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陳宏謀榕門輯
子鍾珂
侄鍾理鍾琛
孫蘭森同編校
陳容駟仕學一貫錄鈔
◆陳容駟仕學一貫錄鈔 【 名慶門字容駟號渭川陜西盩厔縣人雍正癸卯進士官至達州知州】
謹按事上臨民。理訟慎刑。恤囚弭盜。皆司牧必有之事。其中皆關(guān)乎學問。后世視為簿書期會之具文。則誠具文也。視為勤政愛民之實事。則皆實事也。關(guān)中陳容駟。為予同年友。數(shù)年前相遇浙中。談及官政民瘼。予服其有得于即學即仕之義。所纂仕學一貫錄。皆厯任州縣。閱厯有得之語。不肯以具文視之。而直以學術(shù)行之者也。今摘其所言事上臨民。理訟慎刑。恤囚弭盜諸條。補入學仕遺規(guī)。以備蒞官者參觀而力行之。于學于仕。不無裨益云。
世上原無好做之官。雖抱關(guān)之吏。亦須夜行早起。方為稱職。纔說做官好。便非做好官之人矣。士子平日讀書。博得一第。居四民之上。自謂朝廷倚重。生民利賴。孰知日日行害人事。件件行折福事。時時做違心違理事。反在人前。揚揚得意。略無愧色。豈復(fù)有廉恥哉。故人以得官為可喜。我正以得官為可懼也。
天非私富一人。原以眾貧者相托也。非私貴一人。實以眾賤者相托也。在貧賤者。自己血汗。自己消受。天之鑒察也常寬。若富貴之人。高爵厚祿。萬民血汗。一人消受。天之督過也常嚴。天心不遠。以民為心者也。撫民即所以奉天也。每嘆居官之人。事上則俯首鞠躬。臨民則逞志作威?;騽t厚斂。或則酷刑。或則苦役。賤之如犬馬。刈之如草芥。詎知禍民者。天必禍之乎。忠恕違道不遠。舍此六字。未有能合人情。得天理者也。
當官處事。嘗思有恩以及人。而以方便為主。即如一催科也。其勢萬不能免。但就其閑求所以省民力者。不使騷擾。重為民害。則所全己多。一聽訟也。準之以人情物理。出之以靜氣平心。不事煅煉羅織。而人心各得其平。至于恤災(zāi)捍患。移風易俗。當顛困欲斃之時。而起諸溝壑。予以生全。尤不若先事區(qū)處。不致顛頓危急之為妙也。當越禮犯法之日。而嚴刊峻法。重懲示警。尤不如止惡未萌。不至用刑。而俗美民安之為愈也。
有此志向。庶可望其仕不負學也。
官場上下相承。分誼攸關(guān)。其當盡禮儀。乃衙門體統(tǒng)如此。惟有忠厚以盡事上之禮。直躬而行本職之事。一切升沈顯晦。非援上者所能致其萬一也。且上官所責望于下屬。下屬所仰承于上憲者。無非期其施行之咸宜耳。顧其中利害相參。是非互異。上官或得之紙上。未必盡悉其曲折。萬一見解不符。事機乖錯。為下屬者。忠告以盡其誠。善道以致其禮。但得誠意交孚。自可相助為理。夫何委靡不振。悅諛成風。上官曰是。彼亦曰是。上官曰非。彼亦曰非。迨其后事勢乖違。民怨沸騰。彼則曰此上官之意。非距心所得為也。其居心之險。大非事上之敬。即此一段庸懦卑鄙之態(tài)。亦甚失士大夫立身制行之正矩矣。
既為上官。誰不知以人事君之大義。誰甘為妨賢病國之小人。如其兩賢相契。方將以言論豐采。覘人才品格。果其持論忠正。剛方自矢。彼方欲引而進之。豈肯妄加禍于守正之人乎。即不然?;蛞庖娤嘧??;蚝锰认噙`。甚至媢疾深惡。亦不過如梁冀之惡張剛。使之為廣陵守耳。不過如鄧騭之惡虞詡。使之為朝歌長耳。彼原假借賊手以殺二子。而二子卒能驤起事功。彪名后代。是殺之適以成之也。蓋才全則運險為夷。命在則因禍為福。人各有天。人各有命。造化有定。人其如天何。其如命何哉。
因論事相左。至于媢疾深惡。必不相容。皆由平日積忿而成。孔子誾誾。注訓和悅而諍??蓭熆煞?。
地方官詞訟。無日無之。最足見居官者之明暗。而亦戒飭平反。革薄從忠之一大段工夫也??匀诵淖冊p。明明被毆。而稱殺傷。分明爭財。妄云搶劫。又或牽引其父兄。連及其婦女。意謂未辨是非。且先使追呼擾動。耗財以泄其忿耳。更其中誣賴人命。尤極慘酷?;蛞耘兔{主人?;蛞灶B佃誣業(yè)主?;蛞员坝字谱痖L。有親人逼死。而乘機索詐者。有冒認親族。而毀門壞屋者。種種誣罔。不可枚舉。官長止以尸場一驗了事。而豈知其魚麋肉爛。鯨吞虎噬。已無所不至哉。此弊不除。人心日益險。事變?nèi)找娑唷9俑鄳?yīng)接不暇矣。吾謂戶婚田土。當視其情詞虛實。不宜濫準。不準者。必指批其不準之故。毋使再來翻瀆。不可粗心浮氣。略觀大意。以不得混瀆一語。批出了事。其準者。則必親問。不可聽其講和。問則必速。不可稽遲拖累。審明則必斷結(jié)。不可含糊逐出候示。又起探聽打點之弊。若于投詞之日。使原告證佐同時到案。當堂取證佐確供。倘詰出黨惡誣證之弊。不待被告到案證明。先懲其誑證扛幫之罪。其有情節(jié)可審者。則限日投審。原告情虛。固必加罪三等。而證佐則尤必加重。不過一二月閑??笌头e弊。無情誣訟。即可去其七八矣。
投詞之日。先問原告證佐。是亦審狀之一策。但亦防其有扛幫赴控之弊。倘原告無力邀約眾證。必致有屈不能赴告。證佐肯來。未必肯供實情。莫如凡有告狀。當堂收詞。就原詞駁詰。無可登答。輕則逐出不收。重則量懲。所告似有理。而一時不能查案。則暫收候批。凡雇人代告者。則不敢來矣。州縣告狀。雖不拘于告期。勢須隨告隨收。接狀行。即須抽閑一審。亦以免告期擁擠守候也。予厯任府道司院。皆如此行。有臨時散去。不敢投狀者出入攔輿控喊。皆不準收。自是告者漸少。皆用此法也。
誣命一事。直是父子兄弟閑以死為利。暴尸滅法。揣其情節(jié)。與手刃無異。是必嚴誣告加三等之法。懲一警百。更榜示告諭。則親族利死之心。風俗搬搶之惡習。亦可從此漸息。
尸親誣告蒸檢。原有反坐之律。驗尸后押令掩埋。暴尸不埋。立可究處。藉命抄搶。久有明條。官肯速審執(zhí)法。自可杜絕刁風。其要尤在尸場將驗出某傷輕重。指令尸親認明取供。以杜后來翻告。至于自盡命案。如無別故。罪止?jié)M杖。即當于尸場乘原被鄰證齊集之時。訊取確供。明白曉諭。聽候詳結(jié)。不必將原被帶署候?qū)?。于尸場耐一二刻之煩勞。便省許多探聽拖累。案內(nèi)干涉之人。俱令各回安業(yè)。有應(yīng)得之罪。不過重杖。取保候示可也。最可恨者。尸場嫌其臭惡。不肯近尸親驗。犯人與尸親爭傷。置若罔聞。止執(zhí)筆為仵作謄錄。一經(jīng)掩棺。疑似之傷。將來尸親指告。或上司駁詰。憑何申覆耶。常有自盡命案。原被及案內(nèi)有名之人。往返拖累。至于破家者。皆由州縣驗尸之后。急急旋署之故。為民牧者。不可不知也。
呂叔簡刑戒一書。 【 詳載從政遺規(guī)】 是從鐵床火坑邊行清涼之劑。蓋痛酷吏深文峻法。以毒無辜。故以此致戒。非謂巨惡元兇。竟可寬縱也。但當推明律文。權(quán)其重輕。用刑時不可以犯法為怒。不必以得情為喜。蓋怒則以為彼罪當受。絕無矜憐。喜則謂我見甚明。惟知痛快。常存此心以調(diào)伏之。不言造福。實所以盡心也。
夾棍一物。原有不得不用之時。不過欲取確供耳。初審狡展。正不妨屢呼要夾。而其難其慎。不肯即夾。三木之下。動關(guān)人命。堂上一聲催刑。眾役奮力。受之者魂飛魄散。氣蔽血壅。即有供吐?;杳灾?。隨口強應(yīng)。亦未確鑿。平日于行刑之人。明白指示。如不得巳。必須用夾。不得遽收。先就情理反復(fù)窮詰。此時問者之狼狽著急。較受刑之人為更甚。如不從實供吐。催令收刑但一收止二三分。又就案情反復(fù)詰問。有證據(jù)者。質(zhì)之證據(jù)。使其計重語塞。自必供吐。此時官府審問。本犯呼號。行杖者暗暗松放。再有狡展。仍如初置刑內(nèi)再收。亦不過二三分。一收一放。痛則有之。傷人則不能也。且其神魂清白。語言不至混亂。此時供吐。方為確切??梢远ㄗ?。俗稱夾棍為大刑。示不可輕用。更不可錯用也。然不獨大刑為然。即行杖亦不可忽。竹板示警。罪當杖者。亦視其人氣體壯健。足以當之而無傷性命者。然后如法杖責。凡行杖時。官暫停閱審卷。亦不可別有問答。惟注目凝神。以觀受杖之人。一則視其人能受與否。倘不能受。量減數(shù)杖。杖雖減而法己盡矣。一則防行杖者有任意重責要害。毒打一處之弊。 【 如專用板頭。專打腿灣?!?余厯任二十年。從未因杖責而損傷一人者。率是道也。
夾棍尺寸。原有定式。不可改短。杖用竹箆。削平棱節(jié)。夾棍桚指。均不得過兩時。敲杖不得過三十。用時切當留神。
牢獄之苦。雜穢疫痢。暑月為最。常遣人灑埽囹圄。洗滌枷杻。不時調(diào)取監(jiān)簿?;榍魯?shù)。以自察其治狀。務(wù)使眼前火坑?;麇羞b世界。此只在當官者念頭動。舌頭動。筆頭動。一霎時之閑耳。
有外結(jié)之事而暫寄監(jiān)者。有羈候待質(zhì)。而犯證己到。未即質(zhì)審者。有案巳奉文歸結(jié)?;蛴袘?yīng)追之贓。不即發(fā)落者。州縣??幾忙。每易忘忽。刑胥茍無所得。豈肯為之稟請省釋。必須州縣每日調(diào)取監(jiān)簿。進內(nèi)衙查閱。以便隨時結(jié)釋。至于獄官每日查監(jiān)。不過點名了事。原委未明。心念不切。豈能稟堂催結(jié)。州縣更須隔三兩日。抽閑出其不意。親到監(jiān)中查點。以防其有凌虐之弊。更驗其墻宇。以防其有越獄之事。地方官總須把這監(jiān)內(nèi)人犯。往來于胸臆中。自不至于濫禁淹禁也。予厯任撫司。地位懸隔。不能親自查監(jiān)。曾酌定冊式。令州縣將某犯事由。到監(jiān)月日。何日審理。應(yīng)否擬罪。何時題奉部文。及何衙門批令收禁。逐名填冊具報。以備不時專員持冊到監(jiān)查點。其時州縣有因造此冊。而查審省釋者。院中就冊查核。而行提歸結(jié)者亦不少。較之委員查監(jiān)。似更迅速。實在其監(jiān)犯多。而州縣不可信者。出其不意。不拘文武員弁。持冊到監(jiān)查點。多少不符者。按名查究。州縣無不悚惕檢點。是亦清理監(jiān)獄之一法也。功令最嚴越獄。凡禁卒非刑凌虐。率以防其越獄。聳稟本官。殊不知墻屋高堅。門戶扃鎖。囚犯焉能飛越。豈可以非刑為防閑。高忠憲公云。獄囚日閑不妨寬松。夜閑更當嚴禁。獄門不得容人出入。亦禁防重囚之一法。
盜賊未起。防守為要。盜賊既起。擒捕為要。昔李崇刺兗州。令村建一樓。樓懸一鼓。諸村聞樓鼓聲。各守要路。遇盜輒擒。李肅為宰。不必建樓。比戶置鼓。盜發(fā)輒擊。遠近皆應(yīng)。盜遂斂跡。吾以為建樓置鼓。猶有所費。止須家置一梆。或竹或木。一處起梆。各處四應(yīng)。有被竊而不傳梆者。罪坐失主。一家梆起。而四鄰不應(yīng)。及應(yīng)而并不出身協(xié)拿者。查明責究。亦何盜賊慮乎。
夜防盜賊。人人皆有此心。敲梆呼救。聞梆接應(yīng)。賊雖眾。未有不驚逸者。鄉(xiāng)村防盜之法。莫捷于此。
州縣親民之官。非特貪酷足為民害。即拘謹之流。未嘗不潔清自好。而闇暗不明。優(yōu)柔不斷。識不足以剔弊。力不足以懲奸。彼雖不貪。有代之而吸民膏者。彼雖不酷。有代之而戕民命者。其與貪酷害民無異。且百為叢脞。諸務(wù)廢弛?;蚍床蝗糌澘嵴吡?。猶能理煩而治劇。所謂廉而無能。不若貪而有干。古之人誠有慨乎其言之也。
非取貪酷也。清官不能理事。民之受害亦不少。
為政說寬說嚴。皆跡也。莫如切實講理。理者人心自有之天也。發(fā)一言。施一事。以我心之天。感孚乎人心共有之天。非言人所不能言。實言人所必欲言也。非行人所不能行。實行人所必欲行也。寬之可為杜母。嚴之可為召父。寬嚴之跡悉化。以此大畏民志。所謂不賞而勸。不怒而威。此道得也。何寬嚴之足云。
古人謂太上化民以德。其次莫如猛。是說也。非謂猛愈于寬。猛以濟寬。適所以成其寬也。緣民愚無知。彼見上之寬則玩心生。后又從而刑之。則怨毒起矣。為民上者。視事之初。即嚴加整飭。吏役士民。茍有過犯。毫不假借。見之明。行之果。人心震動恪恭。各懷一不敢慢易。不敢欺蔽之心。如此則呼應(yīng)既靈。法在難犯。而處心積慮。卻時時欲與民休息。事事為愚頑鑒原。準情度理。足以快人聽聞。即盡法處之。身受者不敢怨。觀聽者靡不服。畏威懷德。一時并到。若其始不振。后即整頓。徒招怨耳。
外雖嚴而內(nèi)則寬。始雖嚴而終則寬。親民之官。究心于此。庶得寬猛相濟之道。
學仕遺規(guī)補編卷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