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楊同桂、孫宗翰輯
李文信 遺注
李仲元 整理
《遼海叢書》第七集之五冊
一、引《通典》《通鑒》而不用《史記》《漢書》等第一手材料,殊不可解。
[原文]「杜氏《通典·北狄敘》云:燕將秦開襲破東胡,卻千餘里?!?卷一第三頁第二行)
二、郡治在永平,大遼水所受諸水多在遼西郡,實(shí)為大誤。
[原文]「幽州:遼西郡注:治在今直隸永平府境……遼即大遼水,發(fā)源塞外,受水甚多,所受諸水多在遼西郡?!?卷一第三頁)
三、海陽,按肥如注:玄水東入濡水。濡水南入海陽。則海陽在濡水下游,不在前屯衛(wèi)東。
[原文]「海陽注:今寧遠(yuǎn)州前屯衛(wèi)東。」(卷一第三頁)
四、陽樂不得在海陽西。陽樂故城在綏中縣北古城寨,六股河右岸龍王山前。
[原文]「陽樂注:今寧遠(yuǎn)州前屯衛(wèi)西?!?卷一第三頁)
五、交黎為夫黎之誤,即後漢之夫梨也。
[原文]「交黎注:今義州境?!?卷一第四頁)
六、信按:漢志文例各郡首縣為郡治所在,則且慮應(yīng)在奉天境內(nèi)。他如柳城、新安平、臨渝、文成、賓從也尚待研究。
[原文]「且慮、新安平、柳城、令支、肥如、賓從、文成、臨渝、累以上九縣非奉天境,從省?!?卷一第四頁)
七、郡治在州北七十里,大誤。
[原文]「(西漢幽州)遼東郡注:治在今遼陽州北七十里?!?卷一第四頁)
八、應(yīng)在遼河?xùn)|,三國時曾同高顯改屬玄菟?!端?jīng)·大遼水注》自塞外東流直遼東之望平縣西,屈而西南流,經(jīng)襄平縣故城西,皆為在遼河?xùn)|的鐵證。
[原文]「望平注:今新民廳西北境?!?卷一第四頁)
九、當(dāng)在遼河西遼隊(duì)縣對岸,故後漢改屬屬國也。
[原文]「房注:今海城縣境。」(卷一第四頁)
十、候城應(yīng)近邊塞,鐵嶺應(yīng)屬其境。
[原文]「候城注:今開原縣東南。」(卷一第五頁)
十一、清遼陽州治系漢遼東郡治襄平縣,遼代始將漢遼陽縣名移加于襄平。古遼陽在今遼陽西北約七八十里,小遼水之北。
[原文]「遼陽注:今州治?!?卷一第五頁)
十二、居就原注:室偽山室偽水所出,北至襄平入梁也。沙河不符北至襄平入梁的記載,以山水方位考之,湯河為是。亮甲山屯河右岸古城址是其遺址。
[原文]「居就注:《陳氏水道圖說》云:室偽水即今遼陽州沙河,出千山,北流至州西北境入太子河」(卷一第五頁)
十三、高顯址在瀋陽市郊東南上柏官屯,城址頹夷將平,附近多漢魏磚墓。
[原文]「高顯?!?卷一第五頁)
十四、沓氏縣當(dāng)在金州境,若在東境則渚臨黃海,與沓渚至淵道里尚遠(yuǎn)不符。因越海通遼航路必沿渤海岸北進(jìn),則旅順西至金州灣為近。否則金州西境又為何縣?
[原文]「沓氏注:按李氏《地理韻編》以沓氏在今遼陽州境?!h西南臨海渚,謂之沓渚。三國吳嘉禾二年謀討公孫淵,陸瑁曰:沓渚至淵道里尚遠(yuǎn)。蓋泛海至遼,沓渚其涉之所也?!?卷一第五頁)
十五、南蘇水指赫爾蘇河甚誤。屬高句麗縣者自然是今蘇子河。
[原文]「(西漢)玄菟郡高句麗注:南蘇水今奉天昌圖廳東境黑爾蘇河。按今昌圖境內(nèi)東來之水無大于黑爾蘇河者,發(fā)源海龍廳圍場山內(nèi),西北流折而西南入大遼,古名南蘇。」(卷一第六頁)
十六、遼陽既同前漢,為今州治,前注遼東郡治又在今州北七十里,則遼陽縣如何能懸越郡治而改屬于東北方的玄菟郡?其誤顯然。
[原文]「(東漢幽州玄菟郡)遼陽注:同前漢。」(卷一第八頁)
十七、遼隊(duì)三國復(fù)置,但為遼東縣,不屬玄菟,此誤。
[原文]「遼隊(duì)注:同前漢。續(xù)漢書郡國志本無遼隊(duì)。……郝經(jīng)續(xù)後漢書……宮密遣軍攻玄菟,焚燒候城、入遼隊(duì)、殺吏民。觀此則遼隊(duì)縣固在?!?卷一第八頁)
十八、西漢有賓從,東漢有賓徒,不知從徒二字必有一訛,其地則一。西漢無賓從,實(shí)誤。又以後世記錄,當(dāng)以賓徒為正。
[原文]「(遼東屬國)賓徒注:當(dāng)在今錦州府境。」(卷一第九頁)
十九、夫犁當(dāng)是西漢之交黎,交夫二字因形近致訛,唯不知孰是。交黎為東部都尉治,約在義縣一帶,與無慮夾山相對,北近塞垣,鮮卑時來侵襲。東漢地理志又改稱昌遼,注稱故天遼。天字亦當(dāng)是與交夫形近致訛,黎、犁、遼為一音之轉(zhuǎn)。故昌遼又變昌黎耳。安帝紀(jì)誤,文在鮮卑傳。
[原文]「(遼東屬國)夫犁」(卷一第九頁)
二十、北豐縣應(yīng)作豐縣,齊郡立南豐處流民在後,原立之縣自不能先加北字。如後世有安州,後立北安州等等,其例極多,後因有南豐故稱豐縣為北豐耳。
[原文]曹魏幽州遼東郡北豐注:考三國志魏正始元年以遼東汶北豐縣民流徙度海,規(guī)齊郡之西安、臨菑、昌國縣界為新汶、南豐縣以居流民。觀此,則北豐本遼東屬縣,且與汶并稱,當(dāng)去汶不遠(yuǎn)?!?卷一第十頁)
十二一、昌黎郡既在直隸境,如何能去龍城不遠(yuǎn)?
[原文]「十六國前燕平州昌黎郡注:當(dāng)在直隸境,去龍城不遠(yuǎn)?!?卷二第二頁)
二十二、龍城置于河北,謂非奉天境,真是大錯特錯。
[原文]「(昌黎郡)龍城注:漢柳城,在今直隸非奉天境,從省?!?卷二第三頁)
二十三、力城非漢縣。
[原文]「遼東國力城原志漢舊縣。」(卷二第四頁)
二十四、武次,漢為遼東郡東部都尉治。
[原文]「(遼東國)和陽原志以下三縣晉書皆皝征遼東所置武次」(卷二第四頁)
二十五、此亦陽樂縣在海陽東之證,則陽樂在綏中為是。
[原文]「遼西郡陽樂注:當(dāng)在今錦州府境。海陽原志有碣石、秦長城……」(卷二第五頁)
二十六、遼史地志不足為證。
[原文]「集寧注:按遼史隰州注:漢海陽縣地,慕容皝于此置集寧縣。觀此則集寧固前燕所設(shè)之縣,今特補(bǔ)系于末?!?卷二第五頁)
二十七、北豐不得在遼西。
[原文]「北豐」(卷二第五頁)
二十八、指龍城在義縣北邊外,前謂在直隸,真成笑話。
[原文]「元魏營州昌黎郡定荒注:……按龍城在今義縣北邊外。」(卷三第一頁)
二十九、武歷邏可能是唐代汝羅守捉所從出,其地約在遼河西醫(yī)無閭山東。又,武歷邏、汝羅或由無閭一音而來亦未可知,漢作無慮。
[原文]「隋注……惟在遼水西拔高驪武歷邏,置遼東郡及通定鎮(zhèn)而歸?!?卷三第二頁)
三十、遼東新城即隋置于遼水西之武歷邏者,遼東郡新城之簡稱,後世史家多誤為高句驪新城而指為沈州者,誤之遠(yuǎn)矣。
[原文]「唐安東上都護(hù)府原志……上元三年徙遼東郡故城。儀鳳二年又徙新城。」(卷三第三頁)
三十一、遼西故郡城,明遼西鎮(zhèn)。
[原文]「天寶二年,又徙于遼西故郡城。」(卷三第三頁)
三十二、高句驪各城大多築于山上,或石或土,隨山勢而就。
[原文]「高麗降戶州十四府九太宗親征得蓋牟城置蓋州,得遼東城置遼州,得白巖城置巖州。」(卷三第三頁)
三十三、李氏地理韻編為是,其他諸說皆誤。
[原文]「南蘇州注:今海龍廳大圍場內(nèi)?!萍搭H利城,或謂即奉化縣境?!捷浖o(jì)要諸書均以為金州廳境?!钍系乩眄嵕幰詾榻衽d京境者,亦未確?!?卷三第三頁)
三十四、蓋牟考獨(dú)為得之,可卻諸迷。今瀋陽南郊陳相屯塔山城是其遺址。
[原文]「蓋牟州注:今遼陽州東北境?!癜刺曝懹^行軍之道,渡遼水先拔蓋牟,次攻遼東、白巖、次及安市,系由北而南?!|金史志及釋地各書均以為今蓋平縣治,則沿誤矣?!?卷三第四頁)
三十五、倉巖在渾河上源,或蘇子河流域。
[原文]「倉巖州注:今昌圖府境?!?卷三第四頁)
三十六、木底城在蘇子河木奇村山上。
[原文]「木底州注:今海龍廳大圍場境?!?卷三第四頁)
三十七、安市在海城東英城子山上。李道宗攻城所築的土山猶屹然存在。
[原文]「安市州」(卷三第四頁)
三十八、新城即撫順北高爾山城。其地近南蘇木底;其城有郛;其城前臨貴端水,即渾河,遼于其地置貴德州;西南山有李勣之土壁;在遼水東不遠(yuǎn)等等觀之,無一不合其遺址。
[原文]「新城州都督府注:今新民廳東北?!?卷三第四頁)
三十九、建安為蓋平東北石城山城,後稱高力城山城,去青石鋪村東南不遠(yuǎn),非蓋平西南。
[原文]「建安州都督府注:今蓋平縣西南六十里?!?卷三第五頁)
四十、用遼史地理志來考證渤海國地理,除鴨一府足資參考外,餘多無據(jù)。如渤海有潘州、益州而無瀋州蓋州就是顯例。按:渤海西南疆域由今寬甸蒲石河口向西北經(jīng)英額門、開原、昌圖一線,西與唐朝接壤。
[原文]「渤海注:……今考其地屬奉天者,據(jù)遼史沿革錄之,州縣或失其本屬亦為散附于末?!挂韵赂髦莞鄵?jù)遼史地理志加注,文繁從略?!僭?卷三第五頁)
四十一、遼史地志多以僑置京府州縣為渤海實(shí)地,且多捏造杜撰,毫無根據(jù),甚至把鐵利、挹婁、越喜、拂涅等烏蘇里江東沿海和黑龍江口諸地渤海所置諸州縣都移于開原、鐵嶺、瀋陽一帶,更奇事是把渤海潘州定為瀋州,益州指為蓋州。後世讀史者不察,大受其愚,楊同桂已有察覺,但未徹底明白耳。
[原文]「遼注:地理志元托克托等修?!?卷四第一頁)
四十二、契丹有遼東地非因滅渤海而得,唐末遼東大半仍屬唐幽州,當(dāng)是因幽州盧龍軍節(jié)度使劉仁恭、長子守光囚其父自為節(jié)度使,其兄守奇為平州刺史,于太祖元年率眾降契丹,遼土全歸契丹。因此,太祖二年築長城于鎮(zhèn)東??冢唇窠鹂h南關(guān)嶺古長城址,稱蘇州關(guān),金稱合思罕關(guān)。三年幸遼東。九年釣魚于鴨綠江,高麗貢寶劍。神冊四年修遼陽故城改為東平郡。六年徙檀州順民于東平、沈州。天贊三年徙薊州民實(shí)遼州地,渤海殺其刺史張秀實(shí)西掠其民。四年十二月征渤海,圍扶餘府,次年(天顯元年)正月平渤海,改為東丹,封太子人皇王以主之。三月攻長嶺府,八月破之。綜計(jì)之契丹太祖二年為公元九0七年,天顯元年為九二七年,即契丹經(jīng)營遼東二十年之後,才平渤海而有其地。遼史地志說遼東得自渤海,全無根據(jù)。又因遷東丹于遼東,遂將渤海州縣名僑置遼東各地,以致缺誤不全。既非原地,而方位里至亦不相符。以渤海京、郡、州、縣記錄,強(qiáng)加于遼東,自然一無所合??上暌詠沓兄囇卣`直至今日,無人揭其情況也。
[原文]「東京遼陽府……統(tǒng)縣九。遼陽,原志本渤海國金德縣地,又為常樂縣。仙鄉(xiāng),原志渤海為永豐縣。……鶴野,原志渤海為鷄山縣?!瞿荆静澈榛ㄉ娇h。紫蒙,原志佛寧國置東平府領(lǐng)紫蒙縣。……興遼,原志渤海為長寧縣。肅慎,原志以渤海戶置。歸仁。順化?!?卷四第二至第三頁)
四十三、天顯元年反之鐵州,乃渤海鐵州,東京鐵州乃遼自置者,非一地也。
[原文]「鐵州,統(tǒng)縣一,原志建武軍刺史,渤海置州?!ⅲ禾祜@元年後鐵州刺使衛(wèi)鈞反,耀庫濟(jì)攻拔之?!?卷四第三頁)
四十四、批判史學(xué)工作者承訛襲誤,受遼史之欺,真具卓識,可惜不知沙卑即金縣大黑山城為之作證耳。
[原文]「海州,原志南海軍節(jié)度使,高驪為沙卑城?!ⅲ罕局疽愿唧P沙卑城即為海州,……承訛襲謬,習(xí)焉不察,皆遼史之誤也。」(卷四第四頁)
四十五、遼西州,即唐遼西故郡城,明稱遼西鎮(zhèn)。
[原文]「顯州:遼西州」(卷四第五頁)
四十六、乾州在顯州西南六七里,奉陵縣後改為鍾秀,閭陽非遼縣,指為西南四、五十里,實(shí)誤。
[原文]「乾州……奉陵……海北州注:今義縣南四十里,統(tǒng)縣一、原志廣化軍中刺史地在閭山之西南?!?卷四第六頁)
四十七、遼州為遼太祖建,渤海曾攻破其城,殺刺史張秀實(shí)而擄其人民,反以為是渤海東平府,遼史不可信據(jù)可知。
[原文]「遼州:統(tǒng)州一縣二,原志始平軍下節(jié)度,渤海為東平府?!?卷四第七頁)
四十八、許氏奉使行程錄次第有顛倒,不足據(jù)。八面城為韓州非信州,晚期韓州在偏臉城。游牧記不誤。
[原文]「信州……注:蒙古游牧記:科爾沁左翼中旗本契丹地,遼置信州彰聖軍領(lǐng)武昌武定二縣。注云:信州故城在旗東南三百八十里??妓卧S亢宗《行程錄》云:自沈州七十里至興州……自同州三十里至信州?!薨唇癫龍D府東北之八面城蓋即遼信州故城?!?卷四第八頁)
四十九、平渤海後,二月安邊、鄚頡、南海、定理等府來貢,三月安邊、鄚頡,定理三府叛,安端討平之。五月南海、定理二府復(fù)叛,大元帥堯骨討平之。定理本挹婁故地,東極東海,豈能在契丹國遼東腹里的沈州附近。
[原文]「定理府注:今鐵嶺縣南六十里?!?卷四第九頁)
五十、「遼無兩懿州,史志複文致誤。」
[原文]「懿州」(卷四第九頁)
五十一、順化軍城在金州東北石河驛東土城子,遺址猶存。金改順化營,見《鴨江行部志》。
[原文]「順化城注:當(dāng)在奉天境?!?卷四第九頁)
五十二、寧州與歸州為鄰,在復(fù)縣李官公社西陽臺村。
[原文]「寧州注:當(dāng)在奉天境?!?卷四第十頁)
五十三、金神水,遼設(shè)于女河川,不在金縣西北,在興城縣北女兒河上,明設(shè)邊堡于其遺址上,訛稱為興水縣堡。今稱清水縣。女河川即興城河古名,非錦縣女兒河川地,其川及小凌河川先後已設(shè)有安昌、永和、紅羅山等縣鎮(zhèn)城砦,不僅有神水縣地。
[原文]「錦州神水注:今錦縣西北?!?卷五第五頁)
五十四、海陽為遼潤州附郭縣,在州西。
[原文]「瑞州海陽」(卷五第六頁)
五十五、海濱為遼隰州附郭縣,在州東興城縣西,當(dāng)歸清盛京轄境。
[原文]「海濱非奉天轄境從省?!?卷五第六頁)
五十六、望平升梁魚務(wù)置,按梁魚務(wù)在廣寧東,是遼東西交通孔道。見金史世宗紀(jì)及許亢宗《奉使錄》及金王寂《遼東行部志》。今黑山縣姜家屯公社北土城屯(也稱古城子)有塔址。
[原文]「望平注:今新民廳西北。原注:大定二十九年升梁漁務(wù)置。」(卷五第六頁)
五十七、渤海疆域未達(dá)遼陽,此沿遼金二史地志之誤。
[原文]「元遼陽等處行中書省遼陽路……原志,唐以前為高句驪及渤海大氏所有。」(卷五第七頁)
五十八、宣城為秀巖城之音訛,秀巖城急讀則成宣城。
[原文]「蓋州……注:又,榮祖?zhèn)鳎翰枷Hf努僭號于開元,命榮祖副薩里臺進(jìn)討之,拔蓋州,宣城等十餘城。按宣城當(dāng)近蓋州,今無可考證?!?卷五第八頁)
五十九、懿州為遼東行省治所,見于明建文四年朝鮮李薈《混一疆里歷代國都之圖》(藏京都大谷大學(xué))。又,《龍飛御天歌》第三章注:元設(shè)遼陽等路,建行中書省于懿州。總統(tǒng)諸路,并統(tǒng)高麗。
[原文]「懿州注:今廣寧縣東北。原志:初為懿州路,至元六年為東京支郡所領(lǐng)豪州及同昌、靈山二縣省入順安縣入本州。注:按仁宗本紀(jì)延祐二年十月以遼陽路之懿州隸遼陽行省。而伯勝傳乃云遼陽省治懿州。殊不可解。或者當(dāng)時行省亦嘗徙治他州歟?」(卷五第八頁)
六十、歸屬博索府之義州是鴨綠江東朝鮮義州。
[原文]「大寧路義州……注:世祖至正十三年以義州隸博索府?!?卷五第九頁)
六十一、著者以開元路為今開原縣境大誤。
[原文]「開元路……注:按本紀(jì)世祖中統(tǒng)三年六月,割遼河以東隸開元路。是開元路之為今開原縣亦無可疑者?!?卷五第十頁)
六十二、楊氏不知金元開元為隋唐黑水靺鞨地。斥志為臆造。又不知開元與咸平府明代三萬衛(wèi)為兩地。更不知黃龍府先後兩地:因之,誤以遼之黃龍府,金之隆州為元之開元路,而以元志不誤為誤,很為可惜。
[原文]「開元路……注:是金之隆州即遼之黃龍府、元之開元路也。……至明之三萬衛(wèi)僅得元代開原路之南隅。而釋地者猶以今開原為古之黃龍府,毫厘千里,其誤蓋始于此。至本志又謂開元為隋唐之黑水靺鞨、金之會寧府,亦皆臆造之說,未敢據(jù)以傳信也?!?卷五第十頁)
六十三、舊遼陽蓋指遼代遼州遼濱縣城。
[原文]定遼中衛(wèi)注:「今遼陽州治」?!郑咐畛闪簜鳎簯c隆六年十月土蠻六百騎營舊遼陽北河?!?卷六第一頁二十四行)
六十四、皮驛堡為虎皮驛堡,此脫虎字。
[原文]「城堡附考注: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云:遼陽下城一、堡二十四、曰:……皮驛堡,……?!?卷六第二頁)
六十五、東寧:朝鮮西京元為東寧府。南京:延吉市東郊山城子。海洋:朝鮮咸鏡北道吉州。
[原文]「東寧衛(wèi)原志本東寧、南京、海洋、草河、女真五千戶所?!?卷六第三頁)
六十六、東寧路當(dāng)是大寧路之訛誤。元遼陽行省所轄固有大寧路也。
[原文]「廣寧衛(wèi)……原注:又東北有順州,西北有成州,元俱屬東寧路?!?卷六第五頁)
六十七、古鐵嶺元代屬地,在今朝鮮江源道元山南安邊之東,北有雙城,今永興,皆元代南界。明初在鐵嶺置衛(wèi),朝鮮請移,見明實(shí)錄。指為奉集堡蓋因鐵嶺初撤時暫住于奉集廢縣,後終置于銀州舊城致誤。咸州咸平府即開原,不隸鐵嶺衛(wèi),為遼海、三萬二衛(wèi)治所。
[原文]「鐵嶺衛(wèi)……原注:東南有奉集縣,即古鐵嶺城也,接高驪界。……又有咸平府,元直隸遼東行省,至正二年正月降為縣,洪武初廢?!?卷六第九頁)
六十八、三萬衛(wèi)初置于元開元西,稱遠(yuǎn)三萬衛(wèi),後撤置于咸平府即開原城。甫答迷城,《遼東志》外志,海西東水陸城站作伏答迷城站,在上京東北次第三站。
[原文]「三萬衛(wèi),洪武初廢,二十年十二月置三萬衛(wèi)于故城西,兼置兀者野人乞列迷女真軍民府。二十一年府罷,徙衛(wèi)于開元城……注:本紀(jì)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周興等自開元追敵至甫答迷城,不及而還。」(卷六第九、十頁)
六十九、「西有大清河」,誤。
[原文]「(三萬衛(wèi))西有大清河。」(卷六第十頁)
七十、金水河即今阿什河,古案出虎水,遠(yuǎn)在黑龍江省阿城縣,蓋因明代地志開原控帶外夷山川的文獻(xiàn)記錄而誤。
[原文]「(三萬衛(wèi))又,北有金水河,北流入塞外之松花江?!?卷六第十頁)
七十一、北城、牛家莊不知何意?;蛑高|海衛(wèi)的初治之城即在今昌圖者,其地或名牛家莊,後徙開原城。後世論史者以為由海城牛莊移于開原,實(shí)為誤解。因遼海一地指東西遼河會合之後的一段專名,該衛(wèi)自不能設(shè)于海州衛(wèi)境內(nèi),亦一鐵證。
[原文]「(三萬衛(wèi))又,北有北城即牛家莊也。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置遼海衛(wèi)于此。二十六年衛(wèi)徙?!?卷六第十頁)
七十二、東關(guān)指哈達(dá)部,北關(guān)指葉赫部耳。
[原文]「安樂州?!ⅲ喊疵鲿r遼之邊塞東扼兩關(guān)……兩關(guān)者北關(guān)東關(guān)也……」(卷六第十頁)
李文信 遺注
李仲元 整理
《遼海叢書》第七集之五冊
一、引《通典》《通鑒》而不用《史記》《漢書》等第一手材料,殊不可解。
[原文]「杜氏《通典·北狄敘》云:燕將秦開襲破東胡,卻千餘里?!?卷一第三頁第二行)
二、郡治在永平,大遼水所受諸水多在遼西郡,實(shí)為大誤。
[原文]「幽州:遼西郡注:治在今直隸永平府境……遼即大遼水,發(fā)源塞外,受水甚多,所受諸水多在遼西郡?!?卷一第三頁)
三、海陽,按肥如注:玄水東入濡水。濡水南入海陽。則海陽在濡水下游,不在前屯衛(wèi)東。
[原文]「海陽注:今寧遠(yuǎn)州前屯衛(wèi)東。」(卷一第三頁)
四、陽樂不得在海陽西。陽樂故城在綏中縣北古城寨,六股河右岸龍王山前。
[原文]「陽樂注:今寧遠(yuǎn)州前屯衛(wèi)西?!?卷一第三頁)
五、交黎為夫黎之誤,即後漢之夫梨也。
[原文]「交黎注:今義州境?!?卷一第四頁)
六、信按:漢志文例各郡首縣為郡治所在,則且慮應(yīng)在奉天境內(nèi)。他如柳城、新安平、臨渝、文成、賓從也尚待研究。
[原文]「且慮、新安平、柳城、令支、肥如、賓從、文成、臨渝、累以上九縣非奉天境,從省?!?卷一第四頁)
七、郡治在州北七十里,大誤。
[原文]「(西漢幽州)遼東郡注:治在今遼陽州北七十里?!?卷一第四頁)
八、應(yīng)在遼河?xùn)|,三國時曾同高顯改屬玄菟?!端?jīng)·大遼水注》自塞外東流直遼東之望平縣西,屈而西南流,經(jīng)襄平縣故城西,皆為在遼河?xùn)|的鐵證。
[原文]「望平注:今新民廳西北境?!?卷一第四頁)
九、當(dāng)在遼河西遼隊(duì)縣對岸,故後漢改屬屬國也。
[原文]「房注:今海城縣境。」(卷一第四頁)
十、候城應(yīng)近邊塞,鐵嶺應(yīng)屬其境。
[原文]「候城注:今開原縣東南。」(卷一第五頁)
十一、清遼陽州治系漢遼東郡治襄平縣,遼代始將漢遼陽縣名移加于襄平。古遼陽在今遼陽西北約七八十里,小遼水之北。
[原文]「遼陽注:今州治?!?卷一第五頁)
十二、居就原注:室偽山室偽水所出,北至襄平入梁也。沙河不符北至襄平入梁的記載,以山水方位考之,湯河為是。亮甲山屯河右岸古城址是其遺址。
[原文]「居就注:《陳氏水道圖說》云:室偽水即今遼陽州沙河,出千山,北流至州西北境入太子河」(卷一第五頁)
十三、高顯址在瀋陽市郊東南上柏官屯,城址頹夷將平,附近多漢魏磚墓。
[原文]「高顯?!?卷一第五頁)
十四、沓氏縣當(dāng)在金州境,若在東境則渚臨黃海,與沓渚至淵道里尚遠(yuǎn)不符。因越海通遼航路必沿渤海岸北進(jìn),則旅順西至金州灣為近。否則金州西境又為何縣?
[原文]「沓氏注:按李氏《地理韻編》以沓氏在今遼陽州境?!h西南臨海渚,謂之沓渚。三國吳嘉禾二年謀討公孫淵,陸瑁曰:沓渚至淵道里尚遠(yuǎn)。蓋泛海至遼,沓渚其涉之所也?!?卷一第五頁)
十五、南蘇水指赫爾蘇河甚誤。屬高句麗縣者自然是今蘇子河。
[原文]「(西漢)玄菟郡高句麗注:南蘇水今奉天昌圖廳東境黑爾蘇河。按今昌圖境內(nèi)東來之水無大于黑爾蘇河者,發(fā)源海龍廳圍場山內(nèi),西北流折而西南入大遼,古名南蘇。」(卷一第六頁)
十六、遼陽既同前漢,為今州治,前注遼東郡治又在今州北七十里,則遼陽縣如何能懸越郡治而改屬于東北方的玄菟郡?其誤顯然。
[原文]「(東漢幽州玄菟郡)遼陽注:同前漢。」(卷一第八頁)
十七、遼隊(duì)三國復(fù)置,但為遼東縣,不屬玄菟,此誤。
[原文]「遼隊(duì)注:同前漢。續(xù)漢書郡國志本無遼隊(duì)。……郝經(jīng)續(xù)後漢書……宮密遣軍攻玄菟,焚燒候城、入遼隊(duì)、殺吏民。觀此則遼隊(duì)縣固在?!?卷一第八頁)
十八、西漢有賓從,東漢有賓徒,不知從徒二字必有一訛,其地則一。西漢無賓從,實(shí)誤。又以後世記錄,當(dāng)以賓徒為正。
[原文]「(遼東屬國)賓徒注:當(dāng)在今錦州府境。」(卷一第九頁)
十九、夫犁當(dāng)是西漢之交黎,交夫二字因形近致訛,唯不知孰是。交黎為東部都尉治,約在義縣一帶,與無慮夾山相對,北近塞垣,鮮卑時來侵襲。東漢地理志又改稱昌遼,注稱故天遼。天字亦當(dāng)是與交夫形近致訛,黎、犁、遼為一音之轉(zhuǎn)。故昌遼又變昌黎耳。安帝紀(jì)誤,文在鮮卑傳。
[原文]「(遼東屬國)夫犁」(卷一第九頁)
二十、北豐縣應(yīng)作豐縣,齊郡立南豐處流民在後,原立之縣自不能先加北字。如後世有安州,後立北安州等等,其例極多,後因有南豐故稱豐縣為北豐耳。
[原文]曹魏幽州遼東郡北豐注:考三國志魏正始元年以遼東汶北豐縣民流徙度海,規(guī)齊郡之西安、臨菑、昌國縣界為新汶、南豐縣以居流民。觀此,則北豐本遼東屬縣,且與汶并稱,當(dāng)去汶不遠(yuǎn)?!?卷一第十頁)
十二一、昌黎郡既在直隸境,如何能去龍城不遠(yuǎn)?
[原文]「十六國前燕平州昌黎郡注:當(dāng)在直隸境,去龍城不遠(yuǎn)?!?卷二第二頁)
二十二、龍城置于河北,謂非奉天境,真是大錯特錯。
[原文]「(昌黎郡)龍城注:漢柳城,在今直隸非奉天境,從省?!?卷二第三頁)
二十三、力城非漢縣。
[原文]「遼東國力城原志漢舊縣。」(卷二第四頁)
二十四、武次,漢為遼東郡東部都尉治。
[原文]「(遼東國)和陽原志以下三縣晉書皆皝征遼東所置武次」(卷二第四頁)
二十五、此亦陽樂縣在海陽東之證,則陽樂在綏中為是。
[原文]「遼西郡陽樂注:當(dāng)在今錦州府境。海陽原志有碣石、秦長城……」(卷二第五頁)
二十六、遼史地志不足為證。
[原文]「集寧注:按遼史隰州注:漢海陽縣地,慕容皝于此置集寧縣。觀此則集寧固前燕所設(shè)之縣,今特補(bǔ)系于末?!?卷二第五頁)
二十七、北豐不得在遼西。
[原文]「北豐」(卷二第五頁)
二十八、指龍城在義縣北邊外,前謂在直隸,真成笑話。
[原文]「元魏營州昌黎郡定荒注:……按龍城在今義縣北邊外。」(卷三第一頁)
二十九、武歷邏可能是唐代汝羅守捉所從出,其地約在遼河西醫(yī)無閭山東。又,武歷邏、汝羅或由無閭一音而來亦未可知,漢作無慮。
[原文]「隋注……惟在遼水西拔高驪武歷邏,置遼東郡及通定鎮(zhèn)而歸?!?卷三第二頁)
三十、遼東新城即隋置于遼水西之武歷邏者,遼東郡新城之簡稱,後世史家多誤為高句驪新城而指為沈州者,誤之遠(yuǎn)矣。
[原文]「唐安東上都護(hù)府原志……上元三年徙遼東郡故城。儀鳳二年又徙新城。」(卷三第三頁)
三十一、遼西故郡城,明遼西鎮(zhèn)。
[原文]「天寶二年,又徙于遼西故郡城。」(卷三第三頁)
三十二、高句驪各城大多築于山上,或石或土,隨山勢而就。
[原文]「高麗降戶州十四府九太宗親征得蓋牟城置蓋州,得遼東城置遼州,得白巖城置巖州。」(卷三第三頁)
三十三、李氏地理韻編為是,其他諸說皆誤。
[原文]「南蘇州注:今海龍廳大圍場內(nèi)?!萍搭H利城,或謂即奉化縣境?!捷浖o(jì)要諸書均以為金州廳境?!钍系乩眄嵕幰詾榻衽d京境者,亦未確?!?卷三第三頁)
三十四、蓋牟考獨(dú)為得之,可卻諸迷。今瀋陽南郊陳相屯塔山城是其遺址。
[原文]「蓋牟州注:今遼陽州東北境?!癜刺曝懹^行軍之道,渡遼水先拔蓋牟,次攻遼東、白巖、次及安市,系由北而南?!|金史志及釋地各書均以為今蓋平縣治,則沿誤矣?!?卷三第四頁)
三十五、倉巖在渾河上源,或蘇子河流域。
[原文]「倉巖州注:今昌圖府境?!?卷三第四頁)
三十六、木底城在蘇子河木奇村山上。
[原文]「木底州注:今海龍廳大圍場境?!?卷三第四頁)
三十七、安市在海城東英城子山上。李道宗攻城所築的土山猶屹然存在。
[原文]「安市州」(卷三第四頁)
三十八、新城即撫順北高爾山城。其地近南蘇木底;其城有郛;其城前臨貴端水,即渾河,遼于其地置貴德州;西南山有李勣之土壁;在遼水東不遠(yuǎn)等等觀之,無一不合其遺址。
[原文]「新城州都督府注:今新民廳東北?!?卷三第四頁)
三十九、建安為蓋平東北石城山城,後稱高力城山城,去青石鋪村東南不遠(yuǎn),非蓋平西南。
[原文]「建安州都督府注:今蓋平縣西南六十里?!?卷三第五頁)
四十、用遼史地理志來考證渤海國地理,除鴨一府足資參考外,餘多無據(jù)。如渤海有潘州、益州而無瀋州蓋州就是顯例。按:渤海西南疆域由今寬甸蒲石河口向西北經(jīng)英額門、開原、昌圖一線,西與唐朝接壤。
[原文]「渤海注:……今考其地屬奉天者,據(jù)遼史沿革錄之,州縣或失其本屬亦為散附于末?!挂韵赂髦莞鄵?jù)遼史地理志加注,文繁從略?!僭?卷三第五頁)
四十一、遼史地志多以僑置京府州縣為渤海實(shí)地,且多捏造杜撰,毫無根據(jù),甚至把鐵利、挹婁、越喜、拂涅等烏蘇里江東沿海和黑龍江口諸地渤海所置諸州縣都移于開原、鐵嶺、瀋陽一帶,更奇事是把渤海潘州定為瀋州,益州指為蓋州。後世讀史者不察,大受其愚,楊同桂已有察覺,但未徹底明白耳。
[原文]「遼注:地理志元托克托等修?!?卷四第一頁)
四十二、契丹有遼東地非因滅渤海而得,唐末遼東大半仍屬唐幽州,當(dāng)是因幽州盧龍軍節(jié)度使劉仁恭、長子守光囚其父自為節(jié)度使,其兄守奇為平州刺史,于太祖元年率眾降契丹,遼土全歸契丹。因此,太祖二年築長城于鎮(zhèn)東??冢唇窠鹂h南關(guān)嶺古長城址,稱蘇州關(guān),金稱合思罕關(guān)。三年幸遼東。九年釣魚于鴨綠江,高麗貢寶劍。神冊四年修遼陽故城改為東平郡。六年徙檀州順民于東平、沈州。天贊三年徙薊州民實(shí)遼州地,渤海殺其刺史張秀實(shí)西掠其民。四年十二月征渤海,圍扶餘府,次年(天顯元年)正月平渤海,改為東丹,封太子人皇王以主之。三月攻長嶺府,八月破之。綜計(jì)之契丹太祖二年為公元九0七年,天顯元年為九二七年,即契丹經(jīng)營遼東二十年之後,才平渤海而有其地。遼史地志說遼東得自渤海,全無根據(jù)。又因遷東丹于遼東,遂將渤海州縣名僑置遼東各地,以致缺誤不全。既非原地,而方位里至亦不相符。以渤海京、郡、州、縣記錄,強(qiáng)加于遼東,自然一無所合??上暌詠沓兄囇卣`直至今日,無人揭其情況也。
[原文]「東京遼陽府……統(tǒng)縣九。遼陽,原志本渤海國金德縣地,又為常樂縣。仙鄉(xiāng),原志渤海為永豐縣。……鶴野,原志渤海為鷄山縣?!瞿荆静澈榛ㄉ娇h。紫蒙,原志佛寧國置東平府領(lǐng)紫蒙縣。……興遼,原志渤海為長寧縣。肅慎,原志以渤海戶置。歸仁。順化?!?卷四第二至第三頁)
四十三、天顯元年反之鐵州,乃渤海鐵州,東京鐵州乃遼自置者,非一地也。
[原文]「鐵州,統(tǒng)縣一,原志建武軍刺史,渤海置州?!ⅲ禾祜@元年後鐵州刺使衛(wèi)鈞反,耀庫濟(jì)攻拔之?!?卷四第三頁)
四十四、批判史學(xué)工作者承訛襲誤,受遼史之欺,真具卓識,可惜不知沙卑即金縣大黑山城為之作證耳。
[原文]「海州,原志南海軍節(jié)度使,高驪為沙卑城?!ⅲ罕局疽愿唧P沙卑城即為海州,……承訛襲謬,習(xí)焉不察,皆遼史之誤也。」(卷四第四頁)
四十五、遼西州,即唐遼西故郡城,明稱遼西鎮(zhèn)。
[原文]「顯州:遼西州」(卷四第五頁)
四十六、乾州在顯州西南六七里,奉陵縣後改為鍾秀,閭陽非遼縣,指為西南四、五十里,實(shí)誤。
[原文]「乾州……奉陵……海北州注:今義縣南四十里,統(tǒng)縣一、原志廣化軍中刺史地在閭山之西南?!?卷四第六頁)
四十七、遼州為遼太祖建,渤海曾攻破其城,殺刺史張秀實(shí)而擄其人民,反以為是渤海東平府,遼史不可信據(jù)可知。
[原文]「遼州:統(tǒng)州一縣二,原志始平軍下節(jié)度,渤海為東平府?!?卷四第七頁)
四十八、許氏奉使行程錄次第有顛倒,不足據(jù)。八面城為韓州非信州,晚期韓州在偏臉城。游牧記不誤。
[原文]「信州……注:蒙古游牧記:科爾沁左翼中旗本契丹地,遼置信州彰聖軍領(lǐng)武昌武定二縣。注云:信州故城在旗東南三百八十里??妓卧S亢宗《行程錄》云:自沈州七十里至興州……自同州三十里至信州?!薨唇癫龍D府東北之八面城蓋即遼信州故城?!?卷四第八頁)
四十九、平渤海後,二月安邊、鄚頡、南海、定理等府來貢,三月安邊、鄚頡,定理三府叛,安端討平之。五月南海、定理二府復(fù)叛,大元帥堯骨討平之。定理本挹婁故地,東極東海,豈能在契丹國遼東腹里的沈州附近。
[原文]「定理府注:今鐵嶺縣南六十里?!?卷四第九頁)
五十、「遼無兩懿州,史志複文致誤。」
[原文]「懿州」(卷四第九頁)
五十一、順化軍城在金州東北石河驛東土城子,遺址猶存。金改順化營,見《鴨江行部志》。
[原文]「順化城注:當(dāng)在奉天境?!?卷四第九頁)
五十二、寧州與歸州為鄰,在復(fù)縣李官公社西陽臺村。
[原文]「寧州注:當(dāng)在奉天境?!?卷四第十頁)
五十三、金神水,遼設(shè)于女河川,不在金縣西北,在興城縣北女兒河上,明設(shè)邊堡于其遺址上,訛稱為興水縣堡。今稱清水縣。女河川即興城河古名,非錦縣女兒河川地,其川及小凌河川先後已設(shè)有安昌、永和、紅羅山等縣鎮(zhèn)城砦,不僅有神水縣地。
[原文]「錦州神水注:今錦縣西北?!?卷五第五頁)
五十四、海陽為遼潤州附郭縣,在州西。
[原文]「瑞州海陽」(卷五第六頁)
五十五、海濱為遼隰州附郭縣,在州東興城縣西,當(dāng)歸清盛京轄境。
[原文]「海濱非奉天轄境從省?!?卷五第六頁)
五十六、望平升梁魚務(wù)置,按梁魚務(wù)在廣寧東,是遼東西交通孔道。見金史世宗紀(jì)及許亢宗《奉使錄》及金王寂《遼東行部志》。今黑山縣姜家屯公社北土城屯(也稱古城子)有塔址。
[原文]「望平注:今新民廳西北。原注:大定二十九年升梁漁務(wù)置。」(卷五第六頁)
五十七、渤海疆域未達(dá)遼陽,此沿遼金二史地志之誤。
[原文]「元遼陽等處行中書省遼陽路……原志,唐以前為高句驪及渤海大氏所有。」(卷五第七頁)
五十八、宣城為秀巖城之音訛,秀巖城急讀則成宣城。
[原文]「蓋州……注:又,榮祖?zhèn)鳎翰枷Hf努僭號于開元,命榮祖副薩里臺進(jìn)討之,拔蓋州,宣城等十餘城。按宣城當(dāng)近蓋州,今無可考證?!?卷五第八頁)
五十九、懿州為遼東行省治所,見于明建文四年朝鮮李薈《混一疆里歷代國都之圖》(藏京都大谷大學(xué))。又,《龍飛御天歌》第三章注:元設(shè)遼陽等路,建行中書省于懿州。總統(tǒng)諸路,并統(tǒng)高麗。
[原文]「懿州注:今廣寧縣東北。原志:初為懿州路,至元六年為東京支郡所領(lǐng)豪州及同昌、靈山二縣省入順安縣入本州。注:按仁宗本紀(jì)延祐二年十月以遼陽路之懿州隸遼陽行省。而伯勝傳乃云遼陽省治懿州。殊不可解。或者當(dāng)時行省亦嘗徙治他州歟?」(卷五第八頁)
六十、歸屬博索府之義州是鴨綠江東朝鮮義州。
[原文]「大寧路義州……注:世祖至正十三年以義州隸博索府?!?卷五第九頁)
六十一、著者以開元路為今開原縣境大誤。
[原文]「開元路……注:按本紀(jì)世祖中統(tǒng)三年六月,割遼河以東隸開元路。是開元路之為今開原縣亦無可疑者?!?卷五第十頁)
六十二、楊氏不知金元開元為隋唐黑水靺鞨地。斥志為臆造。又不知開元與咸平府明代三萬衛(wèi)為兩地。更不知黃龍府先後兩地:因之,誤以遼之黃龍府,金之隆州為元之開元路,而以元志不誤為誤,很為可惜。
[原文]「開元路……注:是金之隆州即遼之黃龍府、元之開元路也。……至明之三萬衛(wèi)僅得元代開原路之南隅。而釋地者猶以今開原為古之黃龍府,毫厘千里,其誤蓋始于此。至本志又謂開元為隋唐之黑水靺鞨、金之會寧府,亦皆臆造之說,未敢據(jù)以傳信也?!?卷五第十頁)
六十三、舊遼陽蓋指遼代遼州遼濱縣城。
[原文]定遼中衛(wèi)注:「今遼陽州治」?!郑咐畛闪簜鳎簯c隆六年十月土蠻六百騎營舊遼陽北河?!?卷六第一頁二十四行)
六十四、皮驛堡為虎皮驛堡,此脫虎字。
[原文]「城堡附考注: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云:遼陽下城一、堡二十四、曰:……皮驛堡,……?!?卷六第二頁)
六十五、東寧:朝鮮西京元為東寧府。南京:延吉市東郊山城子。海洋:朝鮮咸鏡北道吉州。
[原文]「東寧衛(wèi)原志本東寧、南京、海洋、草河、女真五千戶所?!?卷六第三頁)
六十六、東寧路當(dāng)是大寧路之訛誤。元遼陽行省所轄固有大寧路也。
[原文]「廣寧衛(wèi)……原注:又東北有順州,西北有成州,元俱屬東寧路?!?卷六第五頁)
六十七、古鐵嶺元代屬地,在今朝鮮江源道元山南安邊之東,北有雙城,今永興,皆元代南界。明初在鐵嶺置衛(wèi),朝鮮請移,見明實(shí)錄。指為奉集堡蓋因鐵嶺初撤時暫住于奉集廢縣,後終置于銀州舊城致誤。咸州咸平府即開原,不隸鐵嶺衛(wèi),為遼海、三萬二衛(wèi)治所。
[原文]「鐵嶺衛(wèi)……原注:東南有奉集縣,即古鐵嶺城也,接高驪界。……又有咸平府,元直隸遼東行省,至正二年正月降為縣,洪武初廢?!?卷六第九頁)
六十八、三萬衛(wèi)初置于元開元西,稱遠(yuǎn)三萬衛(wèi),後撤置于咸平府即開原城。甫答迷城,《遼東志》外志,海西東水陸城站作伏答迷城站,在上京東北次第三站。
[原文]「三萬衛(wèi),洪武初廢,二十年十二月置三萬衛(wèi)于故城西,兼置兀者野人乞列迷女真軍民府。二十一年府罷,徙衛(wèi)于開元城……注:本紀(jì)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周興等自開元追敵至甫答迷城,不及而還。」(卷六第九、十頁)
六十九、「西有大清河」,誤。
[原文]「(三萬衛(wèi))西有大清河。」(卷六第十頁)
七十、金水河即今阿什河,古案出虎水,遠(yuǎn)在黑龍江省阿城縣,蓋因明代地志開原控帶外夷山川的文獻(xiàn)記錄而誤。
[原文]「(三萬衛(wèi))又,北有金水河,北流入塞外之松花江?!?卷六第十頁)
七十一、北城、牛家莊不知何意?;蛑高|海衛(wèi)的初治之城即在今昌圖者,其地或名牛家莊,後徙開原城。後世論史者以為由海城牛莊移于開原,實(shí)為誤解。因遼海一地指東西遼河會合之後的一段專名,該衛(wèi)自不能設(shè)于海州衛(wèi)境內(nèi),亦一鐵證。
[原文]「(三萬衛(wèi))又,北有北城即牛家莊也。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置遼海衛(wèi)于此。二十六年衛(wèi)徙?!?卷六第十頁)
七十二、東關(guān)指哈達(dá)部,北關(guān)指葉赫部耳。
[原文]「安樂州?!ⅲ喊疵鲿r遼之邊塞東扼兩關(guān)……兩關(guān)者北關(guān)東關(guān)也……」(卷六第十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