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令狐楚傳

白話舊唐書 作者:后晉·劉昫等


  令狐楚字殼士,自稱是立朝之初的十八學士之一令狐德..的后裔。他的祖父令狐崇亮,曾任綿州昌明縣令。其父令狐承簡,是太原府功曹。世代書香門第。令狐楚兒童時已學寫文章,二十歲左右應考進士,貞元七年(791)考中進士。桂管觀察使王拱愛重他的才華,想以禮相待征召他入仕,怕令狐楚不同意,于是先奏報朝廷而后征聘。令狐楚因為父親在太原擔任佐吏,有眷戀雙親之情,又感戴王拱的厚意,考中進士后直接去往桂林向王拱致謝。他沒有參加朝廷為新科進士舉行的宴飲活動,敬求返回太原奉養(yǎng)雙親,旋即回到太原,人們都認為他重節(jié)義。李說、嚴綬、鄭儋相繼鎮(zhèn)守太原,都推崇他重節(jié)義的操行,先后征召他擔任從事官。由掌書記到節(jié)度判官,后越級提升為殿中侍御史。

  令狐楚才氣過人、文思橫逸,德宗愛好文學,太原每次有奏章呈送朝廷,他能辨別出哪些是令狐楚擬制的,對它們頗為稱贊。鄭儋在鎮(zhèn)守太原時暴病去世,來不及安排身后事宜,軍中喧嘩,將會發(fā)生嚴重變故。半夜,十幾名軍官騎馬持刀脅迫令狐楚去到軍營門前,眾將領(lǐng)將他團團圍住,讓他起草鄭儋的遺表。令狐楚在利刃圈中,揮毫即成,向三軍將士宣讀,無不感動落淚,軍中情勢方才安定。從此聲望名氣更高。他父親去世,令狐楚以盡孝聞名。守孝期滿,朝廷征召他擔任右拾遺,后改任太常博士、禮部員外郎。母親去世,他守喪免官。服喪期滿,他被征召為刑部員外郎,后調(diào)任職方員外郎、知制誥。

  令狐楚與皇甫..、蕭亻免同一年考中進士。元和九年(814),皇甫..靠大肆聚斂財貨賦稅剛剛得到皇帝寵信,便舉薦免蕭、亻令狐楚進入了翰林院,擔任學士,晉職為職方郎中、中書舍人,同在朝廷內(nèi)擔任官職。當時朝廷正派兵討伐淮西逆賊吳元濟,奏議、進諫的官員認為朝廷長期用兵而不見成效,應當寬赦逆賊,停止繼續(xù)用兵,只有裴度與憲宗皇帝誓志剿滅賊寇。元和十二年(817)夏,裴度以宰相兼任彰義軍節(jié)度使、淮西招撫宣慰處置使。宰相李逢吉與裴度不和,與令狐楚交情很好。令狐楚擬制委任裴度為淮西招撫使的詔令,不符合裴度的意愿,裴度奏請皇帝修改委任詔中的三、四句文字。憲宗正取用裴度出兵,于是免除了李逢吉的宰相職務,同時也免去了令狐楚在朝廷的職務,代理中書舍人。元和十三年(818)四月,將令狐楚調(diào)出京都任華州刺史。同年十月,皇甫..做了宰相,當月委派令狐楚任河陽、懷州節(jié)度使。元和十四年(819)四月,裴度被調(diào)出朝廷鎮(zhèn)守太原。七月,皇甫..舉薦令狐楚入朝任職,由朝議郎授官朝議大夫、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與皇甫..同處于宰輔大臣的高位,深受皇甫..的照顧優(yōu)待。

  元和十五年(820)五月,憲宗逝世,令狐楚奉詔擔任山陵使,并撰制遷移憲宗棺木的冊書。這時全國上下憤怒譴責皇甫..的奸邪諂媚惡行,穆宗即位的第二日初四那天,群臣身穿白衣列班于月華門外,奏請下達詔書貶斥皇甫..,并準備殺掉他。適逢蕭亻免任宰相,托情宦官解救,才將皇甫..貶至崖州做司戶參軍。眾人議論:令狐楚通過皇甫..做宰相而放逐裴度,群情共憤。因為蕭亻免擔任宰相,大家才未敢多言。

  同年(820)六月,令狐楚擔任山陵使的任務結(jié)束,正值有人告發(fā)令狐楚的親信佐吏貪贓枉法,將他調(diào)出朝廷任宣歙觀察使。令狐楚充當山陵使期間,他的親近佐吏韋正牧、奉天縣令于..和翰林院的陰陽官等人一同隱瞞官府錢財,不發(fā)給匠人工錢,改作為無名稅收十五萬貫獻給朝廷取媚邀功。怨憤的控訴聲遍處皆是,韋正牧等人下獄伏法,全被處死,令狐楚再度被貶任衡州刺史。這時元稹初得皇帝寵信,任翰林學士,一向痛惡令狐楚與皇甫..緊密勾結(jié)希求取得皇帝寵信,元稹在擬制委派令狐楚擔任衡州刺史的制令時,隱約其詞地說:“令狐楚早年憑文章技藝,獲得官位,憲宗念其才,提拔他官居宮廷近臣之職。邪辟之徒如此為害,獨他一人所見不明,秘密毀敗討伐逆賊的謀略,暗中阿附奸邪諂佞的結(jié)黨。攀附獲取地位,多方謀求進身,盡辱三公之位,實是諸塞賢路。”因此令狐楚極恨元稹。

  長慶元年(821)四月,令狐楚遇赦將其向京城近向移任郢州刺史,后升為太子賓客,分派在東都任職。長慶二年(822)十一月,授予他陜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御史大夫、陜虢觀察使職務。任命詔令下達后十天,諫官呈奏論議,稱:令狐楚所犯罪過不輕,不該擔任廉察官員。穆宗得知后,立即下令追回任命詔書。這時令狐楚已經(jīng)抵達陜州,并處理政務一天了,又改授為太子賓客,仍回東都。這時李逢吉當宰相,極力援助令狐楚,由于李紳在宮中暗地阻止,李逢吉才未能獨斷專行。敬宗就位,李逢吉貶黜了李紳,不久任用令狐楚為河南尹、兼御史大夫。

  同年九月,令狐楚任檢校禮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軍節(jié)度使,汴、宋、亳諸州觀察使。汴州的軍隊歷來驕橫,屢屢驅(qū)逐主帥,韓弘兄弟先后任軍帥,均以嚴峻的刑法約束他們。人們偷生茍活,卻未能改變心性。令狐楚長于使用安撫手段施行治理,以前鎮(zhèn)河陽時,替代烏重胤遷移鎮(zhèn)守滄州,調(diào)派三千名河陽軍士充任衙卒,被調(diào)任衙卒的軍士全都不愿隨從去滄州,中途叛逃返回,又不敢回到本州,集聚在州境一帶。令狐楚剛赴任,聽說后,于是立即快馬疾馳趕赴懷州,逃散的軍士也正好到達這里,令狐楚只身單騎前去勸曉他們,讓他們?nèi)拷庀萝娧b、收藏弓箭,將他們用作自己的前導,軍士們再不騷亂。到了汴州,令狐楚解除原先的嚴酷法令,以仁慈寬惠的辦法進行治理,去掉那些過于苛嚴的條令,當?shù)剀娒袢夹膼傉\服,一致聽從教化,后來這里終于成為一個民風和順的地方。汴州軍帥以往的慣例,總是一到任就從官府拿出錢二百萬作為私人財產(chǎn),惟獨令狐楚不私取這筆錢財,將它作為余財修建了官吏衙署和住所數(shù)百間。

  太和二年(828)九月,令狐楚被征召任戶部尚書。三年(829)三月,任檢校兵部尚書、東都留守、東畿汝州都防御使。同年十一月,晉升為檢校右仆射、鄆州刺史、天平軍節(jié)度使、鄆曹濮諸州觀察使。他奏請朝廷將原東平縣改為天平縣。這時許多地區(qū)連年干旱歉收,乃至發(fā)生人吃人的事情,令狐楚采取調(diào)節(jié)富余救濟貧困的辦法,而使轄區(qū)內(nèi)沒有逃荒流亡者。

  太和六年(832)二月,令狐楚改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jié)度使等職。他長期在并州,熟悉當?shù)孛袂轱L俗,順隨百姓認為有利的事因勢利導,盡管連年旱災,百姓無人遷徙。令狐楚從一介書生起始,順隨考核功績而成名,都在太原,太原如同他的故鄉(xiāng)。待到這時,他執(zhí)掌兵權(quán)擔任太原鎮(zhèn)使,當?shù)剜l(xiāng)民父老對他非常歡迎。令狐楚安定、治理有方,軍民盡皆歡悅。太和七年(833)六月,他入朝任吏部尚書,仍為檢校右仆射。按舊例,加“檢校”銜于高一級官位的官員,即就列高位班序。令狐楚以自己的正官為三品不應當從就二品班列,奏請從就三品本官班列,文宗下詔嘉獎他。

  太和九年(835)六月,令狐楚轉(zhuǎn)任太常卿。十月,代理尚書左仆射,晉封為彭陽郡開國公。十一月,李訓開始作亂,京都極其不安。李訓肇亂的當夜,文宗將右仆射鄭覃與令狐楚召進宮內(nèi)住宿,商量擬制敕令;皇帝打算將他二人都任用為宰相。令狐楚覺得王涯、賈饣束遭冤而死,列敘他們的罪狀浮泛含糊?;鹿俪鹗苛嫉群懿桓吲d,因此將宰相的任命轉(zhuǎn)移給了李石。令狐楚于是以本官職位兼任鹽鐵轉(zhuǎn)運使。

  在此之前,鄭注曾上密奏設(shè)置榷茶使官額,由鹽鐵使兼領(lǐng)榷茶使之職,令狐楚奏請取消設(shè)置榷茶使這一做法,奏文說:

  “臣竊以為:江、淮數(shù)年以來,水旱災害、疫病流行,百姓遭受摧殘損傷十分嚴重,憂愁苦嘆未平。今歲夏秋,略微豐收,正須寬厚體恤,以使各各安身。目前突然實行茶葉官府專營,這實在是敗壞朝廷政事。因為王涯剛剛將茶葉官營破除殆盡,民間的怨怒之心盡都和順,怎能又讓百姓將茶樹移至官營茶圃種植,將茶葉摘去官營茶場制作?這種做法如同兒戲,不近人情。奏請者正在恩寵當權(quán)之際,有誰敢提出阻止執(zhí)行之議?朝廷大臣為此相顧失色,平民百姓對此側(cè)目吞聲。如今神靈降福國家,奸賊兇徒除盡,圣君賜福百姓,黎民和順安泰。微臣承蒙皇恩,兼任多項使臣,官銜之中,仍有此名。一舉一動感到惶恐,早早晚晚深有憂懼。敬祈陛下破格改變圣明決策,明鑒愚臣一片懇誠,速派宰輔大臣,撤銷榷茶使名。若因軍國費用有所短缺,自然資源遺漏開發(fā),敬請允許微臣上疏,繼續(xù)條陳圣上知道。采制茶葉季節(jié)即將到來,妨礙貽誤采制令人憂慮。前月二十一日,在內(nèi)殿奏對策問中間,鄭覃與臣一同盡皆陳論。敬望圣上仁慈及早處置,一概依從舊法,不用新的條令。只是在收繳茶稅時,必須按茶葉等級依次加價,商人轉(zhuǎn)賣,必定稍貴,這就是錢出萬方,利在官家。既不損害茶商,又不騷擾茶農(nóng),上可顯揚陛下愛民的仁德,下能竭盡微臣憂國的苦心。遠近四方傳播,必定感戴歡悅?!?br />
  皇帝聽從了他的意見。

  起先,在憲宗元和十年(815),拿出皇宮府庫的弓箭長刀賜給左右街使,供宰相入朝時用作護衛(wèi),到建福門止。到這時,因李訓、鄭注作亂,全部取消。令狐楚又進奏:“各道新任的方鎮(zhèn)、節(jié)度使等,置備儀仗,攜帶兵器,到尚書省參拜告別。竊以為:軍隊與朝堂儀容各不相同,從古到今已成定制,若不遵從歷久的規(guī)范,這就叫作改變常態(tài)。從未聽說宮禁門中,隨意帶進弓刀兵器。鄭注身蒙皇帝恩寵,心懷兇狂惡念,率先倡導奸邪謀議,蓄意發(fā)動作亂禍兆。致使王播、郭行余之輩,膽敢驅(qū)使軍官,直抵宮廷朝堂。皇帝大受驚嚇,京都騷動不安,血濺朝廷的道路,尸橫宮內(nèi)的街市。史冊所載,人神共憤,過去的事情不予追究,肇禍的根源更將大開。前件所奏事宜,敬乞速令停止,新近授職的方鎮(zhèn)、節(jié)度使如須參謁謝恩,即應穿著官吏禮服?!被实鄄杉{了他的建議。令狐楚還奏請取消進獻修飾曲江亭的絹一萬三千七百匹,改用為修理尚書省,皇帝同意。

  開成元年(836)上巳節(jié),文宗賞賜百官在曲江亭聚宴。令狐楚認為新近誅殺大臣,不宜賞賜歡宴,僅其一人稱病不去赴宴,議論者都稱贊他。由于權(quán)柄掌握在宦官、近臣手中,令狐楚接連上疏請求解除使臣職務。同年四月,令狐楚任檢校左仆射、興元尹,擔任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開成二年(837)十一月,在鎮(zhèn)所去世,終年七十二歲,策封贈官為司空,謚號“文”。

  令狐楚風度儀態(tài)嚴肅莊重,儼然不可侵犯,但實際上待人寬厚有禮,家中沒有閑雜外客。曾有一次他與佐吏聚宴交談興致正濃,有不正派的人偶然到來,他立即讓人撤去宴席,神情嚴厲勃然色變。令狐楚長期官居要職,節(jié)操堅貞如初。臨終的前三天,仍然吟詠詩文不改常態(tài)。病情危重,其子進藥,從不服用,說:“壽命長短的期限,命中早已注定了,何須這些藥物?!迸R終前一天,他召來佐吏李商隱說:“我的氣息魂魄已到盡頭,才情文思俱都衰竭,但心中的思念未了,想勉強自成文字奏稟天子,又擔心語無倫次,你一定要協(xié)助我寫完它。”當即自己拿筆寫道:

  “臣久逢機遇,深受國恩。祖輩父輩,都曾蒙受褒獎封贈;兄弟兒子,一并受封居官任職。微臣免遭刑誅保全名節(jié)而隨先人之后,托身朝廷而得以侍奉先帝,對此恩德倘若不能自明,那也實在愚蠢至極。只是微臣即將永赴泉臺,長辭陛下,因而再次以死相諫,打算進奏無知妄言??v想呼喊已不可能,竭誠明志哪里敢忘?如今陛下年歲正旺,四海之內(nèi)清平如鏡,這是使教化美善的初步成效,使天下更加太平的開始。然而自從前年夏秋以來,被貶斥的大臣極多,遭殺戮的官員不少,懇望陛下廣施再造的鴻恩,稍斂皇帝的威嚴。以云雷之勢為死者昭雪洗冤,施雨露之恩讓生者普受惠澤,使五谷豐美,萬民安康。懇祈容受微臣臨終的苦言,以期撫慰微臣死后的幽魂?!?br />
  寫畢,對他的兒子令狐緒、令狐腍說:“我生平對人無所補益,死后不要請贈謚號。殯葬那天,不要請用鼓吹奏樂,僅用布帳喪車一輛,此外不要再加裝飾。碑銘墓志只記宗族,撰寫碑文不請高官。”逝世的當晚,有大星殞落在寢室之上,星光照耀庭院。令狐楚端身正坐與家人告別永訣,說完話后逝去。嫡長子遵從父親遺愿治喪。文宗下詔說:“生為賢能著稱的官吏,死有合情合理的遺言。終于初始奉行的原則,稱得上在世、壽終兩全。殯葬儀仗盛儉的細節(jié),難于違拗臨終遺囑;祭文贈謚是國家大典,必須遵守常行典章。殯葬儀仗可予不用,立謚必須遵從慣例?!比蘸?,其子令狐腍居官顯貴,令狐楚的追贈爵號加至太尉。有文集一百卷,流行于當時。他所撰寫的《憲宗哀冊文》,辭采情致典雅豐美,被文士們所推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