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藏來躲去,這一天來到了廣州的法性寺,趕上印宗法師正在講解《涅槃經(jīng)》,這就引發(fā)了一個著名的故事。
老師在臺上講經(jīng),忽然風吹幡動,兩個和尚就為這點小事起了爭執(zhí),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誰也說不服誰?;勰茉谂赃叢遄炝耍?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們的心在動。"此言一出,震驚四座,把正在講課的印宗老師也給驚住了。印宗早就聽說弘忍有個傳人南下,如今見慧能談吐不凡,估計他就是那個傳人,一問之下,慧能便也如實說了,又拿出如假包換的傳法袈裟,雖然誰應(yīng)該都沒有辨別袈裟真?zhèn)蔚哪芰?,但大家還是紛紛禮拜。接著,慧能又講了講佛性的道理,把印宗法師聽得激動得不得了,說自己以前所學全是瓦礫,這回總算見到真金了。接著,印宗拜慧能為師,可慧能還是個俗家人,印宗又為慧能剃度授戒,慧能這才算真正當了和尚。
風動幡動的故事流傳了很久,知名度很高,在當時又是語驚四座,一定有其高明之處。但到底高明在哪里,普通人的腦袋還真不容易想得明白。
首先,這兩個和尚的爭論就很古怪,我們現(xiàn)在受過九年制義務(wù)教育、上過初中物理課的人大概很難問出這樣的問題,這問題作為一個禪宗掌故我們會覺得它高深莫測,但假如現(xiàn)實生活中有兩個人發(fā)生同樣的爭論,我們大概只會說他們?nèi)踔恰?br />
慧能說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心動,如果我們把風和幡作一個替換:一個人騎著自行車要從家騎到超市,在經(jīng)過我們身邊的時候我們發(fā)出了這樣了爭論:是人動還是車動?哪個答案才對呢?慧能也許會回答說:"人也沒動,車也沒動,是你們的心在動。"--但是,一個樸素的問題是:如果人也沒動,車也沒動,只是我們的心在動,那么,只要我們的心能保持不動,這個騎車的人就永遠也騎不到超市嗎?
再者,如果追求詞語定義的話,動者,位移也。風和幡、人和車,都發(fā)生了位移,當然都在動呀。按照初中物理的講法,運動要分絕對運動和相對運動,以前者而論,宇宙里的萬事萬物無不在動,我們靜坐不動其實在隨著地球在動,所謂"坐地日行八萬里"是也;以后者而論,需要設(shè)定參照系,如果以旁觀者為參照系,風和幡、人和車,當然都在動的。那么,這樣一個初中生都可以給出完美答案的問題,為什么大德高僧們卻爭論不清呢?又為什么慧能那樣一個明顯錯誤的答案也會語驚四座而流傳日久呢?
馮友蘭曾經(jīng)推斷,慧能這個說法應(yīng)該類似于僧肇的《物不遷論》,風確實在動,幡也確實在動,但它們其實都是雖動而常靜的。馮友蘭說:這個道理比較深奧,所以印宗法師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這才那么激動。
但是,馮老前輩的這個解釋有可能是錯的。
僧肇的《物不遷論》,顧名思義,是說運動并不存在,所有的物體都是靜止的。--這顯然違反我們的常識,但我們得習慣一下,佛教理論常常是要和常識作對的。
運動為什么不存在呢?就好比我們看電影,電影里的人呀、物呀都在動,和現(xiàn)實生活中一樣,但事實上電影是利用了我們眼睛的視覺暫留現(xiàn)象,每秒鐘放映二十四幅靜止的畫面,整部電影全是由這樣一幅幅靜止的畫面構(gòu)成的。我們以為電影在動,這個動只是假象,靜止才是本質(zhì)。
現(xiàn)在我們想像一下,我們正在電影院里看一部叫做《熊霸天下》的大片,只見主人公好熊英姿颯爽,腳踏南山,口銜玫瑰,張弓搭箭,一箭射中二十公里之外的靶心。電影長鏡頭追拍這支箭,從離弦的那一剎那直到射中靶心,一共用了五秒鐘。我們現(xiàn)在可以知道,五乘以二十四等于一百二十,也就是說,這支箭的全部運動其實是由一百二十幅一連串靜止的畫面所構(gòu)成的。
這么一說就容易理解了,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在電影院里,而是在電影當初的拍攝現(xiàn)場,眼睜睜看著主人公好熊一箭射中靶心,這支箭的運動難道也是由一連串靜止的畫面構(gòu)成的嗎?
答案是:是的。
不必講什么玄而又玄的虛招子,真有人可以只用我們普通人的邏輯就把這個答案嚴密地論證出來。這個人,就是遠在僧肇之前的古希臘哲學家芝諾。
芝諾給我們留下了好幾個著名的詭辯命題,其中的"飛矢不動"說的就是我們這支箭。那我就借用芝諾的話來解釋僧肇的理論了。
芝諾問他的學生:"好熊射的這支箭是動的還是靜止的?"
學生說:"這還用說,當然是動的呀。"
芝諾問:"那么,這支箭在飛行的每一個瞬間里都有一個確定的位置嗎?"
學生說:"當然有呀。"
芝諾問:"那么,在這樣的一瞬間里,這支箭所占據(jù)的空間和它自己的體積是一樣大嗎?"
學生說:"當然一樣大呀。"
芝諾問:"在這樣的一瞬間里,這支箭既有一個確定的位置,又占據(jù)著和自己的體積一樣大小的空間,這支箭此刻是動還是靜呢?"
學生想了想,說:"是靜止的。"
芝諾問:"這支箭在這一瞬間里是靜止的,那么,在其他的瞬間里也是靜止的嗎?"
學生說:"是的,在每一個瞬間里,這支箭都是靜止的。"
芝諾總結(jié)道:"所以,這支射出去的箭其實是靜止不動的。"
芝諾的"飛矢不動"是為老師巴門尼德的哲學作辯護的。巴門尼德的主張基本可以被我們看作僧肇《物不遷論》的一個粗糙的古希臘版。現(xiàn)在我們回頭一看,既然連射出去的箭都是靜止不動的,更何況風和幡呢?
當然,僧肇的理論更多的是佛學基礎(chǔ),其中一個核心根源就是所謂"因緣生滅"。在"因緣生滅"的意思上,這支箭剛射出去,在第一秒鐘的時候被空氣磨掉了箭尾的一根羽毛,在第二秒鐘的時候,箭桿上又掉落了一片木屑,所以,一秒鐘前的箭和一秒鐘后的箭雖然看上去樣子相似,其實已經(jīng)不是同一支箭了。
箭是這樣,人也一樣?!段锊贿w論》舉了一個例子,說某人離家很久了,這一天突然回來,鄰居見了感覺似曾相識,問道:"你不是當年街底家的那誰誰誰嗎?"這人回答說:"我只是看上去像當年的那誰誰誰,其實已經(jīng)不是了。"
--我們可以給這個故事續(xù)上一個現(xiàn)實主義的尾巴:鄰居一聽,遺憾地搖了搖頭:"如果你見到那誰誰誰,請轉(zhuǎn)告他,就說他當初買的彩票中了五百萬大獎,人家一直等他來領(lǐng)獎呢。"
我們都知道一句名言:"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我們一般把這句話作為勵志格言來用,好比某人失戀了,痛不欲生,你開導他說:"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意思是讓他放下過去,重新開始,迎接嶄新的明天,其實在佛理上,過去的死真的是死了,過去的你和現(xiàn)在的你并不是同一個人。也就是說,并沒有一個具有延續(xù)狀態(tài)的你從昨天延續(xù)到了今天,而是昨天一個你,今天又一個你,每時每刻都是不同的你。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前邊講"五蘊皆空"和"無我"的時候那個森林的比喻。
好啦,話說回來,萬事萬物全是靜止不動的,所以風也沒動,幡也沒動,那么,心動了沒有呢?
照我看呢,答題的線索也許不在《物不遷論》上,而在其他版本的相關(guān)記載和《壇經(jīng)》的上下文里。
現(xiàn)在我們重新開始,再來看看前邊的問題:這樣一個初中生都可以給出完美答案的問題,為什么大德高僧們卻爭論不清呢?又為什么慧能那樣一個明顯錯誤的答案也會語驚四座而流傳日久呢?
--原因之一是,人類的知識畢竟在不斷進步,拿現(xiàn)在一個普通初中生放到一兩千年前,絕對會成為當時第一流的智者;原因之二是,范疇不一樣,古典物理學和一千多年前的佛學不存在多少共同的語境;原因之三是,這個記載過于簡略了,實在不容易讓人看得明白。
只說原因之三。按照《歷代法寶記》的說法,事情是這樣的:印宗法師講授《涅槃經(jīng)》,問大家:"風吹幡動是大家常見的現(xiàn)象,幡到底動了沒有?"大家就開始說三道四了,慧能突然站起來說:"動與不動,都是大家的妄想心在作祟,佛性是無所謂動與不動的。"印宗法師一聽,"驚愕茫然,不知是何言。"(《曹溪大師別傳》也有類似的記載,細節(jié)有出入,大意差不多。)
這個記載就比上一個更容易讓人看出眉目了。慧能這是在借風動與幡動來闡釋自己對佛法的見解,這里體現(xiàn)的是慧能禪法的兩處核心思想,第一是超越二元對立觀念(動與不動就是一個二元對立觀念)。換句話說,二元對立的觀念屬于妄心,也就是慧能說的妄想心,修禪是要破除妄心、體悟真心。說動,說不動,都不對,"無所謂動與不動"才是對的。這是從佛學中的"中道"觀念發(fā)展而來的,有著印度中觀派的思想淵源,也有佛性論的因素在,這里先不細說,后文還會講到。
第二是所謂"無念",這個概念后文也會細講,大略先打個比方: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蜈蚣跳舞的故事,蜈蚣的踢踏舞跳得一流,烏龜很嫉妒,于是有一天烏龜對蜈蚣說:"你的舞步真是跳得太好了,我真想跟你學學。你能告訴我你跳舞的時候是先抬哪只腳嗎?"這一下可把蜈蚣問住了,抬抬這只腳,好像不是,抬抬那只腳,好像也不是。后來再要跳舞的時候,蜈蚣總是會想起這個問題,從此就再也不會跳舞了。
先抬這只腳,還是先抬那只腳?這樣一種思維狀態(tài)就和捉摸風動還是幡動是一樣的,而慧能所說的"佛性無所謂動與不動"就大略相當于蜈蚣先前跳舞的時候無所謂先邁哪只腳。心念不執(zhí)著于外物,自然流轉(zhuǎn),是謂"念念無住",心里不要執(zhí)著先邁哪只腳的問題,這才能跳得起舞來。
我們學佛也是要講方法的,很多人喜歡去看機鋒公案,經(jīng)常繞進去就出不來,市面上很多講解機鋒公案的書也都流于個案分析,往往是十本書給出八個答案,你也不知道誰對誰錯。其實只要搞通一些核心義理的話,所有機鋒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就好像學通了幾何里邊的公理、定理,所有幾何題你都可以解決。陷入迷宮的時候,我們要想辦法站在高處往下看?,F(xiàn)在我們再多往下看一眼:這個故事另外還有一層可能的意思,這層意思只有讀通《壇經(jīng)》的上下文才能明白。
聯(lián)系《壇經(jīng)》上下文,慧能的一個核心思想是:有情(有生命的東西)才能成佛,無情(沒生命的東西)不能成佛。而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一個主要區(qū)別就是會不會動:人是會動的,是生命體;石頭是不會動的,是無生命體。因為不會動的沒生命的東西成不了佛,所以我們不應(yīng)該去效仿它們--這個理論的殺傷力是:坐禪入定就是要人一動不動的,也就是效仿不能成佛的無生命體,所以靠坐禪來求解脫成佛是根本行不通的。
所以,慧能這里的動與不動說的也許不是狀態(tài),而是屬性。風能動、幡能動,但從屬性上說,它們都屬于不會動的無生命體,正是從這層意義來講,風和幡都是不動的,動的只有你的心。
而在當時的佛教界,"生命體和無生命體是不是都能成佛"是一個焦點的爭論話題,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慧能這番話才顯出了他的見解,才可以語驚四座。如果換到現(xiàn)在,你同樣說一次"風不動,幡不動,仁者心動"的話來,大家只會把你當弱智了。
話說回來,慧能的行歷至此而告一段落,《壇經(jīng)》接下來就是慧能在大梵寺正式開講禪法的內(nèi)容了。至于這段行歷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靠的,有些地方確實可以辨別出大概的輪廓,另一些地方也只能是信者自信、疑者自疑了?;蛘?,我們大可本著禪門宗旨,繼續(xù)不落言筌好了。
老師在臺上講經(jīng),忽然風吹幡動,兩個和尚就為這點小事起了爭執(zhí),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誰也說不服誰?;勰茉谂赃叢遄炝耍?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們的心在動。"此言一出,震驚四座,把正在講課的印宗老師也給驚住了。印宗早就聽說弘忍有個傳人南下,如今見慧能談吐不凡,估計他就是那個傳人,一問之下,慧能便也如實說了,又拿出如假包換的傳法袈裟,雖然誰應(yīng)該都沒有辨別袈裟真?zhèn)蔚哪芰?,但大家還是紛紛禮拜。接著,慧能又講了講佛性的道理,把印宗法師聽得激動得不得了,說自己以前所學全是瓦礫,這回總算見到真金了。接著,印宗拜慧能為師,可慧能還是個俗家人,印宗又為慧能剃度授戒,慧能這才算真正當了和尚。
風動幡動的故事流傳了很久,知名度很高,在當時又是語驚四座,一定有其高明之處。但到底高明在哪里,普通人的腦袋還真不容易想得明白。
首先,這兩個和尚的爭論就很古怪,我們現(xiàn)在受過九年制義務(wù)教育、上過初中物理課的人大概很難問出這樣的問題,這問題作為一個禪宗掌故我們會覺得它高深莫測,但假如現(xiàn)實生活中有兩個人發(fā)生同樣的爭論,我們大概只會說他們?nèi)踔恰?br />
慧能說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心動,如果我們把風和幡作一個替換:一個人騎著自行車要從家騎到超市,在經(jīng)過我們身邊的時候我們發(fā)出了這樣了爭論:是人動還是車動?哪個答案才對呢?慧能也許會回答說:"人也沒動,車也沒動,是你們的心在動。"--但是,一個樸素的問題是:如果人也沒動,車也沒動,只是我們的心在動,那么,只要我們的心能保持不動,這個騎車的人就永遠也騎不到超市嗎?
再者,如果追求詞語定義的話,動者,位移也。風和幡、人和車,都發(fā)生了位移,當然都在動呀。按照初中物理的講法,運動要分絕對運動和相對運動,以前者而論,宇宙里的萬事萬物無不在動,我們靜坐不動其實在隨著地球在動,所謂"坐地日行八萬里"是也;以后者而論,需要設(shè)定參照系,如果以旁觀者為參照系,風和幡、人和車,當然都在動的。那么,這樣一個初中生都可以給出完美答案的問題,為什么大德高僧們卻爭論不清呢?又為什么慧能那樣一個明顯錯誤的答案也會語驚四座而流傳日久呢?
馮友蘭曾經(jīng)推斷,慧能這個說法應(yīng)該類似于僧肇的《物不遷論》,風確實在動,幡也確實在動,但它們其實都是雖動而常靜的。馮友蘭說:這個道理比較深奧,所以印宗法師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這才那么激動。
但是,馮老前輩的這個解釋有可能是錯的。
僧肇的《物不遷論》,顧名思義,是說運動并不存在,所有的物體都是靜止的。--這顯然違反我們的常識,但我們得習慣一下,佛教理論常常是要和常識作對的。
運動為什么不存在呢?就好比我們看電影,電影里的人呀、物呀都在動,和現(xiàn)實生活中一樣,但事實上電影是利用了我們眼睛的視覺暫留現(xiàn)象,每秒鐘放映二十四幅靜止的畫面,整部電影全是由這樣一幅幅靜止的畫面構(gòu)成的。我們以為電影在動,這個動只是假象,靜止才是本質(zhì)。
現(xiàn)在我們想像一下,我們正在電影院里看一部叫做《熊霸天下》的大片,只見主人公好熊英姿颯爽,腳踏南山,口銜玫瑰,張弓搭箭,一箭射中二十公里之外的靶心。電影長鏡頭追拍這支箭,從離弦的那一剎那直到射中靶心,一共用了五秒鐘。我們現(xiàn)在可以知道,五乘以二十四等于一百二十,也就是說,這支箭的全部運動其實是由一百二十幅一連串靜止的畫面所構(gòu)成的。
這么一說就容易理解了,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在電影院里,而是在電影當初的拍攝現(xiàn)場,眼睜睜看著主人公好熊一箭射中靶心,這支箭的運動難道也是由一連串靜止的畫面構(gòu)成的嗎?
答案是:是的。
不必講什么玄而又玄的虛招子,真有人可以只用我們普通人的邏輯就把這個答案嚴密地論證出來。這個人,就是遠在僧肇之前的古希臘哲學家芝諾。
芝諾給我們留下了好幾個著名的詭辯命題,其中的"飛矢不動"說的就是我們這支箭。那我就借用芝諾的話來解釋僧肇的理論了。
芝諾問他的學生:"好熊射的這支箭是動的還是靜止的?"
學生說:"這還用說,當然是動的呀。"
芝諾問:"那么,這支箭在飛行的每一個瞬間里都有一個確定的位置嗎?"
學生說:"當然有呀。"
芝諾問:"那么,在這樣的一瞬間里,這支箭所占據(jù)的空間和它自己的體積是一樣大嗎?"
學生說:"當然一樣大呀。"
芝諾問:"在這樣的一瞬間里,這支箭既有一個確定的位置,又占據(jù)著和自己的體積一樣大小的空間,這支箭此刻是動還是靜呢?"
學生想了想,說:"是靜止的。"
芝諾問:"這支箭在這一瞬間里是靜止的,那么,在其他的瞬間里也是靜止的嗎?"
學生說:"是的,在每一個瞬間里,這支箭都是靜止的。"
芝諾總結(jié)道:"所以,這支射出去的箭其實是靜止不動的。"
芝諾的"飛矢不動"是為老師巴門尼德的哲學作辯護的。巴門尼德的主張基本可以被我們看作僧肇《物不遷論》的一個粗糙的古希臘版。現(xiàn)在我們回頭一看,既然連射出去的箭都是靜止不動的,更何況風和幡呢?
當然,僧肇的理論更多的是佛學基礎(chǔ),其中一個核心根源就是所謂"因緣生滅"。在"因緣生滅"的意思上,這支箭剛射出去,在第一秒鐘的時候被空氣磨掉了箭尾的一根羽毛,在第二秒鐘的時候,箭桿上又掉落了一片木屑,所以,一秒鐘前的箭和一秒鐘后的箭雖然看上去樣子相似,其實已經(jīng)不是同一支箭了。
箭是這樣,人也一樣?!段锊贿w論》舉了一個例子,說某人離家很久了,這一天突然回來,鄰居見了感覺似曾相識,問道:"你不是當年街底家的那誰誰誰嗎?"這人回答說:"我只是看上去像當年的那誰誰誰,其實已經(jīng)不是了。"
--我們可以給這個故事續(xù)上一個現(xiàn)實主義的尾巴:鄰居一聽,遺憾地搖了搖頭:"如果你見到那誰誰誰,請轉(zhuǎn)告他,就說他當初買的彩票中了五百萬大獎,人家一直等他來領(lǐng)獎呢。"
我們都知道一句名言:"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我們一般把這句話作為勵志格言來用,好比某人失戀了,痛不欲生,你開導他說:"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意思是讓他放下過去,重新開始,迎接嶄新的明天,其實在佛理上,過去的死真的是死了,過去的你和現(xiàn)在的你并不是同一個人。也就是說,并沒有一個具有延續(xù)狀態(tài)的你從昨天延續(xù)到了今天,而是昨天一個你,今天又一個你,每時每刻都是不同的你。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前邊講"五蘊皆空"和"無我"的時候那個森林的比喻。
好啦,話說回來,萬事萬物全是靜止不動的,所以風也沒動,幡也沒動,那么,心動了沒有呢?
照我看呢,答題的線索也許不在《物不遷論》上,而在其他版本的相關(guān)記載和《壇經(jīng)》的上下文里。
現(xiàn)在我們重新開始,再來看看前邊的問題:這樣一個初中生都可以給出完美答案的問題,為什么大德高僧們卻爭論不清呢?又為什么慧能那樣一個明顯錯誤的答案也會語驚四座而流傳日久呢?
--原因之一是,人類的知識畢竟在不斷進步,拿現(xiàn)在一個普通初中生放到一兩千年前,絕對會成為當時第一流的智者;原因之二是,范疇不一樣,古典物理學和一千多年前的佛學不存在多少共同的語境;原因之三是,這個記載過于簡略了,實在不容易讓人看得明白。
只說原因之三。按照《歷代法寶記》的說法,事情是這樣的:印宗法師講授《涅槃經(jīng)》,問大家:"風吹幡動是大家常見的現(xiàn)象,幡到底動了沒有?"大家就開始說三道四了,慧能突然站起來說:"動與不動,都是大家的妄想心在作祟,佛性是無所謂動與不動的。"印宗法師一聽,"驚愕茫然,不知是何言。"(《曹溪大師別傳》也有類似的記載,細節(jié)有出入,大意差不多。)
這個記載就比上一個更容易讓人看出眉目了。慧能這是在借風動與幡動來闡釋自己對佛法的見解,這里體現(xiàn)的是慧能禪法的兩處核心思想,第一是超越二元對立觀念(動與不動就是一個二元對立觀念)。換句話說,二元對立的觀念屬于妄心,也就是慧能說的妄想心,修禪是要破除妄心、體悟真心。說動,說不動,都不對,"無所謂動與不動"才是對的。這是從佛學中的"中道"觀念發(fā)展而來的,有著印度中觀派的思想淵源,也有佛性論的因素在,這里先不細說,后文還會講到。
第二是所謂"無念",這個概念后文也會細講,大略先打個比方: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蜈蚣跳舞的故事,蜈蚣的踢踏舞跳得一流,烏龜很嫉妒,于是有一天烏龜對蜈蚣說:"你的舞步真是跳得太好了,我真想跟你學學。你能告訴我你跳舞的時候是先抬哪只腳嗎?"這一下可把蜈蚣問住了,抬抬這只腳,好像不是,抬抬那只腳,好像也不是。后來再要跳舞的時候,蜈蚣總是會想起這個問題,從此就再也不會跳舞了。
先抬這只腳,還是先抬那只腳?這樣一種思維狀態(tài)就和捉摸風動還是幡動是一樣的,而慧能所說的"佛性無所謂動與不動"就大略相當于蜈蚣先前跳舞的時候無所謂先邁哪只腳。心念不執(zhí)著于外物,自然流轉(zhuǎn),是謂"念念無住",心里不要執(zhí)著先邁哪只腳的問題,這才能跳得起舞來。
我們學佛也是要講方法的,很多人喜歡去看機鋒公案,經(jīng)常繞進去就出不來,市面上很多講解機鋒公案的書也都流于個案分析,往往是十本書給出八個答案,你也不知道誰對誰錯。其實只要搞通一些核心義理的話,所有機鋒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就好像學通了幾何里邊的公理、定理,所有幾何題你都可以解決。陷入迷宮的時候,我們要想辦法站在高處往下看?,F(xiàn)在我們再多往下看一眼:這個故事另外還有一層可能的意思,這層意思只有讀通《壇經(jīng)》的上下文才能明白。
聯(lián)系《壇經(jīng)》上下文,慧能的一個核心思想是:有情(有生命的東西)才能成佛,無情(沒生命的東西)不能成佛。而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一個主要區(qū)別就是會不會動:人是會動的,是生命體;石頭是不會動的,是無生命體。因為不會動的沒生命的東西成不了佛,所以我們不應(yīng)該去效仿它們--這個理論的殺傷力是:坐禪入定就是要人一動不動的,也就是效仿不能成佛的無生命體,所以靠坐禪來求解脫成佛是根本行不通的。
所以,慧能這里的動與不動說的也許不是狀態(tài),而是屬性。風能動、幡能動,但從屬性上說,它們都屬于不會動的無生命體,正是從這層意義來講,風和幡都是不動的,動的只有你的心。
而在當時的佛教界,"生命體和無生命體是不是都能成佛"是一個焦點的爭論話題,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慧能這番話才顯出了他的見解,才可以語驚四座。如果換到現(xiàn)在,你同樣說一次"風不動,幡不動,仁者心動"的話來,大家只會把你當弱智了。
話說回來,慧能的行歷至此而告一段落,《壇經(jīng)》接下來就是慧能在大梵寺正式開講禪法的內(nèi)容了。至于這段行歷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靠的,有些地方確實可以辨別出大概的輪廓,另一些地方也只能是信者自信、疑者自疑了?;蛘?,我們大可本著禪門宗旨,繼續(xù)不落言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