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輿服五

宋會要輯稿 作者:清·徐松


袞冕
【宋會要】
真宗咸平五年二月,大理寺丞李坦言:「臣聞禮行于郊而百神受職焉,禮行于社而百貨可殖焉殖:原作「極」,據(jù)本書《輿服四》引坦奏改。。是故禮者,治國之柄;服者,飾身之儀。前代成規(guī)前:原作「歷」,據(jù)本書《輿服四》引坦奏改。,后王不易。臣昨差郊壇助祭,竊見助祭之官所服六冕,多不依古制,又慮后來增減不同。按《司服》云:王祭昊天上帝,則大裘而冕;祭五帝亦如之;饗先王,則袞冕;饗先公,則鷩冕;祀四望山川,則毳冕;祭社稷五祀,則絺冕;祭 小祀,則玄冕。鄭司農(nóng)云:袞冕之旒,天子則十二旒,若上公則九旒,侯伯鷩冕七旒,子男即毳冕五旒,孤卿即絺冕三旒。今具六冕祭服異同,乞行改正?!乖t送太常寺禮院詳定。禮(既)[院]冕板上下之色,皆用玄青,亦無邃延,一失也。今檢詳《郊祀錄》,皇帝祀天地、神祗,則服大裘冕。冕者勉也,所以勉人為高行。凡六冕之服,皆玄上纁下。冕既大同,無以為別,故不謂冕為服,但取畫章之異以為立名,故用服名冕。一、六冕之旒數(shù)。若大裘冕即無旒。若袞冕,天子十有二旒,前后邃延;上公即九旒。每旒五采就為之,每一寸安一玉,玉皆五色:朱、白、蒼、黃、玄。諸侯即三采。夏商朱綠,皆周而復(fù)始。十二旒,旒各一尺二寸,用玉二百八十八。 言:「檢討如后。伏緣冕旒之制度,繡畫之等差,歷代以來,屢有沿革,若循古制,須議酌中,改作之間,安敢輕議!周六冕皆玄上纁下,玄上法天,纁下法地,兼前后邃延。今

旒玉純用一色,其數(shù)不與昔同,是二失也。今檢詳凡饗廟、謁廟及遣上將征還、飲至,則服袞冕。其冕垂白珠十有二旒,以組為纓,色如其綬?!队裨濉吩疲骸禾熳佑裨迨卸?,前后邃延,龍袞以祭?!秽嵭疲好嶂迹栽寮r貫玉為飾,因以名也。十有二就,每一就貫一玉,就間相去一寸,則旒長尺二寸,垂齊肩也。五采者,依射候之次,從上而下,初以朱,次以白,次以蒼,次以黃,次以玄。以五采正既貫 ,周而復(fù)始,此并周制也。至漢明帝用曹覢之說,皆用白旋珠,與古異也。魏文帝好婦人飾,改用珊瑚珠。至晉江左又改漢制。今用白珠之制,自漢始焉?!洞蟠鞫Y》曰:『冕而加旒,以蔽明也。』隋牛 若上公九旒,用玉百六十二。今(引)[弘]云:請以采綖貫珠為旒。后只言采,不言五采,是三失也。今檢詳《義纂》云:『《周禮》袞冕以五采綜紃貫玉,前后各十二旒,用玉二百八十八也。秦除古制,漢明帝始采舊法,系白玉珠為旒,以組為纓,黈纊充耳,玄衣纁裳,十二章。唐制,入廟、踐祚,加元服、納后、元日受朝及臨軒冊拜公主則服之。是承漢禮也。又《周禮》天子袞冕十有二旒〔旒〕,十有二就,就貫一玉,就間相去一寸,則旒長尺二寸,各用十二玉也。又按《郊禮錄》云:其服玄衣纁裳,十二章,云云。詳服。請按古今沿革,特行改正?!乖t付有司依坦并禮〔院〕檢討名件制度改正,務(wù)合先王禮意。
大中祥符元年四月二十五日,詳定所言:「按《六典》,天子之服冕,一曰

大裘冕,無旒,裘以黑羊皮為之,祀天神、地祗則服。二曰袞冕,垂白珠十有二旒,黝衣纁裳,十有二章,饗廟、謁廟、告廟則服。今參詳封禪祭天地,準典禮,皇帝服大裘。又緣南郊合祭天地,止服袞冕。欲封禪日,依南郊例。」從之。
神宗元豐元年十一月二日,詳定郊廟禮文所言:「《周禮》弁師掌王之五冕,五采繅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鄭氏注謂合五采絲為繩,垂于延之前后各十二,所謂邃延也。賈公彥曰:以青、赤、黃、白、黑五色玉貫于藻繩色玉:原缺,據(jù)本書《輿服》四之二○所引補。,每玉間相去一寸,十二玉則十二寸,以一玉為一成結(jié)之,使不相并。此據(jù)袞冕前后二十四旒??追f達曰:旒長尺二寸,故垂而齊(眉)[肩]也。至后漢明帝用曹褒之說,乘輿服冕系白玉珠為十二旒,前垂四寸,后垂三寸四寸后垂:原脫,據(jù)本書《輿服四》所引補。,遂失古制。今之《衣服令》,乘輿服袞冕,垂白珠十有二旒,廣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蓋白珠為旒,用東漢之制,而其冕廣長之度,乃自唐以來率意為之,無所稽考。景佑中已經(jīng)裁定,以叔孫通漢禮器制度為法,凡冕板廣八寸,長尺六寸,與古制相合,更不復(fù)議。令取少府監(jiān)進樣,如以青羅為表,紅羅為里,則非《弁師》所謂玄冕朱里者也。上用金棱天板,四周用金絲結(jié)網(wǎng),兩旁用真珠、花素墜之類,皆不應(yīng)禮。伏請改用朱組為纮,玉笄、玉瑱,以玄紞垂瑱,以五采玉貫于五色藻為旒,以青、赤、黃、白、黑五色備為一玉,每一玉長一寸,

前后二十四旒,垂而齊(眉)[肩]??鬃釉唬骸郝槊幔Y也;今也純儉,吾從眾。』釋者曰,純絲易成,故從儉。今不必績麻,宜表里用繒,庶協(xié)孔子所謂純儉從眾之義?!箯闹?。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冕冠 〔袞冕〕

冕冠
〔袞冕〕
【宋會要】

治平二年,詔裁定袞冕制度。禮院奏曰:「皇朝之制,天子之服有袞冕,前后十有二旒,二纊并貫珠璣。又十有二碧鳳銜翠旒,在珠旒外。板以龍(鮮)[鱗]錦表,上綴玉為七星,旁施琥珀瓶、犀瓶各二十四,綴金絲網(wǎng),細以珠璣雜寶玉,加紫云、白鶴錦里加、里:原作「如」、「衣」,據(jù)《宋史》卷一五一《輿服三》改。。四柱飾以七寶,袞服間以云朵,飾以金钑花鈿窠,裝以珠璣,琥珀、雜寶玉。祭天地、宗廟、朝享太清、玉清昭應(yīng)、景靈宮等服之。
元豐四年,臣僚言:「古者冕弁則用纮,冠則用纓。今《衣服令》乘輿服大裘冕,以組為纓,色如其綬。袞冕朱絲組帶為纓。冕而用纓,不與禮合。請改用朱組纮,仍改平冕為玄冕,用纓不赤而微黑者?!褂謩e圖上韨制,從之。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冕冠 〔通天冠〕

〔通天冠〕
【宋會要】
太祖建隆元年二月十九日,太常禮院言:「請具通天冠制度令式: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蟬一,高廣各一尺。青表朱里,首施朱翠,黑介幘、組纓、翠犽,玉犀、簪導?!?
仁宗天圣二年,南郊禮儀使利瓦伊言:「皇帝郊祀,服通天冠,綠上一字準 回避?!乖t改為承天冠。中興之制,冠高九寸,服用并同。
神宗元豐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詳定郊廟禮文所言:「通天冠二十四梁,為乘輿服。蓋二十四梁以應(yīng)冕旒前后之數(shù)。至于綬,則乘輿及皇太子以織成,諸臣

用錦為之?!乖t依。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冕冠 〔平天冠〕

〔平天冠〕
景佑二年八月二十七日,續(xù)詔:「通天冠更不修制外,平天冠天板元闊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今制造廣八寸,長一尺六寸。減翠旒并鳳子,前后,(使)二十四珠旒并合典制。天板頂上元是織成龍麟錦為表,紫云白鶴錦為里。今制造使青羅為表,彩畫出龍麟;紅羅為里,彩畫出紫云白鶴。所有上面犀瓶子、琥珀瓶子各二十四個,今減不用。金絲結(jié)網(wǎng)子上舊別有金絲結(jié)龍八條,今減四條,亦減金絲令細。天板四面花墜子、素墜子依舊減輕制造。冠身并天柱元是織成龍麟錦,今用青羅,彩畫出龍麟。金輪等七寶,元造真玉碾成,今更不用。如補空(卻)[郄],以云龍細窠。分旒玉鉤二枚,今減不用。天河帶、組帶、 慢帶依舊,只減輕織造。納言元使玉制造,今來使青羅,彩畫出龍麟,錦依舊。金棱上面棱道依舊使金,即舊減輕制造。黈纊,玉簪?!?br />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臣冕

諸臣冕
【宋會要】

哲宗元佑元年,太常寺言:「舊制,大禮行事執(zhí)事官并服祭服,余服朝服。至元豐七年,呂升卿始有行事及陪祠官并服祭服之議。今欲充行事、執(zhí)事官并服祭服;其贊引、行事、禮儀使、太常卿、太常博士、合門使、樞密院官進接圭,殿中監(jiān)止供奉皇帝,其陪位官止導駕、押宿及主管事務(wù),并他處行事官仍服朝服?!箯闹冈S七年」以下原脫,而錯接于下元豐三年條。據(jù)《宋史》卷一五二《輿服四》補。此條當置下條后。。
元豐三年八月二十二日,詳定郊廟奉祀禮文所言:「《禮記》曰:『三公一命,袞?!粍t三公當服鷩冕?!对姟吩唬骸弘ヒ氯缛I』,則上大夫、卿當服毳冕?!吨芏Y.典命》曰:『公之孤四命?!挥衷煌踔蠓蛩拿湟路饕暺涿當?shù)。公之孤其服自絺冕而下,則王之大夫當服絺冕;諸侯、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則王之士當服玄冕。所謂周人冕而祭也?!端痉吩唬轮?,自絺冕而下;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士之服,自皮弁而下。此諸侯之臣助祭服也。然而不著王朝公、卿、大夫、士之服者,蓋舉下以見上,可比義而知也。然今官名雖與古不同,以《唐六典》考之,吏部尚書注曰:『周之天官,卿也?!皇汤勺⒃唬骸褐苤≡?,中大夫也。』員外郎注曰:『周太宰屬官,上士也?!唤窦s之《六典》,參以今之班序,伏請資政殿大學士以上侍祠服鷩冕,觀察使以上服毳冕,監(jiān)察御(使)[史]以上服絺冕,朝官以上服玄冕,選人服爵弁?!箯闹?,惟不用爵弁,供奉官以下至選人皆服玄冕,無旒。
徽宗大觀四年,議禮局官宇文粹中上所編《祭服制度》曰:「古者冕以木版為中,廣八寸,長尺六寸,后方前圓,后仰前低,梁三十升之布,玄表朱里。后方者,不變之體;前圓者,無方之用;仰而玄者,升而辨于物;俛而朱者,降而與萬物相見。后世以繒易布,故純

儉。今 臣冕版長一尺二寸,闊六寸二分,非古廣(尺)[長]之制。以青羅為覆,以金涂銀棱為飾,非古玄表朱里之制。乞下有司改正。古者冕之名雖有五,而繅就、旒玉,則視其命數(shù)以為等差。合彩絲為繩,用以貫玉,謂之繅。以一玉為一成結(jié)之,使不相并,謂之就。就間相去一寸,則九玉者九寸,七玉者七寸,各以旒數(shù)長短為差。今群臣之冕用藥玉、青珠,五色茸線,非藻玉三采、二采之義;每旒之長各八寸,非旒數(shù)長短為差之義。又獻官冕服雜以諸侯之制,而一品服袞冕,臣竊以為非宜。元豐中禮官建言,請資政殿大學士以上侍祠服鷩冕,觀察使以上服毳冕,監(jiān)察御史以上服絺冕,朝官以上服玄冕,選人以上服爵弁。詔許之,而不用爵弁,供奉官以下至選人盡服玄冕,無旒。臣竊謂依此參定,乃合禮制。古者三公一命袞,則三公在朝,其服當鷩冕。蓋出封則遠君而伸,在朝則近君而屈。今之攝事及侍祠皆在朝之臣也;在朝之臣,乃與古之出封者同命數(shù),非先王之意。乞下有司制鷩冕八旒、毳冕六旒、絺冕四旒、玄冕三旒,其次二旒,又其次無旒,依元豐詔旨,參酌等降,為侍祠及攝祭之服。長短之度、采色之別,皆乞依古制施行。又按《周禮》,諸侯爵有五等,而服則三,所謂公之服自袞冕而下,侯、伯自鷩冕而下,子、男自毳冕而下是也。古者諸侯有君之道,故其服以五、七、九為節(jié)。今之郡守雖曰猶古之侯

伯,其實皆王臣也。欲乞只用 臣之服,自鷩冕而下分為三等:三都四輔為一等,初獻鷩冕八旒;經(jīng)略、安撫、鈐轄為一等,初獻毳冕六旒,亞獻并玄冕二旒,終獻無旒;節(jié)鎮(zhèn)、防、團、軍事為一等,初獻絺冕四旒,亞終獻并玄冕無旒。其衣服之制,則各從其冕之等?!?
又曰:「今之纮組仍綴兩繒帶而結(jié)于頤,冕旁仍垂青纊,而不以瑱,以犀為簪,而不以玉笄、象笄,并非古制。乞下有司改正?!箯闹?。
政和議禮局言:「大觀中所上 臣祭服制度,已依所奏修定,乞付有司依圖畫制造?!辜扔稚?臣祭服之制:正一品九旒冕,金涂銀棱,有額花、犀簪,親祠大禮使、亞獻、終獻、太宰、少宰、左丞,每歲大祠宰臣、親王、執(zhí)政官、郡王充初獻服之。奏告官并依本品服,已下準此。從一品九旒冕,無額花,余如正一品服。親祠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尚書,太廟進受幣爵、奉幣爵宗室,每歲大祠捧俎豆,大祠、中祠初獻官服之。二品七旒冕、角簪,親祠吏部侍郎郎:原作「中」,據(jù)《政和五禮新儀》卷一二「群臣祭服」條改。、殿中監(jiān)、大司樂、光祿卿、讀冊官,太廟薦俎、贊進、飲福宗室,七祠、配享功臣分獻官,每歲大祀謂用宮架者大司樂,大祠、中祠亞終獻,大祀禮官,小祀獻官,朔祭太常卿服之。三品五旒冕,親祠舉冊官、大樂令、光祿丞、奉俎饌籩豆簠簋官、分獻官、分獻壇壝從祀太廟奉瓚盤、薦香燈,安奉神主、奉毛血盤奉:原脫,據(jù)本書《輿服五》后引文及《宋史》卷一五二《輿服四》補。、蕭蒿篚、肝膋豆宗室,每歲祭祠大樂令,大中祠分獻官服之。無旒冕,奉禮協(xié)律郎、郊社

令、太祝太官令,親祠 鼎官、進摶黍官,太廟供亞終獻,金鳵供七祀獻官、執(zhí)爵官服之執(zhí):原作「木」,據(jù)《宋史》卷一五二《輿服四》改。。五旒冕,紫檀絁衣,余如三品服,監(jiān)察御史服之。州郡祭服,三都初獻八旒冕。經(jīng)略、安撫、鈐轄初獻六旒冕,亞獻并二旒冕,終獻無旒冕。節(jié)鎮(zhèn)、防團、軍事初獻四旒冕,亞、終獻并無旒冕。
中興之后,省九旒、七旒、五旒冕,定為四等:一曰鷩冕八旒,二曰毳冕六旒,三曰絺冕四旒,四曰玄冕無旒。其義以公、卿、大夫、士皆北面為臣,又近尊者而屈,故其節(jié)以八、以六、以四,從陰數(shù)也。
先是,紹興四年五月,國子監(jiān)丞王普奏言:「臣嘗考諸經(jīng)傳,具得冕服之制。蓋王之三公八命,鷩冕八旒,衣裳七章,其章各八。孤卿六命,毳冕六旒,衣裳五章,其章各六。大夫四命,絺冕四旒,衣裳三章,其章各四。上士三命,玄冕三旒。中士再命,玄冕二旒。下士一命,玄冕無旒。其繅至笄、衡、纮、紞、瑱、纊皆有等差《宋史》卷一五二《輿服四》所引普奏「纊」字下尚有「帶、佩、芾、舄、中、衣」六字。。近世冕服制度沿襲失真,多不如古。夫后方而前圓,后昂而前俛,玄表而朱里,此冕之制也。今則方圓俛仰,幾于無辨。且以青為表,而飾以金銀矣,其衣皆玄,其裳皆纁,云云。詳服。臣伏讀今之《會要》,郊廟奉祀禮文,祖宗以來屢常講究,第以舊服無有存者。欲乞因茲改作,是正訛繆,一從周制,以合先圣之言?!箤ざY部契勘奏言:「衣服之制,或因時王而為之損益,事雖變古,要皆一時制作,不無因革?;蚩贾韧醵锌婌逭?,雖行之已久,不應(yīng)承誤襲非,

憚于改正。按《周官》自上公服袞,王之三公服鷩,以至士服玄冕,凡五等。唐制,自一品服袞冕九旒,至五品服玄冕無旒,亦五等。國家承唐之舊,初有五旒之名。其后去三公袞冕及絺冕,但存七旒鷩冕、五旒毳冕與無旒玄冕,凡三等而已。袞服非三公所服,去之可也,乃并絺冕去之,自尚書服毳冕,以至光祿丞亦服焉,貴賤幾無差等。此皆一時制作,不無因革。今合增鷩冕為八旒,增毳冕為六旒,復(fù)置絺冕為四旒,并及無旒玄冕,共四等,庶幾稍合周制。若冕之方圓低昂,至于無辨,則制造之差也,皆宜改正施行。」
是時,諸臣奏請討論雖詳,然終以承襲之久,未能盡革也。
鷩冕八旒,每旒八玉,三采:朱、白、蒼。角笄、青纊,以三色紞垂之。纮以紫羅,屬于武。宰相、亞終獻、大禮使服之。前期景靈宮、太廟亞終獻,明堂滌濯、進玉爵酒官亦如之。毳冕六玉,三采,六部侍郎以上服之。前期景靈宮、太廟進爵酒幣官,奉幣官,受爵酒幣官,薦俎官,明堂受玉爵、受玉幣、奉徹籩豆、進飲福酒、徹俎祝腥、贊引、亞終獻,禮儀使、亞終獻爵弁盥洗官四員并如之。前二日奏告初獻,社壇、九宮壇分祭,初獻、亞獻亦如之。(希)[絺]冕四玉,二采:朱、綠。光祿卿、監(jiān)察御史、讀冊官、舉冊官、分獻官以上服之。前期景靈宮、太廟奏奉神主官,明堂太府卿、光祿卿,沃水舉冊官、讀冊官、押樂太常卿、東朵殿三員、西朵殿二員、東廊二十八員,西廊二十五員、

南廊二十七員,軷門祭獻官,前二日奏告亞獻終獻官、監(jiān)察御史并如之。社壇、九宮壇分祭終獻官、監(jiān)察御史、兵工部、光祿卿丞亦如之。玄冕無旒,光祿丞、奉禮郎、協(xié)律郎、進摶黍官、太社令、良醞令、太官令、奉俎饌等官、供祠執(zhí)事官內(nèi)侍以下服之。明堂光祿丞、奉禮郎、良醞令、太祝摶黍官、宮架協(xié)律郎、登歌協(xié)律郎、奉御官、內(nèi)侍供祠執(zhí)事官、武臣奉俎官,軷門祭奉禮郎、太祝令、太官令,社壇、九宮壇分祭太社、太祝、太官令、奉禮郎并如之。紫檀冕四旒,博士、御史服之。外州軍祭服:鷩冕八旒,三都初獻服之;毳冕六旒,經(jīng)略、安撫、鈐轄初獻服之;絺冕四旒,經(jīng)略、安撫、鈐轄亞獻服之。節(jié)鎮(zhèn)、防、團、軍事初獻亦如之;玄冕無旒,節(jié)鎮(zhèn)、防、團、軍事亞終獻服之。
徽宗政和三年,議禮局上群臣祭服之制。正一品九旒冕,金涂銀棱,有額花、犀簪,親祠大(理)[禮]使、亞獻、終獻,太宰、少宰、左丞,每歲大祠宰臣、親王、執(zhí)政官、郡王充初獻服之。奏告官并依本品服,已下準此。從一品九旒冕,無額花,親祠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尚書,太廟進受幣爵,奉幣爵宗室,每歲大祠捧俎官,大祠、中祠初獻官服之。二品七旒冕,角簪,親祠吏部侍郎、殿中監(jiān)、大司樂、光祿卿、讀冊官,太廟薦俎、贊進、飲福宗室,七祀配享(公)[功]臣分獻官,每歲大祀謂用宮架者。大司樂,大祠、中祠亞終獻,大祠禮官,小祠獻官,朔祭大常卿服之。三品五旒冕,親祠舉冊官、

太樂令、光祿丞、(捧)[奉]俎饌籩豆簠簋官、分獻官、分獻壇壝從祀。太廟奉瓚盤、薦香燈,安奉神主、奉毛血盤、蕭蒿篚、肝膋豆宗室,每歲祠祭大樂令,大中祠分獻官服之。無旒冕,奉禮協(xié)律郎、郊社令、太祝太官令,親祠 鼎官、進摶黍官,太廟供亞終獻金鳵、供七祀獻官、執(zhí)爵官服之。五旒冕,監(jiān)察御史服之。州郡祭服:三都初獻八旒冕;經(jīng)略、安撫、鈐轄初獻六旒冕,亞獻并二旒冕,終獻無旒;節(jié)鎮(zhèn)、防、團、軍〔事〕初獻四旒冕,亞終獻并無冕旒。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黃袍

諸色袍
黃袍
【宋會要】

高宗紹興五年四月二十九日,禮部太常寺言:「得旨,五月二日車駕詣〔太〕廟別廟行 謁禮。緣其日章懷皇后忌前一日,皇帝合服黃袍。參酌禮例,是日皇帝自內(nèi)中先服紅袍,詣太廟別廟行禮畢,還內(nèi),俟至宮中易忌前之服?!箯闹?。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絳紗袍

絳紗袍
【宋會要】
乘輿服制。天子絳紗袍,以織成云龍紅金條〔紗〕為之紗:原脫,據(jù)《宋史》卷一五一《輿服三》補。,紅里,皁褾、、裾,白羅中單;蔽膝以紅紗紅羅里,飾與袍同。紅羅裙、紅紗里,白羅方心曲領(lǐng)。余同冕服。大祭祀致齋、出乘玉輅、入乘金輅、正冬大會、五月朔受朝則服之。
太祖建隆元年二月九日,太常禮院言:「準敕追尊四廟,皇帝御崇元殿,命使行冊禮,袞龍服;五月一日御殿受朝,通天冠、絳紗袍。伏請下內(nèi)中尚司與少府監(jiān)計會修制?!乖t可。
十九日,太常禮院言:「準少府監(jiān)牒,請具袞龍衣、絳紗袍、通天冠制度令式。通天冠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首施朱翠,黑介幘,組纓翠犽組:原作「發(fā)」,據(jù)本書《輿服五》前引及《宋史》卷一五一《輿服三》改。,玉簪導。絳紗袍,白紗中單,朱領(lǐng)、褾、、裾,白裾襦,絳紗蔽膝,白假帶,方心曲領(lǐng)。其帶劍佩綬與上同,白韉、黑舄?!乖t可。
神宗元豐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詳定正旦御殿儀注所乞元日受朝賀服通天冠、絳紗袍所:原脫,據(jù)本書《輿服四》所引補。,從之。
四年十月二十二日,詳定郊廟奉祀禮文所言:「今

儀注,車駕赴青城,服通天冠、絳紗袍,祀之日,乃服靴袍至大次,服袞冕臨祭,非尚質(zhì)之義。」
哲宗紹圣三年十月七日,工部侍郎高遵惠言:「準朝旨,祀北郊通天冠、絳紗袍。慮當暑月,合行裁制。(接)[按]天圣衣服令,袞冕大綬六采采:原作「綬」,赤:原脫,據(jù)《宋史》卷一五一《輿服三》改、補。:黑、黃、赤、白、縹、綠,小綬三,色同大綬,間施三玉環(huán)。所有減去折回,大綬一重,只長二尺五寸,即于禮典別無制度。伏乞量宜制造?!?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議禮局上皇帝冕服之制: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蟬。高一尺,廣一尺,犀簪導,朱絲組帶為纓。絳紗袍,織成云龍,皁羅縹、纟巽,紅羅為里。絳紗裙,蔽膝如袍飾,并皁縹、纟巽,繡云龍。白羅方心曲領(lǐng),革帶,余同冕服。大祭祀致齋,詣景靈宮、太廟、行宮,禮畢還宮,元正、冬至大朝會,臨軒冊命皇后、皇太后、諸王、大臣,親耕籍田服之。詔頒行。
孝宗紹興三十二年未改元。七月十二日,禮部太常寺言:「奉上光堯壽圣太上皇帝、壽圣太上皇后冊寶,行禮日,太上皇帝合服通天冠、絳紗袍,皇帝亦服通天冠、絳紗袍?!估m(xù)御藥院狀:「竊慮行禮日近,制辦不及?!褂兄迹瑢?上)[太]上皇帝受冊寶禮日,恭請服履袍。
干道七年二月十二日,禮部太常寺言:「續(xù)討論到禮例,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御大慶殿冊皇太子及謁太廟別廟行禮,合服袞冕?!箯闹?。晨祼,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至大次。
隆興二年十月三日此條當置上條之前。,禮部太常寺言:「勘會逐次郊祀大禮,皇帝自

青城至大次,并禮畢自大次還青城,并系服通天冠、絳紗袍,乘大輦。今來欲乞并服通天冠、絳紗袍,乘平輦?!乖t從之。
籍田。太宗端拱元年正月十五日,帝齋于干元殿。翌日鑾駕出宮,備大駕鹵簿于丹鳳門外,帝服通天冠、絳紗袍,執(zhí)圭,乘玉輅,赴東郊行宮齋宿。十七日,親耕禮畢,解嚴還行宮,百官稱賀。帝改御大輦,服通天冠、絳紗袍, 吹振作而還。御干元門肆赦,改元,文武遞進官有差。
徽宗政和元年八月,議禮所條具者八事:「一、乞躬耕之服,止用通天冠、絳紗袍,百官并服朝服?!?
六年閏正月二十七日,詔親耕籍〔田〕,以玉輅載耒耜,乘大輦,用法駕、橫麾仗,(道)[導]袍,御平輦耕籍,服通天冠、絳紗袍。至思文殿進食后,行禮畢,放仗,常服還內(nèi)。令修定儀注。 駕官朝服、結(jié)佩,耕籍使以儀仗二千人護衛(wèi)耒耜。質(zhì)明,先詣壇所。詣籍田,服
高宗〔紹興〕十五年十一月,禮部太常寺言:「將來親耕籍田,是日車駕服履袍,乘平輦,詣思文殿進膳畢,服通天冠、絳紗袍,行親耕之禮?!箯闹?。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履袍

履袍
【宋會要】
朝饗太廟行禮儀注。車駕詣太廟:前享一日,皇帝于景靈宮朝獻畢,既還大次,禮部郎中奏解嚴訖,皇帝入齋殿。文武侍祠、行事、執(zhí)事、助祭之官、非從駕者。宗室先詣太廟祠所。其日,禮直官、宣〔贊〕舍人引禮部侍郎詣大次前,奏請中嚴。少頃,又奏外辦?;实鄯呐?,自齋殿詣大次。出行,

禁衛(wèi)諸班親從等諸司祇應(yīng)人員以下迎駕,奏圣躬萬福。車駕自齋殿詣太廟。
其日,文武侍祠、行事、執(zhí)事、助祭官、宗室先詣太廟祠所,其從駕臣僚并服常服就次。有司進輦于齊殿,其從駕臣僚并俟從駕次。禮直官、宣贊舍人引禮部侍郎奏請中嚴。少頃,又奏外辦?;实圩詢?nèi)服履袍詣齋殿,即御座,鳴鞭行門。禁衛(wèi)諸班親從等諸司祇應(yīng)人員以下各自贊常起居。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袍


【宋會要】
袍,即御座;皇太子、文武百僚并服常服稱賀。所有合設(shè)黃麾半仗,乞令兵部排辦施行。」有旨依宮中導從。 孝宗干道九年十二月十七日,禮部太常寺狀:「勘會將來正旦朝賀,今欲比附《政和五禮新儀》月朔視朝儀,皇帝御大慶殿,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儀仗錦袍

儀仗錦袍
【宋會要】
。 鹵簿中道金吾本司纛:佩儀刀,執(zhí) ,錦帽寶照錦袍、錦臂鞴,革帶、鳥皮
。 大駕鹵簿內(nèi)巾服之制:執(zhí)金吾犦,服錦袍、帽、臂鞴,銀帶、烏皮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文綾袍

文綾袍
【宋會要】
宮中導從,唐以前無聞焉。五代漢干佑中,始置主輦十六人,捧足一人,掌扇四人,持踏 一人,并服文綾袍、銀葉弓腳幞頭。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高鬢青袍

高鬢青袍
【宋會要】

宮中導從,五代漢干佑中始置新婦二人,高鬢青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緋袍

緋袍
【宋會要】
宮中導從,捧直珠七寶翠毛華株二人,衣緋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繡袍

繡袍
【宋會要】
鹵簿三駕。國朝之初,將舉郊禮,以五代草創(chuàng),官籍散落,始命有司詳定制度。惟得《長興南郊鹵簿字圖》,校以令文,頗有闕略違戾者。翰林學士承旨陶谷為禮儀使,建議鹵簿內(nèi)金吾及諸衛(wèi)將軍導駕及押仗,舊服紫衣,請依《開元禮》各服本色繡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緋繡袍

緋繡袍
【宋會要】
,余悉同大駕前后部。 、襪帶、錦螣蛇。六引內(nèi)巾服之制:鐃吹部內(nèi)服平巾幘、緋繡袍、白襪帶、白 、錦螣蛇。太常主帥、 鼓、金鉦、節(jié)鼓人服平巾幘、緋繡袍、大口 、銀帶。驍衛(wèi)翊衛(wèi)三隊服平巾幘、緋繡袍、大口 。朱雀隊內(nèi)執(zhí)弓箭、弩、虞候,佽飛執(zhí)長壽幢、寶輿、法物人服平巾幘、緋繡袍、大口 革奴。前馬隊內(nèi)折沖及執(zhí)者服錦帽、緋繡袍、銀帶。隊正服平巾幘、緋繡袍、大口 、銀帶、 大駕鹵簿內(nèi)巾服之制:橫刀、執(zhí)弓箭、珂馬。千牛服花腳幞頭、緋繡袍、抹額、大口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紫繡袍

紫繡袍
【宋會要】
、錦螣蛇、銀帶,佩橫刀,執(zhí)弓箭。千牛將軍服平 大駕鹵簿內(nèi)巾服之制:金吾上將軍、將軍、六統(tǒng)軍、千牛、中郎將服花腳幞頭、抹額、紫繡袍,佩牙刀、珂馬。諸衛(wèi)大將軍、將軍、中郎將、折沖、果毅、散手翊衛(wèi)服平巾幘、紫繡袍、大口

革奴。金吾押牙服金鵝帽、紫繡袍、銀帶。凡繡文,金吾衛(wèi)以辟邪,左右衛(wèi)以瑞馬,驍衛(wèi)以雕虎,屯衛(wèi)以赤豹,武衛(wèi)以瑞鷹,領(lǐng)軍衛(wèi)以白澤,監(jiān)門衛(wèi)以師子,千牛衛(wèi)以犀牛,六軍以孔雀,樂工以鸞。 、銀帶、 巾幘、紫繡袍、大口
宮中導從。太平興國初增主輦二十四人,改服高腳幞頭;輦一人,衣紫繡袍,持金涂銀仗以督領(lǐng)之。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議禮局上皇后鹵簿之制:護后衛(wèi)各果毅都尉一員檢校,平巾幘、紫繡袍、大口 、銀螣蛇、革帶。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紫絁繡袍

紫絁繡袍
【宋會要】
大駕外仗。次步甲前隊。第一隊至六隊,隊內(nèi)將軍及都尉并平巾幘、紫繡袍、大口 、錦螣蛇、革帶。繡文并同。次前部黃麾仗。大將軍、都尉并平巾幘、紫繡袍、大口 、錦螣蛇、革帶。 繡文并同。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黃繡袍

黃繡袍
【宋會要】
宮中導從。執(zhí)拂翟四人,鬅頭,衣黃繡袍。舊衣綾袍、紫衣者悉易以銷金及繡。復(fù)增司簿一人,內(nèi)省一人此句下原衍「內(nèi)增司簿一人」六字,據(jù)《宋史》卷一四四《儀衛(wèi)二》刪。,司儀一人,司給一人,皆分左右前導,凡十七。每正至御殿、祀郊廟、步輦出入至垂拱殿正至:原作「至冬」,據(jù)《宋史》卷一四四《儀衛(wèi)二》改。垂拱殿:《宋史》卷一四四《儀衛(wèi)二》作「長春殿」。,即用之。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綠繡袍

綠繡袍
【宋會要】
宮中導從。捧金寶山二人,衣綠繡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青繡袍

青繡袍
【宋會要】
大駕鹵簿內(nèi)巾服之制。執(zhí)弩、弓箭人服錦帽、青繡袍、銀帶。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五色繡袍

五色繡袍
【宋會要】
、銀帶。執(zhí)引駕龍墀旗、六軍旗者服錦帽、五色繡袍、臂鞴、銀帶。 。執(zhí)龍旗副竿人服錦帽、五色繡袍、大口 大駕鹵簿內(nèi)巾服之制。后步隊、真武隊執(zhí)旗、前后部黃麾執(zhí)日月合璧等旗、青龍白虎隊、金吾細仗內(nèi)執(zhí)旗者服五色繡袍、抹額、行縢、銀帶。執(zhí)白干棒人加銀褐捍腰。執(zhí)龍旗及前馬隊內(nèi)執(zhí)旗人服五色繡袍、銀帶、行縢、大口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緋繡對鳳袍

緋繡對鳳袍
【宋會要】
六引內(nèi)巾服之制。持 者服平巾幘、緋繡對鳳袍、大口 、白襪帶、錦螣蛇。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瑞鷹袍

瑞鷹袍
【宋會要】
鹵簿中道。次持(級)[钑] 前隊,隊內(nèi)左右武衛(wèi)將軍、果毅都尉、校尉并平巾幘、紫絁繡瑞鷹袍、大口 、錦螣蛇、革帶。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飛麟袍

飛麟袍
【宋會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儀)[議]禮局上大慶殿大朝會儀衛(wèi):次廂左右各三部:第一部左右屯衛(wèi)大將軍各一員,果毅各一員,服飛麟袍。
同日(儀)[議]禮局上文德殿視朝儀衛(wèi)之制:次廂左右各三部,次左右?guī)淌字?,東西相向。第一部、左右屯衛(wèi)大將軍各一員,果毅各一員,

次大將軍后,服飛麟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瑞馬袍

瑞馬袍
【宋會要】
大駕外仗。次青龍、白虎旗隊,左右衛(wèi)果毅都尉二人分押旗句首原衍「次」字,據(jù)《宋史》卷一四六《儀衛(wèi)四》刪。,兼領(lǐng)后七十騎十:原作「千」,據(jù)《宋史》卷一四六《儀衛(wèi)四》改。、革帶。 ,平巾幘、緋絁繡瑞馬袍、大口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儀)[議]禮局上大慶殿大會朝儀衛(wèi):左右衛(wèi)果毅各一名,服瑞馬袍,于玉輅之前分左右,并北向。左右?guī)鞑郊锥牐谝魂犠笥倚l(wèi)果毅各一員,服瑞馬袍。
同日,(儀)[議]禮局上文德殿視朝儀衛(wèi)之制:左右?guī)鞑杰娏?,分東西,在仗隊后。第一隊左右衛(wèi)果毅各一員,服瑞馬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瑞馬大袍

瑞馬大袍
【宋會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儀)[議]禮局上大慶殿大朝會儀衛(wèi):左右?guī)蟛扛魇?,第一隊左右衛(wèi)折沖各一員,服錦帽、緋繡戎服、瑞馬大袍。
同日,(儀)[議]禮局上文德殿(祝)[視]朝儀衛(wèi)之制:左右?guī)蟛扛髁?,每隊三十八人,在都下親從后,東西相向。第一隊左右衛(wèi)折沖各一員,服錦帽、緋繡戎服、瑞馬大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白澤袍

白澤袍
【宋會要】
大駕外仗:并左右?guī)?,次前隊殳仗。隊?nèi)左右領(lǐng)軍衛(wèi)將軍平巾幘、紫絁繡白澤袍、大口 、錦螣蛇、革帶。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紫繡白澤袍

紫繡白澤袍
【宋會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儀)[議]禮局上大慶殿大朝

會儀衛(wèi):第一部左右領(lǐng)軍衛(wèi)大將軍各一員,服平巾幘、紫繡白澤袍、銀帶、大口 、錦螣蛇。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師子袍

師子袍
【宋會要】
仁宗康定元年九月七日,參知政事宋庠上言:「車駕行幸,六軍儀仗司供到儀仗法物,內(nèi)夾人、執(zhí)弓箭監(jiān)門校尉二十人,每門四人,并服紫絁繡獅子袍、抹額,帶儀刀,烏皮靴;第七隊監(jiān)門校尉六人,并服紫絁繡獅子袍、抹額,帶儀刀,烏皮靴?!?br />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赤豹袍

赤豹袍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儀)[議]禮局上大慶殿大朝會儀衛(wèi):次后廂左右各三部,第一部左右驍衛(wèi)將軍各一員,服赤豹袍。
同日,(儀)[議]禮局上文德殿視朝儀衛(wèi)之(志)[制]:次后廂左右各一部,次當御廂南。左右驍衛(wèi)將軍各一員,服赤豹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紫羅繡辟邪袍

紫羅繡辟邪袍
【宋會要】
。 鹵簿中道金吾本司纛:自上將軍花腳幞頭、緋羅繡抹額、紫羅繡辟邪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紫絁繡辟邪袍

紫絁繡辟邪袍
【宋會要】
鹵簿中道佩牙刀、器仗、珂馬,大將軍:平巾幘、紫絁繡辟邪袍、錦螣蛇、大口 ;押衙:金鵝帽、紫絁繡辟邪袍、革帶。次朱雀旗隊。次右金吾衛(wèi)果毅都尉二人押隊,內(nèi)折沖、果毅都尉平巾幘、紫絁繡辟邪袍、大口 錦螣蛇、

革帶。次金吾引駕騎:本衛(wèi)果毅都尉二人,分左右,平巾幘、緋絁繡辟邪袍、大口 、次左右金吾衛(wèi)果毅都尉二人總領(lǐng)大角,并騎。次大角一百二十,為十重。都尉服平巾幘、紫絁繡辟邪袍、大口 錦螣蛇、革帶。 。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紫繡辟邪袍

紫繡辟邪袍
【宋會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儀)[議]、錦螣蛇。 禮局上大慶殿大朝會儀衛(wèi):真武隊金吾折沖都尉一員,服平巾幘、紫繡辟邪袍、銀帶、大口
同日,(儀)[議]、錦螣蛇。 禮局上文德殿視朝儀衛(wèi)之制:真武隊五十七人,在端禮門內(nèi),中道北向。金吾折沖都尉一員,在隊前,服平巾幘、紫繡辟邪祀、銀帶、大口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緋繡苣文衫

緋繡苣文衫
【宋會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儀)[議],詔頒行。 禮局上王公鹵簿制:鐃 、大橫吹服緋繡苣文袍、抹額、襪帶、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緋苣文衫

緋苣文衫
、 額、 帶。 大駕鹵簿內(nèi)巾服之制:太常鐃、大橫吹服緋苣文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青苣文袍

青苣文袍
【宋會要】
、抹額、襪帶。 大駕鹵簿內(nèi)巾服之制:太常羽葆 、小橫吹服青苣文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青繡苣文袍

青繡苣文袍
鹵簿中道第二引執(zhí)大橫吹服:執(zhí)羽葆 人青繡苣文

。 抹額、生色袍、襪帶、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黃雷花袍

黃雷花袍
大駕鹵簿內(nèi)巾服之制:太常大 、長鳴、小 、中鳴服黃(雷)[雪]、抹額、襪帶。 花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黃繡雪花袍

黃繡雪花袍
【宋會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儀)[議]。 禮局上王公鹵簿之制:大 、長鳴、小 、中鳴服黃繡雪花袍、抹額、襪帶、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緋繡寶相花袍

緋繡寶相花袍
【宋會要】
、白襪帶。 大駕鹵簿六引中道執(zhí)鐃、簫、笳、笛、觱篥人并巾幘、緋繡寶相花袍、大口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緋絁繡寶相花袍

緋絁繡寶相花袍
【宋會要】
、革帶。 大駕外仗執(zhí)人并錦帽、緋絁寶相袍、大口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青絁繡寶相花袍

青絁繡寶相花袍
【宋會要】
、革帶。 大駕外仗執(zhí)弩、弓矢人并錦帽、青絁繡寶相花袍、大口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青繡寶相花袍

青繡寶相花袍
【宋會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儀)[議]。 禮局上大慶殿大朝會儀衛(wèi):執(zhí)弩五人為一列,弓矢十人為二重,二十人為四重,服錦帽、青繡寶相花袍、革帶、大口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紫繡寶相花袍

紫繡寶相花袍
大駕鹵簿六引中道:次大晟府前部 吹,管轄指揮使平巾幘、紫繡寶相花袍、錦螣蛇、白襪帶。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皁衣白袍

皁衣白袍
【宋會要】

公服。太宗太平興國七年正月九日,翰林學士承旨李昉言:「準詔定車服制度。禮部式: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流外官及庶人并衣黃。參詳除服青服黃久已寢廢,自今流外官及貢舉人、庶人(詳)[許]通服皁衣白袍?!箯闹?br />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賜進士袍

賜進士袍
【宋會要】
干道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詔特賜同進士出身魏掞之補左迪功郎、太學錄,仍令有司給賜袍笏。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釋褐賜袍

釋褐賜袍
【宋會要】
干道四年正月十一日,詔太學上舍生黃綸釋褐,特與補左承務(wù)郎,依唱名例給賜袍笏,于國子監(jiān)敦化堂祗受。」自后釋褐并如之。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戎服大袍

戎服大袍
【宋會要】

、革帶。六引內(nèi)巾服之制:駕士服錦帽、繡戎服大袍、銀帶。 、革帶。大駕外仗,次前步馬隊。隊內(nèi)都尉并錦帽、緋絁繡戎服大袍、窄 大駕鹵簿六引中道:第二引開封牧,中道執(zhí)弓矢、人并錦帽、絁繡寶相花戎服大袍、窄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戎服大袍

戎服大袍
【宋會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議禮局上皇太子鹵簿之制。次正道龍旗六,各執(zhí)旗一名,前二人引,后二人護,并戎服大袍,佩橫刀、弓矢。夾道單副竿二此句疑有誤。,分左右,執(zhí)各一名,騎,佩、服同執(zhí)旗人。(決)[次]左右?guī)疥犑?,每隊各果毅都尉一名領(lǐng),并戎服大袍。次馬隊,左右?guī)魇?,帥兵官以下三十一人,旗一,?zhí)旗一名,引二人,夾二人,(報)[執(zhí)]十六人,弓矢七人,弩三人,并戎服大袍,佩橫刀。執(zhí)旗并引夾人加佩弓矢。前第一隊,左右清道率府果毅都尉各一員領(lǐng);第二隊、第三隊、第四隊,左右司御率府果毅都尉各一員領(lǐng);第五隊、第六隊、第七隊,左右衛(wèi)率府果毅都尉各一員領(lǐng);第八隊、第九隊、第十隊,左右司御率府果毅都尉各一員領(lǐng);并戎服大袍。
親王鹵簿:第三行廂執(zhí)戎服大袍。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緋銷金袍

緋銷金袍
【宋會要】
宮中導從:捧龍腦合二人,衣緋銷金袍,并高腳幞頭。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五 諸色袍 帶制

帶制
【宋會要】
凡新除恩慶,宰臣、樞密使、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同知樞密院、簽書、同簽書樞密院事賜金笏頭二十五兩帶,副以魚袋。武臣御花仙帶,無魚袋。使相、節(jié)度使、宮觀使、觀文殿大學士曾任宰相者即賜金笏頭二十五兩帶,副以魚袋,余只賜御仙花帶,無魚袋。三司使、權(quán)及權(quán)使公事同。觀文殿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資政殿、端明殿、翰林侍讀、侍講、龍圖、天章、寶文閣、樞密直學士、御史中丞兼守并同。并賜金御仙花二十兩帶。知制誥賜牯犀帶,副以金魚。凡出使,見任中書、樞密使、曾任宰相并使相、節(jié)度使賜金御仙花二十五兩束帶。宣徽使曾任中書、樞密院、充諸路都總管、安撫使賜金御仙花二十兩束帶。正任防御使至刺史、內(nèi)客省使至合門使、延福宮使至昭宣使充諸路路分、一州總管、鈐轄、沿邊知州軍、安撫賜金御仙花二十兩束帶。諸司使充者十五兩??褪?、引進、合門副使、諸司副使、內(nèi)侍省內(nèi)侍押班充諸路、沿邊路分鈐轄賜金御仙花十五兩束帶。文臣換武臣并賜涂金銀寶瓶十五兩帶。御前軍班換前班,并賜涂金銀帶。諸司使寶缾二十兩,副使至崇班寶缾十五兩。供奉官至殿直荔枝十兩。奉職、借職雙鹿八兩。堂后官新除賜涂金銀寶缾十五兩帶。伎術(shù)官雖服紫綠,皆給銀帶。駙馬都尉初選尚賜白玉帶。

宗室許通服工夫金帶工夫:疑誤。、雕玉、白玉、通犀、牯犀等帶。
高宗紹興三年正月六日,詔:「自今年二月一日,侍從官依舊系金帶。如制造不前,許權(quán)于左藏庫關(guān)借,候制造了日回納?!?
二十八日,詔:「管軍百僚并帶御器械官朝謝日、武臣授差遣朝辭日,依格該賜金帶,并許系。并宗室外正任依舊許系金帶。已賜花犀帶及見系花犀帶臣僚,除宗室依條外,余不許服?!?
二月十三日,詔:「神武右軍統(tǒng)制官楊沂中為收李成有功,曾經(jīng)賜金帶,特令許系赴朝參。」其后提舉宿衛(wèi)親軍張宗彥詔特如沂中。
五月十六日,詔:「應(yīng)殿庭供職橫行依舊許系金帶赴朝參?!?
十八日,詔:「合門官依舊許系金帶赴朝,內(nèi)闕者令于左藏庫權(quán)借?!?
六年八月十四日,三省行省司言:「宰執(zhí)秦檜昨系資政殿大學士,今來除觀文殿學士,到闕朝見,合門稱不合系笏頭球文帶?!乖t許服系舊賜帶。宰執(zhí)因降黜不帶職,并同庶官,復(fù)職者恩數(shù)并合依舊。以合門誤認法意,有司申明,故降是命。
九年四月七日,詔:「太常寺應(yīng)奉兼祇應(yīng)使臣,自今可特依閤門兼祇應(yīng)例,服繫紅 帶。」
紹興三十(一)[二]年六月十九日,
孝宗已即位,未改元。詔:「鄂州駐札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郭振并給賜金帶?!?
九月十七日,詔:「差帶御器械梁珂前去賜吳璘玉帶,并傳宣撫問喝賜立功將士。其合用錢物,令四川總領(lǐng)所應(yīng)副。候見數(shù)具申尚書省,取旨撥還。」
孝宗隆興元年八月十七日,池州

駐札御前諸軍統(tǒng)制邵宏淵入見,服(再)[在]軍中日上遣人所賜帶。合門奏宏淵官不該賜,既經(jīng)特賜,合門初無承受(開)[關(guān)]報。于是宏淵始申詔會此句疑有誤。。十月十四日詔步軍司后軍權(quán)統(tǒng)領(lǐng)王世祖乞依關(guān)德等例賜金帶指揮更不施行,令淮東總領(lǐng)所寄(敦)[收]。以中書舍人胡銓奏:「世祖援關(guān)德等例,給賜金帶。照得關(guān)德等三人系一時恩給賜,今世祖所乞依逐人例,顯是(澆)[僥]濫。若例與給賜,切慮自余五十余人攀援浸多,僥求不已,難以止絕?!构视惺敲?。
干道元年八月二十一日,詔:「皇太子系通犀玉帶,不佩魚。」先是,有旨皇太子合系帶,令禮部太常寺日下論矜矜:疑誤。。續(xù)檢照典禮,皇太子合系通犀玉帶。其典故所載通犀金玉帶即無制度及佩魚之文,故有是命。
九月二十三日,詔:「今後除環(huán)衛(wèi)官,如係小臣帶左右郎將,許繫紅 帶趁赴朝參?!?
二年四月十九日,詔:「寧武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尤)[充]萬壽觀使吳蓋乞賜玉帶,可依例系赴朝參等?!?
五月七日,詔:「合門簿書王正臣、鄭立之為久在殿陛,應(yīng)奉有勞,逐人見關(guān)借到左藏庫金帶并與(賜)[給]賜,令系赴朝參?!?
三年二月二十一日,權(quán)工部侍郎姜詵狀:「前任漕臣,蒙恩賜金御仙花帶,許令系赴朝參。今假攝之初,難以僭踰。」詔免系赴朝參等,只依本班服帶。
四年十二月十日,詔:「永陽郡王居廣三賜玉帶,許令系赴朝參等?!?
八年八月十九日,詔:「左諫議大夫姚憲元系六曹侍

郎,已賜金帶,可令依舊系赴朝參等。今后準此?!?
九年正月二十五日,詔:「賜三士輵已賜玉帶賜三:疑誤。,許令系赴朝參等?!?
十月十八日,詔:「恩平郡王璩已賜玉帶、金魚,許系赴朝參等。」
十二月五日,詔:「中書舍人,左右諫議大夫,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待制,權(quán)侍郎,許服紅 排方黑犀帶,仍佩魚?!?
【宋會要】
開寶元年二月十九日天頭原批:「此條移前頁高宗紹興三年上?!梗实軙x王及吳越國王錢俶、其子惟浚射苑中,俶進御衣、金器、壽星通犀帶以謝。此條見《桯史》。
淳熙七年三月四日,詔:「新知明州范成大朝見,許服系昨賜笏頭金帶。」以成大曾任參知(知)[政]事,今赴闕奏事,(上)[止]系黑帶,佩金魚,有司取旨,故有是命。
九年九月十七日,詔:「趙伯圭除少保,封郡王,仍賜玉帶。」
十年十月十六日,詔:「權(quán)侍郎以上罷任不帶職名,許服紅 排方黑犀帶?!?
十二年二

月二十三日,詔:「武臣知州軍官未陞朝者,可依文臣守倅借服色例,許權(quán)繫紅 角帶,候回日依舊?!?
十三年二月四日,詔;「新授太傅、保寧軍節(jié)度使致仕、魏國公史浩賜玉帶,令系赴朝參?!?
淳熙十六年七月十一日,詔:「合門宣贊舍人、帶玉器械霍漢臣昨在殿陛應(yīng)奉日久,所有左藏庫元關(guān)借到金帶一條,特令就賜。」紹熙元年正月,合門宣贊舍人張進之;十月,合門宣贊舍人潘師稷;三年六月,合門宣贊舍人、帶玉器械郭抃,并以應(yīng)奉日久,亦有是賜。
十六日,詔成忠郎吳晛特除合門祗候,令祗候庫關(guān)〔借〕金帶一條,許令服系,仍與家便差遣。
紹熙二年正月一日,宰執(zhí)進呈四川制置使京鏜因任。上曰:「且與加寶文合侍制令再任,特賜帶?!?
嘉定二年十一月十一日,樞密院札子:「勘會已降指揮,鎮(zhèn)江軍統(tǒng)制馮榯、盧彥各特賜金腰帶一條,許令服系。所合具申,取自指揮。」詔令左藏封樁庫證應(yīng),取撥給付。
四年三月十五日,樞密院奏:「檢會已降指揮,鎮(zhèn)江都統(tǒng)司統(tǒng)制官盧彥特賜金束帶一條?!乖t令封樁庫于見管金束帶內(nèi)支撥給賜。
七年二月十一日,樞密院奏:「勘會鎮(zhèn)江都統(tǒng)司統(tǒng)制蔣世顯赴都堂稟復(fù)職事訖,詔蔣世顯特改差楚州駐札御前武鋒軍統(tǒng)制,填見闕,特賜金束帶一條,許令服系。仍于封樁庫日下支給盤纏錢二千貫,付蔣世顯起發(fā)歸司,疾速前去本州島管干軍馬。各具知稟申樞密院?!?
十二年正月十二日,樞密院關(guān):「檢會已降指揮節(jié)文,李全特賜金腰帶一條,許令服系?!乖t令封樁庫日下取撥給賜,具知稟申樞密院。
十二月二十六日,詔:「鄭莊孫昨任合門看班祗候,曾于戶部關(guān)借金腰帶一條,可特與就賜,許令服系?!?
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奉直大夫、直寶謨合、主管建康府崇禧觀趙不詔以不行尊年高,中外屢更事任,自為司農(nóng)卿,今已十二年,理宜優(yōu)異,可特換授??弟姵行埂⑻崤e佑神觀,仍奉朝請。賜金帶一條,許令服系。」
輿服 宋會要輯稿 輿服六 寶 尊號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