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緒論
1.1 國內外對宇文所安唐詩英譯的研究現(xiàn)狀和不足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3 研究方法和策略
第二章 宇文所安唐詩英譯的歷史地位和總體特征
2.1 宇文所安與美國唐詩英譯的歷史
2.2 宇文所安唐詩英譯的總體特征
2.3 小結
第三章 宇文所安翻譯詩學的本體論8,
3.1 “詩學”與“翻譯詩學”
3.2 “本體論”概念的厘清
3.3 宇文所安的“顯現(xiàn)”(manifestation)論
3.4 宇文所安對中國古典詩歌本體特征的論述
3.5 宇文所安的真理觀及其在翻譯中的體現(xiàn)
3.6 宇文所安的符號學真理觀與結構翻譯法
3.7 宇文所安的表現(xiàn)真理觀與情緒翻譯法
3.8 宇文所安的模仿真理觀與模仿翻譯法
3.9 宇文所安的本體真理觀與詩境翻譯法
3.10 宇文所安的現(xiàn)象學真理觀與“象”譯法
3.11 宇文所安的解構反真理觀與他的解構主義影響下的翻譯觀
3.12 小結
第四章 宇文所安翻譯詩學的認識論
4.1 對宇文所安翻譯詩學進行認識論探討的重要意義
4.2 宇文所安翻譯詩學對中國古典詩歌客體性特征的描述
4.3 宇文所安對自己主體特征的認識
4.4 宇文所安的“追憶”的詩思方式和經傳解讀模式
4.5 “類”的詩思方式和心理解讀模式
4.6 小結
第五章 宇文所安翻譯詩學中的語言論
5.1 中西語言論的主要差異與宇文所安對漢語總體語言形態(tài)的理解
5.2 宇文所安翻譯詩學對中國古典詩歌詩意傳達方式的認識
5.3 “唱和”——宇文所安對孔子的精神追隨
5.4 “唱和”——宇文所安唐詩翻譯的總體修辭策略
5.5 字詞層面的“和”譯
5.6 句式層面的“和”譯
5.7 篇章層面的“和”譯
5.8 在中國傳統(tǒng)譯論語境中對“唱和”的觀照
5.9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6.1 本書對問題的系統(tǒng)梳理和相應的結論
6.2 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6.3 研究的局限和有待拓展之處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