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技術(shù)恐懼:溯源、演變與價…
02易與春秋:宋明儒學的全體…
03道教宮觀管理與團體建設
04神話學文庫·神話意象…
05韓國禪教史
06中國神話母題索引(精裝版…
07基督教思想史十三講
08英吉利教會史(120年珍藏…
09論隱秘的上帝(120年珍藏…
10神話—原型批評(增訂版 …
吳信如
佛教戒、定、慧三學,乃學佛者所必修,三學中以戒為首,由戒生定,由定證慧,…
可購
梁靜
這是弘一法師李叔同親筆記下的經(jīng)典格言別錄。全書共分七部分,包括學問類、存…
陳堅
學界對智(豈頁)及其創(chuàng)立的天臺宗的研究已很多,《法華玄義》和《法華文句》…
《中國名寺高僧》編委會 編
在人類歷史活動的進程中,每一個時期、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能動而獨到的創(chuàng)造?!?/p>
(德)萊布尼茨 著;朱雁冰 譯
在一切時代,人們看到許許多多人將奉神祇(devotion)理解為種種禮儀形式,而…
泓逸
本書精選了最經(jīng)典的佛理智慧故事。每一個故事就是一絲頓悟的清涼,每一個故事…
海濤 記譜整理
佛教,博大精深。佛教音樂,源遠流長,惠達四海,聲揚天外。即便在科學技術(shù)高…
金躍軍 著
品讀影響你人生成功的101篇圣經(jīng)故事,聆聽啟迪你為人處世的101個智慧悟語,遁…
許志偉 主編
《基督教思想評論》為維真學院中國研究部主持、編輯的學術(shù)叢刊,旨在推動海內(nèi)…
劉長林
《中國象科學觀:易道與兵、醫(yī)(套裝上下冊)》提出,文化和科學形態(tài)之深刻的…
董叢林 著
“龍”,中國及其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上帝”,基督教認定的宇宙唯一真神。“上…
祖行 編著
你知道《易經(jīng)》八八六十四卦的演變過程,和它所蘊藏的深刻內(nèi)涵嗎?你是否也曾…
吳云貴、周爕藩
在當今世界,伊斯蘭教與國際熱點問題愈益引起人們廣泛的興趣,而相關著作數(shù)量…
釋道堅 校注
《破山海明禪師語錄(上下)》點校,以破山海明禪師住持的重慶梁平縣雙掛堂禪…
麻天祥
一般說來,宋代以降,中國佛教基本是走向衰落了,但是它在社會生活和思想文化…
林松 著
本書全面、系統(tǒng)、客觀地介紹了《古蘭經(jīng)》在中國傳播、發(fā)展、翻譯、研究的概況…
東籬子 解譯
禪離你很近。一般人所體會的禪往往停留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
洪修平
《中國禪學思想史》是國內(nèi)學者撰寫的第一部中國禪學思想通史。它在佛教中國化…
(法)讓-皮埃爾·維爾南 著;黃艷紅
這部文集花了大量篇幅考察心理學概念。由于希臘學學者和心理學家之間缺少聯(lián)系…
(美)斯蒂爾 著,江登興 編,周司德 譯
喬治·慕勒(1805—1898)是世界著名的牧師和慈善家,被稱為信心偉人。他…
(美)馬克斯威爾(Maxwell,A.) 著,楊佑…
圣經(jīng)故事一般人都知道一點,但真要說出個所以然來,又不是那么簡單,而西方文…
明生 主編
本書共收到論文70余篇,根據(jù)內(nèi)容,分為四組:一、禪宗與社會。此組論文著重論…
起國慶 著
《中國原始宗教文化圖文叢書》,力求展示我國多民族原始宗教文化的亮點,本書…
多吉桑布
近年來隨著藏文化的持續(xù)升溫,特別是青藏鐵路的全面開通,從內(nèi)地去西藏的朝圣…
蔣光宇
《讀者》雜志百名簽約作家、作者之一。其作品被《讀者》《青年文摘》《人民文…
(清)大汕和尚 著,萬毅 等點校
《離六堂集》、《雄六堂二集》、《潮行近草》、《離六堂近稿》和《海外紀事》…
易吾
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對中國傳統(tǒng)的文學、藝術(shù)、哲學、建筑、雕刻等產(chǎn)生了十分…
游斌 著
本書將運用多層次的圣經(jīng)評斷學方法,如歷史評斷學、文學評斷學、形式評斷學、…
高路 著
道家思想最大的特點就是以自然和生命為本位,這與儒家思想以社會和道德為本位…
貢欽·奪布巴喜熱堅贊 著
暫缺簡介...
董建中 著
雄奇的蒼山、碧藍如玉的洱海、綠樹叢中彩蝶曼舞的蝴蝶泉……這如詩如畫的自然…
楊學政,蕭霽虹 著
一誠法師 著
渚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法供養(yǎng)中,如法修行是為第一。經(jīng)言:菩薩戒弟子,應當剝…
素慧 主編
石經(jīng)寺始于東漢末年(公元220年前后),系三國時蜀漢大將趙云(子龍)之家廟…
張秉民 編著
《簡明伊斯蘭哲學史》通貫古今,內(nèi)容完整。以時間為線索,上溯伊斯蘭哲學產(chǎn)生…
中國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xié)…
本書內(nèi)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部分:初期對華傳教運動歷史事件必須根據(jù)事實,聯(lián)系…
(比利時)高華士
本書是比利時著名漢學家高華士(Noel Golvers)博士研究天主教傳華史的一部力…
人是有意識有思想的存在物——這是人類萬物的一個根本區(qū)別。追求和保持思想潔…
蔣維喬 撰
本書為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蔣維喬居士在日本學者境野哲先生…
剛曉 著
從1896年窺基《因明大疏》回歸中土之后,因明在近代復蘇。在1919年至1949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