,吏憚其嚴。一日,食炊餅未半,亟入宅堂,仆地而卒。后二日,有小婢忽狂言,舉止言語與純無異,踞榻而坐,呼小吏招丞簿及尉。既至,錄事吏亦來,命左右杖之,曰:“殺我者此人也,吾數日前嘗面數其罪,彼懼,乃賂庖者,置毒餅中,食其半方覺,亟歸,未及語妻子而絕,幸為啟棺視之?!崩翦岱?,并庖者送于府,以正其罪。邑人祀之。出《崇安縣志》。

乾道四年,建寧府饑民嘯聚,遣官措置賑濟。

端平元年四月42,建陽縣盜發(fā),眾數千人,焚劫邵武、麻沙、長平。詔殿司選精銳千人,命統制婁拱、統領楊辛討捕之。七月,權邵武軍王埜以平建陽寇有功,官兩轉,余推賞有差。

景定五年九月,建寧府教授謝枋得校文宣城及建康漕闈,發(fā)策十余問,言權奸誤國,趙氏必亡。左司諫舒有開劾其怨望騰謗大不敬,竄興國軍。

德祐元年,賈似道謫建州居住,翁合上言:“建寧實朱熹講道之闕里,雖三尺童子亦知向,方聞似道名咸欲嘔唾,況見其面乎?乞遠投荒昧,以御魑魅。”遂責授高州團練副使,循州安置。籍其家,遣使監(jiān)押之貶所。會稽縣尉鄭虎臣以其父嘗為似道所配,欲報之,忻然請行。似道時寓建寧之開元寺,侍妾尚數十人,虎臣至,悉屏去,撤轎蓋,暴行秋日中,令舁轎夫唱杭州歌謔之。每名斥似道,窘辱備至。舟次南劍州黯淡灘,虎臣曰:“水清甚何不死于此?”似道曰:“太皇許我不死,候有詔即死?!币蝗?,入古寺,壁上有吳潛南行所題字,虎臣呼似道曰:“吳丞相何以至此?”似道慚不能對。至泉州洛陽橋,遇葉李自漳州放還,李賦詞贈之,似道俯首謝焉。十月,至漳州木綿庵,虎臣曰:“吾為天下殺似道,雖死何憾。”遂拘其子與妾別館,即廁上拉其胸殺之。陳宜中至福州,捕虎臣,斃于獄。

二年九月,元福建宣慰使行征南都元帥唆都,遣招討使百家奴丁廣取建寧之崇安等縣及南劍州。(上五事出《宋史》。)

蔣粹翁,政和人,宋季為太學生。元混一天下,遂歸隱于滿月山。嘗言其先世家九峰山下,畜一牝馬。舍側有龍?zhí)?,馬入浴其中,龍與之媾而生駒焉,龍首馬身,狀如負河圖者。有父老語先人曰:“昔仲尼筆削六經而麒麟出,今晦翁表章四書而龍馬生,圣人之瑞也。”先人聞之甚喜,尤謹芻秣。后牧于山林,竟失所在。出本志。

〔元〕

至元二十年七月,蠲建寧路至元十七年以前未納苗稅。十月,建寧路官軍總管黃華叛,眾幾十萬,號“頭陀軍”。偽稱宋祥興五年,犯崇安、浦城等縣,圍建寧府。詔卜鄰吉帶、史弼等將兵二萬二千人討之。二十年正月,華自殺。

二十六年十一月,建寧賊黃華弟福結、陸廣、馬勝復謀亂,事覺皆論誅。

延祐四年,建寧等處流民群聚,持兵抄掠,敕所在有司:“其傷人及盜者罪之,余并給糧遣歸?!?br />
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大明兵取建寧、延平二路,陳友定被執(zhí)。(上五事出《元史》)

校注

1《三山志 謠讖》作“當其人害”。

2《三山志 謠讖》作“但見蛇形”。

3《三山志 謠讖》作“圖越王山南之西勢”。

4《三山志 土俗》作“石間崒兀創(chuàng)危亭”。

5《三山志 土俗》作“中坻不見客船路”。

6《宋史 太宗紀二》作“雍熙二年八月”。

7《宋史 太宗紀二》作“敢匿者有罪”。

8《宋史 仁宗紀一》作“天圣元年十一月”。

9《三山志 土俗》作“大率嚴管鑰”。

10《三山志 土俗》作“得方六千九十”。

11《蔡忠惠公集 五戒》作“貧富之家多于父母異財”。

12《蔡忠惠公集 五戒》作“將以夸勝于人”。

13《蔡忠惠公集 五戒》作“是不知為孝之本也,生則盡養(yǎng),死不妄費,如此豈不善乎”。

14《蔡忠惠公集 五戒》作“迨因娶婦”。

15《蔡忠惠公集 五戒》作“至有興訴訟、冒刑獄”。

16《蔡忠惠公集 五戒》作“已而校奩橐”。

17《蔡忠惠公集 五戒》作“此生民之大弊,人行最要者也”。

18《蔡忠惠公集 五戒》作“居鄉(xiāng)黨之間,則為良善”。

19《三山志 土俗》作“禮義之欲,安之日遠”。

20《三山志 土俗》作“應有無圖輩欺誑”。

21《三山志 土俗》作“打筑關節(jié),……許人陳追”。

22《三山志 土俗》作“每月若有行用錢物,須申州取候指揮”。

23《三山志 土俗》作“行見用銅錢”。

24《三山志 土俗》作“不得擅行賞罰”。

25《三山志 土俗》作“諸縣擅行科配修造,……仰人陳理”。

26《三山志 土俗》作“在州坊虞候所田”。

27《三山志 土俗》作“福州醫(yī)工”。

28本志“木香、丁香各一十文”不作“甘草三寸,……”而(三山志 土俗》在“木香、丁香各一十文”下作“硫黃米一錢重,麝香一十文”,兩者未知孰是,予以并列。

29《三山志 土俗》作“古田民有查伍等蓄蠱殺人?!?br />
30《宋史 高宗紀三》作“紹興元年九月”。

31《宋史 高宗紀四》作“紹興二年閏四月”。

32《宋史 高宗紀五》作“紹興五年六月減福建貢茶歲額之半”。

33《宋史 高宗紀五》作“紹興六年正月賑福建饑民”。

34《宋史 高宗紀八》作“減諸州工匠千人”。

35《宋史 孝宗紀二》作“蠲轉運司歲發(fā)鈔鹽錢十五萬緡”。

36《南村輾耕錄 清風堂尸跡》作“天陰雨時跡尤顯”。

37《程史 黑虎王醫(yī)師》作“揜顧賕謝”。

38《程史 黑虎王醫(yī)師》作“紹興辛巳六月蜀人杜華老為南床”。

39《程史 黑虎王醫(yī)師》作“華老”。下同。

40《方輿勝覽 建寧府武夷山》載陳覺民《過武夷》詩作“異真洞口援天門”。

41《宋史 高宗紀一》作“執(zhí)守臣張動、轉運使毛奎、判官曹仔為所殺”。

42《宋史 理宗紀一》作“端平元年五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