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ㄒ唬?br />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2)動靜有常,剛?cè)釘嘁印?3)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4)是故剛?cè)嵯嗄Γ素韵嗍?。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雷。(5)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6)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7)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删脛t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yè)。易間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8)
注釋:
(1)系辭:系,古字作毄,有系屬義。辭,本作辭,即詞,有說義。系辭本義是系辭于卦爻之下。案《系辭》:“系辭焉以斷吉兇?!薄跋缔o焉以盡其言?!奔词瞧湔?。此處以“系辭”為名。乃指系在《周易》古經(jīng)后面的文辭,為《十翼》之一。它是《周易》的通論:追述易之起源,推論易之作用,兼釋卦義以補《彖》、《象》、《說卦》之不足,并言明占筮方法等?!断缔o》分章,先儒多有不同:馬融、荀爽、姚信等分上篇為十三章,虞翻分為十一章,周氏、孔穎達等分為十二章,陸德明分為七章,李心傳分為十五章,王申子分為十六章。今從馬融等分法,《系辭》下篇一般分為十二章。
(2)尊:高,貴。天陽氣輕清在上,故曰尊。卑:下,賤。又作“埤”,卑,埤通。地陰氣濁重在下,故曰卑。定:謂定其方位。以:已。《國語?晉語》“吾以除之矣”即其證。陳:列。
(3)動靜有常:此指天地自然而言,天運轉(zhuǎn)不已,故曰動;地凝重不移,故曰靜。常:規(guī)律。天動地靜之說,戰(zhàn)國時代極為普遍。如《莊子?天道篇》:“其動也天,其靜也地?!眲?cè)幔簞傊^奇畫以象陽,柔謂耦畫以象陰。斷:分,判。
(4)方:先儒多解為方所、道、理、行蟲動物類等,然以上諸說似皆不妥。通觀此段文意,“方”在此應解作“事”。《象》之《復》“后不省方”句,王弼注:“方,事也?!奔雌渥C。象:天象,日月星辰。形:地形,山川草木。變化:天時變,故在天為“變”;變,熹平石經(jīng)作“辯”,由成象到成形辨其化,可備一說。坤化成物,故在地為“化”。見:顯現(xiàn)。
(5)剛?cè)嵯嗄Γ呵瑒偫と嶂嬒嗷ツκ幎砂素裕础墩f卦》所謂乾三陽坤三陰相互作用而生“六子”。摩:旋轉(zhuǎn)。此指切摩。八卦相蕩:八卦相互滌蕩而運動。蕩,又作“蕩”?!夺屆罚骸笆?,蕩也?!贝擞型埔浦x。鼓,通“郭”?!讹L俗通義?聲音篇》:“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萬物郭皮甲而也,故謂之‘鼓’”。所以鼓有“動”之義。霆:雷之余氣?!豆攘簜鳌罚骸霸评渍吆危况?。”潤,滋。
(6)乾道:即陽道。男:陽性事物,即《說卦》所謂“長男”、“中男”、“少男”。坤道:即陰道。女:陰性事物,即《說卦》所謂“長女”、“中女”、“少女”。
(7)知,先儒多訓為“主”、“為”。筆者管見,由《彖》釋《乾》稱“萬物資始”考之,此“知”就應解作“資”,“資”、“知”音近互假耳。作:一本作“化”。筆者以為,由上文“乾資大始”考之,此處“坤作成物”之“作”,當訓為“為”,即化生。易:平直,無所難。馬其昶云:“易者易直也。光體渾同虛空,普徧群物,故曰易?!稜栄拧贰?、均、夷、弟,易也’。注云:皆謂易直,此可識易之訓也”。案《系辭》:“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故馬氏之說極是。簡能:簡約之能。先儒有謂作“簡從”者,上下文“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考之,此解可備為一說。簡,簡約而不繁。
(8)易簡:平易簡約。成位乎其中:人得天地之理,位于天地之中。位,居位。
今譯:
天尊貴(于上),地卑賤(于下),乾坤(由此)確定。卑下高上已經(jīng)陳列,貴賤之位確立。(天地)動靜有其常規(guī),(陽)剛(陰)柔即可斷定。萬事以其類相聚,萬物以其群相分,(這樣)吉兇便產(chǎn)生了。在天形成象,在地生成形,(因而)變化就顯現(xiàn)了,所以剛?cè)嵯嗷デ心?,八卦互相推移。以雷霆鼓動,以風雨滋潤,日月運行,寒暑交替。乾道成就男性(事物),坤道成就女性(事物)。乾資主(萬物)初始,坤化生成萬物。乾以平直資主,坤以簡約順從。易,則是易資主;簡,則是易順從。平直資主則有親附,簡易順從則有功效。有親附則可長久,有功效則可廣大??砷L久才是賢人的德性,可廣大才是賢人的事業(yè)。(因此)易簡而天下之理可得,天下之理可得而成位于(天地)之中。
(二)
圣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1)剛?cè)嵯嗤贫兓?。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2)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cè)嵴?,晝夜之象也?3)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4)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5)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6)
注釋:
(1)卦:指六十四卦。象:卦象。系辭:于卦爻之后系屬其文辭,在此句“吉兇”之后“虞本更有悔吝二字”(《釋文》)。以上下文義考之,似當以虞說為是。
(2)吉兇:善惡。吉,善。兇,惡?;诹撸夯陔y?;?,恨。吝,通“遴”,行難。虞,度。吉兇悔吝,為《易》之辭。失得憂虞,為人之事,故吉象得,兇象失,悔象憂,吝象虞。
(3)變化:指六爻之變化。亦即《系辭》所謂“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cè)嵯嘁住?,“爻者,言乎變者也”。進退:由爻之變化而產(chǎn)生。陽動為進,陰動為退。剛?cè)幔褐戈庩柖?,陽剛為“—”,陰柔為?-”。
(4)三極:三才,即天地人。八卦有三畫,上畫象天,下畫象地,中畫象人。六爻兼三才故初二為下象地,三四為中象人,五上為上象天。
(5)居:靜處。安:依。序:次序。虞翻認為當作“象”。依據(jù)下文“君子居則觀其象”,故認為作“象”為勝。然案之《系辭》,“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成列即《易》之序也。且“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兇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價,震無咎者存乎悔?!贝私浴耙字颉币?。玩:一本作“耫”,有玩味、玩習之義?!读凶??黃帝篇》“吾與若玩其文也久矣”。張湛注:“玩,習也。”樂:一本作“變”,案下文“動則觀其變”,“爻者言乎變者也”,似從“變”為是。
(6)此引《大有》上九爻辭。佑:保佑。
今譯:
圣人設置易卦,觀察其象而系之文辭,以明示吉兇,(陽)剛(陰)柔相互推移而產(chǎn)生變化。所以(《易》辭)吉兇,為失得之象;悔吝,為憂虞之象。變化,為進退之象;(陽)剛(陰)柔,為晝夜之象。六爻的變動,含有(天地人)三才之道。所以閑居而依者,是卦的次序;喜樂而玩習者,是(卦)爻的文辭。因此君子閑居時則觀察卦象,而玩味其文辭;行動時則觀察卦爻的變化,而玩味其筮占。所以“自有上天保佑,吉祥而無不利”。
(三)
緣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①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诹哒?,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兇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②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③
注釋:
?、馘瑁骸安摹?,材通裁,故有裁斷之義,此指彖辭。言:說明。象:指一卦之象。爻:指爻辭。變:指剛?cè)醿僧嫷淖兓?br />
?、谛〈茫盒¤?。列:分布。位:六爻之位。齊:正定。大?。褐肛远?,陽卦大,陰卦小。辭:爻辭。介:微小。此指“悔吝”處“吉兇”之間細小界限。震:驚懼。
?、垭U:兇惡。易:平易:此即善吉。之:適。
今譯:
彖辭,是說明卦象的;爻辭,是說明(陰陽爻畫)變化的;吉兇,是說明事務失得的;悔吝,是說明有小的過失。無咎,是說明善于補求過失。所以貴賤的分列,存在于所處的爻位;齊定其小大,存在于各卦之中;辯別吉兇,存在于卦多辭中;憂慮悔吝,存在于(吉兇之間)細小的界限;戒懼而無咎,存在于能夠悔改。因此卦有(陰陽)大小,辭有兇險平易,《易》辭,就各有所指向。
(四)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①。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②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③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④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⑤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⑥。
注釋:
?、僖祝骸吨芤住匪览?,即易理。準:等同、齊平。彌綸:包羅,遍論。彌,徧。綸,本指青絲綬。此通“論”。
②幽明:幽暗光明。原始反終:由事物開始返歸到事物的終結(jié)。原,推究。反,一本作“及”,此訓為“返”。
?、劬珰鉃槲铮宏庩柧`之氣聚則物成其形。精氣,指陰陽精靈之氣。游魂為變:氣之游散而物變其故。游魂,氣之游散。陽氣曰魂,以上下文思之,精氣指神,游魂指鬼。鬼神:陰陽之氣屈伸變化。鬼:歸,即氣之屈而歸,物終氣歸曰鬼。神:伸,即氣之伸而至,物生氣伸曰神。
?、苓`:違背。濟,助。旁,徧?!稄V雅》:“旁,廣也,大也。”《周禮?春官?男巫》:“旁招以茅。”賈公彥疏:“旁,謂四方?!蓖跻唬骸爸^徧招于四方也?!绷鳎骸夺屛摹贰熬┳髁簟?。樂天:順行天道。知命:知性命之理。安土:安居坤土。敦:篤厚。仁,愛?!赌??經(jīng)說下》:“仁,仁愛也?!?br />
?、莘秶喊?,法周。范,鑄金之范,引申為法:圍,匡郭,周圍,“范圍”,今人黃沛榮解作籠罩,其說甚是。不過:漢儒釋此為乾坤消息法周天地變化而不過于十二辰。然由上下文思之。此“不過”恐指“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因無其它證據(jù),故此仍依漢人之說。曲:本義為器受物之形。成:當為盛。曲成,即受盛。不遺:不遺失細微。
?、迺円怪溃褐戈庩杽?cè)嶂??!断缔o》:“剛?cè)嵴?。晝夜之象?!狈剑禾幩?。體,固定形體。
今譯:
《易》道與天地等同,所以能包羅天地之道,仰首以觀看天文,俯首以察看地理,所以知曉幽明變化的原故。由事物開始返歸到事物終結(jié),因而知曉死生的學說。精氣聚合而生成物形,游魂(氣散)導致(物形)變化。因此可知鬼神的情狀。(易)與天地相似,所以不違背(天地的規(guī)律)。知道周圍萬物而以其道成就天下,所以不會有過失。遍行而不停留,順應天道,知曉性命之理,因而不會憂愁。安居坤土,敦厚而施仁德,故能夠愛民?;\罩天地變化而不超過(十二辰),承盛萬物而不遺失(細微),通達晝夜變化之道而極其睿知,故(陰陽)神妙變化無一定處所,而易道亦無固定的形體。
(五)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道,善也;成之者,性也。①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這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yè)至矣哉。②富有之謂大業(yè),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③極數(shù)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④
注釋:
?、倮^:秉受,繼續(xù)。成:生成,成就。性:天性、本性。朱熹曰:“所以發(fā)育萬物為繼‘善’,萬物各正其性命為‘成’性?!保ā墩Z類》)
②知,智。鮮,少。顯,顯現(xiàn)。諸,之于。用,功用。鼓,動(解見上“鼓之以雷霆”注)。至,極。
?、鄹挥校簾o所不備。日新:變化不息,日日增新。生生:陰陽相互變化而不窮。成象:生成天象。效法:效地之形。法即形。項安世曰:“古語‘法’皆謂‘形’,《系辭》皆以‘形’對‘象’?!?br />
?、軜O數(shù):窮極蓍策之數(shù)。占,筮占。通變:即變通,指變化而通達、趨時而利。陰陽不測:陰陽變化迅速微妙而不可測度。
今澤:
一陰一陽(互變)叫做道,秉受(其道)的,為善;順成(其道)的,為性。仁者看見(道)的仁便稱道為仁,智者看見(道)的智便稱道為智。百姓日用(其道)卻不知道。所以君子之道已很少見了。顯現(xiàn)道的仁德(于外),潛藏道的功用(于內(nèi)),鼓動萬物(生長)而不去與圣人同憂慮,(造就萬物)盛德大業(yè)(完備)至極呀!富有叫做大業(yè),日新叫做盛德。(陰陽變化)生生不已叫做易,成(天)象為乾,效(地)形為坤,窮極蓍策之數(shù)預知未來叫做占,通達變化的叫做事,陰陽(變化)不可測度叫做神。
(六)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①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②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③
注釋:
?、購V:寬廣。坤為廣。大:盛大。乾為大。御:止。邇:近。正:定。
②專:一本作“塼”,專、塼二者通,此當訓為“圜”?!墩f卦》“乾為圜”即其證。直:剛直。翕:閉合。辟:開。
③配:匹配。變通:變化通達。易簡:指“易則易知,簡則易從”,即易知易從謂易簡。至:大。
今譯:
這易道寬廣呵,盛大呵!要說它遠,則無所窮止,要說它近,則寧靜而方正,要說天地之間則(萬物)具備。這乾,靜止時圓圜,運動時開辟。所以廣生(萬物)。(易道)廣(生)大(生)與天地相配合,變化通達與四時相配合,陰陽之義可以與日月相配合,是易道簡約的善性與至大的德性相配合。
(七)
子曰:①“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廣業(yè)也。知崇禮卑,②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③
注釋:
?、僮釉唬骸断缔o》、《文言》所謂“子曰”,乃指孔子,然“子曰”所引是否真為孔子言論,已無從考證。
②知,即智。禮,禮儀。一本作“體”,“禮”、“體”相通。
?、鄞娲妫撼T凇!稜栄??釋訓》:“存存,在也。”阮元曰:“存存,在也。如孟子說‘存其心,養(yǎng)其性也’”。道:所由之路,乾陽為道。義:所處之宜,坤陰為宜。
今譯:
孔子說:“易,其道至極!易道,圣人用之增崇其德而廣大其業(yè)。智慧崇高禮儀謙卑,崇高效法天,卑下效法地。天地設定位置,而易道運行于其中。成物之性常存,(陰陽)道義之門。
(八)
圣人有以見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①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②系辭焉以斷其吉兇,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后言,議之而后動,擬議以成其變化。③“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雹茏釉唬骸熬泳悠涫?,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fā)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fā),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⑤“同人先號唃而后笑?!雹拮釉唬骸熬又?,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雹?br />
注釋:
①賾:古本作“嘖”,本義是指口里說話雜亂。此指事物繁雜。擬:比擬,摹仿。諸:之于。形:形態(tài),形狀。容:容貌。宜:相稱,適宜。
?、跁ǎ簳辖煌?。典禮:一本作“等禮”。此指典章禮儀。
③惡:厭惡。一本作“亞”,古者惡、亞二字通。先儒有訓“亞”為次第者,亦可備為一說。議:一本作“儀”,通觀上下文義,“儀”與“擬”對舉,當作“儀”為是。儀,仿效。
?、艽艘吨墟凇肪哦侈o。其意為:母鶴在樹蔭下鳴叫,其子應聲而和。(若)我有美酒,我愿與你共同分享。陰,通蔭。和,應和。爵:古代飲酒器,此指酒。靡:系戀,分享。
?、荽酸尅吨墟凇肪哦侈o,君子居其室:九二居內(nèi)卦,以象君子居其家室,九二為陽爻,故為君子。言:言語。九二居《中孚》下兌之中,故曰言。樞:戶樞,即門軸。機:弩機。
⑥此引《同人》九五爻辭。其意為:與人同志,先哭后笑。同人:即同仁。號唃:啼哭。
?、叽酸尅锻恕肪盼遑侈o。默:不語。利:銳利。臭:通嗅,即氣味。
今譯:
圣人因見天下事物繁雜,從而比擬其形狀容貌,象征其事物所宜,所以就叫做卦象。圣人因見天下事物的變動,從而觀察其會合與交通,以推動其典章禮儀,并附之文辭以斷其吉兇,所以就叫做爻。述說天下事物至為繁雜而不會厭惡,指出天下事物變動至極而不會雜亂。比擬后發(fā)表言論,仿效后而行動,通過比擬仿效以成就其變化。“鶴鳴于樹蔭,其子和而應之,我有好酒,我與你共享。”孔子說:“君子居于室,口出善言,千里之外的人都響應,況且近處呢!君子居于室,口出不善言,千里之外的人都違抗,況且近處呢!言語出于身,影響于民,行動發(fā)生在近處,而顯現(xiàn)于遠處。言行,這是君子的門樞和弩機。樞機在發(fā)動時,主宰著榮辱(的變化)。言行,君子是可以用它來驚動天地的,怎可不慎重呢?”“與人同志,先號哭而后笑?!笨鬃诱f:“君子之道,或出行或居處,或沉默或言語,二人同心,其力量可以斷金。同心的言語,氣味相投香如蘭草?!?br />
初六,“藉用白茅,無占?!雹僮釉唬骸捌堝e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以往,其無所失矣”。②“勞謙君子有終,吉?!雹圩釉唬骸皠诙环ィ泄Χ坏?,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雹堋翱糊堄谢凇!雹葑釉唬骸百F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雹蕖安怀鰬敉ィ瑹o咎。”⑦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子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⑧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撘舱撸∪酥乱?。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兑住吩唬骸撉页耍驴苤??!I之招也。”
注釋:
?、俅艘洞筮^》初六爻辭,其意為:用白茅鋪地(擺設祭品)無咎。藉:鋪墊。茅:茅草。
?、诖酸尅洞筮^》初六爻辭。茍,助詞。王引之曰:“茍,猶但也。”錯:措。有放置之義。慎:謹慎。薄:猶輕,斯:此。術:道。“慎斯術”,一本作“順斯術”,有訓“慎”為遵循者,可備一說。
?、垡吨t》九三爻辭,其意為:有功勞而又謙虛,君子則有好的結(jié)果,吉利。
?、艽酸尅吨t》九三爻辭。伐:夸。德:得。《管子?心術上》:“故德者,得也。”厚:篤厚。功下人:有功勞而卑下于人。致:推致。
?、菀肚坟陨暇咆侈o??海F極。
?、薮酸尅肚飞暇咆侈o。貴而無位:《乾》上九之陽處上為貴,上九窮極失位故無位。高而無民;上九居卦上故曰高,六爻皆無陰,故無民。
?、咭豆?jié)》初九爻辭。
?、啻酸尅豆?jié)》初九爻辭。階:《釋文》:“姚本作機”,考《渙》卦九二爻:“渙奔其機?!辈瘯兑捉?jīng)》作“階”,故階機互通。此處應解為契機。密:隱密。幾事:幾微之事。
⑨此釋《解》六三爻辭。乘:古時指車輛。引申為乘坐。小人乘君子之器:小人乘坐君子的交通器具。小人,古代統(tǒng)治者對下層人民的蔑稱,后指不正派或見聞淺薄之人。君子,指有德才之人。從卦象看,陽為君子,陰為小人,《解》六三以陰居陽位,故有“小人乘君子之器”之象。慢:驕慢。誨:教。冶:鄭、陸、虞、姚、王肅作“野”,《太平廣記》引作“蠱”,“野”、“冶”皆“蠱”之假借。(詳見李富孫的《易經(jīng)異文釋》)。鄭玄曰:“飾其容而見于外曰野。”(《后漢書》注)
今譯:
初六:“用白色茅草鋪地(擺設祭品),無災?!笨鬃诱f“(祭品)直接放在地上就可以了,再用茅草鋪墊(以示其敬),還能有什么災呢?已經(jīng)是非常慎重了,茅草作為物雖然很輕薄,但作用重大,能謹慎地用這套禮術行事,就不會有所失了?!薄坝泄诙t虛,君子有好的結(jié)局,吉利?!笨鬃诱f:“有功勞而不夸耀,有功績而不貪得,太厚道了。所說的是有功勞而能禮下于人。德講究要盛大,禮講究要恭敬,所謂謙,就是以恭敬而保存其祿位呵!”“龍飛過高處則有悔?!笨鬃诱f:“尊貴而無實際的職位,高高在上而失去民眾,賢人在下位而無所輔助,所以一行動就有悔?!薄安怀鲩T戶庭院,無咎災?!笨鬃诱f:“禍亂的產(chǎn)生,是以言語為契機。國君(說話)不機密而失掉大臣,大臣(說話)不機密則有殺身之禍。機微這事不保密則妨害事情的成功,所以君子謹重守機密而不輕易出言。”孔子說:“作《易》的人,大概很了解盜寇吧!《易》說:‘以肩負物而又乘車,以至招來盜寇來打劫?!约缲撐?,這是小人做的事情;車乘,是君子(使用的)器具,小人乘坐君子的器具,所以盜寇想來搶奪他,對上驕慢而對下暴虐,盜寇想來討伐,懶于收藏財富是教盜寇來搶,打扮妖艷是引誘盜寇來奸淫。《易》說:‘以肩負物而又乘車,招致了盜寇’(說的是)自己招來盜寇?!?br />
(九)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①。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shù)二十有五,地數(shù)三十,凡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②。大衍之數(shù)五十③,其用四十有九④。分而為二以象兩⑤,掛一以象三⑥,揲之以四以象四時⑦,歸奇于仂以象閏⑧,五歲再閏⑨,故再仂而后掛⑩。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⑾。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shù)也⑿。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⒀。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⒁。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佑神矣⒂。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⒃
注釋:
?、侔柑??李鼎祚《周易集解》及清?阮元刻《十三經(jīng)注疏》本,此節(jié)在十一章之首)即在“夫易,何為者也”之上)。自“天數(shù)五”至“行鬼神也”一節(jié)在“故再仂而后掛”之下。宋代張載、程頤、朱熹疑為錯簡。認為此兩節(jié)相連當在“大衍之數(shù)”之上。元人吳澄、明人來知德、清人李光等人皆從之。案漢熹平石經(jīng)本,自“天一”至“行鬼神也”在“故再仂而后掛”之下,《漢書?律歷志》與衛(wèi)元嵩《元包蓍篇》皆同熹平石經(jīng),故當以漢熹平石經(jīng)本為是。然案上下文義,程朱之順序較勝,故今從之。此章列“一”至“十”自然數(shù),旨在說明筮法中所演五十之數(shù)是以這天地之數(shù)為根據(jù)的。
?、谶M一步闡述天地之數(shù)與大衍之數(shù)關系。五位:先儒多解:(一)指天地之數(shù)各有五位數(shù)。(二)五個方位,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東,四九居西,五十居中。(三)五行之位,一六合為水位,二七合為火位,三八合為木位,四九合為金位,五十合為土位。通觀文意,當以第一種為勝。相得:相加。合:即和。變化:指蓍數(shù)變化。鬼神:氣之屈伸往來。鬼,歸。神,伸。故“行鬼神”,是指數(shù)能貫通天地鬼神,即易通鬼神而能行鬼神。
?、垩埽貉?。即演算。五十:先儒多解:(一)朱熹認為,以河圖中宮天五乘地十而得之。(二)荀爽認為卦各有六爻,又有八經(jīng)卦6×8=48,乾坤又有二用,故48+2=50。(三)京房等認為,五十者謂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10+12+28=50。(四)鄭玄認為,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以五行氣通,故減五為五十。(五)崔憬認為,天地之數(shù)配八卦,八卦之數(shù)為五十,3(艮)+5(坎)+7(震)+9(乾)+2(兌)+10(離)+8(巽)+6(坤)=50。(六)《漢書?律歷志》認為,五十數(shù)由元始象一,與春秋二,三統(tǒng)之三,四時之四,相加得十,再與此五體相乘而得(1+2+3+4)×5=50。筆者認為,大衍之數(shù)只用(五十)。除了先儒之說,還可以補充如下:(1)天地生成之數(shù)止于五十,生數(shù)止于五,成數(shù)止于十。(2)蓍草生一本長百莖分為五十?!妒酚洝罚骸奥勢樯鷿M百莖者,其下必有神龜守之?!?br />
?、芷溆盟氖芯牛何迨椴?,只用四十九根,其中一根不用,以象太極,也有說四十九根象太極者,前者為勝。
?、輧桑簝蓛x。指天地或陰陽。此是說把四十九策分為二,象征太極生兩儀。
?、迴煲灰韵笕阂浪稳苏f從右手蓍策中任取一根置于左手無名指與小指之間,象征“三才”。掛一。從右手蓍策中任取一根?!耙弧保笳魅胖腥?。三,三才。
⑦揲:取,數(shù)。此是說將左右手之策以四根為一組而數(shù)之,象征有“四時”。
?、嗥妫河?,在分完左右手之后,每只手中策數(shù)必有余數(shù)?;蛞?、或二,或三,或四。此就是奇。仂:勒。將蓍草勒于指間。譯文中蓍草之“掛”法與“仂”法皆據(jù)宋人這說。閏:閏月。
?、嵛鍤q:五年。一掛兩揲兩仂為五,故為“五歲”。再:兩。此句是說一變之中,有兩次歸奇于仂,故象兩次閏月在五年之中。
?、鈷欤阂槐咀鳎ㄘ裕?,二者通,此指布卦之一爻。
?、喜撸汗湃朔Q蓍草根數(shù)為“策”,一根蓍草為一策?!肚坟粤?,每一爻經(jīng)十八變之后,皆得36策,故六爻之策為:36×6=216(策)。同樣《坤》六爻,每一爻經(jīng)十八變皆得24策,故六爻之策為24×6=144,《乾》《坤》兩卦策數(shù)相加,即:216+144=360,360正與一年三百六十天數(shù)相當,故曰“當期之日”。
?、卸撸褐浮吨芤住饭采舷聝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有的策數(shù)。其中陽爻為一百九十二,陰爻為一百九十二。
若陽爻為老陽,陰爻為老陰,則:
36×192=6912
24×192=4608
所以:4608+6912=11520(策)
若陽爻為少陽,陰爻為少陰,則:
32×192=6144
28×192=5376
所以:6144+5376=11520(策)
故“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断缔o》作者認為“二篇策數(shù)”正與萬物之數(shù)相當。
?、阉臓I:四求。指一爻生成須經(jīng)過四次演算才得出:(一)分二,(二)掛一,(三)揲四,(四)歸奇于仂,共為“四營”。十有八變而成卦:四營稱“一變”,三變成一爻,《周易》一卦六爻,故6×3變=18變。
?、倚〕桑合热宥嘟猓性话素噪m有三畫以象三才,但未盡萬物之情理,故曰小成,有曰此八卦指經(jīng)卦而言,十有八變方成一卦,九變出一經(jīng)卦,只是一半,故曰“小成”。以上下文義觀之,以第二說為是。伸:一本作“信”,二者相通。觸:動,逢。畢:盡。
?、语@:明。道:易道。德行:品德行為。與:參。酬?。汗糯环N賓主飲酒之禮。古代飲酒,主人酌賓為獻,賓酌主人為酢。主人飲之,又酌賓為酬。先舉為酢,答報為酬。此象陽唱陰合,變化相配,陽往為酬,陰來為酢。佑:助。
?、攒魉?、馬融、王弼等人皆將此句放在第十章首,李鼎祚據(jù)虞翻而放在九章之末,朱熹等人從之,通觀上下文,放在第九章末為妥。
今譯:
天數(shù)一,地數(shù)二;天數(shù)三,地數(shù)四;天數(shù)五,地數(shù)六;天數(shù)七,地數(shù)八;天數(shù)九,地數(shù)十。天數(shù)五位,地數(shù)五位,天地之數(shù)五位各自相加而有和。天數(shù)和為二十五,地數(shù)和為三十。天地之數(shù)總和為五十五。此所以生成(蓍數(shù))變化,而通行天地鬼神的原因。(借用蓍草)演算天地之數(shù)是五十,實際用四十九(根),(將這四十九根蓍草)一分為二,以象兩儀。(從右手蓍策中)任取一根(置于左手小指間),以象(天地人)三才。(左右手之策)以四為一組數(shù)之象征四時。歸置(左右手所余之數(shù))于手指之間以象余日而成閏月。五年中有兩次閏月,所以再一次歸余策于手指間,而后經(jīng)三變而成卦(一爻)?!肚坟圆邤?shù)為二百一十六,《坤》的策數(shù)為一百四十四,(《乾》《坤》策數(shù))共為三百六十,正好與一年三百六十天數(shù)相當。(《周易》)上下兩篇策數(shù)為一萬一千五百二十,正好與萬物之數(shù)相當。所以經(jīng)過四道程序的經(jīng)營而成《易》卦一爻,十八次變化而成一卦,(九次變化出)八經(jīng)卦為小成,再引申其義,觸動類推而增長,天下所能之事皆無所遺了!顯明易道,神化德行。所以如行賓主飲酒應對之禮,可以佑助神化之功??鬃诱f:“通曉陰陽變化之道的,恐怕一定知道‘神’的功用吧!”
(十)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①。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②,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于此③。參伍以變,錯綜其數(shù)④,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shù),遂定天下之象⑤。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于此?《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于此⑥?無《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⑦。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注釋:
?、僖裕河?。尚:取,主。辭:指卦爻辭。變:爻變。象:卦象。卜筮:龜卜蓍占。占:占問預測。
?、跒椋鹤鳛?。古人多指建立諸侯國。行:行動。多指行師出征。吳澄曰:“有為謂作內(nèi)事,有行謂作外事?!笨蓚湟徽f。問:以上下文義思之,“問”顯然指求問于《易》。言:言其吉兇。
?、勖好槊斨Z,即占問前對蓍龜所問的話。響:一本作“向”,二字古通,此指響之應聲。遠近:就天地而言,天遠地近。幽:隱暗。深:深奧。物,事。精:精細微妙。孰,誰。與:參與。
④參伍以變,錯綜其數(shù):古人眾說紛紜,有謂參伍即三五行者,有謂參五十五,七八為彖,其數(shù)十五,九六為爻,其數(shù)亦十五者,有謂三五以相參合以相改變者。《淮南子?泰族訓》并針對“參伍”專門作了論述:“何謂參五?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一地,中取法于人,……此之謂叁;制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辨,長幼之序,朋友之際,此之謂五。”凡此種種,恐皆后人附會曲解之辭,與“參伍”本義未必相符。案《周易本義》曰:“參者,三數(shù)之也;伍者,五數(shù)之也。既參以變,又伍以變,一先一后,更相考核,以審其多寡之實也。錯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謂也;綜者總而挈之,一低一昂之謂也,此亦皆謂揲蓍求卦之事?!庇衷唬骸啊畢⑽椤?、‘錯綜’皆古語,而‘參伍’尤難曉。按《荀子》云‘窺敵制變,欲伍以參’?!俄n非》曰:‘省同異之之言,以知朋黨之分,偶參伍之驗,以責陳言之實。’又曰:‘參之以比物,伍之以合參?!妒酚洝吩弧貐⒍橹?,又曰‘參伍不失’。《漢書》曰:‘參伍其賈,以類相準,此足以相發(fā)明也。”《周易本義》在此承認“‘參伍’尤難曉”,不強行曲解,殊為可貴,同時也提出一些很有價值的想法。如“錯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謂也;綜者,總而挈之,一低一昂之事也,此亦皆謂揲蓍求卦之事”。點出了“參伍”的實質(zhì)。筆者陋見,此“參伍”之數(shù),與“參天兩地”之數(shù)一樣,皆古人論天地之數(shù)以定“揲蓍求卦之事”?!断缔o》中有一段文字對于提示此點,提供了重要線索:“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由此而思之,恐“參”即《系辭》“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六者非它,三材之道也”的“三”;而“伍”,應是《系辭》“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和”,體現(xiàn)了“凡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之“五”。故“參伍以變,錯綜其數(shù)”,即蓍筮時的卦變,亦“道有變動,故曰爻”;而“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即“爻其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也,亦《彖》之《賁》:“剛?cè)峤诲e,天文也?!惫省皡ⅰ蹦巳闹叭保拔椤蹦颂斓刂當?shù)各有五之“五”,此亦與《周易本文》所引之“參之以比物,伍之以合三”說正符。故筆者不揣卑陋,試述“參伍”管見如上,尚祈方家正之。
⑤通其變:通達蓍變。遂:就。文:物相雜故曰文,即一卦六爻剛?cè)嵯鄥㈦s以成文彩。極:推究。象:卦象。卦象象征了天下萬物,故“遂定天下之象”。
?、薮司溲陨姓贾隆!盁o思”、“無為”、“寂然不動”,是就卦爻而言?!案卸焱ā保托休槎?,如下章所言“著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寂:靜。感:觸動。故:事。
⑦研幾:研盡其幾微。幾,一本作“機”,訓幾為微。志,心志。疾,急。
今譯:
《周易》包含有圣人之道四條:用以講說的崇尚卦爻辭,用以指導行動的崇尚卦變,用以制造器物的崇尚卦爻之象,用以卜筮預測的崇尚占問,所以君子將要有所作為,要有所行動,求問于(《易》)后才知道(吉兇)。蓍受人之命(答疑)如應聲之響,不管遠近幽深,皆知未來的事物(變化)。不是天下萬物的至極精微,其何以能至于此?叁(材)五(位)的變化,錯綜蓍數(shù)(而成卦)。通達其變化,就可以成就天下萬物的文彩,極盡其蓍數(shù),就可定天下萬物之象,若不是天下萬物的至極變化,誰能達到此種地步?《易》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悟而能通曉天下之事。若不是天下事物變化至極神妙,誰能至于此種地步?《易》這套道理,乃是圣人之所以窮極其深奧,研盡其機微所在,因為深奧,所以能通曉天下的心志;因為幾微,所以能確定天下的事物;因為神妙,所以它不急卻極其迅速,不必行動而已經(jīng)到達。孔子說:“《周易》中含圣人之道四條,就是這個意思?!?br />
(十一)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①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笔枪适ト艘酝ㄌ煜轮?,以定天下之業(yè),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兇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于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③!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④。是故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⑤
注釋:
①何為:即為何《周易集解》虞翻作“何為而作也”。開物:揭開事物。成務:成就事務。冒:覆。即包括。斯:此。
?、谳橹拢盒休榈乃?。圓而神:即圓神能,古“而”、“能”二字互通。此指效法了天的圓,故能神奇變化。方以知:方,本指為地之性質(zhì),即方正。此指卦效法了地,具有地之性質(zhì)。知,智慧。貢:告示。
?、巯葱模合热宥嘟狻跋刃摹?。然帛書《易》作“佚心”。先儒訓“洗”為滌除,洗濯,然由下文“退藏于密”思之,當依帛《易》為是?!柏笔秦龢菲湫摹o所作為之義。密:靜。神武而不殺:武藝至于神而不假殺伐以服人。殺,殺伐,有讀為衰者,古“殺”、“衰”通。
?、芄剩菏隆Ed:舉。神物;蓍龜。前民用:先于民而用神。前:先,又說導。齋戒:一本作“齊戒”。湛然純一之謂齋,肅然警惕之謂戒,齋戒,指古代祭祀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不同房,以潔身心。
?、蓐H戶:關門。闔,閉。辟戶:開門。辟,開。此用“闔戶”、“辟戶”以喻陰陽。乾為陽,坤為陰。一闔一辟:本指門戶白晝開,黑夜閉,此象陰陽交替變化,與“一陰一陽”同義。見:現(xiàn)。形:成形。制:制裁。法:法度。咸;皆。
今澤:
孔子說:“這《周易》為何而作?這《周易》揭示事物(本質(zhì))而成就事業(yè),概括天下事物的規(guī)律,如此而已。所以圣人可以通達天下人的心志,完成天下大業(yè),決斷天下的疑惑。因此蓍占的所得在于(效法天)圓故能神妙,易卦的所得在于(效法地)方故能隱藏智慧,六爻之義在于以其變化而告(吉兇)。圣人以此自娛其心,退藏于隱密之處,吉兇與庶民共濟,其神妙可以預知未來,其智慧可以蘊藏過去。誰能達到如此地步?(只有古代)聰明智慧武功至神而又不假殺伐的人(才能做到)。所以明了天道而察房民事,因而興創(chuàng)神物(占筮)而先于民用之。圣人以此齋戒身心,以神化明示他的品德。所以閉戶叫做坤,開戶叫做乾,一閉一開叫做變,往來不窮叫做通?,F(xiàn)的為象,取其形的就是器,裁制而用的叫做法,利用(門戶)出入,民眾都用的叫做神。
(十二)
是故易有太極,①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yè)。②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頤索隱,銫深致遠,以定天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③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則之;天地變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④《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兇所以斷也?!兑住吩唬骸白蕴煊又?,吉無不利?!弊釉唬骸坝诱撸?。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⑤
注釋:
?、偬珮O:先儒眾說不一:虞翻譯為“太一”:“太極,太一也?!保ā吨芤准狻罚R融釋為“北辰”:“太極,北辰也?!保ā督?jīng)典釋文》)鄭玄釋為“道”:“極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氣。”(《文選》注)王弼釋為“無”:“太極者,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極,況之太極者也。”(《周易注》)孔穎達釋為“氣一”:“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極是也?!保ā吨芤渍x》)朱熹釋為“理”:“太極者,其理也?!保ā吨芤妆玖x》)邵雍釋為“無為之本”:“太極,何物也?曰無為之本也?!保ā吨芤渍壑小芬┼嵕S岳釋為“乾”:“乾者,一而已;一者,太極也?!保ㄍ希┬煸跐h釋為“乾坤”:“同一,乾坤也。以其一神則謂之太極,以其兩化則謂之兩儀?!保ㄍ希┐捭?、朱震、毛奇齡、胡渭等人皆認為太極是就筮法而言,蓍策未分、奇耦未形即是太極。(見《漢上易傳》、《仲氏易》、《易圖明辨》)案閩監(jiān)毛本、石經(jīng)本、岳本“太”皆作“大”,故太、大通,太即大。極,《說文》訓為“棟”,《逸雅》訓“棟”為“中”,即指居屋之中,而《廣雅釋詁》云“極,至也”,“極,高也”,此“至”、“高”皆緣“棟”而生,故“太極”有高大而中和之義。極大曰“太”,中而未分曰“一”:故“太極”又稱“太一”。而“太一”古人多指“太一”星,《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碧挥址Q北辰,《易緯乾鑿度》云:“故太一取其數(shù)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于十五。”鄭玄注:“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太一,北辰即指北極星,《爾雅》:“北極謂之北辰。”案《文耀鉤》:“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含元出氣,流精生一也?!惫手唬ɑ虮睒O)為含元生氣之本。因而“太極”在古代又常常被解釋為無所不包、渾淪未判的宇宙本原,《莊子》“道在太極之先”之“太極”即是此意。
?、趦蓛x、四象:先儒有不同解釋,然由“易與天地準”及“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考之,還以解“兩儀”為陰陽,“四象”為七八九六為妥。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從“是故易有太極”到“吉兇生大業(yè)”一節(jié),歷來多從宇宙產(chǎn)生角度或從畫卦角度理解。筆者認為,此節(jié)當言筮法。(一)此節(jié)有“易”、“八卦定吉兇”等字眼,顯然乃就《周易》筮法而言,僅從宇宙本原來理解是不妥的。(二)此節(jié)多用“生”字,《系辭》凡言“生”,如“生變化”、“生吉兇”、“生情偽”、“生利害”及“生生之謂易”皆是筮卦,非畫卦,凡論畫卦不用生,而用“作”,如“始作八卦”、“作易者,其有憂患乎?”(三)此節(jié)與“大衍章”相合。
?、鄯ǎ傅?。象,指天?!断缔o》:“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變通:四時推移終而復始,變而通達??h,即懸。崇,充實。立成器:創(chuàng)立成就器物。探賾索隱:探討事物之繁雜,求索事物之幾微。索,求尋。隱,幾微。鉤深至遠:鉤取深奧推致遠大。鉤,曲而取之。致,推致。成天下之亹亹:成上下文義思之。成即盛,作容納解。亹亹,一本作娓娓,先儒釋為勉勉,亦有釋作微妙者。然由“探頤索隱,鉤深致遠”思之,當以作微妙于義更勝《莊子》云:“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心巨,蓍龜決,皆斷于幾先?!奔雌渥C。蓍龜:蓍草龜甲?!拜橹躁?,龜之言久,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神,以其長久能辨吉兇?!保▌⑾蛘Z)莫大于蓍龜,漢書引作“莫善于蓍龜”。
④神物:指蓍龜。則:法。河出圖,洛出書:河,黃河。洛,洛水。關于河圖洛書眾說不一,鄭玄認為二者皆為書:“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孔安國認為河圖即八卦,洛書即洪范九疇,也有人認為河圖洛書為天象圖,為玉石寶器等。宋代陳摶等人自稱發(fā)現(xiàn)了由黑白圓點組成了古河圖洛書,邵雍、劉牧等人又傳授發(fā)明之。圖書之學逐漸成為易學中的一大分支,到了清代以胡渭為代表樸學大師經(jīng)過考證,提出宋人所謂河圖洛書是偽造,自此,圖書之學開始衰微。戰(zhàn)國乃至春秋時代的河圖洛書到底是什么樣子?有待于考古發(fā)掘,進一步證實。
⑤四象:古者多解:(一)“神物”,“變化”,“垂象”、“河圖洛書”。(二)水火木金。(三)陰陽老小。(四)實象,假象,義象,用象。案上下文義,當以陰陽老小為勝。
今譯:
所以《周易》中有太極,(由太極)生成兩儀,兩儀生成四象,四象生成八卦,八卦推斷吉兇,吉兇成就大業(yè)。所以效法而成象莫過于天地,變化通達莫過于四季,懸垂其象而顯著明示莫過于日月,崇實高大莫過于富足尊貴,具備天下之物而致其用,創(chuàng)立與成就器物,以利天下之民,莫過于圣人。探尋事物繁雜,求索事物幾微,鉤取深奧推致遠大,以斷定天下吉兇,促成天下幾微之事,莫過于蓍龜,所以天生(蓍龜)神物,圣人效法它;天地變化,圣人效法它;天垂示(日月星)象,現(xiàn)示吉兇,圣人效法它;黃河出圖,洛水出書,圣人效法它。故《周易》有這四象,昭示其義,系以文辭,所以告人。確定吉兇,賴以推斷。《周易》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笨鬃诱f:“佑,就是佑助,天所佑助的,是順從;人所佑助的,是誠信,履行誠信而思于順天,又崇尚圣賢,所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十三)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比粍t,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雹偾?,其易之縜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②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道,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yè)。③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者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兇,是故謂之爻④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⑤
注釋:
①書:文字。言:言語。意:心意。情偽;真情虛偽。陽為清,陰為偽,陰陽變化,而情偽在其中。變而通之:變化三百八十四爻使之交通。鼓之舞之:就蓍占而言,鼓為動,舞為起行。
?、诳a:藏。此指淵源。成列:分布,此指乾坤各三爻而成體,陰陽分布。毀:毀棄。息:止。此是說明乾坤為陰陽之宗,變化所出。易無體,以乾坤見之,六十四卦由乾坤所生,乾坤毀,卦爻滅,易即不存在。
?、坌味希褐赋鲂误w、在形體以外、無形而不可見的、抽象的事物。形而下:指沒有超出形體、在形體以內(nèi):有形可見的具體的事物。化而裁之:陰陽轉(zhuǎn)化而裁成事物?;?,陰陽轉(zhuǎn)化。裁,裁成。推而行之:陰陽推移,行施不窮。舉:用,推。《論語?為政》:“舉直錯諸枉?!薄抖Y記?儒行》:“懷忠信以待舉?!薄痘茨献??主術》:“無小而不舉”均是此義。錯,通措,當訓為置于、施加。
?、艽斯?jié)與前八章重復,注詳見八章。
?、荽妫阂来?,依賴。卦:卦象。辭:爻辭。變:爻變。神而明之:神妙莫測而能明示。德行:品德行為。
今譯:
孔子說:“文字不能寫盡言語(所能表達的意思),言語不能表達盡心意(所想到的意境)?!蹦敲?,圣人的心意就不可見了嗎?孔子說:“圣人創(chuàng)立卦象以窮盡所要表達的心意,設置卦爻以窮盡所要表達的真?zhèn)?,用文辭以窮盡所要表達的言語,變動(陰陽爻)使之通達,以窮盡天下之利,鼓動起舞(而行蓍)以窮盡其神妙?!鼻?,大概是《易》的淵源吧!乾坤(陰陽)分布排列,而《易》就立于其中了。乾坤毀滅,則無以顯現(xiàn)《易》,《易》不可現(xiàn)則乾坤也許幾乎止息了,所以,形體以上(而不可見)的叫道,形體以下(而可見)的叫器,(陰陽)轉(zhuǎn)化而裁成萬物的叫變,(陰陽)推移往來運動的叫通,將(《易》的作用)施加于天下民眾的,就叫做事業(yè)。所以這卦象,是圣人看見天下事物繁雜,因而比擬其外部形狀容貌,象其事物之所宜,這就是卦象。圣人看到天下事物的變動,因而觀察其會合變通,以推行其典章禮儀,附上爻辭以推斷吉兇,這就是爻。極盡天下繁雜事物的,依存于卦象;鼓動天下變化的,依存于爻辭;(陰陽)轉(zhuǎn)化裁成萬物的,依賴于卦變;(陰陽)推移運動的,依存于變通;(蓍占)神妙而能示(吉兇)的,依存于人;在默然中成就一切,不用言語而致誠信,依存于德行(的感召)。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2)動靜有常,剛?cè)釘嘁印?3)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4)是故剛?cè)嵯嗄Γ素韵嗍?。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雷。(5)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6)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7)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删脛t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yè)。易間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8)
注釋:
(1)系辭:系,古字作毄,有系屬義。辭,本作辭,即詞,有說義。系辭本義是系辭于卦爻之下。案《系辭》:“系辭焉以斷吉兇?!薄跋缔o焉以盡其言?!奔词瞧湔?。此處以“系辭”為名。乃指系在《周易》古經(jīng)后面的文辭,為《十翼》之一。它是《周易》的通論:追述易之起源,推論易之作用,兼釋卦義以補《彖》、《象》、《說卦》之不足,并言明占筮方法等?!断缔o》分章,先儒多有不同:馬融、荀爽、姚信等分上篇為十三章,虞翻分為十一章,周氏、孔穎達等分為十二章,陸德明分為七章,李心傳分為十五章,王申子分為十六章。今從馬融等分法,《系辭》下篇一般分為十二章。
(2)尊:高,貴。天陽氣輕清在上,故曰尊。卑:下,賤。又作“埤”,卑,埤通。地陰氣濁重在下,故曰卑。定:謂定其方位。以:已。《國語?晉語》“吾以除之矣”即其證。陳:列。
(3)動靜有常:此指天地自然而言,天運轉(zhuǎn)不已,故曰動;地凝重不移,故曰靜。常:規(guī)律。天動地靜之說,戰(zhàn)國時代極為普遍。如《莊子?天道篇》:“其動也天,其靜也地?!眲?cè)幔簞傊^奇畫以象陽,柔謂耦畫以象陰。斷:分,判。
(4)方:先儒多解為方所、道、理、行蟲動物類等,然以上諸說似皆不妥。通觀此段文意,“方”在此應解作“事”。《象》之《復》“后不省方”句,王弼注:“方,事也?!奔雌渥C。象:天象,日月星辰。形:地形,山川草木。變化:天時變,故在天為“變”;變,熹平石經(jīng)作“辯”,由成象到成形辨其化,可備一說。坤化成物,故在地為“化”。見:顯現(xiàn)。
(5)剛?cè)嵯嗄Γ呵瑒偫と嶂嬒嗷ツκ幎砂素裕础墩f卦》所謂乾三陽坤三陰相互作用而生“六子”。摩:旋轉(zhuǎn)。此指切摩。八卦相蕩:八卦相互滌蕩而運動。蕩,又作“蕩”?!夺屆罚骸笆?,蕩也?!贝擞型埔浦x。鼓,通“郭”?!讹L俗通義?聲音篇》:“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萬物郭皮甲而也,故謂之‘鼓’”。所以鼓有“動”之義。霆:雷之余氣?!豆攘簜鳌罚骸霸评渍吆危况?。”潤,滋。
(6)乾道:即陽道。男:陽性事物,即《說卦》所謂“長男”、“中男”、“少男”。坤道:即陰道。女:陰性事物,即《說卦》所謂“長女”、“中女”、“少女”。
(7)知,先儒多訓為“主”、“為”。筆者管見,由《彖》釋《乾》稱“萬物資始”考之,此“知”就應解作“資”,“資”、“知”音近互假耳。作:一本作“化”。筆者以為,由上文“乾資大始”考之,此處“坤作成物”之“作”,當訓為“為”,即化生。易:平直,無所難。馬其昶云:“易者易直也。光體渾同虛空,普徧群物,故曰易?!稜栄拧贰?、均、夷、弟,易也’。注云:皆謂易直,此可識易之訓也”。案《系辭》:“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故馬氏之說極是。簡能:簡約之能。先儒有謂作“簡從”者,上下文“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考之,此解可備為一說。簡,簡約而不繁。
(8)易簡:平易簡約。成位乎其中:人得天地之理,位于天地之中。位,居位。
今譯:
天尊貴(于上),地卑賤(于下),乾坤(由此)確定。卑下高上已經(jīng)陳列,貴賤之位確立。(天地)動靜有其常規(guī),(陽)剛(陰)柔即可斷定。萬事以其類相聚,萬物以其群相分,(這樣)吉兇便產(chǎn)生了。在天形成象,在地生成形,(因而)變化就顯現(xiàn)了,所以剛?cè)嵯嗷デ心?,八卦互相推移。以雷霆鼓動,以風雨滋潤,日月運行,寒暑交替。乾道成就男性(事物),坤道成就女性(事物)。乾資主(萬物)初始,坤化生成萬物。乾以平直資主,坤以簡約順從。易,則是易資主;簡,則是易順從。平直資主則有親附,簡易順從則有功效。有親附則可長久,有功效則可廣大??砷L久才是賢人的德性,可廣大才是賢人的事業(yè)。(因此)易簡而天下之理可得,天下之理可得而成位于(天地)之中。
(二)
圣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1)剛?cè)嵯嗤贫兓?。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2)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cè)嵴?,晝夜之象也?3)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4)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5)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6)
注釋:
(1)卦:指六十四卦。象:卦象。系辭:于卦爻之后系屬其文辭,在此句“吉兇”之后“虞本更有悔吝二字”(《釋文》)。以上下文義考之,似當以虞說為是。
(2)吉兇:善惡。吉,善。兇,惡?;诹撸夯陔y?;?,恨。吝,通“遴”,行難。虞,度。吉兇悔吝,為《易》之辭。失得憂虞,為人之事,故吉象得,兇象失,悔象憂,吝象虞。
(3)變化:指六爻之變化。亦即《系辭》所謂“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cè)嵯嘁住?,“爻者,言乎變者也”。進退:由爻之變化而產(chǎn)生。陽動為進,陰動為退。剛?cè)幔褐戈庩柖?,陽剛為“—”,陰柔為?-”。
(4)三極:三才,即天地人。八卦有三畫,上畫象天,下畫象地,中畫象人。六爻兼三才故初二為下象地,三四為中象人,五上為上象天。
(5)居:靜處。安:依。序:次序。虞翻認為當作“象”。依據(jù)下文“君子居則觀其象”,故認為作“象”為勝。然案之《系辭》,“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成列即《易》之序也。且“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兇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價,震無咎者存乎悔?!贝私浴耙字颉币?。玩:一本作“耫”,有玩味、玩習之義?!读凶??黃帝篇》“吾與若玩其文也久矣”。張湛注:“玩,習也。”樂:一本作“變”,案下文“動則觀其變”,“爻者言乎變者也”,似從“變”為是。
(6)此引《大有》上九爻辭。佑:保佑。
今譯:
圣人設置易卦,觀察其象而系之文辭,以明示吉兇,(陽)剛(陰)柔相互推移而產(chǎn)生變化。所以(《易》辭)吉兇,為失得之象;悔吝,為憂虞之象。變化,為進退之象;(陽)剛(陰)柔,為晝夜之象。六爻的變動,含有(天地人)三才之道。所以閑居而依者,是卦的次序;喜樂而玩習者,是(卦)爻的文辭。因此君子閑居時則觀察卦象,而玩味其文辭;行動時則觀察卦爻的變化,而玩味其筮占。所以“自有上天保佑,吉祥而無不利”。
(三)
緣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①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诹哒?,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兇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②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③
注釋:
?、馘瑁骸安摹?,材通裁,故有裁斷之義,此指彖辭。言:說明。象:指一卦之象。爻:指爻辭。變:指剛?cè)醿僧嫷淖兓?br />
?、谛〈茫盒¤?。列:分布。位:六爻之位。齊:正定。大?。褐肛远?,陽卦大,陰卦小。辭:爻辭。介:微小。此指“悔吝”處“吉兇”之間細小界限。震:驚懼。
?、垭U:兇惡。易:平易:此即善吉。之:適。
今譯:
彖辭,是說明卦象的;爻辭,是說明(陰陽爻畫)變化的;吉兇,是說明事務失得的;悔吝,是說明有小的過失。無咎,是說明善于補求過失。所以貴賤的分列,存在于所處的爻位;齊定其小大,存在于各卦之中;辯別吉兇,存在于卦多辭中;憂慮悔吝,存在于(吉兇之間)細小的界限;戒懼而無咎,存在于能夠悔改。因此卦有(陰陽)大小,辭有兇險平易,《易》辭,就各有所指向。
(四)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①。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②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③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④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⑤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⑥。
注釋:
?、僖祝骸吨芤住匪览?,即易理。準:等同、齊平。彌綸:包羅,遍論。彌,徧。綸,本指青絲綬。此通“論”。
②幽明:幽暗光明。原始反終:由事物開始返歸到事物的終結(jié)。原,推究。反,一本作“及”,此訓為“返”。
?、劬珰鉃槲铮宏庩柧`之氣聚則物成其形。精氣,指陰陽精靈之氣。游魂為變:氣之游散而物變其故。游魂,氣之游散。陽氣曰魂,以上下文思之,精氣指神,游魂指鬼。鬼神:陰陽之氣屈伸變化。鬼:歸,即氣之屈而歸,物終氣歸曰鬼。神:伸,即氣之伸而至,物生氣伸曰神。
?、苓`:違背。濟,助。旁,徧?!稄V雅》:“旁,廣也,大也。”《周禮?春官?男巫》:“旁招以茅。”賈公彥疏:“旁,謂四方?!蓖跻唬骸爸^徧招于四方也?!绷鳎骸夺屛摹贰熬┳髁簟?。樂天:順行天道。知命:知性命之理。安土:安居坤土。敦:篤厚。仁,愛?!赌??經(jīng)說下》:“仁,仁愛也?!?br />
?、莘秶喊?,法周。范,鑄金之范,引申為法:圍,匡郭,周圍,“范圍”,今人黃沛榮解作籠罩,其說甚是。不過:漢儒釋此為乾坤消息法周天地變化而不過于十二辰。然由上下文思之。此“不過”恐指“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因無其它證據(jù),故此仍依漢人之說。曲:本義為器受物之形。成:當為盛。曲成,即受盛。不遺:不遺失細微。
?、迺円怪溃褐戈庩杽?cè)嶂??!断缔o》:“剛?cè)嵴?。晝夜之象?!狈剑禾幩?。體,固定形體。
今譯:
《易》道與天地等同,所以能包羅天地之道,仰首以觀看天文,俯首以察看地理,所以知曉幽明變化的原故。由事物開始返歸到事物終結(jié),因而知曉死生的學說。精氣聚合而生成物形,游魂(氣散)導致(物形)變化。因此可知鬼神的情狀。(易)與天地相似,所以不違背(天地的規(guī)律)。知道周圍萬物而以其道成就天下,所以不會有過失。遍行而不停留,順應天道,知曉性命之理,因而不會憂愁。安居坤土,敦厚而施仁德,故能夠愛民?;\罩天地變化而不超過(十二辰),承盛萬物而不遺失(細微),通達晝夜變化之道而極其睿知,故(陰陽)神妙變化無一定處所,而易道亦無固定的形體。
(五)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道,善也;成之者,性也。①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這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yè)至矣哉。②富有之謂大業(yè),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③極數(shù)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④
注釋:
?、倮^:秉受,繼續(xù)。成:生成,成就。性:天性、本性。朱熹曰:“所以發(fā)育萬物為繼‘善’,萬物各正其性命為‘成’性?!保ā墩Z類》)
②知,智。鮮,少。顯,顯現(xiàn)。諸,之于。用,功用。鼓,動(解見上“鼓之以雷霆”注)。至,極。
?、鄹挥校簾o所不備。日新:變化不息,日日增新。生生:陰陽相互變化而不窮。成象:生成天象。效法:效地之形。法即形。項安世曰:“古語‘法’皆謂‘形’,《系辭》皆以‘形’對‘象’?!?br />
?、軜O數(shù):窮極蓍策之數(shù)。占,筮占。通變:即變通,指變化而通達、趨時而利。陰陽不測:陰陽變化迅速微妙而不可測度。
今澤:
一陰一陽(互變)叫做道,秉受(其道)的,為善;順成(其道)的,為性。仁者看見(道)的仁便稱道為仁,智者看見(道)的智便稱道為智。百姓日用(其道)卻不知道。所以君子之道已很少見了。顯現(xiàn)道的仁德(于外),潛藏道的功用(于內(nèi)),鼓動萬物(生長)而不去與圣人同憂慮,(造就萬物)盛德大業(yè)(完備)至極呀!富有叫做大業(yè),日新叫做盛德。(陰陽變化)生生不已叫做易,成(天)象為乾,效(地)形為坤,窮極蓍策之數(shù)預知未來叫做占,通達變化的叫做事,陰陽(變化)不可測度叫做神。
(六)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①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②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③
注釋:
?、購V:寬廣。坤為廣。大:盛大。乾為大。御:止。邇:近。正:定。
②專:一本作“塼”,專、塼二者通,此當訓為“圜”?!墩f卦》“乾為圜”即其證。直:剛直。翕:閉合。辟:開。
③配:匹配。變通:變化通達。易簡:指“易則易知,簡則易從”,即易知易從謂易簡。至:大。
今譯:
這易道寬廣呵,盛大呵!要說它遠,則無所窮止,要說它近,則寧靜而方正,要說天地之間則(萬物)具備。這乾,靜止時圓圜,運動時開辟。所以廣生(萬物)。(易道)廣(生)大(生)與天地相配合,變化通達與四時相配合,陰陽之義可以與日月相配合,是易道簡約的善性與至大的德性相配合。
(七)
子曰:①“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廣業(yè)也。知崇禮卑,②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③
注釋:
?、僮釉唬骸断缔o》、《文言》所謂“子曰”,乃指孔子,然“子曰”所引是否真為孔子言論,已無從考證。
②知,即智。禮,禮儀。一本作“體”,“禮”、“體”相通。
?、鄞娲妫撼T凇!稜栄??釋訓》:“存存,在也。”阮元曰:“存存,在也。如孟子說‘存其心,養(yǎng)其性也’”。道:所由之路,乾陽為道。義:所處之宜,坤陰為宜。
今譯:
孔子說:“易,其道至極!易道,圣人用之增崇其德而廣大其業(yè)。智慧崇高禮儀謙卑,崇高效法天,卑下效法地。天地設定位置,而易道運行于其中。成物之性常存,(陰陽)道義之門。
(八)
圣人有以見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①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②系辭焉以斷其吉兇,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后言,議之而后動,擬議以成其變化。③“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雹茏釉唬骸熬泳悠涫?,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fā)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fā),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⑤“同人先號唃而后笑?!雹拮釉唬骸熬又?,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雹?br />
注釋:
①賾:古本作“嘖”,本義是指口里說話雜亂。此指事物繁雜。擬:比擬,摹仿。諸:之于。形:形態(tài),形狀。容:容貌。宜:相稱,適宜。
?、跁ǎ簳辖煌?。典禮:一本作“等禮”。此指典章禮儀。
③惡:厭惡。一本作“亞”,古者惡、亞二字通。先儒有訓“亞”為次第者,亦可備為一說。議:一本作“儀”,通觀上下文義,“儀”與“擬”對舉,當作“儀”為是。儀,仿效。
?、艽艘吨墟凇肪哦侈o。其意為:母鶴在樹蔭下鳴叫,其子應聲而和。(若)我有美酒,我愿與你共同分享。陰,通蔭。和,應和。爵:古代飲酒器,此指酒。靡:系戀,分享。
?、荽酸尅吨墟凇肪哦侈o,君子居其室:九二居內(nèi)卦,以象君子居其家室,九二為陽爻,故為君子。言:言語。九二居《中孚》下兌之中,故曰言。樞:戶樞,即門軸。機:弩機。
⑥此引《同人》九五爻辭。其意為:與人同志,先哭后笑。同人:即同仁。號唃:啼哭。
?、叽酸尅锻恕肪盼遑侈o。默:不語。利:銳利。臭:通嗅,即氣味。
今譯:
圣人因見天下事物繁雜,從而比擬其形狀容貌,象征其事物所宜,所以就叫做卦象。圣人因見天下事物的變動,從而觀察其會合與交通,以推動其典章禮儀,并附之文辭以斷其吉兇,所以就叫做爻。述說天下事物至為繁雜而不會厭惡,指出天下事物變動至極而不會雜亂。比擬后發(fā)表言論,仿效后而行動,通過比擬仿效以成就其變化。“鶴鳴于樹蔭,其子和而應之,我有好酒,我與你共享。”孔子說:“君子居于室,口出善言,千里之外的人都響應,況且近處呢!君子居于室,口出不善言,千里之外的人都違抗,況且近處呢!言語出于身,影響于民,行動發(fā)生在近處,而顯現(xiàn)于遠處。言行,這是君子的門樞和弩機。樞機在發(fā)動時,主宰著榮辱(的變化)。言行,君子是可以用它來驚動天地的,怎可不慎重呢?”“與人同志,先號哭而后笑?!笨鬃诱f:“君子之道,或出行或居處,或沉默或言語,二人同心,其力量可以斷金。同心的言語,氣味相投香如蘭草?!?br />
初六,“藉用白茅,無占?!雹僮釉唬骸捌堝e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以往,其無所失矣”。②“勞謙君子有終,吉?!雹圩釉唬骸皠诙环ィ泄Χ坏?,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雹堋翱糊堄谢凇!雹葑釉唬骸百F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雹蕖安怀鰬敉ィ瑹o咎。”⑦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子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⑧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撘舱撸∪酥乱?。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兑住吩唬骸撉页耍驴苤??!I之招也。”
注釋:
?、俅艘洞筮^》初六爻辭,其意為:用白茅鋪地(擺設祭品)無咎。藉:鋪墊。茅:茅草。
?、诖酸尅洞筮^》初六爻辭。茍,助詞。王引之曰:“茍,猶但也。”錯:措。有放置之義。慎:謹慎。薄:猶輕,斯:此。術:道。“慎斯術”,一本作“順斯術”,有訓“慎”為遵循者,可備一說。
?、垡吨t》九三爻辭,其意為:有功勞而又謙虛,君子則有好的結(jié)果,吉利。
?、艽酸尅吨t》九三爻辭。伐:夸。德:得。《管子?心術上》:“故德者,得也。”厚:篤厚。功下人:有功勞而卑下于人。致:推致。
?、菀肚坟陨暇咆侈o??海F極。
?、薮酸尅肚飞暇咆侈o。貴而無位:《乾》上九之陽處上為貴,上九窮極失位故無位。高而無民;上九居卦上故曰高,六爻皆無陰,故無民。
?、咭豆?jié)》初九爻辭。
?、啻酸尅豆?jié)》初九爻辭。階:《釋文》:“姚本作機”,考《渙》卦九二爻:“渙奔其機?!辈瘯兑捉?jīng)》作“階”,故階機互通。此處應解為契機。密:隱密。幾事:幾微之事。
⑨此釋《解》六三爻辭。乘:古時指車輛。引申為乘坐。小人乘君子之器:小人乘坐君子的交通器具。小人,古代統(tǒng)治者對下層人民的蔑稱,后指不正派或見聞淺薄之人。君子,指有德才之人。從卦象看,陽為君子,陰為小人,《解》六三以陰居陽位,故有“小人乘君子之器”之象。慢:驕慢。誨:教。冶:鄭、陸、虞、姚、王肅作“野”,《太平廣記》引作“蠱”,“野”、“冶”皆“蠱”之假借。(詳見李富孫的《易經(jīng)異文釋》)。鄭玄曰:“飾其容而見于外曰野。”(《后漢書》注)
今譯:
初六:“用白色茅草鋪地(擺設祭品),無災?!笨鬃诱f“(祭品)直接放在地上就可以了,再用茅草鋪墊(以示其敬),還能有什么災呢?已經(jīng)是非常慎重了,茅草作為物雖然很輕薄,但作用重大,能謹慎地用這套禮術行事,就不會有所失了?!薄坝泄诙t虛,君子有好的結(jié)局,吉利?!笨鬃诱f:“有功勞而不夸耀,有功績而不貪得,太厚道了。所說的是有功勞而能禮下于人。德講究要盛大,禮講究要恭敬,所謂謙,就是以恭敬而保存其祿位呵!”“龍飛過高處則有悔?!笨鬃诱f:“尊貴而無實際的職位,高高在上而失去民眾,賢人在下位而無所輔助,所以一行動就有悔?!薄安怀鲩T戶庭院,無咎災?!笨鬃诱f:“禍亂的產(chǎn)生,是以言語為契機。國君(說話)不機密而失掉大臣,大臣(說話)不機密則有殺身之禍。機微這事不保密則妨害事情的成功,所以君子謹重守機密而不輕易出言。”孔子說:“作《易》的人,大概很了解盜寇吧!《易》說:‘以肩負物而又乘車,以至招來盜寇來打劫?!约缲撐?,這是小人做的事情;車乘,是君子(使用的)器具,小人乘坐君子的器具,所以盜寇想來搶奪他,對上驕慢而對下暴虐,盜寇想來討伐,懶于收藏財富是教盜寇來搶,打扮妖艷是引誘盜寇來奸淫。《易》說:‘以肩負物而又乘車,招致了盜寇’(說的是)自己招來盜寇?!?br />
(九)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①。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shù)二十有五,地數(shù)三十,凡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②。大衍之數(shù)五十③,其用四十有九④。分而為二以象兩⑤,掛一以象三⑥,揲之以四以象四時⑦,歸奇于仂以象閏⑧,五歲再閏⑨,故再仂而后掛⑩。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⑾。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shù)也⑿。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⒀。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⒁。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佑神矣⒂。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⒃
注釋:
?、侔柑??李鼎祚《周易集解》及清?阮元刻《十三經(jīng)注疏》本,此節(jié)在十一章之首)即在“夫易,何為者也”之上)。自“天數(shù)五”至“行鬼神也”一節(jié)在“故再仂而后掛”之下。宋代張載、程頤、朱熹疑為錯簡。認為此兩節(jié)相連當在“大衍之數(shù)”之上。元人吳澄、明人來知德、清人李光等人皆從之。案漢熹平石經(jīng)本,自“天一”至“行鬼神也”在“故再仂而后掛”之下,《漢書?律歷志》與衛(wèi)元嵩《元包蓍篇》皆同熹平石經(jīng),故當以漢熹平石經(jīng)本為是。然案上下文義,程朱之順序較勝,故今從之。此章列“一”至“十”自然數(shù),旨在說明筮法中所演五十之數(shù)是以這天地之數(shù)為根據(jù)的。
?、谶M一步闡述天地之數(shù)與大衍之數(shù)關系。五位:先儒多解:(一)指天地之數(shù)各有五位數(shù)。(二)五個方位,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東,四九居西,五十居中。(三)五行之位,一六合為水位,二七合為火位,三八合為木位,四九合為金位,五十合為土位。通觀文意,當以第一種為勝。相得:相加。合:即和。變化:指蓍數(shù)變化。鬼神:氣之屈伸往來。鬼,歸。神,伸。故“行鬼神”,是指數(shù)能貫通天地鬼神,即易通鬼神而能行鬼神。
?、垩埽貉?。即演算。五十:先儒多解:(一)朱熹認為,以河圖中宮天五乘地十而得之。(二)荀爽認為卦各有六爻,又有八經(jīng)卦6×8=48,乾坤又有二用,故48+2=50。(三)京房等認為,五十者謂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10+12+28=50。(四)鄭玄認為,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以五行氣通,故減五為五十。(五)崔憬認為,天地之數(shù)配八卦,八卦之數(shù)為五十,3(艮)+5(坎)+7(震)+9(乾)+2(兌)+10(離)+8(巽)+6(坤)=50。(六)《漢書?律歷志》認為,五十數(shù)由元始象一,與春秋二,三統(tǒng)之三,四時之四,相加得十,再與此五體相乘而得(1+2+3+4)×5=50。筆者認為,大衍之數(shù)只用(五十)。除了先儒之說,還可以補充如下:(1)天地生成之數(shù)止于五十,生數(shù)止于五,成數(shù)止于十。(2)蓍草生一本長百莖分為五十?!妒酚洝罚骸奥勢樯鷿M百莖者,其下必有神龜守之?!?br />
?、芷溆盟氖芯牛何迨椴?,只用四十九根,其中一根不用,以象太極,也有說四十九根象太極者,前者為勝。
?、輧桑簝蓛x。指天地或陰陽。此是說把四十九策分為二,象征太極生兩儀。
?、迴煲灰韵笕阂浪稳苏f從右手蓍策中任取一根置于左手無名指與小指之間,象征“三才”。掛一。從右手蓍策中任取一根?!耙弧保笳魅胖腥?。三,三才。
⑦揲:取,數(shù)。此是說將左右手之策以四根為一組而數(shù)之,象征有“四時”。
?、嗥妫河?,在分完左右手之后,每只手中策數(shù)必有余數(shù)?;蛞?、或二,或三,或四。此就是奇。仂:勒。將蓍草勒于指間。譯文中蓍草之“掛”法與“仂”法皆據(jù)宋人這說。閏:閏月。
?、嵛鍤q:五年。一掛兩揲兩仂為五,故為“五歲”。再:兩。此句是說一變之中,有兩次歸奇于仂,故象兩次閏月在五年之中。
?、鈷欤阂槐咀鳎ㄘ裕?,二者通,此指布卦之一爻。
?、喜撸汗湃朔Q蓍草根數(shù)為“策”,一根蓍草為一策?!肚坟粤?,每一爻經(jīng)十八變之后,皆得36策,故六爻之策為:36×6=216(策)。同樣《坤》六爻,每一爻經(jīng)十八變皆得24策,故六爻之策為24×6=144,《乾》《坤》兩卦策數(shù)相加,即:216+144=360,360正與一年三百六十天數(shù)相當,故曰“當期之日”。
?、卸撸褐浮吨芤住饭采舷聝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有的策數(shù)。其中陽爻為一百九十二,陰爻為一百九十二。
若陽爻為老陽,陰爻為老陰,則:
36×192=6912
24×192=4608
所以:4608+6912=11520(策)
若陽爻為少陽,陰爻為少陰,則:
32×192=6144
28×192=5376
所以:6144+5376=11520(策)
故“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断缔o》作者認為“二篇策數(shù)”正與萬物之數(shù)相當。
?、阉臓I:四求。指一爻生成須經(jīng)過四次演算才得出:(一)分二,(二)掛一,(三)揲四,(四)歸奇于仂,共為“四營”。十有八變而成卦:四營稱“一變”,三變成一爻,《周易》一卦六爻,故6×3變=18變。
?、倚〕桑合热宥嘟猓性话素噪m有三畫以象三才,但未盡萬物之情理,故曰小成,有曰此八卦指經(jīng)卦而言,十有八變方成一卦,九變出一經(jīng)卦,只是一半,故曰“小成”。以上下文義觀之,以第二說為是。伸:一本作“信”,二者相通。觸:動,逢。畢:盡。
?、语@:明。道:易道。德行:品德行為。與:參。酬?。汗糯环N賓主飲酒之禮。古代飲酒,主人酌賓為獻,賓酌主人為酢。主人飲之,又酌賓為酬。先舉為酢,答報為酬。此象陽唱陰合,變化相配,陽往為酬,陰來為酢。佑:助。
?、攒魉?、馬融、王弼等人皆將此句放在第十章首,李鼎祚據(jù)虞翻而放在九章之末,朱熹等人從之,通觀上下文,放在第九章末為妥。
今譯:
天數(shù)一,地數(shù)二;天數(shù)三,地數(shù)四;天數(shù)五,地數(shù)六;天數(shù)七,地數(shù)八;天數(shù)九,地數(shù)十。天數(shù)五位,地數(shù)五位,天地之數(shù)五位各自相加而有和。天數(shù)和為二十五,地數(shù)和為三十。天地之數(shù)總和為五十五。此所以生成(蓍數(shù))變化,而通行天地鬼神的原因。(借用蓍草)演算天地之數(shù)是五十,實際用四十九(根),(將這四十九根蓍草)一分為二,以象兩儀。(從右手蓍策中)任取一根(置于左手小指間),以象(天地人)三才。(左右手之策)以四為一組數(shù)之象征四時。歸置(左右手所余之數(shù))于手指之間以象余日而成閏月。五年中有兩次閏月,所以再一次歸余策于手指間,而后經(jīng)三變而成卦(一爻)?!肚坟圆邤?shù)為二百一十六,《坤》的策數(shù)為一百四十四,(《乾》《坤》策數(shù))共為三百六十,正好與一年三百六十天數(shù)相當。(《周易》)上下兩篇策數(shù)為一萬一千五百二十,正好與萬物之數(shù)相當。所以經(jīng)過四道程序的經(jīng)營而成《易》卦一爻,十八次變化而成一卦,(九次變化出)八經(jīng)卦為小成,再引申其義,觸動類推而增長,天下所能之事皆無所遺了!顯明易道,神化德行。所以如行賓主飲酒應對之禮,可以佑助神化之功??鬃诱f:“通曉陰陽變化之道的,恐怕一定知道‘神’的功用吧!”
(十)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①。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②,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于此③。參伍以變,錯綜其數(shù)④,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shù),遂定天下之象⑤。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于此?《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于此⑥?無《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⑦。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注釋:
?、僖裕河?。尚:取,主。辭:指卦爻辭。變:爻變。象:卦象。卜筮:龜卜蓍占。占:占問預測。
?、跒椋鹤鳛?。古人多指建立諸侯國。行:行動。多指行師出征。吳澄曰:“有為謂作內(nèi)事,有行謂作外事?!笨蓚湟徽f。問:以上下文義思之,“問”顯然指求問于《易》。言:言其吉兇。
?、勖好槊斨Z,即占問前對蓍龜所問的話。響:一本作“向”,二字古通,此指響之應聲。遠近:就天地而言,天遠地近。幽:隱暗。深:深奧。物,事。精:精細微妙。孰,誰。與:參與。
④參伍以變,錯綜其數(shù):古人眾說紛紜,有謂參伍即三五行者,有謂參五十五,七八為彖,其數(shù)十五,九六為爻,其數(shù)亦十五者,有謂三五以相參合以相改變者。《淮南子?泰族訓》并針對“參伍”專門作了論述:“何謂參五?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一地,中取法于人,……此之謂叁;制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辨,長幼之序,朋友之際,此之謂五。”凡此種種,恐皆后人附會曲解之辭,與“參伍”本義未必相符。案《周易本義》曰:“參者,三數(shù)之也;伍者,五數(shù)之也。既參以變,又伍以變,一先一后,更相考核,以審其多寡之實也。錯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謂也;綜者總而挈之,一低一昂之謂也,此亦皆謂揲蓍求卦之事?!庇衷唬骸啊畢⑽椤?、‘錯綜’皆古語,而‘參伍’尤難曉。按《荀子》云‘窺敵制變,欲伍以參’?!俄n非》曰:‘省同異之之言,以知朋黨之分,偶參伍之驗,以責陳言之實。’又曰:‘參之以比物,伍之以合參?!妒酚洝吩弧貐⒍橹?,又曰‘參伍不失’。《漢書》曰:‘參伍其賈,以類相準,此足以相發(fā)明也。”《周易本義》在此承認“‘參伍’尤難曉”,不強行曲解,殊為可貴,同時也提出一些很有價值的想法。如“錯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謂也;綜者,總而挈之,一低一昂之事也,此亦皆謂揲蓍求卦之事”。點出了“參伍”的實質(zhì)。筆者陋見,此“參伍”之數(shù),與“參天兩地”之數(shù)一樣,皆古人論天地之數(shù)以定“揲蓍求卦之事”?!断缔o》中有一段文字對于提示此點,提供了重要線索:“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由此而思之,恐“參”即《系辭》“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六者非它,三材之道也”的“三”;而“伍”,應是《系辭》“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和”,體現(xiàn)了“凡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之“五”。故“參伍以變,錯綜其數(shù)”,即蓍筮時的卦變,亦“道有變動,故曰爻”;而“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即“爻其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也,亦《彖》之《賁》:“剛?cè)峤诲e,天文也?!惫省皡ⅰ蹦巳闹叭保拔椤蹦颂斓刂當?shù)各有五之“五”,此亦與《周易本文》所引之“參之以比物,伍之以合三”說正符。故筆者不揣卑陋,試述“參伍”管見如上,尚祈方家正之。
⑤通其變:通達蓍變。遂:就。文:物相雜故曰文,即一卦六爻剛?cè)嵯鄥㈦s以成文彩。極:推究。象:卦象。卦象象征了天下萬物,故“遂定天下之象”。
?、薮司溲陨姓贾隆!盁o思”、“無為”、“寂然不動”,是就卦爻而言?!案卸焱ā保托休槎?,如下章所言“著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寂:靜。感:觸動。故:事。
⑦研幾:研盡其幾微。幾,一本作“機”,訓幾為微。志,心志。疾,急。
今譯:
《周易》包含有圣人之道四條:用以講說的崇尚卦爻辭,用以指導行動的崇尚卦變,用以制造器物的崇尚卦爻之象,用以卜筮預測的崇尚占問,所以君子將要有所作為,要有所行動,求問于(《易》)后才知道(吉兇)。蓍受人之命(答疑)如應聲之響,不管遠近幽深,皆知未來的事物(變化)。不是天下萬物的至極精微,其何以能至于此?叁(材)五(位)的變化,錯綜蓍數(shù)(而成卦)。通達其變化,就可以成就天下萬物的文彩,極盡其蓍數(shù),就可定天下萬物之象,若不是天下萬物的至極變化,誰能達到此種地步?《易》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悟而能通曉天下之事。若不是天下事物變化至極神妙,誰能至于此種地步?《易》這套道理,乃是圣人之所以窮極其深奧,研盡其機微所在,因為深奧,所以能通曉天下的心志;因為幾微,所以能確定天下的事物;因為神妙,所以它不急卻極其迅速,不必行動而已經(jīng)到達。孔子說:“《周易》中含圣人之道四條,就是這個意思?!?br />
(十一)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①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笔枪适ト艘酝ㄌ煜轮?,以定天下之業(yè),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兇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于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③!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④。是故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⑤
注釋:
①何為:即為何《周易集解》虞翻作“何為而作也”。開物:揭開事物。成務:成就事務。冒:覆。即包括。斯:此。
?、谳橹拢盒休榈乃?。圓而神:即圓神能,古“而”、“能”二字互通。此指效法了天的圓,故能神奇變化。方以知:方,本指為地之性質(zhì),即方正。此指卦效法了地,具有地之性質(zhì)。知,智慧。貢:告示。
?、巯葱模合热宥嘟狻跋刃摹?。然帛書《易》作“佚心”。先儒訓“洗”為滌除,洗濯,然由下文“退藏于密”思之,當依帛《易》為是?!柏笔秦龢菲湫摹o所作為之義。密:靜。神武而不殺:武藝至于神而不假殺伐以服人。殺,殺伐,有讀為衰者,古“殺”、“衰”通。
?、芄剩菏隆Ed:舉。神物;蓍龜。前民用:先于民而用神。前:先,又說導。齋戒:一本作“齊戒”。湛然純一之謂齋,肅然警惕之謂戒,齋戒,指古代祭祀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不同房,以潔身心。
?、蓐H戶:關門。闔,閉。辟戶:開門。辟,開。此用“闔戶”、“辟戶”以喻陰陽。乾為陽,坤為陰。一闔一辟:本指門戶白晝開,黑夜閉,此象陰陽交替變化,與“一陰一陽”同義。見:現(xiàn)。形:成形。制:制裁。法:法度。咸;皆。
今澤:
孔子說:“這《周易》為何而作?這《周易》揭示事物(本質(zhì))而成就事業(yè),概括天下事物的規(guī)律,如此而已。所以圣人可以通達天下人的心志,完成天下大業(yè),決斷天下的疑惑。因此蓍占的所得在于(效法天)圓故能神妙,易卦的所得在于(效法地)方故能隱藏智慧,六爻之義在于以其變化而告(吉兇)。圣人以此自娛其心,退藏于隱密之處,吉兇與庶民共濟,其神妙可以預知未來,其智慧可以蘊藏過去。誰能達到如此地步?(只有古代)聰明智慧武功至神而又不假殺伐的人(才能做到)。所以明了天道而察房民事,因而興創(chuàng)神物(占筮)而先于民用之。圣人以此齋戒身心,以神化明示他的品德。所以閉戶叫做坤,開戶叫做乾,一閉一開叫做變,往來不窮叫做通?,F(xiàn)的為象,取其形的就是器,裁制而用的叫做法,利用(門戶)出入,民眾都用的叫做神。
(十二)
是故易有太極,①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yè)。②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頤索隱,銫深致遠,以定天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③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則之;天地變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④《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兇所以斷也?!兑住吩唬骸白蕴煊又?,吉無不利?!弊釉唬骸坝诱撸?。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⑤
注釋:
?、偬珮O:先儒眾說不一:虞翻譯為“太一”:“太極,太一也?!保ā吨芤准狻罚R融釋為“北辰”:“太極,北辰也?!保ā督?jīng)典釋文》)鄭玄釋為“道”:“極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氣。”(《文選》注)王弼釋為“無”:“太極者,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極,況之太極者也。”(《周易注》)孔穎達釋為“氣一”:“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極是也?!保ā吨芤渍x》)朱熹釋為“理”:“太極者,其理也?!保ā吨芤妆玖x》)邵雍釋為“無為之本”:“太極,何物也?曰無為之本也?!保ā吨芤渍壑小芬┼嵕S岳釋為“乾”:“乾者,一而已;一者,太極也?!保ㄍ希┬煸跐h釋為“乾坤”:“同一,乾坤也。以其一神則謂之太極,以其兩化則謂之兩儀?!保ㄍ希┐捭?、朱震、毛奇齡、胡渭等人皆認為太極是就筮法而言,蓍策未分、奇耦未形即是太極。(見《漢上易傳》、《仲氏易》、《易圖明辨》)案閩監(jiān)毛本、石經(jīng)本、岳本“太”皆作“大”,故太、大通,太即大。極,《說文》訓為“棟”,《逸雅》訓“棟”為“中”,即指居屋之中,而《廣雅釋詁》云“極,至也”,“極,高也”,此“至”、“高”皆緣“棟”而生,故“太極”有高大而中和之義。極大曰“太”,中而未分曰“一”:故“太極”又稱“太一”。而“太一”古人多指“太一”星,《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碧挥址Q北辰,《易緯乾鑿度》云:“故太一取其數(shù)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于十五。”鄭玄注:“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太一,北辰即指北極星,《爾雅》:“北極謂之北辰。”案《文耀鉤》:“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含元出氣,流精生一也?!惫手唬ɑ虮睒O)為含元生氣之本。因而“太極”在古代又常常被解釋為無所不包、渾淪未判的宇宙本原,《莊子》“道在太極之先”之“太極”即是此意。
?、趦蓛x、四象:先儒有不同解釋,然由“易與天地準”及“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考之,還以解“兩儀”為陰陽,“四象”為七八九六為妥。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從“是故易有太極”到“吉兇生大業(yè)”一節(jié),歷來多從宇宙產(chǎn)生角度或從畫卦角度理解。筆者認為,此節(jié)當言筮法。(一)此節(jié)有“易”、“八卦定吉兇”等字眼,顯然乃就《周易》筮法而言,僅從宇宙本原來理解是不妥的。(二)此節(jié)多用“生”字,《系辭》凡言“生”,如“生變化”、“生吉兇”、“生情偽”、“生利害”及“生生之謂易”皆是筮卦,非畫卦,凡論畫卦不用生,而用“作”,如“始作八卦”、“作易者,其有憂患乎?”(三)此節(jié)與“大衍章”相合。
?、鄯ǎ傅?。象,指天?!断缔o》:“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變通:四時推移終而復始,變而通達??h,即懸。崇,充實。立成器:創(chuàng)立成就器物。探賾索隱:探討事物之繁雜,求索事物之幾微。索,求尋。隱,幾微。鉤深至遠:鉤取深奧推致遠大。鉤,曲而取之。致,推致。成天下之亹亹:成上下文義思之。成即盛,作容納解。亹亹,一本作娓娓,先儒釋為勉勉,亦有釋作微妙者。然由“探頤索隱,鉤深致遠”思之,當以作微妙于義更勝《莊子》云:“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心巨,蓍龜決,皆斷于幾先?!奔雌渥C。蓍龜:蓍草龜甲?!拜橹躁?,龜之言久,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神,以其長久能辨吉兇?!保▌⑾蛘Z)莫大于蓍龜,漢書引作“莫善于蓍龜”。
④神物:指蓍龜。則:法。河出圖,洛出書:河,黃河。洛,洛水。關于河圖洛書眾說不一,鄭玄認為二者皆為書:“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孔安國認為河圖即八卦,洛書即洪范九疇,也有人認為河圖洛書為天象圖,為玉石寶器等。宋代陳摶等人自稱發(fā)現(xiàn)了由黑白圓點組成了古河圖洛書,邵雍、劉牧等人又傳授發(fā)明之。圖書之學逐漸成為易學中的一大分支,到了清代以胡渭為代表樸學大師經(jīng)過考證,提出宋人所謂河圖洛書是偽造,自此,圖書之學開始衰微。戰(zhàn)國乃至春秋時代的河圖洛書到底是什么樣子?有待于考古發(fā)掘,進一步證實。
⑤四象:古者多解:(一)“神物”,“變化”,“垂象”、“河圖洛書”。(二)水火木金。(三)陰陽老小。(四)實象,假象,義象,用象。案上下文義,當以陰陽老小為勝。
今譯:
所以《周易》中有太極,(由太極)生成兩儀,兩儀生成四象,四象生成八卦,八卦推斷吉兇,吉兇成就大業(yè)。所以效法而成象莫過于天地,變化通達莫過于四季,懸垂其象而顯著明示莫過于日月,崇實高大莫過于富足尊貴,具備天下之物而致其用,創(chuàng)立與成就器物,以利天下之民,莫過于圣人。探尋事物繁雜,求索事物幾微,鉤取深奧推致遠大,以斷定天下吉兇,促成天下幾微之事,莫過于蓍龜,所以天生(蓍龜)神物,圣人效法它;天地變化,圣人效法它;天垂示(日月星)象,現(xiàn)示吉兇,圣人效法它;黃河出圖,洛水出書,圣人效法它。故《周易》有這四象,昭示其義,系以文辭,所以告人。確定吉兇,賴以推斷。《周易》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笨鬃诱f:“佑,就是佑助,天所佑助的,是順從;人所佑助的,是誠信,履行誠信而思于順天,又崇尚圣賢,所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十三)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比粍t,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雹偾?,其易之縜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②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道,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yè)。③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者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兇,是故謂之爻④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⑤
注釋:
①書:文字。言:言語。意:心意。情偽;真情虛偽。陽為清,陰為偽,陰陽變化,而情偽在其中。變而通之:變化三百八十四爻使之交通。鼓之舞之:就蓍占而言,鼓為動,舞為起行。
?、诳a:藏。此指淵源。成列:分布,此指乾坤各三爻而成體,陰陽分布。毀:毀棄。息:止。此是說明乾坤為陰陽之宗,變化所出。易無體,以乾坤見之,六十四卦由乾坤所生,乾坤毀,卦爻滅,易即不存在。
?、坌味希褐赋鲂误w、在形體以外、無形而不可見的、抽象的事物。形而下:指沒有超出形體、在形體以內(nèi):有形可見的具體的事物。化而裁之:陰陽轉(zhuǎn)化而裁成事物?;?,陰陽轉(zhuǎn)化。裁,裁成。推而行之:陰陽推移,行施不窮。舉:用,推。《論語?為政》:“舉直錯諸枉?!薄抖Y記?儒行》:“懷忠信以待舉?!薄痘茨献??主術》:“無小而不舉”均是此義。錯,通措,當訓為置于、施加。
?、艽斯?jié)與前八章重復,注詳見八章。
?、荽妫阂来?,依賴。卦:卦象。辭:爻辭。變:爻變。神而明之:神妙莫測而能明示。德行:品德行為。
今譯:
孔子說:“文字不能寫盡言語(所能表達的意思),言語不能表達盡心意(所想到的意境)?!蹦敲?,圣人的心意就不可見了嗎?孔子說:“圣人創(chuàng)立卦象以窮盡所要表達的心意,設置卦爻以窮盡所要表達的真?zhèn)?,用文辭以窮盡所要表達的言語,變動(陰陽爻)使之通達,以窮盡天下之利,鼓動起舞(而行蓍)以窮盡其神妙?!鼻?,大概是《易》的淵源吧!乾坤(陰陽)分布排列,而《易》就立于其中了。乾坤毀滅,則無以顯現(xiàn)《易》,《易》不可現(xiàn)則乾坤也許幾乎止息了,所以,形體以上(而不可見)的叫道,形體以下(而可見)的叫器,(陰陽)轉(zhuǎn)化而裁成萬物的叫變,(陰陽)推移往來運動的叫通,將(《易》的作用)施加于天下民眾的,就叫做事業(yè)。所以這卦象,是圣人看見天下事物繁雜,因而比擬其外部形狀容貌,象其事物之所宜,這就是卦象。圣人看到天下事物的變動,因而觀察其會合變通,以推行其典章禮儀,附上爻辭以推斷吉兇,這就是爻。極盡天下繁雜事物的,依存于卦象;鼓動天下變化的,依存于爻辭;(陰陽)轉(zhuǎn)化裁成萬物的,依賴于卦變;(陰陽)推移運動的,依存于變通;(蓍占)神妙而能示(吉兇)的,依存于人;在默然中成就一切,不用言語而致誠信,依存于德行(的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