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結構如下:開篇為緒論,主要介紹本研究的目的、理論及實踐意義,并對研究步驟與流程做簡要概述。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文獻綜述。第一章主要對國內外近四十年來有關語篇連貫的研究從研究范式與研究方法兩個方面進行綜述,重點對van Dijk的宏觀結構理論和Hoey的詞匯銜接理論進行介紹。前者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為我們進行連貫研究提供了理論框架;后者為本研究提供了連貫研究的操作原則。第二章從作文自動評分、語篇連貫性的測量兩個方面對國內外書面語語篇質量評價文獻進行述評,之后提出本研究對于語篇連貫的認識、所持基本觀點以及評價語篇連貫性采用的方法。第三章與第四章主要報告了本書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三章介紹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準備情況,包括使用的語料,人工評分標準、過程、結果信度以及訓練集與驗證集的形成過程等。第四章提出了本研究要解決的研究問題,并介紹所使用的研究工具、語篇連貫性特征的提取方法及過程、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與研究流程等。其中專門設立一節(jié)內容重點對WordNet語義知識庫進行介紹,內容包括該數(shù)據(jù)庫的設計原理、庫中主要語義關系以及在本研究中的應用方法等。第五章報告了各種變量與語篇連貫性的相關分析過程及結果,之后根據(jù)相關分析結果確定語篇整體連貫性與語篇局部連貫性預測因子。所有預測因子將作為自變量進入多元回歸分析。第六章詳細介紹學習者書面語語篇整體連貫與局部連貫兩個評價模型的構建情況,包括模型的擬合度、方差檢驗與t檢驗結果等。之后從人工評分與機器評分之間的相關性以及二者的絕對一致性和相對一致性兩個方面詳細報告評價模型的驗證過程以及最后的驗證結果。第七章是本書的總結部分,重點總結了本研究的主要發(fā)現(xiàn)及研究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并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之處。之后探討了今后可供拓展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