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遠,洛州偃師縣人,陳朝司空徐孝嗣的玄孫,其先祖從東??みw家于此。父親徐徹,梁朝秘書郎,娶梁元帝女兒安昌公主為妻而生文遠。當時正遇江陵淪陷,被擄掠到長守,家境貧寒無法自給。文遠的哥哥徐休賣書度日。文遠每天都到書店去翻閱書籍,廣泛閱覽《五經(jīng)》,尤其精通《春秋左氏傳》。當時有個大儒生沈重在太學講經(jīng),聽講的常常達到一千多人。文遠到太學去問問題就正于沈重,幾天后就離去了。有人問他:“為什么這么快就告辭而去?”他回答:“聽他所講的,都是些書本上的話,我先前已全部記誦知道了。至于文中深奧蘊藉的境界,反倒好像沒見到?!庇腥税阉脑捀嬖V沈重,沈重便把他找去討論問題,共有十多次。沈重對他大為嘆服。
文遠為人方正純厚,有儒士的風范。竇威、楊玄感、李密等人都曾由他傳授過學業(yè)。隋文帝開皇年間,升任太學博士。奉詔命到并州去,為漢王楊諒講授《孝經(jīng)》、《禮記》。到諒反叛后,文遠被除名。隋煬帝大業(yè)初,禮部侍郎許善心舉薦文遠與包愷、褚徽、陸德明、魯達為學官,便被提拔授官國子博士,包愷等人一并為太學博士。當時的治學之人稱文遠的《左氏春秋》、褚徽的《禮記》、魯達的《詩經(jīng)》、陸德明的《易經(jīng)》,都是一時之最。文遠講解闡釋經(jīng)書,多創(chuàng)立新義,前代儒者有分歧的議論,他都能判定是非,然后詰難駁斥諸家,又能自出己意,淵博而明晰,聽講的人忘其倦怠。
后來越王楊侗征召他為國子祭酒。當時洛陽城發(fā)生饑荒,文遠出城打柴采野菜,被李密的軍隊所俘虜。李密讓文遠面朝南面而坐,自己執(zhí)弟子禮節(jié)向北面拜見他。文遠說:“老夫在過去的日子里,幸虧以先王的治世之道傳授給將軍。世事經(jīng)歷興衰更替,轉眼已過了很久。如今將軍正處風云際會之時,為眾望所歸,權傾萬物、威震四海,還能屈身施禮以弘揚尊禮的道義,這是將軍的德行,也是老夫的幸事。既然蒙如此厚禮,哪能不盡言盡責,只是還不明將軍的意旨!若愿做伊尹、霍去病扶持即將傾覆的社稷,我雖已遲暮之年,仍愿竭盡全力;如果像王莽、董卓一樣乘人之危竊奪大位,那么老夫的確是老了,沒有能力做什么了?!崩蠲苓蛋莸溃骸白蛉辗畛⒚?,蒙授任上公,希望能竭盡我一切平庸弱小的力量,以匡輔奉濟國難。之所以還沒有進京朝見,是因為不了解城內人心向背。而且想先征討化及,待報仇雪恥,立功贖罪,然后凱旋而歸,進京朝拜。這就是我李密的本意,請先生教正?!蔽倪h道:“將軍是名臣之子,屢次顯揚忠誠節(jié)義,前番被楊玄感所誤,于是才使家聲暫時受挫。所行迷途不遠,而回過頭來復歸正路,最終實行忠孝,以使家國安康,這是天下民眾有望于將軍的。”李密又叩頭說道:“謹聽您的吩咐,請容奉命周旋?!钡秸饔懟盎貋?,王世充已經(jīng)殺了元文都等人,掌握了兵權獨斷專行。李密又向文遠詢問計謀,文遠答道:“王世充也是我的門人,我與他很熟悉。這個人很殘忍,心胸又狹窄,既然達到如此權勢,必定有所圖謀。將軍先前的計劃已經(jīng)不妥了。非擊敗王世充,不能進京朝見君主?!崩蠲苷f:“我曾認為先生是一介儒生,不熟悉軍旅戰(zhàn)爭的事,今日運籌大計,卻可見很有英明的韜略。”
李密失敗后,文遠重又進入東都,王世充供給他官倉糧食,而文遠對世充卻很恭敬,見到王世充就先行拜禮。有人問他:“聽說您跪坐著見李密,卻又禮敬王公,這是為什么呢?”回答說:“李密,是君子,能接受酈生一類人的行揖;王公,是小人,有殺害故人的意思。察看時機而動,難道不是這樣嗎?”后來王世充自立稱帝,又任命他為國子博士。后因出城打柴,被羅士信所獲,送到京城,重被授官國子博士。武德六年(623),唐高祖親臨國子監(jiān),觀看祭奠先師的儀式,命文遠闡發(fā)《春秋》題旨,眾儒生設難,質詢如蜂起,文遠隨書寫問題的木板出示應口對答,都不能挫敗他。封爵東莞縣男。七十四歲時,逝世于任上。撰有《左傳音》三卷、《義疏》六十卷。孫子徐有功,另外有傳。
文遠為人方正純厚,有儒士的風范。竇威、楊玄感、李密等人都曾由他傳授過學業(yè)。隋文帝開皇年間,升任太學博士。奉詔命到并州去,為漢王楊諒講授《孝經(jīng)》、《禮記》。到諒反叛后,文遠被除名。隋煬帝大業(yè)初,禮部侍郎許善心舉薦文遠與包愷、褚徽、陸德明、魯達為學官,便被提拔授官國子博士,包愷等人一并為太學博士。當時的治學之人稱文遠的《左氏春秋》、褚徽的《禮記》、魯達的《詩經(jīng)》、陸德明的《易經(jīng)》,都是一時之最。文遠講解闡釋經(jīng)書,多創(chuàng)立新義,前代儒者有分歧的議論,他都能判定是非,然后詰難駁斥諸家,又能自出己意,淵博而明晰,聽講的人忘其倦怠。
后來越王楊侗征召他為國子祭酒。當時洛陽城發(fā)生饑荒,文遠出城打柴采野菜,被李密的軍隊所俘虜。李密讓文遠面朝南面而坐,自己執(zhí)弟子禮節(jié)向北面拜見他。文遠說:“老夫在過去的日子里,幸虧以先王的治世之道傳授給將軍。世事經(jīng)歷興衰更替,轉眼已過了很久。如今將軍正處風云際會之時,為眾望所歸,權傾萬物、威震四海,還能屈身施禮以弘揚尊禮的道義,這是將軍的德行,也是老夫的幸事。既然蒙如此厚禮,哪能不盡言盡責,只是還不明將軍的意旨!若愿做伊尹、霍去病扶持即將傾覆的社稷,我雖已遲暮之年,仍愿竭盡全力;如果像王莽、董卓一樣乘人之危竊奪大位,那么老夫的確是老了,沒有能力做什么了?!崩蠲苓蛋莸溃骸白蛉辗畛⒚?,蒙授任上公,希望能竭盡我一切平庸弱小的力量,以匡輔奉濟國難。之所以還沒有進京朝見,是因為不了解城內人心向背。而且想先征討化及,待報仇雪恥,立功贖罪,然后凱旋而歸,進京朝拜。這就是我李密的本意,請先生教正?!蔽倪h道:“將軍是名臣之子,屢次顯揚忠誠節(jié)義,前番被楊玄感所誤,于是才使家聲暫時受挫。所行迷途不遠,而回過頭來復歸正路,最終實行忠孝,以使家國安康,這是天下民眾有望于將軍的。”李密又叩頭說道:“謹聽您的吩咐,請容奉命周旋?!钡秸饔懟盎貋?,王世充已經(jīng)殺了元文都等人,掌握了兵權獨斷專行。李密又向文遠詢問計謀,文遠答道:“王世充也是我的門人,我與他很熟悉。這個人很殘忍,心胸又狹窄,既然達到如此權勢,必定有所圖謀。將軍先前的計劃已經(jīng)不妥了。非擊敗王世充,不能進京朝見君主?!崩蠲苷f:“我曾認為先生是一介儒生,不熟悉軍旅戰(zhàn)爭的事,今日運籌大計,卻可見很有英明的韜略。”
李密失敗后,文遠重又進入東都,王世充供給他官倉糧食,而文遠對世充卻很恭敬,見到王世充就先行拜禮。有人問他:“聽說您跪坐著見李密,卻又禮敬王公,這是為什么呢?”回答說:“李密,是君子,能接受酈生一類人的行揖;王公,是小人,有殺害故人的意思。察看時機而動,難道不是這樣嗎?”后來王世充自立稱帝,又任命他為國子博士。后因出城打柴,被羅士信所獲,送到京城,重被授官國子博士。武德六年(623),唐高祖親臨國子監(jiān),觀看祭奠先師的儀式,命文遠闡發(fā)《春秋》題旨,眾儒生設難,質詢如蜂起,文遠隨書寫問題的木板出示應口對答,都不能挫敗他。封爵東莞縣男。七十四歲時,逝世于任上。撰有《左傳音》三卷、《義疏》六十卷。孫子徐有功,另外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