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拜黛螺頂

人生必經(jīng)之路 作者:鬼腳七 著


朝拜黛螺頂

佛經(jīng)有云:“爾時,世尊復(fù)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后,于南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國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游行居住,為諸眾生于中說法。”此五頂山,正是五臺山,也是文殊菩薩道場。從北魏開始,歷代皇家多有恩賜,將五臺山作為祈福之所、鎮(zhèn)國道場。清代順治皇帝,二十多歲就在五臺山出家??滴趸实?、乾隆皇帝也多次到訪五臺山。

來五臺山朝拜東臺、南臺、西臺、北臺、中臺臺頂?shù)奈氖馄兴_,叫“大朝臺”。但因天氣原因,很多人都無法做到大朝臺,皇帝也不例外。據(jù)說乾隆皇帝來了四次都沒能完成大朝臺,乾隆惱了,對黛螺頂?shù)那嘣坪蜕姓f:“五年后朕再來時,不登臺頂,便要朝拜五方文殊!”君命如山,青云和尚召集全寺僧眾想辦法。一個因犯戒被罰的小和尚栓柱想出一個辦法,模仿五座臺頂?shù)奈宸轿氖猓纤苡谝坏钤邝炻蓓?。這樣登黛螺頂朝拜,既免了攀登臺頂之苦,又禮拜了五方文殊。五年后乾隆再來五臺山,檢閱了黛螺頂僧眾的創(chuàng)舉,登上黛螺頂,正式將這種儀式命名為“小朝臺”。

我今天計劃去登黛螺頂,三步一拜小朝臺。

黛螺頂在臺懷鎮(zhèn)的一側(cè),早上的陽光來得晚,薄薄的晨霧,像一條條長長的哈達(dá)圍繞在半山腰,山上的寺院,也在晨霧中若隱若現(xiàn)。偶爾,還有悠遠(yuǎn)的鐘聲傳來。

早上九點左右,我穿過臺懷鎮(zhèn),來到大智路下。

聽說臺灣開證法師之前來五臺山小朝臺時摔了一跤,于是發(fā)心捐贈修路,取名為大智路。文殊菩薩代表智慧,大智路有大智文殊之意,路長 508 米,總共 1080 個臺階。

此時時間還早,過來朝臺的人并不多,但做生意的小商小販們早已到位了。有的是在固定攤位擺滿東西,有的則是提著大小口袋,流動兜售一些商品。

有兩個穿著厚厚棉襖的中年男人,其中一人嘴里叼根煙,玩著手機(jī);另一人戴著皮帽子,朝我微笑,露出一口黃牙:“師父,放生嗎?”“皮帽子”指了指身旁說道。那里有四五個籠子,分別裝有鴿子、麻雀,還有兩只狐貍。兩只狐貍相互依偎,無精打采地看著籠子外面,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狐貍放生多少錢?”

“九百?!?/p>

我不忍多看,雙手合十,心中默念“阿彌陀佛”,轉(zhuǎn)身離開。

悲勝師父在前面三步一拜,我就在后面跟著三步一拜。

二十多年前,悲勝師父從長春步行到五臺山,那時他才十二歲,后來就在五臺山長大、出家。悲勝師父體力特好,一會兒就拜到前面去了。

我雙膝跪地,兩手合十,從頭頂?shù)矫娌吭俚叫夭?,然后雙手觸地,翻手向上,磕頭,額頭磕到石板上,起身,向上走三步,繼續(xù)雙膝跪地……

慢慢人多了起來,磕頭朝拜的人也多了,大多是出家人。有位老和尚,身上的海青有些破舊,胡子花白,正一步一步磕長頭;還有位出家人,帶著一把小刷子,邊刷臺階邊磕長頭,身邊還有一個放錢的盒子,偶爾會有人放幾塊錢進(jìn)去。

石階很干凈而且光滑,手掌觸碰時感覺要被凍住,腦袋磕地時,額頭也覺得冰涼,不,感覺比冰更涼。還好,我慢慢就適應(yīng)了,全心叩拜,不去管石階的冰冷,也不去管身邊的行人。

“師父,這個您拿著。”一個帶著東北口音的聲音傳來。一只手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拇指很粗,皮膚有點黑,一張綠色的五十元鈔票握在手上,一半在手心,一半朝向我。

有人給我錢?!

居然有人給我錢了?!

居然有人給我供養(yǎng)了?!

我有些緊張,第一次啊!我不好意思抬頭,也不知應(yīng)該如何處理,只好朝他雙手合十,念了句“阿彌陀佛”,繼續(xù)朝前拜去。

“他為啥不要錢呢?”后面繼續(xù)傳來東北口音。

我繼續(xù)慢慢朝前拜去,但心不靜了。我沒看見他的臉,忘了他穿什么衣服,只記得是東北口音。他應(yīng)該不知道我是剛出家的吧,也應(yīng)該沒看出我內(nèi)心的緊張,東北人真善良。我想。

忽然覺得,這條路上,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菩薩。他們是過來見證我朝拜的?!坝龅降拿恳粋€人都是菩薩……”

當(dāng)頭腦中出現(xiàn)這句話時,有股暖流從內(nèi)心涌出,似乎周圍沒那么冷了,石階也沒那么涼了。

有位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在路邊賣念珠,我側(cè)身朝她雙手合十,低頭念“阿彌陀佛”,老奶奶也朝我合十還禮。我繼續(xù)三步一拜。對面過來幾個年輕人,他們看向我時,我朝他們雙手合十,他們每個人都雙手合十還禮,我繼續(xù)三步一拜……

我忽然有些感動,覺得眼睛也有些濕潤。一切都是那么簡單,那么自然,那么和諧!我繼續(xù)三步一拜,我不再介意遇到迎面而來的人,每走來一個人,我都會朝他合十致意。我沉浸在叩拜之中,居然有種期待,期待這條路不要結(jié)束,就這樣一直拜下去。

仿佛我越期待不要結(jié)束,時間反而過得更快。我發(fā)現(xiàn)很快就到山頂了,看了看表,約兩小時。

我跟悲勝師父說:“等過兩天,我再來拜一次,一步一拜?!?/p>

悲勝師父說:“隨喜贊嘆!”

下午,格桑益西師父安排一個年輕僧人帶我爬上了寺院后面的懸崖,去了觀音洞。

觀音洞在峭壁上,有一面紅墻,外表是藏式裝飾,還掛有經(jīng)幡,遠(yuǎn)遠(yuǎn)看去,一抹藏紅色,甚是好看。一路都修好了臺階,上去倒不難,只是有些累。觀音洞不大,里面放了觀音像,我叩拜后,又繞了三圈。在角落處還有個小水潭,巖壁上有泉水滴下,那個年輕的師父用瓢舀了些許倒進(jìn)我手里。我嘗了一口,口腔中頓時冰涼傳來,還夾著絲絲甜意。倉央嘉措也喝過這里的水吧,我和他喝了同一汪泉水,真好!

晚上,我又打開手機(jī)看網(wǎng)絡(luò)上對自己的評論,仍然是罵聲一片。遇到的每個人都是菩薩。那些鼓勵我的朋友,是菩薩;那些批評我的朋友,不也是菩薩嗎?圣嚴(yán)法師說:菩薩有逆行的法門。凡是打擊你、壓迫你、刺激你、欺負(fù)侮辱你的人,使你爬不起來的人,都可能是逆行的菩薩。

也有些批評比較委婉,其中有個評論是這樣的:七哥,我覺得你不夠虔誠!一開始期望很高,以為這是一個跟自己對話的過程,但現(xiàn)在來看,完全不是這樣。

我回答:你批評得很對。和很多人相比,我不算虔誠的佛教徒。我喜歡佛法,喜歡佛陀的智慧,但我不是最虔誠的佛教徒,至少現(xiàn)在不是。我沒想過要成為最虔誠的佛教徒,沒想過求哪個佛、菩薩保佑我平安發(fā)財、粉絲大漲,我感興趣的是修行,是探尋實相。

我也不想裝成大家期望的那種十分虔誠、十分高深的樣子,更不想裝成自己跟自己心靈對話的樣子,以后或許我能做到,但現(xiàn)在我不想裝成那個樣子。

我能做的就是展現(xiàn)自己真實的樣子。這個樣子或許沒那么吸引人,沒那么有教育意義,沒那么高大上,也不讓人崇拜,但這是我真實的樣子,我接納它。當(dāng)然,你有權(quán)利不接納它。

我根本沒想在別人心里樹立什么高大形象,我不是圣人,不是毅力最堅韌之人,不是道德最高尚之人,不是信仰最純粹之人。我想我能做到的事,很多人都能做到。

我真是這么想的啊,而且發(fā)現(xiàn)當(dāng)承認(rèn)自己不是虔誠的佛教徒后,輕松了很多。我就是我嘛,我覺得真實很重要,做自己,愛生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