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章

老子道德經(jīng)校釋 作者:老子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謙之案:碑本“昔之得一者”止“有生于無”句為一章。嚴(yán)遵本與上章相連,同此石。又宋趙志堅疏義“反”作“返”。又案“反”,復(fù)也,此易義也。易復(fù)彖曰:“反復(fù)其道,七日來復(fù),天行也,復(fù)其見天地之心乎!”雜卦傳曰:“復(fù),反也?!备慑鑲髟唬骸敖K日干干,反復(fù)道也。”泰彖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fù)?!狈醇磸?fù)也。故老子曰:“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夫物云云,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庇衷弧皬?fù)歸于嬰兒”,“復(fù)歸于無極”,“復(fù)歸于樸”,此復(fù)之即返而歸之也?!按笤皇牛旁贿h(yuǎn),遠(yuǎn)曰反”,此待其遠(yuǎn)而后反也。反自是動,不動則無所謂反,故曰:“反者道之動?!狈醋允悄?,逆而后順,故曰:“玄德深矣遠(yuǎn)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庇帧叭跽叩乐谩?,蓋得易之坤者也,干藏于坤,故曰弱。易曰“潛龍勿用”,而老言無用之用,是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嚴(yán)可均曰:“天下萬物”,河上、王弼作“萬物”,御注作“之物”。

  謙之案:廣明、景福、御覽六百十九引并作“萬物”,同此石。邢玄、磻溪、樓正、室町、傅、范、高、趙并作“之物”,同御注。敦煌、嚴(yán)遵本作“天地之物”。又景福、范本“無”作“無”。馬敘倫曰:“弼注曰:‘天下之物,皆有以為生。’是王亦作‘之物’。今作‘萬物’者,后人據(jù)河上本改也?!敝t之案:首章“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以“無名”與“有名”對,“天地”與“萬物”對,“始”與“母”對。此章亦言“有”“無”,則“天下萬物”,當(dāng)作“天地萬物”,于義為優(yōu)。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姚文田、奚侗無韻。鄧廷楨、陳柱、高本漢:動、用韻,是也。案孔廣森詩聲類(四)陽聲四東、鐘、江合為一部,并收“動”“用”二字,引老子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br />
  右景龍碑本二十一字,敦煌本、河、王、傅、范本同。河上題“去用第四十”,王本題“四十章”,范本題“反者道之動章第四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