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隆慶和萬歷時期,1567—1620年

劍橋中國明代史 作者:


  二帝及其前輩

  在本章研究的時期之前的兩個世紀中,明代君主政體的特征已經(jīng)顯著地發(fā)生了變化。早期的皇帝指揮戰(zhàn)役,頒布法令,創(chuàng)設國家機構,管理官吏。在制度安排已定,行政機構設置齊全以后,皇帝在處理帝國事務中不再起積極的作用。官員們只希望皇帝成為他們道德和才智的典范,因此,作為人世間的最高權威,他在爭端中的仲裁被視為決定性的和不容置疑的。這種作出決斷的方式很少提供對于問題的合理解決辦法;但是,由此而得出的解決辦法當受到皇帝絕對權威的支持時,是不可改變的。

  皇帝為了保持他的絕對權威,避免使自己卷入提請他注意的問題。他逐漸變得更加與外界隔絕,他的權力表現(xiàn)出一種消極的特征。他能夠容易地解除任何官員的職務或懲處任何官員,下令免征賦稅,給予赦免。但是,他要主動地提出議案卻是非常困難的,時期較早的皇帝不放棄他們的皇權的任何部分,但是當從皇位掌管國家事務顯然不再可行時,朝廷官員們開始把早期的施政安排恭敬地說成“祖宗之制”,以此暗指破壞現(xiàn)存制度就是不孝。事實上,他們是借助于口頭恭維這些初期制度上的安排,告誡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不要進行影響深遠的改革。

  弘治皇帝(1488—1505年在位)符合官僚們的期望。在沒有作出重大決定的同時,他使他的朝廷保持了和睦、協(xié)調(diào);以傳統(tǒng)標準衡量,他的私人生活也無瑕疵,雖然是枯燥無趣的。相反,他的兒子正德皇帝(1506—1521年在位)卻在各個可能的方面抵制朝政生活的束縛。他親自掌管軍隊,隨意游覽、視察各地,并讓太監(jiān)和軍官們接管應當屬于文官的職責。這個享樂的皇帝對于禮儀活動是完全藐視的。當他被他的官僚們以他不能反對的“綱紀”逼緊的時候,他就想辦法把自己當作個人而與作為制度的君主政體分開。

  嘉靖皇帝(1522—1566年在位)部分地恢復了早期君主政體的格局,但他迷戀道術,不理國事,引起了官員們的批評。不過,他和外廷的隔絕,他的親自行使皇帝的委任權,他對禮儀細節(jié)的關注,甚至他給予他的親信和批評者的殘酷而專橫的懲罰,這些和傳統(tǒng)的治國之術并不矛盾。

  皇帝的絕對權力之所以被容忍,是因為它在理論上和特定的個人無關?;实墼谧罡咭患壱詫M的決斷解決任何問題,不可避免地要使一些個人不公正地受到傷害。但是,他的不公正的行為并非出于本人的惡意。當嘉靖皇帝和他的首輔的派系發(fā)生了親密的私人關系時,他的與個人無關的統(tǒng)治的能力削弱了。這一事態(tài)不但為無休止的勾結和陰謀開了方便之門,大學士嚴嵩還給帝國朝廷投下了恐怖和猜疑的陰影,延續(xù)了幾十年。這種狀況在嚴嵩死后并未改善:嘉靖皇帝的后繼者們的一些顧問仍舊仿效他的依靠告密,甚至依靠背信行為的統(tǒng)治方式,盡管程度沒有那么嚴重。

  有關隆慶皇帝(1567—1572年在位)朱載垕的資料是籠統(tǒng)而相互矛盾的。他不參與朝政,但他對官僚的權力名義上仍然存在。史官們稱頌他節(jié)儉和仁厚的記述,證明是不真實的,或無實際內(nèi)容;更多的有損于他的性格和品格的記載,實際上卻可以得到證實。[1]

  隆慶皇帝設法回避了爭論,因為他從未作出任何重要的政治決斷。在大學士高拱的回憶錄中,他讓讀者得到皇帝智力非常有限的印象。他笨口拙舌,憐惜自己,不能維護自己作為個人的權利,更不用說作為君主的權利了。盡管高拱著作本身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可疑,但他對缺乏個性和力量、對國事沒有興趣乃至好奇心的皇帝的描述與社會上的傳聞并不是不一致的。

  隆慶皇帝曾被他的父親長期壓抑。即使作為皇帝還在世的最年長的兒子,他也沒有被給予太子的頭銜,當他終于被立為太子時,他也沒有被給予合乎他的身份的榮譽和待遇。嘉靖皇帝堅持,他和他的異母弟景王要被同等對待。事實上,當有必要在奏疏中提到這兩個王子時,朝臣們總是小心謹慎地對待他們,仿佛他們是孿生兄弟。當這種姿態(tài)含有深遠意義的年紀到來時,這種安排促成了這樣的推測:隆慶皇帝將被廢黜,他的弟弟將被宣布為太子。在未來皇帝正好于他29歲生日前一個月登上皇位之前,這種怠慢和不安全的狀態(tài)給他的生活投下了暗影。

  雖然隆慶皇帝接受過正規(guī)的儒家教育,可是他沒有受過他那個時代的治國之術的特殊訓練。沒有證據(jù)表明,他對他周圍的情況和他自己作為皇帝的任務的真正意義有過了解。另一方面,也沒有確鑿的證據(jù)表明,他確實是精神失?;蛑橇t鈍。奇怪的是,與他有關的最值得注意的公務是他參加國家典禮,這些典禮在盛大和壯觀方面超過了以前的朝代。場面最盛大的典禮中有兩次是1569年對京師戍軍的大檢閱和1570年的冬至慶典。有理由相信這種盛典是他的富有事業(yè)心的大學士們安排的,以皇帝的到場來使公眾獲得深刻印象。根據(jù)記載,似乎皇帝甚至不能把他早朝的程式化的談話繼續(xù)下去,而由大學士們代他講話。

  這位皇帝因他過度沉溺于個人的享樂而只能受到責備??傊瑯酥舅y(tǒng)治時期的這五年半的相對穩(wěn)定和繁榮證明,國家事務可以沒有皇帝的親自指導而繼續(xù)進行。他的無能或不愿干預國家事務,實際上使得有能力的大臣和大學士們干得更好。但是他所造成的損害是制度上的,而且長期起作用,因為他需要一個其決策要由皇帝顯然予以支持的主要行政官員。某種形式的掩飾是需要的,因為將皇帝權力托付于人是違反王朝傳統(tǒng)的。既然皇帝不能完成執(zhí)掌政務的主要工作,內(nèi)閣內(nèi)部的權力之爭就加劇了。此后,地位最高的大臣們要保持公眾的信任變得甚至更加困難了。

 ?。?] 見下文《1550年后的形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