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真神
天神
【史記】
《殷本紀》: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辱之。
【鬼谷子】
《反應章》:已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注曰:已能審定,以之牧人至德潛暢。玄風遠扇,非形非容,無門無尸,見而形不及道者,日月而不知,故謂之天神。
【西漢書】
《郊祀志》:武帝時,齊人少翁以鬼神方見上。上作甘泉宮,中為臺室,書天地大一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歲余,其方益衰,神不至?!端抉R相如傳》:修德以錫符,奉符以行事,不為進越也。故圣王弗替而修禮地祗,謁疑天神,勒功中岳,以章至尊。
祀天神
【酉陽雜俎】
漢竹宮用紫泥為壇,天神下若流火。玉飾器七千枚一作枝舞女三百人。一日漢祭天神用萬二千杯,養(yǎng)牛五歲重三千斤。
【新唐書】
《西城泥婆羅傳》:泥婆羅祀天神,鎬子全切石馬象,日浴之,烹羊以祭。又《大食傳》大食人日五拜祀天神。
【石林燕語】
高麗王徽立,常誦《華嚴經(jīng)》,愿生中國。舊俗以二月望張燈祀天神,如中國上元?;找幌糁辆熡^燈,若宣召然。遍呼國中嘗至京師者問之,略如夢中所見。乃自為詩識之。曰:“宿業(yè)因緣近契丹,一年朝貢幾多般。忽蒙舜日龍輪召,便侍堯天佛會觀。燈焰似連丹闕迥,月華如水泄云寒。移身幸入華胥境,可惜終宵漏滴殘?!?br /> 祭天神
【東漢書】
《宗室傳》:熹平二年,國相師遷追奏前相魏與陳愍王寵共祭天神。希幸非冀罪至不道。有司奏遣使者案驗,靈帝不忍加法于王,詔檻車傳送北寺詔獄,使中常侍王等雜考。辭與王共祭黃老君求長生福而已,無他冀幸。等奏職在匡正,而所為不端。遷誣告其王,罔以不道,皆誅死。有詔赦寵不按。
妄事天神
【王符潛天論】
大歲、豐隆、鉤陳、太陰,將軍之屬,此乃天吏,非細民所當事也。天之有此神也,皆所以奉成陰陽而利物也。若人治之,有牧守令長矣。向之何怒,背之何怨,君民道近,不宜相青。況神至貴,與人異禮,豈可妄事?
禱天神
【魏書】
《賀訥傳》:訥從父弟悅密為太祖祈禱天神,請成大業(yè)。出于誠至,太祖嘉之。
奉天神
【廬子逸史】
裴令公少時,有術士云:命屬北斗廉貞星將軍,宜每存敬,祭以清酒,當?shù)泌ぶ?。裴公自此不敢懈惰。及為相,機務繁雜乃遺忘,心不足,然未嘗言之于人。諸子亦不知。在京師,有道者來與宿,及夜曰:相公昔年尊奉天神,何故中道而輟?崇護不已,亦有感于相公。裴公笑,心知其廉貞不之信。后為太原節(jié)度,家人病,即迎女巫視之。彈胡琴,顛而倒之,良久蹶然而起,曰:請見相公。廉貞將軍遺其傳語,大無情,都不相知也。將軍怒甚,相公何不謝之?裴公大驚。女巫曰:當擇良日潔齋靜院,焚香酒果,廉貞將軍亦欲見形于相公。其日裴公沐浴具公服,立于階前東南。奠酒再拜,見金甲持朱戈者一人,長三丈余,向北而立。裴公驚悚汗俯伏地不敢動。少頃即不見,問左右皆無之。裴公遵奉不敢怠忽也。
賽天神
【五代史】
后唐開光二年七月已酉,如雷山賽天神。夷狄之事也。
不畏天神
【東漢書】
《杜林傳》:林少好學,博洽多聞。王莽敗,盜賊起,林與弟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俱客河西,道逄賊數(shù)千人。遂掠取財物,奪衣服,拔刃向林等欲殺之。冀仰天嘆曰:愿一言而死足矣。將軍知天神乎?赤眉兵眾百萬所向無前,而殘賊不道,卒至破敗。今將軍以數(shù)千之眾,欲規(guī)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轍,不畏天神乎?賊遂釋之,俱免于難。
夢天神
【北史】
《隋宗室列傳》:開皇中,文帝夢神自天而降,云是天神將下降。及聞簫妃有娠,迎至大興宮之客省。明年戊辰生元德太子昭。
鬼稱天神
【趙希循會心錄】
王觀文出征熙河,久不下。既入城,命悉屠之人皆逃避。至城一隅,有婦人獨不避。王怪問,婦人顰蹙而起,忽產(chǎn)一子于前,乃知其將產(chǎn)故不能去。王感動,遂命止殺。王是年亦生一子,名采,字輔道。長有文名,孝于其親,自號南陔居士。仕徽宗為刑部侍郎。在朝時忽有天神降其家,能預言人禍福。采事之甚謹,吉兇皆前知。崇寧間,天子將用兵于幽蘇。計未決,有言采家天神可卜者。上將親臨,問采。不敢隱,因奏曰:容臣歸而祝之。若天神許車駕臨幸,卻當奏上。時妖人林靈素方得幸,采獨不與之交,靈素御之。固白上曰:車駕不可輕動,宜遣親信內侍先往驗實,然后臨幸未晚。上然之。內侍至采家,天神竟日不降。既復命,靈素進曰:采將家子。臣固疑,其巨測請劾其罪。上怒,逮系采于獄,考掠備至,竟無以自明。時采母尚存,被發(fā)訴冤于天神曰:吾家奉神甚謹,何為竟殺吾子?神復降曰:吾非天神也,蓋熙河之鬼爾。語訖不復見。
召雷神
【百川學?!?br /> 《祛疑錄》:向有行雷神法者,以夜游艾納數(shù)藥合之為香,每燒則煙聚爐上,人身為翼恍如雷神,所至敬向,不知其為藥術也。
【夷堅志】
建昌王文卿,既以道術著名。其徒鄭道士得其五雷法,往來筠撫諸州,為人請雨治崇,召呼雷霆,若響若答。紹興初,來臨川,數(shù)客往謁,欲求見。所謂雷神者,拒之不克,乃如常時。誦咒書符仗劍叱咤良久,陰風蕭然煙霧虛蔽,一神人峨冠持斧立于前請曰:弟子雷神也。蒙法師召喚,愿聞其指。鄭曰:以諸人欲奉觀,故遣相召,無它事也。神恚曰:弟子每奉命,必奏上天乃敢至。迨事畢而歸,又具以白今乃以資戲玩,將何辭反命于天?此斧不容虛行,法師宜當之。即舉斧擊其首,坐者皆失聲驚仆,移時方蘇,鄭已死矣。
敬事雷神
【嶺外代答】
廣右敬事雷神,謂之天神。其祭曰,祭天。蓋雷州有雷廟,威靈甚盛。一路之民敬畏之,欽人尤畏。圃中一木枯死,野外片地草木萎死,悉曰:天神降也。許祭天以穰之,茍雷震其地,則又甚矣。其祭之也,六畜必具多至百牲,祭之必三年。初年薄祭,中年稍豐,末年盛祭。必養(yǎng)牲三年,而后克盛祭。其祭也極謹,雖同里巷草木有懼心。一或不祭,而家偶有疾病官事,則鄰里親戚眾尤之以為天神,實為之災。
【宋詠史詩】
《雷神》:雷州國史補春夏多雷,無日無之秋日即伏地中。其狀如嚴,取而食,投荒錄。雷聲近在檐宇之上,與他郡不同,故名。我聞古老說雷神,身矮而長毫目爍金曾親載書似彘,不圖靈跡現(xiàn)當今。
不拜海神
【北史】
《列傳》:魏裴粲孝武初,出為驃騎大將軍膠州刺史。屬時亢旱,土人勸令禱于海神,粲憚違農人,乃為祈請。直據(jù)胡床坐,仆白君左右云:前后例皆拜謁。粲曰: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安有方伯致禮海神乎?卒不肯拜。
刑馬祭海神
【隋書】
《陳棱傳》:大業(yè)中,棱與朝,請大夫張鎮(zhèn)周發(fā),東陽兵萬余人自義安氵幾海擊流求國。棱進至低,設檀洞,其小王歡斯老模率兵拒戰(zhàn),棱擊敗之,斬老模。其日霧雨晦宜,將士皆懼。棱刑白馬以祭海神,既而開霽。
女化海神
【酉陽雜俎】
吐火羅國,縛底野城,古波斯王烏瑟多習之所筑也。王初筑此城,高二三尺即壞,嘆曰:吾應無道,天令筑此城不成矣。有小女名舟阝息,見父憂恚,問曰:王有鄰敵乎?王曰:吾是波斯國王,領千余國,今至吐火羅國中欲筑此城,垂功萬代,既不遂心,所以憂耳。女曰:愿王無憂。明旦令匠視我所履之跡,筑之即立。王異之。至明女起步西北,自截右手小指遺血成蹤,匠隨血筑之,逐日轉蹤匝,女遂花為海神。其海至今猶在堡子下,澄清如鏡,周五百余步。
清河公即江神
【隋書楊素傳】
高祖為丞相,封素清河郡公。及受禪,加上柱國。開皇四年,拜御史大夫。未幾拜信州總管。素居永安,造大艦名曰五牙。上起樓五層,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戰(zhàn)士八百人。旗幟加于上。次曰黃龍。置兵百人,自余平乘舴艋,等各有差。及大舉伐陳,以素為行軍元帥,引舟師趣三硤軍。至流頭灘,陳將戚欣,以青龍百余艘,屯兵數(shù)千人守狼尾灘,以遏軍路。其地險峭,諸將患之。素曰:勝負大計,在此一舉。若書日下船,彼則見我灘流迅激,制不由人,則吾失其便。乃以夜掩之,素親率黃龍數(shù)千艘,銜枚而下。遣開府王長襲引步卒從南岸擊欣別欄,令大將軍劉仁恩率甲騎趣白沙岸,遲明而至擊之。欣敗走,悉虜其眾,勞而遣之,秋毫不犯。陳人大悅。素率水軍東下,舟艦被江,旌甲曜日。素坐平乘大船,容貌雄偉,陳人望之懼曰:清河公即江神也。
夢河神
【北史】
后魏孝莊帝既誅爾朱榮,榮子兆自汾州率騎攻洛師,自河梁西涉,掩襲京邑。先是河邊有一人,夢神謂曰:爾朱家欲渡河,用爾作波津,今當為縮水脈。及兆至,見一人自言知水深淺處,以草表插導,忽失所在。兆眾遂涉馬。尋而陷京,弒莊帝。
禱河神
【北盟錄】
宋靖康中,中書舍人孫覿言,臣承乏直學士院,被旨撰祝再禱河神。望其冬三月河流不水,復有獻計者,宜聯(lián)數(shù)百艘宿火其中,可謂兒戲矣。
按問水神
【資治通鑒】
《后唐明宗紀》:天成二年,魏王繼岌遣押牙韓珙等,部送蜀珍貨金帛,四十萬浮江而下。高季興殺珙等于峽口,盡掠取之。朝廷詰之,對曰:珙等舟行下峽,涉數(shù)千里,欲知覆溺之故,自宜按問水神。帝怒,制奪其官爵。
燃犀照水神
【太平廣記】
溫嶠平蘇峻之難。及于湓口,乃燃犀以照水怪。果見官寺赫奕人徒甚威,又見群小兒兩兩為偶,乘軺車駕以黃牛睢盱可惡。溫即夢見神怒曰:吾與君幽明異路,何故相照?當令君知之。乃得病也。
犯人神
【西漢書】
《鄭崇傳》:崇為尚書仆射。久之上欲封太后弟商。崇諫曰:犯人者有亂亡之患,犯神者有疾天之禍。
求助人神
【東漢書】
《隗囂傳》:囂既立為上將軍,軍師方望,說囂宜急立高廟,稱臣奉祠。所謂神道設教,求助人神者也。
金人神
【北史】
《曹國傳》:其國神有金人破羅闊。人丈有五尺,高下相稱,每日以馳五頭,馬十匹,羊一百口,祭之。常有數(shù)千人食之不盡。
【能改齋漫錄】
漢武帝故事。毗邪王殺休屠王,以其眾來降,得其金之人神,置之甘泉宮。金人皆長丈余,其祭不用牛羊,惟燒香禮拜。炙犯人神《夷堅志》:姜補之,師仲在太學與胡秀才同舍,胡指上病贅疣,欲灼艾去之。或告曰:今日人神在指,當俟他日。胡不以為信,遂炙馬。七日而瘡發(fā)皮,剝去一重見人面在中,如鏡所照。惡之,亟覆以膏。又七日稍癢甚,因爬搔皮起人面如故。歷四十余日。創(chuàng)益大且痛,竟不起。
鬼針人神
【太平廣記】
丹陽郡吏章授,使經(jīng)毗陵。有一人寄載笥數(shù)日,授發(fā)其笥,有書數(shù)卷,皆吳郡人名。又有針數(shù)百枚,其人謂授曰:君知我是鬼也。所以持針者當病者,以針針其人神焉。
精貫人神
【仙傳】
彭家少服業(yè)于太極真人棲真味道,精貫神人年一百余歲,后受書為太清真人。
正其人神
【輔教編】
原教云圣人為教,而恢張異宜。言乎一世也,則當順其人情。為治其形生之間,言乎三世也。則當正其人神,指緣業(yè)之外,緣死生。
上神
【禮記】
禮運修其祝嘏,以降上神與其先祖。正義曰:上神謂在上精魂之神,即先祖也。指其精氣謂之在上神,指其亡親謂之先祖。
游神
【古三墳書】
游神,動而靈。故飛走潛化,動植蟲魚之類,必備于天地之間,謂之太古。
太歲游神
【晉史揮麈】
徐邈達于從政,論議精密。當時多諮稟之,觸類辯釋,問則有對舊疑歲辰在卯。此宅之左彼宅之右,何時拘忌于東邈,以為太歲之屬,自是游神。譬如日出之時,向東皆逆,非為藏體地中也。
泰元媼神
【漢雋】
《禮樂志》:惟泰元尊媼神,蕃厘李奇曰:媼神地也。師古曰:泰元天也。言天神至尊,而地神多福也。
受厘元神
【海錄碎事】
告成大報受厘元神,厘福元大也。
自己元神
【道法精微】
虛靖天師張君曰:神若出,便收來神。返身中氣自回,如此朝朝還暮暮,自然赤子產(chǎn)真胎。薩真人曰:一點靈光便是符,時人錯認墨和朱。精神不散元陽住,萬怪千妖盡掃除。王景陽曰:空劫之前是我身,無形無象亦無名。黃金透石俱無礙,一點靈光到處明。饒碧虛曰:人言心下一陀空,精氣元神聚此中。何以癡人容易感,蓋緣不識主人翁。又自己元神即先天一氣之體。先天一氣即自己元神之用。故神不可離于氣,氣不可離于神。神乃氣之子,氣乃神之母。子母相親如磁吸鐵。劉真人曰:非法非真非色,無形無相無情。本來一物冷清清,有甚閑名雜姓。動則鬼神潛伏,靜時天地交并,視之不見聽無聲,默叩須還相應。又《心傳錄》云:一人各具一乾坤,中有巍巍一至尊。統(tǒng)御萬靈三界伏,不知徒爾弄精神。
先天元神
【道法精微】
先天元神,太極之祖也。虛無自然,包含萬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變化無方,去來無礙。清靜則存,浮躁則亡?!队窕室杂〗?jīng)》云: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太上曰:虛業(yè)靜神,道自來居。《道德經(jīng)》云: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前有之矣?!缎膫麂洝吩疲红`臺清靜才方現(xiàn),客有纖毫便不見。出離生死永長存,爭奈凡夫不識面。
辟惡神
【抱樸子】
《登涉篇》:若有山川社廟,血食惡神能作禍福者,以黃神越章之印以印封泥,斷其道路,則不復能神矣。
佛是小神
【太平廣記】
史雋有學識,奉道而慢佛,常語人云:“佛是小神,不足事也。
禁治邪神
【續(xù)宋鑒長編】
仁宗天圣元年,詔江南東西、荊湖南北、廣南東西、兩浙福建路轉運司,自今師巫以邪神為名,屏去病人衣食、湯藥,斷絕親識,意涉陷害者,并共謀之人,并比類咒詛律條坐之,非增疾者,以違制失論,其誘良男女傳教妖法,為弟子者以違制論。和同受誘之人減等科之,情理巨蠹者,即具案取裁。
請祀五行神
【續(xù)宋鑒長編】
《神宗紀》:元豐四年,詳定禮文所言。《禮運》曰:地秉陰,播五行于四時。五行者,天地之間至大之物,萬物所生以成。故有帝以為之主,有神以為之佐。祭天以天從,故祀昊天上帝,則五神宜從于南郊。祭地以地從,故祀地祗,則五神宜從于北郊。五神地類也。故曰:地秉陰播五行于四時,漢舊儀祠五祀五行官也。梁武帝南北郊,皆祀五行之祀,故許亨以謂五神主,五行隸于地為陰祀,位在大北郊是也。近世大雩五時迎氣,以五人神配而不設五行之神,是遺其大而取其小也。伏請祭地祗以五行之神從,以五人神配用血祭,從之。
居如大神
【羅泌路史】
昊英氏論人之言曰:居如大神,夫食則大牢,而加珍服,則五采是飾玉。坐設章容黼而諸侯孤卿奔走乎堂下,出乘大輅越席以養(yǎng)安載車皋,并以養(yǎng)鼻錯行以養(yǎng)目,和鸞以養(yǎng)耳。三公奉軛,諸將持輪。居如大神,動如天帝,扶老養(yǎng)衰,渠有善于此者,金史國語解。大神,高也。
沒為名神
【賈誼治安策】
生為明帝,沒為名神。名譽之美,垂于無窮。
三河領神
【馬明叟實賓錄】
后魏裴駿,字神駒。幼而聰惠,親表稱為神駒,遂以為字。弱冠通涉經(jīng)史,崔浩亦深器之,目為三河領神。
卿是世神
【馬明叟實賓錄】
北齊,和士開事武成好握朔,士開善此戲,又能彈胡琵琶,因致親寵。嘗謂武成曰:殿下非天人也,是天帝也。王曰:卿非世人也,是世神也。
護法善神
【續(xù)宋鑒長編】
神宗熙寧七年,言新法之不便者甚眾。王安石不悅,而求去,然呂惠卿又使其黨日詣匭函,假名投書,乞留安石堅守新法。上乃遣惠卿,以手詔諭安石,欲處以師傅之位,留京師。而安石堅求去。又復賜手詔曰:韓絳懇欲得一見卿意者,有所諮議,卿可為朕詳語,以方今人情政事所宜急者。安石薦絳代己,仍以惠卿佐之。于安石所為遵守不變也。時號絳為傳法沙門,惠卿為護法善神。
鬼避戒神
【經(jīng)律異相】
《沽客篇》:有人從容受三皈五戒,心欲見佛。經(jīng)一亭中,有一女云:是啖人鬼婦。其人曰:暮欲寄宿,女言不可。其人自念,是舍衛(wèi)國人完佛四戒神尚畏之,我何所懼乎?遂即留宿,時啖人鬼見護戒神去亭四十余里,一宿不敢歸。
日游神
【秦京雜記】
皇、嘉中未有謁禁,士人多馳騖請托。一人號望火馬,其中又一人號為日游神,蓋曰有奔競故也。
箕公之神
【羅泌路史】
余論許由退處箕山,故其卒葬在是。所謂箕公之神,配五岳者,許四岳之祚也。
司命之神
【太平御覽】
《漢武故事》:曰上祀太疇祭常有光照長安城,如月光。上以問東方朔:此何神也?朔曰:此司命之神,總鬼神者也。上曰:祠之能令益壽乎?對曰:皇者壽命懸于天,司命無能為也。
司過之神
【抱樸子】
《內篇?微旨卷》:按易內戒及赤松子經(jīng)及河圖訖命符皆云:天地有司過之神。隨人所犯輕重,以奪其算。算減則人貧耗、疾病、屢逄憂患。算盡則人死。諸應奪算者,不可具論。
郭西之神
【梁昭明太子事實】
昭明祠,舊在秀山之秋浦縣,在今郡城西南八十里。后改縣,置池州。州治遷廟,亦隨建今廟,距州治才五里,居城之西,故稱為郭西之神。
山海之神
【隋書】
《列傳》:流求之俗,事山海之神,祭以酒肴。斗戰(zhàn)殺人,便將所殺人祭其神?;蛞烂瘶淦鹦∥?,或懸骷髏于樹上,以箭射之?;蚶凼滇σ詾樯裰?。
橫嶺之神
【金史】
《楊達夫傳》:達夫,字晉卿,泰和三年進士。有才干,所至可紀。會有詔徒民東入關,達夫與眾行及韶,避兵于州北之橫嶺,為游騎所執(zhí)。將褫衣害之,達夫挺然直立馬首,略無所懼。稍侵辱之,即大言曰:我今國臣子,既為汝所執(zhí),不過一死,忍裸袒以黷天日耶?遂見殺。兩山潛伏之民竊觀之者,皆相告曰:若此好官,異日祠之,當作我橫嶺之神。
花月之神
【春渚紀聞】
建安章國老之室宜興潘氏女二族稱其韶麗。既歸國老,不數(shù)歲而卒。其終之日,室中飛蝶散滿,不知其數(shù)。聞其始生亦復如此,既設靈席,每展遺像,則一蝶停立久之而去。后遇遠諱之日,與曝像之次必有一蝶隨至,不論冬夏也,其家疑其為花月之神。
五谷之神
【太平廣記】
三川饑,斛豆斗翔貴,時王法進達太帝之所。帝謂之曰:“世人不貴衣食之本,我已敕太華之府,收五谷之神。所種不成,下民饑餓,因示罰責,以懲其心。”
隱形之神
【能改齋漫錄】
《抱樸子內篇》:載遁甲中,經(jīng)曰:“往山林中,當以左手取青龍上草,折半置蓬星下,歷明堂、入太陰中,禹步而行三咒,曰:諾皋太陰將軍,獨開曾孫王甲,勿開外人。使入見甲者,以為束薪。不見甲者,以為非人。則折所持之草置地上,左手取土以傳鼻人中,右手持草自蔽左手著前,禹步而行到六癸下。閉氣而住,人鬼不能見也。以是知諾皋乃太陰之名,太陰者,乃隱形之神。
人身之神
【上陽子】
上部八景:發(fā)神、腦神、眼神、鼻神、耳神、口神、舌神、齒神。中部八景:肺神、心神、肝神、脾神、左賢神、右賢神、膽神、喉神。下部八景:賢神、大小腸神、胴神、胸神、膈神、兩脅神、左陰左陽神、右陰右陽神。
在天地之神
【史記】
《律書》:術曰:數(shù)始終一,終于十,成于三。氣始于冬至,周而復生,神生于無形,成于有形。然后數(shù)形而成聲。故曰:神使氣,氣就形,形理如類有可類。或未形而未類,或同形而同類。類而可班,類而可識。圣人知天地識之別,故從有以至未有,以得細若氣,微若聲,然圣人因神而存之。雖妙必效情,核其華道者明矣。非其圣心以乘聰明,孰能在天地之神,而成形之情哉?神者,物受之而不能知。及其去來,故圣人畏而欲存之,惟欲存之,神之亦存其欲存之者,故莫貴焉。
龍蛇之神
【宋王安石臨川集】
吾州之東南有靈谷者,江南之名山也。龍蛇之神,虎豹翟之文章,皆自山出。
遍于群神
【書】
《舜典》遍于群神,注偏,周遍也。群神,謂丘陵墳衍古昔圣賢之類。言受終觀象之后,即祭祀上下神祗,以攝位告也。
【羅泌路史】
有虞紀,遍于群神。有天下者,祭百神,皆有功于民者,天神既類,人鬼已,而地示又望矣。猶若未也。至于熏蒿愴百物之精莫不至,則圣人之至也。夫既受終而主祭行巡狩,則為天子事矣。時以堯在,未即真爾。
懷柔百神
【詩】
《周頌》懷柔百神。注:懷,來。柔,安也。時遇其邦,昊天其子之,實右序有周,莫不震疊。懷柔百神,及河喬岳,允王維后。
【西漢書】
《郊祀志》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懷柔百神,咸秩無文。
祭百神
【禮記】
《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諸侯在其地則祭之。亡其地則不祭。注:有天下謂天子也。百神者假成數(shù)也。
蠟百神
【宋史】
《和峴傳》乾德三年十二月十四日戊戍臘,有司以七日辛卯蠟百神,峴獻議正之。
混合百神
【度人經(jīng)】
中理五氣,混合百神。
調補百神
【元真子】
元真子問道于玄女曰:金液流注,五臘四肢,調補百神,潤澤六腑,變易毛骨。
劾召萬神
【抱樸子】
《地真篇》:昔黃帝見紫府,受三皇內文,以劾召萬神。
玉章生萬神
【生神章】
瑯瑯九天音,玉章生萬神。
錦幡召萬神
【大洞經(jīng)】
明節(jié)命大乙,錦幡召萬神。
混生萬神
【大洞經(jīng)】
靈光入輝,混生萬神。
變萬神
【黃庭經(jīng)】
閑居蕊珠作七言,散花五彩變萬神。
逆厘三神
【西漢書】
《楊雄傳》《甘泉賦》有曰:所以澄心清魂,儲精垂思感動天地,逆厘三神者。注:三神,天、地、人之三神也。
五臟藏五神
【老君內親經(jīng)】
云:五臟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賢,志在脾,神在心。
五 神
【度人經(jīng)】
大乙司命胎之精,主生之母,左無英公子,右白元尊神,司命挑康也。
世稱八神
【馬明叟實賓錄】
帝嚳之妃,鄒屠氏之女,帝納以為妃。妃常夢吞日,則生一子。凡經(jīng)八夢而生八子,世謂為八神。
禮嵩岳通八神
【西漢書】
《萬石君傳》:禮嵩岳,通八神。注:師古曰:言致禮中岳通敬八神。
詩用十二神
【韻語陽秋】
詩體如八音歌建除體之類,古人賦詠多矣。用十二神為詩者,始見于沈炯,山谷亦常效之。余友人莫用之。其祖戩常以辦舌說賊,脫百余人不死。意其后必昌,而用之。乃貧不能以自存天理,殆難曉也。余嘗以此格作詩,贈之云:抱犬高眠已云足,更得牛衣有余燠。起來敗絮擁懸鴉,誰信龍髯織水。踏翻菜園底用羊,從他春雷吼枯腸。擊鐘烹鼎莫渠愛,小筆自許猴葵香。半世饑寒孔移帶,鼠米占來身漸泰。吉云神馬日匝三,樗蒲肯作豬奴態(tài)?;㈩^食肉何足夸,陰德由來報宜奢。丹灶功成無躍兔,玉函方秘緣青蛇。其詩體如此。
燒指禱神
【唐李文公集】
《李府君墓志》:眉州別駕,李君去官居家。弟遇疾暴卒,別駕燒一指以禱于神。既而弟復生,自說:方就縶,上帝有命,以兄燒指,宜復其生。
大雪禱神
【五代薛史】
《后晉高祖紀》:天福四年冬十二月丁己,帝謂宰臣曰:大雪害民,五旬未止,京城祠廟悉令祈禱,豈非涼德不儲,神休未洽者乎?因令出薪炭米粟給軍士貧民。
疾篤禱神
【宋史】
《趙普傳》:普疾篤,遣親吏甄潛詣上清太平宮,致禱神為降語曰:趙普,宋朝忠臣。久被病亦有冤累耳。潛還,普力疾冠帶出中庭受神言,涕泗感咽,是夕卒。
就試禱神
【能改齋漫錄】
何大圭在上庠將試上舍,一日謁告以狀述已意,乞靈于白馬神祠,人不知也。次日同舍生告之曰:子之出,得非有禱于白馬祠耶?余夜夢過祠下,有揭榜于墻者。試視之,前列內舍生何大圭狀,后云所乞宜允須至曉示。何應曰:然。是歲題目,軫之方也。以象地也,蓋之園也。以象天也,輪輻三十,以象日月也。蓋兮二十有八,以象星也。其破題云:兩儀雖大,均囿于形。三臺雖遠,均囿于數(shù)。最為警拔。是日下筆如有神。助榜出,遂居首選。
【百川學?!?br /> 京師試于禮部者,皆禱于二相廟。二相者,子游、子夏也。子游為武城宰,子夏聘列國。不知何以得相之名也。今行都試禮部者,皆禱于皮場廟,皮即皮削所也。建中靖國元年六月,傳聞皮場土地主瘍疾之不治者,詔封為靈貺侯。今廟在萬壽觀之晨華館,館與貢院為鄰,不知士人之禱,始于何時,館因何而置廟也。
李瞻禱神
【張氏可書】
襄陽辯士李瞻,老于學校而性多狂率。一日,上封事,極詆時政。初入都道,由襄山卜于山神曰:某今日獻封事,若便拜相即求一吉兆。不應,又祝曰:若只得內相亦可。又不應,又祝曰:卿監(jiān)足矣。又不應。復云:本路監(jiān)司拜鄉(xiāng)郡,如何?又不應。遂厲聲曰:必是山神不在家。后竟配嶺表。
阻風禱神
【夷堅志】
嚴州大浪灘,在州北五十里,介于兩山之間。深不過八尺,而湍流峻駛,縈回曲折,稍遭風色,則激為巨浪。由是得名。往來者多苦濡滯。紹熙四年,鄱陽周貴章赴省試,與鄉(xiāng)人羅正臣、李顯祖、康師尹、相值于常山。買舟同下,逮至彼灘,見它郡貢士船三十余艘,鱗次岸滸,皆阻東風。久者幾七八日,更相愁嘆,不敢解纜?;驈婒屚M力挽,才少進,復猛退。有忿郁而束擔陸行者,且慮失試期曉夕隕獲。余千董經(jīng)負膽略,出語眾曰:間坡上一廟,乃威惠王行祠,蓋往致禱,脫蒙垂,便可去矣。皆合辭曰:然時已昏暮,即籠炬造謁,焚香列拜。董拱而啟曰:神王聰明正直,受國爵封,又享血食于此。今朝家三年大比,網(wǎng)羅賢俊,公卿將相,悉由此途。禮聞較藝,程限已迫,顧留泊此地,欲往不能。愿一施威靈,訶禁川后使灘上諸舟前進無雍。豈惟寒士蒙賴亦所以報國也!禱罷焚獻紙錢,稽首徑出。至夜狂風尚厲,漸以帖息。天將旦,波平如席,三十艘順流相銜,略無凝滯,始悔乞靈之不早云。
過廟禱神
【元史】
《阿沙不花傳》祖母苫滅古麻里氏,歸康里國后,十三年復來,則二子已從憲宗伐蜀矣。逮至和寧間,憲宗崩,諸將皆還,二子獨后。心以為憂,過一古廟,因入禱,馬若聞神語,連稱好好。問其國人通漢語者,知為吉。還至舍,則二子已至矣。
以金祀神
【抱樸子】
《內篇》《金丹卷》傳丹經(jīng)不得其人,身必不吉。若有篤信者,可明合藥。成以分之,莫輕以其方傳之也。知此道者,何用王侯焉。神丹既成,不但長生,又可以作黃金。金成取百斤,先設大祭,祭自有別法一卷,不與九鼎祭同也。祭當別稱金各檢署之禮,天二十斤,日月五斤,北斗八斤,太乙八斤,井五斤,灶五斤,河泊十二斤,社五斤,門戶閭鬼神清君合五斤,凡八十八斤余一十二斤。以好韋囊盛之。良日于都市中,市盛之時,嘿聲放棄之于人多處。徑去無復顧,凡用百斤外,乃得息恣用之耳!不先以金祀神,必被殃咎。
殺人祀神
【名臣見聞錄】
奉議郎解玨,蜀人也。受梓州司理,夜宿荊南府南馬鋪中。初更后聞蕭鼓撼鈴鐸之聲,玨詢鋪卒曰:彼何為也?卒曰:民家夜祭鬼神耳。玨乘酒曰:爾導吾往觀之。卒曰:不可,恐致他慮。玨叱之,乃同行。夜下道百余步,至一民舍,自牖望之,于茅堂中懸三繪神,皆臣帽大目,前致樽俎花果。其家一人以巾裹,禮拜執(zhí)鈴而請神,家人動簫鼓而和之。玨知其家事邪神,以手抉窗而入,其家散走不見。玨于褚錢下見反縛一人,玨解其縛,詢之曰:爾何人也?曰:蔡人也。避歲饑,受役于其家,其主事三神,求人祭之,不獲。乃以我為餉,不意公至此,再獲生也。玨覆其杯血,取其繪神以回。明日以事聞于有司,竟不獲事神者,立重賞以捕之。蔡人迄令為役于玨之門,以報其賜。行旅過其地,深宜察之,解玨令為奉議郎。
用人祀神
【呂東萊博議】
出處僖十九年,宋公使邾文公用曾阝子于次睢之社子魚曰:古者六畜不相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況執(zhí)用人乎?祭祀以為人行,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響之。昭公十年,季平子伐莒,取鄄獻俘始用人于毫社。滅武子曰:周公其不尋魯祭乎?十一年楚子滅蔡,用隱太子于罔山。申無宇曰:不祥五牲不相為用,況用諸侯乎?王必悔之。主意無間則仁,有間則暴,幽明物我,本同一體。宋囊季孫楚靈之徒,不知此理,視幽明物我為有問,于是便已而媚神。媚神而殺人,淪于殘忍暴虐之為也。無間有仁,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有間則暴。不仁者,私于家。則隔藩墻而勿比鄰。私于已,則隔形骸而勿爾汝。無間則天下皆吾體,烏得而不仁。說無間,則仁之意。有間則獨私其身,烏得而不暴。說有間,則暴之意。起語數(shù)句話頭甚大。幽明也,幽謂鬼神,明謂人物。物我也。物,謂人。我,謂己?;旎焱鞫鵁o間者也。本同一體。喜同一喜,同一體,則同一性情。喜觸于心,則幽明物我,不約而皆喜。喜之情同故也。怒同一怒,人有七情,舉喜怒兩端對言之。怒觸于心,則幽明物,我不約而皆怒。怒之情,亦同也。判而為慘舒休戚、愛憎哀樂之情,變文好,有慘必有舒,有休必有戚,有愛必有憎,有衰必有樂。其情無不同也。別而為盈虛予奪、是非損益之理。有盈必有虛,有予必有奪,有是必有非,有損必有益,具理無不同也。散而為禍福利害、安危死生之變。有禍必有福,有利必有害,有安必有危,有死必有生,其變無不同也。彼動則此應,彼發(fā)則此知,以上皆發(fā)明幽明物我本同一體之意。未嘗有間也。知幽明物我之無,問,則仁矣。昔之仁人所以視民如傷者,孟子曰:文王視民如傷。豈以冥冥之不可欺,冥冥,謂鬼神。昭昭之不可犯哉!昭昭,謂天地。言仁人非為天地鬼神之可畏,乃始視民如何也。幽明物我,通為一體。斷以主意。不見其有可傷之地也。引用如傷事極好,同體皆不可傷,況可殺人以祭鬼乎?既傷于民,亦傷于身,物我同體故也。既傷于身,復傷于神,幽明同體故也。噫!知此者,其知仁之方乎!方猶術也,孔子言可謂仁之方。孟子言是乃仁術也。仁王難口,故假于實事以曉人。如方術然可以推類而通之也。不仁則不覺,不仁之人,觸處皆蔽。不覺則不合,獨私其身,謂民物自為民物鬼神自為鬼神。幽明不合,而有人與神之間焉于是有私己畏神之舉。物我不合而有人與己之間焉于是有殺人媚神之事。遂以為茍便于身,何恥乎媚神?視幽明為有問。茍媚于神,倚恤乎害人?視物我為有間。以妄傳妄不試則妄以偽傳偽,不真則偽,偽妄相傳,其等至于殺人祭鬼。然后淫誣怪誕之說興。神怪之論。然后蒿愴之妖作,妖幻之事。然后陰說側僻之祀起,祭淫昏之鬼。然后釁涂刳剔之亂生,肆戕殺之毒。如宋襄、楚靈、季平子之事。三事并見本題注。蓋有戎狄禽獸之所不忍為者,殺人祭鬼,非理之甚。非天獨賦以酷戾狠逆之性也。人性皆善,而三人所為如此。私已深,始于視人已為有間。畏神甚,繼而視幽明為有問。淪惑其心,至此極也。有間則暴,故其末流至此。一時之君子,又從而識之,謂子魚藏孫申無宇之徒。曷若求真為暴之原而滌之乎?滌,洗也。此司生下文意。天下之理,有通有塞,通則無間,塞則有間。其通邪,此下說理之通者。八荒之外,《爾雅》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六合之內,上下四方,謂之六合。幽明物我不見其間。通故如此。孰非吾仁。無間故仁。其塞邪,此下說理之塞者。雖汲汲以愛人利物為念,然毫芒之差,藩籬限馬。視此身之外皆與自己不相于。發(fā)于其心,不仁之心。害于其事。見于有馬皆不仁也。發(fā)于其事,不仁之事。害于其政。苑終有政皆不仁也。民有不得其死者矣,不待用以祭鬼,而殺人多矣。一念之毒流金鑠石,喻其毒之至烈。一念之駛,音史。奔電走霆,喻其暴之至速。雖未嘗以兵殺人,實以心殺人。念念無非害人之心。雖未常用人以祭社之神,實用人以祭心之神也。時時無非嗜殺之心,造語極精巧。其視宋囊輩何以大相過乎?與宋囊楚靈季平子之心,其毒烈則一也。通者,仁之門也。通則無間,故為仁之門。塞者,暴之門也。寒則有間,故為暴之門。是故,欲仁者,不于其仁于其通。由其通者,則漸漸可以至于仁矣。去暴者,不于其暴于其塞。撇其塞者,則漸漸可以消其暴矣。結語深有理趣。
上疏論祀神
【宋史】
林大中上疏謂:國之大事在祀,今沿襲不正,非所以嚴典禮,安神明。臣見其祝于神者,或舛于文,稱于神者,或訛其字。所宜厚者,或簡不虔,所宜先者,或廢不用。更制器服,或歲月太疏。夙興行事,或時刻太早。是皆禮意所未順,人情所未安也。
以敬事神
【左傳】
哀公十六年,楚白公作亂殺子西、子期,而劫惠王。石乞曰:焚庫弒王不然,不濟。白公曰:不可弒王,不祥焚庫,無聚將,何以守矣。乞曰:有楚國而治其民,以敬事神可以得祥。且有聚矣,何患弗從?
以諱事神
【左傳】
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太子生之禮舉之。接以大牢卜士負之,士妻食之,公與文姜宗婦命之。公問名于申纟需,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于物為假,取于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
戰(zhàn)兢事神
【國語】
觀射父曰:天子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諸侯宗廟之事,必自射其牛。羊擊豕。夫人必自春其盛,況其下之人,其誰敢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以事百神!
棄醫(yī)事神
【王符潛夫論】
今女多不修中饋,休其蠶織,而起學巫祝鼓舞事。神以欺誣細民,熒惑百姓。婦女羸弱疾病之家,懷憂憒憒,皆易恐懼。至使奔走便時,去離正宅。崎嶇路側,上漏下濕,風寒所傷,奸人所利。賊盜所中,益禍益祟以致重者,不可勝數(shù)?;驐夅t(yī)藥,更往事神。故至于死亡,不自知為巫所欺誤,乃反恨事巫之晚,此熒惑細民之甚者也。
教人事神
【劉公是先生弟子記】
率人以教人,其政乃純。率神以事神,其鬼乃神。政之不純,教人過也。鬼之不神,事之過也。教人過于觳,事神過于瀆,民不見嚴而煩是褻,非瀆乎!古之事神,必有則弗征,弗征民弗信也。必無則弗畏,弗畏民弗從也。事神若疑故筮則弗非,盟則弗叛。禱則壹,齋則潔,言則信,令則從,居則謹,行則順,郊則見帝廟,則見先王,奧則見主。而誰識思亂!
江南事神
【萍洲可談】
江南俗事神,疾病官事專求神。其巫不一,有號香神者,祠星辰不用葷。有號司徒神者,仙帝神者,用牲皆以酒為酌,名稱甚多。嘗于神堂中見仙帝神名位,有柴帝、郭帝、石帝、劉帝之號。蓋五代周晉漢也,不知何故祀之祠祀并無義理,又以傀儡為樂神,用禳官事,呼為弄戲。遇有系者,則許戲幾棚。至賽時張樂弄傀儡,初用楮香,啟禱猶如祠神。至弄戲,則穢談群笑,無所不至。鄉(xiāng)人聚觀,飲酒醉,又歐擊往往,因此又致訟系,許賽無已時。
翁師事神
【夷圣志】
崇安縣有巫翁吉師者,事神著驗,村民趨向籍籍。紹興辛已九月旦,正為人祈禱,忽作神言曰:吾當遠出。無得輒與人問事治病。翁家懇訴曰:累世恃神力,為生香火敬事不敢怠,不知何以見拾。再三致叩,乃云:番賊南來,上天遍命天下城隍社廟各將所部兵馬也江,吾故當往。曰:幾時可歸?曰:未可期。恐在冬至前后。自是影響絕息,常有富室病,力邀翁,嚴潔祭禱擲百通,訖不下至十二月旦,復附語曰:已殺卻番王,諸路神祗盡放遣矣。即日靈響如初。
溫公事神
【朱子近思錄】
元豐四年正月十六日作或問迂叟事神乎?曰:事神。或曰:何神之事?曰:事其心神?;蛟唬浩涫轮绾??曰:至簡矣。不黍稷,不犧牲,惟不欺之為用。君子上戴天,下履地,中函心,雖欲欺之,其可得乎?
漢武祠神
【西漢書】
武帝太始四年三月幸不其。如淳曰:其,音基。不其,山名,因以為縣。祠神人于交門宮。應邵曰:神人,篷萊仙人之屬也。晉灼曰:瑯邪縣有交門,漢武帝所造。若有向坐拜者,作交門之歌。師占曰:如有神景象,向祠坐而拜也。
殺豬祠神
【存心錄】
吳戍將鄧喜,殺豬祠神。治畢懸之,忽見一人頭往食肉,喜引弓射之,咋咋作聲。繞屋三日,后人白喜謀北叛,闔門被誅。
嶺南祠神
【晁說之客語】
嶺南有歌堂,每春土人祠神于此。男夫婦女分立左右。視神所憑者,以物蒙其眼。必于男子中牽出一人,女子中牽出一人,老壯皆在,然所牽必童男也。如是旬日聚集不散,其歌童因此相慕,遂為夫婦。其為神所憑者,旬日間不復思食,臥露天下,沾沫露水,旬日復飲食如故。大率嶺南歌音清積非他處之比。
女曼神
【漢書】
《元后傳》:莽墮壞孝元廟,以為文母食堂。太后見孝元廟廢徹涂地,私謂左右曰:此人神多矣,能久得乎?祭祀女曼神
【江少虞類苑】
虞部員外郎張著通判潭州,奉時祀于南岳。舊制神位于壇,敷席于地。列邊簋牲醴之品,當設席之際,往往以一足指畫。祀罷還府,隊馬折足而卒。又三司副使李壽朋,奉祭西太乙宮。李平生不能食素,是日五鼓奉祀。遂茹葷而往,方升殿,暴得疾,口鼻流血,左右扶下殿,已卒矣。豈非祭祀而神耶?何誅責之處也!可不畏哉?
程副將女曼神
【夷堅志】
秦蜀馬入東方,率以十十匹為一綱,遣兵校部押,馬多道亡。于是置監(jiān)漢陽憩洎五日,以俟三衛(wèi),江上諸軍取發(fā),先赴湖廣總領所。對驗毛色齒數(shù),與四川馬司者無翼。然后即路。乾道九年,殿前程副將當此役,自漢陽卜日,將濟江卒。長云舊例,必具牲酒詣城隍廟謁,賽乃行。則長涂無它慮。程不答,再問之,忽怒詬曰:我取官馬,何預于神?叱使去。是日晚,絕江宿城下驛。才五鼓,悉控馬往總司,須啟關而入。忽聞馬蹄聲從西來,諸卒謂他綱至。起立相戒,各謹持控,以防相遇,斗傷之害,俄頃,間已至前,暗中不能測其多寡,即沖突醻嚙不可制。如是兩刻許,天明視他馬,了無所見。而一行綱馬,死者幾半。皆折脅流腸,眾以為程副將神之咎。
湯顯祖慢神
【夷堅志】
湯顯祖,池州石埭人。兵部侍郎允恭孫也。紹熙五年,為涇縣宰。初交印,主吏曰:三日當謁廟。湯叱之曰:吾行五雷法,神祗在掌握中。豈當屈身拜于土偶之前?但今具饌為兩席,設之于祠宮,而命車呵殿直,造其處,與神分賓主,亢禮對酌。且言當官藉庇之意。吏民見者切怪而憂之。是夜暴風起,山水湓溢,縣治淹沒七八尺。至于臥床之下,文書籠篋大半入水僅不傷人,皆以為慢神之咎。湯以屋廬損敗,伐木于林藪一新之。又命畫工王生繪神,將大像七十二軀,奉事香火,極其虔敬。至次年春,為提舉官李唐卿子勉所按,遂罷去。
楊客慢神
【夷堅志】
泉州楊客為海賈十余年。致貲二萬萬,每遭風濤之厄,必叫呼神明,指天日立誓,許以飾塔廟,設水陸為謝。然才達岸,則遺忘不省,亦不復紀錄。紹興十年泊海洋,夢諸神來責償。楊曰:今方往臨安,俟還家時,當一一賽答,不敢負神。曰:汝那得有此福?皆我力爾。心愿不必酬,只以物見還。楊甚恐以七月某日,至錢塘江下,幸無事。不勝喜,悉輦物貨置抱劍街主人唐翁家,身居柴垛橋西客館。唐開宴延佇,楊自述前夢,且曰:度今有四十萬緡,姑以下十之一酬神,愿余攜歸。泉南置生業(yè)不復出矣。舉所齋沉香、龍腦、珠、珍異,納于土庫中,他香布蘇木不減十余萬緡,皆委之庫外,是夕大醉。次日聞外間火作,驚起走,登吳山望火起處,尚還。俄傾間已及唐翁屋,楊顧語其仆不過燒得粗重亦無害。良久見土庫黑煙直上,屋即摧塌,烈焰亙天,稍定還視,皆為煨燼矣。遂自經(jīng)于庫墻上,暴尸經(jīng)夕,仆告官驗實,乃得槁葬云。
都監(jiān)慢神
【夷堅志】
潭州兵馬都監(jiān)某,出于天武禁衛(wèi),離兵籍,得官,既滿秩府帥,使押來萬石至鄂渚,固挈家道行。過青草洞庭湖,泊舟龍廟下。當具牲牢禮謁。其人素強倔且憚費,薦供菲薄,祝史白曰:神靈意頗不懌,宜每事加謹畏,殊不謂然。夏夜月明,坐于船上,望大金沙堆,光如撤,星煜煜聚散稍成五色,炫轉滿川。問舟人曰:此諸神皆出嬉游也。其人笑曰:是乃鬼火耳。何神之為?取彈弓射之,蓋夙精此技百發(fā)百中,才一彈落,光采霍然而滅。舟人竊以為憂。明旦詣廟審視,則風神土偶,舍故處,偏側而立。遍體有坼裂紋,昨夕彈圓正在袋中,以告都監(jiān),使謝過,亦但再拜而退。至暮風敗其一舟,失米數(shù)百斛。整二年俸余,僅能償值。慢神獲咎如此,全家雖震怖,幸不葬魚腹,大抵鬼神多驚故,尤畏彈也。景裴聞其說于錢不孤,而忘都監(jiān)姓名。
乘醉慢神
【江教影響錄】
平江常熟縣福山東岳行祠廟貌甚嚴。吳中謹事之。有胡子文者,疏后人也。嘗乘醉與所善數(shù)人入廟,有二判官相對,所謂善惡二部者,子文戲掣其惡者。筆同行以為不可,乃還之。還至舟次,見一使來曰:彼判官命收君子。文時已醒,頗憶醉時事,甚懼。度不可免,遂行,沿路默誦《金剛經(jīng)》,既至廟,見兩人相向而坐。其西向者怒甚,叱曰:汝為士人,當識去就。何乃侮我如是?對曰:為狂樂所迷。了不自覺,顧乞微命以歸,請后不敢。皆不應子文,但密誦經(jīng)。至第三分,二人皆起。又二章則舉手加額,東向者解之曰:此子一時酒失,原其情似可恕。怒者曰:正以同官太寬,使人敢爾。子文叩頭曰:某能誦金剛經(jīng),若能賜之再生,當日誦七卷,以報。怒者曰:爾亦宜小懲。以所執(zhí)筆點其背曰:去。即覺遍身如水,遂寤。所點處,生一疽,痛不可忍,百日方愈。子文自是日誦金剛經(jīng)七遍,雖處冗不敢輟。
至誠感神
【書大禹謨】
至誠感神,矧茲有苗。注:益又推極至誠之道,以為神明亦且感格,而況于有苗乎!
【宋史】
《王十朋傳》:十朋知饒州,移知湖州。饒久旱,入境即雨。至湖積霖,入境即霽。凡禱必應其至誠,不獨感人,而亦感于天地鬼神。
至孝感神
【抱樸子】
《內篇?微旨卷》:蔡順至孝,感神之應。
忠孝感神
【坦明故事】
王義方貶吉安丞,道出南海舟師持酒脯祈福議,方酌水誓曰:凡忠獲戾孝見尤,四維廊氛,十里安流,神之聽之,母作神羞。既祭天云開,豁風浪恬然,入皆嘆服。
孝行感神
【夷堅志】
臨江軍富人周昌,時事母鄭氏甚孝。鄭病腰足五年余,行步絕費力。數(shù)招醫(yī)治藥,略無小效。紹熙二年,中秋之夜,周昌時侍母飲酒賞月,見母坐立艱辛,不覺淚墮。淚罷就寢,抽身潛起,乃懷小刃下庭,向空朝北斗。禱云:老母染疾久,百藥并試,有加無減。今發(fā)愿剖腹取肝啖母,以報產(chǎn)育乳養(yǎng)之恩。望上真慈憐使獲感應。焚香訖,將施刀,忽聞有聲自后叱喝。且以杖擊其背。驚而回顧,寂不見人,但一紙貼在地,取視之,中有小紙。書云:周昌時供奉母親,累歲孝行。此藥三粒,賜鄭氏八娘。周捧泣拜謝。候明旦以進母,積頓瘳,方具以所見告于妻子。
王直感神
【元遺山集】
述金輪國上將軍康德璋神道碑云:德璋辟曹甸河防都提,舉都水使者言于明。馬蹄埽河從東北流害田,為多閉之,則由徐州東南入海,所經(jīng)皆葭荒穢之地。河腴田可利,東明諸縣乃檄公董,其役而河水湍,駛土不能勝水面,高出堤上,危欲奔潰。已報都水而督之愈急,公具香火禱河伯。一夕水落丈余,時人以其正直,感通神明許之。
桓公見神
【太平廣記】
齊桓公游于澤,管仲御,公見怪馬。管仲曰:澤有委蛇,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朱冠。見人則捧其首而立,見之者殆霸乎?公曰:此寡人之所見也。
王縉見神
【江火敦教影響錄】
宣和間,王縉為兩浙提刑。每斷死囚,必焚香奏上蒼,然后行下,如是歲余。一日,忽見一神人立于檐間,手執(zhí)案卷,乃縉平日所奏事目,呼其名而語之曰:汝所斷公事,無不平允,上帝嘉之。
李甲見神
【太平廣記】
唐天初,李甲本常山人。夜至大明山下,值風雨暴至,遂入神祠以避之。俄及中宵,雷雨方息,甲寢于廟,須臾有呵殿之音,自遠而至。見旌旗閃閃,車馬闐闐,或擐甲胄者,或執(zhí)矛戟者,或危冠大履者,或朝衣端簡者,揖遜列坐者,數(shù)十輩。方且命酒進食,歡語良久。其東榻之長,即大明山之神也。西榻之首,即黃澤之神也。更其次者,云是漳河之伯。余不知其名。坐論幽明之事。其一曰:稟命玉皇,受符金闕。大行之面,清漳之湄,數(shù)百里間,幸為人主,不敢怠惰徇法也。不敢恃命害下也。兢兢惕惕以事上帝,用治一方,故歲有豐登之報,民無札瘥之疾。其一曰:清冷之域,泱漭之區(qū),余奉帝符茲宅民庶。雖雷電之作由已也。風波之起由已也,予亦非詔命,不敢有為也,遂致草木茂魚鱉蕃焉。又一長嘆謂眾賓曰:諸公鎮(zhèn)撫方隅,分理疆野,或水或陸各有所長。然而天地運行之數(shù),生靈厄會之期,巨盜行與,大難方作,雖群公之善理,其奈之何?眾或問言何謂也,曰:余昨上朝帝所,竊聞眾圣論將來之事。三十年間,兵戎大起,黃河之北,滄海之右,合屠害人民,六十萬余。天既將曙,諸客登車而去,李甲恍然有若夢中。歸而識之。后莊皇與梁朝對陣,及晉末,戎虜亂華被涂炭者何啻六十萬焉。
侯懋見神
【悅生隨抄】
建炎當三祀,虜馬將飲江,于是天子幸明越,而隆太后龍輿駐豫章行臺。從馬時警,報益亟。有郎官侯懋、李幾等三人者,每游戲城東南隅,得故園林頗僻寂。私相謂曰:使虜來不可避,得相與匿于是,宜死生以之。未幾行宮南邁,倉卒,。三人果不克奔,而虜騎已逃入矣。三人者,得如約共竄于林,因伏堂之巨梁上,夜則潛下,取食而還伏焉,累數(shù)十日矣。幸略無一人足音,一旦忽多人物且至,三人但默伏梁之上計,此豈亦皆逃避虜者也。胡為而至哉!心語未已,即有黑衣數(shù)十百人繼來,共坐于堂,命左右邏捕男女,無少長,悉以梃敲殺之。積尸傍午向暮盡死,始去。當是時,三人者,伏據(jù)于梁然。向使一仰其首,見必死矣。黑衣既散,皆謂得免。況已昏夜,俄復望紅紗籠燭數(shù)十對引導,有主者數(shù)人又至。亦坐于堂,即多群吏據(jù)案,呼閱人姓名者三人。益懼于此,殆不得脫矣。及細視之,則但見人物可半身,頭面俱弗辯,乃知非人也。凡點閱死籍至多,輒悉呼其姓名,中間偶呼一名。吏爭報曰:不是。類如是,凡有四三人,皆能記憶也。夜過半矣,事竟皆去。逮曉則四顧,鳥雀不聞聲,知虜已洗城去遁矣。即于亂尸中偶有呻吟聲,三人,共詢其名,乃夜群吏所謂不是四人,今悉復活矣。異哉!吾得于宋高州,宋高州得于侯懋,懋等皆顯官,宜不妄云。
周持志見神
【陶朱新錄】
宣和甲辰長歲春三月二十一日,沿江大風,壞官私舟船數(shù)千艘。先是有江州德化縣進士周持志,宿馬當市中,夜聞人語甚喧,視之見鬼神千百執(zhí)絳紗籠而過。中一人云:二十一日大風,當取若干人以舒邁綱。綱官賴通管押旁一人肘之。若曰恐人聞其言也。周至日抵湖口縣謁巡檢,道所見眾不以為信。忍催綱吏人入白,有舒保義名不肯行舟,乃詔舒。詢其所以,亦訝其姓名與周所聞合也。舒曰:夜來夢神人云:今日當大風,要邁綱官賴通。恐果有風濤之虞,本住落星寺下,乃遷于此。因留周與舒飯,未舉匕筋,風大作。賴通者,方料理穡纜之類,失足溺死。
先民后神
【左傳】
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隨,軍于瑕,少師侈,請追楚師,隨侯將許之。季良曰: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所謂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今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肥,粢盛豐備,何則不信?對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碩肥,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謂其不疾蠡也,謂其備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奉酒醴以告曰:嘉粟旨酒。謂其上下皆有嘉德而無違心也,所謂馨香無才慝也。故務其三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雖獨豐,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于難。隨侯懼而修政,楚不敢伐。《宋史?孫傳》:大中祥符四年,帝將祀汾陰,上疏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今國家土木之功,累年未息水旱,饑饉居多,乃欲勞民事神。神其享之乎?
【荀悅申鑒】
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民事未定,群祀有闕,不為尤矣必也。舉其重而祀之,望祀五岳四瀆其神之祀??h有舊常,若今群祀之,而其祀禮物從鮮可也。禮重本示民不偷,且昭典如其備物以豐年,日月之災降異非舊也。天人之應所由來漸矣,故履霜堅水非一時也,仲尼之褥非一朝也,且日食行事,或稠或曠,一年二交非其常也?!逗榉秱鳌吩疲毫饕姡羰枪灿匆娭?。無聞馬爾官修其方,而先王之禮,保章視寢安宅敘降必書云物為備故也。太史上事無隱馬勿寢可也,是故天子南面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離天之道也。月正聽朝國家之大事也,宜正其儀,以明舊典。
方士致神
【謝應芳辨惑編】
齊人少翁,以鬼神方見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卒。少翁以方夜致鬼如王夫人之貌,天子自惟中望焉,于是乃拜少翁為文成將軍,以客禮之。文成又勸上為臺室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歲余,其方益衰,乃為帛書,以飯牛。佯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殺視得書,出言甚怪。天子識其手書,于是誅之。
【野客叢書】
《抱樸子》謂,案漢書及太史公《史記》皆云齊人少翁為文成將軍,武帝所幸李夫人死。少翁能令武帝見之,仆考史記,《封禪書》曰:上有所幸,王夫人卒。少翁以方夜致王夫人之貌,又考《漢書?外戚傳》少翁夜致李夫人?!妒酚洝分^王夫人,《漢書》謂李夫人,二說自不同。《抱樸子》謂二書皆云李夫人,謬矣。徐廣注封禪書,謂趙之王夫人。潘岳悼亡詩曰:獨無李氏靈,仿佛睹爾容。又以為李夫人,其不同如此。王子年《拾遺記》則又曰:董仲君致李夫人于紗幕中,不言少翁而言董君。
【太平廣記】
唐開元中,四海無事。玄宗在位,久委政丞相,深居游燕,以聲色自娛。宮中雖良家子千人,無悅心者。固駕幸華清宮,內外命婦景從,詔高力士潛搜外宮,得弘農楊玄琰女于壽邸,光彩動人。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明年冊為貴妃,自是專房同輦。六宮無復進幸者,帝甚悅之。天寶末,翠華南幸,次馬嵬,六軍不發(fā),請以貴妃塞天下之怒。上知不免而不忍其死,反袂掩面,使牽而去就絕于尺組之下。明年大駕還都,尊玄宗為太上皇,就養(yǎng)西內。太上皇三載,一意念貴妃之心不衰,適有道士自蜀來,知上皇之心,自言有李少君之術。玄宗大喜,命致其神,方士乃竭術,索之于上下四方。仙山洞府,得見一人,冠金蓮,披紫綃,佩紅王,曳星為。左右侍者七八人,揖方士問:皇帝安否?次問天寶十四載已還事。言訖憫然指碧衣女,取金釵鈿合,各拆其半授使者曰:為謝太上皇,謹獻是物,尋舊好也。方士有不足之色,復請當時一事,不聞于他人者,驗于上皇。妃乃茫然退,若有所思。徐言曰:昔天寶十年七月。牽??椗嘁娭?,乞巧宮掖間夜已半,侍衛(wèi)已休。于東西廂獨侍上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誓心愿世世為夫婦。言畢執(zhí)手各嗚咽,此獨君王知之耳。因自悲曰:自此一念,又不復居此。復于下界,且結后緣。使者還奏太上皇,太上皇嗟悼久之。然未久亦上仙矣。周至屋尉白居易為《長恨歌》以言其事云。
登臺致神
【王子年拾遺記】
周靈王二十三年,起昆昭之臺,篩水精為泥臺,高百丈,升之以望云色。時有長弘能招致神異,王乃登臺,望云氣翁郁,忽見二人乘云而至。須發(fā)皆黃,非世俗之類也。乘游龍、飛鳳之輦駕以青螭,其衣皆縫緝羽毛。王即迎之上席,時天下大旱,地裂木燃。一人先唱,能為雪霜,引氣一噴,則云起雪飛。坐者皆凜然,宮中池井,堅冰可琢。又說狐腋之裘,紫羆文褥,此褥是西域所獻也。施于臺上,坐者皆溫。又有一人唱,能使即席為炎,乃以指彈席上,而暄風入室,裘褥皆棄于臺下。時有容成子諫曰:大王以天下為家,而染異術,使變夏改寒以誣百姓,文武周公之所不取也。王乃疏長弘而求正諫之士也。
任翁致神
【類林雜說】
韋氏子,京兆人。舉進士,嘗納妓于洛,顏色明秀,尤善音律。韋曾令寫杜工部詩,得本甚蠹。妓隨筆補正,后得善本不差。韋頗惑之年二十一而卒。韋悼痛,為之羸瘠,棄事而寐,意其夢見。一日家僮有言:嵩山任處士者,得返魂之術。韋召而求之,任擇日齋戒,除一室,舒幃于壁焚香,仍須一經(jīng),身衣以導其魂,韋搜衣笥盡施僧矣,唯余一金縷裙。任曰:事濟矣。是夕,絕人屏事,且以昵近悲泣為誡。然燭于香前,目睹燭然而至寸,即復去矣。韋潔服斂息,一稟其誨。是夜萬籟俱止,河漢澄明。任忽長嘯持裙,面幃而招,如是者三。忽聞吁嘆之聲,俄頃,映幃微出,斜睨而立,幽芳怨態(tài),若不自勝。韋驚起泣。任曰:無哭。恐迫以致倏回。生忍淚,揖之,無異平生,或與之言,頓首而已。燭燼及期,欲逼之,紛然而滅。生乃捧幃長慟。任曰:漚珠槿絕,不必置懷。韋欲酬之,不顧而別。韋賦詩曰:惆悵金泥簇蝶裙,春來猶見伴行云。不教布施剛留得,渾似知逄李少君。自后眠食不安,恍惚若朋所失,久而方愈。
專陽致神
【長生經(jīng)】
卻諸陰累,專陽致神,以致不死。
維岳降神
【詩】
《大雅》:嵩高維岳,逡極于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
守真降神
【宋續(xù)通鑒長編】
開寶九年十月,太祖不豫。驛召張守真至闕下,壬子命內侍王繼恩就建隆觀,設黃醮,令守真降神。神言天上宮觀闕已成,玉鎖開,晉王有仁心。言訖,不復降。
山甫降神
【宋韓魏公安陽集謝賜生日禮物表】
生而維翰,實慚山甫之降神,今也所蒙,又異桓榮之稽古。
衡岳降神
【宋王與鈞藍縷藁】
《謝趙太守啟》:衡岳降神,于門梃秀。
岳武穆降神
【悅生隨抄】
岳武穆王飛死后,臨安西漢塞軍將子弟因請紫姑神。而岳侯降之,大書其名。眾已驚愕,請其花押,則宛然平日真跡也。復書一絕云:經(jīng)略中原二十秋,功多過少未全酬。丹心似石今誰,空有游魂變九州。秦檜聞而惡之,擒治其徒,流竄者數(shù)人,至有死者。
聽命于神
【左傳】
莊公三十二年秋七月,有神降于莘。內史過往問虢請命。反曰:虢必亡矣。虐而聽于神,注夫民神之主也,虢公虐民而聽命于神,是以知其必亡。神居莘六月,虢公使祝,應宗區(qū)史囂享焉神賜之土田。
知通于神
【莊子】
《外篇》:天地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
力生于神
【鬻子】
昔之帝王所以為明者,以其吏也。昔之君子其所以為功者,以其民也。力生于神,注:王者有國必先涂佑?;侍焐系?,社稷山川,神跡玄符,無不求會成湯降降。神受夏大命武王夢神,逐大戡殷。表宜運兩儀鼓動萬物,豈有漢之然哉!莫不大化于自然,玄應而義用造之非我,埋自相符,故曰力生于神者也。而功最于吏,福歸于君。
汪罔之神
【孔子世家補】
哀公元年,吳使曰:敢問何為神?仲尼曰:山川之靈足以紀綱天下,其守為神。社稷之守為公侯,皆屬于王者??驮唬汉问匾??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為厘姓。在虞夏商為汪罔,于周為長翟。今謂之大人??驮唬喝碎L幾何?仲尼曰:僬僥氏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shù)之極也。于是吳使曰:善哉!圣人。
廟祀為神
【吉安志】
漢穎陰侯灌嬰,高帝六年命嬰略定江南。始于贛縣筑城,又筑南昌縣城,故江南祀以為神?!端问贰罚簭堩樑c北軍戰(zhàn),被殺,逆水,越數(shù)日,有浮尸逆流而上,被介胄、執(zhí)弓矢,直抵浮梁,視之,乃順也。身中四槍六箭,怒所勃勃如生。諸軍驚以為神,結冢斂葬立廟祀之。
夢代為神
【春渚紀聞】
劉景文博學能詩,晚歲常夢與晉文公神交,夢中酬唱甚多。后東坡薦景文得阝顯州。三日謁神祠,出東城所歷之地,及拜瞻神像,曉然夢中往還之所也。一日又夢文公云:已受帝旨,得景文為代。月余,景文得病,郡人有宿于郊門外者,見郡守嚴衛(wèi)而入文公祠中,凌晨趨府問之,公已屬纊矣。
刻氈為神
【酉陽雜俎】
突厥事。神無祠廟刻氈為形。盛于皮袋,行動之處,以脂酥涂之。或系之竿上,四時祀之。
祠虎為神
【東漢書】
《東夷傳》:滅本朝鮮之地,其俗祠虎以為神。邑落有相侵犯者,輒相罰責,生口牛馬名之為責禍。
虎變?yōu)樯?br /> 【太平廣記】
海陵人王太者,野行,忽逢一虎,乃持棒直前擊虎中耳,太惶懼而走。行可十余里,有一神廟,因宿于梁上。尋而虎至廟,跳躍變成男子,堂中有人問云:今夕何爾累悴?神曰:卒遇一人不意勁。勇中其健棒。言訖入坐,上人形中。忽舉頭見太,問是何客。太懼墮地,具陳始末,神云:汝業(yè)為我所食,我取爾早。故中爾棒,今以相遇,理當見后數(shù)日,宜持豬來以己血涂之。當免。太后如言,神從堂中而出,為虎乃俯食豬。食畢入堂為人形。太再拜乃還,后更無患。
妖狐為神
【澠水燕譚錄】
景德中,州有神祠,凡民祈禱者,神必親享,杯盤悉空。遠近奔赴,蓋穴神座下通寢殿下,復門繡箔人莫得窺群狐自穴出,分享肴醴。王公嗣宗,雅負剛正及鎮(zhèn)土,乃騎兵挾矢驅鷹投薪穴中,縱火焚之,群狐奔逸,擒殺悉盡。鞭廟祝背,徒其家。妖狐遂絕。公初在長安也,極疏種山人放之短。好事者有詩云:終南隱士聲華歇,土妖狐巢穴空。二事俱輸王太守,圣朝方信有英雄。
胎化為神
【徂異志】
李鑒,進士,光州解到京,常言:祖母懷孕,凡三年不產(chǎn),飲食人事如常。一夜夢產(chǎn)一人,曰:我神明也,善事我,令母富于財。及寤,母腹已平復矣。每夜若有一人,約依從天窗中下,至明則床下置三十緡而在焉。因茲暴富,歷二十年,生計可及數(shù)十萬。母后卒,于未殯間,至靈柩前聞有哭臨之聲,甚衰,后遂絕。所齊鏹,今家道亦如常也。
以君為神
【韓非子】
《內儲說》衛(wèi)嗣君之時,有人于令之左右,縣令有發(fā)蓐,而席弊甚嗣君還,令人遺之席曰:吾聞汝今者,發(fā)蓐而席弊甚。賜汝席??h令大驚,以君為神也。
匈奴以為神
【西漢書】
《蘇武傳》:武使匈奴,單于欲降之。幽武大窯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雪中,嚙雪及氈毛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
虜以為神
【漢書】
烏孫王,號昆莫。初,其父為大月氏所殺,時昆莫新生,母抱之亡,置草中。為求食,還見狼乳之,又鳥銜肉翔于其傍,虜以為神。及壯,報父怨,遂大破月氏。又,《耿恭傳》恭以戊已校尉為匈奴所逼,壅絕澗水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馬糞汁飲之,恭仰天嘆曰:昔貳師投佩刀刺山,飛泉涌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整衣服向井再拜,為吏士禱之。有頃,水泉迸出,眾稱萬歲,乃楊水示之。虜以為神,遂即引去。
賊以為神
【晉書】
《馬隆傳》:隆討涼州羌,依八陣圖作偏箱車,地廣則鹿角車路,營狹則為木屋,施于車上。且戰(zhàn)且前,弓矢所及,應弦而倒。奇謀間發(fā),出于不意,或夾道累磁石,賊負鐵鎧行,不得前。隆卒,急被犀甲無所留礙,賊咸以為神。
見者以為神
【晉書】
《嵇康傳》:王戎自言與康居山陽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康嘗采藥游山澤,會其得意,忽焉忘友,樵蘇者見之,咸以為神。
人以為神
【唐書】
《劉晏傳》:晏領鹽鐵使,京師鹽暴貴,詔取三萬斛,以贍關中。四旬至都,人以為神。
【馬明叟實賓錄】
唐有杜生者,善易占。有亡奴者,問所從往追。杜生曰:自北行逢使者,懇丐其鞭,若不可,則以情告。其人果值使者于道,如生語,使者異之,曰:去鞭吾無以進,馬可折道傍,與代之。其人往折,見亡奴伏其下,遂獲之。他日又有亡奴者,生戒曰:可持錢五百伺于道,見進鶻者,可市其一,必得奴。俄而使至,其人以情告使者,以一與之,忽飛集灌奔上,往取之,奴在其中,人以為神。唐韓晉公在潤州,夜與從事登萬歲樓。酒方酣,不悅。語左右曰:汝聽婦人哭乎?當在何所?對曰:在某街。詰朝,命吏捕哭者訊之,信宿獄不具。吏懼罪,守于尸側,忽有大蠅集其首,因發(fā)髻驗之,婦果私于鄰,醉其夫而釘殺之,人以為神。廣州府《南海志》元趙謙,趙州人。累官任廣東道肅政廉訪。抑強扶弱,發(fā)平反,官吏望而畏之。有鄉(xiāng)民湯姓者,富于財,為仇人湯舉誣告在縣,其親雒公輔,常以他事告縣令,王夔于憲司,因而有憾,令教湯舉供職。雒公輔束縛其仆袁二下水身死,勾追加刑。鍛煉成獄,惟不獲其尸,事上憲司,公以無尸知其冤,購求之,檄于城隍。期以七日,如期,果有捕袁二至者,人皆以為神。
寇以為神
【瑞州志】
隋大業(yè)中,林士弘寇建城,應智頊拒之,使人貨橘于寇,寇市而分食。有毒蜂出螫,寇多死??苡直莆鞅蔽謇铮瑧獡?jù)水整師,寇曰欲吾不犯,此溪當斷。應引叱之,溪流隨斷,寇以為神,遂引去。
永樂大典
卷之二千九百四十九
天神
【史記】
《殷本紀》: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辱之。
【鬼谷子】
《反應章》:已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注曰:已能審定,以之牧人至德潛暢。玄風遠扇,非形非容,無門無尸,見而形不及道者,日月而不知,故謂之天神。
【西漢書】
《郊祀志》:武帝時,齊人少翁以鬼神方見上。上作甘泉宮,中為臺室,書天地大一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歲余,其方益衰,神不至?!端抉R相如傳》:修德以錫符,奉符以行事,不為進越也。故圣王弗替而修禮地祗,謁疑天神,勒功中岳,以章至尊。
祀天神
【酉陽雜俎】
漢竹宮用紫泥為壇,天神下若流火。玉飾器七千枚一作枝舞女三百人。一日漢祭天神用萬二千杯,養(yǎng)牛五歲重三千斤。
【新唐書】
《西城泥婆羅傳》:泥婆羅祀天神,鎬子全切石馬象,日浴之,烹羊以祭。又《大食傳》大食人日五拜祀天神。
【石林燕語】
高麗王徽立,常誦《華嚴經(jīng)》,愿生中國。舊俗以二月望張燈祀天神,如中國上元?;找幌糁辆熡^燈,若宣召然。遍呼國中嘗至京師者問之,略如夢中所見。乃自為詩識之。曰:“宿業(yè)因緣近契丹,一年朝貢幾多般。忽蒙舜日龍輪召,便侍堯天佛會觀。燈焰似連丹闕迥,月華如水泄云寒。移身幸入華胥境,可惜終宵漏滴殘?!?br /> 祭天神
【東漢書】
《宗室傳》:熹平二年,國相師遷追奏前相魏與陳愍王寵共祭天神。希幸非冀罪至不道。有司奏遣使者案驗,靈帝不忍加法于王,詔檻車傳送北寺詔獄,使中常侍王等雜考。辭與王共祭黃老君求長生福而已,無他冀幸。等奏職在匡正,而所為不端。遷誣告其王,罔以不道,皆誅死。有詔赦寵不按。
妄事天神
【王符潛天論】
大歲、豐隆、鉤陳、太陰,將軍之屬,此乃天吏,非細民所當事也。天之有此神也,皆所以奉成陰陽而利物也。若人治之,有牧守令長矣。向之何怒,背之何怨,君民道近,不宜相青。況神至貴,與人異禮,豈可妄事?
禱天神
【魏書】
《賀訥傳》:訥從父弟悅密為太祖祈禱天神,請成大業(yè)。出于誠至,太祖嘉之。
奉天神
【廬子逸史】
裴令公少時,有術士云:命屬北斗廉貞星將軍,宜每存敬,祭以清酒,當?shù)泌ぶ?。裴公自此不敢懈惰。及為相,機務繁雜乃遺忘,心不足,然未嘗言之于人。諸子亦不知。在京師,有道者來與宿,及夜曰:相公昔年尊奉天神,何故中道而輟?崇護不已,亦有感于相公。裴公笑,心知其廉貞不之信。后為太原節(jié)度,家人病,即迎女巫視之。彈胡琴,顛而倒之,良久蹶然而起,曰:請見相公。廉貞將軍遺其傳語,大無情,都不相知也。將軍怒甚,相公何不謝之?裴公大驚。女巫曰:當擇良日潔齋靜院,焚香酒果,廉貞將軍亦欲見形于相公。其日裴公沐浴具公服,立于階前東南。奠酒再拜,見金甲持朱戈者一人,長三丈余,向北而立。裴公驚悚汗俯伏地不敢動。少頃即不見,問左右皆無之。裴公遵奉不敢怠忽也。
賽天神
【五代史】
后唐開光二年七月已酉,如雷山賽天神。夷狄之事也。
不畏天神
【東漢書】
《杜林傳》:林少好學,博洽多聞。王莽敗,盜賊起,林與弟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俱客河西,道逄賊數(shù)千人。遂掠取財物,奪衣服,拔刃向林等欲殺之。冀仰天嘆曰:愿一言而死足矣。將軍知天神乎?赤眉兵眾百萬所向無前,而殘賊不道,卒至破敗。今將軍以數(shù)千之眾,欲規(guī)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轍,不畏天神乎?賊遂釋之,俱免于難。
夢天神
【北史】
《隋宗室列傳》:開皇中,文帝夢神自天而降,云是天神將下降。及聞簫妃有娠,迎至大興宮之客省。明年戊辰生元德太子昭。
鬼稱天神
【趙希循會心錄】
王觀文出征熙河,久不下。既入城,命悉屠之人皆逃避。至城一隅,有婦人獨不避。王怪問,婦人顰蹙而起,忽產(chǎn)一子于前,乃知其將產(chǎn)故不能去。王感動,遂命止殺。王是年亦生一子,名采,字輔道。長有文名,孝于其親,自號南陔居士。仕徽宗為刑部侍郎。在朝時忽有天神降其家,能預言人禍福。采事之甚謹,吉兇皆前知。崇寧間,天子將用兵于幽蘇。計未決,有言采家天神可卜者。上將親臨,問采。不敢隱,因奏曰:容臣歸而祝之。若天神許車駕臨幸,卻當奏上。時妖人林靈素方得幸,采獨不與之交,靈素御之。固白上曰:車駕不可輕動,宜遣親信內侍先往驗實,然后臨幸未晚。上然之。內侍至采家,天神竟日不降。既復命,靈素進曰:采將家子。臣固疑,其巨測請劾其罪。上怒,逮系采于獄,考掠備至,竟無以自明。時采母尚存,被發(fā)訴冤于天神曰:吾家奉神甚謹,何為竟殺吾子?神復降曰:吾非天神也,蓋熙河之鬼爾。語訖不復見。
召雷神
【百川學?!?br /> 《祛疑錄》:向有行雷神法者,以夜游艾納數(shù)藥合之為香,每燒則煙聚爐上,人身為翼恍如雷神,所至敬向,不知其為藥術也。
【夷堅志】
建昌王文卿,既以道術著名。其徒鄭道士得其五雷法,往來筠撫諸州,為人請雨治崇,召呼雷霆,若響若答。紹興初,來臨川,數(shù)客往謁,欲求見。所謂雷神者,拒之不克,乃如常時。誦咒書符仗劍叱咤良久,陰風蕭然煙霧虛蔽,一神人峨冠持斧立于前請曰:弟子雷神也。蒙法師召喚,愿聞其指。鄭曰:以諸人欲奉觀,故遣相召,無它事也。神恚曰:弟子每奉命,必奏上天乃敢至。迨事畢而歸,又具以白今乃以資戲玩,將何辭反命于天?此斧不容虛行,法師宜當之。即舉斧擊其首,坐者皆失聲驚仆,移時方蘇,鄭已死矣。
敬事雷神
【嶺外代答】
廣右敬事雷神,謂之天神。其祭曰,祭天。蓋雷州有雷廟,威靈甚盛。一路之民敬畏之,欽人尤畏。圃中一木枯死,野外片地草木萎死,悉曰:天神降也。許祭天以穰之,茍雷震其地,則又甚矣。其祭之也,六畜必具多至百牲,祭之必三年。初年薄祭,中年稍豐,末年盛祭。必養(yǎng)牲三年,而后克盛祭。其祭也極謹,雖同里巷草木有懼心。一或不祭,而家偶有疾病官事,則鄰里親戚眾尤之以為天神,實為之災。
【宋詠史詩】
《雷神》:雷州國史補春夏多雷,無日無之秋日即伏地中。其狀如嚴,取而食,投荒錄。雷聲近在檐宇之上,與他郡不同,故名。我聞古老說雷神,身矮而長毫目爍金曾親載書似彘,不圖靈跡現(xiàn)當今。
不拜海神
【北史】
《列傳》:魏裴粲孝武初,出為驃騎大將軍膠州刺史。屬時亢旱,土人勸令禱于海神,粲憚違農人,乃為祈請。直據(jù)胡床坐,仆白君左右云:前后例皆拜謁。粲曰: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安有方伯致禮海神乎?卒不肯拜。
刑馬祭海神
【隋書】
《陳棱傳》:大業(yè)中,棱與朝,請大夫張鎮(zhèn)周發(fā),東陽兵萬余人自義安氵幾海擊流求國。棱進至低,設檀洞,其小王歡斯老模率兵拒戰(zhàn),棱擊敗之,斬老模。其日霧雨晦宜,將士皆懼。棱刑白馬以祭海神,既而開霽。
女化海神
【酉陽雜俎】
吐火羅國,縛底野城,古波斯王烏瑟多習之所筑也。王初筑此城,高二三尺即壞,嘆曰:吾應無道,天令筑此城不成矣。有小女名舟阝息,見父憂恚,問曰:王有鄰敵乎?王曰:吾是波斯國王,領千余國,今至吐火羅國中欲筑此城,垂功萬代,既不遂心,所以憂耳。女曰:愿王無憂。明旦令匠視我所履之跡,筑之即立。王異之。至明女起步西北,自截右手小指遺血成蹤,匠隨血筑之,逐日轉蹤匝,女遂花為海神。其海至今猶在堡子下,澄清如鏡,周五百余步。
清河公即江神
【隋書楊素傳】
高祖為丞相,封素清河郡公。及受禪,加上柱國。開皇四年,拜御史大夫。未幾拜信州總管。素居永安,造大艦名曰五牙。上起樓五層,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戰(zhàn)士八百人。旗幟加于上。次曰黃龍。置兵百人,自余平乘舴艋,等各有差。及大舉伐陳,以素為行軍元帥,引舟師趣三硤軍。至流頭灘,陳將戚欣,以青龍百余艘,屯兵數(shù)千人守狼尾灘,以遏軍路。其地險峭,諸將患之。素曰:勝負大計,在此一舉。若書日下船,彼則見我灘流迅激,制不由人,則吾失其便。乃以夜掩之,素親率黃龍數(shù)千艘,銜枚而下。遣開府王長襲引步卒從南岸擊欣別欄,令大將軍劉仁恩率甲騎趣白沙岸,遲明而至擊之。欣敗走,悉虜其眾,勞而遣之,秋毫不犯。陳人大悅。素率水軍東下,舟艦被江,旌甲曜日。素坐平乘大船,容貌雄偉,陳人望之懼曰:清河公即江神也。
夢河神
【北史】
后魏孝莊帝既誅爾朱榮,榮子兆自汾州率騎攻洛師,自河梁西涉,掩襲京邑。先是河邊有一人,夢神謂曰:爾朱家欲渡河,用爾作波津,今當為縮水脈。及兆至,見一人自言知水深淺處,以草表插導,忽失所在。兆眾遂涉馬。尋而陷京,弒莊帝。
禱河神
【北盟錄】
宋靖康中,中書舍人孫覿言,臣承乏直學士院,被旨撰祝再禱河神。望其冬三月河流不水,復有獻計者,宜聯(lián)數(shù)百艘宿火其中,可謂兒戲矣。
按問水神
【資治通鑒】
《后唐明宗紀》:天成二年,魏王繼岌遣押牙韓珙等,部送蜀珍貨金帛,四十萬浮江而下。高季興殺珙等于峽口,盡掠取之。朝廷詰之,對曰:珙等舟行下峽,涉數(shù)千里,欲知覆溺之故,自宜按問水神。帝怒,制奪其官爵。
燃犀照水神
【太平廣記】
溫嶠平蘇峻之難。及于湓口,乃燃犀以照水怪。果見官寺赫奕人徒甚威,又見群小兒兩兩為偶,乘軺車駕以黃牛睢盱可惡。溫即夢見神怒曰:吾與君幽明異路,何故相照?當令君知之。乃得病也。
犯人神
【西漢書】
《鄭崇傳》:崇為尚書仆射。久之上欲封太后弟商。崇諫曰:犯人者有亂亡之患,犯神者有疾天之禍。
求助人神
【東漢書】
《隗囂傳》:囂既立為上將軍,軍師方望,說囂宜急立高廟,稱臣奉祠。所謂神道設教,求助人神者也。
金人神
【北史】
《曹國傳》:其國神有金人破羅闊。人丈有五尺,高下相稱,每日以馳五頭,馬十匹,羊一百口,祭之。常有數(shù)千人食之不盡。
【能改齋漫錄】
漢武帝故事。毗邪王殺休屠王,以其眾來降,得其金之人神,置之甘泉宮。金人皆長丈余,其祭不用牛羊,惟燒香禮拜。炙犯人神《夷堅志》:姜補之,師仲在太學與胡秀才同舍,胡指上病贅疣,欲灼艾去之。或告曰:今日人神在指,當俟他日。胡不以為信,遂炙馬。七日而瘡發(fā)皮,剝去一重見人面在中,如鏡所照。惡之,亟覆以膏。又七日稍癢甚,因爬搔皮起人面如故。歷四十余日。創(chuàng)益大且痛,竟不起。
鬼針人神
【太平廣記】
丹陽郡吏章授,使經(jīng)毗陵。有一人寄載笥數(shù)日,授發(fā)其笥,有書數(shù)卷,皆吳郡人名。又有針數(shù)百枚,其人謂授曰:君知我是鬼也。所以持針者當病者,以針針其人神焉。
精貫人神
【仙傳】
彭家少服業(yè)于太極真人棲真味道,精貫神人年一百余歲,后受書為太清真人。
正其人神
【輔教編】
原教云圣人為教,而恢張異宜。言乎一世也,則當順其人情。為治其形生之間,言乎三世也。則當正其人神,指緣業(yè)之外,緣死生。
上神
【禮記】
禮運修其祝嘏,以降上神與其先祖。正義曰:上神謂在上精魂之神,即先祖也。指其精氣謂之在上神,指其亡親謂之先祖。
游神
【古三墳書】
游神,動而靈。故飛走潛化,動植蟲魚之類,必備于天地之間,謂之太古。
太歲游神
【晉史揮麈】
徐邈達于從政,論議精密。當時多諮稟之,觸類辯釋,問則有對舊疑歲辰在卯。此宅之左彼宅之右,何時拘忌于東邈,以為太歲之屬,自是游神。譬如日出之時,向東皆逆,非為藏體地中也。
泰元媼神
【漢雋】
《禮樂志》:惟泰元尊媼神,蕃厘李奇曰:媼神地也。師古曰:泰元天也。言天神至尊,而地神多福也。
受厘元神
【海錄碎事】
告成大報受厘元神,厘福元大也。
自己元神
【道法精微】
虛靖天師張君曰:神若出,便收來神。返身中氣自回,如此朝朝還暮暮,自然赤子產(chǎn)真胎。薩真人曰:一點靈光便是符,時人錯認墨和朱。精神不散元陽住,萬怪千妖盡掃除。王景陽曰:空劫之前是我身,無形無象亦無名。黃金透石俱無礙,一點靈光到處明。饒碧虛曰:人言心下一陀空,精氣元神聚此中。何以癡人容易感,蓋緣不識主人翁。又自己元神即先天一氣之體。先天一氣即自己元神之用。故神不可離于氣,氣不可離于神。神乃氣之子,氣乃神之母。子母相親如磁吸鐵。劉真人曰:非法非真非色,無形無相無情。本來一物冷清清,有甚閑名雜姓。動則鬼神潛伏,靜時天地交并,視之不見聽無聲,默叩須還相應。又《心傳錄》云:一人各具一乾坤,中有巍巍一至尊。統(tǒng)御萬靈三界伏,不知徒爾弄精神。
先天元神
【道法精微】
先天元神,太極之祖也。虛無自然,包含萬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變化無方,去來無礙。清靜則存,浮躁則亡?!队窕室杂〗?jīng)》云: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太上曰:虛業(yè)靜神,道自來居。《道德經(jīng)》云: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前有之矣?!缎膫麂洝吩疲红`臺清靜才方現(xiàn),客有纖毫便不見。出離生死永長存,爭奈凡夫不識面。
辟惡神
【抱樸子】
《登涉篇》:若有山川社廟,血食惡神能作禍福者,以黃神越章之印以印封泥,斷其道路,則不復能神矣。
佛是小神
【太平廣記】
史雋有學識,奉道而慢佛,常語人云:“佛是小神,不足事也。
禁治邪神
【續(xù)宋鑒長編】
仁宗天圣元年,詔江南東西、荊湖南北、廣南東西、兩浙福建路轉運司,自今師巫以邪神為名,屏去病人衣食、湯藥,斷絕親識,意涉陷害者,并共謀之人,并比類咒詛律條坐之,非增疾者,以違制失論,其誘良男女傳教妖法,為弟子者以違制論。和同受誘之人減等科之,情理巨蠹者,即具案取裁。
請祀五行神
【續(xù)宋鑒長編】
《神宗紀》:元豐四年,詳定禮文所言。《禮運》曰:地秉陰,播五行于四時。五行者,天地之間至大之物,萬物所生以成。故有帝以為之主,有神以為之佐。祭天以天從,故祀昊天上帝,則五神宜從于南郊。祭地以地從,故祀地祗,則五神宜從于北郊。五神地類也。故曰:地秉陰播五行于四時,漢舊儀祠五祀五行官也。梁武帝南北郊,皆祀五行之祀,故許亨以謂五神主,五行隸于地為陰祀,位在大北郊是也。近世大雩五時迎氣,以五人神配而不設五行之神,是遺其大而取其小也。伏請祭地祗以五行之神從,以五人神配用血祭,從之。
居如大神
【羅泌路史】
昊英氏論人之言曰:居如大神,夫食則大牢,而加珍服,則五采是飾玉。坐設章容黼而諸侯孤卿奔走乎堂下,出乘大輅越席以養(yǎng)安載車皋,并以養(yǎng)鼻錯行以養(yǎng)目,和鸞以養(yǎng)耳。三公奉軛,諸將持輪。居如大神,動如天帝,扶老養(yǎng)衰,渠有善于此者,金史國語解。大神,高也。
沒為名神
【賈誼治安策】
生為明帝,沒為名神。名譽之美,垂于無窮。
三河領神
【馬明叟實賓錄】
后魏裴駿,字神駒。幼而聰惠,親表稱為神駒,遂以為字。弱冠通涉經(jīng)史,崔浩亦深器之,目為三河領神。
卿是世神
【馬明叟實賓錄】
北齊,和士開事武成好握朔,士開善此戲,又能彈胡琵琶,因致親寵。嘗謂武成曰:殿下非天人也,是天帝也。王曰:卿非世人也,是世神也。
護法善神
【續(xù)宋鑒長編】
神宗熙寧七年,言新法之不便者甚眾。王安石不悅,而求去,然呂惠卿又使其黨日詣匭函,假名投書,乞留安石堅守新法。上乃遣惠卿,以手詔諭安石,欲處以師傅之位,留京師。而安石堅求去。又復賜手詔曰:韓絳懇欲得一見卿意者,有所諮議,卿可為朕詳語,以方今人情政事所宜急者。安石薦絳代己,仍以惠卿佐之。于安石所為遵守不變也。時號絳為傳法沙門,惠卿為護法善神。
鬼避戒神
【經(jīng)律異相】
《沽客篇》:有人從容受三皈五戒,心欲見佛。經(jīng)一亭中,有一女云:是啖人鬼婦。其人曰:暮欲寄宿,女言不可。其人自念,是舍衛(wèi)國人完佛四戒神尚畏之,我何所懼乎?遂即留宿,時啖人鬼見護戒神去亭四十余里,一宿不敢歸。
日游神
【秦京雜記】
皇、嘉中未有謁禁,士人多馳騖請托。一人號望火馬,其中又一人號為日游神,蓋曰有奔競故也。
箕公之神
【羅泌路史】
余論許由退處箕山,故其卒葬在是。所謂箕公之神,配五岳者,許四岳之祚也。
司命之神
【太平御覽】
《漢武故事》:曰上祀太疇祭常有光照長安城,如月光。上以問東方朔:此何神也?朔曰:此司命之神,總鬼神者也。上曰:祠之能令益壽乎?對曰:皇者壽命懸于天,司命無能為也。
司過之神
【抱樸子】
《內篇?微旨卷》:按易內戒及赤松子經(jīng)及河圖訖命符皆云:天地有司過之神。隨人所犯輕重,以奪其算。算減則人貧耗、疾病、屢逄憂患。算盡則人死。諸應奪算者,不可具論。
郭西之神
【梁昭明太子事實】
昭明祠,舊在秀山之秋浦縣,在今郡城西南八十里。后改縣,置池州。州治遷廟,亦隨建今廟,距州治才五里,居城之西,故稱為郭西之神。
山海之神
【隋書】
《列傳》:流求之俗,事山海之神,祭以酒肴。斗戰(zhàn)殺人,便將所殺人祭其神?;蛞烂瘶淦鹦∥?,或懸骷髏于樹上,以箭射之?;蚶凼滇σ詾樯裰?。
橫嶺之神
【金史】
《楊達夫傳》:達夫,字晉卿,泰和三年進士。有才干,所至可紀。會有詔徒民東入關,達夫與眾行及韶,避兵于州北之橫嶺,為游騎所執(zhí)。將褫衣害之,達夫挺然直立馬首,略無所懼。稍侵辱之,即大言曰:我今國臣子,既為汝所執(zhí),不過一死,忍裸袒以黷天日耶?遂見殺。兩山潛伏之民竊觀之者,皆相告曰:若此好官,異日祠之,當作我橫嶺之神。
花月之神
【春渚紀聞】
建安章國老之室宜興潘氏女二族稱其韶麗。既歸國老,不數(shù)歲而卒。其終之日,室中飛蝶散滿,不知其數(shù)。聞其始生亦復如此,既設靈席,每展遺像,則一蝶停立久之而去。后遇遠諱之日,與曝像之次必有一蝶隨至,不論冬夏也,其家疑其為花月之神。
五谷之神
【太平廣記】
三川饑,斛豆斗翔貴,時王法進達太帝之所。帝謂之曰:“世人不貴衣食之本,我已敕太華之府,收五谷之神。所種不成,下民饑餓,因示罰責,以懲其心。”
隱形之神
【能改齋漫錄】
《抱樸子內篇》:載遁甲中,經(jīng)曰:“往山林中,當以左手取青龍上草,折半置蓬星下,歷明堂、入太陰中,禹步而行三咒,曰:諾皋太陰將軍,獨開曾孫王甲,勿開外人。使入見甲者,以為束薪。不見甲者,以為非人。則折所持之草置地上,左手取土以傳鼻人中,右手持草自蔽左手著前,禹步而行到六癸下。閉氣而住,人鬼不能見也。以是知諾皋乃太陰之名,太陰者,乃隱形之神。
人身之神
【上陽子】
上部八景:發(fā)神、腦神、眼神、鼻神、耳神、口神、舌神、齒神。中部八景:肺神、心神、肝神、脾神、左賢神、右賢神、膽神、喉神。下部八景:賢神、大小腸神、胴神、胸神、膈神、兩脅神、左陰左陽神、右陰右陽神。
在天地之神
【史記】
《律書》:術曰:數(shù)始終一,終于十,成于三。氣始于冬至,周而復生,神生于無形,成于有形。然后數(shù)形而成聲。故曰:神使氣,氣就形,形理如類有可類。或未形而未類,或同形而同類。類而可班,類而可識。圣人知天地識之別,故從有以至未有,以得細若氣,微若聲,然圣人因神而存之。雖妙必效情,核其華道者明矣。非其圣心以乘聰明,孰能在天地之神,而成形之情哉?神者,物受之而不能知。及其去來,故圣人畏而欲存之,惟欲存之,神之亦存其欲存之者,故莫貴焉。
龍蛇之神
【宋王安石臨川集】
吾州之東南有靈谷者,江南之名山也。龍蛇之神,虎豹翟之文章,皆自山出。
遍于群神
【書】
《舜典》遍于群神,注偏,周遍也。群神,謂丘陵墳衍古昔圣賢之類。言受終觀象之后,即祭祀上下神祗,以攝位告也。
【羅泌路史】
有虞紀,遍于群神。有天下者,祭百神,皆有功于民者,天神既類,人鬼已,而地示又望矣。猶若未也。至于熏蒿愴百物之精莫不至,則圣人之至也。夫既受終而主祭行巡狩,則為天子事矣。時以堯在,未即真爾。
懷柔百神
【詩】
《周頌》懷柔百神。注:懷,來。柔,安也。時遇其邦,昊天其子之,實右序有周,莫不震疊。懷柔百神,及河喬岳,允王維后。
【西漢書】
《郊祀志》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懷柔百神,咸秩無文。
祭百神
【禮記】
《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諸侯在其地則祭之。亡其地則不祭。注:有天下謂天子也。百神者假成數(shù)也。
蠟百神
【宋史】
《和峴傳》乾德三年十二月十四日戊戍臘,有司以七日辛卯蠟百神,峴獻議正之。
混合百神
【度人經(jīng)】
中理五氣,混合百神。
調補百神
【元真子】
元真子問道于玄女曰:金液流注,五臘四肢,調補百神,潤澤六腑,變易毛骨。
劾召萬神
【抱樸子】
《地真篇》:昔黃帝見紫府,受三皇內文,以劾召萬神。
玉章生萬神
【生神章】
瑯瑯九天音,玉章生萬神。
錦幡召萬神
【大洞經(jīng)】
明節(jié)命大乙,錦幡召萬神。
混生萬神
【大洞經(jīng)】
靈光入輝,混生萬神。
變萬神
【黃庭經(jīng)】
閑居蕊珠作七言,散花五彩變萬神。
逆厘三神
【西漢書】
《楊雄傳》《甘泉賦》有曰:所以澄心清魂,儲精垂思感動天地,逆厘三神者。注:三神,天、地、人之三神也。
五臟藏五神
【老君內親經(jīng)】
云:五臟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賢,志在脾,神在心。
五 神
【度人經(jīng)】
大乙司命胎之精,主生之母,左無英公子,右白元尊神,司命挑康也。
世稱八神
【馬明叟實賓錄】
帝嚳之妃,鄒屠氏之女,帝納以為妃。妃常夢吞日,則生一子。凡經(jīng)八夢而生八子,世謂為八神。
禮嵩岳通八神
【西漢書】
《萬石君傳》:禮嵩岳,通八神。注:師古曰:言致禮中岳通敬八神。
詩用十二神
【韻語陽秋】
詩體如八音歌建除體之類,古人賦詠多矣。用十二神為詩者,始見于沈炯,山谷亦常效之。余友人莫用之。其祖戩常以辦舌說賊,脫百余人不死。意其后必昌,而用之。乃貧不能以自存天理,殆難曉也。余嘗以此格作詩,贈之云:抱犬高眠已云足,更得牛衣有余燠。起來敗絮擁懸鴉,誰信龍髯織水。踏翻菜園底用羊,從他春雷吼枯腸。擊鐘烹鼎莫渠愛,小筆自許猴葵香。半世饑寒孔移帶,鼠米占來身漸泰。吉云神馬日匝三,樗蒲肯作豬奴態(tài)?;㈩^食肉何足夸,陰德由來報宜奢。丹灶功成無躍兔,玉函方秘緣青蛇。其詩體如此。
燒指禱神
【唐李文公集】
《李府君墓志》:眉州別駕,李君去官居家。弟遇疾暴卒,別駕燒一指以禱于神。既而弟復生,自說:方就縶,上帝有命,以兄燒指,宜復其生。
大雪禱神
【五代薛史】
《后晉高祖紀》:天福四年冬十二月丁己,帝謂宰臣曰:大雪害民,五旬未止,京城祠廟悉令祈禱,豈非涼德不儲,神休未洽者乎?因令出薪炭米粟給軍士貧民。
疾篤禱神
【宋史】
《趙普傳》:普疾篤,遣親吏甄潛詣上清太平宮,致禱神為降語曰:趙普,宋朝忠臣。久被病亦有冤累耳。潛還,普力疾冠帶出中庭受神言,涕泗感咽,是夕卒。
就試禱神
【能改齋漫錄】
何大圭在上庠將試上舍,一日謁告以狀述已意,乞靈于白馬神祠,人不知也。次日同舍生告之曰:子之出,得非有禱于白馬祠耶?余夜夢過祠下,有揭榜于墻者。試視之,前列內舍生何大圭狀,后云所乞宜允須至曉示。何應曰:然。是歲題目,軫之方也。以象地也,蓋之園也。以象天也,輪輻三十,以象日月也。蓋兮二十有八,以象星也。其破題云:兩儀雖大,均囿于形。三臺雖遠,均囿于數(shù)。最為警拔。是日下筆如有神。助榜出,遂居首選。
【百川學?!?br /> 京師試于禮部者,皆禱于二相廟。二相者,子游、子夏也。子游為武城宰,子夏聘列國。不知何以得相之名也。今行都試禮部者,皆禱于皮場廟,皮即皮削所也。建中靖國元年六月,傳聞皮場土地主瘍疾之不治者,詔封為靈貺侯。今廟在萬壽觀之晨華館,館與貢院為鄰,不知士人之禱,始于何時,館因何而置廟也。
李瞻禱神
【張氏可書】
襄陽辯士李瞻,老于學校而性多狂率。一日,上封事,極詆時政。初入都道,由襄山卜于山神曰:某今日獻封事,若便拜相即求一吉兆。不應,又祝曰:若只得內相亦可。又不應,又祝曰:卿監(jiān)足矣。又不應。復云:本路監(jiān)司拜鄉(xiāng)郡,如何?又不應。遂厲聲曰:必是山神不在家。后竟配嶺表。
阻風禱神
【夷堅志】
嚴州大浪灘,在州北五十里,介于兩山之間。深不過八尺,而湍流峻駛,縈回曲折,稍遭風色,則激為巨浪。由是得名。往來者多苦濡滯。紹熙四年,鄱陽周貴章赴省試,與鄉(xiāng)人羅正臣、李顯祖、康師尹、相值于常山。買舟同下,逮至彼灘,見它郡貢士船三十余艘,鱗次岸滸,皆阻東風。久者幾七八日,更相愁嘆,不敢解纜?;驈婒屚M力挽,才少進,復猛退。有忿郁而束擔陸行者,且慮失試期曉夕隕獲。余千董經(jīng)負膽略,出語眾曰:間坡上一廟,乃威惠王行祠,蓋往致禱,脫蒙垂,便可去矣。皆合辭曰:然時已昏暮,即籠炬造謁,焚香列拜。董拱而啟曰:神王聰明正直,受國爵封,又享血食于此。今朝家三年大比,網(wǎng)羅賢俊,公卿將相,悉由此途。禮聞較藝,程限已迫,顧留泊此地,欲往不能。愿一施威靈,訶禁川后使灘上諸舟前進無雍。豈惟寒士蒙賴亦所以報國也!禱罷焚獻紙錢,稽首徑出。至夜狂風尚厲,漸以帖息。天將旦,波平如席,三十艘順流相銜,略無凝滯,始悔乞靈之不早云。
過廟禱神
【元史】
《阿沙不花傳》祖母苫滅古麻里氏,歸康里國后,十三年復來,則二子已從憲宗伐蜀矣。逮至和寧間,憲宗崩,諸將皆還,二子獨后。心以為憂,過一古廟,因入禱,馬若聞神語,連稱好好。問其國人通漢語者,知為吉。還至舍,則二子已至矣。
以金祀神
【抱樸子】
《內篇》《金丹卷》傳丹經(jīng)不得其人,身必不吉。若有篤信者,可明合藥。成以分之,莫輕以其方傳之也。知此道者,何用王侯焉。神丹既成,不但長生,又可以作黃金。金成取百斤,先設大祭,祭自有別法一卷,不與九鼎祭同也。祭當別稱金各檢署之禮,天二十斤,日月五斤,北斗八斤,太乙八斤,井五斤,灶五斤,河泊十二斤,社五斤,門戶閭鬼神清君合五斤,凡八十八斤余一十二斤。以好韋囊盛之。良日于都市中,市盛之時,嘿聲放棄之于人多處。徑去無復顧,凡用百斤外,乃得息恣用之耳!不先以金祀神,必被殃咎。
殺人祀神
【名臣見聞錄】
奉議郎解玨,蜀人也。受梓州司理,夜宿荊南府南馬鋪中。初更后聞蕭鼓撼鈴鐸之聲,玨詢鋪卒曰:彼何為也?卒曰:民家夜祭鬼神耳。玨乘酒曰:爾導吾往觀之。卒曰:不可,恐致他慮。玨叱之,乃同行。夜下道百余步,至一民舍,自牖望之,于茅堂中懸三繪神,皆臣帽大目,前致樽俎花果。其家一人以巾裹,禮拜執(zhí)鈴而請神,家人動簫鼓而和之。玨知其家事邪神,以手抉窗而入,其家散走不見。玨于褚錢下見反縛一人,玨解其縛,詢之曰:爾何人也?曰:蔡人也。避歲饑,受役于其家,其主事三神,求人祭之,不獲。乃以我為餉,不意公至此,再獲生也。玨覆其杯血,取其繪神以回。明日以事聞于有司,竟不獲事神者,立重賞以捕之。蔡人迄令為役于玨之門,以報其賜。行旅過其地,深宜察之,解玨令為奉議郎。
用人祀神
【呂東萊博議】
出處僖十九年,宋公使邾文公用曾阝子于次睢之社子魚曰:古者六畜不相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況執(zhí)用人乎?祭祀以為人行,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響之。昭公十年,季平子伐莒,取鄄獻俘始用人于毫社。滅武子曰:周公其不尋魯祭乎?十一年楚子滅蔡,用隱太子于罔山。申無宇曰:不祥五牲不相為用,況用諸侯乎?王必悔之。主意無間則仁,有間則暴,幽明物我,本同一體。宋囊季孫楚靈之徒,不知此理,視幽明物我為有問,于是便已而媚神。媚神而殺人,淪于殘忍暴虐之為也。無間有仁,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有間則暴。不仁者,私于家。則隔藩墻而勿比鄰。私于已,則隔形骸而勿爾汝。無間則天下皆吾體,烏得而不仁。說無間,則仁之意。有間則獨私其身,烏得而不暴。說有間,則暴之意。起語數(shù)句話頭甚大。幽明也,幽謂鬼神,明謂人物。物我也。物,謂人。我,謂己?;旎焱鞫鵁o間者也。本同一體。喜同一喜,同一體,則同一性情。喜觸于心,則幽明物我,不約而皆喜。喜之情同故也。怒同一怒,人有七情,舉喜怒兩端對言之。怒觸于心,則幽明物,我不約而皆怒。怒之情,亦同也。判而為慘舒休戚、愛憎哀樂之情,變文好,有慘必有舒,有休必有戚,有愛必有憎,有衰必有樂。其情無不同也。別而為盈虛予奪、是非損益之理。有盈必有虛,有予必有奪,有是必有非,有損必有益,具理無不同也。散而為禍福利害、安危死生之變。有禍必有福,有利必有害,有安必有危,有死必有生,其變無不同也。彼動則此應,彼發(fā)則此知,以上皆發(fā)明幽明物我本同一體之意。未嘗有間也。知幽明物我之無,問,則仁矣。昔之仁人所以視民如傷者,孟子曰:文王視民如傷。豈以冥冥之不可欺,冥冥,謂鬼神。昭昭之不可犯哉!昭昭,謂天地。言仁人非為天地鬼神之可畏,乃始視民如何也。幽明物我,通為一體。斷以主意。不見其有可傷之地也。引用如傷事極好,同體皆不可傷,況可殺人以祭鬼乎?既傷于民,亦傷于身,物我同體故也。既傷于身,復傷于神,幽明同體故也。噫!知此者,其知仁之方乎!方猶術也,孔子言可謂仁之方。孟子言是乃仁術也。仁王難口,故假于實事以曉人。如方術然可以推類而通之也。不仁則不覺,不仁之人,觸處皆蔽。不覺則不合,獨私其身,謂民物自為民物鬼神自為鬼神。幽明不合,而有人與神之間焉于是有私己畏神之舉。物我不合而有人與己之間焉于是有殺人媚神之事。遂以為茍便于身,何恥乎媚神?視幽明為有問。茍媚于神,倚恤乎害人?視物我為有間。以妄傳妄不試則妄以偽傳偽,不真則偽,偽妄相傳,其等至于殺人祭鬼。然后淫誣怪誕之說興。神怪之論。然后蒿愴之妖作,妖幻之事。然后陰說側僻之祀起,祭淫昏之鬼。然后釁涂刳剔之亂生,肆戕殺之毒。如宋襄、楚靈、季平子之事。三事并見本題注。蓋有戎狄禽獸之所不忍為者,殺人祭鬼,非理之甚。非天獨賦以酷戾狠逆之性也。人性皆善,而三人所為如此。私已深,始于視人已為有間。畏神甚,繼而視幽明為有問。淪惑其心,至此極也。有間則暴,故其末流至此。一時之君子,又從而識之,謂子魚藏孫申無宇之徒。曷若求真為暴之原而滌之乎?滌,洗也。此司生下文意。天下之理,有通有塞,通則無間,塞則有間。其通邪,此下說理之通者。八荒之外,《爾雅》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六合之內,上下四方,謂之六合。幽明物我不見其間。通故如此。孰非吾仁。無間故仁。其塞邪,此下說理之塞者。雖汲汲以愛人利物為念,然毫芒之差,藩籬限馬。視此身之外皆與自己不相于。發(fā)于其心,不仁之心。害于其事。見于有馬皆不仁也。發(fā)于其事,不仁之事。害于其政。苑終有政皆不仁也。民有不得其死者矣,不待用以祭鬼,而殺人多矣。一念之毒流金鑠石,喻其毒之至烈。一念之駛,音史。奔電走霆,喻其暴之至速。雖未嘗以兵殺人,實以心殺人。念念無非害人之心。雖未常用人以祭社之神,實用人以祭心之神也。時時無非嗜殺之心,造語極精巧。其視宋囊輩何以大相過乎?與宋囊楚靈季平子之心,其毒烈則一也。通者,仁之門也。通則無間,故為仁之門。塞者,暴之門也。寒則有間,故為暴之門。是故,欲仁者,不于其仁于其通。由其通者,則漸漸可以至于仁矣。去暴者,不于其暴于其塞。撇其塞者,則漸漸可以消其暴矣。結語深有理趣。
上疏論祀神
【宋史】
林大中上疏謂:國之大事在祀,今沿襲不正,非所以嚴典禮,安神明。臣見其祝于神者,或舛于文,稱于神者,或訛其字。所宜厚者,或簡不虔,所宜先者,或廢不用。更制器服,或歲月太疏。夙興行事,或時刻太早。是皆禮意所未順,人情所未安也。
以敬事神
【左傳】
哀公十六年,楚白公作亂殺子西、子期,而劫惠王。石乞曰:焚庫弒王不然,不濟。白公曰:不可弒王,不祥焚庫,無聚將,何以守矣。乞曰:有楚國而治其民,以敬事神可以得祥。且有聚矣,何患弗從?
以諱事神
【左傳】
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太子生之禮舉之。接以大牢卜士負之,士妻食之,公與文姜宗婦命之。公問名于申纟需,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于物為假,取于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
戰(zhàn)兢事神
【國語】
觀射父曰:天子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諸侯宗廟之事,必自射其牛。羊擊豕。夫人必自春其盛,況其下之人,其誰敢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以事百神!
棄醫(yī)事神
【王符潛夫論】
今女多不修中饋,休其蠶織,而起學巫祝鼓舞事。神以欺誣細民,熒惑百姓。婦女羸弱疾病之家,懷憂憒憒,皆易恐懼。至使奔走便時,去離正宅。崎嶇路側,上漏下濕,風寒所傷,奸人所利。賊盜所中,益禍益祟以致重者,不可勝數(shù)?;驐夅t(yī)藥,更往事神。故至于死亡,不自知為巫所欺誤,乃反恨事巫之晚,此熒惑細民之甚者也。
教人事神
【劉公是先生弟子記】
率人以教人,其政乃純。率神以事神,其鬼乃神。政之不純,教人過也。鬼之不神,事之過也。教人過于觳,事神過于瀆,民不見嚴而煩是褻,非瀆乎!古之事神,必有則弗征,弗征民弗信也。必無則弗畏,弗畏民弗從也。事神若疑故筮則弗非,盟則弗叛。禱則壹,齋則潔,言則信,令則從,居則謹,行則順,郊則見帝廟,則見先王,奧則見主。而誰識思亂!
江南事神
【萍洲可談】
江南俗事神,疾病官事專求神。其巫不一,有號香神者,祠星辰不用葷。有號司徒神者,仙帝神者,用牲皆以酒為酌,名稱甚多。嘗于神堂中見仙帝神名位,有柴帝、郭帝、石帝、劉帝之號。蓋五代周晉漢也,不知何故祀之祠祀并無義理,又以傀儡為樂神,用禳官事,呼為弄戲。遇有系者,則許戲幾棚。至賽時張樂弄傀儡,初用楮香,啟禱猶如祠神。至弄戲,則穢談群笑,無所不至。鄉(xiāng)人聚觀,飲酒醉,又歐擊往往,因此又致訟系,許賽無已時。
翁師事神
【夷圣志】
崇安縣有巫翁吉師者,事神著驗,村民趨向籍籍。紹興辛已九月旦,正為人祈禱,忽作神言曰:吾當遠出。無得輒與人問事治病。翁家懇訴曰:累世恃神力,為生香火敬事不敢怠,不知何以見拾。再三致叩,乃云:番賊南來,上天遍命天下城隍社廟各將所部兵馬也江,吾故當往。曰:幾時可歸?曰:未可期。恐在冬至前后。自是影響絕息,常有富室病,力邀翁,嚴潔祭禱擲百通,訖不下至十二月旦,復附語曰:已殺卻番王,諸路神祗盡放遣矣。即日靈響如初。
溫公事神
【朱子近思錄】
元豐四年正月十六日作或問迂叟事神乎?曰:事神。或曰:何神之事?曰:事其心神?;蛟唬浩涫轮绾??曰:至簡矣。不黍稷,不犧牲,惟不欺之為用。君子上戴天,下履地,中函心,雖欲欺之,其可得乎?
漢武祠神
【西漢書】
武帝太始四年三月幸不其。如淳曰:其,音基。不其,山名,因以為縣。祠神人于交門宮。應邵曰:神人,篷萊仙人之屬也。晉灼曰:瑯邪縣有交門,漢武帝所造。若有向坐拜者,作交門之歌。師占曰:如有神景象,向祠坐而拜也。
殺豬祠神
【存心錄】
吳戍將鄧喜,殺豬祠神。治畢懸之,忽見一人頭往食肉,喜引弓射之,咋咋作聲。繞屋三日,后人白喜謀北叛,闔門被誅。
嶺南祠神
【晁說之客語】
嶺南有歌堂,每春土人祠神于此。男夫婦女分立左右。視神所憑者,以物蒙其眼。必于男子中牽出一人,女子中牽出一人,老壯皆在,然所牽必童男也。如是旬日聚集不散,其歌童因此相慕,遂為夫婦。其為神所憑者,旬日間不復思食,臥露天下,沾沫露水,旬日復飲食如故。大率嶺南歌音清積非他處之比。
女曼神
【漢書】
《元后傳》:莽墮壞孝元廟,以為文母食堂。太后見孝元廟廢徹涂地,私謂左右曰:此人神多矣,能久得乎?祭祀女曼神
【江少虞類苑】
虞部員外郎張著通判潭州,奉時祀于南岳。舊制神位于壇,敷席于地。列邊簋牲醴之品,當設席之際,往往以一足指畫。祀罷還府,隊馬折足而卒。又三司副使李壽朋,奉祭西太乙宮。李平生不能食素,是日五鼓奉祀。遂茹葷而往,方升殿,暴得疾,口鼻流血,左右扶下殿,已卒矣。豈非祭祀而神耶?何誅責之處也!可不畏哉?
程副將女曼神
【夷堅志】
秦蜀馬入東方,率以十十匹為一綱,遣兵校部押,馬多道亡。于是置監(jiān)漢陽憩洎五日,以俟三衛(wèi),江上諸軍取發(fā),先赴湖廣總領所。對驗毛色齒數(shù),與四川馬司者無翼。然后即路。乾道九年,殿前程副將當此役,自漢陽卜日,將濟江卒。長云舊例,必具牲酒詣城隍廟謁,賽乃行。則長涂無它慮。程不答,再問之,忽怒詬曰:我取官馬,何預于神?叱使去。是日晚,絕江宿城下驛。才五鼓,悉控馬往總司,須啟關而入。忽聞馬蹄聲從西來,諸卒謂他綱至。起立相戒,各謹持控,以防相遇,斗傷之害,俄頃,間已至前,暗中不能測其多寡,即沖突醻嚙不可制。如是兩刻許,天明視他馬,了無所見。而一行綱馬,死者幾半。皆折脅流腸,眾以為程副將神之咎。
湯顯祖慢神
【夷堅志】
湯顯祖,池州石埭人。兵部侍郎允恭孫也。紹熙五年,為涇縣宰。初交印,主吏曰:三日當謁廟。湯叱之曰:吾行五雷法,神祗在掌握中。豈當屈身拜于土偶之前?但今具饌為兩席,設之于祠宮,而命車呵殿直,造其處,與神分賓主,亢禮對酌。且言當官藉庇之意。吏民見者切怪而憂之。是夜暴風起,山水湓溢,縣治淹沒七八尺。至于臥床之下,文書籠篋大半入水僅不傷人,皆以為慢神之咎。湯以屋廬損敗,伐木于林藪一新之。又命畫工王生繪神,將大像七十二軀,奉事香火,極其虔敬。至次年春,為提舉官李唐卿子勉所按,遂罷去。
楊客慢神
【夷堅志】
泉州楊客為海賈十余年。致貲二萬萬,每遭風濤之厄,必叫呼神明,指天日立誓,許以飾塔廟,設水陸為謝。然才達岸,則遺忘不省,亦不復紀錄。紹興十年泊海洋,夢諸神來責償。楊曰:今方往臨安,俟還家時,當一一賽答,不敢負神。曰:汝那得有此福?皆我力爾。心愿不必酬,只以物見還。楊甚恐以七月某日,至錢塘江下,幸無事。不勝喜,悉輦物貨置抱劍街主人唐翁家,身居柴垛橋西客館。唐開宴延佇,楊自述前夢,且曰:度今有四十萬緡,姑以下十之一酬神,愿余攜歸。泉南置生業(yè)不復出矣。舉所齋沉香、龍腦、珠、珍異,納于土庫中,他香布蘇木不減十余萬緡,皆委之庫外,是夕大醉。次日聞外間火作,驚起走,登吳山望火起處,尚還。俄傾間已及唐翁屋,楊顧語其仆不過燒得粗重亦無害。良久見土庫黑煙直上,屋即摧塌,烈焰亙天,稍定還視,皆為煨燼矣。遂自經(jīng)于庫墻上,暴尸經(jīng)夕,仆告官驗實,乃得槁葬云。
都監(jiān)慢神
【夷堅志】
潭州兵馬都監(jiān)某,出于天武禁衛(wèi),離兵籍,得官,既滿秩府帥,使押來萬石至鄂渚,固挈家道行。過青草洞庭湖,泊舟龍廟下。當具牲牢禮謁。其人素強倔且憚費,薦供菲薄,祝史白曰:神靈意頗不懌,宜每事加謹畏,殊不謂然。夏夜月明,坐于船上,望大金沙堆,光如撤,星煜煜聚散稍成五色,炫轉滿川。問舟人曰:此諸神皆出嬉游也。其人笑曰:是乃鬼火耳。何神之為?取彈弓射之,蓋夙精此技百發(fā)百中,才一彈落,光采霍然而滅。舟人竊以為憂。明旦詣廟審視,則風神土偶,舍故處,偏側而立。遍體有坼裂紋,昨夕彈圓正在袋中,以告都監(jiān),使謝過,亦但再拜而退。至暮風敗其一舟,失米數(shù)百斛。整二年俸余,僅能償值。慢神獲咎如此,全家雖震怖,幸不葬魚腹,大抵鬼神多驚故,尤畏彈也。景裴聞其說于錢不孤,而忘都監(jiān)姓名。
乘醉慢神
【江教影響錄】
平江常熟縣福山東岳行祠廟貌甚嚴。吳中謹事之。有胡子文者,疏后人也。嘗乘醉與所善數(shù)人入廟,有二判官相對,所謂善惡二部者,子文戲掣其惡者。筆同行以為不可,乃還之。還至舟次,見一使來曰:彼判官命收君子。文時已醒,頗憶醉時事,甚懼。度不可免,遂行,沿路默誦《金剛經(jīng)》,既至廟,見兩人相向而坐。其西向者怒甚,叱曰:汝為士人,當識去就。何乃侮我如是?對曰:為狂樂所迷。了不自覺,顧乞微命以歸,請后不敢。皆不應子文,但密誦經(jīng)。至第三分,二人皆起。又二章則舉手加額,東向者解之曰:此子一時酒失,原其情似可恕。怒者曰:正以同官太寬,使人敢爾。子文叩頭曰:某能誦金剛經(jīng),若能賜之再生,當日誦七卷,以報。怒者曰:爾亦宜小懲。以所執(zhí)筆點其背曰:去。即覺遍身如水,遂寤。所點處,生一疽,痛不可忍,百日方愈。子文自是日誦金剛經(jīng)七遍,雖處冗不敢輟。
至誠感神
【書大禹謨】
至誠感神,矧茲有苗。注:益又推極至誠之道,以為神明亦且感格,而況于有苗乎!
【宋史】
《王十朋傳》:十朋知饒州,移知湖州。饒久旱,入境即雨。至湖積霖,入境即霽。凡禱必應其至誠,不獨感人,而亦感于天地鬼神。
至孝感神
【抱樸子】
《內篇?微旨卷》:蔡順至孝,感神之應。
忠孝感神
【坦明故事】
王義方貶吉安丞,道出南海舟師持酒脯祈福議,方酌水誓曰:凡忠獲戾孝見尤,四維廊氛,十里安流,神之聽之,母作神羞。既祭天云開,豁風浪恬然,入皆嘆服。
孝行感神
【夷堅志】
臨江軍富人周昌,時事母鄭氏甚孝。鄭病腰足五年余,行步絕費力。數(shù)招醫(yī)治藥,略無小效。紹熙二年,中秋之夜,周昌時侍母飲酒賞月,見母坐立艱辛,不覺淚墮。淚罷就寢,抽身潛起,乃懷小刃下庭,向空朝北斗。禱云:老母染疾久,百藥并試,有加無減。今發(fā)愿剖腹取肝啖母,以報產(chǎn)育乳養(yǎng)之恩。望上真慈憐使獲感應。焚香訖,將施刀,忽聞有聲自后叱喝。且以杖擊其背。驚而回顧,寂不見人,但一紙貼在地,取視之,中有小紙。書云:周昌時供奉母親,累歲孝行。此藥三粒,賜鄭氏八娘。周捧泣拜謝。候明旦以進母,積頓瘳,方具以所見告于妻子。
王直感神
【元遺山集】
述金輪國上將軍康德璋神道碑云:德璋辟曹甸河防都提,舉都水使者言于明。馬蹄埽河從東北流害田,為多閉之,則由徐州東南入海,所經(jīng)皆葭荒穢之地。河腴田可利,東明諸縣乃檄公董,其役而河水湍,駛土不能勝水面,高出堤上,危欲奔潰。已報都水而督之愈急,公具香火禱河伯。一夕水落丈余,時人以其正直,感通神明許之。
桓公見神
【太平廣記】
齊桓公游于澤,管仲御,公見怪馬。管仲曰:澤有委蛇,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朱冠。見人則捧其首而立,見之者殆霸乎?公曰:此寡人之所見也。
王縉見神
【江火敦教影響錄】
宣和間,王縉為兩浙提刑。每斷死囚,必焚香奏上蒼,然后行下,如是歲余。一日,忽見一神人立于檐間,手執(zhí)案卷,乃縉平日所奏事目,呼其名而語之曰:汝所斷公事,無不平允,上帝嘉之。
李甲見神
【太平廣記】
唐天初,李甲本常山人。夜至大明山下,值風雨暴至,遂入神祠以避之。俄及中宵,雷雨方息,甲寢于廟,須臾有呵殿之音,自遠而至。見旌旗閃閃,車馬闐闐,或擐甲胄者,或執(zhí)矛戟者,或危冠大履者,或朝衣端簡者,揖遜列坐者,數(shù)十輩。方且命酒進食,歡語良久。其東榻之長,即大明山之神也。西榻之首,即黃澤之神也。更其次者,云是漳河之伯。余不知其名。坐論幽明之事。其一曰:稟命玉皇,受符金闕。大行之面,清漳之湄,數(shù)百里間,幸為人主,不敢怠惰徇法也。不敢恃命害下也。兢兢惕惕以事上帝,用治一方,故歲有豐登之報,民無札瘥之疾。其一曰:清冷之域,泱漭之區(qū),余奉帝符茲宅民庶。雖雷電之作由已也。風波之起由已也,予亦非詔命,不敢有為也,遂致草木茂魚鱉蕃焉。又一長嘆謂眾賓曰:諸公鎮(zhèn)撫方隅,分理疆野,或水或陸各有所長。然而天地運行之數(shù),生靈厄會之期,巨盜行與,大難方作,雖群公之善理,其奈之何?眾或問言何謂也,曰:余昨上朝帝所,竊聞眾圣論將來之事。三十年間,兵戎大起,黃河之北,滄海之右,合屠害人民,六十萬余。天既將曙,諸客登車而去,李甲恍然有若夢中。歸而識之。后莊皇與梁朝對陣,及晉末,戎虜亂華被涂炭者何啻六十萬焉。
侯懋見神
【悅生隨抄】
建炎當三祀,虜馬將飲江,于是天子幸明越,而隆太后龍輿駐豫章行臺。從馬時警,報益亟。有郎官侯懋、李幾等三人者,每游戲城東南隅,得故園林頗僻寂。私相謂曰:使虜來不可避,得相與匿于是,宜死生以之。未幾行宮南邁,倉卒,。三人果不克奔,而虜騎已逃入矣。三人者,得如約共竄于林,因伏堂之巨梁上,夜則潛下,取食而還伏焉,累數(shù)十日矣。幸略無一人足音,一旦忽多人物且至,三人但默伏梁之上計,此豈亦皆逃避虜者也。胡為而至哉!心語未已,即有黑衣數(shù)十百人繼來,共坐于堂,命左右邏捕男女,無少長,悉以梃敲殺之。積尸傍午向暮盡死,始去。當是時,三人者,伏據(jù)于梁然。向使一仰其首,見必死矣。黑衣既散,皆謂得免。況已昏夜,俄復望紅紗籠燭數(shù)十對引導,有主者數(shù)人又至。亦坐于堂,即多群吏據(jù)案,呼閱人姓名者三人。益懼于此,殆不得脫矣。及細視之,則但見人物可半身,頭面俱弗辯,乃知非人也。凡點閱死籍至多,輒悉呼其姓名,中間偶呼一名。吏爭報曰:不是。類如是,凡有四三人,皆能記憶也。夜過半矣,事竟皆去。逮曉則四顧,鳥雀不聞聲,知虜已洗城去遁矣。即于亂尸中偶有呻吟聲,三人,共詢其名,乃夜群吏所謂不是四人,今悉復活矣。異哉!吾得于宋高州,宋高州得于侯懋,懋等皆顯官,宜不妄云。
周持志見神
【陶朱新錄】
宣和甲辰長歲春三月二十一日,沿江大風,壞官私舟船數(shù)千艘。先是有江州德化縣進士周持志,宿馬當市中,夜聞人語甚喧,視之見鬼神千百執(zhí)絳紗籠而過。中一人云:二十一日大風,當取若干人以舒邁綱。綱官賴通管押旁一人肘之。若曰恐人聞其言也。周至日抵湖口縣謁巡檢,道所見眾不以為信。忍催綱吏人入白,有舒保義名不肯行舟,乃詔舒。詢其所以,亦訝其姓名與周所聞合也。舒曰:夜來夢神人云:今日當大風,要邁綱官賴通。恐果有風濤之虞,本住落星寺下,乃遷于此。因留周與舒飯,未舉匕筋,風大作。賴通者,方料理穡纜之類,失足溺死。
先民后神
【左傳】
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隨,軍于瑕,少師侈,請追楚師,隨侯將許之。季良曰: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所謂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今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肥,粢盛豐備,何則不信?對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碩肥,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謂其不疾蠡也,謂其備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奉酒醴以告曰:嘉粟旨酒。謂其上下皆有嘉德而無違心也,所謂馨香無才慝也。故務其三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雖獨豐,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于難。隨侯懼而修政,楚不敢伐。《宋史?孫傳》:大中祥符四年,帝將祀汾陰,上疏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今國家土木之功,累年未息水旱,饑饉居多,乃欲勞民事神。神其享之乎?
【荀悅申鑒】
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民事未定,群祀有闕,不為尤矣必也。舉其重而祀之,望祀五岳四瀆其神之祀??h有舊常,若今群祀之,而其祀禮物從鮮可也。禮重本示民不偷,且昭典如其備物以豐年,日月之災降異非舊也。天人之應所由來漸矣,故履霜堅水非一時也,仲尼之褥非一朝也,且日食行事,或稠或曠,一年二交非其常也?!逗榉秱鳌吩疲毫饕姡羰枪灿匆娭?。無聞馬爾官修其方,而先王之禮,保章視寢安宅敘降必書云物為備故也。太史上事無隱馬勿寢可也,是故天子南面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離天之道也。月正聽朝國家之大事也,宜正其儀,以明舊典。
方士致神
【謝應芳辨惑編】
齊人少翁,以鬼神方見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卒。少翁以方夜致鬼如王夫人之貌,天子自惟中望焉,于是乃拜少翁為文成將軍,以客禮之。文成又勸上為臺室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歲余,其方益衰,乃為帛書,以飯牛。佯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殺視得書,出言甚怪。天子識其手書,于是誅之。
【野客叢書】
《抱樸子》謂,案漢書及太史公《史記》皆云齊人少翁為文成將軍,武帝所幸李夫人死。少翁能令武帝見之,仆考史記,《封禪書》曰:上有所幸,王夫人卒。少翁以方夜致王夫人之貌,又考《漢書?外戚傳》少翁夜致李夫人?!妒酚洝分^王夫人,《漢書》謂李夫人,二說自不同。《抱樸子》謂二書皆云李夫人,謬矣。徐廣注封禪書,謂趙之王夫人。潘岳悼亡詩曰:獨無李氏靈,仿佛睹爾容。又以為李夫人,其不同如此。王子年《拾遺記》則又曰:董仲君致李夫人于紗幕中,不言少翁而言董君。
【太平廣記】
唐開元中,四海無事。玄宗在位,久委政丞相,深居游燕,以聲色自娛。宮中雖良家子千人,無悅心者。固駕幸華清宮,內外命婦景從,詔高力士潛搜外宮,得弘農楊玄琰女于壽邸,光彩動人。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明年冊為貴妃,自是專房同輦。六宮無復進幸者,帝甚悅之。天寶末,翠華南幸,次馬嵬,六軍不發(fā),請以貴妃塞天下之怒。上知不免而不忍其死,反袂掩面,使牽而去就絕于尺組之下。明年大駕還都,尊玄宗為太上皇,就養(yǎng)西內。太上皇三載,一意念貴妃之心不衰,適有道士自蜀來,知上皇之心,自言有李少君之術。玄宗大喜,命致其神,方士乃竭術,索之于上下四方。仙山洞府,得見一人,冠金蓮,披紫綃,佩紅王,曳星為。左右侍者七八人,揖方士問:皇帝安否?次問天寶十四載已還事。言訖憫然指碧衣女,取金釵鈿合,各拆其半授使者曰:為謝太上皇,謹獻是物,尋舊好也。方士有不足之色,復請當時一事,不聞于他人者,驗于上皇。妃乃茫然退,若有所思。徐言曰:昔天寶十年七月。牽??椗嘁娭?,乞巧宮掖間夜已半,侍衛(wèi)已休。于東西廂獨侍上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誓心愿世世為夫婦。言畢執(zhí)手各嗚咽,此獨君王知之耳。因自悲曰:自此一念,又不復居此。復于下界,且結后緣。使者還奏太上皇,太上皇嗟悼久之。然未久亦上仙矣。周至屋尉白居易為《長恨歌》以言其事云。
登臺致神
【王子年拾遺記】
周靈王二十三年,起昆昭之臺,篩水精為泥臺,高百丈,升之以望云色。時有長弘能招致神異,王乃登臺,望云氣翁郁,忽見二人乘云而至。須發(fā)皆黃,非世俗之類也。乘游龍、飛鳳之輦駕以青螭,其衣皆縫緝羽毛。王即迎之上席,時天下大旱,地裂木燃。一人先唱,能為雪霜,引氣一噴,則云起雪飛。坐者皆凜然,宮中池井,堅冰可琢。又說狐腋之裘,紫羆文褥,此褥是西域所獻也。施于臺上,坐者皆溫。又有一人唱,能使即席為炎,乃以指彈席上,而暄風入室,裘褥皆棄于臺下。時有容成子諫曰:大王以天下為家,而染異術,使變夏改寒以誣百姓,文武周公之所不取也。王乃疏長弘而求正諫之士也。
任翁致神
【類林雜說】
韋氏子,京兆人。舉進士,嘗納妓于洛,顏色明秀,尤善音律。韋曾令寫杜工部詩,得本甚蠹。妓隨筆補正,后得善本不差。韋頗惑之年二十一而卒。韋悼痛,為之羸瘠,棄事而寐,意其夢見。一日家僮有言:嵩山任處士者,得返魂之術。韋召而求之,任擇日齋戒,除一室,舒幃于壁焚香,仍須一經(jīng),身衣以導其魂,韋搜衣笥盡施僧矣,唯余一金縷裙。任曰:事濟矣。是夕,絕人屏事,且以昵近悲泣為誡。然燭于香前,目睹燭然而至寸,即復去矣。韋潔服斂息,一稟其誨。是夜萬籟俱止,河漢澄明。任忽長嘯持裙,面幃而招,如是者三。忽聞吁嘆之聲,俄頃,映幃微出,斜睨而立,幽芳怨態(tài),若不自勝。韋驚起泣。任曰:無哭。恐迫以致倏回。生忍淚,揖之,無異平生,或與之言,頓首而已。燭燼及期,欲逼之,紛然而滅。生乃捧幃長慟。任曰:漚珠槿絕,不必置懷。韋欲酬之,不顧而別。韋賦詩曰:惆悵金泥簇蝶裙,春來猶見伴行云。不教布施剛留得,渾似知逄李少君。自后眠食不安,恍惚若朋所失,久而方愈。
專陽致神
【長生經(jīng)】
卻諸陰累,專陽致神,以致不死。
維岳降神
【詩】
《大雅》:嵩高維岳,逡極于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
守真降神
【宋續(xù)通鑒長編】
開寶九年十月,太祖不豫。驛召張守真至闕下,壬子命內侍王繼恩就建隆觀,設黃醮,令守真降神。神言天上宮觀闕已成,玉鎖開,晉王有仁心。言訖,不復降。
山甫降神
【宋韓魏公安陽集謝賜生日禮物表】
生而維翰,實慚山甫之降神,今也所蒙,又異桓榮之稽古。
衡岳降神
【宋王與鈞藍縷藁】
《謝趙太守啟》:衡岳降神,于門梃秀。
岳武穆降神
【悅生隨抄】
岳武穆王飛死后,臨安西漢塞軍將子弟因請紫姑神。而岳侯降之,大書其名。眾已驚愕,請其花押,則宛然平日真跡也。復書一絕云:經(jīng)略中原二十秋,功多過少未全酬。丹心似石今誰,空有游魂變九州。秦檜聞而惡之,擒治其徒,流竄者數(shù)人,至有死者。
聽命于神
【左傳】
莊公三十二年秋七月,有神降于莘。內史過往問虢請命。反曰:虢必亡矣。虐而聽于神,注夫民神之主也,虢公虐民而聽命于神,是以知其必亡。神居莘六月,虢公使祝,應宗區(qū)史囂享焉神賜之土田。
知通于神
【莊子】
《外篇》:天地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
力生于神
【鬻子】
昔之帝王所以為明者,以其吏也。昔之君子其所以為功者,以其民也。力生于神,注:王者有國必先涂佑?;侍焐系?,社稷山川,神跡玄符,無不求會成湯降降。神受夏大命武王夢神,逐大戡殷。表宜運兩儀鼓動萬物,豈有漢之然哉!莫不大化于自然,玄應而義用造之非我,埋自相符,故曰力生于神者也。而功最于吏,福歸于君。
汪罔之神
【孔子世家補】
哀公元年,吳使曰:敢問何為神?仲尼曰:山川之靈足以紀綱天下,其守為神。社稷之守為公侯,皆屬于王者??驮唬汉问匾??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為厘姓。在虞夏商為汪罔,于周為長翟。今謂之大人??驮唬喝碎L幾何?仲尼曰:僬僥氏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shù)之極也。于是吳使曰:善哉!圣人。
廟祀為神
【吉安志】
漢穎陰侯灌嬰,高帝六年命嬰略定江南。始于贛縣筑城,又筑南昌縣城,故江南祀以為神?!端问贰罚簭堩樑c北軍戰(zhàn),被殺,逆水,越數(shù)日,有浮尸逆流而上,被介胄、執(zhí)弓矢,直抵浮梁,視之,乃順也。身中四槍六箭,怒所勃勃如生。諸軍驚以為神,結冢斂葬立廟祀之。
夢代為神
【春渚紀聞】
劉景文博學能詩,晚歲常夢與晉文公神交,夢中酬唱甚多。后東坡薦景文得阝顯州。三日謁神祠,出東城所歷之地,及拜瞻神像,曉然夢中往還之所也。一日又夢文公云:已受帝旨,得景文為代。月余,景文得病,郡人有宿于郊門外者,見郡守嚴衛(wèi)而入文公祠中,凌晨趨府問之,公已屬纊矣。
刻氈為神
【酉陽雜俎】
突厥事。神無祠廟刻氈為形。盛于皮袋,行動之處,以脂酥涂之。或系之竿上,四時祀之。
祠虎為神
【東漢書】
《東夷傳》:滅本朝鮮之地,其俗祠虎以為神。邑落有相侵犯者,輒相罰責,生口牛馬名之為責禍。
虎變?yōu)樯?br /> 【太平廣記】
海陵人王太者,野行,忽逢一虎,乃持棒直前擊虎中耳,太惶懼而走。行可十余里,有一神廟,因宿于梁上。尋而虎至廟,跳躍變成男子,堂中有人問云:今夕何爾累悴?神曰:卒遇一人不意勁。勇中其健棒。言訖入坐,上人形中。忽舉頭見太,問是何客。太懼墮地,具陳始末,神云:汝業(yè)為我所食,我取爾早。故中爾棒,今以相遇,理當見后數(shù)日,宜持豬來以己血涂之。當免。太后如言,神從堂中而出,為虎乃俯食豬。食畢入堂為人形。太再拜乃還,后更無患。
妖狐為神
【澠水燕譚錄】
景德中,州有神祠,凡民祈禱者,神必親享,杯盤悉空。遠近奔赴,蓋穴神座下通寢殿下,復門繡箔人莫得窺群狐自穴出,分享肴醴。王公嗣宗,雅負剛正及鎮(zhèn)土,乃騎兵挾矢驅鷹投薪穴中,縱火焚之,群狐奔逸,擒殺悉盡。鞭廟祝背,徒其家。妖狐遂絕。公初在長安也,極疏種山人放之短。好事者有詩云:終南隱士聲華歇,土妖狐巢穴空。二事俱輸王太守,圣朝方信有英雄。
胎化為神
【徂異志】
李鑒,進士,光州解到京,常言:祖母懷孕,凡三年不產(chǎn),飲食人事如常。一夜夢產(chǎn)一人,曰:我神明也,善事我,令母富于財。及寤,母腹已平復矣。每夜若有一人,約依從天窗中下,至明則床下置三十緡而在焉。因茲暴富,歷二十年,生計可及數(shù)十萬。母后卒,于未殯間,至靈柩前聞有哭臨之聲,甚衰,后遂絕。所齊鏹,今家道亦如常也。
以君為神
【韓非子】
《內儲說》衛(wèi)嗣君之時,有人于令之左右,縣令有發(fā)蓐,而席弊甚嗣君還,令人遺之席曰:吾聞汝今者,發(fā)蓐而席弊甚。賜汝席??h令大驚,以君為神也。
匈奴以為神
【西漢書】
《蘇武傳》:武使匈奴,單于欲降之。幽武大窯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雪中,嚙雪及氈毛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
虜以為神
【漢書】
烏孫王,號昆莫。初,其父為大月氏所殺,時昆莫新生,母抱之亡,置草中。為求食,還見狼乳之,又鳥銜肉翔于其傍,虜以為神。及壯,報父怨,遂大破月氏。又,《耿恭傳》恭以戊已校尉為匈奴所逼,壅絕澗水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馬糞汁飲之,恭仰天嘆曰:昔貳師投佩刀刺山,飛泉涌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整衣服向井再拜,為吏士禱之。有頃,水泉迸出,眾稱萬歲,乃楊水示之。虜以為神,遂即引去。
賊以為神
【晉書】
《馬隆傳》:隆討涼州羌,依八陣圖作偏箱車,地廣則鹿角車路,營狹則為木屋,施于車上。且戰(zhàn)且前,弓矢所及,應弦而倒。奇謀間發(fā),出于不意,或夾道累磁石,賊負鐵鎧行,不得前。隆卒,急被犀甲無所留礙,賊咸以為神。
見者以為神
【晉書】
《嵇康傳》:王戎自言與康居山陽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康嘗采藥游山澤,會其得意,忽焉忘友,樵蘇者見之,咸以為神。
人以為神
【唐書】
《劉晏傳》:晏領鹽鐵使,京師鹽暴貴,詔取三萬斛,以贍關中。四旬至都,人以為神。
【馬明叟實賓錄】
唐有杜生者,善易占。有亡奴者,問所從往追。杜生曰:自北行逢使者,懇丐其鞭,若不可,則以情告。其人果值使者于道,如生語,使者異之,曰:去鞭吾無以進,馬可折道傍,與代之。其人往折,見亡奴伏其下,遂獲之。他日又有亡奴者,生戒曰:可持錢五百伺于道,見進鶻者,可市其一,必得奴。俄而使至,其人以情告使者,以一與之,忽飛集灌奔上,往取之,奴在其中,人以為神。唐韓晉公在潤州,夜與從事登萬歲樓。酒方酣,不悅。語左右曰:汝聽婦人哭乎?當在何所?對曰:在某街。詰朝,命吏捕哭者訊之,信宿獄不具。吏懼罪,守于尸側,忽有大蠅集其首,因發(fā)髻驗之,婦果私于鄰,醉其夫而釘殺之,人以為神。廣州府《南海志》元趙謙,趙州人。累官任廣東道肅政廉訪。抑強扶弱,發(fā)平反,官吏望而畏之。有鄉(xiāng)民湯姓者,富于財,為仇人湯舉誣告在縣,其親雒公輔,常以他事告縣令,王夔于憲司,因而有憾,令教湯舉供職。雒公輔束縛其仆袁二下水身死,勾追加刑。鍛煉成獄,惟不獲其尸,事上憲司,公以無尸知其冤,購求之,檄于城隍。期以七日,如期,果有捕袁二至者,人皆以為神。
寇以為神
【瑞州志】
隋大業(yè)中,林士弘寇建城,應智頊拒之,使人貨橘于寇,寇市而分食。有毒蜂出螫,寇多死??苡直莆鞅蔽謇铮瑧獡?jù)水整師,寇曰欲吾不犯,此溪當斷。應引叱之,溪流隨斷,寇以為神,遂引去。
永樂大典
卷之二千九百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