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六經之首,相傳經歷了伏羲、文王、孔子三個時代,包含象、辭、變、占等內容。歷代的注釋如汗牛充棟,其中曹魏的王弼注解清通簡要,對后來影響很大。王弼不注《系辭傳》以下,東晉韓康伯賡續(xù)之,使成完璧,后世往往將二者合刻。本次點校,以《四部叢刊》影宋本為底本,參校以敦煌寫本、國圖藏撫州公使庫本(簡稱撫州本)、國家圖書館所藏天祿琳瑯舊藏宋本(簡稱天祿琳瑯本)、國家圖書館所藏南宋建陽刻本(簡稱南宋建陽本)、南宋八行注疏本(簡稱南宋八行注疏本)、相臺岳氏荊溪家塾刻本(簡稱岳本)、宋刻《周易要義》、普魯士國家圖書館藏宋嘉定本《周易集解》(簡稱宋本《周易集解》)。還參考了山井鼎《七經孟子考文》、阮元《周易注疏校勘記》(文選樓本)、樓宇烈《王弼集校釋》的校勘記等。由于本叢書為了給讀者一個確定性的讀本,點校者在可以明確判定底本為誤的異文,直接作出改動,再以校記的形式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