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綰字公權,華州華陰人。祖父溫玉,是武則天朝代的戶部侍郎、國子祭酒。父親侃,為開元年間醴泉的縣令,都是以操行儒雅受到贊許。綰天生聰慧,年僅四歲,就出類拔萃、敏識過人。曾有一次晚上款待賓客,要眾人各自提出將座位中的器物以音韻四聲讀出來,各位賓客都沒有說話,綰應聲指著鐵燈對應說:“燈盞柄曲?!北娙硕己荏@奇。等到長大后,好學不倦,博通經(jīng)史,九流七略,一覽無遺,尤其擅長文辭,詞藻結(jié)構(gòu)清新韻足。崇尚玄理,沉靜寡欲,經(jīng)常獨處一室,左右擺滿經(jīng)書,凝視滿席書籍,非常寧靜。內(nèi)心明晰而運用隱晦,不求聲名,每次寫文章,羞愧于自白,不是知己的人不可看見。早年孤苦貧寒,以孝敬母親而聞名,有時缺乏美味食物,臉上即顯出憂慮。親友勸說他去謀求俸祿,于是考取進士,調(diào)補為太子正字。天寶十三年(754),玄宗御駕勤政樓,考試錄用博通墳典、洞曉玄經(jīng)、辭藻宏麗、軍謀出眾的賢人,命有關部門提供食物,天黑才結(jié)束。選取辭藻宏麗外,還加考詩賦各一首。制舉考詩賦,就是從這里開始的。此時登科有三人,楊綰為第一名,被破格授予右拾遺。
天寶末年,安祿山反叛,肅宗在靈武即位。綰在賊軍中冒著危險,披榛求食,趕著路程。此時朝廷正急需賢臣,等到綰趕到,大家都感到很高興,升為起居舍人、知制誥。歷任勛員外郎、職方郎中,仍然是知制誥。升為中書舍人,兼修國史。過去,對年齡大的舍人稱為“閣老”,官署雜亂難以統(tǒng)計,稱為“閣老”的人有五分之四。綰認為他們品秩同列,待遇同等,全都應平均分配,此舉深受當時輿論稱贊。
又升為禮部侍郎,向皇上分條目上奏貢舉的弊端。
皇上詔令左右丞、各司侍郎、御史大夫、中丞、給、舍共同商議此奏文。給事中李訥、給事中李棲筠、尚書左丞賈至、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嚴武所奏議的內(nèi)容與綰相同。
李訥等人的論述與綰相似,因文章長不寫出來。宰臣們上奏說明舉人舊業(yè)年月已久,很難速改,今年的舉人還望能同意進行,來年再奉詔停止,仍然詔令禮部立即分條目上奏。代宗以廢止進士科問題詢問翰林學士,對答說:“進士制度由來已久,立即廢除它,恐怕會耽誤學業(yè)?!庇谑窃t令孝廉與舊舉同時進行。綰又上奏關于史貢孝悌力田以及童子科等考試,其孝悌力田應該具有實際意義,童子越來越多,不在??疲荚跉q貢,擔心助長僥幸風尚?;噬显t令停止。又升為吏部侍郎,根據(jù)法則推舉選用,精心考察人物,以辦事公道受到稱贊。
此時元載執(zhí)掌大權,公卿大多依附他,綰孤立中道,清貞自守,未曾私下拜謁元載。載認為綰平時聲望很高,在外表示對他尊重,內(nèi)心實際卻對他疏遠忌恨。此時魚朝恩死了,載將朝恩曾經(jīng)出任國子監(jiān)一事,認為塵污了太學,應該用名儒主理國子監(jiān),以明晰秩序,于是上奏將其提為國子祭酒,實際上想以散官安排對待他。載貪財冒犯之舉越來越盛,天下之人都對楊綰評論稱贊,皇上非常清楚這些,考慮到載在樞衡任職已久,沒有馬上將其罷免。仍將綰升為太常卿,任禮儀使,憑借綰用以將久廢的祭祀禮節(jié)振興起來,同時也來觀察其成效。這年三月,載伏法,皇上于是將綰升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兼修國史。綰德高望重,詔令公布后,朝野之人相互祝賀。綰多次表示懇請讓位,皇上囑咐語氣加重,綰不敢推辭。
綰素以品德行為著稱,質(zhì)樸忠貞,車服儉樸,在位不到幾個月,人心所歸。御史中丞崔寬是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寧的弟弟,家境富有,在皇城之南建有別墅,池館臺榭,在當時被稱為第一,寬就在當天暗中派人將其拆毀。中書令郭子儀在..州駐扎,聽說綰為相后,府內(nèi)音樂減少五分之四。京兆尹黎干承蒙恩寵,每次出入車馬有一百多輛,也在當日減少車馬,只留十匹而已。其余的聞風而動、將奢變儉的人不可勝數(shù),移風易俗變化諸如此類。
綰患有痼疾,任職不久,中風,優(yōu)待詔令在中書省休養(yǎng),每次在延英殿引見,特別允許由人扶入。當時治理舊弊,惟綰是瞻,沒有第二人承蒙寵愛。綰多次上奏請求辭職,又多次被皇上詔令回絕。等到綰病重,皇上每天派遣中使去住宅詢問,御醫(yī)在其身旁時刻守候。皇上聽說他的病有起色喜形于色。不幾天病逝,中使急馳馬上奏,代宗震驚哀悼很久,輟朝三天。
又詔令文武百官到其宅第,派內(nèi)常侍吳承倩吊唁,贈予絹千匹、布八百端?;噬戏浅M锵В瑢Τ紓冋f:“上天不讓我致力于太平,為什么將我的楊綰奪走這樣快!裝殮之時,我與眾卿悲痛哀悼之情正同啊?!痹紫噍o佐君主死后受到如此恩遇,近年來還沒有誰與此能相比。太常初謚號為文貞。詔曰:略。比部郎中蘇端,性格疏狂,嫉妒其賢能,于是大肆詆毀,觀點與之相異?;噬习l(fā)怒,將端貶為廣州員外司馬。
綰以儉樸為樂,不曾留意自己家產(chǎn)。不過問生計,多次擔任要職,無一區(qū)房宅,所得的俸祿,每月分發(fā)給親友。思想明晰見識過人,蓋如往哲微言,《五經(jīng)》奧議,以前儒者們未知的東西,綰一看便知其精深至理。崇尚玄言,崇信釋道二教,曾經(jīng)著有《王開先生傳》以表敘其意,文章因長不載。凡是所結(jié)交的朋友,都是當時名流。有的到他那里去的人,終日清淡,不曾追逐名利。有些客人想謀求職位,看見綰說話玄達,不敢提出,慚愧退下。大歷年中(766~779),德高望重,天下雅正之士都爭著投奔其門下,還有從數(shù)千里外來的人。以清正賢德改變雅俗,在當時可與楊震、邴吉、山濤、謝安為同類之人。
天寶末年,安祿山反叛,肅宗在靈武即位。綰在賊軍中冒著危險,披榛求食,趕著路程。此時朝廷正急需賢臣,等到綰趕到,大家都感到很高興,升為起居舍人、知制誥。歷任勛員外郎、職方郎中,仍然是知制誥。升為中書舍人,兼修國史。過去,對年齡大的舍人稱為“閣老”,官署雜亂難以統(tǒng)計,稱為“閣老”的人有五分之四。綰認為他們品秩同列,待遇同等,全都應平均分配,此舉深受當時輿論稱贊。
又升為禮部侍郎,向皇上分條目上奏貢舉的弊端。
皇上詔令左右丞、各司侍郎、御史大夫、中丞、給、舍共同商議此奏文。給事中李訥、給事中李棲筠、尚書左丞賈至、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嚴武所奏議的內(nèi)容與綰相同。
李訥等人的論述與綰相似,因文章長不寫出來。宰臣們上奏說明舉人舊業(yè)年月已久,很難速改,今年的舉人還望能同意進行,來年再奉詔停止,仍然詔令禮部立即分條目上奏。代宗以廢止進士科問題詢問翰林學士,對答說:“進士制度由來已久,立即廢除它,恐怕會耽誤學業(yè)?!庇谑窃t令孝廉與舊舉同時進行。綰又上奏關于史貢孝悌力田以及童子科等考試,其孝悌力田應該具有實際意義,童子越來越多,不在??疲荚跉q貢,擔心助長僥幸風尚?;噬显t令停止。又升為吏部侍郎,根據(jù)法則推舉選用,精心考察人物,以辦事公道受到稱贊。
此時元載執(zhí)掌大權,公卿大多依附他,綰孤立中道,清貞自守,未曾私下拜謁元載。載認為綰平時聲望很高,在外表示對他尊重,內(nèi)心實際卻對他疏遠忌恨。此時魚朝恩死了,載將朝恩曾經(jīng)出任國子監(jiān)一事,認為塵污了太學,應該用名儒主理國子監(jiān),以明晰秩序,于是上奏將其提為國子祭酒,實際上想以散官安排對待他。載貪財冒犯之舉越來越盛,天下之人都對楊綰評論稱贊,皇上非常清楚這些,考慮到載在樞衡任職已久,沒有馬上將其罷免。仍將綰升為太常卿,任禮儀使,憑借綰用以將久廢的祭祀禮節(jié)振興起來,同時也來觀察其成效。這年三月,載伏法,皇上于是將綰升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兼修國史。綰德高望重,詔令公布后,朝野之人相互祝賀。綰多次表示懇請讓位,皇上囑咐語氣加重,綰不敢推辭。
綰素以品德行為著稱,質(zhì)樸忠貞,車服儉樸,在位不到幾個月,人心所歸。御史中丞崔寬是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寧的弟弟,家境富有,在皇城之南建有別墅,池館臺榭,在當時被稱為第一,寬就在當天暗中派人將其拆毀。中書令郭子儀在..州駐扎,聽說綰為相后,府內(nèi)音樂減少五分之四。京兆尹黎干承蒙恩寵,每次出入車馬有一百多輛,也在當日減少車馬,只留十匹而已。其余的聞風而動、將奢變儉的人不可勝數(shù),移風易俗變化諸如此類。
綰患有痼疾,任職不久,中風,優(yōu)待詔令在中書省休養(yǎng),每次在延英殿引見,特別允許由人扶入。當時治理舊弊,惟綰是瞻,沒有第二人承蒙寵愛。綰多次上奏請求辭職,又多次被皇上詔令回絕。等到綰病重,皇上每天派遣中使去住宅詢問,御醫(yī)在其身旁時刻守候。皇上聽說他的病有起色喜形于色。不幾天病逝,中使急馳馬上奏,代宗震驚哀悼很久,輟朝三天。
又詔令文武百官到其宅第,派內(nèi)常侍吳承倩吊唁,贈予絹千匹、布八百端?;噬戏浅M锵В瑢Τ紓冋f:“上天不讓我致力于太平,為什么將我的楊綰奪走這樣快!裝殮之時,我與眾卿悲痛哀悼之情正同啊?!痹紫噍o佐君主死后受到如此恩遇,近年來還沒有誰與此能相比。太常初謚號為文貞。詔曰:略。比部郎中蘇端,性格疏狂,嫉妒其賢能,于是大肆詆毀,觀點與之相異?;噬习l(fā)怒,將端貶為廣州員外司馬。
綰以儉樸為樂,不曾留意自己家產(chǎn)。不過問生計,多次擔任要職,無一區(qū)房宅,所得的俸祿,每月分發(fā)給親友。思想明晰見識過人,蓋如往哲微言,《五經(jīng)》奧議,以前儒者們未知的東西,綰一看便知其精深至理。崇尚玄言,崇信釋道二教,曾經(jīng)著有《王開先生傳》以表敘其意,文章因長不載。凡是所結(jié)交的朋友,都是當時名流。有的到他那里去的人,終日清淡,不曾追逐名利。有些客人想謀求職位,看見綰說話玄達,不敢提出,慚愧退下。大歷年中(766~779),德高望重,天下雅正之士都爭著投奔其門下,還有從數(shù)千里外來的人。以清正賢德改變雅俗,在當時可與楊震、邴吉、山濤、謝安為同類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