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帝時拜儀同三司。隋帝愛其才藝,令侍東宮。數(shù)以雕麗之物取悅于皇太子,拜東騎將軍。煬帝令毗修輦輅,多所損益,與宇文愷參詳故實,并推巧思。官至朝散大夫、將作少監(jiān)。見隋書。時有何稠、宇桂林、劉龍弟袞,并有巧思,絕世過人。
展子虔。中品下。歷北齊、周、隋。在隋為朝散大夫、帳內(nèi)都督。僧驚云:觸物留情,備皆妙絕。尤善臺閣。人馬山川,咫尺千里。李云:董、展同品。董有展之車馬,展亡董之臺閣。法華變白麻紙、長安車馬人物圖、弋獵圖、雜宮苑南郊白畫、王世充像、北齊后主幸晉陽宮圖、朱買臣覆水圖,并傳于代。
鄭法士。中品上。在周為大都督左員外侍郎、建中將軍,封長社縣子。入隋授中散大夫。僧宗云:取法張公,備該萬物,后來冠冕,獲擅名家。在孫尚子上。李云:伏道張門,謂之高足。鄰幾睹奧,具體而微。氣韻標舉,風格道俊。麗組長纓,得威儀之樽節(jié);柔姿綽態(tài),盡幽閑之雅容。至乃百年時景,南鄰北里之娛;十月車徒,流水浮云之勢。則金、張意氣,王、石豪華。飛觀層樓,間以喬林嘉樹;碧潭素瀨,糅以雜英芳草。必暖暖然有春臺之思,此其絕倫也。江左自僧繇已降,鄭君是稱獨步。在上品楊子華下,孫尚子上。按:鄭法輪、鄭德文、袁昂、陳善見、劉烏、閻立本皆師鄭公,各有形似,識者方辨之。禽盧明月像、阿育王像、陳玄英像、貴戚屏風、洛中人物車馬、隋文帝入佛堂像、北齊畋游像、楊素、賀若弼像,并游春苑圖并傳于代。彥遠以李大夫所評鄭在楊下,此非允當,鄭合在楊上。
法士弟法輪。中品上。李云:屬意溫雅,用筆調(diào)潤。精密有馀,高奇未足。輿馬之際,難與比肩。比其兄為劣。
及其辟臺苑,恣登臨,羅綺如春,芳菲似雪,亦為絕塵也。僧棕云:法輪精密有馀,不近師匠,全范士體。先圖寺壁,本效張公,為步不成,諒非高雅。前賢品第,以此失之。
法士子德文。中品。李云:筆跡纖懦,英靈銷歇。與法輪、劉烏同。
孫尚子。上品中。睦州建德縣尉。僧淙云:師模顧、陸,骨氣有馀。鬼神特所偏善,婦人亦有風態(tài)。在法士下,子華上。竇蒙云:鞍馬樹石,法士不如。與顧、陸異跡,豈獨鬼神而已。李云:孫、鄭共師于張。鄭則人物樓臺,當雄霸伯,孫則魑魅魍魎,參靈酌妙。善為戰(zhàn)筆之體,甚有氣力。衣服手足木葉流莫不戰(zhàn)動,唯須發(fā)獨爾調(diào)利。他人效之,終莫能得,此其異態(tài)也。在上品鄭下,董、展上。美人圖、屋宇鬼神傳于代。
董伯仁。中品上。汝南人也。多才藝,鄉(xiāng)里號為智海。官至光祿大夫、殿中將軍。僧悰云:綜步多端,尤精位置。屏障一種,亡愧前賢。在陳善見下。竇蒙云:樓臺人物,曠絕今古。雜畫巧贍,高視孫、田。乃變化萬殊,何止屏風一種。李云:董與展皆天生縱任,亡所祖述,動筆形似,畫外有情,足使先輩名流動容變色。但地處平原,闕江山之助,跡參戎馬,少簪裾之儀。此是所未習,非其所不至。若較其優(yōu)劣,則欣戚笑言,皆窮生動之意;馳騁弋獵,各有奔飛之狀。必也三休輪奐,董氏造其微;六轡沃若,展生居其駿。董有展之車馬,展亡董之臺閣。汝南今多畫跡,是其絕思。石泉公王方慶觀之而嘆曰:向使展、董二人與江東諸子易地而處,張侯已降,咸應(yīng)病之。鑒者以為知言。初董與展同召入隋室,一自河北,一自江南,初則見輕,
后乃頗采其意。古來詞人,亦有此累。周明帝畋游圖,雜畫臺閣樣,彌勒變,弘農(nóng)田家圖,隋文帝上廄名馬圖傳于代。
楊契丹。上品中。官至上儀同。僧悰云:六法備該,甚有骨氣。山東體制,允屬伊人。在閻立本下。竇云:契丹之跡,非不雄富,比之董展,則乏精微。李云:田、楊聲侔董、展。昔田、楊與鄭法士同于京師光明寺畫小塔。鄭圖東壁北壁,田圖西壁南壁,楊畫外邊四面,是稱三絕。楊以簟蔽畫處,鄭竊觀之,謂楊曰:卿畫終不可學,何勞障蔽楊特托以婚姻,有對門之好。又求楊畫本,楊引鄭至朝堂,指宮闕衣冠車馬曰:此是吾畫本也。由是鄭深嘆服。光明寺后為大云寺,今長安懷遠里也。又寶剎寺一壁,佛涅粲變、維摩等,亦為妙作。與田同品。隋朝正會圖、幸洛陽圖、豆盧寧像、貴戚游宴圖、雜佛變,傳于代。
劉烏。下品。僧悰云:師于鄭。屏障有功。其于綿密,獨越倫輩。李云:學于鄭不少風格,但未道耳。
陳善見。下品。僧悰云:準的于鄭,道媚溫潤則不及之。裴孝源云:二閻、袁、陸、張之外,學者陳善見、王知慎之流,萬得其一,固未及于風格,尚汲汲于形似。今之所蓄,皆善見寫拓,遠非楊、鄭之真矣。
江志。中品。僧悰云:筆力勁健,風韻頓挫。模山擬石,妙得其真。
李雅。下品。為滕王庫直?;蛟魄赝?。僧宗云:神氣抑揚,獨越倫伍。圣僧形制,是所尤工。竇云:佛像鬼神,法士以下,僧繇之亞,契丹、善見未可比之。
王仲舒。下品。僧悰云:北面孫公,風骨不逮。精熟潤媚,推于名輩。
閻思光,下品。解宗,下品。程瓚,下品。已上三人,并隋朝名手。
尉遲跋質(zhì)那,西國人。善畫外國及佛像,當時擅名。今謂之大尉遲。六番圖、外國寶樹圖,又有婆羅門圖傳于代。
天竺僧曇摩拙叉。亦善畫。隋文帝時自本國來,遍禮中夏阿育王塔。至成都雒縣大石寺,空中見十二神形,便一一貌之。乃刻本為十二神形于寺塔下,至今在焉。具三寶感通記。
卷九
唐朝上
唐高祖神堯皇帝、太宗皇帝、中宗皇帝、玄宗皇帝并神武圣哲,藝亡不周,書畫備能,非臣下所敢陳述。
漢王元昌,高祖神堯皇帝第七子,太宗皇帝之弟。少博學,能書畫。武德三年封魯王,十年封漢王,為梁州都督。坐太子承乾事廢。畫漢賢王圖、鞍馬鷹鶻傳于代。李嗣真云:天人之姿,博綜伎藝,頗得風韻,自然超舉。碣館深崇,遺跡罕見。在上品二閻之上。裴孝源云:六法俱全,萬類不失。
漢王弟韓王元嘉。亦善書畫。天后授之尉。善畫龍馬虎豹。
滕王元嬰,亦善畫。閻立德。上品下。閻讓,字立德,以字行于代。父毗,在隋以丹青知名。已在第八卷中具載。與弟立本俱傳家業(yè)。武德中為尚衣奉御,造袞冕大裘等六服,腰輿傘扇,咸得妙制。貞觀初為將作大匠,造翠微玉華宮,稱旨。官至工部尚書,封大安縣公。顯慶元年,贈吏部尚書并州都督,謚日廚芝。文成公主降番圖、玉華宮圖、斗雞圖,并傳于代。
立德弟立本。上品下。顯慶初,代立德為_部尚書,總章元年拜右相,封博陵縣公。有應(yīng)務(wù)之才,兼能書畫,朝廷號為丹青神化。初為太宗秦王庫直。武德九年命寫秦府’—卜/\學士,褚亮為贊。秦府十八學士寫真圖序曰:武德四年,太宗皇帝為太尉、尚書令、雍州牧、左右衛(wèi)大將軍,新命為天策上將軍,位在三公上。乃銳意經(jīng)籍,恰神藝學,開學館以待四方之士。乃降教曰:昔楚國尊賢,存道先于甲、穆;梁園接士,比德至于鄒、枚。咸以著范前修,垂光后烈。顧惟菲薄,多謝古人,高山仰止,能亡景慕。于是芳蘭始被,深冠蓋之游;丹桂初叢,廣旄俊之士。既而場苗蓋寡,空留皎皎之姿;喬木徒遷,終愧嚶嚶之友。所冀通人正訓,匡其闕如,側(cè)席亡倦于齊庭,開筵有慚于燕館。屬大行臺司勛郎中杜如晦、記室考功郎中房玄齡及于志寧,軍諮祭酒蘇世長,天策府記室薛收,文學褚亮、姚察,太學博士陸德明、孔穎達,主簿李玄道,天策倉曹李守素,秦王記室虞世南,參軍蔡允恭、顏相時,著作郎記室許敬宗、薛元敬,太學助教蓋文達,典簽蘇勖等?;虮郴炊虑Ю铮蛲ㄚw以欣三見,咸能垂裾邸第,委質(zhì)藩維。或弘禮度而成典則,暢詞學而路風雅,優(yōu)游幕府,是用嘉焉。宜可以守本官兼文學館學士。乃薛收卒,征東虞州錄事參軍劉孝孫入館,尋遷庫直。閻立本圖形貌,具題名字爵里,仍教文學褚亮為之像贊,勒成一卷,號十八學士。并給珍膳,分為三番,更直宿于閣。每軍國務(wù)靜,參謁歸休,即引見,論討墳典,商略前載,考其得失,或夜分而寢。又降以溫顏,禮數(shù)甚厚。由是天下歸心,奇杰之士,咸思自效。于時預(yù)入館者,時所傾慕,謂之登瀛洲云。貞觀十七年,又詔畫凌煙閣功臣二十四
閻立德。上品下。閻讓,字立德,以字行于代。父毗,在隋以丹青知名。已在第八卷中具載。與弟立本俱傳家業(yè)。武德中為尚衣奉御,造袞冕大裘等六服,腰輿傘扇,咸得妙制。貞觀初為將作大匠,造翠微玉華宮,稱旨。官至工部尚書,封大安縣公。顯慶元年,贈吏部尚書并州都督,謚日廚芝。文成公主降番圖、玉華宮圖、斗雞圖,并傳于代。
立德弟立本。上品下。顯慶初,代立德為工部尚書,總章元年拜右相,封博陵縣公。有應(yīng)務(wù)之才,兼能書畫,朝廷號為丹青神化。初為太宗秦王庫直。武德九年命寫秦府十八學士,褚亮為贊。秦府十八學士寫真圖序曰:武德四年,太宗皇帝為太尉、尚書令、雍州牧、左右衛(wèi)大將軍,新命為天策上將軍,位在三公上。乃銳意經(jīng)籍,恰神藝學,開學館以待四方之士。乃降教曰:昔楚國尊賢,存道先于甲、穆;梁園接士,比德至于鄒、枚。咸以著范前修,垂光后烈。顧惟菲薄,多謝古人,高山仰止,能亡景慕。于是芳蘭始被,深冠蓋之游;丹桂初叢,廣旄俊之士。既而場苗蓋寡,空留皎皎之姿;喬木徒遷,終愧嚶嚶之友。所冀通人正訓,匡其闕如,側(cè)席亡倦于齊庭,開筵有慚于燕館。屬大行臺司勛郎中杜如晦、記室考功郎中房玄齡及于志寧,軍諮祭酒蘇世長,天策府記室薛收,文學褚亮、姚察,太學博士陸德明、孔穎達,主簿李玄道,天策倉曹李守素,秦王記室虞世南,參軍蔡允恭、顏相時,著作郎記室許敬宗、薛元敬,太學助教蓋文達,典簽蘇勖等?;虮郴炊虑Ю铮蛲ㄚw以欣三見,咸能垂裾邸第,委質(zhì)藩維?;蚝攵Y度而成典則,暢詞學而路風雅,優(yōu)游幕府,是用嘉焉。宜可以守本官兼文學館學士。乃薛收卒,征東虞州錄事參軍劉孝孫入館,尋遷庫直。閻立本圖形貌,具題名字爵里,仍教文學褚亮為之像贊,勒成一卷,號十八學士。并給珍膳,分為三番,更直宿于閣。每軍國務(wù)靜,參謁歸休,即引見,論討墳典,商略前載,考其得失,或夜分而寢。又降以溫顏,禮數(shù)甚厚。由是天下歸心,奇杰之士,咸思自效。于時預(yù)入館者,時所傾慕,謂之登瀛洲云。貞觀十七年,又詔畫凌煙閣功臣二十四
人圖,上自為贊。貞觀十七年詔曰:自古王皇,褒崇勛德,既勒名于鐘鼎,又圖形于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閣著其美,建武功臣,云臺紀其跡。司徒趙國公無忌,故司空揚州都督河間元王孝恭,故司空蔡國公如晦,故司空相州都督鄭國文貞公徵,司徒梁國公玄齡,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仆射申國公士廉,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敬德,特進衛(wèi)國公靖,特進宋國公塥,故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裒國忠壯公志玄,輔國大將軍夔國公弘基,故尚書左仆射忠國公通,故陜東道大行臺尚書右仆射鄖節(jié)公開山,故荊州都督譙襄公紹,故荊州都督邳襄公順德,洛卅都督鄖國公張亮,光祿大夫吏部尚書陳國公侯君集,故左驍衛(wèi)大將軍郯襄公張公謹,左領(lǐng)軍大將軍廬國公程知節(jié),故禮部尚書永興文懿公虞世南,故戶部尚書渝襄公劉政會,光祿大夫戶部尚書莒國公唐儉,光祿大夫兵部尚書英國公李勛,故徐卅都督胡壯公秦叔寶等?;虿奈澚海\猷經(jīng)遠,綢繆帷幄,經(jīng)綸霸圖。或?qū)W綜經(jīng)籍,德范光茂,隱犯同致,忠讜日聞?;蚪吡αx旗,委質(zhì)藩邸,一心表節(jié),百戰(zhàn)標奇?;蚴诿鼜R堂,辟土方面,重氛再朗,王略遐宣。契闊中后,劬勞師旅,贊景業(yè)于草昧,翼鴻化于隆平。茂績嘉庸,冠冕列辟,昌言直道,模范縉紳。固以瞻伊、呂而連衡,蓮方、召而長鶩者矣。宜酌故實,弘茲盛典,可并圖畫于凌煙閣。庶念功臣之懷,亡謝于前載,旌賢之義,永貽于后昆。時天下初定,異國來朝,詔立本畫外國圖。又部杜間有蒼虎為患,天皇引驍雄千騎取之。虢王元鳳,太宗之弟也,彎弓三十鈞,一矢斃之。召立本寫貌以旌雄勇。國史云:太宗與侍臣泛游春苑,池中有奇鳥隨波容與。上愛玩不已,召侍從之臣歌詠之,急召立本寫貌。閣內(nèi)傳呼畫師閻立本。立本時已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側(cè),手揮丹素,目瞻坐賓,不勝愧赧。退戒其子曰:吾少好讀書屬詞,今獨以丹青見知。躬廝役之務(wù),辱莫大焉。爾宜深戒,勿習此藝。然性之所好,終不能舍。及為右相,與左相姜恪對掌樞務(wù)。恪曾立邊功,立本唯善丹青,時人為千字文語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
馳譽丹青。言并非宰相器。咸亨元年復(fù)為中書令。四年薨,謚日文貞。僧宗云:閣師與鄭,奇態(tài)不窮。像生變故,天下取則。竇蒙云:直自師心,意存功外,與夫張、鄭,了不相干。裴云:閻師張,青出于藍。人物衣冠車馬臺閣,并得其妙。歷觀古今法則巧思,唯二閻、楊、陸迥出常表,張家父子稍居其次。彥遠云:二閻、楊、陸,雖則盡美,張家父子,品第居最。裴云張在閻下,此論未當。李嗣真云:博陵大安,難兄難弟。自江左陸、謝云亡,北朝子華長逝,像人之妙,號為中興。至若萬國來庭,奉涂山之玉帛;百蠻朝貢,接應(yīng)門之位序。折旋矩度,端簪奉笏之儀;魁詭譎怪,鼻飲頭飛之俗。盡該毫末,備得人情。二閻同征上品。田舍屏風十二扇,位置經(jīng)略,冠絕古今。元和十三年彥遠大父相國鎮(zhèn)太原,詔取之。西域圖,王知慎亦拓之。永徽朝臣圖、昭陵列像圖傳于代。彥遠論曰:前史稱魏明帝起凌云閣,敕韋誕題榜。工人誤先釘榜,以籠盛誕釣上,去地二十五丈。及下,須發(fā)盡白,才馀氣息。遂戒子孫,絕此楷法。謝安嘗論其事,子敬正色答曰:仲將,魏之大臣,豈有此事若如所說,知魏德之不長。彥遠嘗以子敬為有識之言。閻令雖藝兼繪事,時已位列星郎,況太宗皇帝洽近侍有拔貂之恩,接下耳亡撞郎之急,豈得直呼畫師,不通官籍至于馳名丹青,才多輔佐,以閻之才識,亦謂厚誣。淺薄之俗,輕藝嫉能,一至于此,良可于悒也。
張孝師。下品。為驃騎尉。尤善畫地獄。氣候幽默,孝師曾死復(fù)蘇,具見冥中事,故備得之。吳道玄見其畫,因號為地獄變。竇云:跡簡而粗,物情皆備,除謝、顧、陸、張、楊、田、董、展外,難可比儔也。
范長壽。下品。師法于張僧繇。官至司徒校尉。風俗圖、醉道士圖傳于代。僧悰云:博贍繁多,有所雅尚,至于位置,不煩經(jīng)略。竇云:掣打捉筆,落紙如飛,雖乏窈窕,終是好手。
何長壽,與范同師法,但微劣于范。范、何并有醉道士圖傳于代。人云是僧繇所作,非也。劉悚傳記云:張僧繇為醉僧圖,僧斂錢與立本,添冠子,改為道士。殊不近理矣。
尉遲乙僧,于闐國人。父跋質(zhì)那。具第八卷。乙僧國初授宿衛(wèi)官,襲封郡公。善畫外國及佛像。時人以跋質(zhì)那為大尉遲,乙僧為小尉遲。畫外國及菩薩,,貝用筆緊勁,如屈鐵盤絲,大則灑落有氣概。僧棕云:外國鬼神,奇形異貌,中華罕繼。竇云:澄思用筆,雖與中華道殊,然氣正跡高,可與顧、陸為友。
劉孝師。僧宗云:點畫不多,皆為樞要。鳥雀奇變,甚為酷似。彥遠云:不止鳥雀,曾見畫他物皆好。
靳智異。僧棕云:祖述仲達,改張琴瑟。變夷為夏,肇自斯人。在范長壽上。
王定,官至中散大夫、尚方令。貞觀初得名,筆跡甚快。本草訓戒圖傳于代。僧悰云:骨氣不足,道媚有馀。菩薩圣僧,往往驚絕。在張孝師上。彥遠按:定畫骨氣不甚長,既亡骨氣,何故驚絕
梁寬、吳智敏。僧棕云:智敏師于寬,神襟更為俊逸。
康薩陀。中品?;蛟粕仆?。為振威校尉。僧悰云:亡所服膺,虛心自悟。初花晚葉,變態(tài)多端,異獸奇禽,千形萬狀。在尉遲下。竇云:曾見畫馬,措意非高,淙公之評過當也。
王知慎,中品下。終少府監(jiān)。工書畫,與兄知敬齊名。僧悰云:師于閻,寫貌及之。筆力爽利,風采不凡。在張孝師下。
王韶應(yīng),畫鬼神深有氣韻。竇云:善山水人馬。
檀智敏。中品。為振武校尉。竇云:師于董伯仁。僧悰云:棟宇樓臺,陰陽向背,歷觀前古,獨見斯人。游春戲藝圖傳于世。
楊須跋、趙武端、范龍樹、周烏孫、楊德紹。并下品。已上五人,國初擅名。
陳義,國初丞相叔達之玄孫,尤工寫貌。玄宗少與之善,特承恩遇,為武德、南熏、中尚等使,銀青光祿大夫、少府監(jiān)。
殷皴、殷季友、許琨、同州僧法明,已上四人并開元中善寫貌,常在內(nèi)庭畫人物,海內(nèi)知名。時錢國養(yǎng)未出。唐朝七圣圖、高祖及諸王圖、太宗自定輦上圖、開元十八學士圖,并殷皴、韋無忝為之,傳于代。法明,開元十一年敕令寫貌麗正殿諸學士,欲畫像書贊于含象亭,以車駕東幸遂停。初,詔殷皴、季友、無忝等分貌之,粉本既成,遲回未上絹。張燕公以畫人手雜,圖不甚精,乃奏追法明,令獨貌諸學士。法明尤工寫貌,圖成進之,上稱善。藏其本于畫院。后數(shù)年,上更索此圖,所由惶懼,賴康子元先寫得一本以進。上令卻送畫院,子元復(fù)自收之。子元卒,其子貨之,莫知所在。今傳拓本。張說、徐堅、賀知章、趙冬曦、康子元、侯行果、韋述、敬會真、趙玄默、東方顥、李子劍、呂向、母燹、陸去泰、咸庾業(yè)、余欽、孫季良,都十七人,其官爵具韋述集賢記下卷。
錢國養(yǎng)。開元中,善寫貌,海內(nèi)推服。竇云:衣裳凡
鄙,未離賤工,格律自高,足為出眾。彥遠云:既言凡鄙賤工,安得格律出眾竇君兩句之評,自相矛盾。
左文通,善寫貌。
王隨子,善山水幽致,峰巒極佳。世人言山水者,稱隨子頭,道子腳。竇云:山水獨運,別是一家,絕跡幽居,古今無比。時有牛昭,亦善山水。
吳道玄,陽翟人。好酒使氣,每欲揮毫,必須酣飲。學書于張長史旭、賀監(jiān)知章。學書不成,因工畫。曾事逍遙公韋嗣立為小吏。因?qū)懯竦郎剿?,始?chuàng)山水之體,自為一家。其書跡似薛少保,亦甚便利。初任兗州瑕丘縣尉。初名道子,玄宗召入禁中,改名道玄。因授內(nèi)教博士,非有詔不得畫。張懷璀云:吳生之畫,下筆有神,是張僧繇后身也??芍^知言。官至寧王友。開元中,將軍裴曼善舞劍,道玄觀曼舞劍,見出沒神怪,既畢,揮毫益進。時又有公孫大娘亦善舞劍器,張旭見之,因為草書。杜甫歌行述其事。是知書畫之藝,皆須意氣而成,亦非懦夫所能作也。時有張愛兒,學吳畫不成,便為捏塑。玄宗御筆改名仙喬。雜畫蟲豸亦妙。時又有楊惠之,亦善塑像。員名、程進,雕刻石作,隨韓伯通,善塑像。天后時,尚方丞竇弘果、毛婆羅,苑東監(jiān)孫仁貴,德宗朝將軍金忠義,皆巧絕過人。此輩并學畫,跡皆精妙,格不甚高。吳畫明皇受篆圖、十指鍾馗傳于代。彥遠云:親叔祖主客員外郎諗,有吳畫說一篇,在本集。
翟琰者,吳生弟子也。吳生每畫,落筆便去,多使琰與張藏布色,濃淡無不得其所。
李生,失名,亦吳弟子。善畫地獄佛像,有類于吳而稍劣。
張藏,亦吳弟子也。裁度粗快,思若涌泉,寺壁十間,不旬而畢。然六法不及師之門墻。亦好細畫。
楊庭光,與吳同時。佛像經(jīng)變、雜畫山水極妙,頗有似吳生處,但下筆稍細耳。
盧棱伽,吳弟子也。畫跡似吳,但才力有限。頗能細畫,咫尺間山水寥廓,物像精備。經(jīng)變佛事,是其所長。吳生嘗于京師畫總持寺三門,大獲泉貨。棱伽乃竊畫莊嚴寺三門,銳意開張,頗臻其妙。一,吳生忽見之,驚嘆曰:此子筆力常時不及我,今乃類我,是子也精爽盡于此矣。居一月,棱仂Ⅱ果卒。釋教畫源傳于代。時有姚景仙,能畫寺壁。
武靜藏,善畫鬼神,有氣韻。東都敬愛寺、東山亭院地獄變畫甚妙。
董諤,字重照,開元中多在尚方。善雜畫,車牛最推其妙。盤車圖,余亦曾模之。
陳靜心,善寺壁。弟靜眼,善地獄山水。
程雅,善雜畫。
楊坦、楊仙喬,并長安人,好圖佛寺鬼神。坦子爽,亦善之。
解倩,善鬼神。
馮紹正,開元中任少府監(jiān),八年為戶部侍郎。尤善鷹鶻雞雉,盡其形態(tài),嘴眼腳爪毛彩俱妙。曾于禁中畫五龍?zhí)茫喾Q其善,有降云蓄雨之感。
姜皎,上邦人。善鷹鳥。玄宗在藩時為尚衣奉御,有先識之明。玄宗即位,累官至太常卿,封楚國公。開元五年以事廢,復(fù)拜銀青光祿大夫秘書監(jiān)。十年復(fù)流欽州。
李思訓,宗室也,即林甫之伯父。早以藝稱于當時。
一家五人,并善丹青,思訓弟思誨、思誨子林甫、林甫弟昭道、林甫侄湊。世咸重之。書畫稱一時之妙。官至左武衛(wèi)大將軍,封彭城公。開元六年贈秦州都督。其畫山水樹石,筆格道勁,湍瀨潺諼,云煙縹緲,時睹神仙之事,窗然巖嶺之幽。時人謂之大李將軍其人也。
思訓弟思誨,即林甫之父也。善丹青。任朝散大夫、揚州參軍,贈禮部尚書。
李林甫,亦善丹青。高詹事與林甫詩曰:興中唯白云,身外即丹青。余曾見其畫跡甚佳,山水小類李中舍也。
思訓子昭道,林甫從弟也。變父之勢,妙又過之。官至太子中舍。創(chuàng)海圖之妙。世上言山水者,稱大李將軍、小李將軍,昭道雖不至將軍,俗因其父呼之。
李湊,林甫之侄也。初為廣陵倉曹,天寶中貶明州象山縣尉,年二十八。尤工綺羅人物,為時驚絕。本師閻令,但筆跡疏散,言其媚態(tài),則盡美矣。
薛稷,字嗣通。河東汾陰人。道衡之曾孫,元超之從子。詞學名家,軒冕繼代。景龍末為諫議大夫、昭文館學士。多才藻,工書畫。薛稷外祖魏文貞公富有書畫,多虞、褚手寫表疏。稷銳意模學,窮年忘倦。睿宗在藩,特見引遇,拜黃門中書侍郎、禮工二尚書。先天二年,官至銀青光祿大夫、太子少保,封晉國公。竇懷貞累之,年六十九。尤善花鳥人物雜畫。畫鶴知名,屏風六扇鶴樣,自稷始也。
郎馀令,有才名,工山水古賢。為著作佐郎。撰自古帝王圖,按據(jù)史傳,想像風采,時稱精妙。
曹元廓,天后朝為朝散大夫、左尚方令。師于閻,工騎獵人馬山水,善于布置。天后鑄九鼎于東都,備九州山
川物產(chǎn),詔命元廓畫樣,鍾紹京書,時稱絕妙。后周、北齊、梁、陳、隋、武德、貞觀、永徽等朝臣圖、高祖太宗諸子圖、秦府學士圖、凌煙圖,皆傳于代。徐嶠之題。
劉行臣。善畫鬼神,精采灑落,類王韶應(yīng)。東都敬愛寺山亭院西壁有鬼神,抱野雞,實為妙手。
暢警。善山水,似李將軍。罾子明瑾,妙過于父。
楊寧、楊升、望賢宮圖、安祿山真。張萱,已上三人并善畫人物。寧以開元十一年為史館畫直。萱好畫婦女嬰兒。有妓女圖、乳母將嬰兒圖、按羯鼓圖、秋千圖、虢國夫人出游圖傳于代。
尹琳。善佛事神鬼寺壁。高宗時得名。筆跡快利。今京師慈恩寺塔下南面師利普賢極妙。李仲昌、李嗣真并琳弟子,并善佛道鬼神。
韋無忝。官至左武衛(wèi)將軍。善鞍馬鶻象鷹,圖雜獸皆妙。
韋無縱,乃無忝弟,善寫貌。
朱抱一。開元二十二年直集賢。善寫貌,寫張果先生真,為好事所傳。
竺元標、蔡金剛、毛嵩、姚彥山、程遜,善寺壁禽獸。
董好子,善人物。
楊樹兒、耿純、任貞亮,開元中直集賢。時有畫直邵齋欽、書手吉曠,皆解畫。陸庭曜,善人物鬼神,有氣韻。
暢整、李相國、陳懿、劉智敏、史晟、何君墨、京元成、崔霞、冷元繡、馬光業(yè)、李蠻子、馬樹鷹、祝丘、潘細衣、周子敬、段去惑、僧智瑰,善山水鬼神,氣韻灑落。已上皆唐朝以來名手畫工,有同蘭菊,叢芳競秀,蹤跡布在人間,姓名不可遺棄。
殷令名,陳郡人。父不害,累代工書畫。
殷聞禮,字大端。書畫妙過于父。武德初為中書舍人、趙王友兼侍讀、弘文館學士。
聞禮子仲容。天后太仆秘書丞、工部郎中、申州刺史。善書畫,工寫貌及花鳥,妙得其真?;蛴媚?,如兼五采。
談皎。善畫人物,有態(tài)度,衣裳潤媚,但格律不高。大髻寬衣,亦當時所尚。與李湊小相類。武惠妃舞圖、佳麗寒食圖、佳麗伎樂圖并傳于代。
僧金剛?cè)?,獅子國人。善西域佛像。運筆持重,非常畫可擬。東京廣福寺木塔下素像,皆三藏起樣。
張遵禮,善畫斗將鞍馬,戈矛器械,用筆塹差。小畫尤佳。
王紹宗,瑯琊人。父修禮。畫跡與殷仲容相類。亦善書。官至秘書少監(jiān)。
宋令文,亦書畫皆善。
司馬承禎,字子微。自梁陶隱居至先生四世傳授仙法。開元中自天臺征至,天子師之。十五年,至王屋山,敕造陽臺觀居之。嘗畫于屋壁。又工篆隸。詞采眾藝,皆類于隱居焉。制雅琴鎮(zhèn)銘,美石為之,詞刻精絕。開元中,彥遠高王父河東公獲受教于先生。玄宗皇帝制碑,具述其妙。二十三年尸解,白云從堂戶出,雙鶴繞壇而上。年八十一。謚貞一先生。
盧鴻,一名浩然。高士也。工八分書,善畫山水樹石。隱于嵩山。開元初徵拜諫議大夫,不受。
釋倘然,俗姓裴氏,楚州刺史思訓之子。為人恢誕強學,不成一名。好朋從詩酒,善丹青,工山水,曉解絲竹。
平年二十九。開元中,嘗夜醉,臥街犯禁,乃為詩曰:遮莫咚咚鼓,須傾酒滿杯。金吾如借問,報道玉山頹。官不罪之?;蛟频朗?。
鄭虔,高士也。蘇許公為宰相,申以忘年之契,薦為著作郎。開元二十五年為廣文館學士。饑窮輔軻。好琴酒篇詠,工山水。進獻詩篇及書畫,玄宗御筆題目:鄭虔三絕。與杜甫、李白為詩酒友。祿山授以偽水部員外郎。國家收復(fù),貶臺州司戶。
鄭逾,善山水。天寶中得名于梁宋間。逾即鄭遷之弟。遷有書名。
李果奴,筆跡調(diào)潤。天寶中,寫貌人物及僧佛為妙。元和中有李士防,即果奴之孫,筆跡及其祖,寫貌極妙,在翰林集賢。
曹霸,魏曹髦之后。髦畫稱于后代。霸在開元中已得名,天寶末每詔寫御馬及功臣。官至左武衛(wèi)將軍。
韓斡,大梁人。王右丞維見其畫,遂推獎之。官至太府寺丞。善寫貌人物,龍朔功臣圖、姚崇及安祿山圖、玄宗試馬圖、寧王調(diào)馬打球圖并傳于代。尤工鞍馬。初師曹霸,后自獨擅。杜甫曹霸畫馬歌曰:弟子韓斡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斡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雕喪。彥遠以杜甫豈知畫者,徒以斡馬肥大,遂有畫肉之誚。古人畫馬有八駿圖,或云史道碩之跡,或云史秉之跡,皆螭頸龍體,矢激電馳,非馬之狀也。晉宋間,顧、陸之輩已稱改步,周齊間董、展之流亦云變態(tài)。雖權(quán)奇滅沒,乃屈產(chǎn)蜀駒,尚翹舉之姿,乏安徐之體。至于毛色,多馬咼騮騅駁,無他奇異。玄宗好大馬,御廄至四十萬,遂有沛艾大馬,命王毛仲為監(jiān)牧,使燕公張說作酮牧頌。天下一統(tǒng),西域大宛歲有來獻,詔
于北地置群牧。筋骨行步,久而方全,調(diào)習之能,逸異并至,骨力追風,毛彩照地,不可名狀,號木槽馬。圣人舒身安神,如據(jù)床榻,是知異于古馬也。時主好藝,韓君間生,遂命悉圖其駿,則有玉花聰、照夜白等。時岐、薛、寧、申王廄中皆有善馬,斡并圖之,遂為古今獨步。祿山之亂,沛艾馬種遂絕。韓君端居亡事,忽有人詣門,稱鬼使,請馬一匹。韓君畫馬焚之。他日見鬼使乘馬來謝。其感神如此。弟子孔榮為上足。陳閎為永王府長史,善畫寫貌,工鞍馬。與韓同時。家蓄圖畫絕多。寫安祿山圖、玄宗馬射圖、上黨十九瑞圖。
孟仲暉,善寫貌,筆跡類陳閎,又似閻令。時有杜景祥、王允之,并畫跡與仲暉相近也。
卷十
唐朝下
王維,字摩詰。太原人。年十九進士擢第,與弟縉并以詞學知名。官至尚書右丞。有高致,信佛理。藍田南置別業(yè),以水木琴書白娛。工畫山水,體涉今古。人家所蓄,多是右丞指揮工人布色,原野簇成,遠樹過于樸拙,復(fù)務(wù)細巧,翻更失真。清源寺壁上畫輞川,筆力雄壯。嘗自制詩曰:當世謬詞客,前身應(yīng)畫師。不能舍馀習,偶被時人知。誠哉是言也。余曾見破墨山水,筆跡勁爽。
張誣,官至刑部員外郎。明易象,善草隸,工丹青。與王維、李頎等為詩酒丹青之友。尤善畫山水。王維答詩曰:屏風誤點惑孫郎,團扇草書輕內(nèi)史。李頎詩曰:小王破體閑支策,落日梨花照空壁。書堪記室妒風流,畫與將軍作勃敵。畫一作書。
劉方平,工山水樹石。開國公李勉甚重之。
王熊,官至潭州都督。嘗與張燕公唱和詩句。善湘中山水,似李將軍。意緒不卑,但筆跡輕細。
王象,有畫鹵簿圖傳于代。或云是熊兄弟。
田琦,雁門人。武德功臣兵部尚書德平之子。善寫貌人物。官至汝南太守。尤善八分小篆。寫洪崖子橘術(shù)圖傳于代。
竇師綸,字希言。納言陳國公抗之子。初為太宗秦王府諮議相國錄事參軍,封陵陽公。性巧絕。草創(chuàng)之際,乘輿皆闕,敕兼益州大行臺檢校修造,凡創(chuàng)瑞錦宮綾,章彩奇麗,蜀人至今謂之陵陽公樣。官至太府卿,銀、坊、邙三州刺史。高祖、太宗時內(nèi)庫瑞錦,對雉、斗羊、翔鳳、游麟之狀,創(chuàng)自師綸,至今傳之。
江都王緒,霍王元軌之子,太宗皇帝猶子也。多才藝,善書畫,鞍馬擅名。垂拱中官至金州刺史。
時有李逖者,工畫蠅蝶蜂蟬之類。
李平鈞,宗室也,淮安王神通之曾孫。為江陵府法曹參軍、汴州陳留令。平鈞工山水小篆。平鈞之叔李權(quán)工八分,叔樞工小篆。
崔陽元、李炅、張惟亙、李滔、張通、耿昌言、弟昌期,已上七人并工山水雜畫,通尤精贍。
周古言,中宗時,善寫貌及婦女。有宮禁寒食圖、秋思圖傳
于代。
時有嚴呆、楊德本,并吳人,善雜畫。
貝俊、李韶、魏晉、孫、蒯廉。已上四人并工花鳥,俊尤工鷹鶻,蒯廉最為妙。
白曼,官至同州澄城令。工花鳥鷹鶻,嘴爪纖利,甚得其趣。曼善歌,常醉酣歌闋,便畫自娛。
韓嶷,工婦女雜畫,善布色。
時有宇文肅,善小畫,金玉鐫刻之樣,禽獸葩葉之能。
高江、車道政,二人并善寫貌。道政兼善佛事,跡簡而筆健。
嗣滕王湛然,貞元四年為殿中監(jiān),兼禮部尚書、回鶻使。善畫花鳥蜂蝶。官至檢校兵部尚書太子詹事。年八十四。
齊皎,高陽人。父圯,檢校兵部郎中。皎善外蕃人馬,工山水,學小楷古篆,善射,曉音律。建中四年官至澤州刺史。年五十五。彥遠大父高平公有重名,皎每以書畫及篇章求知焉,至今予家篋笥中猶有齊君少年時書畫。觀其意趣雖高,筆力未勁。后見其功用至者則雄壯矣。
皎弟映,性雅正好學,善山水。貞元元年為中書舍人,二年拜中書侍郎平章事、河間縣男,三年貶官夔州,七年為桂府觀察使轉(zhuǎn)江西觀察使。十一年贈禮部尚書,謚日忠,年四十八。初映于東都舉進士應(yīng)宏詞,彥遠曾祖魏國公為河南尹兼留守,愛其藝,每加獎焉,奏為河南府參軍。及魏公罷相為左仆射,映已拜相矣。魏公再入中樞,映已貶官夔州。
朱審,吳興人。工畫山水。深沉瑰壯,險峻磊落,湍
瀨激人,平遠極目。建中年頗知名。
王宰,蜀中人。多畫蜀山,玲瓏窳窆,峻嵯巧峭。
畢宏,大歷二年為給事中。畫松石于左省廳壁,好事者皆詩之。改京兆少尹為左庶子。樹石擅名于代。樹木改步變古,自宏始也。
楊公南,名炎。華陰人。孝著三代,門樹六闕。風骨俊秀,神情爽邁。善山水,高奇雅贍。大歷四年為中書門下侍郎,建中元年遷左仆射。流貶,年五十五。余觀楊公山水圖,想見其為人,魁岸灑落也。
史瓚,官至省郎,善畫鞍馬人物。
裴謂,字士明。河東人。以明經(jīng)進。畫山水極有思。貞元中為吏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四年為太子賓客、左散騎常侍,五年為兵部侍郎、河南尹。貞元元年年七十五,贈兵部尚書。
韋鑒,工龍馬,妙得精氣。
鑒弟鑾,工山水松石。雖有其名,未免古拙。
鑒子鷗,工山水、高僧奇士、老松異石。筆力勁健,風格高舉。善小馬牛羊山原。俗人空知鷗善馬,不知松石更佳也。咫尺干尋,駢柯攢影,煙霞翳薄,風雨颼颮,輪困盡偃蓋之形,宛轉(zhuǎn)極盤龍之狀。天竺胡僧圖、渡水僧圖、小馬放牧圖并傳于代。
張璪,字文通。吳郡人。初,相國劉晏知之。相國王縉奏為檢校祠部員外郎鹽鐵批官,坐事貶衡州司馬,移忠州司馬。尤工樹石山水。自撰繪境一篇,言畫之要訣,詞多不載。初,畢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見驚嘆之,異其唯用禿毫,或以手摸絹素。因問躁所受,躁曰:外師造化,中
得心源。畢宏于是閣筆。彥遠每聆長者說,璪以宗黨常在予家,故予家多噪畫。曾令畫八幅山水障,在長安平原里,破墨未了,值朱此亂,京城騷擾,璨亦登時逃去。家人見畫在幀,蒼忙掣落。此障最見張用思處。又有士人家張松石障。士人云亡,兵部李員外約好畫成癖,知而購之,其家弱妻已練為衣里矣,唯得兩幅,雙柏一石在焉,嗟惋久之,作繪練紀,述張畫意極盡。此不具載。具李約員外集。
陳曇,字元成。國初丞相叔達之后。明經(jīng)出身,河南尹嚴武薦為參軍,昭義軍節(jié)度使李抱真辟為從事。貞元十四年官至衡州刺史、邕管經(jīng)略使,兼御史中丞。工山水,有情趣,但峰巒少奇,往往繁碎。
顧況,字逋翁。吳興人。不修檢操,頗好詩詠,善畫山水。初為韓晉公江南判官,入為著作佐郎。久次不遷,乃嘲誚宰相,為憲司所劾,貞元五年貶饒州司戶。居茅山以壽終。有畫評一篇,未為精當也。
鄭審,事具彥遠所撰彩箋詩集。
沈?qū)?,亦善樹石。山水有格律。師張噪而少劣?br /> 劉商,官至檢校禮部郎中、汴州觀察判官。少年有篇詠高情。工畫山水樹石。初師于張王臬,后自造真為意。自張貶竄后,嘗惆悵賦詩曰:苔石蒼蒼臨澗水,溪風裊裊動松枝。世間惟有張通會,流向衡陽那得知?;蛟粕毯蟮玫?。
劉整,任秘書省正字。善山水,有氣象。時有劉之奇,亦能山水。
邊鸞,善畫花鳥,精妙之極。至于山花園蔬,亡不遍寫。為右衛(wèi)長史?;B冠于代而有筆跡。
于錫,善畫花鳥及雞。
強歉,善水鳥。
梁廣,工花鳥,善賦彩,筆跡不及邊鸞。
陳庶,揚州人。師邊鸞花鳥,尤善布色。
陳恪,工山水。師張、鄭,有氣韻。人物、鞍馬、蟲禽并精。子積善,山水妙過于父。一云陳格。
戴重席,工子女,極精細。
周防,字景玄。官至宣州長史。初效張萱畫,后則小異,頗極風姿。全法衣冠,不近閭里。衣裳勁簡,彩色柔麗。菩薩端嚴,妙創(chuàng)水月之體。蜂蝶圖、按箏圖、楊真人陸真人圖、五星圖傳于代。
趙博文,尚書左丞涓之子也。畫子母犬兔,善寫貌。應(yīng)進士不第。兄博宣,亦解畫。
太原王黜,終劍南刺史。師防畫子女菩薩,但不及防之精密。余大父高平公首末提獎之。
張寓,善果之后也。學防畫天王菩薩,有思。
韓混,字太沖。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浙東西兩道節(jié)度使、左仆射、同平章事,封晉國公。貞元三年,年六十五,贈太傅,謚忠肅。工隸書章草,雜畫頗得形似,牛羊最佳。
戴嵩,韓晉公之鎮(zhèn)浙右,署為巡官。師晉公之畫,不善他物,唯善水牛而已。田家川原亦有意。
嵩弟嶧,亦善水牛。
李漸,官至忻州刺史。善蕃人蕃馬騎射射雕放牧。川原之妙,筆跡氣調(diào),古今亡儔。
子仲和,能繼其藝,而筆力不及其父。今相國令狐公奕代為相,家富圖畫,即忻州外孫。家有小畫人馬障,是尤得意者。憲宗曾取置禁中,后卻賜還。嘗以示余。
蕭祜,畫山水,甚有意思。為桂州觀察使。
周太素,終尚書郎。善畫花鳥佛像。
麴庭,善山水,格不甚高,但細巧耳。
蕭悅,協(xié)律郎。工竹,一色,有雅趣。
張志和,字子同。會稽人。性高邁,不拘檢。自稱煙
波釣徒。著玄真子十卷。書跡狂逸。自為漁歌,便畫之,甚有逸思。肅宗朝官至左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本名龜齡,詔改之。顏魯公與之善。陸羽等嘗為食客。
侯莫陳廈,字重構(gòu)。工山水,用意極精。
會稽僧道芬、鄭町處士、滎陽人。梁洽處士、天臺項容處士、青州吳恬處士,一名玢,字建康。已上并畫山水。道芬格高,鄭町淡雅,梁洽美秀,項容頑澀,吳恬險巧。恬有畫山水錄,記平生所畫在絹素者,凡百馀面,傳之好事。自云初夢寐有神人指授畫法。恬好為頑石,氣象深險,能為云而氣象蓊蔚。
王默。師項容。風顛酒狂。畫松石山水,雖乏高奇,流俗亦好。醉后以頭髻取墨,抵于絹畫。王默早年授筆法于臺州鄭廣文虔。貞元末于潤州歿,舉柩若空,時人皆云化去。平生大有奇事。顧著作知新亭監(jiān)時,默請為海中都巡。問其意,云要見海中山水耳。為職半年解去,爾后落筆有奇趣。顧生乃其弟子耳。彥遠從兄監(jiān)察御史厚與余具道此事,然余不甚覺默畫有奇。
筆法記
荊浩,字浩然,山西沁水人。業(yè)儒,博通經(jīng)史,善屬文。代舌,退藏不仕,隱于太行之洪谷,因自號洪谷子,常畫山水樹石以自娛。關(guān)仝為其門生。畫史以荊關(guān)并稱?!豆P法記》又作《畫山水錄》,為系統(tǒng)論述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第一篇,對后世李成、郭熙以降的山水畫論影響極大。但文格頗駁雜,忽雅忽俗,又似小說,故后人頗有疑非荊浩所作者。又《唐六如畫譜》收有荊浩《畫說》一篇,亦偽托者。
筆法記
[五代梁]荊浩
太行山有洪谷,其間數(shù)畝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鉦山四望,回跡入大巖扉,苔徑露水,怪石祥煙,疾進其處,皆古松也。中獨圍大者,皮老蒼蘚,翔鱗乘空,蟠虬之勢,欲附云漢。成林者爽氣重榮,不能者抱節(jié)自屈,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因驚其異,遍而賞之。明日攜筆復(fù)就寫之,凡數(shù)萬本,方如其真。明年春,來予石鼓巖間,遇一叟,因問,具以其來所由而答之。叟曰:子知筆法乎曰:叟儀形野人也,豈知筆法耶叟曰:子豈知我所懷耶聞而慚駭。曰:少年好學,終可成也。夫畫有六要:一曰氣,二曰韻,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筆,六曰墨。曰:畫者,華也,但貴似得真,豈此撓矣。叟曰:不然,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zhí)花為實。若不知術(shù),茍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曰:何以為似何以為真叟曰:似者,得其形,遺其氣。真者,氣質(zhì)俱盛。凡氣傳于華,遺于象,象之死也。謝曰:故知書畫者,名賢之所
學也。耕生知其非本,玩筆取與,終無所成,慚惠受要,定畫不能。叟曰:嗜欲者,生之賊也。名賢縱樂琴書圖畫,代去雜欲。子既親善,但期終始所學,勿為進退。圖畫之要,與子備言: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韻者隱跡立形,備遺不俗。思者刪撥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時因,搜妙創(chuàng)真。筆者雖依法則,運轉(zhuǎn)變通,不質(zhì)不形,如飛如動。墨者高低暈淡,品物淺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筆。復(fù)曰:神妙奇巧。神者亡有所為,任運成象。妙者思經(jīng)天地,萬類性情,文理合儀,品物流筆。奇者蕩跡不測,與真景或乖異以致其理,偏得此者,亦為有筆無思。巧者雕綴小媚,假合大經(jīng),強寫文章,增邈氣象,此謂實不足而華有馀。凡筆有四勢,謂筋肉骨氣。筆絕而斷謂之筋,起伏成實謂之肉,生死剛正謂之骨,跡畫不敗謂之氣。故知墨大質(zhì)者失其體,色微者敗正氣,筋死者無肉,跡斷者無筋,茍媚者無骨。夫病者二,一曰無形,二曰有形。有形病者,花木不時,屋小人大,或樹高于山,橋不登于岸,不可度形之類是也。如此之病,不可改圖。無形之病,氣韻俱泯,物象全乖,筆墨雖行,類同死物,以斯格拙,不可刪修。子既好寫云林山水,須明物象之原。夫木之為生,為受其性。松之生也,枉而不曲,遇如密如疏,匪青匪翠,從微自直,萌心不低,勢既獨高,枝低復(fù)偃,倒掛未墜于地下,分層似疊于林間,如君子之德風也。有畫如飛龍蟠虬,狂生枝葉者,非松之氣韻也。柏之生也,動而多屈,繁而不華,捧節(jié)有章,文轉(zhuǎn)隨日,葉如結(jié)線,枝似衣麻。有畫如蛇如素,心虛逆轉(zhuǎn),亦非也。其有楸桐椿櫟榆柳?;保钨|(zhì)皆異,其如遠思即合,一一分明。山水之象,氣勢相生,
故尖曰峰,平曰頂,圓曰巒,相連曰嶺,有穴曰岫,峻壁曰崖,崖間崖下曰巖,路通山中曰谷,不通曰峪,峪中有水曰溪,山夾水曰澗。其上峰巒雖異,其下岡嶺相連,掩映林泉,依希遠近。夫畫山水無此象,亦非也。有畫流水,下筆多狂,文如斷線,無片浪高低者,亦非也。夫霧云煙靄,輕重有時,勢或因風,象皆不定。須去其繁章,采其大要,先能知此是非,然后受其筆法。曰:自古學人,孰為備矣叟曰:得之者少。謝赫品陸之為勝,今已難遇親蹤。張僧繇所遺之圖,甚虧其理。夫隨類賦彩,自古有能。如水暈?zāi)?,興吾唐代。故張噪員外樹石,氣韻俱盛,筆墨積微,真思卓然,不貴五彩,曠古絕今,未之有也。麴庭與白云尊師氣象幽妙,俱得其元,動用逸常,深不可測。王右丞筆墨宛麗,氣韻高清,巧寫象成,亦動真思。李將軍理深思遠,筆跡甚精,雖巧而華,大虧墨彩。項容山人樹石頑澀,棱角無踺,用墨獨得玄門,用筆全無其骨,然于放逸,不失元真氣象,元大創(chuàng)巧媚。吳道子筆勝于象,骨氣自高,樹不言圖,亦恨無墨。陳員外及僧道芬以下,粗升凡格,作用無奇。筆墨之行,甚有形跡。今示子之徑,不能備詞。遂取前寫者異松圖呈之。叟曰:肉筆無法,筋骨皆不相轉(zhuǎn),異松何之能用我既教子筆法。乃赍素數(shù)幅,命對而寫之。叟曰:爾之手,我之心,吾聞察其言而知其行,子能為吾言詠之乎謝曰:乃知教化圣賢之職也,祿與不祿而不能去,善惡之跡感而應(yīng)之,誘進若此,敢不恭命。因成古松贊曰:不雕不榮,惟彼貞松。勢高而險,屈節(jié)以恭。葉張翠蓋,枝盤赤龍。下有蔓草,幽陰蒙茸。如何得生,勢近云峰。仰其擢干,偃舉千重。巍巍溪中,翠
暈煙籠。奇枝倒掛,徘徊變通。下接凡木,和而不同。以貴詩賦,君子之風。風清匪歇,幽音凝空。叟嗟異久之,曰:愿予勤之,可忘筆墨而有真景。吾之所居,即石鼓巖間,所字曰石鼓巖子也。曰:愿從侍之。叟曰:不必然也。遂亟辭而去。別日訪之而無蹤。后習其筆術(shù),嘗重所傳,今遂修集,以為圖畫之軌轍耳。
畫山水賦
此《畫山水賦》別一本也。一本即前收之署名王維《山水論》。疑是后人偽托,但其言可采,后世畫師頗宗而習之。
畫山水賦
[五代梁]荊浩
夫山水,乃畫家十三科之首也。有山巒柯木水石云煙泉崖溪岸之類,皆天地自然造化。勢有形,格有骨,格亦無定質(zhì)。所以學者初入艱難,必要先知體用之理,方有規(guī)矩。其體者,乃描寫形勢骨格之法也。運于胸次,意在筆先。遠則取其勢,近則取其質(zhì)。山立賓主,水泛往來,布山形,取巒向,分石脈,置路灣,模樹柯,安坡腳。山知曲折,巒要崔巍。石分三面,路看兩歧。溪澗隱顯,曲岸高低。山頭不得重犯,樹頭切莫兩齊。在乎落筆之際,務(wù)要不失形勢,方可進階。此畫體之訣也。其用者,乃明筆墨虛皴之法。筆使巧拙,墨用輕重。使筆不可反為筆使,用墨不可反為墨用。凡描枝柯葦草樓閣舟車運筆宜巧,山石坡崖蒼林老樹運筆宜拙。雖巧不離乎形,固拙亦存乎質(zhì)。遠則宜輕,近則宜重。濃墨莫可復(fù)用,淡墨必教重提。又古有云:丈山尺樹,寸馬豆人。遠山無皴,遠水無痕。遠林無葉,遠樹無枝。遠人無目,遠閣無基。雖然定法,不可膠柱鼓瑟,要在量山察樹,忖馬度人。可謂不盡之法,學者宜熟味之。
畫山水訣
李成,營丘人。世業(yè)儒,為郡名族。能畫山水,當時稱為第一。劉道醇《圣朝名畫評》定為山水門“神品”。開寶間,貴戚孫四皓廣延四方藝術(shù)之士,以書召之。成曰:“吾儒者,粗識去就。性愛山水,弄筆自適耳,豈能奔走豪士之門,與工技同處哉!”李成為人如此,則不大可能作《畫山水訣》。又此篇與世傳李澄叟《山水訣》大同小異,俱似畫工口訣,輾轉(zhuǎn)相傳增益而成者。
畫山水訣
[宋]李成
凡畫山水,先立賓主之位,次定遠近之形,然后穿鑿景物,擺布高低。落筆無令太重,重則濁而不清;不可太輕,輕則燥而不潤。烘染過度則不接,辟綽繁細則失神。發(fā)樹枝左長右短,立石勢上重下輕,擺布裁插,勢使相偎。上下云煙取秀,不可太多,多則散漫無神;左右林麓鋪陳,不可太繁,繁則堆塞不舒。山高峻無使傾危,水深遠勿教窮涸。路須曲折,山要高昂。孤城置之遠邊,墟市依于山腳。雪天不用云煙,雨里無多遠望。山舍仍居隘窄,漁翁要在平灘。朝晴晃朗,暮雨陰昏。舍屋不在多間,漁釣有時而作。藤蔓依纏古木,窠叢簇扎山頭。高山煙鎖其腰,長嶺云翳其腳。遠水縈紆而來,還用云煙以斷其派;怪石峻巖而立,仍須土阜以培其根。原野曠蕩相連,蒼山依其低淺。石須圓混鋒芒,八面棱層;木要交叉挺干,四時枯茂。迅風拔木,暴雨崩崖。淺流則岸畔平灘,深澗則陡崖直下。聳坡之土必要高,低則地淺;煙林之木亦宜疏,密則繁絮。重巖切忌頭齊,群峰更宜高下。孤峰遠設(shè),野水
遙拖。道路時隱時顯,橋梁或有或無。遠怕陰昏,近防重濁。顛崖怪石,不用頻施;峻嶺枯槎,也宜少作。遙煙遠曙,太繁恐失朝昏;密樹稠林,斷續(xù)防他版刻。山原峻險,依稀樵徑猶存;崖岸傾危,隱約云林深暗。平川雖遠,參差皴染而成;流水泉源,仿佛還多顛撲。布兩路有明有晦,起雙峰陡高陡低。霧薄明爽舒晴,煙靄漾騰欲雨。喬木聳直,蟠屈者一株兩株;亂石壘堆,奇怪者三塊兩塊。點樹葉稀疏問密,皴石脈以重分輕。亭庵不在常施,樓觀仍須間作。人物轉(zhuǎn)顧多般,野店猶防相似。氣象:春山明媚,夏木繁陰,秋林搖落蕭疏,冬樹槎牙妥貼。樹根栽插,龍爪宛若抓拿;石布棱層,根腳還須帶土。之字水不過三轉(zhuǎn),濺瀑水不過兩重。侵天一道飛泉,涌瀑多湍澈底。翻濤巨浪,淺瀨平流。煙波茫茫,云浪浩浩。山無獨木,石不孤單。林煙一派便休,古木數(shù)株而已。喬木疏于平野,矮窠密布山頭。孤煙遠自水邊,薄藹驟依巖腳。野橋寂寞,遙通竹塢人家;古寺蕭條,掩映松林佛塔。春水綠而瀲滟,夏津漲而彌漫,秋潦盡而澄清,寒泉涸而凝此。新窠肥滑,巖石須要皴蒼;古樹槎牙,景物兼還秀媚。分清分濁,庶幾輕重相兼;淳重淳輕,病在偏枯損體。千巖萬壑,要低昂聚散而不同;疊山獻層巒,但起伏崢嶸而各異。不迷顛倒回還,自然游戲三昧。
益州名畫錄
黃休復(fù),字歸本。通《春秋左氏傳》,游心繪事,多蓄古書畫。每聞有名跡,必往親觀。著《盆州名畫錄》,取唐未至宋初所目擊其畫跡的川蜀畫家五十八人,品以四格,而以逸格置神格之上。此書為古代第一部地方性的畫史。所收五十八人中,大多已無遺跡存世,而黃氏俱都親見原作,故評論更加可貴。李畋序稱“江夏黃氏休復(fù)”,而本書所記為蜀中畫人,又休復(fù)著《茅亭客話》所言亦多蜀中事。故休復(fù)應(yīng)為蜀中人,而“江夏”為黃氏郡望也。
益州名畫錄
[宋]黃休復(fù)
序
李畋大凡觀畫而神會者,鮮矣,不過視其形似。其或洞達氣韻,超出端倪,用筆精致,不謂之功,傅采炳縟,不謂之麗,觀乎象而忘象,意先自然,始可品繪工于彀中,揖畫圣于方外。有造物者思,維是得之。江夏黃氏休復(fù),字歸本,通春秋學,校左氏公轂書,暨摭百家之說。鬻丹養(yǎng)親,行達于世,恬如也。加以游心顧、陸之藝,深得厥趣。居常以魏晉之奇蹤,隋唐之懿跡,盈縑溢帙,類而珍之。適值博雅之士款扉求見,則敞茅屋,拂榻塵,架而陳之,娛賓賞心,萬虞一泯。及其僧舍道居,靡不往而玩之,環(huán)歲忘倦。蓋益都多名畫,富視他郡。謂唐二帝播越及諸侯作鎮(zhèn)之秋,是時畫藝之杰者游從而來,故其標格??瑹o處
不有。圣朝伐蜀之日,若升堂邑,彼廨宇、寺觀前輩名畫,纖悉無圮者。迨淳化甲午歲,盜發(fā)二州,焚劫略盡,則墻壁之繪,甚乎剝廬,家秘之寶,散如決水。今可覿者,十二、三焉。噫!好事者為之幾郁矣。黃氏心郁久之,又能筆之書,存錄之也。故自李唐乾元初至皇宋乾德歲,其間圖畫之尤精,取其目所撃者五十八人,品以四格,離為三卷,命曰《益州名畫錄》。書來,謂余有陶隱居之好,恨無畫之癖,首貺讀之,序以見讬。且曰:畫之神妙功格,往躅前范,黃氏錄之詳矣。至如蜀都名畫之存亡,系后學之明昧,斯黃氏之志也。故其書婉而當,博而有倫,體而不亂。信夫?qū)W者得意忘象,觀前賢之逸軌,然后考黃氏之四格,則思過半矣,非獨鳴圖畫之譽于坤維者哉!時景德三年五月二十日序。
目錄
宋黃休復(fù)撰
畫之逸格,最難其儔。拙規(guī)矩于方圓,鄙精研于彩繪,筆簡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由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爾。
逸格一人
孫位
大凡畫藝,應(yīng)物象形,其天機回高,思與神合,創(chuàng)意立體,妙合化權(quán),非謂開廚已走,拔壁而飛,故目之曰神格爾。
神格二人
趙公佑范瓊
畫之于人,各有本性,筆精墨妙,不知所然。若投刃于解牛,類運斤于斫鼻,自心付手,曲盡玄微,故目之曰妙格爾。
妙格上品七人
陳皓彭堅張騰趙溫奇趙德齊盧楞伽張素卿
妙格中品十人
辛澄李洪度左全張南本高道興房從真趙德玄常粲常重胤黃筌
妙格下品十一人
李升張玄杜齯龜?shù)蠊庳菲褞熡栚w忠義黃居寶黃居寀李文才阮知誨張玫
畫有性周動植,學侔天功,乃至結(jié)岳融川,潛鱗翔羽,形象生動者,故目之曰能格爾。
能格上品十五人
品嶤竹虔周行通孔嵩石恪杜措杜弘義杜子瓖杜敬安蒲延昌趙才程承辯丘文播阮惟德楊元真
能格中品五人
陳若愚張景思麻居禮僧楚安滕昌佑
能格下品七人
姜道隱禪月大師張詢宋藝李壽儀僧令宗丘文曉
卷上
逸格一人
孫位
孫位者,東越人也。僖宗皇帝車駕在蜀,自京入蜀,號「會稽山人」。性情踈野,襟抱超然,雖好飲酒,未嘗沉酩。禪僧道士,常與往還;豪貴相請,禮有少慢??v贈千金,難留一筆,唯好事者時得其畫焉。光啟年,應(yīng)天寺無智禪師請畫山石兩堵、龍水兩堵;寺門東畔,畫東方天王及部從兩堵。昭覺寺休夢長老請畫浮漚先生、松石墨竹一堵,仿潤州高座寺張僧繇戰(zhàn)勝一堵。兩寺天王、部眾,人鬼相雜,矛戟鼓吹,縱橫馳突,交加戛擊,欲有聲響。鷹犬之類,皆三五筆而成。弓弦斧柄之屬,并掇筆而描,如從繩而正矣。其有龍拏水洶,千狀萬態(tài),勢欲飛動。松石墨竹,筆精墨妙,雄壯氣象,莫可記述。非天縱其能,情高格逸,其孰能與于此邪?悟達國師請于眉州福海院畫行道天王、松石、龍水兩堵,并見存。不知其后有何所遇,改名遇矣。景樸者,蜀人也。蜀廣政年,輙于應(yīng)天寺門西畔畫西方天王及部從兩堵,以對孫遇筆。識者比之蹄涔巨浸,未萬分之一焉。慮誤后人,因附而正之。
神格二人
趙公佑
公佑者,長安人也,寶歷中,寓居蜀城。攻畫人物,尤善佛像、天王、神鬼。初,贊皇公(李德裕)鎮(zhèn)蜀之日,賓禮待之。自寶歷、太和至開成年,公佑于諸寺畫佛像甚多。會昌年,一例除毀,唯存大圣慈寺文殊閣下天王三堵、閣里內(nèi)東方天王一堵、藥師院師堂內(nèi)四天王并十二神、前寺石經(jīng)院天王部屬,并公佑筆,見存。公佑天資神用,筆奪化權(quán),應(yīng)變無涯,罔象莫測,名高當代,時無等倫。數(shù)仞之墻,用筆最尚,風神骨氣,唯公佑得之,六法全矣。
范瓊
范瓊者,不知何許人也。開成年與陳皓、彭堅同時同藝,寓居蜀城。三人善畫人物、佛像、天王、羅漢、鬼神。三人同手于諸寺圖畫佛像甚多。會昌年除毀后,余大圣慈一寺佛像得存。洎宣宗皇帝再興佛寺,三人于圣壽寺、圣興寺、凈眾寺、中興寺,自大中至乾符,筆無暫釋,圖畫二百余間墻壁。天王佛像、高僧經(jīng)驗及諸變相,名目雖同,形狀一無同者。自淳化五年、咸平三年,兩遇兵火,得存三寺筆蹤:大圣慈南廊下藥叉、大將、和修吉龍王、鬼子母、天女五堵,謂之十七護神;北廊下石經(jīng)院門兩金剛、東西二方天王;中寺大悲院門上阿彌陀佛及四菩薩,院門兩畔
觀音像、藥師像,石經(jīng)板上七佛、四仙人、大悲變相,大將堂兩畔南北二方天王,文殊閣下北方天王及天王變相。此寺畫壁,自唐至今,年紀深遠,彩色故暗,重妝損者十四五矣。圣壽寺大殿釋伽像、行道北方天王像、西方變相,殿上小壁水月觀音,浴室院旁西方天王,大悲院八明王、西方變相,并大中年畫。此寺壁畫,年祀亦遠,倒損者十四五矣。圣興寺大殿東北二方天王、藥師、十二神、釋迦十弟子、彌勒像、大悲變相,并咸通畫。其中西方一堵,甚著奇工,精妙之極也。焉芻瑟磨像兩堵,設(shè)色未半,筆蹤儼然,后之妙手,終莫能繼。自圣壽、圣興兩寺佛僧,范瓊親描,并見存。
妙格上品六人
陳皓(彭堅附)
陳皓、彭堅者,不知何許人也。開成中,與范瓊寓止蜀城。大中年,府主杜相公(悰)起凈眾等寺門屋。相國知三人中范瓊年齒雖低,手筆稱冠矣;因請陳、彭二公各畫天王一堵,各令一客將伴之,以幔幕遮蔽,不令相見,欲驗誰之強弱。至畫告畢之日,相國與諸府寮徹其幃幕,南畔仗劍振威者,彭公筆;北畔待弓奮赫者,陳公筆。二公筆力相似,觀者莫能升降。大約宗師吳道玄之筆,而傅采拂澹過之。畫之六法:一曰氣韻生動是也,二曰骨法用筆是也,三曰應(yīng)物象形是也,四曰隨類賦采是也,五曰經(jīng)營位置是也,六曰傳移模寫是也。斯之六法,名輩少該,唯此三人,俱盡其美矣。
張騰
張騰者,不知何許人也。太和末年,偶止蜀川,于諸寺壁圖畫亦多。會昌年,除毀皆盡。大中初,佛寺再興。于圣壽寺大殿畫文殊一堵、普賢一堵、彌勒下生一堵,浴室院北,對范瓊畫持弓北方天王一堵。大圣慈寺文殊閣下畫報身如來一堵。并騰之筆,見存。
趙溫奇
趙溫奇者,公佑子也。幼而穎秀,長有父風。父歿之后,于大圣慈寺文殊閣內(nèi)繼父之蹤,畫北方天王及梵王帝釋大輪部屬,大將堂大將部屬并梵王帝釋,普賢閣下南方天王,華嚴閣上畫東西二方天王、梵王帝釋。中興寺大殿文殊、普賢及天王部眾。并溫奇筆,見存。
趙德齊
德齊者,溫奇子也。乾寧初,王蜀先主府城,精舍不嚴,禪室未廣,遂于大圣慈寺大殿東廡起三學延祥之院,請德齊于正門西畔畫南北二方天王兩堵。院門舊有盧楞伽畫行道高僧三堵六身,賴德齊遷移,至今獲在。光化年,王蜀先主受昭宗勅置生祠,命德齊與高道興同手畫西平王儀仗、旗纛、旌麾、車輅、法物,及朝真殿上皇姑、帝戚、后妃、嬪御百堵已來。授翰林待詔,賜紫金魚袋。蜀光天元年戊寅歲,蜀先主殂逝,再命德齊與道興畫陵廟,鬼神人馬及車輅
儀仗、宮寢嬪御一百余堵。大圣慈寺竹溪院釋迦十弟子并十六大羅漢,崇福禪院帝釋及羅漢,崇真禪院帝釋梵王,及羅漢堂文殊、普賢,皆德齊筆,見存。議者以德齊三代居蜀,一時名振,克紹祖業(yè),榮耀何多!
盧楞伽
楞伽者,京兆人也。明皇帝駐蹕之日,自汴入蜀,嘉名高譽,播諸蜀川,當代名流,咸伏其妙。至德二載,起大圣慈寺。乾元初,于殿東西廊下,畫行道高僧數(shù)堵,顏真卿題,時稱二絕。至乾寧元年,王蜀先主于寺東廊起三學院,不敢損其名畫,移一堵于院門南,移一堵于門北,一堵于觀音堂后,此行道僧三堵六身畫,經(jīng)二百五十余年,至今宛如初矣。西廊下一堵,馬鳴、提婆像二軀,雖遭粉飾,猶未損其筆蹤。余者重妝,皆昧前跡。蜀中諸寺,佛像甚多,會昌年皆盡毀。
張素卿
道士張素卿者,簡州人也。少孤貧,性好畫。在川主譙國夏侯公(孜)宅,多見隋唐名畫。藝成之后,落拓無羈束,遂衣道士服,唯畫道門尊像,豪貴之家,少得其畫者。乾符中,居青城山常道觀焚脩。至中和元年,僖宗皇帝遣使與賜紫道士杜光庭,封丈人山為希夷公。癸卯歲,素卿上表云:「五岳既已封王,丈人位居五岳之上,不可稱公?!故菤q勅宜改封五岳,丈人為希夷真君,素卿賜紫。素卿有老子過流沙
圖、五岳朝真圖、九皇圖、五星圖、老人星圖、二十四化真人像、太無先生像。素卿于諸圖畫而能敏速,落錐之后,下筆如神,自始及終,更無改正。今龍興觀甚有畫壁,年深皆盡頹損,余張百子堂板龕內(nèi)門兩畔龍虎兩軀,素卿筆,見存。王蜀先主脩青城山丈人觀,請素卿于丈人真君殿上畫五岳、四瀆、十二溪女,山林、溪沼、樹木、諸神及岳瀆曹吏,詭怪之質(zhì),生于筆端,上殿觀者,無不恐懼。又于簡州開元觀畫容成子、董仲舒、嚴君平、李阿、馬自然、葛玄、長壽仙、黃初平、葛水璝、竇子明、左慈、蘇躭十二仙君像,各寫當初賣卜賈藥、書符導引時真,筆蹤灑落,彩畫因循,當代名流,皆推畫手。蜀檢校太傅安公(思謙)好古博雅,唐時名畫,人皆獻之。黃筌、滕昌佑、石恪皆在其門館,賓禮優(yōu)厚。甲寅歲十一月十一日,值蜀主誕生之辰,安公進素卿所畫十二仙真形十二幀,蜀主躭玩欲賞者久,因命翰林學士禮部侍郎歐陽炯次第贊之,令翰林待詔黃居寶八分書題之。凡有醮,奏于玉局開懸供養(yǎng)。乾德三年,圣朝克復(fù)。吏部侍郎呂公(余慶)鎮(zhèn)蜀日,求古畫圖書,并將進呈,斯畫預(yù)焉。
妙格中品十人
辛澄
辛澄者,不知何許人也。建中元年,大圣慈寺南畔創(chuàng)立僧伽和尚堂,請澄畫焉。才欲援筆,有一胡人云:「仆有泗州真本?!挂灰娚跗妫煲罉用鑼懠爸T變相。未畢,蜀城
士女瞻仰儀容者側(cè)足,將香燈供養(yǎng)者如驅(qū)。今已重妝損矣。普賢閣下五如來同坐一蓮花,及鄰壁小佛九身,閣里內(nèi)如意輪菩薩,并澄之筆,見存。
李洪度
洪度者,蜀人也。元和中,府主相國武公(元衡)請于大圣慈寺東廊下維摩詰堂內(nèi)畫帝釋、梵王兩堵,笙竽鼓吹,天人姿態(tài),筆蹤妍麗,時之妙手莫能偕焉。會昌前,諸寺圖畫亦多除毀,后余此一處。
左全
左全者,蜀人也。世傳圖畫,跡本名家。寶歷年中,聲馳闕下。于大圣慈寺中殿畫維摩變相、師子國王、菩薩變相。三學院門上三乘漸次脩行變相、降魔變相。文殊閣東畔水月觀音、千手眼大悲變相。極樂院門兩金剛,西廊下金剛經(jīng)驗及金光明經(jīng)變相。前寺南廊下行道二十八祖,北廊下行道羅漢六十余軀。多寶塔下仿長安景公寺吳道玄地獄變相,當時吳生畫此地獄相,都人咸觀,懼罪脩善,兩市屠沽,經(jīng)月不售。王蜀時,令雜手重妝已損,惟存大體也。大中初,又于圣壽寺大殿畫維摩詰變相一堵,樓閣、樹石、花雀、人物、冠冕、蕃漢異服,皆得其妙,今見存。
張南本
張南本者,不知何許人也。中和年寓止蜀城,攻畫佛像人物、龍王神鬼。有金谷園圖、勘書圖、詩會圖、白居易叩齒圖、高麗王行香圖。今圣壽寺中門賓頭盧變相、東廊下靈山佛會、大圣慈寺華嚴閣下東畔大悲變相、竹溪院六祖、興善院大悲菩薩、八明王、孔雀王變相,并南本筆。相傳南本于金華寺大殿畫明王八軀,才畢,有一老僧入寺,蹶仆于門下,初不知是畫,但見大殿遭火所焚。其時孫位畫水,南本畫火,代無及者。世之水火,皆無定質(zhì),唯此二公之畫,冠絕今古。僖宗駕回之后,府主陳太師于寶歷寺置水陸院,請南本畫天神地祗、三官五帝、雷公電母、岳瀆神仙、自古帝王,蜀中諸廟一百二十余幀,千怪萬異,神鬼龍獸,魍魎魑魅,錯雜其間,時稱大手筆也。至孟蜀時,被人模塌,竊換真本,鬻與荊湖人去。今所存,偽本耳。(偽本淳化年遭賊搓劫,已皆散失。)
高道興
高道興者,成都人也。攻雜畫,觸類皆長,尤善佛像高僧。光化年,高宗勅許王蜀先主置生祠,命道興與趙德齊同手畫西平王儀仗、車輅、旌旗、禮服、法物,朝真殿上皇姑、帝戚、后妃、女樂百堵已來。授翰林待詔,賜紫金魚袋。及先主殂逝,再命道興與德齊畫陵廟,鬼神、人馬、兵甲、公主儀仗、宮寢嬪御一百余堵。今大慈寺中兩廊下高僧六十余軀、華
嚴閣東畔丈六天花瑞像,并見存。
房從真
房從真者,成都人也。攻畫甲馬、人物、鬼神,冠絕當時。有寧王獵射圖,羌人移居圖,陳登斫鲙圖,冷朝陽、王昌齡、常建冒雪入京圖。蒲師訓師其筆法。王蜀先主于浣花龍興寺脩圣夫人堂,合水津起通波侯廟,請從真畫甲馬、旍旗、從官、鬼神。授翰林待詔,賜紫金魚袋。今寶歷寺五丈天王閣下天王部屬諸神,并從真筆,后人重妝已損,蒲師訓因再脩之。
趙德玄
趙德玄者,雍京人也。天福年入蜀,攻畫車馬人物、屋木山水、佛像鬼神。筆無偏擅,觸類皆長,獨步川中,標名大手。其有樓殿臺閣,向背低昂,代無比者。有朱陳村圖、豐稔圖、漢祖歸豐沛圖、盤車圖、臺閣樣。入蜀時,將梁、隋、唐名畫百本,至今相傳。裴孝源《公私畫錄》云:「自魏、晉以來,終于貞觀,秘府并人間畫,共集成二百九十八卷。二百三十卷是隋、唐官本,十三卷是左仆射蕭瑀進,二十卷楊素家得,三卷許善心進,十卷高平縣書佐女張氏所獻,四卷安福進,十八卷先在秘府,無得處人名,唯有天和年月?!辜t校理張懷瓘云:「昔武帝博雅好古,鳩集名畫,令鑒者數(shù)人,共詳名氏,兼定品格,供御賞玩。及侯景作亂,江陵府將陷,元帝先焚內(nèi)庫書畫數(shù)萬卷,深可嘆息。其后帝
王亦有兼愛,人多進之,又盈秘府。天后朝,張易之奏召天下名工,修諸圖畫,因竊換真本,私家收藏,偽本將進納。易之歿后,薛稷所得;稷歿之后,岐王所獲。岐王慮帝忽知,乃盡焚爇?!褂?!天下重寶,再經(jīng)灰燼。當時天府所藏,多涉于偽,人間所畜,或乃是直。古畫頻經(jīng)焚燒,積年散失,能秘在者,得非稀世之寶邪?蜀因二帝駐蹕,昭宗遷幸,自京入蜀者,將到圖書名畫,散落人間,固亦多矣。杜天師在蜀集道經(jīng)三千卷,儒書八千卷。德玄將到梁、隋及唐百本畫,或自模搨,或是粉本,或是墨跡,無非秘府散逸者。本相傳在蜀,信后學之幸也。今福慶禪院隱形羅漢變相兩堵,德玄筆,見存。
常粲
常粲者,雍京人也。咸通年,路侍中(巖)牧蜀之日,自京入蜀,路公賓禮待之。粲善傳神雜畫,有七賢像、六逸像、女禍伏羲神農(nóng)像,謂之三皇圖。立釋迦像、五天胡僧像、孔子西周問禮像、名醫(yī)下蠱像、樗蒲圖、龍樹驗丹圖。先賢卷軸,至今好事者收得,為后學師范矣。玉局化壁畫道門尊像甚多,王蜀時脩改后頹損已換。今大圣慈寺悟達國師(知玄)真,粲之筆,見存。
常重胤
重胤者,粲之子也。僖宗皇帝幸蜀,回鑾之日,蜀民奏請留寫御容于大圣慈寺。其時隨駕寫貌待詔,盡皆操筆,不
體天顏。府主陳太師(敬瑄)遂表進重胤,御容一寫而成,內(nèi)外官屬,無不嘆駭,謂為僧繇之后身矣。宣令中和院上壁,及寫隨駕文武臣寮真。殿上御容前,寫西川節(jié)度副大制置、指揮諸道兵馬兼供軍使、太師中書令、成都尹、穎川郡王陳敬瑄,義成軍節(jié)度使、中書令王鐸,門下侍中韋昭度,檢校司徒守太子太保鄭畋,檢校司徒鄭延林,翰林學士承旨守兵部尚書樂朋龜,翰林學士守禮部尚書杜讓能,翰林學士戶部侍郎崔疑,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沈仁偉,翰林學士中書舍人侯,尚書左仆射裴璩,禮部尚書兼太常禮儀使牛叢,左散騎常侍楊堪,右散騎常侍柳涉,右散騎鄭瑣,左諫議大夫李紹鯂,右諫議大夫蕭說,尚書左丞知中朝御史中丞盧澤,給事中李輝,給事中宋旦,中書舍人鄭欣,比部郎中知制誥蘇循,尚書右丞判戶部張祎,尚書吏部侍郎張讀,尚書刑部侍郎充集賢殿學士李燠,尚書禮部侍郎知貢舉歸仁澤,行在十軍司馬工部侍郎判度支秦韜玉。御容后寫左神策軍觀軍容使、護軍中尉田令孜,右神策護軍中尉、觀軍容使西門思恭,內(nèi)飛龍使知內(nèi)侍省楊復(fù)恭,內(nèi)樞密使田匡禮,內(nèi)樞密使李順融,宣徽南院使劉景宣,宣徽北院便田獻銖,左衛(wèi)大將軍石守悰,左金吾大將軍劉巨容,行在諸軍馬步都虞候趙及,諸司使副一百余員。尋授駕前翰林待詔,賜緋魚袋。自駕歸京,韋相國(昭慶)授西川節(jié)制,陳太師與監(jiān)護田軍容(令孜)拒命據(jù)城,王蜀先主時為行軍司馬。重圍三年,陳太師、田軍容以城降。既克下,王先主拜僖宗御容。于時繪壁百寮咸在,唯不見陳太師、田軍容真,因問二公何無寫貌。寺僧對云:「拒捍王師,近方涂抹?!瓜戎髟唬骸改池M與丹青為參商?!瑰崦貙憽34t曰:
「不必援豪。」乃挼皁莢水洗之,而風姿宛然。先主嘉賞,賜以金帛。常公自言:「我畫屋爛梁摧之外,雨淋水洗,終無剝落者矣。」眾嘆所謂前無去者,后無繼者。偽通王(宗裕)性多猜忌,或于媵嬖,意欲寫貌,惡人久見。謂常待詔曰:「頗不熟視審觀可乎?」常公但諾之。王曰:「夫人至矣?!沽⑺鬼毝?。翌日,想貌姿容短長,無遺毫發(fā)。其敏妙皆此類也。玉局化寫王蜀先主為使相日真容,后移在龍興觀天寶院壽昌殿上。大圣慈寺興善院泗州和尚真、華亭張居士真、寶歷寺請塔天王、寧蜀寺都官土地,并重胤筆,見存。
黃筌
黃筌者,成都人也。幼有畫性,長負奇能。刁處士入蜀,授而教之竹石花雀。又學孫位畫龍水、松石、墨竹,斆李升畫山水、竹樹,皆曲盡其妙。筌早與孔嵩同師,嵩但守師法,別無新意;筌既兼宗孫、李,學力因是博贍,損益刁格,遂超師之藝。后唐莊宗同光年,孟令公(知祥)到府,厚禮見重。建元之后,授翰林待詔,權(quán)院事,賜紫金魚袋。至少主廣政甲辰歲,淮南通聘,信幣中有生鶴數(shù)只,蜀主命筌寫鶴于偏殿之壁。警露者、啄苔者、理毛者、整羽者、唳天者、翹足者,精彩體態(tài),更愈于生,往往生鶴立于畫側(cè)。蜀主嘆賞,遂目為六鶴殿焉。尋加至內(nèi)供奉、朝議大夫、檢校少府少監(jiān)上柱國。先是,蜀人未曾得見生鶴,皆傳薛少保畫鶴為奇。筌寫此鶴之后,貴族豪家竟將厚禮請畫鶴圖,少保自此聲漸減矣。廣政癸丑歲,新?lián)k八卦殿,又命筌于四壁畫四時花竹、兔雉鳥雀。其年冬,五坊使于此殿前
呈雄武軍進者白鷹,誤認殿上畫雉為生,掣臂數(shù)四,蜀王嘆異久之,遂命翰林學士歐陽炯撰《壁畫奇異記》以旌之。筌有春山圖、秋山圖、山家晚景圖、山家早景圖、山家雨景圈、山家雪景圖、山居詩意圖、瀟湘圖、八壽圖。今石牛廟畫龍水一堵,見存。
蜀八卦殿壁畫奇異記
歐陽炯:
夫龍圖鳳紀,初宣上古之文;帝室皇居,必蘊非常之寶。是以書美鐘、張之翰,畫稱顧、陸之蹤,代有其人,朝無乏事。令上睿文英武圣明孝皇帝御極之一十九載,九功惟敘,七政斯齊,化溢升平,俗登仁壽。天惟行健,動則總覽萬機;道法自然,靜則無遺一物,將欲權(quán)衡三代,撰揖百王,宸襟所適,諒超化表。嘗于大殿西門創(chuàng)一小殿,藻井之上,輪排八卦,故以為號焉。其御座幾案,圖書之外,非有異于常者,固不關(guān)干圣慮。其年秋七月,上命內(nèi)供奉檢校少府少監(jiān)黃筌,謂曰:「爾小筆精妙,可圖畫四時花木蟲鳥、錦鷄鷺鷥、牡丹躑躅之類,周于四壁,庶將觀矚焉。」筌自秋及冬,其工告畢。間者,淮南獻鶴數(shù)只,尋令貌于殿之間。上曰:「女畫逼真,其精彩則又過之?!贵芤韵鲁寄┘迹祱昵x而已。至十二月三日,上御斯殿,有五坊節(jié)級羅師進呈雄武軍先進者白鷹,其鷹見壁上所畫野雉,連連掣臂,不住再三,誤認為生類焉。上嗟嘆良久,曰:「昔聞其事,今見其人?!瑰崃钏M呈者引退,無至搦損玆壁。因目筌為當代奇筆,仍令宣付翰林學士歐陽炯紀述奇異,微臣拜手,因得敘其書焉。伊昔大舜垂衣,作繪乃彰于象物;宗周鑄鼎,觀形可御于神奸。漢號靈臺,唐稱煙閣,圖畫之要,史策攸傳。公私雖見于數(shù)
家,今古皆言于六法。六法之內(nèi),惟形似、氣韻二者為先。有氣韻而無形似,則質(zhì)勝于文;有形似而無氣韻,則華而不實。筌之所作,可謂兼之。不然者,安得粉壁之中,奮霜毛而欲起;彩毫之下,混朱頂以相親?而又觀彼白鷹,盻乎錦雉,儼丹青而可測,狀若偎叢;掣絳鏇以難停,勢將掠地。遂契重瞳之鑒,假以好生;俄回三面之仁,真疑害物。舉斯二類,兼彼羣花,四時之景堪觀,千載之名可尚?;T往牒,少有通神。圖海獸以騰波,秦朝賈譽;畫池龍而致雨,唐室垂名。至于誤點成蠅,徒成小巧,不成似犬,安可勝言?況玆殿也,迥架昭回,高臨爽塏?,幊厮疂M,浮鏡里之樓臺;玉樹風輕,鏁壺中之日月。圣上以動詠墳典,親講政刑,崇制禮作樂之名,極侍膳問安之孝,允文允武,無怠無荒,故士有一技一藝,皆升陟褒賞如筌者焉。激東海之波濤,難方圣澤;拱北辰之光耀,永固皇基。誠非末士之常談,可紀至尊之所御。臣職叨翰苑,譽乏儒林,因廣圣謨,聊同畫品,恭承宣命,實愧菲辭。時廣政十六年,歲次癸丑,十二月記。
卷中
妙格下品十一人
李升
李升者,成都人也,小字錦奴。年才弱冠,志攻山水,天縱生知,不從師學。初得張藻員外(唐時名士,善畫山水。)山水一軸,玩之數(shù)日,云:「未盡妙矣?!顾斐鲆鈱懯窬成酱ㄆ竭h,心思造化,意出先賢。數(shù)年之中,創(chuàng)成一家之能,俱盡山水之妙。每含毫就素,必有新奇。桃源洞圖、武陵溪圖、青城山圖、峨眉山圖、二十四化山圖,好事得之,為箱篋珍;后學得之,為亡言師。明皇朝有李將軍擅名山水,蜀人皆呼升為小
李將軍,蓋其藝相匹爾。悟達國師自京入蜀,重其高手,請于圣壽寺本院同居數(shù)年。因于廳壁畫出峽圖一堵,霧中山圖一堵。既而又請于大圣慈寺真堂內(nèi),畫漢州三學山圖一堵、彭州至德山一堵。時稱悟達國師真堂四絕:常粲寫真、僧道盈書額、李商隱贊、李升畫山水。今見存。
張玄
張玄者,簡州金水石城山人也。攻畫人物,尤善羅漢。當王氏偏霸武成年,聲跡喧然,時呼玄為「張羅漢」。荊、湖、淮、浙,令人入蜀縱價收市,將歸本道。前輩畫佛像羅漢,相傳曹樣、吳樣二本。曹起曹弗興,吳起吳棟。曹畫衣紋稠疊,吳畫衣紋簡略。其曹畫,今昭覺寺孫位戰(zhàn)勝天王是也;其吳畫,今大圣慈寺盧楞伽行道高僧是也。玄畫羅漢,吳樣矣。今大圣慈寺灌頂院羅漢一堂十六軀,見存。
杜齯龜
杜齯龜者,其先本秦人,避祿山之亂,遂居蜀焉。齯龜少能博學,涉獵經(jīng)史,專師常粲寫真雜畫,而妙于佛像羅漢。王蜀少主以高祖受唐深恩,將興元節(jié)度使唐(道襲)私第為上清宮,塑王子晉為遠祖于上清祖殿,命齯龜寫大唐二十一帝御容于殿堂之四壁。每三會五獵,差太尉公卿薦獻宮內(nèi)。殿堂行事,齋宮職掌,并依大清宮故事。又命齯龜寫先主太妃、太后真于青城山金華宮。授翰林待詔,賜紫金魚袋。今嚴君平觀杜天師(光庭)真、大圣慈寺華嚴閣東廊下佑
圣國師(光業(yè))真,并齯龜筆,見存。
刁光胤
刁光胤者,雍京人也,天福年入蜀。攻畫湖石花竹、貓兔鳥雀。性情高潔,交游不雜。入蜀之后,前輩有攻花雀者,頓減價矣。有師問筆法者,黃筌、孔篙二人,親授其訣??最惿?,黃得入室。刁公居蜀三十余年,筆無蹔暇,非病不休,非老不息,卒時八十以來。豪貴之家及好事者,收得其畫,將為家寶,傳視子孫。大圣慈寺熾盛光院明僧錄房窻傍小壁四堵,畫四時雀竹。廣政中,黃居宷重妝,雀蝶精奇轉(zhuǎn)甚。三學院大廳小壁花雀兩堵,光胤畫,時年已耄矣。
蒲師訓
蒲師訓者,蜀人也。幼師房從真,畫人物、鬼神、蕃馬。長興年,值孟令公改元,興脩諸廟,師訓畫江瀆廟、諸葛廟、龍女廟。及先主殂,畫陵廟、鬼神、蕃漢人物、旗幟兵仗、公王車馬、禮服儀式,縱橫浩瀚,莫不周至。授翰林待詔,賜紫金魚袋。甲寅歲春末,蜀王或夜夢一人,破帽故襕,龐眉大目,方頤廣顙,立于殿堦,跂一足,曰:「請脩理之?!寡杂檶嬘X。翌日,因檢他籍,見此古畫是前夕所夢者神,故絹穿損畫之左足。遂命師訓令驗此畫是誰之筆。師訓對云:「唐吳道玄之筆。曾應(yīng)明皇夢,云:『痁者神也?!弧挂蛄钪孛懘俗?。呈進后,蜀主復(fù)夢前神謝曰:「吾足履矣?!股蠎]
為祟,即命焚之。青城山丈人觀真君殿內(nèi)五岳四瀆、部屬諸神,張素卿筆。廣政中,山水泛溢,沖損數(shù)堵。蜀王命師訓曰:「素卿之筆,公往繼之可矣?!顾亩聨熡柟P也。(今丈人觀圣朝廣其殿宇,重新興創(chuàng)別畫,無舊跡矣。)王蜀先主祠堂東畔正門東畔鬼神一堵、寶歷寺天王閣下天王部屬,房從真筆,后人妝損,師訓再脩,兼自畫兩堵。大圣慈寺南廊下觀音院門兩金剛、鄰壁請塔天王,并師訓筆,見存。
趙忠義
趙忠義者,德玄子也。德玄自雍襁負入蜀,及長,習父之藝,宛若生知。孟氏明德年,與父同手畫福慶禪院東流傳變相一十三堵,位置鋪舒、樓殿臺閣、山水竹樹、蕃漢服飾、佛像僧道、車馬鬼神、王公冠冕、旌旗法物,皆盡其妙,冠絕當時。蜀王知忠義妙于鬼神、屋木,遂令畫關(guān)將軍起玉泉寺圖,于是忠義畫自運材鄽基,以至丹楹刻桷,皆役鬼神。疊拱下地,一座佛殿將欲起立。蜀王令內(nèi)作都料看此畫圖枋栱有準的否,都料對曰:「此畫復(fù)較,一座分明無欠?!蛊涿钊绱?。授翰林待詔,賜紫金魚袋。先是,每年杪冬末旬,翰林攻畫鬼神者,例進鐘馗焉。丙辰歲,忠義進鐘馗,以第二指挑鬼眼睛。蒲師訓進鐘馗,以母指剜鬼睛。二人鐘馗相似,唯一指不同。蜀王問此畫孰為優(yōu)劣,筌以師訓為優(yōu)。蜀王曰:「師訓力在母指,忠義力在第二指,二人筆力相敵,難議升降?!共⒑褓n金帛。時人謂蜀王深鑒其畫矣。今衙北門大安樓下天王院,自濮陽吳公(行曾)鎮(zhèn)蜀之日創(chuàng)興,其中有唐時名畫數(shù)堵,及高道興、杜齯龜、房
從真、趙德齊畫佛像羅漢經(jīng)驗變相。廣政初,忠義與黃筌、蒲師訓合手畫天王變相十堵以來,各盡所能,愈于前輩。淳化五年甲午,兵火焚盡。今余王蜀先生祠堂正門西畔神鬼、大圣慈寺正門北墻上西域記、石經(jīng)院后殿天王變相、中寺六祖院傍藥師經(jīng)變相,并忠義筆,見存。
黃居寶
黃居寶,字辭玉,筌之次子也。畫性最高,風姿俊爽。前輩畫太湖石,皆以淺深墨淡嵌空而已;居寶以筆端摤攃(上七賞反,下七葛反),文理縱橫,夾雜砂石,棱角峭硬,如虬虎將踴,厥狀非一也。其有畫松竹花雀,變態(tài)舊規(guī),皆如湖石之類。授翰林待詔,賜紫金魚袋。不幸早亡,秀而不實者也。
黃居寀
居寀,字伯鸞,筌少子也。畫藝敏贍,不讓于父。蜀之四王,崇奢宮殿,苑囿池亭,世罕其比。居寀父子,入內(nèi)供奉迨四十年,殿庭墻壁,門幃屏障,圖畫之數(shù)不可紀錄。授翰林待詔、將仕郎、試太子議郎,賜金魚袋?;茨贤ê弥?,居寀與父同手畫四時花雀圖、青城山圖、峨眉山圖、春山圖、秋山圖,用答國信。使命將發(fā),秋山全未及畫,蜀王令取在庫秋山圖入角。居寀與父奉命別畫,經(jīng)月方畢,工更愈于前者。翰林學士徐光溥進《秋山圖歌》以紀之。廣政甲子歲,蜀王令居寀往葛仙山脩蓋仙化,回至彭州,棲真南軒畫水石一堵,自未至酉而畢,敏而復(fù)妙者也,今見存。
居寀有四時野景圖、湖灘水石圖、春田放牧圖。當時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子父圖障卷簇,家藏戶寶,為稀世之珍。今衙廳余理毛、啄苔鶴兩堵、水石兩堵、龍門圖一堵、武侯廟龍水一堵,并居寀筆,見存。圣朝克蜀之后,居寀赴京,頗為翰長陶尚書(谷)殊禮相見。因收得名畫數(shù)件,請居寀驗之。其中秋山一圖,是故主答淮南國信者,畫絹縫之內(nèi),自有銜名。陶公云:「此是淮王所遺。」看之果符其說。圣朝授翰林待詔、朝請大夫寺丞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淳化四年,充成都府一路送衣襖使。時齒六十一。于圣興寺新禪院畫龍水一堵、天臺山圖一堵、水石兩堵,工夫雖少,大體宛存。
秋山圖歌
徐光溥
天與黃筌藝奇絕,筆精迥感重瞳悅。運思潛通造化工,揮毫定得神仙訣。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shù)幅間。高低向背無遺勢,重巒疊嶂何孱顏。目想心存妙尤極,研巧覈能狀不得。珍禽異獸皆自馴,奇花怪木非因植。崎嶇石磴絕游蹤,薄霧冥冥藏半峰。娑蘿掩映迷仙洞,薛荔纍垂繳古松。月檻參差錦鱗躍,星壇斑駁翠苔封。傍岸牛羸行嚼草,過橋僧老坐搘笻。屈原江上嬋娟竹,陶潛籬下芳菲鞠。良宵祇恐鷓鴣啼,晴波但見鴛鴦浴。暮煙羃羃鏁村塢,一葉扁舟橫野渡。白蘋欲起風,黯黯紅蕉猶帶雨。曲沼芙蓉香馥郁,長汀蘆荻花蔌蔌。鴈過孤峰帖遠青,鹿傍小溪飲殘綠。秋山秀兮秋江靜,江光山色相輝映。雪迸
飛泉濺釣磯,云分落葉擁樵逕。張璪松石徒稱奇,邊鸞花鳥何足窺。白旻鷹逞凌風勢,薛稷鶴夸警露姿。方原畫山空巉巖,峭壁枯槎人見嫌。孫位畫水多洶涌,警湍怒濤人見恐。若教對此定妍媸,必定伏膺懷愧悚。再三展向冕旒側(cè),便是移山回磵力。大李小李滅聲華,獻之愷之無顏色。髣髴垂綸渭水濱,吾皇覩之思良臣;依稀荷臿傅巖野,吾皇覩之求賢者。從玆及展復(fù)懸旌,宵衣旰食安天下。才當老人星應(yīng)候,愿與南山俱獻壽。微臣稽首貢長歌,丹青景化同天和。
李文才
李文才者,華陽人也。攻畫人物、屋木、山水,善寫真,罕及,周昉之亞也。蜀廣政中,荊南高太王令邸務(wù)丁晏入蜀,請文才寫興義門兩雙石筍,兼微其故實,將歸本道。文才告道士范德昭:「皆云真珠樓基,或云是海眼,未審孰是?!沟抡言唬骸肝崧勚T至人,斯乃蠶叢啟國鎮(zhèn)蜀之碑,中以鐵柱貫之,下以橫石相連,埋于地際,上有文字,言:『歲時豐儉兵革水火之事』。諸葛曾掘驗之。真珠樓基、海眼,皆非也?!故袢松僦?,云出《圓方記》,未詳。廣政末,主置真堂大圣慈寺華嚴閣后,命文才寫諸新王文武巨僚等真。授翰林待詔、將仕郎、試大子司議郎,賜緋魚袋。畫未畢,圣朝吊伐,盡已除毀。三學院經(jīng)樓下西天三藏真、定惠國師真、華嚴閣迎廊下奉圣國師真、應(yīng)天寺無智禪師真,并文才筆,見存。
阮知誨
阮知誨者,成都人也。攻畫女郎,筆蹤妍麗,及善寫真。王氏乾德年,寫少主真于大圣慈寺三學院經(jīng)樓下。孟氏明德年,寫先生真于三學院真堂內(nèi),寫福慶公主真、玉清公主真于內(nèi)庭。知誨兩朝多寫皇姑帝戚,渥澤累遷,授翰林待詔、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國。
張玫
張玫者,成都人也。父授蜀翰林寫貌待詔,賜緋。玫有超父之藝,尤精寫貌及畫婦人,鉛華姿態(tài),綽有余妍,議者比之張萱之儔也。孟先主明德年,于大圣慈寺三學院置真堂,玫曾與故東川董大尉(璋)寫真。先主惡之不為寫己,乃命阮知誨獨寫己真。文武臣僚,玫之筆也。(今并涂抹,無畫蹤矣。)授翰林待詔,賜紫金魚袋。玫有自漢至唐治蜀君臣像三卷。
能格上品十五人
呂嶤(竹虔附)
呂嶤者,京兆人也。唐翰林待詔。自京隨僖宗皇帝車駕至蜀,授將佐郎,守漢州雒縣主簿,賜緋魚袋。今大圣慈寺
華嚴閣上天王部屬諸神及王波利真,并嶤之筆,見存。竹虔者,雍京人也,攻畫人物佛像。聞成都創(chuàng)起大圣慈寺,欲將吳道玄地獄變相于寺畫焉。廣明年隨駕到蜀,左全已在多寶塔下畫竟,遂與華嚴閣下后壁西畔畫丈六天花瑞像一堵。
周行通
周行通者,蜀人也。攻畫人物鬼神、蕃馬戎服、器械氈帳、鷹犬羊雁之類及川原放牧,盡得其妍。有李陵送蘇武圖、奪馬圖、三困圖、射雕圖、陰山七騎圖。蜀人皆傳周胡蕃馬為妙,行通多髯故也。
孔嵩
孔嵩者,一名景,蜀人也。幼攻花雀,長遇刁處士入蜀,師其筆法。至晚年,巾裹衣服,言論動止,俱學刁公。在蜀公侯門四十余載,圖畫甚多,人皆寶之。黃筌于石牛廟畫龍一堵,黃居寀于諸葛廟畫龍一堵,嵩于廣福院畫龍一堵,婉蜒怪狀,不與常同,逼視遠觀,勢欲躩躍,時人異之。此三公畫龍,宗師孫位。位宗顧愷之、曹弗興行龍之筆。謝赫《古畫錄》云:「弗興之筆,代不復(fù)傳,秘閣之內(nèi),一龍而已?!刮撼酁踉甓拢ù顺酁跏菂翘婺晏?,非魏武帝。)武帝游青溪,見一赤龍自天而下,凌波而行,遂命弗興圖之。武帝贊曰:「赤烏孟冬,不時見龍,青溪深澗,奮鬣來空。有道則吉,無德則兇。匪兼云雨,靡?guī)Ю罪L。弗興畫畢
,未贊奇工。我因披閱,蘊隆忡忡?!怪了挝牡蹠r,累月亢旱,祈禱無應(yīng),乃取弗興畫龍置于水上。應(yīng)時畜水成霧,經(jīng)旬霶霈。其所畫流落人間,至今相傳。
石恪
石恪,字子專,成都人也。幼無羈束,長有聲名,雖博綜儒學,志唯好畫。攻古體人物,學張南本筆法。有田家社會圖,鼈靈開峽圖,夏禹治水圖,新羅人較力圖,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高適,畢搆、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司馬承禎仙宗十友圖,嚴君平拔宅升仙圖,五星圖,南北斗圖,壽星圖,儒佛道三教圖,道門三官五帝圖。雖豪貴相請,少有不足,圖畫之中,必有譏諷焉。城中寺觀壁畫亦多,兵火后,余圣壽寺經(jīng)閣院玄女堂六十甲子神、龍興觀仙游閣下龍虎君,并見存。
杜措
杜措者,蜀人也。幼慕李升山水,長亦勤學,廿年中,晝夕不舍。今大圣慈寺六祖院傍地藏菩薩竹石山水一堵,并院內(nèi)羅漢閣上小壁,翠微寺禪和尚真,三學院經(jīng)堂上小壁太子舍身喂餓虎一堵、善惠仙人布發(fā)掩泥一堵,并措之筆,見存。
杜弘義
杜弘義者,蜀州晉原人也。攻畫佛像羅漢。今寶歷寺東廊下一堵文殊、西廊下一堵普賢,及行道高僧十余堵,見存。蜀人相傳杜老朱羅漢為妙。老朱,弘義小字。
杜子瓌
杜子瓌?wù)?,成都人也。擅于賦采,拂淡偏長,唯攻佛像。王蜀時,于龍華泉東禪院畫毗盧佛,據(jù)紅日輪、乘碧蓮花座。每夸同輩云:「某妝此圓光,如日初出,淺深瑩然,無筆玷之跡?!挂姶妗?br />
杜敬安
敬安,子瓖子也,美繼父蹤,妙于佛像。今大圣慈寺普賢閣下北方天王、三學院羅漢閣下無量壽尊,并敬安筆。蜀城寺院,敬安父子圖畫佛像羅漢甚眾。蜀偏霸時,江、吳商賈入蜀,多請其畫,將歸本道。孟氏明德年,授翰林待詔,賜金魚袋。
蒲延昌
蒲延昌者,師訓養(yǎng)子也。筆力遒健,甚得師法。廣政中進畫,授翰林待詔,賜緋魚袋。時福感寺禮塔院僧模寫
宋展子虔獅子于壁,延昌一見曰:「但得其樣,未得其筆爾?!顾飚嫪{子一圖,獻通進王昭遠。公有嬖妾患痁,是夕懸于臥內(nèi),其疾頓減。王公召而問其神異,延昌云:「宋展氏子虔于金陵延祚寺佛殿之內(nèi),畫此二獅子,患人因坐壁下,或有愈者。梁昭明太子偶患風恙,御醫(yī)無減,吳興太守張僧繇模此二獅子,密懸寢堂之內(nèi),應(yīng)夕而愈。故名曰『辟邪』,有此神驗久矣?!拐故瞎疟惊{子,一則奔走奮迅,一則回擲咆哮。僧繇后亦繼之,二獅子翻身側(cè)視,鬃尾俱就八分,爪牙似二龍拏珠之狀;其本至今相傳。延昌于諸葛廟壁畫亦多,兵火后,余圣壽寺、青衣神廟神鬼人物數(shù)堵,見存。
趙才
趙才者,蜀人也。攻畫人物、鬼神、甲馬。廣政年,才與蒲師訓子父較敵其藝,浣花甘亭侯廟、頗當神廟鬼神人物、旗幟甲馬,及資福寺門南北二方天王。甲午歲兵火,倒損已盡。今存諸葛廟第三門兩畔鬼神兩堵,見存。
程承辯
程承辯者,眉州彭山人也。攻畫人物鬼神。當孟氏廣政中,與蒲師訓、蒲延昌、趙才,遞相較敵其藝,皆推妙手。兼善雕刻機巧人物鬼神、怪異禽獸之類,奇絕當時。今彭山縣洞明觀天蓬黑殺玄武火鈴一堂、存耳山王堂游變神鬼一堵,見存。
丘文播
丘文播者,漢州人也,后改名潛。攻畫山水人物、佛像神仙。今新都乾明禪院六祖、漢州崇教禪院羅漢、紫極宮二十四化神仙,皆文播筆,見存。其有花雀,文播男余慶畫。
阮惟德
惟德者,知誨子也。襲承父藝,美繼前蹤。子父同時入內(nèi)供奉。畫貴公子夜晏圖、宮中賞春圖、宮中戲秋千圖、宮中七夕乞巧圖、宮中熨鐵圖、宮中按舞圖、宮中按樂圖,皆畫當時宮苑、亭臺花木、皇妃帝后富貴之事,精妙頗甚。授翰林待詔、將仕郎、試太常寺齋郎,賜緋魚袋。蜀廣政初,荊湖商賈入蜀,竟請惟德畫川樣美人卷簇,將歸本道,以為奇物。
楊元真
楊元真者,石城山張玄外族也。攻畫佛像羅漢,兼善妝鑾。當王氏武成中,善塑像者,簡州許侯、東川雍中本二人,時推妙手。今圣興寺天王院天王及部屬、熾盛光佛、九曜二十八宿,天長觀、龍興觀、龍虎宮,并雍中本塑。大圣慈寺熾盛光佛、九曜二十八宿、華嚴閣下西畔立釋迦像,并許侯塑,皆元真妝。肉色髭發(fā)、衣紋錦繡,及諸禽類,備著奇
功,時輩罕及。今四天王寺壁畫五臺山文殊菩薩變相一堵,元真筆,見存。
真二十二處
蜀自炎漢至于巨唐,將相理蜀,皆有遺愛,民懷其德,多寫真容。年代既遠,頹損皆盡;唯唐杜相國及圣朝呂侍郎二十二處見存。六處有寫貌人名,一十六處亡失寫貌人姓氏。皆評妙格。
杜相國(鴻漸真在大慈寺)
崔相國(寧真在龍興寺)
韋太師(皐)
高太尉(崇文真在大慈寺)
武相國(元衡真在圣壽寺)
段相國(文昌真在資福寺兩任護軍從事真在天慈寺普賢閣下)
李太尉(德裕真在大慈寺)
楊侍中(嗣復(fù)真在圣壽寺)
李相國(固言真在龍興寺護軍從事真全)
崔相國(鄲真在大慈寺護軍從事真全)
杜相國(悰真在凈眾寺兩任護軍從事真全皆陳詵筆)
白令公(敏中真在福感寺)
魏相國(謩?wù)嬖谥信d寺護軍從事真全)
夏侯相國(孜真在圣壽寺)
吳太尉(行魯真在四天王寺)
高相國(駢護軍從事真全)
牛尚書(叢護軍從事真全)
蕭相國(鄴護軍從事真全)
陳太師(敬瑄常待詔筆)
韋相國(昭度常待詔筆以上真在大慈寺)
王司徒(建真在龍興觀常待詔筆)
呂侍郎(余慶真在圣壽寺王繼之模寫)
卷下
能格中品五人
陳若愚
道士陳若愚者,左蜀人也。師張素卿畫,遂衣道道士。師事素卿,受其筆法。王氏永平,廢興圣觀為軍營。其觀有五金鑄天尊形明皇御容一軀,移在大圣慈寺御容院供養(yǎng)。余道門尊像殿堂,皆就龍興觀起立;今精思院北帝殿是也。殿上壁畫有青龍君、白虎君、朱雀君、玄武君四像,并若愚筆,見存。
張景思
張景思者,金水石城山張玄之裔也。思之一族,世傳圖畫佛像羅漢。景思王氏永平年,于圣壽寺北廊下,畫降魔變相一堵,見存。
麻居禮
麻居禮者,蜀人也。幼師張南本筆法,親得其訣。光
化、天福年,聲跡已喧。資、簡、邛、蜀州,寺觀壁畫甚多。今圣壽寺偏門北畔,畫八難觀音一堵,見存。
僧楚安
僧楚安,蜀州什邡人也,俗姓句氏。攻畫人物樓臺,有明皇幸華清宮避暑圖、吳王宴姑蘇臺圖,此二圖皆畫于墻壁、圖簇、團扇之上。其墻壁圖簇團扇,大小雖殊,功夫并無減者,奇巧如此。當時公侯相重,皆稱妙手。今大圣慈寺三學院大廳后,明皇帝幸華清宮避暑圖一堵,楚安筆,見存。僧惠堅者,蜀人也。亦好圖畫,而最謬焉。廣政中,三學院僧請畫姑蘇臺一堵,對句楚安避暑宮圖,識者以為無鑒之甚也。今亦見存,恐后人誤認,故附而正之。
滕昌佑
滕昌佑,字勝華,先本吳人,隨僖宗入蜀,以文學從事。唯昌佑不婚不仕,書畫是好。情性高潔,不肯趨時。常于所居樹竹石杞菊,種名花異草木,以資其畫。歿時年齒八十有五。初攻畫無師,唯寫生物,以似為功而已。有蟲魚圖、蟬蝶圖、生菜圖、折枝花圖、折枝果子圖、雜竹樣。造夾纻果子,隨類傅色,并擬諸生。攻書,時呼「滕書」。今大圣慈寺文殊閣、普賢閣、蕭相院、方丈院、多利心院、藥師院、天花瑞像數(shù)額,并昌佑筆也。其畫蟬蝶草蟲,謂之「點畫」,蓋唐時陸果、劉襃之類也。其畫折枝花,下筆輕利,用色鮮妍,蓋唐時邊鸞之類也。
能格下品七人
姜道隱
姜道隱者,蜀州綿竹人也。年才齠齓,盡日不歸,父母尋之,多于神佛廟中畫處才見。及長,為人木訥,不務(wù)農(nóng)桑,唯畫是好。不畜妻孥,孑然一身。常戴一竹笠,布衣草履,筆墨而已。雖父母兄弟,亦罕測其行止。人皆呼為「木柔頭」,(蜀語謂其鬢發(fā)蓬松。)偽相趙國公(昊)知其性跡,請畫屏風。相公問何姓名,蜀語對云:「姜姓無名?!瓜鄧唬骸讣葻o名,何不以道隱名之?」自此始名焉。宋王趙公(庭隱)于凈眾寺創(chuàng)一禪院,請道隱于長老方丈畫山水松石數(shù)堵。宋王與諸侍從觀其運筆,道隱未嘗回顧,旁若無人。畫畢,王贈之十縑,置僧堂前,拂衣而去,他皆放此。今綿竹縣山觀寺,多有畫壁見存。
禪月大師
禪月大師,婺州金溪人也。俗姓姜氏,名貫休,字德隱。天福年入蜀,王先主賜紫衣師號。師之詩名高節(jié),宇內(nèi)咸知。善草書圖畫,時人比諸懷素。師閻立本,畫羅漢十六幀,龐眉大目者,朵頤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盡其態(tài)?;騿栔疲骸感葑詨糁兴G爾?!褂之嬦屽仁茏?,亦如此類;人皆異之,頗為門弟子所寶。當時卿相皆有歌詩,求其筆,唯可見而不可得也。太平興
國年初,太宗皇帝搜訪古畫日,給書中程公(羽)牧蜀,將貫休羅漢十六幀為古畫進呈。
禪月大師應(yīng)夢羅漢歌
歐陽炯
西岳高僧名貫休,高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畫羅漢,魁岸古容生筆頭。時幀大綃泥高壁,閉目焚香坐禪室?;蛉粔衾镆娬鎯x,脫下袈裟點神筆。高握節(jié)腕當空擲,窣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兩三軀,不似畫工虛費日。悴石安排嵌復(fù)枯,真僧列坐連跏趺。形如瘦鶴精神健,骨似伏犀頭骨麤。一倚松根傍巖縫,曲綠腰身長欲動??唇?jīng)弟子擬同聲,瞌睡山童欲成夢。不知夏臘幾多年,一手搘頤偏袒肩??陂_或若共人語,身定復(fù)疑初坐禪。案前臥象低垂鼻,崖里老猿斜展臂。芭蕉花里刷輕紅,苔蘚文中暈深翠。硬節(jié)笻杖矮松牀,雪色眉毛一寸長。繩關(guān)梵夾兩三片,線補衲衣千萬行。林間落葉紛紛墮,一印殘香斷煙火。皮穿木履不曾拖,筍織蒲團鎮(zhèn)長坐。休公休公逸藝無人加,聲譽喧喧遍海涯。五七字詩一千首,大小篆字三十家。唐朝歷歷多名士,蕭子云、吳道子,若將書畫比休公,只恐當時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來入秦,于今到蜀多交親。詩名畫手皆奇絕,覰你凡人事事精。瓦官寺里維摩詰,舍衛(wèi)城中辟支佛。若將此畫比量看,最是人間為第一。
張詢
張詢者,南海人也。爰自鄉(xiāng)薦下第,久住帝京,精于小筆。中和年,隨駕到蜀,與昭覺寺休夢長老故交,遂依托焉。忽一日,長老請于本寺大慈堂后留少筆蹤,畫一堵早景,一堵午景,一堵晚景,謂之「三時山」。蓋貌吳中山水,頗甚工。畫畢之日,遇僖宗駕幸玆寺,盡日嘆賞。王氏朝,皇太子簡王欲要遷于東宮,為壁泥通枋,移損不全,乃寢前命。今見存。
宋藝
宋藝,蜀人也,攻寫真。王蜀時,充翰林寫貌待詔。模寫大唐二十一帝圣容,及當時供奉道士葉法善、禪僧一行、沙門海會、內(nèi)侍高力士于大圣慈寺玄宗御容院上壁。今見存。
李壽儀
道士李壽儀者,邛州依政人也。壯年慕道,于本縣有德觀為道士。齋醮之外,專精畫業(yè),人呼為「李水墨」。多畫道門尊像,往來青城山丈人觀。宗師張素卿筆法,每點簇五岳四瀆部屬,歸家習學之,如此數(shù)年。簡州開元觀有張素卿畫十二仙君一堂,(乾德四年,遭火所焚。)廣政中,壽儀往彼,焚香齊潔模寫,將歸邛州天師觀西院上畫其壁,但窮精粹,
筆力因于素卿,神彩氣韻有過時流。一堂六堵,見存。
僧令宗
僧令宗,丘文播異姓弟也。攻畫山水人物、佛像天王。今大圣慈寺三學院下、經(jīng)樓院下兩畔四天王兩堵、放生池揭諦堂內(nèi)六祖,并令宗筆,見存。
丘文曉
丘文曉,播弟也。攻畫花雀、人物、佛像。今凈眾寺延壽禪院,天王祖師及諸高僧竹石花名二十余堵,廣政癸卯歲,文曉與僧令宗合手描畫,今見存。
有畫無名
大圣慈寺六祖院羅漢閣上,峨眉山、青城山、羅浮山、霧中四堵,中和年畫,不留姓名,評妙格中品。
三學院,舊名東廚。院門兩畔畫東北二方天王兩堵,王蜀先主修改后,移在院內(nèi)北廊下,亡失姓名,評能格上品。
多寶塔下南北二方天王、彌勒佛會、師子國王、菩薩,普賢閣外北方天王,不記畫人姓名,評能格中品。
圣壽寺東廊下維摩詰堂內(nèi),畫居士方丈花竹芭蕉、山水松石、風候云氣三堵,景福年畫,不留姓名,評能格中品。
昭覺寺大悲堂內(nèi)四天王兩堵、堂外觀音一堵,寺門后兩畔東西天王兩堵,并中和年畫,不知畫人名姓,評能格中品。
無畫有名
《益州學館記》云:「獻帝興平元年,陳留高朕為益州太守,更葺成都玉堂石室。東別創(chuàng)一石室,自為周公禮殿。其壁上圖畫上古、盤古、李老等神,及歷代帝王之像。梁上又畫仲尼七十二弟子、三皇以來名臣。」耆舊云:「西晉太康中,益州刺史張收筆?!构庞幸嬷輰W堂圖,今已別重妝,無舊跡矣。劉瑱,齊永明十年,成都刺史劉悛再脩玉堂禮殿,靈宇嚴肅。悛弟瑱,性自天真,時推妙手。畫仲尼四科十哲像,并車服禮器。今已重妝別畫,無舊蹤矣。
薛少保者,名稷。天后朝位至太子少保,文章學術(shù),名冠當時,而好圖畫?!懂嬈蜂洝吩疲骸该貢∮醒ι俦.孃Q,時稱一絕?!褂致勈窨ざ嘤泄?。盧求《成都記》云:「府衙院西廳,少保畫鶴與青牛,并少?!蹲悦贾菟抉R遷移文》記?!菇窀呐f制,無畫蹤矣。
王宰者,大歷年家于蜀川。善畫山水樹石,意出像外,故杜甫歌云:「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壯哉昆侖方壺圖,掛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中有云氣隨飛龍。舟人漁子入浦溆,山木盡亞洪濤風。尤攻遠勢古莫北,咫尺應(yīng)須論萬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松半江水?!菇袷裰兴掠^,亦無畫蹤,唯好事者收得?!懂嬈蜂洝范槊罡?。
韋偃者,京兆人也,寓止蜀川。善畫馬,韓斡之亞也。故杜甫歌云:韋侯別我有所適,知我憐君畫無敵。戲拈禿筆掃驊騮,數(shù)見騏磷出東壁。一匹吃草一匹嘶,坐看千里當霜蹄。時危安得真致此,與人同生亦同死。蜀中寺觀亦無筆蹤,惟好古者收得。畫品錄定為妙品。
浣花龍興寺。成都記云:本正覺寺,內(nèi)有前益州長史臨淮武公元衡并從事五人具朝服繪于中堂,淳化五年兵火后無畫蹤矣。
成都記云:府衙西北前益州五長史真,李太尉德裕文記。今無畫蹤,惟文字相傳爾。
重寫前益州五長史真記
益州草堂寺成都記云:寺在府西七里,去浣花亭三里。列畫前長史一十四人,節(jié)度使職不帶尹則帶長史,非分賓佐也。代稱絕跡。余嘗于數(shù)公子孫之家獲見圖狀,乃知草堂繪事,靡不造真。昔巖野旁求,徒聞審像,稽山高謝,惟止熔金。孰若托之丹青,妙畫神照。然楚國祠廟,魯王宮室,暨北邦文翁舊館,皆圖歷代卿相,粲然可觀。惟有慕于前良,曾莫究于形似。與夫年代既遠,遺像猶存,入虛室而煙霞暫披,拂浮埃而瑤林斯睹。余以精廬甚古,畫壁將傾,乃選其功德尤著五人,模于郡之廳所。追惟二漢臺閣皆有圖寫,黃霸、于定國雖宰相名臣,不得在畫像之列,卓子師德行君子而居功臣之右,今之所取其在茲乎采色既新,光靈可想,儼若神對。吾將與歸,因敘其事以貽來哲。太和四年閏十二月十八日,劍南西川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銀青光祿大
夫檢校兵部尚書兼成都尹御史大夫贊皇縣開國伯李德裕記。
胡氏亭畫記
郭圓
藝游而至者則神傳焉,神傳者國寶矣,墨妙之于藝又加貴焉。浮圖焰果熾,今國力不能迨也。故藝之至者,雖鴻德巨儒亦伍于工徒矣。唐故宰相薛公稷,畫入神品,以名之重,時加貴之。成都靜德精舍有壁二堵,雜繪鳥獸人物,態(tài)狀生動,乃一時之尤者也。吾后帝宇之五年,討叛帖夷,萬方無事,于是大去蠱人之疾,以浮圖氏為最,詔走御史監(jiān)毀域內(nèi)之祠。凡云構(gòu)山峙之宇,一時而壞,百工之名跡隨去焉。胡氏琚文而好古,惜少保之跡不存于鄉(xiāng),乃操斤挾黨力剝于頹坌之際,得人三十七頭、馬八足。又于福勝祠獲展氏子虔天樂二十五身,及鄉(xiāng)之名工李氏感天樂十二色,皆神傳異跡,陷于茅亭之壁,長者之車,益滿門矣。任愚子若缺時寓蜀,壯君好事之心,亡于壓覆,于是染醉毫紀其始于石。會昌五年五月三日記。今盡無舊跡,惟存石記,在三學山廨院東北。此院是胡琚宅。
宋朝名畫評
劉道醇,大梁人。原作《圣朝名畫評》,《四庫全書》改今名,錄北宋畫家一百一十人,按人物、山水等六類,下分神、妙、能三品。長于故實,人物小傳生動可讀,惟題“名畫評”,所評于畫者不多耳。
宋朝名畫評
[宋]劉道醇
序
夫識畫之訣,在乎明六要而審六長也。所謂六要者,氣韻兼力一也,格制俱老二也,變異合理三也,彩繪有澤四也,去來自然五也,師學舍短六也。所謂六長者,粗鹵求筆一也,僻澀求才二也,細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無墨求染五也,平畫求長六也。既明彼六要,是審彼六長,雖卷帙溢箱,壁版周廡,自然至于別識矣。大凡觀畫抑有所忌,且天氣晦冥、風勢飄迅、屋宇向陰、暮夜執(zhí)燭皆不可觀。何哉謂其悉不能極其奇妙而難約以六要六長也。必在平爽霽清,虛室面南,依正壁而張之,要當澄神靜慮縱目以觀之。且觀之之法,先觀其氣象,后定其去就,次根其意,終求其理,此乃定畫之鈐鍵也。是故見短勿詆,返求其長;見功勿譽,返求其拙。夫善觀畫者,
必于短長功拙之間,執(zhí)六要,憑六長,而又揣摩研味要歸三品。三品者,神、妙、能也。品第既得,是非長短、毀譽功拙自昭然矣。大抵觀釋教者尚莊嚴慈覺,觀羅漢者尚四像歸依,觀道流者尚孤閑清古,觀人物者尚精神體態(tài),觀畜獸者尚馴擾擴厲,觀花竹者尚艷麗閑冶,觀禽烏者尚毛羽翔舉,觀山水者尚平遠曠蕩,觀鬼神者尚筋力變異,觀屋木者尚壯麗深遠今之人或舍六要、棄六長而能致此者,何異緣木求魚、汲泉得火,未之有也。
目錄
卷第一
人物門第一
神品六人
王璀上王靄中孫夢卿趙光輔下高益武宗元
妙品十五人
王齊翰上王士元侯翌蒲師訓中黃筌黃居案孫知微孟顯周文矩張防下王端勾龍爽陳用志厲昭慶王兼濟
能品十九人
楊斐上高文進趙元長高元亨
孫懷說中南簡王道真牟谷釋元靄尹質(zhì)石恪下陳士元王拙王居正葉進成燕文貴葉仁遇郝澄毛文昌
卷第二
山水林木門第二神品二人
李成范寬妙品六人
高克明王士元王端商訓燕文貴許道寧
能品十人
陳用志黃懷玉黃筌翟院深劉永釋巨然趙斡李隱
龐崇穆曹仁希
畜獸門第三神品一人趙光輔
妙品六人
趙邈卓裴文且見楊輝袁峨龍章何尊師
能品十二人
陳用志馮清王士元高益荀信吳懷董羽王道真
李用及張鈐辛成馮進成
卷第三
花木翎毛門第四神品四人
徐熙唐希雅黃筌黃居案趙昌陶裔徐崇嗣徐崇勛梅行思解處中王曉毋咸之傅文用
能品九人
唐宿唐忠祚夏侯延祜劉文惠王友道士牛戩閻士安王端劉夢松
鬼神門第五神品一人
李雄
妙品一人高益
能品二人李用及石恪
屋木門第六神品二人
郭忠恕王士元
妙品二人
燕文貴蔡潤
能品三人
呂拙劉文通王道真
卷第一
人物門第一
王瓘,字國器,河南洛陽人。美風表,有才辯,少志于畫。家甚窮匱,無以資游學。北邙山老子廟壁畫,吳生所畫,世稱絕筆焉。璀多往觀之,雖窮冬積雪,亦無倦意。有為塵滓涂漬處,必拂拭磨刮以尋其跡,由是得其遺法。又能變通不滯,取長舍短,聲譽藉甚,動于四遠,王公大人有得璀畫者以為珍玩。末年,石中令以禮召璀畫昭報寺廊壁,厚酬金幣。今西京石家寺壁,現(xiàn)在。故于乾德、開寶之間無與敵者。身死之日,畫流相帥哭之。虞部武員外宗元亦河南人,每嘆曰:吾觀國器之筆,則不知有吳生矣。吳生畫天女頸領(lǐng)粗促,行步跛側(cè),又樹石淺近,不能相稱,國器則舍而不取,故于事物盡工。復(fù)能設(shè)色清潤,古今無倫。恨不同時親受其法。翰林待詔高克明亦謂人曰:今若得國器畫,何必吳生所謂買王得吳矣。識者以為知言。子端,亦有名于時。
評曰:本朝以丹青名者不可勝計,惟瓘為第一,何哉觀其意思縱橫,往來不滯,廢古人之短,成后世之長,不拘一守,奮筆皆妙,誠所謂前無吳生矣。故列神品上。
王靄,京師人。幼有志節(jié),頗尚靜默。留心圖畫,尤長于寫真。追學吳生之筆,于佛像人物能盡其妙。朱梁時以為翰林待詔。至石晉末,耶律德光犯闕,時靄與焦著、王仁壽為德光掠歸。至宋有天下,靄還國,復(fù)為待詔。藝祖以區(qū)區(qū)江左未歸疆土,有意于吊伐,命靄微服往鍾陵,寫其謀臣宋齊丘、韓熙載、林仁肇等形狀。如上意,受賞加等。奉詔于定力院寫宣祖及太后御容,梁祖真像亦在焉。本院堂西壁畫現(xiàn)存,但經(jīng)后人裝飾失真。又于大殿西壁畫水月觀音,及于景德寺九曜院殿西壁畫彌勒下生像。末年與東平孫夢卿畫開寶寺大殿后文殊閣下東西兩壁,夢卿以東壁讓之,尊靄聲跡,識者以為當然。所畫南北毗樓勒叉天王高丈馀及金槍道菩薩相,皆筆力精邁,思慮殫竭。來世之譽,自此而已。
評曰:靄之為畫也,可謂至矣。意思宛約,筆法豪邁,皆不下王璀,但氣焰少劣耳。夫?qū)懭诵螤钫咴谌錃庥?,靄能停分取像,側(cè)背分衣,周旋變通,不失其妙,可列神品中。
孫夢卿,鄆州須昌人。少有精鑒而性拘執(zhí)。家世豪右,不事產(chǎn)業(yè),志于圖繪。常語人曰:吾所好者,吳生耳,馀無所取。故盡得其法,里中人目為孫脫壁。又曰孫吳生。言能全脫吳生之壁,無小異處。凡欲命意揮寫,必為豪貴所知,湊于門,爭先請售。識者以為吳生后身,數(shù)百年能至其藝者止夢卿焉。與王靄對畫開寶寺文殊閣下西壁,為西方毗樓勒叉天王像及金槍道菩薩相,今并存焉。夢卿之畫,世
少藏者,王公大人第往往有之。
評曰:唐張懷王藿以吳生為僧繇后身,予謂夢卿亦吳生之后身。而列于王萑、靄之下,何哉吳生畫天女及樹石有未到處,語在王瓘事跡。瑤、靄能變法取工,夢卿則拘于模范,雖得其法,往往襲其所短,不能自發(fā)新意,謂之脫壁者豈誣哉??闪猩衿分?。
趙光輔,耀州華原人。太宗朝為圖畫院學生。性喜幽曠,無仕進意,潛自遁去,鄉(xiāng)人猶呼趙評事。長于佛畫及人物番馬等。愚客于許日,開元寺見輔畫攝摩騰、竺法蘭以傳教。皆丈馀,其慈覺悲憫之相盡備。又畫五百高僧,姿質(zhì)風度,互有意思,坐立瞻聽,皆得其妙,貌若悲覺,以動觀者。
評曰:光輔之畫也,放而逸,約而正,形氣清楚,骨格厚重,可列神品下。
高益,本契丹涿郡人,太祖時遁來中國。初于都市貨藥,有來贖者,輒畫鬼神犬馬藉藥與之,得者驚異。有孫四皓者,廣延藝術(shù)之士,益往客之,為禮甚厚,益亦畫鬼神搜山圖一本以酬其意,歲初復(fù)畫鍾馗一軸為獻。孫遽張于賓館,或曰:鬼神用力,此傷和重。益聞之,乃睨目奪筆畫一異狀者舉石狻猊以擊厲鬼,復(fù)張于舊所。觀者驚其勁捷,握手滴汗。嘗于四皓樓上畫卷云芭蕉,京師之人摩肩爭玩。至今天下樓閣亭廡為之者,自益始也。今四皓樓芭
蕉現(xiàn)存。孫乃神宗(此“神宗”即太宗。下同)近戚,進益前所畫搜山圖。上嘆賞移刻,遂待詔圖畫院,敕畫相國寺廊壁。會上臨幸,見益寫阿育王戰(zhàn)像,詔問:卿曉兵否對曰:臣非知兵者,命意至此。上善之。后畫崇夏寺大殿東西二壁善神。雖長于大像,但稱其筆,凡畫坐神,則用意最善。
評曰:觀益之畫,色輕而墨重,變通應(yīng)手,不拘一態(tài),其丹青之功者歟可列神品下。
武宗元,字總之,河南白波人。世業(yè)儒,為鄉(xiāng)里所重。父道,與丞相文惠公隨為布衣交,將宗元詣之。時方成童,大被稱賞。文惠妻以' 孫,用其蔭得太廟齋郎。年十七,文惠請畫北邙山老子廟壁,頗為精絕。景德末,章圣營玉清昭應(yīng)宮,募天下畫流逾三千數(shù),中程者不減一百人,分為二部,宗元為左部之長。丁朱崖為宮使,語僚佐曰:適見靡旗亂轍者,悉為宗元所逐矣。上亦優(yōu)勞之。中岳天封觀置百金以求名手,宗元乘興揮寫,無毫發(fā)遺恨。洛中南宮三圣宮東壁畫十太乙,皆丈馀。又于河南廣福院寫回廊壁,今并存焉。宗元亦不常奮筆,雖貴人名臣日走于門,求之甚勤,未嘗肯諾。京師富商高生有畫癖,常刺拜于庭下迨十馀年,欲得水月觀音一軸。宗元許之,又三年方成,攜詣高生,生已殂矣,焚畫垂泣而去。丞相文懿張公士遜生辰,宗元獻消災(zāi)菩薩二軸。公張于千歲堂,甚秘重焉。歷官至虞部員外郎。
評曰:武員外學吳生筆,得其閑麗之態(tài),可謂睹
其奧矣。而品第不至于高益,得無意乎夫若千乘萬騎,出彼入此,氣貌風韻不有相類,則益得之矣。武雖可以齊肩接跡,無甚愧之色,必求定論,故有優(yōu)劣。然氣格不群,優(yōu)入畫域,亦列神品下。
王齊翰,建康人。世為右姓。齊翰自為童時,已能畫地成人,有挺立之勢。日見加益,仕偽唐李煜為待詔。及王師指伐,所得府藏,悉充軍中之賞。有步卒李貴者徑入佛廟,得齊翰所畫十六羅漢。俄鬻于市,有富商劉元嗣以白金四百兩請售。元嗣入都,復(fù)質(zhì)于相國寺普滿塔主清教處。及元嗣往贖,遂為所匿。訟于京府,時神宗方為尹,按證其事,清教詞屈,乃出原畫,大為神宗嘉嘆,各賜白金千兩釋之。后十六日即位,名日應(yīng)天國寶羅漢,藏于秘府。
王士元,汝南宛丘人。父仁壽,亦能丹青,事見五朝名畫錄。至士元尤精其藝。好讀書,為儒者,言有局量,鄉(xiāng)里器之。與國子博士郭忠恕為畫友。士元嘗為孫四皓之客,甚見推待。唐有名畫斷,第其一百三人之姓名。太宗天縱多能,留神庶藝,訪其后來,復(fù)得一百三人,編次有倫,亦日名畫斷。孫氏謂士元曰:上為畫斷以續(xù)唐本,子其謂何士元乃沉默思慮,采唐來諸家之長,為武王誓師獨夫崇飲圖。京師之人詣孫館者日不可計,中有嘆者曰:王君之意與六經(jīng)合,觀其事跡,不覺千古之遠,非精慮入神,何以至此!孫氏不敢私有,進于天子,下圖畫院品第之。時院中高文進與士元有隙,定為下品,識者忿之。止以三十縑為賜,不顧而去。文懿張公惜其精筆,奏攝南陽
從事。
侯翌,字子沖,安定人。性簡潔,重信義。學吳生釋道藏。予至和中于閭巷見挈一舊圖,貯于大器,將濯去顏色,尋呼止之,乃翌所畫七夕乞巧圖也。其人曰:我于京城中為舊功德,亟賣以給朝夕。此圖雖得于大族,及其市也,人以敝裂無肯售之者,我將洗滌以補穿結(jié)之服。因倍價以售歸,則熟視,宛有王公第宅妓女瞻祝之態(tài)。
評曰:齊翰不曹不吳,自成一家,其形勢超逸,近世無有。士元通于微妙,物物稱絕,見抑于高文進,勢使然也。侯翌墨路謹細,筆力剛健,富于氣焰,與齊翰、士元并列妙品上。
蒲師訓,蜀中人。曉音律,善談?wù)摗S讕煼繌恼?,學畫才十年,從真自以為不及。仕孟蜀為待詔。長于車服冠冕旌旗器械神鬼等畫。子延昌亦能畫,名亞師訓。
黃筌,字要叔,亦蜀中人。少開悟,卓然不肯與群童語。年十三,事郡人刁處士學丹青。尤好花竹翎毛,凡所操筆,皆迫于真,大為當時所傳。年十七,從其師同仕王衍。十九賜朱衣銀魚,監(jiān)都曲院。及孟知祥僭立,進筌三品服。子昶丞襲,遷待詔。檢校少府監(jiān)。寫偽后袁氏真張于別殿,嬪御屬目,更深攀慕。累加如京副使檢校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藝祖開朝,昶銜璧入覲,筌與子居案皆從赴都下。上真命為太子左贊善大夫,仍厚賜之。筌以亡國之馀,動成哀戚,至是遘疾而卒,時乾德辛丑九月二日也。子五人,居寶亦能丹青,死于蜀。居窠自有傳。門生夏侯
延祜亦知名。
黃居寀,字伯鸞。亦事孟昶為待詔。隨簽朝,復(fù)真命。陶尚書觳在翰苑,因曝圖畫,乃展秋山圖令品第之。居案斂容再拜曰:某與父筌所為也。孟昶時以答楊渥國信,彌縫處有某父子名姓當在。裂之,如居案言。詢諸庫吏,乃朱梁開平中楚將張浩殺楊渥籍沒此圖。觳命居窠追寫父真,為當時所重。居案父子事蜀主三世,凡圖帳屏壁多出其手。愚嘗于唐紫微第見居案畫西伯獵渭圖及父筌真像,皆得其妙。
孫知微,字太古,彭山人。知書,能語論,通老學,善雜畫。初師沙門令宗,凡牧伯所至,必與之相款,高談劇辯,皆出人意。蜀中寺觀多有親筆,畫釋老事跡則不茹葷食,在于山野,經(jīng)時方成。寓居青城白侯壩趙村,愛其水竹深茂,以助其興。
孟顯,字坦之,華池人。骨氣清楚,語論通博。畫佛像人物車馬等出于己意,自成一家。筆無所滯,轉(zhuǎn)動飄逸,觀者不能窮其來去之跡。嘗于本郡孟氏舍揮數(shù)壁,皆有精意。
周文矩,建康句容人。美風度,學丹青頗有精思。仕李煜為待詔。能畫冕服車器人物子女。偽異元中,命圖南莊,最為精備。開寶中煜貢之,藏于秘府,為上寶重。
評曰:蒲師訓筆法雖細,其勢極壯。黃筌凡欲揮灑,必澄思慮,故其彩繪精致,形物偉廓。居案數(shù)壁有父之風,可謂善繼矣。孟顯能作猛風之勢,瘦形圓面,識者猶以為疵。周文矩用意深遠,于繁富則尤工。
并列妙品中。
張時,字升卿,汝南人。性剛潔,不喜附人。學吳生僅得其法。大中祥符中玉清昭應(yīng)宮成,召時畫三清殿天女奏音樂像。眈不假朽畫,奮筆立就,皆丈馀高。流輩驚顧,終譖于主者,以叻不能慎重,用意多速,出于矜炫,恐有效尤者。尋遭詰問,時不加彩繪而去,論者惜之。于本郡開元寺畫護法善神,最為精致。
王端,字子正,璀之子也。性謹厚,幼知書,尤好讀十七代史,文選、易象、黃老之學皆涉獵焉。善丹青,長于傳寫及山水花竹等。真廟晏駕,召端與畫臣寫其遺像。端舉筆乃就,無及之者。燕恭肅王見其肖似,更益號慟。敕端入圖畫院,讓而不受,止乞國子監(jiān)書舍一部。上嘉之,特授奉職,轉(zhuǎn)右班殿直。詔寫真廟及章獻明肅太后圣容于石壁,未絕筆而端卒。令李元輔畢之,優(yōu)賜其家。
勾龍爽,蜀中人。厚重少語言。好丹青,神宗時為圖畫院祗候。善作中古人物,其狀質(zhì)野,觀者有返樸之意焉。
陳用志,許州郾城人。樸直少許可,不嗜利祿,為交友所高。天圣中為圖畫院祗候。逮景祜初,今上營慈孝寺,敕用志及待詔等筆東殿御座側(cè),其間王華希宮中別賜,屏上為龍水,飾以花竹。用志不樂,因私遁去。人間多求用志畫,至有走于門者。用志但以半幅紙絹信筆自適,故其跡甚少。
厲昭慶,建業(yè)人。仕偽唐為待詔,國破,與其男從至京師,籍為編戶。昭慶父子大有丹青之名,攻佛像,尤長于觀音。凡畫古今人物,至于衣紋生熟,亦能分別,前輩
殆不及。每欲揮筆,必求虛靜之室無塵埃處,覆其四面,止留尺馀,始肯命意,其專謹如此。人有問者,以陸探微去梯之事答之。故其筆精色澤,久而如新,此可佳也。
王兼濟,西京洛陽人。簡傲嗜酒,不修人事。學吳生為畫,得其馀趣。白波人武宗元長于大像,當世稱絕。兼濟嘗與對手,深見推譽。同于本京南三圣殿畫太乙,兼濟乃西壁焉。東壁乃武宗元畫。中岳天封觀西壁圣帝入隊,亦兼濟之筆。武宗元畫東壁出隊。雖不及宗元,自有佳處。
評曰:張昉用意敏速,變態(tài)皆善。王端寫人形表,尤見所長。勾龍爽筆力飄逸,多從質(zhì)野。陳用志所寫雖至小僻,曲盡其妙。厲昭慶居必幽靜,故其澄慮設(shè)色,久而愈精。王兼濟嘗與武宗元力畫大像,雖不能及,亦可以接其步武矣。并列妙品下。
楊斐,京師人。性不拘,有氣概。多游江浙間,后居畫院。攻畫佛像,宗吳生筆。于泗州普光王寺畫鬼神于方丈,其容色威勢,有足觀者。
高文進,蜀中人。太宗時入圖畫院為祗候。上萬機之暇,留心繪事,文進與黃居案常列左右,賜予優(yōu)腆。相國寺高益畫壁,經(jīng)時圮剝,上惜其精筆,將營治之,詔文進曰:丹青誰如益者對曰:臣雖不及,請以蠟紙模其筆法后移于壁,毫發(fā)較益當無差矣。遂與李用及、李象坤翻傳舊本于壁,盡得益之骨氣。文進自畫后門里東西二壁五臺峨眉文殊普賢變相,及后門西壁神、大殿后北方天王等。以其能遷待詔,仍賜所居。在相國寺東。年老臥病,上宣醫(yī)
臣往療之,仍戒曰:文進之命,實系卿手,功不可緩也。上為注意如此。后果愈。敕同畫東太乙宮貴神列位。大中祥符初,董督群工計度玉清昭應(yīng)宮壁。今景德寺后九曜院羅漢及東壁藥師琉璃光佛,皆文進所畫也。
趙元長,字慮善,蜀中人。通天文,歷仕偽蜀孟昶為靈臺官。亦善丹青,凡星宿緯象皆命畫之。國破,元長從昶赴闕下。太祖引偽署官屬,凡學天文之類皆不赦。元長當死,遽呼曰:臣向仕昶,謂臣能畫,所寫者周天象耳,符讖之學非臣所知。上特原之,配文思院為匠人。常備禁中之役,畫馴雉于御座,會五坊人按鷹有離鞲欲舉者,上命縱之,徑入殿宇以搏畫雉。上驚賞久之,召元長入圖畫院為藝學。詔畫東太乙宮貴神之像,元長實督之。及命模寫王齊翰應(yīng)運國寶羅漢,深得其法。
高元亨,字彥德,京師人。一名懷寶。端愿拘禮法,嘗褒衣大帶,引奚奴行,人以儒者視之。真廟時為圖畫院祗候。嘗畫從駕兩軍角抵戲場圖,寫其觀者四合如堵,坐立翹企,攀扶仰俯,及富貴貧賤、老幼長少、緇黃技術(shù)、外夷之人,莫不備具,至有爭怒解挽,千變?nèi)f狀,求真盡得,古未有也。元亨嘗押河西防邊將校冬衣至渭川,見畫人南簡,雖有推獎之意,終不能援引。
評曰:楊斐深有才思,用亦宏博,于大像求其全功,則非吾所知也。高文進筆力快健,施色鮮潤,皆其所長。趙元長妙于形似。高元亨盡事物之情。并列能品上。
孫懷說,安定靈臺人也。任俠不事產(chǎn)業(yè)。喜丹青,亦學吳生,略得其奧。乘興命筆,往往稱絕。多為好事者取去,故人間少見其本。
南簡,平?jīng)鋈?。性簡傲,不肯從親舊游,閉門獨居,以畫自樂。太宗朝待詔高元亨奉命過渭川,目睹簡畫,得其名氏,遽召之。會簡袖刺來謁,喜其同好,盡禮相遇。因求簡筆,簡遂披紙運思,揮染如掃,窮百番無相犯者。元亨益重之。故相國劉公有簡畫少微星一軸,甚有氣韻。
王道真,字斡叔,新繁人。幼穎悟,有節(jié)操,善丹青。太宗朝待詔高文進甚有聲望,一日上問民間誰如卿者。文進進目:新繁人王道真者猶出臣上。遂召入圖畫院為祗候,與文進等傳移相國寺高益畫壁,及于大殿西偏門南面東壁畫寶志化十二面觀音相。又與文進對畫寺庭北門東面大神。遷待詔。及同文進計度玉清昭應(yīng)宮壁,當時稱之。
牟谷,字子沖,不知何處人。美風表,深曉相術(shù),故于丹青中尤長寫貌。太宗龍潛時,牟往事之。暨登位,得圖畫院祗候。端拱中詔隨專使往交趾,密令遍寫安南王黎桓并臣佐真像。以瘴海飄泊,近十馀年始還京師,值太宗已棄萬國。章圣即位,亦優(yōu)勞之。谷居閶闔門中,會上幸建隆觀,以所畫先帝御容張于戶外。上見之,果回目悚然臼:大行皇帝也。敕中使收之,執(zhí)谷詣行在,問其故。對曰:臣事先帝,待罪于圖畫院,使于異域,淹留歲月,還朝雖在,先帝晏駕。伏惟陛下孝思訓俗,臣所以追寫者,廣陛下罔極之心。先帝圣容,臣乞傳貌。雖聞已敕沙門元靄為之,元靄之技能側(cè)面。臣竊以南向恭已,圣人所以尊也,臣攻寫正面者。上許之,工畢加賜。
沙門元靄,蜀中人。幼來京師相國寺落發(fā),授大具足戒。通古人相法,遂能寫真。太宗聞之,召元靄傳寫。時上幸后苑賞春方還,烏巾插花,天姿和暢,靄一揮而成,略無凝滯。上優(yōu)賜之,由是有聲名,巨貴人爭求其筆。亦嘗畫本寺西經(jīng)藏院后大悲菩薩。章圣即位,召靄寫先帝側(cè)座御容,恩賜甚厚。錢希白洞微志云:僧元靄,蜀人,皇朝來口,禁中供奉。一日在御書院中寫粉本,中官皆來觀看。靄公每成,染顏色畢,懷中別出一小石研磨取色,蓋覆肉色之上,然后遂如真。眾工所以不及者,正為此特高。其日用石訖,忽見一小黃門懷之而去。靄公喧呼索之,方置舊處,又以蜚語凌辱,然后奔走而去。因遍詢中官,同列無肯言其姓名,因畫其顏貌,求謁李都知神福,哀訴以中貴竊石毀辱之事,忿色可掬。李因詰之曰:小底至多,不知姓名,誰當其責靄公因懷中探出頭子,言此可以驗之。李一見大笑曰:此楊懷吉也,何倉卒間圖寫,筆法如是精妙!因延坐嗟賞,見召楊責讓,伏罪致謝而退。自此傳神聲價,蔚為獨步矣。
尹質(zhì),字化元,成都人。性長厚,與人交有終始。攻寫貌,善佛像,尤精于真人藥王。凡伎藝倡優(yōu)人所識者,質(zhì)皆能畫之,無分毫異處。燕恭肅王召質(zhì)寫真,特優(yōu)禮之。至于公卿戚里間競求傳貌。景祜中宣獻宋公薨,請質(zhì)追寫。質(zhì)嗜酒無羈束,但草成儀像,逾時不往。宋氏復(fù)召沙門懷志,以質(zhì)草樣示之,俾為標準。質(zhì)聞之目:模傳尚可,設(shè)色非吾敢許。果如其言。復(fù)遍求名輩傳貌甚多,無如質(zhì)者,故獨步康定、慶歷之間。
評曰:孫懷說氣格清峭,理致深遠。南簡意不在近,格亦至僻。王道真淳重寧妥,可謂能矣,言院體者無出其右。牟谷、元靄、尹質(zhì)長于寫貌,筆能奪真,其優(yōu)劣如次第云。并列能品中。
石恪,字子專,成都郫人。性輕率,尤好凌轢人,常為嘲謔之句,略協(xié)聲韻,與俳優(yōu)不異,有雜言,為世所行。初事張南本學畫,才數(shù)年已出其右。多為古僻人物,詭形殊狀,以蔑辱豪右,西州人患之。嘗畫五丁開山、巨靈擘太華圖,其氣韻剛峭,當時稱之。今蜀會秦川至闕下尚多恪筆。
陳士元,京師人。初名允。喜丹青之學,尤好王士元筆,竊相如慕藺之意,遂改其名。至于屋宇亭榭、欄木盾車騎、子女皂隸及人家景物若太湖石、芭蕉花之類,皆如王士元之跡。
王拙,字守拙,河東人。大中祥符初營玉清昭應(yīng)宮,募天下畫流,事見武宗元傳,拙為右部第一人,與宗元為對,時人多許之。乃畫本宮五百靈官眾天女朝元等壁,天圣中失之矣。子居正。
王居正,拙之子也,俗以其小字多呼為憨哥。學丹青有父風。師周時士女,略得其妙。嘗于苑圃寺觀眾游之處,必據(jù)高隙以觀士女格態(tài)。凡欲命筆,則澄思慮,故于形似為得。
葉進成,江南人。性通敏,善畫今體人物。吉安楊直講家有進成醉道士圖,觀其趨向清野,陶然相樂,尤有佳處。其童仆鞍乘、樹木服器,略可觀焉。
燕文貴,吳興人,隸軍中。善畫山水及人物。初師河東郝惠。太宗朝駕舟來京,多畫山水人物,貨于天門之道。待詔高益見而驚之,遂售數(shù)番,輒聞于上,且曰:臣奉詔寫相國寺壁,其間樹石,非文貴不能成也。上亦賞其精筆,遂詔入圖畫院。端拱中,敕畫臣面進紈扇,上覽文貴者甚悅。嘗畫七夕夜市圖,自安業(yè)界北頭向東至潘樓竹木市盡存。狀其浩穰之所,至為精備。富商高氏家有文貴畫舶船渡海像一本,大不盈尺,舟如葉,人如麥,而檣帆槔櫓,指呼奮踴,盡得情狀,至于風波浩蕩,島嶼相望,蛟蜃雜出,咫尺千里,何其妙也。
葉仁遇,江南人。好畫世俗人物。唐紫微家有仁遇維揚春市圖,狀其土俗繁浩,貨殖相委,往來疾緩之態(tài),深可嘉賞。至于春色駘蕩,花光互照,不遠數(shù)幅,深得淮楚之勝。
郝澄,字長源,江寧句容人。世為右族,至澄以丹青自樂,不事貲產(chǎn),終至耗蕩。人多求澄畫者,賴以資給。于佛道鬼神尤長。
毛文昌,字則之,蜀中人。好畫郊野村堡人物,能與真逼。又為村童入學圖,其行步動止,拜立誦寫,備其風概。
評曰:石恪筆法頗勁,長于詭怪。陳士元師王士元不為不近,求其器岸,體骨則難。王拙善為佛道,于大像尤備,雖放縱矜逸,往往失于卑懦。王居正士女,盡其閑冶之態(tài),蓋慮精意密,動切形似。葉進成江左敏手,設(shè)色清潤。燕文貴于人物自有佳處。仁遇好寫流俗,能剽直意。毛文昌得其村野之趣,甚有所觀。皆列能品下。
卷第二
山水林木門第二
李成,營丘人。世業(yè)儒,為郡名族。成幼屬文,能畫山水林木,當時稱為第一。開寶中,孫四皓者延四方之士,知成妙手不可遽得,以書招之。成曰:吾儒者,粗識去就,性愛山水,弄筆自適耳,豈能奔走豪士之門,與工技同處哉。遂不應(yīng)。孫甚銜之,遣人往營丘以厚利啖當涂者,卒獲數(shù)圖。后成舉進士,來集于春官,孫卑辭堅召。成不得已往之,見其數(shù)圖,驚忿而去。章圣每見成筆,必嗟賞之,故聲益甚,直史館劉鰲者時推精鑒,于曹武惠王第見成山水圖,愛之不已,有詩曰:六幅冰綃掛翠庭,危峰疊嶂斗崢嶸。卻因一夜芭蕉雨,疑是巖前瀑布聲。識者以為實錄。成之為畫,精通造化,筆盡意在。掃千里于咫尺,寫萬趣于指下。峰巒重疊,間露祠墅,此為最佳。至于林木稠薄,泉流深淺,如就真景。思清格老,古無其人。景祜中成孫宥為開封尹,命相國寺僧惠明贍成之畫,倍出金幣,歸者如市。故成之跡于今少有。
評曰:成之命筆,惟意所到,宗師造化,自創(chuàng)景物,皆合其妙。耽于山水者,觀成所畫,然后知咫尺之間奪千里之趣,非神而何故列神品。
范寬,名中正,字仲立,華原人。性溫厚,有大度,故時人目為范寬。居山林間,常危坐終日,縱目四顧,以求其趣。雖雪月之際,必徘徊凝覽,以發(fā)思慮。學李成筆,雖得精妙,尚出其下。遂對景造意,不取繁飾,寫山真骨,自為一家。故其剛古之勢,不犯前輩。由是與李成并行。宋有天下為山水者,惟中正與成稱絕,至今無及之者。時人議曰:李成之筆,近視如千里之遠;范寬之筆,遠望不離坐外,皆所謂造乎神者也。然中正好畫冒雪出云之勢,尤有氣骨。
評曰:范寬以山水知名,為天下所重。真石老樹,挺生筆下,求其氣韻,出于物表。而又不資華飾,在古無法,創(chuàng)意自我,功期造化。而樹根浮淺,平遠多峻,此皆小瑕,不害精致,亦列神品。
高克明,絳州人。端愿自立,復(fù)事謙退,尤喜幽默。多行郊野間,覽山林之趣,箕坐終日,樂可知也。歸則求靜室以居,沉屏思慮,神游物外,景造筆下,漸為遠近所許。景德中游京師。大中祥符中入圖畫院,其藝益進。與太原王端、上谷燕文貴、潁川陳用志相狎,稱為畫友,而聲望籍甚。今上嘗詔入便殿,命畫圖壁等。為上所賞,遷至待詔,守少府監(jiān)主簿、賜紫。景祜初,上命畫臣鮑國資畫四時景于彰圣閣,國資以乍近玉色,戰(zhàn)懼不已,不能下筆。詔克明代之,克明辭目:臣技不過山水而已。國資以疏賤,驟見陛下,不無驚畏,徐當盡其所學??殖紲\近,
終不能及。上善其對。淮海富商陳永,以百千求春龍起蟄圖??嗣饕苑撬亓曊撸瑘宰尣粡?,一時儕輩多之??嗣饕嗌品鸬廊笋R花竹翎毛禽蟲畜獸鬼神屋宇,皆造于妙。人有以勢利求者,則以不能為辭?;蚺蠛瞄g以所欲見丐,必欣然與之。畫流中好義忘利、性多謙損者,惟克明焉。
王士元,善畫樹石云水。頗師關(guān)全,但加景趣,多作樓閣臺榭、屋宇橋徑如家中景。此亦病也,而士元不顧。求其景趣則高于關(guān)仝,筆力則老于商訓。
王端,尤善畫山石林木,亦師關(guān)仝之筆,好為罅石濺水、怪樹老根,有出人意思。今相國寺凈土院北支條院有端所畫東壁,其煙嵐云嶂之勢皆得其趣。
商訓,不知何處人。善鼓琵琶。學關(guān)仝山水,頗為切近。觀其筆勢,勾斫山石少皴,殆不及仝。
燕文貴,尤精于山水。凡所命意,不師于古人,自成一家,而景物萬變,觀者如真臨焉。畫流至今稱日燕家景致,無能及者。
許道寧,河間人。學李成畫山水林木。初市藥于端門前,人有贖者,必畫樹石兼與之,無不稱其精妙。由此有聲,遂游公卿之門,多見禮待。相國寺張文懿公令道寧畫其居壁及屏風等,文懿深加賞愛,作歌贈之。道寧之格所長者三:一林木,二平遠,三野水,皆造其妙,而又命意狂逸,自成一家,頗有氣焰。所得李成之氣者也。事見翟院深傳。
評曰:山有體,水流意,而自近至遠,景有增易,求其妙手,豈易也哉。高克明鋪陳物象,自成一家,
當代少有。士元之寫景,王端之老格,同出關(guān)氏,各有所得。商訓又其次也。燕文貴尤善其景,隨目可愛,許道寧既有師法,又能變通。皆列于妙品。
陳用志,亦攻山水。畫祥源觀東位壁,磊落峭拔,布千里之景。以慶歷中火,今無有矣。文潞公宅有用志出云山水壁,高丈馀,宛有不崇朝雨天下之意。
黃懷玉,華原人。有足疾,時人目為跛子。學范中正畫山水,頗得其格。今都下中貴家有懷玉秋山圖八幅,意思孤特,得其巖嶠之骨。樹木皴剝,人物清灑,有范生之風,至有誤蓄者,蓋相去不遠耳。
黃筌,畫山水亦為時人所稱。松石學孫位,山水學李異,皆過之。偽蜀孟昶時嘗寫秋山圖,至今猶傳。
翟院深,營丘人。名隸樂工,善擊鼓。師鄉(xiāng)人李成畫山水,喜為峰巒之景。一日郡中宴客作樂,會云氣聳起,如峰相疊。院深引望翹企,不覺登鼓,奏節(jié)遂失。太守詰之,具以實對。翌命院深為畫,果有竦突之勢,甚異之。時人議得李成之畫者三人:許道寧得成之氣,李宗成得成之形,院深得成之風。后成孫宥為開封尹日,購其祖畫,多誤售院深之筆,以其風韻相近,不能辨爾。
劉永,不知何處人。師關(guān)仝為山水,其意思筆墨頗得其法。至于樹石濺撲,甚不相遠,但勾斫皴淡為佳爾。
沙門巨然,亦江寧人,受業(yè)于本郡開元寺,攻畫山水。偽唐李煜歸命,巨然隨至京師,居于開寶寺,投謁在位,遂有聲譽。畫煙嵐曉景于學士院壁,當時稱絕。度支蔡員外挺家有巨然畫故事山水二軸,而古峰峭拔,宛立風骨。
又于林麓問多用卵石,如松柏草竹,交相掩映,旁分小徑,遠至幽墅,于野逸之景甚備。
趙斡,亦江寧人。善畫山水林木,長于布景。李煜時為畫院學士。今度支蔡員外家有斡江行圖一軸,深得浩渺之薏:。
李隱,五原人。善畫山水,亦長于布景。大中祥符初營會靈觀,命隱圖五岳于壁,又于五圣帝座后康幃上皆寫山水。慶歷中有,今則無矣。隱之畫山,其勢超峻,截空而立,復(fù)有平原之趣。至于飛泉曲水,周流左右。皆不逾尺,止以焦墨皴淡,全無勾斫。其巧妙如此。
龐崇穆,字季和,右北平人。大中祥符初營玉清昭應(yīng)宮,召入畫山水列壁,而林巒草竹溪谷磴道莫不精備。又于空穴間作游云直上之狀,為風所駕,卷舒聚散,其勢不拘。詔入圖畫院,崇穆不就而去。
曹仁希,字企之,毗陵人。善畫水,無與敵者。凡為驚濤怒浪,萬流曲折,以至輕波細淄,于一筆自分淺深之勢,以為佳爾。
評曰:山水天下之勝,于繪事中尤可尚也。陳用志筆雖放曠,每得自然之意。黃懷玉老于所學,勢多剛峭。黃筌失于粗暴,猶為蜀中之最。翟院深尤得風韻,蓋有師法。劉永亦學關(guān)氏,遠有所到。巨然好寫景趣,殊為精絕。趙斡窮江行之思,觀者如涉。李隱狀千里之山,不出所顧,才富意逸,崇穆有焉。如希仁之畫水,淺深怒恬,一筆而已,信所謂敏而不失其真者也。并列能品。
畜獸門第三
趙光輔,尤善畫番馬。凡欲為之,必心潛慮密,視聽皆斷,方肯草本。然后點竄增減,求其完備,始上縑素。故光輔無一毛之失,得者如獲至寶。古今為番馬者亦可數(shù),故壤得其肉,東丹得其骨,東丹字贊華,契丹人。光輔兼有之。學博才長,為世推重。至于戲風拽繩、吃草飲水、奔走立臥、嘶嚙跑蹶、瘦壯老嫩、駑良疲逸、羈縶疾病之狀,莫不精至,全奪形似,略無失處,未見能繼者。
評曰:善觀畫馬者,必求其精神筋力。精神完則意出,筋力勁則勢在,必以眼鼻蹄疏為本。神哉光輔之為也,雖鬃尾一毛不可得而議,故列神品。
趙邈卓,亡其名,以其性不靈慧,故人以邈卓目之。輕財好施,尤嗜歌酒,與人交有始卒。善畫虎,多氣韻,具形似。夫氣韻全而失形似,雖活而非,形似備而無氣高,墨{竺而死,二者俱得,唯邈卓焉。文潞公與王侍郎家各有簍卓所畫一虎,文公者伏崖高視。王公者當風舐掌。視者驚其威,警實經(jīng)模,尚非親筆。真本為華州王法據(jù)所收,雖朋友親狎未嘗許見。今以包鼎虎為上游者,何其陋也。
裴文睍,京師人。畫水牛為當時第一。隋唐而下畫牛孝止三人,戴嵩、厲歸真與裴文睍是也,其馀凡陋可鄙。人多不閑文目見寡合之性,故以惑多士。觀其真跡,乃當時之名流也。
楊輝,江南人。袁囊,河南登封人。峨隸侍衛(wèi)親軍。俱善畫魚,不務(wù)末節(jié),但奮其瞼喁形勢,尤多涵泳之態(tài)。至如眾工以鱗甲數(shù)目為拘者,輝、襄則遺之矣,取其大體。亦工水草萍蘩之畫,真若秋景,甚可愛也。
龍章,字公絢,京兆人。性淳靜好古,居亦冠帶。畫虎兔,亦攻佛道及冕服等,尤長于裝染。祥符中玉清昭應(yīng)宮成,召令彩繪列壁,外有玉皇尊像,猶未裝飾。時畫院僚屬爭先創(chuàng)意,至于團科斜枝,莫不詳畫。主者中貴人劉承硅曰:天帝法服,豈如是邪!命檢尋道藏及真境錄,無有曉其儀者。上不懌。宮使丁朱崖置賞募工,章應(yīng)之:今京兆府長洛鄉(xiāng)北樂村古太華觀有玉皇像,乃唐人楊惠塑,被九色螭羅帔,此可為法。丁朱崖聞于天子,遣使驗之,如章言,由是得裝其像。工畢,乞還田里,復(fù)本戶租賦。久之不報,詔入圖畫院,非其好也。常游食于京師,時樂游坊市。藥人楊氏鎖活虎于肆,章熟視之,命筆成于一揮,識者驚賞之。平生所畫,止有六虎,今少有見者。
何尊師,江南人,亡其名。善畫貓兒,罕見其比。所畫有寢者、覺者、展膊者、戲聚者,皆造于妙。其毛色純犁,體態(tài)馴擾,尤可賞愛。
評曰:邈卓之虎,非世俗常見,往往有不知名者,猶天下珍玩,豈易辯哉。裴文目見之水牛,渾奪生意。楊、袁二生之魚,不拘末節(jié),自得真體。龍章亦善虎兔,豈常人可及。何尊師所得不為不多。并列妙品。
陳用志,亦善畫番馬。學胡瑯略得其奧,而多出己意,
自至奇怪,識分數(shù),曉向背,甚有所得。
馮清,閿鄉(xiāng)人。真宗時入圖畫院。所居城南,相近逆旅多橐駝,清常遇之,雖身務(wù)所迫,必引視不已,求其情狀,然后命筆,遂致聲譽,亦能畫矣。今景靈宮后壁有硤石道士趙惠宗坐炎火誦經(jīng)者是也。
王士元,善畫天廄馬,雖駑駘疲劣亦能為之。骨氣高卑,皮毛上下,隨筆所定,較無差處。至銜勒之飾,飼秣之所,皆有可觀。而又筆法高放,形狀頗力,人所未及。
高益,亦善畫番馬。于分數(shù)盡得身段肥瘠,蹄蹴疏數(shù),亨取形似,尤富氣焰。相國寺東壁阿育王所乘及戰(zhàn)士鹿馬等,皆益之筆,雖經(jīng)模寫,格制猶在。
荀信,江南人。真廟時為翰林待詔。攻畫龍水。天禧會靈觀凝祥池御座殿宸上寫吐霧龍,觀其蟠伏蹭據(jù),波濤旁涌,使入驚賞。后移入禁中。
吳懷,江南人。善畫龍水。其最佳處,據(jù)孤島,憑老木,伏平石麥,拿怒浪,呼云自蔽,有天矯肉飛之勢。
董羽,字仲翔,毗陵人??诔哉Z不能出,故有啞子之旱。吾衄龍魚,尤長于海水。仕李煜為待詔,寫香花閣幃床屏并積水圖,大見稱譽。建康有隋大司空陳仁杲廟,堂皇竺一壁,至今猶存。清涼寺畫海水,及有李煜八分題名、孝毒遠草書,時人目為三絕。隨煜歸京,于學士院壁為戲水龍,于開寶寺東經(jīng)藏院壁為弄珠龍,皆為精筆。
王道真,亦善畫魚,得楊輝之奧。祥符中寫金魚一軸獻丁朱崖,甚見稱賞。朱崖敗,籍入內(nèi)庫。
李用及,京師人,父隸天武軍。用及能畫天廄馬,深得韓斡筆法,人多稱之。為病馬尤有功,古未有也。
張鈐,豳國人,一名翼。善畫番馬及人物,皆師趙光輔。其運筆落墨,有刀頭燕尾之狀,深得其法。但為番族,面目多類漢人,于體為失。
辛成,不知何處人也,籍隸軍中。攻畫虎,有精神氣骨,故當時許其得威厲之勢,都下時復(fù)有之。
馮進成,江南人。攻畫犬兔。思慮精巧,故于寫物能全其精神,尤善染澤。今致政田宮傅第有進成畫二軸,其跡可愛。
評曰:馬之氣骨,非精筆不能周備。陳用志、王士元、高益、李用及、張鈐之徒,各從師法,更生己意,皆稱一時之妙,果求其真鑒,故有次第。馮駝辛虎,皆與真逼。如荀信、吳懷、董羽,可謂能于其事矣。馮進成為犬兔,深造于妙,猶以氣韻孤薄,或有譏者。皆列能品。
卷第三
花竹翎毛門第四
徐熙,鍾陵人。世仕偽唐,為江南名族。熙善花竹林木、蟬蝶草蟲之類。多游園圃,以求情狀,雖蔬菜莖苗亦入圖寫,意出古人之外。自造于妙,尤能設(shè)色,絕有生意。李煜集英殿盛有熙畫。后卒于家。及煜歸命,盡入內(nèi)府。太宗因閱圖書,見熙畫安榴樹一本帶百馀實,嗟異久之,曰:花果之妙,吾獨知有熙矣,其馀不足觀也。遍示畫臣,
俾為標準。為上稱嘆也如此。有孫二人,崇嗣、崇勛,自有傳。
評曰:士大夫議為花果者,往往宗尚黃筌、趙昌之筆,蓋其寫生設(shè)色,迥出人意。以熙視之,彼有慚德。筌神而不妙,昌妙而不神,神妙俱完,舍熙無矣。夫精于畫者,不過薄其彩繪,以取形似,于氣骨能全之乎熙獨不然,必先以其墨定其枝葉蕊萼等,而后傅之以色,故其氣格前就,態(tài)度彌茂,與造化之功不甚遠,宜乎為天下冠也。故列神品。
唐希雅,嘉興人。曾祖而上,家于河北,因五代離亂,遷于江右。希雅善丹青。偽唐李煜好金錯書,希雅常學之。乘興縱奇,因其戰(zhàn)掣之勢以寫竹樹,蓋取幸于一時也。其為荊板柘棘、翎毛草蟲之類,多得郊野真趣。
評曰:江南絕筆,徐熙、唐希雅二人而已。極乎神而盡乎微,資于假而迫于真,象生意端,形造筆下。希雅終不逮熙者,吾以翎毛較之耳;求其竹樹,殆難優(yōu)劣。故列神品。
黃筌尤能寫花竹翎毛,于孟昶殿畫六鶴,因目其殿。當時稱嘆,為之語曰:黃筌畫鶴,薛稷減價。廣政中,昶命筌與其子居案于八卦殿畫四時山水及諸禽鳥花卉等,至為精備。其年冬,昶將出獵,因按鷹犬,其間一鷹離鞲奪舉,臂者不能制,遂縱之,直入殿搏其所畫翎羽。昶甚
嗟賞,召其學士歐陽炯作八卦殿畫壁記,仍付史館,以表能事。太宗朝,參政蘇公易簡得筌所畫墨竹圖,李公宗諤見之,賞其神異,作黃筌墨竹贊,其序目:工丹青、狀花竹者,雖一蕊一葉必須五色具焉,而后見畫之為用也。蜀人黃筌則不如是,以墨染竹,獨得意于寂寞間,顧彩繪皆外物,鄙而不施。其清姿瘦節(jié),秋色野興,具于紈素,灑然為真。故不知墨之為圣乎,竹之為神乎!惜哉筌去世久矣,后人無繼者。蜀亡二十年,蘇公易簡得筌之遺跡兩幅,寶之如神,懼恐化去矣,唯樂安村民得一觀焉。噫,清瀟碧湘,會稽云夢,有竹萬頃,去我千里,鮮碧蔽野,寧得而窺。曷若此圖,虛堂靜敞,滿目煙翠,行立坐臥,秋光拂人。又何必雨中移來,窗外種得,霜庭月檻,蕭騷有聲,然后稱子猷之高興乎!予嘆筌圖之入神,美翰林之好事,抽毫抒思,敢為之贊曰:猗歟黃生,畫竹有名,能狀竹意,是得竹情。一毫韞筆,匪丹匪青,秋思野態(tài),混然而成。背石枕水,蒼蒼數(shù)莖,森然如活,颯若有聲。湘江坐看,懈谷隨行,大壁高展,清陰滿庭。又詩曰:惜哉黃公不可親,空留高價傳千古。向非精賞值蘇公,時人委棄如泥土。
評曰:黃筌老于丹青之學,命筆皆妙,誠西州之能士,可列神品。黃居窠亦善畫花竹毛羽,多與筌共為之,其氣骨意思,深有父風。孟昶時畫四時花雀圖數(shù)本,當世稱絕。今士人家往往有居窠筆,夸為珍玩耳。
評曰:居窠之畫鶴,多得筌骨,其有佳處,亦不能決其高下。至于花竹禽雀,皆不失筌法。父子俱入
神品者,惟居寀一家云。
趙昌,劍南人。性傲易,雖遇強勢,亦不下之。多游巴蜀梓、遂間。善畫花果,初師滕昌祜,后過其藝。時州伯郡牧爭用筆跡,昌不肯輕與,故得者以為珍玩。大中祥符中,丁朱崖聞之,以白金五百兩為昌壽。昌驚曰:貴人以賂及我,非有求乎親往謝之。朱崖延以東閣,命畫生菜數(shù)窠及爛瓜生果等。命筆遽成,俱得形似。及還蜀中,尤有聲譽。晚年多出金購其舊畫,其自秘也如此。門生王友亦知名。
陶裔,京兆鄠?cè)?。幼警悟,多巧思,隸后苑造作所為匠者,組織珠翠為副珈步搖花奩瓔珞之飾,其功甚微妙,及結(jié)花鈿為羽仙儀仗。太宗嘉賞之,且曰:以此意移于丹青,安知無后世名!裔感上言,潛志營學,遂得祗候于圖畫院。精于寫生,日有增至。召入畫御座虔屏,裔極其精神,兩歲方畢。又畫大殿十二幅屏,多作祝壽之意。遷待詔。裔之筆法與黃筌相近,故時人語曰:西蜀黃筌,東京陶裔。
徐崇嗣、崇勛者,熙之孫也。善畫草蟲時果、花木蠶繭之類,尤喜為連樹及墜地棗,備得形似,無有及者。士大夫謂二徐有祖之風。
梅行思,江南人。攻畫斗雞,至于爪起項引、回環(huán)相擊,宛有角勝之勢。
解處中,江南人,俗呼為解將軍,不知何謂,善畫雪竹,有冒寒之意。其間多作禽鳥,或群聚,或孤立,如畏凜冽,足有所觀。
王曉,泅水人。善畫翎毛,酷好郭權(quán)輝鷂子,卒至于妙,而精神筋骨尤近于郭。
毋咸之,江南人。善畫雞,其毛色明潤,瞻視清爽,大有生意。今江南尹馮待制家有咸之紫朝雞一軸,頗為佳物。
傅文用,京師人,俗以三翁目之。每見禽鳥飛立,必凝神詳視,都忘他好,遂精于畫。其為鶉鵲,能分四時毛羽,頗有黃筌風概,至有誤收者。今畫院僚屬嘗議曰:傅三翁翎毛渾得生意,較其真者,如鑒中見之。為流輩所推如此。
評曰:陶裔之寫生,趙昌之設(shè)色,二徐所為,于形似無愧矣。行思精爭斗之勢,處中長苦寒之景,王曉、毋成之、傅文用皆有翎毛之癖,傳諸來世,愈見珍賞耳。并列妙品。
唐宿、唐忠祚,皆希雅之孫也。善畫翎毛、花竹。為翎毛也奮迅超逸,為花竹也美艷閑冶,俱有能格。京師貴人家多有之。
夏侯延祜,字景休,蜀中人。師黃筌,畫翎毛花竹,略有聲譽。仕孟昶為待詔,后隨昶至京師,得圖畫院藝學,為流輩推重。
劉文惠,不知何處人。善畫翎毛花竹,京師人重之,至攜金玉換而不得者,故四方少見。
王友,字仲益,蜀人。師趙昌,畫花不由筆墨,專尚設(shè)色,得其芳艷之卉。今豪貴家得友之筆,往往目為趙昌,
以其親切故難辨。
道士牛戩,字受禧,居本郡注生觀。貌古性野,不修人事,輕財賄,重信義。嗜酒自樂,尤好畫,所長者破毛之禽而與寒雞野鴨,馀無佳處。每于酒肆間飲至一斗,索紙一番,畫以為質(zhì)。及至醒后,必購而毀去之。
閻士安,宛丘人。疏蕩嗜酒,尤好作俳優(yōu)語,故為豪貴所呢。習醫(yī)術(shù)。善為墨竹及草樹荊棘土石蜞蟹燕子等,皆不用彩繪,為時輩所推。故王冀公德用好蓄花竹之畫,士安盡其思慮,獻墨竹一圖,甚見稱賞,由是奏為試四門助教。士安之竹,千怪萬狀,有帶風煙雨雪之勢者,尤盡其景。
王端,亦善畫墨竹。取唐希雅生竹情狀而為之,故于向背不失。然端好為山水樹木,寫竹甚少,故人間罕得。
劉夢松,江南人。善畫水墨翎毛及草木花竹等,亦精于墨竹。今普安院長老有夢松花竹圖,花得洛陽之盛,竹有江上之異,皆可愛也。
評曰:二唐花竹皆得情狀,所以善繼其祖矣。夏侯之于黃筌,王友之于趙昌,皆親切于師,自致能譽。文惠精于寫生,牛戩妙于破毛,亦一時之佳筆也。寫墨竹千古無傳,自沙門元靄及唐希雅、董羽輩始為之唱,閻士安下筆清勁,造形圓備,最為長也;王端僅與之敵。識者謂士安得其竿,王得其葉,而夢松又次焉。皆列能品。
鬼神門第五
李雄,北海人。略有藝文,不喜從俗,尤好丹青之學。太宗時祗候于圖畫院。上一遍詔籍在院中者,出紈扇令各進所畫。雄曰:臣之技不精于此,所學者不過鬼神,雖三五十尺亦能為之。上怒,索劍欲誅雄,亦無屈意,俄得釋去。后遁還鄉(xiāng)曲,畫本郡龍興寺壁為三鬼,其一鬼執(zhí)巨蟒呼喊,有忿怒之勢,觀者往往驚畏。富商高生家亦有雄畫舞鍾馗圖,尤為精粹。
評曰:畫鬼神者,多形狀怪異為能,于吾何取必求諸筋力焉,以考其精神,究其威怒,三者能備,獨雄而已。筆勢高邁,生于自然,故列神品。
高益,尤精于鬼神。其意思無窮,如晝夜然。曾畫相國寺壁,至今稱絕。
評曰:高益意思,千形萬態(tài),卒不相類,其功可較,故列妙品。
李用及,亦能畫鬼神。其體格雄贍,筋力魁壯,既無所羈束,又不專詭怪。凡為鬼神者,多以面擬金剛,身擬善神。用及則不然,獨宗吳生之筆。曾同畫相國寺壁,至今稱之。
石恪,亦攻畫鬼神。出意為詭怪之狀,不犯古今,頗
有筆力。嘗為五丁開山及巨靈擘太華圖,大為人推賞。
評曰:鬼神之狀雖不可窮,大約不遠于人,故用及宗吳道子之畫,密有所至。石恪多用己意,喜作詭怪而自擅逸筆,于筋力能備,不可易得。并列能品。
屋木門第六
郭忠恕,字恕先,無棣商河人。有藝文,善篆籀隸書。周時為國子博士兼宗正丞。太祖有天下,忠恕以忤旨流嶺南,道死藁葬。其后許還鄉(xiāng)國,發(fā)壙,馀衣櫛而已,時人以為尸解,上亦遣使祠之。忠恕尤能丹青,為屋木樓觀,一時之絕也。上折下算,一斜百隨,咸取磚木諸匠本法,略不相背。其氣勢高爽,戶牖深秘,盡合唐格,尤有所觀。凡唐畫屋宇,柱頭坐門,飛檐直插。今之畫者,先取折勢,翻檐竦壯,更加琥珀枋,及于柱頭添鋪矣。凡欲畫,多與王士元對手。而忠恕于人物不深留意,往往自為屋木,假士元寫人物于中,以成全美。
評曰:畫之為屋木,猶書之有篆籀,蓋一定之體,必在端謹詳備,然后為最。忠恕俱為當時第一,豈其二者之法相近而然耶可列神品。
王士元,尤工畫屋木臺殿,而顯敞宏壯,信為神妙。嘗畫古時宮殿及綠珠墜樓圖二軸,其通博該備,時人稱絕。又能赤白及作松紋錦柱,愈見壯麗之勢。凡命意造景如忠恕,但士元多關(guān)仝樹石,此所為異也。
評曰:宮殿臺閣,亭榭軒砌,雖無搏動之勢,而求其疵病,比諸畫為多。士元命筆造微,事物皆備,雖片瓦莖木亦取于象,此所以過人無限,故列神品。燕文貴,又能畫舟船盤車。富商豪家有文貴舶舡渡海圖,大為珍妙。
蔡潤,建康人。善畫舟船及江河水勢。隨李煜赴朝,籍為八作司赤白匠。太宗嘗覽潤舟車圖,因問畫者名氏。左右進曰:實八作匠人蔡潤筆也。上亦悟曰:首江南歸命者耶遽詔入圖畫院為待詔。敕畫楚襄王游江圖,尤為精備,上嗟異久之。
評曰:如文貴、潤二人,皆江海微賤,一旦以畫為天子所知,蓋其藝能遠過流輩。列于妙品。
呂拙,京師人。善丹青,尤喜為樓觀之畫。至道中,召入圖畫院祗候。太宗方營玉清宮,拙畫郁羅蕭臺樣上進。上覽圖嘉嘆,下匠氏營臺于宮。遷拙待詔,拙不肯受,愿為本宮道士,上賜紫衣。今樂游坊蘇守素有拙畫,其精巧密細,觀者無倦。又能廓落地勢,映帶池塘,但于人物傷繁耳。
劉文通,京師人。善畫樓臺屋木。真宗時入圖畫院為藝學。大中祥符初,上將營玉清昭應(yīng)宮,敕文通先立小樣圖,然后成葺。丁朱崖命移寫道士呂拙郁羅蕭臺,仍加飛閣于上,以待風雨。畫畢,下匠氏為準,謂之七賢閣者是
也,天下目為壯觀。
王道真,亦能畫盤車。嘗為惠子五車書圖及挽糧濟水圖,皆為精備。
評曰:呂拙、劉文通于宮殿屋木最所留意,雖匠氏亦從其法度焉,可謂至矣。祥符中營昭應(yīng)宮,詔天下名手至京師者馀三千人,中其選者如武宗元而下亦不減百人。當時舉天下為畫者不知幾何多人物,而見于此書無十數(shù)輩,如王道真之水入能品,人物畜獸屋木,其藝固不后人矣。
五代名畫補遺
宋初胡嶠有《廣梁朝名畫目》,紀五代畫人。道醇因其闕漏甚多,故編此《五代名畫補遺》。此冊與《圣朝名畫評》同例,所傳人物栩栩如生。而胡嶠原名畫目竟不傳。
五代名畫補遺
[宋]劉道醇
序
蒙嘗聞成紀李嗣真之畫品、吳郡朱景玄之畫斷,皆采摘古今畫家名氏,叢而錄之,以廣其傳。故五代名流,抑多遺闕,則有若國初監(jiān)察御史胡嶠,遂采擷遺孑,紀于編帙,始自尹繼昭,終于劉永,總四十三人,名之日廣梁朝名畫目。夫紀述雖備,闕墜尚多,譬拔毫舍翰,刈薪棄楚。嗚呼,自唐祚陵季,五代脆促,自朱梁至于柴周,凡一十四主計五十四年,而又日尋干戈,轉(zhuǎn)戰(zhàn)不暇,雖義夫哲婦、忠臣孝子猶多漏略,況于畫人哉!我大宋撫重熙之運,博全盛之化,祖功宗德,四葉于茲,誠萬世綿綿之盛,在于今日矣。故哲夫賢士坐談王道,徒歌帝力,而予抑嘗語及五朝名畫,盡可屈指。吁,生遘洶洶之運,歿垂丹青之譽,而云云藉藉,見談于盛明之世,獲在于齒牙之論,良
用惜哉。今因集本朝名畫評,又捃拾其見遺者敘而編之,名日五代名畫補遺。其門品上下,一如圣朝名畫評之例。類仍附之于后者,亦明我圣朝文事之載郁云。時嘉祜四年十二月初九日潁川陳洵直序。
目錄
人物門第一
神品四人
韓求李祝張圖朱瑤
妙品四人
跋異曹仲元陶守立王仁壽
能品二人
竹夢松陸晃
山水門第二
神品二人
荊浩關(guān)仝
走獸門第三
神品二人胡瑯東丹王
花竹翎毛門第四
神品二人
鍾隱郭權(quán)輝
妙品一人
施磷
能品一人
丁謙
屋木門第五
神品一人
衛(wèi)賢
能品一人
何遇
塑作門第六
神品三人
楊惠之劉九郎王溫
雕木門第七
神品一人
伎巧夫人嚴氏
人物門第一
韓求、李祝,不知何處人。皆倜儻不拘,有經(jīng)略才能屬唐祚陵季,遂退藏不仕,以丹青自污,而好游晉唐間時大唐昭宗乾寧乙卯歲,乃封并州節(jié)度使李克用為晉王城太原。及天祜甲子歲秋八月,梁王朱全忠不軌,乃立請子輝王祚,是為哀帝。四年夏四月,帝禪位于朱全忠。日克用陰懷異圖,窺伺神器,加以左右勸進,克用亦懼求祝知之,乃命往陜郊畫龍興寺回廊列壁二百馀堵。求、初乃對手畫攝摩騰竺法蘭以經(jīng)來,大各八尺,及三門上神彰十身,皆高二丈,又畫九子母及羅叉變像,宛有步武之態(tài)。由是天下畫流云集于是,莫不鼠伏。乃為畫人妒其才識,后伺間隙,乃從容言于克用曰:韓求、李祝有文武經(jīng)術(shù)大略,今在陜郊畫日久矣,辭多不順,言大王有異圖。時克
用方與子存勖畫定大謀,忽聞求、祝之言,慮事泄見害,乃矯稱按察境內(nèi),徑往陜郊臨觀求、祝畫壁??擞绵诞惥弥?,特加慰勞,仍命酒張樂以宴求、祝??擞迷唬何岱接袡u楫松舟之興,與子同泛可乎求、祝曰:諾。逮濟中流,求、祝俱醉,克用皆溺之。人問其故??擞脤υ唬呵?、祝,畫之宗師也,天下號為第一。其神筆精,慮散入別境故也。時君子太息而語曰:懷異志,殺善人,死無日矣。克用尋薨于太原,時梁開平二年也??闪猩衿贰?br /> 張圖,字仲謀,河南洛陽人。朱梁太祖在藩鎮(zhèn)日,圖掌行軍資糧簿籍,故時人呼為張將軍。圖少穎悟而好丹青,又善潑墨山水,皆不由師授,自致神妙,亦不法今古,自成一體。尤長大像。梁龍德中洛陽廣愛寺沙門義暄盛置金幣,邀四方奇筆畫三門兩壁。時處士跋異號為絕筆,乃來應(yīng)募。異方草定畫樣,云用朽木描畫。圖忽立其后,長揖而語曰:知跋君敏手,圖來贊貳。異方自負,乃笑而答曰:吾嘗謂畫之圣在吾手筆,自馀畫者不得其門而入,又安得至于圣乎爾不知跋異之名。且顧、陸,吾曹之友也。吾豈須贊貳然后為功哉!圖亦欣然,復(fù)曰:愿繪右壁,或不克意,則請圬墁之。異愈怒,乃授朽木大筆于圖。圖捧之,遂投朽木于地,就西壁不假朽約,搦管揮寫,倏忽成折腰報事師者,從以三鬼。異乃瞪目跛躇,驚拱而言曰:子豈非張將軍乎圖搦管厲聲曰:然。異乃雍容而謝曰:抑嘗聞將軍之名,誠未拜將軍之面。逮觀神筆鋸利,信所謂事辭稱其經(jīng)者也。此二壁非異所能也。遂引退,圖亦不}為讓,遂專其功。洛陽為之謠言,且譏異也。語在異評。圖乃于東壁畫水神一座,直視西壁報事師者,其意思高遠,視之如
生,今并存焉。予又嘗于武宗元第觀圖所畫十王地藏一軸,綽有善護慈悲相,于今寶藏之。可列神品。
朱瑤,字溫琪,不知何處人。幼學吳道子筆跡,由是知名。瑤嘗客游雍洛間。時河南府金真觀請瑤畫經(jīng)相及周廡中門列壁,世稱神筆。后以歷年浸遠,頹剝傾圮,索然殆盡,今所存者,惟三清殿東一壁及長壽院內(nèi)輪子金剛菩薩等各高六七尺。俗傳昔會節(jié)園中鑿移至此,深為謬矣。
跋異,汧陽人。眉目疏秀,舉止詳雅,而性沉厚。然善畫佛道鬼神及大像。異持能頗自負,抑嘗于廣愛寺為張圖排斥,洛陽謠言曰:赫赫洛下,惟說異畫。張氏出頭,跋異無價。亦有慚色。后福先寺請異畫大殿護法善神,異方朽約,忽一人自稱曰:吾姓李,滑臺人;有名善畫羅漢,故鄉(xiāng)里呼吾為李羅漢,當與汝對畫,角其拙巧,以沽名譽。異亦默思,恐如張圖者,遂固讓西壁與之。異乃竭精佇思,意與筆會,屹成一神,侍從嚴毅,又設(shè)色鮮麗。此蓋平生之所未能者,盡功于是。時京洛士人,爭來品藻。李氏乃縱觀異畫,見其精妙入神,非己所及,遂手足失措。時人謠曰:李生來,跋君怕,不意今卻增價,不畫羅漢畫駝馬。由是異大有得色,遂夸咤曰:昔吾敗于張將軍,今取捷于李羅漢。李氏深有怍色,倏起如廁,久而不出。人競怪而往視之,李已縊于步檐下矣。異遂藁葬于城北之僧園??闪忻钇?。
曹仲元,建康豐城人。少學吳生,攻畫佛及鬼神。仕偽南唐主李璨為待詔。仲元凡命意搦管,能奪吳生意思,時人器之。仲元后乃頓棄吳法,自立一格,而落墨致細,傅寫明澤,南州士人,咸器重之。后瓊嘗命仲元畫寶志公
石壁,冠絕當時。故江介遠近佛廟神祠,尤多筆跡。
陶守立,池陽人。世業(yè)儒,性明悟,有大志。少通經(jīng)史,能屬文。南唐李塬保大九年春,守立程文不利,退處齊山,禁門卻掃,屏絕交友,偃息蓬蓽,琴棋詩酒外,以丹青自娛。然長于神像鬼神,庭院殿閣、子女奴隸、車馬山水靡不精妙。亦嘗適興于所居草堂畫山路早行,及建康清涼寺浴堂門側(cè)畫水,南州識者,莫不欽嘆。守立嘗畫羅漢一堂,為鄉(xiāng)人所得,尋獻于偽后主煜,遂籍帑府。會煜生辰,則張于后苑金山水閣,以資供養(yǎng)。其畫為時所賞如此。
王仁壽,汝南宛人。業(yè)儒,性通敏,頗涉文史,亦潛心繪畫。初學吳生,長于佛像鬼神及馬等。仁壽嘗于京師大相國寺凈土院大殿前畫八菩薩。今現(xiàn)存焉。耆舊傳云是吳道子筆,其精致如此。后晉出帝開運四年春正月,契丹偽天皇王耶律德光以兵犯闕。時仁壽及焦著、王靄并為德光掠歸。至我太祖至明大孝皇帝受禪享御,首遣驛使索仁壽等。時狄人方聽命本朝,會仁壽及著考終命,獨放王靄歸國。仁壽有子士元,最知名??闪忻钇贰?br /> 竹夢松,建康溧陽人。亦潛心圖畫,長于人物子女及宮殿景致。仕偽南唐主李璩為東川別駕。予嘗于判太原府侍郎王公第見夢松畫春景士女一軸,上有琮偽合同印及集賢院印記并存焉。其布景命意,綽約體態(tài),宛得周防之格。
陸晃,嘉禾人。性疏逸,不修人事,好交尚氣,每沉湎于酒。亦善丹鹱,多畫村野人物。凡酒興情逸,遇筆揮灑,出于臨時,略不預(yù)構(gòu),故妍丑互出,或在絕格,或入末品。時偽南唐主李琮常聞晃名,欲召之,會侍者譖之,
以謂晃好把酒歌舞,無臣子之體。璩由是疏遠之。
山水門第二
荊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業(yè)儒,博通經(jīng)史,善屬文。偶五季多故,遂退藏不仕,乃隱于太行之洪谷,自號洪谷子,常畫山水樹石以自適。時鄴都青蓮寺沙門大愚嘗乞畫于浩,寄詩以達其意,曰: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筆蹤。不求千澗水,止要兩株松。樹下留盤石,天邊縱遠峰。近巖幽濕處,惟藉墨煙濃。后浩亦畫山水圖以貽大愚,仍以詩答之曰:恣意縱橫掃,峰巒次第成。筆尖寒樹瘦,墨淡野云輕。巖石噴泉窄,山根到水平。禪房時一展,兼稱苦空情。浩著山水訣一卷,為友人投進之,至今藏之書府。亦嘗于京師雙林院畫寶隨落伽山觀自在菩薩一壁。予嘗于供奉李公第觀浩山水一軸,雖前輩未易過也。門生關(guān)仝最知名。
關(guān)仝,不知何許人。初師荊浩學山水。仝刻意力學,寢食都廢,意欲逾浩,后俗諺曰關(guān)家山水。時四方輻湊,爭求筆跡,其山中人物,惟求安定胡翼添畫耳。且仝之畫也,坐突巍峰,下瞰窮谷,卓爾峭拔者,仝能一筆而成。其疏擢之狀,突如涌出,而又峰巖蒼翠,林麓土石,加以地理平遠,磴道邈絕,橋彳勺村堡,杳漠皆備,故當時推尚之。
走獸門第三
胡瑯,山后契丹人。或云:瑯本慎州烏索固部落人。善畫番馬,骨格體狀,富于精神。其于穹廬部族,帳幕旗旆,弧矢鞍韉,或隨水草放牧,或在馳逐弋獵,而又胡天慘冽,沙磧平遠,能曲盡塞外不毛之景趣,信當時之神巧,絕代之精技與’。故人至于今稱之。予觀瑯之畫,凡握筆落墨,細入毫芒,而器度精神,富有筋骨。然纖微精致,未有如瑯之比者也。
東丹王贊華,契丹大姓,乃耶律德光之外戚,善畫馬之權(quán)奇者。梁唐及晉初,凡北邊防戍及榷易商人常得贊華之畫,工甚精致,至京師,人多以金帛質(zhì)之。予于贊善大夫趙公第見贊華畫馬,骨法勁快,不良不駑,自得窮荒步驟之態(tài)。其所短者,設(shè)色粗略,人物短小,此其失也。
花竹翎毛門第四
鍾隱,字晦叔,天臺人。少清悟,不嬰俗事,好肥遁自處。嘗卜居閑曠,結(jié)茅室以養(yǎng)恬和之氣。亦好畫花竹禽鳥以自娛,凡舉筆寫像,必致精絕,時無倫擬者。尤喜畫鷂子、白頭翁、鶚鳥、班鳩,皆有生態(tài)。尤長草棘樹木。其畫在江南者,悉為南唐李煜所有,親筆題署及以偽璽印之。升元中,齊安張校尉得隱畫鶚子鳥二軸,張之賓次。時金昌宗題詩曰:為厭翻翔下葦叢,戢翰側(cè)腦思何窮。侍童莫便褰簾過,只恐驚飛入碧空。其為人珍賞之多此類。
門生郭權(quán)輝,亦有能名。
郭權(quán)輝,北海營丘人,俗呼郭將軍。世為山東右姓。初師天臺鍾隱,攻畫飛走像。權(quán)輝亦常于別墅特構(gòu)一第止畜鳥等。權(quán)輝每澄思滌慮,縱玩于其間。故凡舉意肆筆,率得其真。予嘗于武宗元及富商高氏第見權(quán)輝畫架上鷂子二軸,精妙入神,故今之人呼為郭將軍鷂子。又善布野景草木,為今昔所貴。
施磷,字仲寶,京兆藍田人。善畫生竹,為當時絕技。予嘗觀磷畫十幅竹圖,凡老根薄石,筍枝附籜,扶疏交映,青翠滿庭,宛得三湘高秋之野色。故后周起居郎韋重過留題曰:枯籜危根繳石頭,千竿交映近清流??罢渲賹毟F幽筆,留得荊湘一片秋。
丁謙,晉陵義興人。始師蕭說雜畫,后專寫生竹,時號第一。予嘗覽謙畫倒崖及病竹,筆法快利,根瘦枝縮,誠得危掛雕瘁之狀。可列能品。
屋木門第五
衛(wèi)賢,京兆人。仕南唐為內(nèi)供奉。初師尹繼昭,后刻苦不倦,執(zhí)學吳生。長于樓觀殿宇,盤車水磨,于時見稱。予嘗于富商高氏家觀賢畫盤車水磨圖,及故大丞相文懿張公第有春江釣叟圖,上有南唐李煜金錯書漁父詞二首。其一曰:閬苑有情千里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其二曰:一棹春風一葉舟,一輪繭縷一輕鉤?;M渚,酒盈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何遇,河南長水人。善畫宮室池閣。竊慕衛(wèi)賢筆法,
故聲華大振。尤善山水樹石,為當時所稱。其間人物則假手于人??闪心芷?。
塑作門第六
楊惠之,不知何處人。唐開元中,與吳道子同師張僧繇筆跡,號為畫友,巧藝并著,而道子聲光獨顯。惠之遂都焚筆硯,毅然發(fā)憤,專肆塑作,能奪僧繇畫相,乃與道子爭衡。時人語曰: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其為人稱嘆也如此?;葜畤L于京兆府長樂鄉(xiāng)北太華觀塑玉皇尊像,及汴州安業(yè)寺口王院大殿內(nèi)佛像,睿宗延和元年七月二十七改為大相國寺。及枝條千佛東經(jīng)藏院殿后三門二神當?shù)罹S摩居士像,又于河南府廣愛寺三門上五百羅漢,及山亭院楞伽山,皆惠之塑也。先是惠之將塑楞伽山也,乃為大義凈三藏咒其土,故至于今跛行喙息_螺飛蠕動及諸飛禽悉不敢至山所。其精絕殊圣,古無倫比。逮唐末廣政中,冤句人黃巢賊亂京洛,焚燎寺宇幾盡矣,惟惠之手跡,惜其神妙,率不殘毀。故楞伽山亭凡留題詩板近逾百首,竟為判西京留守刑部侍郎晁直諒悉劃去之,今存者止三百首爾。其一成紀李琪題目:善高天外遠,方丈海中遙。自有山神護,應(yīng)無劫火燒。壞文侵古壁,飛劍出寒霄。何以蒼蒼色,嚴妝十七朝。其二洛陽首座沙門凈顯曰:靈異不能棲鳥雀,幽奇終不著猿猱。為經(jīng)巢踐應(yīng)無損,縱使秦驅(qū)也漫勞。珍重昔賢留像跡,陵遷谷變自堅牢。本失二句。且惠之之塑,抑合相術(shù),故為今古絕技。惠之嘗于京兆府塑倡優(yōu)人留杯亭,像成之日,惠之亦手裝染之,遂于市會中
面墻而置之。京兆人視其背,皆曰:此留杯亭也。其神巧多此類。后著塑訣一卷行于世。
劉九郎,失其名,不知何許人也。嘗于河南府南宮大殿塑三清大帝尊像及門青龍白虎及守殿等神,稱為神巧。時廣愛寺東法華院主惠月聞九郎名,乃請塑九子母。后工畢,聲動天下?;菰履艘晕灏倬嚦曛>爬傻弥?,不委謝而去。又于長壽寺大殿中塑臥孩兒一,京邑士人無不欽嘆?;蛉朔Q曰:廣愛寺九子母,乃劉君技之絕者也。九郎乃莞爾言曰:吾之所塑九子母者三,今豳者第一,陜郊者第二,廣愛者第三,焉得謂之絕時人嘆其精致。
王溫,不知何處人。善裝鸞彩畫,其精功妙技為古今絕手。先是有唐中宗大和昭孝皇帝神龍二年丙午歲,有汴少安業(yè)寺沙門惠云唐之汴卅『宣城軍節(jié)度,即今京師也。安業(yè)寺,即今大相國寺也。往濮陽成寺得彌勒瑞像樣,高一丈八尺。后歸寺鑄成,欲于安業(yè)安置,乃為本寺僧眾嫉而拒之?;菰颇擞诎矘I(yè)寺東偏別營建國寺而安之。睿宗興孝皇帝延和初,建國寺被毀,其像將遷入安業(yè),夜有瑞光現(xiàn)。會官吏敷奏,尋敕改建國寺為大相國寺,后賜御書額,乃省安業(yè)寺屬焉,則今之京師左街大相國寺是也?;菰畦T成金像時,為本寺僧眾嫉其能而不許安置,惠云遂以囊篋所有,乃資歙州司馬鄭景之第安置。及掘地得碑,乃北齊文宣皇帝天保二年辛未歲置建國寺也。時為采訪使韋嗣立知之,仍復(fù)命為建國寺,俾惠云主之,實嗣立命也。建國寺,今藥師院是也,延和元年壬申歲,王志惜為汴州采訪使,奉詔毀拆治內(nèi)無額祠廟,建國寺尋被毀拆,其金像為安業(yè)寺所遷。時其萬夫眾力,不能少動,而佛面現(xiàn)白毫金相瑞光,上燭于天。時王志惜郎中賀蘭務(wù)溫、錄事焦立功具實聞奏,尋準前制,改故建國寺為大相國寺,仍并安業(yè)寺而屬焉。至明宗至道皇帝先天元年
即位,乃尊睿宗為太上星,是年十月二十五太上星乃手書大相國寺額賜焉,今大相國寺是也。今寺額乃本朝太宗皇帝御書也。寺之大殿彌勒瑞像則惠云所鑄者也,其金像彩畫則溫所裝者也。及觀其金像彩畫圣容,能具種種大慈大悲端嚴相好,誠得當來下生善現(xiàn)救護之意。又觀頭上肉髻發(fā)維琉璃色于身圓光中有千萬億堅束迦寶以奉莊嚴,則溫之功不可謂不至矣。識者曰:夫裝鸞,塑像之羽翼,是即是矣,故得預(yù)十絕之一。而勒于寺之碑者,正謂是也。今大相國寺有十絕碑,其略目一,大殿金裝圣容金粉,面肉色,并三門下善神一對,匠人王溫具一絕也。
雕木門第七
伎巧夫人嚴氏,乃沙門蘊能妹也。形質(zhì)枯瘁,鼻多長毛,而性開達明悟,恭肅柔和,尤好佛陀大教。及善鼓琴,亦能雕木。后隨兄蘊能居馀杭。嘗得檀香木一段盈赤,夫人乃刻作瑞蓮山龕門。雕成細真珠八花球露重網(wǎng),然后透刀刻成五百羅漢眾相,其形相侍從一一互出,皆慈覺法相。時郡將給事中馬公聞之,乃令健步索而觀之。馬公一見,驚其神巧,遂露章貢于章圣皇帝。上目之,嘉嘆移刻,乃賜金帛有差,仍命嚴氏為伎巧夫人。其為上旌寵也如此。
林泉高致
郭熙,字淳夫,溫縣人。官翰林待詔直長。以善畫有名于世。郭思,字得之。郭熙之子。元豐五年進士,官至徽猷閣待制、秦鳳路經(jīng)略安撫使?!读秩咧隆酚嬌剿?、畫意、畫訣、畫題、畫格拾遺五篇,前四篇皆郭熙之詞,而郭思為之注,畫格拾遺則為郭思記其父生平畫跡。郭思又有《畫記》一篇,其父在神宗時寵遇之事?!端膸烊珪凡⑷搿读秩咧隆罚癫讳?。
林泉高致
[宋]郭熙郭思
序
語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謂禮、樂、射、御、書、數(shù)。書,畫之流也。易之山墳、氣墳、形墳出于三氣,山如山,氣如氣,形如形,皆畫之椎輪。黃帝制衣裳,有章數(shù)或繪,皆畫本也。故舜十二章,山龍華蟲,日觀古人象。爾雅曰:畫,象也。言象之所以為畫爾。易卦說觀象,系辭謂此語繪事后素。周禮:繪畫之事后素功。畫之本甚大且遠。自古說伏羲畫八卦,讀為今汝畫之畫,畫文訓為止,不知畫八卦為何等義。故畫當為畫,但今畫出于后世,其實止用畫字爾。又今之古文篆籀禽魚,皆有象形之體,即象形畫之法也。思砂}』角時侍先子游泉石,每落筆必曰:畫山水有法,豈得草草。思聞一說,旋即筆記。今收拾纂集殆數(shù)十百條,不敢失墜,用貽同好。
噫,先子少從道家之學,吐故納新,本游方外。家世無畫學,蓋天性得之,遂游藝于此以成名。然于潛德懿行、孝友仁施為深,則游焉息焉,此志子孫當曉之也。
山水訓
君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園,養(yǎng)素所常處也;泉石,嘯傲所常樂也;漁樵,隱逸所常適也;猿鶴,飛鳴所常親也。塵囂韁鎖,此人情所常厭也。煙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見也。直以太平盛日,君親之心兩隆,茍潔一身出處,節(jié)義斯系,豈仁人高蹈遠引,為離世絕俗之行,而必與箕穎埒素黃綺同芳哉!白駒之詩,紫芝之詠,皆不得已而長往者也。然則林泉之志,煙霞之侶,夢寐在焉,耳目斷絕,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窮泉壑,猿聲鳥啼依約在耳,山光水色氵晃漾奪目,此豈不快人意,實獲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貴夫畫山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輕心臨之,豈不蕪雜神觀,溷濁清風也哉!畫山水有體,鋪舒為宏圖而無余,消縮為小景而不少??瓷剿嘤畜w,以林泉之心臨之則價高,以驕侈之目臨之則價低。
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須遠而觀之,方見得一障山川之形勢氣象。若士女人物,小小之筆,即掌中幾上,一展便見,一覽便盡,此皆畫之法也。
世之篤論,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
可游之為得,何者?觀今山川,地占數(shù)百里,可游可居之處十無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謂此佳處故也。故畫者當以此意造,而鑒者又當以此意窮之,此之謂不失其本意。
畫亦有相法,李成子孫昌盛,其山腳地面皆渾厚闊大,上秀而下豐,合有后之相也,非特謂相兼,理當如此故也。
人之學畫,無異學書,今取鐘、王、虞、柳,久必入其仿佛。至於大人達士,不局於一家,必兼收并覽,廣議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后為得。今齊魯之士惟摹營丘,關(guān)陜之士惟摹范寬,一己之學,猶為蹈襲,況齊魯關(guān)陜,輻員數(shù)千里,州州縣縣,人人作之哉!專門之學,自古為病,正謂出于一律,而不肯聽者,不可罪不聽之人,迨由陳跡,人之耳目喜新厭故,天下之同情也,故予以為大人達士不局於一家者,此也。
柳子厚善論為文,余以為不止於文。萬事有訣,盡當如是,況于畫乎!何以言之?凡一景之畫,不以大小多少,必須注精以一之。不精則神不專,必神與俱成之。神不與俱成則精不明;必嚴重以肅之,不嚴則思不深;必恪勤以周之,不恪則景不完。故積惰氣而強之者,其跡軟懦而不決,此不注精之病也;積昏氣而汨之者,其狀黯猥而不爽,此神不與俱成之弊也。以輕心挑之者,其形略而不圓,此不嚴重之弊也;以慢心忽之者,其體疏率而不齊,此不恪勤之弊也。故不決則失分解法,不爽則失瀟灑法,不圓則失體裁法,不齊則失緊慢法,此最作者之大病出,然可與明者道。
思平昔見先子作一二圖,有一時委下不顧,動經(jīng)一二十日不向,再三體之,是意不欲。意不欲者,豈非所謂惰氣者乎!又每乘興得意而作,則萬事俱忘,及事汨志撓,外物有一則亦委而不顧。委而不顧者,豈非所謂昏氣者乎!凡落筆之日,必明窗凈幾,焚香左右,精筆妙墨,盥手滌硯,如見大賓,必神閑意定,然后為之,豈非所謂不敢以輕心挑之者乎!已營之又徹之,已增之又潤之,一之可矣又再之,再之可矣又復(fù)之,每一圖必重復(fù)終始,如戒嚴敵然后畢,此豈非所謂不敢以慢心忽之者乎!所謂天下之事,不論大小,例須如此,而后有成。先子向思每丁寧委曲,論及于此,豈非教思終身奉之以為進修之道耶!
學畫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臨其上而瞰之,則花之四面得矣。學畫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則竹之真形出矣。學畫山水者何以異此?蓋身即山川而取之,則山水之意度見矣。真山水之川谷遠望之以取其勢,近看之以取其質(zhì)。真山水之云氣四時不同:春融,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畫見其大象而不為斬刻之形,則云氣之態(tài)度活矣。真山水之煙嵐四時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畫見其大意而不為刻畫之跡,則煙嵐之景象正矣。真山水之風雨遠望可得,而近者玩習不能究錯縱起止之勢,真山水之陰晴遠望可盡,而近者拘狹不能得明晦隱見之跡。山之人物以標道路,山之樓觀以標勝
概,山之林木映蔽以分遠近,山之溪谷斷續(xù)以分淺深。水之津渡橋梁以足人事,水之漁艇釣竿以足人意,大山堂堂為眾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岡阜林壑為遠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當陽而百辟奔走朝會,無偃蹇背卻之勢也。長松亭亭為眾木之表,所以分布以次藤蘿草木為振契依附之師帥也,其勢若君子軒然得時,而眾小人為之役使。無憑陵愁挫之態(tài)也。山近看如此,遠數(shù)里看又如此,遠十數(shù)里看又如此,每遠每異,所謂"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側(cè)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異,所謂"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數(shù)十百山之形狀,可得不悉乎!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謂"四時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陰睛看又如此,所謂"朝暮之變態(tài)不同"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數(shù)十百山之意態(tài),可得不究乎!春山煙云連綿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陰人坦坦,秋山明凈搖落人肅肅,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畫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畫之景外意也。見青煙白道而思行,見平川落照而思望,見幽人山而思居,見巖扃泉石而思游??创水嬃钊似鸫诵?,如將真即其處,此畫之意外妙也。
東南之山多奇秀,天地非為東南私也。東南之地極下,水潦之所歸,以漱濯開露之所出,故其地薄,其水淺,其山多奇峰峭壁,而斗出霄漢之外,瀑布千丈飛落于霞云之表。如華山垂溜,非不千丈也,如華山者鮮爾,縱有渾厚者,亦多出地上,而非出地中也。
西北之山多渾厚,天地非為西北偏也。西北之地極高,水源之所出,以岡隴擁腫之所埋,故其地厚,其水深,
其山多堆阜盤礴而連延不斷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頂而迤邐拔萃于四逵之野。如嵩山少室,非不拔也,如嵩少類者鮮爾,縱有峭拔者,亦多出地中而非地上也。
嵩山多好溪,華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別岫,常山多好列岫,泰山特好主峰,天臺、武夷、廬、霍、雁蕩、岷峨、巫峽、天壇、王屋、林廬、武當,皆天下名山巨鎮(zhèn),天地寶藏所出,仙圣窟宅所隱,奇崛神秀莫可窮,其要妙欲奪其造化,則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飽游飫看,歷歷羅列于胸中,而目不見絹素,手不知筆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吾畫,此懷素夜聞嘉陵江水聲而草圣益佳,張顛見公孫大娘舞劍器而筆勢益俊者也。今執(zhí)筆者所養(yǎng)之不擴充,所覽之不淳熟,所經(jīng)之不眾多,所取之不精粹,而得紙拂壁,水墨遽下,不知何以掇景于煙霞之表,發(fā)興于溪山之顛哉!后主妄語,其病可數(shù)。何謂所養(yǎng)欲擴充?近者畫手有《仁者樂山圖》,作一叟支頤于峰畔,《智者樂水圖》作一叟側(cè)耳于巖前,此不擴充之病也。蓋仁者樂山宜如白樂天《草堂圖》,山居之意裕足也。智者樂水宜如王摩詰《輞川圖》,水中之樂饒給也。仁智所樂豈只一夫之形狀可見之哉!何謂所覽欲淳熟?近世畫工,畫山則峰不過三五峰,畫水則波不過三五波,此不淳熟之病也。蓋畫山,高者、下者、大者、小者,盎碎向背,顛頂朝揖,其體渾然相應(yīng),則山之美意足矣。畫水,齊者、淚者、卷而飛激者、引而舒長者,其狀宛然自足,則水態(tài)富贍也。何謂所經(jīng)之不眾多?近世畫手生于吳越者,寫東南之聳瘦;居咸秦者,貌關(guān)隴之壯;浪學范寬者,乏營丘之秀;媚師王維者,缺關(guān)仝之風骨。凡此之類,咎在于所經(jīng)之不眾多也。何謂所取之不精粹?千里之山不能盡奇,萬里之水豈能盡秀。太行枕華夏而面目者,林慮泰山占齊魯而勝絕者,龍巖一概畫之,版圖何異?凡此之類,咎在于所取之不精
粹也。故專于坡陀失之粗,專于幽閑失之薄,專于人物失之俗,專于樓觀失之冗,專于石則骨露,專于土則肉多。筆跡不混成謂之疏,疏則無真意;墨色不滋潤謂之枯,枯則無生意。水潺氵爰則謂之死水,云不自在則謂之凍云,山無明晦則謂之無日影,山無隱見則謂之無煙靄。今山日到處明,日不到處晦,山因日影之常形也。明晦不分焉,故曰無日影。今山煙靄到意隱,煙靄不到處見,山因煙靄之常態(tài)也。隱見不分焉,故日無煙靄。
山,大物也,其形欲聳撥,欲偃蹇,欲軒豁,欲箕踞,欲盤礴,欲渾厚,欲雄豪,欲精神,欲嚴重,欲顧盼,欲朝揖,欲上有蓋,欲下有乘,欲前有據(jù),欲后有倚,欲下瞰而若臨觀,欲下游而若指麾,此山之大體也。
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靜,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環(huán),欲肥膩,欲噴薄,欲激射,欲多泉,欲遠流,欲瀑布插天,欲濺撲入地,欲漁釣怡怡,欲草木欣欣,欲挾煙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輝,此水之活體也。
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fā),以煙云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秀媚。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漁釣而曠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山有高有下,高者血脈在下,其肩股開張,基腳壯厚,巒岫岡勢培擁相勾連,映帶不絕,此高山也。故如是高山謂之不孤,謂之不什。下者血脈在上,其顛半落,項領(lǐng)相
攀,根基龐大,堆阜臃腫,直下深插,莫測其淺深,此淺山也。故如是淺山謂之不薄,謂之不泄。高山而孤,體干有什之理,淺山而薄,神氣有泄之理,此山水之體裁也。
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貴堅深而不淺露。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貴周流而不凝滯。
山無煙云如春無花草。
山無云則不秀,無水則不媚,無道路則不活,無林木則不生,無深遠則淺,無平遠則近,無高遠則下。
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疊,平遠之意沖融而縹縹緲緲。其人物之在三遠也,高遠者明了,深遠者細碎,平遠者沖淡。明了者不短,細碎者不長,沖淡者不大,此三遠也。
山有三大,山大于木,木大于人。山不數(shù)十里如木之大,則山不大;木不數(shù)十百如人之大,則木不大。木之所以比夫人者,先自其葉,而人之所以比大木者,先自其頭。木葉若干可以敵人之頭,人之頭自若干葉而成之,則人之大小,木之大小,山之大小,自此而皆中程度,此三大也。
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水欲遠,盡出之則不遠,掩映斷其派則遠矣。蓋山盡出不唯無秀撥之高,兼何異畫碓嘴!水盡出不唯無盤折之遠,兼何異畫蚯蚓!
正面溪山林木盤折,委曲鋪設(shè),其景而來不厭其詳,所以足人目之近尋也。傍邊平遠,嶠嶺重疊,鉤連縹緲而去,不厭其遠,所以極人目之曠望也。遠山無皴,遠水無
波,遠人無目。非無也,如無耳。
畫意
世人止知吾落筆作畫,卻不知畫非易事。莊子說畫史"解衣盤礴",此真得畫家之法。人須養(yǎng)得胸中寬快,意思悅適,如所謂易直子諒,油然之心生,則人之笑啼情狀,物之尖斜偃側(cè),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覺見之于筆下。晉人顧愷之必構(gòu)層樓以為畫所,此真古之達士!不然,則志意已抑郁沈滯,局在一曲,如何得寫貌物情,攄發(fā)人思哉!假如工人斫琴得嶧陽孤桐,巧手妙意洞然于中,則樸材在地,枝葉未披,而雷氏成琴,曉然已在于目。其意煩悖體,拙魯悶嘿之人,見銛鑿利刀,不知下手之處,焉得焦尾五聲揚音于清風流水哉!更如前人言"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哲人多談此言,吾人所師。余因暇日閱晉唐古今詩什,其中佳句有道盡人腹中之事,有裝出目前之景,然不因靜居燕坐,明窗凈幾,一炷爐香,萬慮消沉,則佳句好意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即畫之主意亦豈易!及乎境界已熟,心手已應(yīng),方始縱橫中度,左右逢原。世人將就率意,觸情草草便得,思因記先子嘗所誦道古人清篇秀句,有發(fā)于佳思而可畫者,并思亦嘗旁搜廣引,先子謂為可用者,咸錄之于下:
女兒山頭春雪消,路傍仙杏發(fā)柔條。心期欲去知何日,惆望回車下野橋。──羊士諤《望女兒山》
獨訪山家歇還涉,茅屋斜連隔松葉。主人聞?wù)Z未開門,繞籬野菜飛黃蝶。──長孫左輔《尋山家》
南游兄弟幾時還,知在三湘五嶺間,獨立衡門秋水
闊,寒鴉飛去日沈山。──竇鞏
釣罷孤舟系葦梢,酒開新甕<魚乍>開包。自從江浙為漁父,二十余年手不叉。──無名氏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渡水蹇驢只耳直,避風羸仆一肩高。──盧雪詩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王摩詰
六月杖藜來石路,午陰多處聽潺氵爰。──王介甫
數(shù)聲離岸擄,幾點別州山。──魏野
遠水兼天凈,孤城隱霧深。──老杜
犬眠花影地,牛牧雨聲陂。──李后村
密竹滴殘雨,高峰留夕陽。──夏疾叔簡
天遙來雁小,江闊去帆孤。──姚合
雪意未成云著地,秋聲不斷雁連天。──錢惟演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yīng)物
相看臨遠水,獨自坐孤舟。──鄭谷
畫訣
凡經(jīng)營下筆,必合天地。何謂天地?謂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間方立意定景。見世之初學,據(jù)案把筆下去,率爾立意,觸情涂抹,滿幅看之,填塞人目,已令人意不快,那得取賞于瀟灑,見情于高大哉!
山水先理會大山,名為主峰。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遠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于此,故曰主峰,如君臣上下也。
林石先理會大松,名為宗老。宗老意定,方作以次,雜窠、小卉、女蘿、碎石,以其一山表之于此,故曰宗老,如君子小人也。
山有戴土,山有戴石。土山戴石,林木瘦聳;石山戴土,林木肥茂。木有在山,木有在水。在山者,土厚之處有千尺之松;在水者,土薄處有數(shù)尺之檗。水有流水,石有
盤石;水有瀑布,石有怪石。瀑布練飛于林木表,怪石虎蹲于路隅。雨有欲雨,雪有欲雪;雨有大雨,雪有大雪;雨有雨霽,雪有雪霽;風有急風,云有歸云;風有大風,云有輕云。大風有吹沙走石之勢,輕云有薄羅引素之容。店舍依溪不依水沖,依溪以近水,不依水沖以為害?;蛴幸浪疀_者,水雖沖之,必無水害處也。村落依陸不依山,依陸以便耕,不依山以為耕遠。或有依山者,山之間必有可耕處也。
大松大石必畫于大岸大波之上,不可作于淺灘平渚之邊。
一種使筆不可反為筆使,一種用墨不可反為墨用。筆與墨,人之淺近事,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縱,又焉得成絕妙也哉!此亦非難,近取諸書法,正與此類也。故說者謂王右軍喜鵝,意在取其轉(zhuǎn)項。如人之執(zhí)筆轉(zhuǎn)腕以結(jié)字,此正與論畫用筆同。故世之人多謂善書者往往善畫,蓋由其轉(zhuǎn)腕用筆之不滯也?;蛟荒煤稳??答曰:用焦墨,用宿墨,用退墨,用埃墨,不一而足,不一而得。(詳見下文)
硯用石,用瓦,用盆,用甕,片墨用精墨而已,不必用東川與西山,筆用尖者、圓者、粗者、細者、如針者、如刷者。運墨有時而用淡墨,有時而用濃墨,有時而用焦墨,有時而用宿墨,有時而用退墨,有時而用廚中埃墨,有時而取青黛雜墨水而用之。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潤而不枯燥。用濃墨、焦墨欲特然取其限界,非濃與焦則松林石角不了然,故爾了然,然后用青墨水重疊過之,即墨色分明,常如霧露中出也。淡墨重疊旋旋而取之,謂
之干淡。以銳筆橫臥惹惹而取之謂之皴,擦以水墨再三而淋之謂之渲,以水墨滾同而澤之謂之刷,以筆頭直往而指之謂之扌卒,以筆頭特下而指之謂之擢。以筆端而注之謂之點,點施于人物,亦施于木葉,以筆引而去之謂之畫,畫施于樓屋,亦施于松針。雪色用淡濃墨作濃淡,但墨之色不一而染就煙色就縑素本色縈拂,以淡水而痕之,不可見筆墨跡。風色用黃土或埃墨而得之,土色用淡墨、埃墨而得之。石色用青黛和墨而淺深取之,瀑布用縑素本色,但焦墨作其旁以得之。
水色春綠、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蒼、秋凈、冬黯。畫之處所須冬燠夏涼,宏堂邃宇,畫之志思須百慮,不干神盤意豁。老杜詩所謂"五日畫一水,十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蹙逼,王宰始肯留真跡",斯言得之矣!
畫題
世說所載戴安道一事:安道就陳留范宣學,宣之讀書抄書,安道皆學;至于安道學畫,宣乃以為無用而不喜。安道于是取南都賦為宣畫,其所賦內(nèi)前代衣冠宮室人物鳥獸草木山川,莫不畢具,而一一有所證據(jù),有所征考。宣躍然從之曰:畫之有益如是。然后重畫。然則自帝王名公巨儒相襲而畫者,皆有所為述作也。如今成都周公禮殿,有西晉益州刺史張牧畫三皇五帝,三代至漢以來君臣賢圣人物燦然滿殿,令人識萬世禮樂。故王右軍恨不克見,而今為士大夫之室。則世之俗工下吏,務(wù)眩細巧,又
豈知古人于畫事別有意旨哉!
一種畫春夏秋冬各有始終曉暮之類,品意物色便當分解,況其間各有趣哉!其他不消拘四時,而經(jīng)史諸子中故事又各須臨時所宜者為可,謂如春有早春云景,早春雨景,殘雪早春,雪霽早春,雨霽早春,煙雨早春,寒云欲雨春,早春晚景,曉日春山,春云欲雨,早春煙靄,春云出谷,滿溪春溜,春雨春風作斜風細雨,春山明麗,春云如白鶴,皆春題也。
夏有夏山晴霽,夏山雨霽,夏山風雨,夏山早行,夏山林館,夏雨山行,夏山林木怪石,夏山松石平遠,夏山雨過,濃云欲雨,驟風急雨,又曰飄風急雨,夏山雨罷云歸,夏雨溪谷濺瀑,夏山煙曉,夏山煙晚,夏日山居,夏云多奇峰,皆夏題也。
秋有初秋雨過,平遠秋霽,亦曰秋山雨霽,秋風雨霽,秋云下隴,秋煙出谷,秋風欲雨,又曰西風欲雨,秋風細雨,亦曰西風驟雨,秋晚煙嵐,秋山晚意,秋山晚照,秋晚平遠,遠水澄清,疏林秋晚,秋景林石,秋景松石,平遠秋景,皆秋題也。
冬有寒云欲雪,冬陰密雪,冬陰霰雪,翔風飄雪,山澗小雪,四溪遠雪,雪后山家,雪中漁舍,<舟義>舟沽酒,踏雪遠沽,雪溪平遠,又曰風雪平遠,絕澗松雪,松軒醉雪,水榭吟風,皆冬題也。
曉有春曉,秋曉,雨曉,雪曉,煙風曉色,秋煙曉色,春靄曉色,皆曉題也。
晚有春山晚照,雨過晚照,雪殘晚照,疏林晚照,平川返照,遠水晚照,暮山煙靄,僧歸溪寺,客到晚扉,皆
晚題也。
松有雙松、三松、五松、六松,怪木、古木、老木,垂岸怪木,垂崖古木,喬松至一望松,皆視壽用青松、長松。
思嘗見先子作連山一望松,帶一望不斷之意,于一幅上為之一老人以一手撫面,前大松作極引望之意,其老人若為壽星所獻之人云。
石有怪石、坡石、松石,兼云松者也。林石兼之林木,秋江怪石,怪石之在秋江也,江上蓼花,蒹葭之致,可以映帶遠近作一二也。
云有云橫谷口,云出巖間,白云出岫,輕云下嶺。
煙有煙橫谷口,煙出溪上,暮靄平林,輕煙引素,春山煙嵐,秋山煙靄。
水有回溪濺瀑,松石濺瀑,云嶺飛泉,雨中瀑布,雪中瀑布,煙溪瀑布,遠水鳴榔,云溪釣艇。
雜有水村漁舍,憑高觀耨,平沙落雁,溪橋酒家,橋梁樵子,皆雜題也。
畫格拾遺
《早春晚煙》,驕陽初蒸,晨光欲動,曉山如翠,曉煙交碧,乍合乍離,或聚或散,變態(tài)不定,飄搖繚繞于叢林溪谷之間,曾莫知其涯際也。
《風雨水石》,猛風驟發(fā),大雨斜傾,瀑布飛空,湍奔射石,噴玉濺玉,交相濺亂,不知其源流之遠近也。
《古木平林》,層巒群立,怪木斜欹,影浸寒水,根蟠石
岸,輪萬狀,不可得而名也。(右上三圖乃郭熙所畫,溫縣宣圣殿三壁畫也)
《煙生亂山》,生絹六幅,皆作平遠,亦人之所難。一障亂山,幾數(shù)百里,煙嶂聯(lián)綿,矮林小宇,間見相映,看之令人意興無窮。此圖乃平遠之物也。
《朝陽樹梢》,縑素橫長六尺許,作近山遠山,山之前后神宇佛廟,津渡橋梁,縷分脈剖,佳思麗景,不可殫言。惟是于濃嵐積翠之間,以朱色而淺深之,自大山腰橫抹,以旁達于向后平遠,林麓煙云縹緲,一帶之上,朱綠相異,色之輕重,隱沒相得,畫出山中一番曉意,可謂奇作也。
《西山走馬圖》,先子作衡州時作此以付思。其山作秋意,于深山中數(shù)人驟馬出谷口,內(nèi)人墜下,人馬不大而神氣如生,先子指之曰:躁進者如此。自此而下,得一長板橋,有皂幘數(shù)人,乘款段而來者,先子指之曰:恬退者如此。又于峭壁之隈、青林之蔭,半出一野艇。艇中蓬庵,庵中酒書帙,庵前露頂坦腹一人,若仰看白云,俯聽流水,冥搜遐想之象。舟側(cè)一夫理楫,先之指之曰:斯則又高矣。
《一望松》,先子以二尺余小絹,作一老人倚松巖前,在一大松下,自此后作無數(shù)松,大小相聯(lián),轉(zhuǎn)嶺下澗,幾十百松,一望不斷。平未嘗如此布署,此物為文潞公壽意,取公子子孫孫,聯(lián)綿公相之義,潞公大喜。
圖畫見聞志
郭若虛,生平不詳。惟知宋神宗熙寧間曾為朝官,并預(yù)接伴北使事。本書上接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敘自唐末五代至于宋熙寧七年,凡一百五六十年間之名師藝士,流派本末,頗稱賅備。馬端臨稱為“看畫之綱領(lǐng)”。
提要
《圖畫見聞志》六卷,宋郭若虛撰。若虛不知何許人。書中有熙寧辛亥冬,被命接勞北使,為輔行語。則嘗為朝官,故得預(yù)接伴。陳振孫《書錄解題》云,自序在元豐中稱大父司徒公,未知何人。郭氏在國初無顯人,但有郭承祐耳。然今考史傳,并郭承祐亦不載,莫之詳也。是書馬端臨《文獻通考》作《名畫見聞志》,而《宋史 藝文志》、鄭樵《通志略》則所載與今本并同,蓋《通考》乃傳寫之誤。若虛以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絕筆唐末,因續(xù)為裒輯,自五代至熙寧七年而止,分敘論、記藝、故事拾遺、近事四門。鄧椿《畫繼》嘗議其評孫位、景樸優(yōu)劣倒置,由未嘗親至蜀中,目睹其畫。又謂江南王凝之花鳥,潤州僧修范之湖石,道士劉貞白之松石梅雀,蜀童詳、許中正之人物仙佛,邱仁慶之花,王延嗣之鬼神,皆熙寧以前名筆,而遺略不載。然一人之耳目,豈能遍觀海內(nèi)之丹青?若虛以見聞立名,則遺略原所不諱。況就其所載論之,一百五六十年之中,名人藝士,流派本末,頗稱賅備,實視劉道醇《畫評》為詳,未可以偶漏數(shù)人,遽見嗤點。其論制作之理,亦能深得畫旨,故馬端臨以為看畫之綱領(lǐng),亦未可以一語失當為玷也。
序
余大父司徒公,雖貴仕,而喜廉退恬養(yǎng)。自公之暇,唯以詩書琴畫為適。時與丁晉公、馬正惠蓄畫均,故畫府稱富焉。先君少列,躬蹈懿節(jié),鑒別精明,珍藏罔墜,欲養(yǎng)不逮,臨言感咽。后因諸族人間取分玩,緘滕罕嚴,日居月諸,漸成淪棄。賤子雖甚不肖,然于二世之好,敢不欽藏。嗟乎!逮至弱年,流散無幾。近歲方購尋遺失,或于親戚間以他玩交酬,凡得十余卷,皆傳世之寶。每宴坐虛庭,高懸素壁,終日幽對,愉愉然不知天地之大、萬物之繁;況乎驚寵辱于勢利之場,料得喪于奔馳之域者哉!復(fù)遇朋游覯止,亦出名蹤柬論,得以資深銓較,由之廣博。雖不與戴、謝并生,愚竊慕焉。又好與當世名士甄明體法,講練精微,益所見聞,當從實錄。昔唐張彥遠字愛賓嘗著《歷代名畫記》,其
間自黃帝時史皇而下總括畫人姓名,絕筆于永昌元年。厥后撰集者率多相亂,事既重迭,文亦繁衍。今考諸傳記,參較得失,續(xù)自永昌元年,后歷五季,通至本朝熙寧七年,名人藝士,編而次之。其有畫跡尚晦于時、聲聞未喧于眾者,更竢將來。亦嘗覽諸家畫記,多陳品第。今之作者,各有所長;或少也嫩而老也壯,或始也勤而終也怠。今則不復(fù)定品,唯筆其可紀之能、可談之事,暨諸家畫說。略而未至者,繼以傳記中述畫故事,并本朝事跡,采摭編次,厘為六卷,目之曰《圖畫見聞志》。后之博雅君子,或加點竄,將可取于萬一。郭若虛序。
總目
第一卷
敘論
總一十六事
第二卷
紀藝上
唐末二十七人
五代九十一人
第三卷
紀藝中
仁宗御畫
王公士夫一十三人
高尚二人
人物四十六人
傳寫七人
第四卷
紀藝下
此卷盡九十八人
山水門二十四人
花鳥門三十九人
雜畫門三十五人
第五卷
故事拾遺
唐朝
朱梁
王蜀
總二十七事
第六卷
近事
皇朝
孟蜀
大遼
高麗
總?cè)?br />
卷一
敘論
敘諸家文字 敘國朝求訪 敘自古規(guī)鑒 敘國朝求訪 敘圖畫名意 敘制作楷?! ≌撘鹿诋愔啤 ≌摎忭嵎菐煛 ≌撚霉P得失 論曹吳體法 論吳生設(shè)色 論婦人形相 論收藏圣像 論三家山水 論黃徐體異 論畫龍體法 論古今優(yōu)劣
敘諸家文字
自古及近代紀評畫筆,文字非一,難悉具載,聊以其所見聞,篇目次之。凡三十家。
《名畫集》南齊高帝撰
《古畫品錄》謝赫撰《裝馬譜》毛惠遠撰
《昭公錄》梁武帝撰
《僧繇錄》亡名氏 《畫說文》亡名氏
《述畫記》后魏孫暢之撰
《續(xù)畫品錄》陳姚最撰《后畫品錄》唐沙門彥悰撰
《畫斷》張懷瓘撰
《名畫獵精錄》亡名氏《后畫品錄》李嗣真撰
《雜色駿騎錄》韓干撰
《繪境》張璪撰《畫評》顧況撰
《續(xù)畫評》劉整撰
《公私畫錄》裴孝源撰《畫拾遺錄》竇蒙撰
《畫山水錄》吳恬撰。一名玢。
《唐朝名畫錄》朱景玄撰《歷代名畫記》張彥遠撰
《畫山水訣》荊浩撰。一名洪谷子。
《梁朝畫目》亡名氏《廣畫新集》蜀沙門仁顯撰
《益州畫錄》辛顯撰
《江南畫錄》亡名氏《江南畫錄拾遺》徐鉉撰
《廣梁朝畫目》皇朝胡嶠撰
《總畫集》黃休復(fù)撰《本朝畫評》劉道醇纂,符嘉應(yīng)撰。
敘國朝求訪
畫之源流,諸家備載。爰自唐季兵難,五朝亂離,圖畫之好,乍存乍失。逮我宋上符天命,下順人心,肇建皇基,肅清六合。沃野謳歌之際,復(fù)見堯風;坐客閑宴之余,兼窮繪事。太宗皇帝,欽明浚哲,富藝多才。時方諸偽歸真,四荒重譯,萬機豐暇,屢購珍奇。太平興國間,詔天下郡縣搜訪前哲墨跡圖畫。先是荊湖轉(zhuǎn)運使得漢張芝草書、唐韓干馬二本以獻之,韶州得張九齡畫像并文集九卷表進。后之繼者,難可勝紀。又勑待詔高文進、黃居寀,搜訪民間圖畫。端拱元年,以崇文院之中堂置秘閣,命吏部侍郎李至兼秘書監(jiān),點檢供御圖書。選三館正本書萬卷,實之秘監(jiān)以進御。退余藏于閣內(nèi),又從中降圖畫并前賢墨跡數(shù)千軸以藏之。淳化中閣成,上飛白書額,親幸,召近臣縱觀圖籍,賜宴。又以供奉僧元靄所寫御容二軸,藏于閣。又有天章、龍圖、寶文三閣。后苑有圖書庫,皆藏貯圖書之府。秘閣每歲因暑伏曝,近侍暨館閣諸公張筵縱觀。圖典之盛,無替天祿、石渠、妙楷、寶跡矣。
敘自古規(guī)鑒
《易》稱「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褂衷唬骸赶笠舱摺O翊苏咭??!箛L考前賢畫論,首稱像人,不獨神氣骨法衣紋向背為難。蓋古人必以圣賢形像、往昔事實,含毫命素。制為圖畫者,要在指鑒
賢愚,發(fā)明治亂。故魯?shù)罴o興廢之事,麟閣會勛業(yè)之臣,跡曠代之幽潛,托無窮之炳煥。昔漢孝武帝欲以鉤弋趙婕妤少子為嗣,命大臣輔之。惟霍光任重大,可屬社稷。乃使黃門畫者畫《周公負成王朝諸侯》以賜光。孝成帝游于后庭,欲以班婕妤同輦載。婕妤辭曰:「觀古圖畫,圣賢之君,皆有名臣在側(cè)。三代末主,乃有嬖幸。今欲同輦,得無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太后聞之喜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又嘗設(shè)宴飲之會,趙、李諸侍中皆引滿舉白,談笑大噱。時乘輿幄坐,張畫屏風,畫紂醉踞妲己作長夜之樂。上因顧指畫問班伯曰:「紂為無道,至于是乎?」伯曰:「《書》云『乃用婦人之言』,何有踞肆于朝?所謂眾惡歸之,不如是之甚者也?!股显唬骸钙埐蝗舸耍藞D何戒?」伯曰:「沈湎于酒,微子所以告去也;式號式謼,大雅所以流連也。謂書淫亂之戒,其原在于酒?!股相叭粐@曰:「久不見班生,今日復(fù)聞讜言。」后漢光武明德馬皇后,美于色,厚于德,帝用嘉之。嘗從觀畫虞舜,見娥皇女英。帝指之戲后曰:「恨不得如此為妃?!褂智耙娞仗浦瘢笾笀蛟唬骸膏岛?,羣臣百僚恨不得為君如是!」帝顧而笑。唐德宗詔曰:「貞元己巳歲秋九月,我行西宮,瞻閎閣崇構(gòu),見老臣遺像,颙然肅然,和敬在色。想云龍之葉應(yīng),感致業(yè)之艱難,覩往思今,取類非遠。」文宗大和二年,自撰集《尚書》中君臣事跡,命畫工圖于太液亭,朝夕觀覽焉。漢文翁學堂,在益州大城內(nèi),昔經(jīng)頹廢。后漢蜀郡太守高朕復(fù)繕立,乃圖書古人圣賢之像、及禮器瑞物于壁。唐韋機為檀州刺史,以邊人僻陋,不知文儒之貴,修學館畫孔子七十二弟子、漢晉名儒像,自為贊,敦勸生徒。繇茲大化,夫如是。豈非文未盡經(jīng)緯,而書不能形容,
然后繼之于畫也。所謂與六籍同功,四時并運。亦宜哉!
敘圖畫名意
古之秘畫珍圖,名隨意立。典范則有《春秋》、《毛詩》、《論語》、《孝經(jīng)》、《爾雅》等圖,上古之畫,多遺其姓。其次后漢蔡邕有《講學圖》,梁張僧繇有《孔子問禮圖》,隋鄭法士有《明堂朝會圖》,唐閻立德有《封禪圖》,尹繼昭有《雪宮圖》;觀德則有《帝舜娥皇女英圖》亡名氏,隋展子虔有《禹治水圖》,晉戴逵有《列女仁智圖》,宋陸探微有《勛賢圖》;忠鯁則隋楊契丹有《辛毗引裾圖》,唐閻立本有《陳元達鎖諫圖》,吳道子有《朱云折檻圖》;高節(jié)則晉顧凱之有《祖二疎圖》,王廙有《木雁圖》,宋史藝有《屈原漁父圖》,南齊蘧僧珍有《巢由洗耳圖》;壯氣則魏曹髦有《卞莊刺虎圖》,宋宗炳有《獅子擊象圖》,梁張僧繇有《漢武射鮫圖》;寫景則晉明帝有《輕舟迅邁圖》,衛(wèi)協(xié)有《穆天子宴瑤池圖》,史道碩有《金谷園圖》,顧凱之有《雪霽望五老峯圖》;靡麗則晉戴逵有《南朝貴戚圖》,宋袁倩有《丁貴人彈曲項琵琶圖》,唐周昉有《楊妃架雪衣女亂雙陸局圖》;風俗則南齊毛惠遠有《剡中溪谷村墟圖》,陶景真有《永嘉屋邑圖》,隋楊契丹有《長安車馬人物圖》,唐韓滉有《堯民鼓腹圖》。以上圖畫雖不能盡見其跡,前人載之甚詳。但愛其佳名,聊取一二,類而錄之。
敘制作楷模
大率圖畫,風力氣韻,固在當人。其如種種之要,不可不察也。畫人物者必分貴賤氣貌、朝代衣冠。釋門則有善功
方便之顏,道像必具修真度世之范,帝王當崇上圣天日之表,外夷應(yīng)得慕華欽順之情,儒賢即見忠信禮義之風,武士固多勇悍英烈之貌,隱逸俄識肥遁高世之節(jié),貴戚蓋尚紛華侈靡之容,帝釋須明威福嚴重之儀,鬼神乃作丑尺者切馳趡于鬼切之狀,士女宜富秀色婑烏果切媠奴坐切之態(tài),田家自有醇甿樸野之真。恭驁愉慘,又在其間矣。畫衣紋林木,用筆全類于書。畫衣紋有重大而調(diào)暢者,有縝細而勁健者,勾綽縱掣,理無妄下,以狀高側(cè)、深斜、卷折、飄舉之勢。畫林木有樛枝、挺干、屈節(jié)、皴皮,紐裂多端,分敷萬狀。作怒龍驚虺之勢,聳凌云翳日之姿,宜須崖岸豐隆,方稱蟠根老壯也。畫山石者多作礬頭,亦為凌面。落筆便見堅重之性,皴淡即生窊凸之形,每留素以成云,或借地以為雪,其破墨之功,尤為難也。畫畜獸者,全要停分向背,筋力精神,肉分肥圓,毛骨隱起,仍分諸物所稟動止之性。四足唯兔掌底有毛,謂之建毛。畫龍者折出三停,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也。分成九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也。窮游泳蜿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仍要鬃鬃肘毛,筆畫壯快,直自肉中生出為佳也。凡畫龍開口者易為巧,合口者難為功。畫家稱「開口貓兒合口龍」,言其兩難也。畫水者有一擺之波,三折之浪,布之字之勢,分虎爪之形,湯湯若動,使觀者浩然有江湖之思為妙也。畫屋木者,折算無虧,筆畫勻壯,深遠透空,一去百斜。如隋唐五代已前,洎國初郭忠恕、王士元之流,畫樓閣多見四角,其斗栱逐鋪作為之。向背分明,不失繩墨。今之畫者,多用直尺,一就界畫,分成斗栱,筆跡繁雜,無壯麗閑雅之意。畫花果草木,自有四時景候,陰陽向背,筍條老嫩,苞萼后先,逮諸園蔬野草,咸有出
土體性。畫翎毛者,必須知識諸禽形體名件。自嘴喙口臉眼緣去聲,叢林腦毛、披蓑毛,翅有梢去聲翅、有蛤翅,翅邦上聲,上有大節(jié)小節(jié)、大小窩翎、次及六梢,又有料平聲風、掠草縫翅羽之間、散尾、壓磹尾、肚毛、腿袴、尾錐,腳有探爪三節(jié)、食爪二節(jié)、撩爪四節(jié)、托爪一節(jié)、宣黃、八甲,鷙鳥眼上,謂之看棚一名看檐,背毛之間,謂之合溜。山鵲雞類,各有歲時蒼嫩、皮毛眼爪之異。家鵝鴨即有子肚,野飛水禽自然輕梢去聲,如此之類,或鳴集而羽翮緊戢,或寒棲而毛葉松泡去聲。已上具有名體處所,必須融會,闕一不可。設(shè)或未識漢殿、吳殿、梁柱、斗栱、叉手、替木、熟柱、駝峯、方莖、頟道、抱間、昂頭、羅花羅幔、暗制綽幕、猢孫頭、琥珀枋、龜頭、虎座、飛檐、撲水、膊風、化廢、垂魚、惹草、當鉤、曲脊之類,憑何以畫屋木也。畫者尚罕能精究,況觀者乎?
論衣冠異制
自古衣冠之制,薦有變更。指事繪形,必分時代。袞冕法服,三禮備存。物狀實繁,難可得而載也。漢魏已前,始戴幅巾。晉宋之世,方用羃。后周以三尺皁絹,向后幞發(fā),名折上巾,通謂之幞頭。武帝時裁成四腳。隋朝唯貴臣服黃綾紋袍、烏紗帽、九環(huán)帶、六合靴,起于后魏。次用桐木黑漆為巾子,裹于幞頭之內(nèi),前系二腳,后垂二腳,貴賤服之,而烏紗帽漸廢。唐太宗嘗服翼善冠,貴臣服進德冠。至則天朝以絲葛為幞頭巾子,以賜百官。開元間始易以羅,又別賜供奉官及內(nèi)臣圓頭宮樸巾子,至唐末方用漆紗裹之,乃今幞頭也。三代之際皆衣襕衫。秦始皇時以紫
緋綠袍為三等品服,庶人以白?!秶Z》曰:「袍者,朝也。古公卿上服也?!怪林芪涞蹠r下加襕。唐高宗朝,給五品以上隨身魚。又勅品官紫服、金玉帶。深淺緋服、并金帶;深淺綠服、并銀帶;深淺青服、并鍮石帶。庶人服黃銅鐵帶。一品以下文官帶手巾、筭袋、刀子、礪石;武官亦聽。睿宗朝制,武官五品已上帶七事跕蹀。佩刀、刀子、磨石、契苾貞、噦厥、計筒、火石袋也。開元初復(fù)罷之。晉處士馮翼,衣布大袖,周緣以皁,下加襕,前系二長帶。隨唐朝野服之,謂之馮翼之衣,今呼為直掇?!抖Y記 儒行篇》:「魯哀公問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弧棺⒃疲骸阜?,大也。大掖大袂,禪衣也。逢掖與馮翼音相近。」又《梁志》有袴褶以從戎事。三代已前人皆跣足;三代以后,始服木屐。伊尹以草為之,名曰履;秦世參用絲革。靴本胡服,趙靈王好之,制有司衣袍者宜穿皁靴。唐代宗朝,令宮人侍左右者穿紅錦靿靴。凡在經(jīng)營,所宜詳辨。至如閻立本圖《昭君妃音配虜》,戴帷帽以據(jù)鞍;王知慎畫《梁武南郊》,有衣冠而跨馬。殊不知帷帽創(chuàng)從隋代,軒車廢自唐朝,雖弗害為名蹤,亦丹青之病耳。帷帽如今之席帽,周回垂網(wǎng)也。
論氣韻非師
謝赫云:「一曰氣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三曰應(yīng)物像形,四曰隨類賦彩,五曰經(jīng)營位置,六曰傳模移寫。六法精論,萬古不移。然而骨法用筆以下,五者可學。如其氣韻,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復(fù)不可以歲月到。默契神會,不知然而然也?!箛L試論之。竊觀自古奇跡,多是軒冕才賢
,巖穴上士。依仁游藝,探賾鉤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畫。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所謂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凡畫必周氣韻,方號世珍。不爾雖竭巧思,止同眾工之事。雖曰畫,而非畫。故楊氏不能授其師,輪扁不能傳其子。系乎得自天機,出于靈府也。且如世之相押字之術(shù),謂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跡,跡與心合,是之謂印。矧乎書畫發(fā)之于情思,契之于綃楮,則非印而何?押字且存諸貴賤禍福,書畫豈逃乎氣韻高卑?夫畫猶書也。楊子曰:「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br />
論用筆得失
凡畫,氣韻本乎游心,神彩生于用筆。用筆之難,斷可識矣。故愛賓稱唯王獻之能為一筆書,陸探微能為一筆畫。無適一篇之文、一物之像,而能一筆可就也。乃是自始及終,筆有朝揖,連綿相屬,氣脈不斷。所以意存筆先,筆周意內(nèi),畫盡意在,像應(yīng)神全。夫內(nèi)自足,然后神閑意定;神閑意定則思不竭而筆不困也。昔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盤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褂之嬘腥。韵涤霉P。所謂三者,一曰版、二曰刻、三曰結(jié)。版者,腕弱筆癡,全虧取與,物狀平褊,不能圓混也;刻者,運筆中疑,心手相戾,勾畫之際,妄生圭角也;結(jié)者,欲行不行,當散不散,似物凝礙,不能流暢也。未窮三病,徒舉一隅,畫者鮮克留心,觀
者當煩拭眥。大抵氣韻高,筆畫壯,則愈玩愈妍;其或格凡毫懦,初觀縱似可采,久之還復(fù)意怠矣。
論曹吳體法
曹、吳二體,學者所宗。按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稱:「北齊曹仲達者,本曹國人,最推工畫梵像,是為曹。謂唐吳道子曰吳。吳之筆,其勢圓轉(zhuǎn),而衣服飄舉;曹之筆,其體稠迭,而衣服緊窄。故后輩稱之曰:『吳帶當風,曹衣出水』?!褂职词裆曙@《廣畫新集》,言曹曰:「昔竺干有康僧會者,初入?yún)?,設(shè)像行道,時曹不興見西國佛畫儀范寫之,故天下盛傳曹也。」又言吳者,起于宋之吳暕之作,故號吳也。且南齊謝赫云:「不興之跡,代不復(fù)見,唯秘閣一龍頭而已。觀其風骨,擅名不虛。吳暕之說,聲微跡曖,世不復(fù)傳?!怪x赫云:「擅美當年,有聲京洛,在第三品江僧寶下也?!怪寥缰龠_見北齊之朝,距唐不遠;道子顯開元之后,繪像仍存。證近代之師承,合當時之體范,況唐室已上,未立曹、吳。豈顯釋寡要之談,亂愛賓不刊之論。推時驗跡,無愧斯言也。雕塑鑄像,亦本曹、吳。
論吳生設(shè)色
吳道子畫,今古一人而已。愛賓稱前不見顧、陸,后無來者,不其然哉?嘗觀所畫墻壁、卷軸,落筆雄勁,而傅彩簡淡。或有墻壁間設(shè)色重處,多是后人裝飾。至今畫家有
輕拂丹青者,謂之吳裝。雕塑之像,亦有吳裝。
論婦人形相
歷觀古名士畫金童玉女,及神僊星官中,有婦人形相者,貌雖端嚴,神必清古,自有威重儼然之色,使人見則肅恭,有歸仰之心。今之畫者,但貴其姱麗之容,是取悅于眾目,不達畫之理趣也。觀者察之。
論收藏圣像
論者或曰:不宜收藏佛道圣像,恐其褻慢葷穢,難可時時展玩。愚謂不然。凡士君子相與觀閱書畫為適,則必處閑靜。但鑒賞精能,瞻崇遺像,惡有褻慢之心哉?且古人所制佛道功德,則必專心勵志,曲盡其妙;或以希福田利益,是其尤為著意者。況自吳、曹不興,晉顧凱之、戴逵、宋陸探微、梁張僧繇、北齊曹仲達、隋鄭法士、楊契丹、唐閻立德、立本、吳道子、周昉、盧楞伽之流,及近代侯翼、朱繇、張圖、武宗元、王瓘、高益、高文進、王靄、孫夢卿、王道真、李用及、李象坤、蜀高道興、孫位、孫知微、范瓊、勾龍爽、石恪、金水石城張玄、蒲師訓、江南曹仲元、陶守立、王齊翰、顧德謙之倫,無不以佛道為功。豈非釋梵莊嚴,真仙顯化,有以見雄才之浩博,盡學志之精深者乎?是知云不宜收藏者,未為要說也。
論三家山水
畫山水唯營丘李成、長安關(guān)同、華原范寬,智妙入神,才高出類。三家鼎跱,百代標程。前古雖有傳世可見者,如王維、李思訓、荊浩之倫,豈能方駕近代?雖有專意力學者,如翟院深、劉永、紀真之輩,難繼后塵。翟學李,劉學關(guān),紀學范。夫氣象蕭疎,煙林清曠,毫鋒颕脫,墨法精微者,營丘之制也;石體堅凝,雜木豐茂,臺閣古雅,人物幽閑者,關(guān)氏之風也;峯巒渾厚,勢狀雄強,搶上聲筆俱均,人屋皆質(zhì)者,范氏之作也。煙林平遠之妙,始自營丘。畫松葉謂之攢針,筆不染淡,自有榮茂之色。關(guān)畫木葉,間用墨搵,時出枯梢。筆蹤勁利,學者難到。范畫林木,或側(cè)或欹,形如偃蓋,別是一種風規(guī),但未見畫松柏耳。畫屋既質(zhì),以墨籠染,后輩目為鐵屋。復(fù)有王士元、王端、燕貴、許道寧、高克明、郭熙、李宗成、丘訥之流,或有一體,或具體而微,或預(yù)造堂室,或各開戶牖,皆可稱尚。然藏畫者方之三家,猶諸子之于正經(jīng)矣。關(guān)同雖師荊浩,蓋青出于藍也。
論黃徐體異
諺云:「黃家富貴,徐熙野逸?!共晃ǜ餮云渲荆w亦耳目所習,得之于心而應(yīng)之于手也。何以明其然?黃筌與其子居寀,始并事蜀為待詔,筌后累遷如京副使。既歸朝,筌領(lǐng)真命為宮贊,或曰:筌到闕未久物故。今之遺跡,多是在蜀中日作,故往往有廣政年號。宮贊之命,亦恐傳之誤也。居寀復(fù)以待詔錄之,皆給事禁中。多寫禁籞所有珍禽瑞鳥、奇花怪石。今傳世《桃花
鷹鶻》、《純白雉兔》、《金盆鵓鴿》、《孔雀龜鶴》之類是也。又翎毛骨氣尚豐滿,而天水分色。徐熙江南處士,志節(jié)高邁,放達不覊。多狀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鳥淵魚。今傳世《鳧雁鷺鷥》、《蒲藻鰕魚》、《叢艷折枝》、《園蔬藥苗》之類是也。又翎毛形骨貴輕秀,而天水通色。言多狀者,緣人之稱。聊分兩家作用,亦在臨時命意。大抵江南之藝,骨氣多不及蜀人。而蕭灑過之也。二者猶春蘭秋菊,各擅重名。下筆成珍,揮毫可范。復(fù)有居寀兄居寶,徐熙之孫曰崇嗣、崇矩,蜀有刁處士名光胤、劉贊、滕昌佑、夏侯延佑、李懷袞,江南有唐希雅,希雅之孫曰中祚、曰宿、及解處中輩,都下有李符、李吉之儔。及后來名手間出,跂望徐生與二黃,猶山水之有正經(jīng)也。黃筌之師刁處士,猶關(guān)同之師荊浩。
論畫龍體法
畫龍唯五代四明僧傳古大師,其名最著。觀其體則筆墨遒爽,善為蜿蜒之狀?;式ㄔ悍ㄌ闷溜L是其真跡。至任從一待詔之作,稍加恠怒。建隆觀翊教院玉皇殿后,是其真跡也。今崔白所圖,又得其要。建隆觀翊教院玉皇殿中羅邊,有一龍頭;北都大安寺羅漢壁,有龍一條。恨不見不興秘閣之頭,軌范同否?又不知葉公當日所遇,厥狀何如?自昔豢龍氏歿,龍不復(fù)擾。所謂上飛于天,晦隔層云;下歸于泉,深入無底。人不可得而見也。今之圖寫,固難推以形似,但觀其揮毫落筆,筋力精神。理契吳畫鬼神也。前論三停九似,亦以人多不識真龍。先匠所遺傳授之法。
論古今優(yōu)劣
或問近代至藝,與古人何如。答曰:「近代方古多不及,而過亦有之。若論佛道、人物、士女、牛馬,則近不及古;若論山水、林石、花竹、禽魚,則古不及近。何以明之?且顧、陸、張、吳,中及二閻,皆純重雅正,性出天然。晉顧凱之,宋陸探微,梁張僧繇,唐閻立德,閻立本,暨吳道子也。吳生之作,為萬世法,號曰畫圣,不亦宜哉?已上皆極佛道人物。張、周、韓、戴,氣韻骨法,皆出意表。唐張萱、周昉皆工士女,韓干工馬,戴嵩工牛?;騿栐唬骸负我缘e韓干而不及曹霸,止引戴嵩而弗稱韓滉?」答曰:「韓師曹將軍,戴法韓晉公。但舉其弟子,可知其師也。至如韋鑒暨猶子鶠,皆善畫馬。但取其尤著者明之,難即徧舉也。后之學者,終莫能到。故曰:近不及古。至如李與關(guān)、范之跡,徐暨二黃之蹤,前不謝師資,后無復(fù)繼踵,借使二李、三王之輩復(fù)起,邊鸞、陳庶之倫再生,亦將何以措手于其間哉?故曰:古不及近。二李則李思訓將軍,并其子昭道中舍;三王則王維右丞,暨王熊、王宰,悉工山水。邊鸞、陳庶工花鳥。并唐人也。是以推今考古,事絕理窮。觀者必辨金鍮,無焚玉石。
卷二
紀藝上唐會昌元年后盡五代,凡一百一十六人。
唐末二十七人
左全趙公佑趙溫其趙德齊范瓊
陳皓彭堅常粲常重胤呂嶤竹虔孫遇張詢張南本麻居禮 張素卿陳若愚胡瓌子虔荊浩刁光胤尹繼昭李洪度辛澄張騰張贊王浹
五代九十一人
于兢趙巖 劉彥齊袁羅塞翁東丹王胡擢 胡翼王殷李羣 燕筠杜霄李玄應(yīng)弟審 厲歸真李靄之韋道豐朱簡章王喬士鄭唐卿關(guān)同支仲元梅行思郭干暉 鍾隱郭權(quán)史瓊 程凝王道古李坡唐垓王道求宋卓富玫左禮張南王偉黃延浩張質(zhì)韓求李祝張圖朱繇李升杜措杜子瓌杜弘義房從真宋藝高道興阮知晦杜齯龜黃筌高從遇阮惟德杜敬安黃居寶趙元德趙忠義蒲師訓蒲延昌張玫徐德昌周行通張玄孔嵩丘文播弟文曉趙才滕昌佑姜道隱楊元真董從晦張景思跋異王仁壽衛(wèi)賢朱悰曹仲玄陶守立竹夢松丁謙何遇陸晃施璘貫休楚安傳古第子岳阇黎智蘊德符
唐末二十七人
左全,蜀郡人,跡本儒家。世傳圖畫,妙工佛道人物。寶歷中,聲馳宇內(nèi)。成都長安畫壁甚廣,多效吳生之跡,頗得其要。有佛道功德、五帝、三官等像傳于世。
趙公佑,成都人,工畫佛道鬼神,世稱高絕。太和間已著畫名。李德裕鎮(zhèn)蜀,以賓禮遇之。改蒞浙西,辟從蓮幕。成都大慈、圣興兩寺,皆有畫壁。
趙溫其,公佑之子,綽有父風。成都寺觀,多見其跡。
趙德齊,溫其之子,襲二世之精藝,奇蹤逸筆,時輩咸推伏之。光化中,詔許王建于成都置生祠,命德齊畫西平王儀仗車輅、旌纛法物,及朝真殿上畫后妃、嬪御,皆極精致。昭宗喜之,遷翰林待詔。辛顯評溫其與德齊,皆次公佑之品。
范瓊、陳皓、彭堅三人,同時同藝,名振三川。大中初,復(fù)興佛宇后,三人分畫成都大慈、圣壽、圣興、凈眾、中興等五寺墻壁二百余間,各盡所蘊。淳化后兩遭兵火,頗有毀廢矣。辛顯云:「范為神品,陳、彭為妙品。」仁顯云:「范、陳為妙品上,彭為妙品。」嘗見文潞公家墳寺積慶院,有移置壁畫婆叟仙一軀,乃范瓊所作。辛顯評為神品,當矣。
常粲,成都人,工畫佛道人物,善為上古衣冠。咸通中,路巖鎮(zhèn)蜀,頗加禮遇。有《孔子問禮》、《山陽七賢》等圖,并立釋迦、女禍、伏羲、神農(nóng)、燧人等像傳于世。
常重胤,粲之子,妙工寫貌。僖宗朝為翰林供奉。嘗寫僖宗御容及名臣真像,得其神彩。亦嘗于寶歷寺畫請塔
天王,至妙。
呂嶤、竹虔,并長安人,工畫佛道人物。僖宗朝為翰林待詔,廣明中扈從入蜀。長安、成都,皆有畫壁。
孫遇,自稱會稽山人,志行孤潔,情韻疎放。廣明中,避地入蜀,遂居成都。善畫人物、龍水、松石、墨竹,兼長天王鬼神。筆力狂怪,不以傅彩為功。長安、蜀川,皆有畫壁,實奇跡也。初名位,后改名遇。亦有圖軸傳于世。仁顯評逸品。
張詢,南海人,避地居蜀。善畫吳山楚岫,枯松怪石。中和間,嘗于昭覺寺大悲堂后畫三壁山川,一壁早景、一壁午景、一壁晚景,謂之三時山,人所稱異也。亦有山水卷軸傳于世。
張南本,不知何許人,工畫佛道鬼神,兼精畫火。嘗于成都金華寺大殿畫八明王。時有一僧,游禮至寺,整衣升殿,驟覩炎炎之勢,驚怛幾仆。時孫遇畫水,南本畫火,水火之形本無定質(zhì),惟于二子,冠絕古今。又嘗畫寶歷寺水陸功德,曲盡其妙。后來為人模寫,竊換真跡,鬻與荊湖商賈,今所存者多是偽本。別有《勘書》、《詩會》、《高麗王行香》等圖傳于世。
麻居禮,蜀人,師張南本。光化、天復(fù)間,聲跡甚高。資、簡、邛、蜀,甚有其筆。
道士張素卿,簡州人,少孤貧落魄,長依本郡三清觀項掛。善畫道門尊像、天帝星官,形制奇古,實天授之性也。嘗于青城山丈人觀畫五岳、四瀆、十二溪女等,兼有《老子過流沙》、并《朝真圖》、八仙、九曜、十二真人等像,傳于世。
道士陳若愚,左蜀人,師張素卿,得其筆法。成都精
思觀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君像。
胡瓌,范陽人。工畫蕃馬,雖繁富細巧,而用筆清勁。至于穹廬、什器、射獵、生死物,靡不精奇。凡畫駝馬鬃尾、人衣毛毳,以狼毫縛筆疏渲之,取其纖健也。有《陰山》、《七騎》、《下程》、《盜馬》、《射鵰》等圖傳于世。子虔,有父風。
荊浩,河內(nèi)人,博雅好古。善畫山水,自撰《山水訣》一卷。為友人表進,秘在省閣。常自稱洪谷子。語人曰:「吳道子畫山水,有筆而無墨;項容有墨而無筆。吾當采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构赎P(guān)同北面事之。有《四時山水》、《三峯》、《桃源》、《天臺》等圖傳于世。
刁光胤,長安人,天復(fù)中避地入蜀。工畫龍水、竹石、花鳥、貓兔。黃筌、孔嵩,皆門弟子。嘗于大慈寺承天院內(nèi)窗邊小壁四堵上畫四時花鳥,體制精絕。后黃居寀重裝飾之,亦有圖軸傳于世。
尹繼昭,不知何許人。工畫人物、臺閣,世推絕格。有《移新豐》、《阿房宮》、《吳宮》等圖傳于世。
李洪度,成都人,工畫佛道人物,名振當時。成都大慈寺三學院等處有畫壁。
辛澄,不知何許人。成都大慈寺泗州堂有僧伽像及普賢閣下有五如來像。
張騰,不知何許人。工畫佛道雜畫,描作布色,頗窮其妙。成都興圣寺有畫壁。
張贊,河陽人,工畫佛道人物。洛中有寺壁。
王浹,不知何許人。工畫人物。錢忠懿家有《導引圖》。
五代九十一人
梁相國于兢,善畫牡丹。幼年從學,因覩學舍前檻中牡丹盛開,乃命筆仿之。不浹旬,奪真矣。后遂酷思無倦,動必增奇。貴達之后,非尊親旨命,不復(fù)含毫。有人贈詩曰:「看時人步澀,展處蝶爭來。」有寫生全本《折枝》傳于世。
梁駙馬都尉趙巖,善畫人馬。挺然高格,非眾人所及。有《漢書西域傳》、《骨貴馬》、《小兒戲舞》、《鐘馗》、《彈棋》、《診脈》等圖傳于世。
梁左千牛衛(wèi)將軍劉彥齊,善畫竹,頗臻清致。有《風折竹》、《孟宗泣竹》、《湘妃》等圖傳于世。人物多假胡翼之手。
后唐侍衛(wèi)親軍袁,河南登封人。善畫魚,謹密形以,外得噞喁游泳之態(tài)。有軸卷傳于世。
羅塞翁,錢尚父時為吳從事,錢塘令隱之子,善畫羊,世罕有其跡。唯余杭陸家曾收一卷,精妙卓絕,后歸孫元規(guī)家矣。
東丹王,契丹天皇王之弟,號人皇王,名突欲。后唐長興二年投歸中國,明宗賜姓李,名贊華。善畫本國人物鞍馬,多寫貴人酋長,胡服鞍勒,率皆珍華。而馬尚豐肥,筆乏壯氣。
胡擢,不知何許人。善狀花鳥,氣韻甚高。博學能詩,飄然有物外之志。常謂其弟曰:“吾思苦于三峽聞猿?!保ㄟ小度龒{聞猿賦》,人多膾炙)。又常吟曰:“甕中每醞逍遙樂,筆下閑偷造化功。”其高情逸興如此。有《鸂囗圖》、《全株石榴》、《四時翎毛》、《折枝》等傳于世。
胡翼,字鵬云。工畫佛道人物,至于車馬樓臺,無施而不妙。趙巖都尉頗禮遇之,常延致門館。有《秦樓》、《吳宮》、《盤車》、《洗馬》、《回紋》、《豐稔》等圖傳于世。時多求借自古名筆,手自傳模,裝成卷軸。后題云:「安定鵬云記」。
王殷,工畫佛道士女,尤精外國人物。與胡翼并為趙巖都尉所禮,他人無及也。有《職貢》、《游春士女》等圖、并粉本佛像傳于世。
李羣,工畫人物,為時所稱。有《玄中法師像》、《孟說舉鼎》、《赤松子》、《八戒》、《醉客》等圖傳于世。
燕筠,工畫天王,獨躋周昉之妙。有卷軸傳于世。
杜霄,工畫士女,富于姿態(tài),妙得周昉之旨。有《秋千》、《撲蝶》、《吳王避暑》等圖傳于世。
李玄應(yīng)洎弟審,并工畫蕃馬,專學胡瓌。有《放馬》白本、《胡樂》、《飲會》、《弗林》等圖傳于世。
道士厲歸真,異人也,莫知其鄉(xiāng)里。善畫牛、虎,兼工鷙禽、雀、竹,綽有奇思。惟著一布裘,入酒肆如家,每有人問其所以,輒大張口茹其拳而不言。梁祖召問云:「君有何道理?」歸真對曰:「衣單愛酒,以酒御寒,用畫償酒,此外無能?!沽鹤嫒恢?。嘗游南昌信果觀,有三官殿夾纻塑像,乃唐明皇時所作,體制妙絕。常患雀鴿糞穢其上,歸真乃畫一鷂于壁間,自是雀鴿無復(fù)棲止。有《渡水牧?!贰ⅰ杜!贰ⅰ痘ⅰ?、《鷂子》、《柘竹》、《野禽》等圖傳于世。
李靄之,華陰人。工畫山水寒林,有江鄉(xiāng)之思。鄴帥羅中令厚禮之,為建一亭為援毫之所,名金波亭。時號金波李處士也。有《賣藥》、《修琴》、《歸山圖》、《野人荷酒》、《寒林》并山水卷軸傳于世。
韋道豐,江夏人,善畫寒林。逸思奇僻,不拘小節(jié)。當代珍之,請揖不暇。然經(jīng)歲月,方成一圖,成則驚人,故世罕有真跡。
朱簡章,工畫人物、屋木。有《禹治水》、《神仙傳》、《胡笳十八拍》、《鳳樓十八怨》、《煙波漁父》等圖傳于世。
王喬士,工畫佛道人物,尤愛畫地藏菩薩、十王像。凡有百余本傳于世。
鄭唐卿,工畫人物,兼長寫貌。有《梁祖名臣像》并故事人物傳于世。
關(guān)同一名穜,又王文康家圖上題云童,長安人,工畫山水。學從荊浩,有出藍之美。馳名當代,無敢分庭?!笖⒄摗咕碇芯呤觥S小囤w陽山居》、《溪山晚霽》、《四時山水》、《桃源早行》等圖傳于世。
支仲元,鳳翔人,工畫人物。有《老子誡徐甲》、《蕭翼賺蘭亭》、《商山四皓》等圖傳于世。
梅行思或云再思,江夏人,工畫斗雞,名聞天下。最著者是陳康肅家《籠雞》一軸,號為神絕。兼工人物,有《十才子》、《河岳精靈集》、《舉人過關(guān)》、《謝女詠梅》、《寇豹騎?!返葓D傳于世。
郭干暉將軍,北海人。工畫鷙鳥雜禽、疎篁槁木。格律老勁,巧變鋒出,曠古未見其比。有《秋郊鷹雉》、并《逐禽鷂子》、《架上鷂子》等圖傳于世。
鍾隱,天臺上人,工畫鷙禽竹木。師郭干暉,深得其旨。干暉始秘其筆法,隱變姓名趨汾陽之門,服勤累月,干暉不知其隱也。隱一日緣興于壁上畫鷂子一只,人有報干暉者,干暉亟就視之,且驚曰:「子得非鍾隱乎?」隱再拜,具道所以。干暉喜曰:「孺子可教也!」乃遇之文席,以講畫道
,隱遂馳名海內(nèi)焉。兼工畫山水人物。有《鷹隼雜禽》、《周處斬蛟》、《山水》等圖傳于世。
郭權(quán),江南人,師鍾隱。亦有圖軸傳于世。
史瓊,善畫雉兔竹石。有《雪景雉免》、《竹下引雛》、《野雉》等圖傳于世。
程凝,善畫鶴竹,兼長遠水。有《六鶴圖》并《折竹孤鶴》、《湖灘遠水》等圖傳于世。
王道古,善畫雀竹。有《四時雀竹》并《引雛》、《斗雀》等圖傳于世。
李坡,南昌人,唯善畫竹。氣韻飄舉,不事小巧。有《折竹》、《風竹》、《冒雪踈篁》等圖傳于世。
唐垓,善畫野禽、生菜、水族諸物,世稱精妙。有《柘棘野禽十種》、《生菜》、《魚鰕》、《海物》等圖傳于世。
王道求,工畫佛道鬼神、人物畜獸。始依周昉遺范,后類盧楞伽之跡。多畫鬼神及外國人物。龍蛇畏獸,當時名手推伏。大相國寺有畫壁,今多不存矣。有《十六羅漢》、《挾鬼鐘馗》、《佛林弟子》等圖傳于世。
宋卓,工畫佛道。志學吳筆,不事傅彩。有白畫《菩薩》、粉本《坐神》等像傳于世。
富玫,工畫佛道。有《彌勒內(nèi)院圖》、《白衣觀音》、《文殊》、《地藏》、《慈恩法師》等像傳于世。
左禮、張南,并工畫佛道,二人筆意不相遠。有《二十四化圖》、《十六羅漢》、《三官》、《十真人》等像傳于世。
王偉,工畫佛道。相國寺大殿等處舊有畫壁甚多,今存者無幾。
黃延浩,工畫人物。有《明皇吹玉笛》、《五王同幄》、《春園
宴會》、《乞巧》等圖傳于世。
張質(zhì),工畫田家風物。有《村田鼓笛》、《村社醉散》、《踏歌》等圖傳于世。
韓求、李祝,并工佛道,學吳生。陜郊龍興寺有畫壁。
張圖,河內(nèi)雒陽人。嘗事梁祖,掌行軍糧籍,故人呼為張將軍。善潑墨山水,兼長大像。雒中廣愛寺有畫壁。又嘗見寇忠愍家有《釋迦像》一鋪,鋒铓豪縱,勢類草書。實奇怪也。
朱繇,長安人,工畫佛道,酷類吳生。雒中廣愛寺有《文殊普賢像》,長壽寺并河中府金真觀,皆有畫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