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離下

東坡易傳 作者: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yīng)乎乾,曰“同人”。

  此專言二也。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br />
  此言五也,故別之。

  利涉大川,“乾”行也。

  “野”者,無求之地也。立于無求之地,則凡從我者,皆誠同也。彼非誠同,而能從我于野哉!“同人”而不得其誠同,可謂“同人”乎?故天與人同,物之能同于天者蓋寡矣。天非求同于物、非求不同于物也,立乎上,而天下之能同者自至焉,其不能者不至也,至者非我援之,不至者非我拒之,不拒不援,是以得其誠同,而可以“涉川”也。故曰“同人于野,亨?!薄袄娲蟠ǎ幸病?。茍不得其誠同,與之居安則合,與之涉川則潰矣。涉川而不潰者,誠同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應(yīng),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水之于地為“比”,火之與天為“同人”?!巴恕迸c“比”,相近而不同,不可不察也?!氨取币詿o所不比為“比”,而“同人”以有所不同為“同”,故“君子以類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門,無咎。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初九自內(nèi)出,同于上;上九自外入,同于下。自內(nèi)出,故言“門”;自外入,故言“郊”。能出其門而同于人,不自用者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凡言“媾”者,其外應(yīng)也;凡言“宗”者,其同體也。九五為“媾”,九三為“宗”。從“媾”,正也;從“宗”,不正也。六二之所欲從者,“媾”也;而“宗”欲得之,正者遠(yuǎn)而不相及;不正者近而足以相困。茍不能自力于難而安于易,以同乎不正,則吝矣。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六二之欲,同乎五也。歷三與四而后至①,故三與四皆欲得之。四近于五,五乘其墉,其勢至迫而不可動(dòng),是以雖有爭二之心,而未有起戎之跡,故猶可知困而不攻,反而獲吉也。若三之于五也②,稍遠(yuǎn)而肆焉。五在其陵,而不在其墉,是以伏戎于莽而伺之,既已起戎矣,雖欲反,則可得乎?欲興不能,欲歸不可,至于三歲,行將安入?故曰“三歲不興,安行也?”

  “校注”

 ?、俣笾粒骸短K氏易傳》作“而后五”。

 ?、谌羧劣谖逡玻骸短K氏易傳》作“凡三之至于五也”。

  九五:同人,先號唃,而后笑。大師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庇纱擞^之,豈以用師而少五哉?夫以三、四之強(qiáng)而不能奪,始于“號啕”,而卒達(dá)于“笑”。至于用師,相克矣;而不能散其同,此所以知二、五之誠同也。二,陰也;五,陽也;陰陽不同而為“同人”,是以知其同之可必也。君子出、處、語、默不同而為“同人”,是以知其同之可必也。茍可必也,則雖有堅(jiān)強(qiáng)之物,莫能間之矣。故曰“其利斷金”。蘭之有臭,誠有之也;二五之同,其心誠同也;故曰“其臭如蘭”。

  上九:同人于郊,無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物之同于“乾”者已寡矣,今又處“乾”之上,則同之者尤難。以其無所茍同,則可以“無悔”;以其莫與共立,則“志未得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