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國學著作南懷瑾選集(第六卷)

南懷瑾選集(第六卷)

南懷瑾選集(第六卷)

定 價:¥40.00

作 者: 南懷瑾著述
出版社: 復(fù)旦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史哲

ISBN: 9787309037036 出版時間: 2003-12-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63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南懷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內(nèi)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1918年生于浙江溫州樂清縣的一戶書香門第之家,現(xiàn)年85歲。他幼蒙庭訓,少習諸子百家之學??谷諔?zhàn)爭爆發(fā)以后,時值青年的南懷瑾投筆從戎,躍馬于西南邊陲。爾后返蜀,執(zhí)教于當時的中央軍校、金陵大學。他資稟超脫,不為物羈,每逢假日閑暇,輒以芒鞋竹杖,遍歷名山大川,訪求高僧奇士。曾隱遁于峨眉山大坪寺,閉關(guān)三年,通讀卷帙浩瀚的《大藏經(jīng)》。旋走康藏,參訪密宗大德,對藏傳佛教的各派學說均有精深的研究。離藏以后,轉(zhuǎn)赴昆明,初講學于云南大學,后任教于四川大學。抗戰(zhàn)勝利后,回到家鄉(xiāng)。不久歸隱于杭州天竺山、江西廬山,潛心治學。去臺灣以后,先后受聘于文化大學、輔仁大學,以及其他大學、研究所,傳學于日本、美國和中美洲諸國。近年遷居香港,為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南懷瑾先生熟習經(jīng)史子集,貫通東西文化,學識淵博,著作等身。特別是他用“經(jīng)史合參”的方法,講解儒釋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蘊意深邃,生動幽默,在普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峽兩岸各層次讀者的喜愛。復(fù)旦大學出版社為國內(nèi)最早出版南懷瑾著述的出版社,也是出版南懷瑾著述數(shù)量最多、品種最為齊全的一家出版單位。所出的南懷瑾著述總計有二十四種,基本上都是他的代表作。茲經(jīng)作者和原出版單位授權(quán),將南懷瑾先生的這些著述匯編成十卷,精裝印行,以滿足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的需要。各卷收錄情況如下:第一卷:《論語別裁》第二卷:《老子他說》、《孟子旁通》第三卷:《易經(jīng)雜說》、《易經(jīng)系傳別講》第四卷:《禪宗與道家》、《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第五卷:《禪海蠡測》、《禪話》、《中國佛教發(fā)展史略》、《中國道教發(fā)展史略》第六卷:《歷史的經(jīng)驗》、《亦新亦舊的一代》、《中國文化泛言》第七卷:《如何修證佛法》、《藥師經(jīng)的濟世觀》、《學佛者的基本信念》第八卷:《金剛經(jīng)說什么》、《楞嚴大義今釋》第九卷:《圓覺經(jīng)略說》、《定慧初修》、《楞伽大義今釋》第十卷:《原本大學微言》。謀略,中國古代文化又稱為縱橫之術(shù)、長短之術(shù)、勾距之術(shù)。用現(xiàn)代話講,就是領(lǐng)導(dǎo)的哲學與藝術(shù)。為總結(jié)歷史的經(jīng)驗,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曾就中國古代謀略做過系統(tǒng)講析,其講記以《歷史的經(jīng)驗》為名,由臺灣老古文化事業(yè)公司于1985\1986年分兩冊出版。第一冊擷取趙蕤《長短經(jīng)》、劉向《戰(zhàn)國策》、桓范《世要論》精華,參以...[更多內(nèi)容]

作者簡介

  南懷瑾,華夏智業(yè)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南懷瑾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溫州樂清。自幼接受傳統(tǒng)私塾的嚴格教育,及至少年時期,已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shù)、劍道等各種功夫。同時苦心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歷法諸學,并深得其精要。 青年時代,正值抗戰(zhàn)軍興。南懷瑾先生毅然辭親遠游,曾任教于中央軍校,又入華西壩金陵大學,研究社會福利學,以其服務(wù)社會大眾。其時,每逢假日閑暇,胤以芒鞋竹杖,遍歷名山大川,尋訪高僧奇士。復(fù)于青城山靈嚴寺,有緣結(jié)識名重一時的川北禪宗大師袁煥仙先生,遂拜門墻,竟毅然辭去中央軍校教官之職,追隨袁先生左右,潛心研修佛學。1943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閉關(guān)修持,閉關(guān)三年間,遍閱《大藏經(jīng)》萬萬卷,印證個人修持所得,遂至終身受益無窮。1945年,遠走康藏,參訪密宗各派,得到貢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zhèn)?,佛法修持更為精湛,得到白教、黃教、紅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證,被承認為密宗上師。

圖書目錄


·歷史的經(jīng)驗·
出版說明
校訂版說明
前言
   
上 編
   話題
   神謀鬼謀
   春秋多權(quán)謀
   正反相生(《長短經(jīng)》——反經(jīng))
   古今無定法
   仁愛的流弊
   仗義的流弊
   信陵君的故事
   講禮的流弊
   郭嘉論袁紹與曹操
   樂樂的流弊
   名器的流弊
   重法制的流弊
   刑賞的流弊
   學識的流弊
   盜竊死人以自豪
   福利社會的事
   孟子講故事
   楚靈王的故事
   尚賢的流弊
   姜太公論派系問題
   不能善用所長的五反
   姜太公論三明
   專權(quán)與嫉妒
   文武兼資論
   人與牛的故事
   匡衡論政風
   更上一層樓的道理
   京房的故事
   莊子的著作權(quán)被盜
   田成子竊齊的故事
   晏子論權(quán)
   圣盜同源
   蘇秦的歷史時代
   遠見抵不住現(xiàn)實的短視
   蘇秦受到反教育
   藥不對癥的言論
   人情千古重多金
   雛燕初飛
   反復(fù)波瀾的人世
   人才與時代歷史
   牽涉到商鞅
   外才與內(nèi)用
   張儀的故事
   刺激的教育
   山梁雌雉時哉!時哉!
   引用歷史的經(jīng)驗
   長短縱橫
   人臣之道
   六種正臣的典范
   恕臣之道
   反派臣道的型態(tài)
   防邪之道
   忠奸之辨
   
下 編
前記
素書六章
   原始章第一
   求人之志章第二
   正道章第三
   本德宗道章第四
   遵義章第五
   安禮章第六
太公兵法
   上卷
   中卷
   下卷
陰符經(jīng)(〔漢〕張良等注)
   上篇
   中篇
   下篇
附錄一
   張良傳
附錄二
   《素書》原序
附錄三
   太公《陰符經(jīng)》述要
   
·亦新亦舊的一代·
出版說明
三版獻言
前言
一、 變遷的時代與不滿的心理
   不滿現(xiàn)實的歷史心理
   時代演變中的思想與感情
   尚未成熟的歷史與文化
二、 西方文化的影響?yīng)?br />   現(xiàn)實與反現(xiàn)實
   近世西方文化的三股潮流
   二十世紀開始的青年與中國
   五四運動以后的重重難關(guān)
三、 大時代的小故事
   開始沒落的西方文化
   有關(guān)中美文化的不同看法
   美國青年觀念中的現(xiàn)代文明
   美國教授觀念中的中國文化思想
   美國式的自由和民主
四、 美國文化帶來的迷惘
   西風吹醒日本登上列強的席次
   西風吹亂黃華
   第二次大戰(zhàn)中的暴發(fā)戶——美國
   平天下不能寄望于牛仔式的紈
   千金之子與賈母
   美國文化不是人文文化的指標
五、 望子成龍
   反身而誠論遺傳
   望子成龍豈如人意
   什么是家庭教育
   中國文化中家庭教育的論著
六、 孝和愛
   以孝道治天下的家庭教育
   東西文化的“愛”和“孝”
七、 舊八股和新八股 
   秦漢以后讀書與教育之目的 
   漢唐的“選舉”、“考試”制度
   新舊教育亟待修正的八股學風
八、 從處變自強說起
   救亡圖強的思想與歷史
   明清之間的諸大儒
   乾嘉以后與龔定?思想的關(guān)系
   有關(guān)現(xiàn)代的學術(shù)思想
   萬木無聲知雨來的思想界
九、 六十年來教育的變和惑
   由舊式的“家塾”到新式的學校
   家塾教育的回顧
   家塾中的讀書
   寫字的“啟蒙”
   塾師和家塾
十、 七十年前八股文的思想與教育
   由家塾教育的啟蒙到書院
   舊式“八股文”
十一、 新舊教育的變革
   附錄資料
十二、 值得反省的代差與教育
   文化史上的一筆“呆賬”
   先從小學教育的課本說起
   以考試為學問的流弊
   新式與舊制小學的差距
十三、 教育與文化的中空
   再說中小學教育的“代差”
   六十年來演進中的大專教育
   由舊式教育轉(zhuǎn)向新式教育
   新舊讀書方法
   才流都向考中磨
十四、 尊師重道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師道
   現(xiàn)行三級學校的敬師
   誰能遣此的大專學風
   家庭與社會的尊師
   師道的自尊
十五、 武俠小說與社會心理教育
   中國小說發(fā)展史的思想背景
   武俠在歷史文化中的分量
   俠義小說的興起
   抗戰(zhàn)期間的武俠小說
   近年武俠小說的演變
   閱讀武俠小說的風氣
   武俠小說寫作的泛濫
   武俠與社會教育
十六、 老文學和新文藝
   公文語體化的歷史淵源
   白話文和中國文化的命運
   新文藝運動中白話的古文
   古文的勞苦功高
   更上層樓的負擔
十七、 人性與人欲
   儒家學說中的人性善惡觀
   孟子與告子的論辯
   荀子的性惡說
   揚雄的善惡混雜說
   王陽明的見地
   界說不清的癥結(jié)
   希臘哲學對人性的知見
   西方宗教文化的人性問題
   有人認為欲非惡
   人欲與天理說
   儒道兩家共通的觀念
   大乘佛學的原始人性本凈論
   隋唐以后佛學與儒道的互注
   欲非惡與惡之前驅(qū)
   
·中國文化泛言·
出版說明
前言
儒 家 之 部
   《孔學新語》自序
   《孔學新語》發(fā)凡
   《論語別裁》前言
   《論語別裁》再版記言
   《孟子旁通》前言
   印行《二顧全書》前記
易 經(jīng) 之 部
   《周易今注今譯》敘言
   《周易今注今譯》再校后記
   《易經(jīng)數(shù)理科學新解》序言
   《周易尚氏學》前言
   《讀易諸記》序
   閻著《易經(jīng)的圖與卦》序
   《太乙數(shù)統(tǒng)宗大全》序
   朱文光著《易經(jīng)象數(shù)的理論與應(yīng)用》代序
   附: 邵康節(jié)的歷史哲學
   《未來預(yù)知術(shù)》出書記
    ……
道 家 之 部
經(jīng) 義 之 部
禪 宗 之 部
密 宗 之 部
健 身 之 部
歷 史 之 部
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