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人生是一場搏斗。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是命運的主人。在山窮水盡的絕境里,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再搏一下,一定會迎來溫暖的春天。
頂碗少年
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情,竟會難以忘懷,并且時時縈繞于心。因為,你也許能從中不斷地得到啟示,從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劇場里看雜技表演,節(jié)目很精彩,場內(nèi)座無虛席。坐在前幾排的,全是來自異國的旅游者,優(yōu)美的東方雜技,使他們?nèi)朊粤恕K麄兒椭袊^眾一起,為每一個節(jié)目喝彩鼓掌。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場了。在輕松優(yōu)雅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最后,是一組難度較大的動作——他騎在另一位演員身上,兩個人一會兒站起,一會兒躺下,一會兒用各種姿態(tài)轉(zhuǎn)動著身軀。站在別人晃動著的身體上,很難再保持平衡,他頭頂上的碗,搖晃得厲害起來。在一個大幅度轉(zhuǎn)身的剎那間,那一大摞碗突然從他頭上掉了下來!這意想不到的失誤,使所有的觀眾都驚呆了。有些青年大聲吹起了口哨……
臺上,卻并沒有慌亂。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fēng)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來,掃起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一大摞碗,還是金邊紅花白瓷碗,十二只,一只不少。于是,音樂又響起來,碗又高高地頂?shù)搅松倌觐^上,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少年很沉著,不慌不忙地重復(fù)著剛才的動作,依然是那么輕松優(yōu)美,緊張不安的觀眾終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關(guān)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又是一個接一個艱難的轉(zhuǎn)身,碗,又在他頭頂厲害地搖晃起來。觀眾們屏住氣,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他頭上的碗……眼看身體已經(jīng)轉(zhuǎn)過來了,幾個性急的外國觀眾忍不住拍響了巴掌。那一摞碗?yún)s仿佛故意搗蛋,突然跳起搖擺舞來。少年急忙擺動腦袋保持平衡,可是來不及了。碗,又掉了下來……
場子里一片喧嘩。臺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還是那一位姑娘,走出來掃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觀眾中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jié)目吧!”好多人附和著喊起來。一位矮小結(jié)實的白發(fā)老者從后臺走到燈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臉上微笑著,并無責(zé)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給少年,然后撫摩著少年的肩胛,輕輕搖撼了一下,嘴里低聲說了一句什么。少年鎮(zhèn)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
音樂第三次奏響了!場子里靜得沒有一絲兒聲息。有一些女觀眾,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
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當(dāng)那摞碗又劇烈地晃動起來時,少年輕輕抖了一下腦袋,終于把碗穩(wěn)住了。掌聲,不約而同地從每個座位上爆發(fā)出來,匯成了一片暴風(fēng)雨般的響聲。
在以后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這位頂碗少年,當(dāng)時年齡和我相仿。我想,他現(xiàn)在一定已是一位成熟的雜技藝術(shù)家了。我相信他不會在艱難曲折的人生和藝術(shù)之路上退卻或者頹喪的。他是一個強者。當(dāng)我迷惘、消沉,覺得前途渺茫的時候,那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墜地時的碎裂聲,便會突然在我耳畔響起。
是的,人生是一場搏斗。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是命運的主人。在山窮水盡的絕境里,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再搏一下,一定會迎來溫暖的春天——這就是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不褪色的迷失
日子在一天一天過去。逝去的歲月像從山間流失的溪水,一去不復(fù)返?;剡^頭看一看,常常是云煙迷蒙,往事如同隱匿在雨霧中的樹影,朦朧而又迷離。那么多的經(jīng)歷和故事攪和在一起,使記憶的屏幕變得一片模糊……
還好有一樣?xùn)|西改變了這種狀況。它就像奇妙的魔術(shù),不動聲色地把逝去的歲月悄然拽回到你的眼前,使你情不自禁地感慨:哦,從前,原來是這樣的!
這奇妙的魔術(shù)是什么呢?我的回答也許使你覺得平淡無奇,是攝影。
不過你不妨試一試,翻開你的影集,看看你從前的照片,看會產(chǎn)生什么感覺。如果你自己也是一個攝影愛好者,那么,看看自己從前親手拍攝的各種各樣的照片,又會有什么感想。
我的才八歲的兒子,一次看他剛出生不久的一張洗澡的照片時驚訝地大叫:“什么,我那時那么年輕!連衣服也不穿哪!哎呀,太不好意思啦!”
我一邊為兒子的天真忍俊不禁,一邊也有同感產(chǎn)生。是啊,我們都曾經(jīng)那么年輕,那么天真。那些發(fā)了黃的舊照片,會幫我們找回童年時的種種感覺。
我兒時的照片留下的很少,就那么兩三張。有一張一寸的報名照,是不到三歲時拍的。照片上的我,胖乎乎的臉,傻呵呵的表情,眼睛里流露出驚恐和疑問,還隱隱約約含著幾分悲傷……看這張照片,使我很自然地回憶起兒時的一個故事。那是我最初的記憶之一。
那是我三歲的時候。有一次,跟父親出門,在一條馬路上走失在人群中。開始還不知道什么叫害怕,以為父親會像往常一樣,馬上就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將我抱起來,帶回家中。然而我跌跌撞撞在馬路上亂轉(zhuǎn)了很久,終于發(fā)現(xiàn)父親真的不見了。我驚慌的大叫引起很多行人的注意,數(shù)不清的陌生面孔團團地將我圍住,很多不熟悉的聲音問我很多相同的問題……然而我不愿意回答任何問題,因為我以為是父親故意丟棄了我,我無法理解一向慈眉善目的父親怎么會就這樣把我扔在陌生人中間,自己一走了事。我以為我從此再也見不到自己的父母了,小小的心靈中充滿了恐懼、悲哀和絕望。我一聲不吭,也不流淚。被人抱著在街上轉(zhuǎn)了幾個小時之后,有人把我送到了公安局。一位年輕的女民警態(tài)度和善地安慰我,哄我,給我削蘋果。另一位年輕的男民警在一邊不停地打電話,聽他在電話里說的話,我知道他是在幫我找爸爸。我在女民警的哄勸下吃了一個蘋果,然而心里依然緊張不安。眼看天漸漸地暗下來,還沒有父親和家里的消息。我呆呆地望著窗外,恐懼和驚慌一陣又一陣向我襲來。盡管那位女民警不停地在安慰我“你別急,爸爸就要來了,他已經(jīng)在路上了,過一會兒,你就能看見他了”,但我不相信。我想,父親大概真的不要我了,要不,他怎么天黑了還不來呢?
就在我驚恐難耐的時候,女民警突然對著門口粲然一笑,口中大叫道:“瞧,是誰來了?”我回頭一看,只見父親已經(jīng)站在門口。
我永遠也忘不了父親當(dāng)時的模樣和表情。他那一向很注意修飾的頭發(fā)亂蓬蓬的,臉?biāo)坪跻蚕萘艘蝗?。?dāng)我撲到父親的懷抱里時,噙在眼眶里的淚水一下子奪眶而出,委屈、激動、歡喜和心酸交織在一起,化作了不可抑制的抽泣和眼淚。當(dāng)我抬起頭來看父親的時候,不禁一愣:父親的眼睛里,也噙滿了淚水!在我的心目中,父親是不會哭的,哭是屬于小孩子的專利。父親的淚水使我深深地受到了震動。父親緊緊地抱住我,口中喃喃地、語無倫次地說著:“我在找你,我在找你,我找了你整整一天,找遍了全上海,你不知道,我是多么著急……”
此刻,在父親的懷抱里,我先前曾產(chǎn)生過的懷疑和怨恨頃刻間煙消云散。我盡情地哭著,痛痛快快哭了個夠??尥曛螅也虐l(fā)現(xiàn),那一男一女兩位警察一直在旁邊微笑著注視我們父子倆。這時,我又不好意思地笑了。那個男警察摸著我的腦袋,笑著打趣道:“一歇哭,一歇笑,兩只眼睛開大炮……”這是當(dāng)時的孩子人人都知道的一首兒歌。于是我們四個人一起笑起來……
從公安局出來,父親緊拉著我的手走在燈光燦爛的大街上。他問我:“你想吃什么?我給你買。”我什么也不想吃,只想拉著父親的手在街上默默地走,被父親那雙溫暖的大手緊握著,是多么安全多么好。然而父親還是給我買了一大包好吃的東西,讓我一路走,一路吃。走著,走著,經(jīng)過了一家照相館,看著櫥窗里的照片,我覺得很新鮮。長這么大,我還沒有進照相館拍過照呢。櫥窗里的照片上,男女老少都在對著我開心地微笑。我想,照相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父親見我對照片有興趣,就提議道:“進去,給你照一張相吧!”面對著照相館里刺眼的燈光,我的眼前什么也看不見,父親又消失在幽暗之中,于是我情不自禁又想起了白天迷路后的孤獨和恐懼。攝影師大喊:“笑一笑,笑一笑……”我卻怎么也笑不出來。當(dāng)快門響動的時候,我的臉上依然帶著白天的表情。于是,就有了那張一寸的報名照。在這張小小的照片上,永遠地留下了我三歲時的驚恐、困惑和悲傷。盡管這只是一場虛驚??催@張照片時,我很自然地會想起父親,想起父親為我們的走散和團聚而流下的焦灼、歡欣的淚水。父親在找到我時那一瞬間的表情,是他留在我記憶中的最清晰最深刻的表情。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父親和孩子一樣,也是會流淚的,這是多么溫馨、多么美好的淚水啊……
照片上的我永遠是童稚幼兒,可是歲月卻已經(jīng)無情地染白了我的鬢發(fā)。而我的父親,今年八十三歲,已經(jīng)老態(tài)龍鐘了。從拍這張照片到現(xiàn)在,有四十年了。四十年中,發(fā)生了多少事情,時事沉浮,世態(tài)炎涼,悲歡離合……可四十年前的那一幕,在我的記憶中卻是特別的清晰,特別的親切,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在眼前。歲月的風(fēng)沙無法掩埋兒時的這一段記憶。當(dāng)我拿出照片,看著四十年前我的茫然失措的表情時,不禁啞然失笑。四十年的漫長時光在我凝視照片的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哦,父親,在我的記憶中,你是不會老的。看到這張照片,我就仿佛看見你正在用急匆匆的腳步,滿街滿城地轉(zhuǎn)著找我……而我,什么時候離開過你的視線呢?
前些日子,我,我的妻子,還有我的九歲的兒子,陪著我高齡的父母來到西子湖畔。久居都市,接觸大自然的機會越來越少,我想陪他們在湖光山色中散散心,也想在西湖邊上為他們拍一些照片。在西湖邊散步時,我向父親說起了小時候迷路的事情,父親皺著眉頭想了好久,笑著說:“這么早的事情,你怎么還記得?”我說:“我怎么會忘記呢?永遠也忘不了,你還記得嗎?那時,你還流淚了呢!”
父親凝視著煙雨迷蒙的西湖,久久沒有說話。我發(fā)現(xiàn),他的眼角里閃爍著亮晶晶的淚花……
親婆
人的記憶是一個魔匣,它可以無窮無盡地裝入,卻不會丟失。你不打開這個魔匣,記憶都安安分分地在里面待著,不會來打攪你,也不會溜走。可是,只要你一打開它,往事就會像流水,像風(fēng),像變幻不定的音樂,從里面流出來,涌出來,你無法阻擋它們。
這幾天,我突然想起了我的親婆。親婆,是我父親的母親,也就是祖母。我們家鄉(xiāng)的習(xí)慣,都把祖母叫作親婆。
親婆去世的時候,我剛過十歲。我和她相處,不過幾年,而且是在尚未開蒙的幼年,可是,直到今天,將近四十年過去了,親婆的形象在我的記憶中還是那么清晰。她挪動著一雙小腳,晃動著一頭白發(fā),微笑著向我走過來,一如我童年時。
親婆是個很普通的老人,她的一生中大概沒有任何驚心動魄的事件,我記憶中的故事和場景,也都平平常常,但我卻無法忘記它們。我想,人間的親情,大概就是這樣。
她頭上有只貓
我六歲之前,親婆住在鄉(xiāng)下,在崇明島。我和親婆之間,隔著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我覺得她離我很遠。
五歲那年,我乘船到鄉(xiāng)下去玩。第一次看到親婆時,我嚇了一跳。親婆的頭上,竟然有一只大花貓!那只花貓親昵地蹲在親婆的肩頭,把兩只前爪搭在親婆的頭頂上。那時,我怕貓,尤其是那種有著虎皮斑紋的花貓,它們看上去陰險而兇猛,當(dāng)它們大睜著綠色的眼睛瞪著我看的時候,我覺得它們的腦子里有很多狡猾殘酷的念頭,它們把我當(dāng)作了老鼠,隨時會向我撲過來。趴在親婆頭頂上的就是這樣一只花貓。這只兇猛的花貓竟不怕我的矮小瘦弱的老親婆,這實在使我感到吃驚。親婆看著我,笑著站起來,那只花貓便從她的肩頭跳下來,弓著身沖我怪叫一聲,消失在陰暗的屋角里。
開始時,我覺得親婆不可親近,原因就是那只可怕的花貓。親婆親熱地伸手摸我的臉時,我本能地往后躲。我想,她喜歡和這么嚇人的貓親熱,為什么還要來和我親熱,我甚至覺得她的臉也有點像貓。
親婆問我:“你怕我?”
我點點頭。
親婆覺得很奇怪,又問:“你為什么怕我?”
我回答:“我看見貓爬在你頭上?!?/p>
親婆笑起來,她說:“哦,我的孫子不喜歡貓爬到他親婆的頭上?!?/p>
后來,我發(fā)現(xiàn)那只花貓其實一點也不兇,第二天,它就和我熟悉了,看見我,它不再躲開,還會用它那毛茸茸的身體蹭我的腳。
隨著那只貓在我心目中形象的漸漸改變,親婆也慢慢變得可親起來。
一直使我感到奇怪的是,除了第一次見到親婆,我以后再也沒有見過那只花貓爬到她的頭上。也許,親婆知道我不喜歡看到那貓爬到她頭上后,就再也不許貓在自己身上亂爬了。
她的小腳
親婆年紀(jì)要比我大將近七十歲,她的腳卻比我的還要小,這是多么奇怪的事情。親婆的小腳,就是從前女人的那種“三寸金蓮”。
那時,我在城里也看到過纏過足的老太太,人們把她們稱作“小腳老太婆”。她們走路的樣子很奇怪,尤其是疾步快跑的時候,搖搖擺擺,使人覺得她們隨時會摔倒在地。我一直感到奇怪,老太太們的腳,怎么會這樣小。對于我沒有弄清楚的事情,我喜歡發(fā)問?,F(xiàn)在,有了一個小腳的親婆,我可以問個究竟了?!澳愕哪_怎么這樣???”我問親婆。
親婆正坐著揀菜,我的問題使她有點不知所措。她不愿意解釋,又不想被五歲的孫子問倒,就笑著敷衍說:“鄉(xiāng)下的女人,生下來就是小腳?!?/p>
這樣的回答顯然很荒謬,因為,站在邊上的鄉(xiāng)下女孩,腳就比她的還大。
我不滿意了,大喊起來:“親婆騙人!親婆騙人!”
見我這么喊,親婆急了,她把我按到板凳上,開始告訴我,從前的女人怎樣纏足。她甚至從箱子底下找出了一條長長的纏足布,比畫給我看,當(dāng)年的女人怎樣纏足。
這個話題,對親婆絕不是一個愉快的話題,但是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她不厭其煩地向我講解著。
我問她纏足痛不痛。她皺了皺眉頭,好像被人打了一下。
“痛不痛???”我追著問。
“痛。痛得差點要了我的命?!?/p>
“纏小腳又痛又難看,你為什么不把那布條扔掉呢?”我緊追不舍地問她。
“唉,”親婆嘆了口氣,“那時我還是個小孩,是大人逼著這樣做,沒辦法的。我偷偷把布條解開過,被打了一頓,布條又被綁上去,還綁得更緊,痛得我死去活來。做女人苦哇……”
我后來才知道,親婆小時候是“童養(yǎng)媳”,吃了很多苦。回想我小時候這樣追問親婆,逼著她回憶痛苦的往事,真是有點殘酷。
在藥店門口
我回上海去的前一天,親婆帶我到鎮(zhèn)上去。走過一家中藥店時,她說要進去買一點好吃的給我?guī)Щ厝?。我不喜歡藥店,藥店的壇壇罐罐里,放著曬干的樹葉草根,還有許多奇怪的切成碎片的東西。它們怎么會好吃呢?我覺得親婆是糊弄我,噘著嘴不肯進去。親婆說:“好,你在這里玩,我去一去就來?!?/p>
藥店邊上有一堵斷墻,我躲在墻后面,心里想,你不給我買好吃的,我就讓你找不到我。過了一會兒,只見親婆急急忙忙地從藥店里出來,手里拿著一個紙包。她站在藥店門口,東張西望了一陣,看不到我的影子,便喊了兩聲,我偷偷地笑著,不發(fā)出聲音來。她急了,顛動著一雙小腳,朝相反的方向跑去。眼看她走得很遠了,我才從斷墻后走出來,大聲喊:“親婆,我在這里。”
她轉(zhuǎn)過身來,以極快的步子向我奔過來。走到我身邊時,路上的一塊石頭絆了她一下,她打了個趔趄,差點摔倒。我迎上去一步,扶住了親婆。她一把拽住我的手,氣喘吁吁地說:“你到哪里去了?把我的老命也急出來了。”看到她這么著急,我覺得很好玩。我好好地在這里,她這么急干嗎?
她打開紙包,里面包的不是藥草,而是一種做成小方塊,在火上烤熟的米糕。她塞了一塊在我的嘴里,這米糕又脆又甜,好吃極了。
我這才知道,親婆沒有騙我。我也知道了,世界上原來還有賣這樣美味食品的中藥店。
她到上海來了!
有一天,父親問我:“我要把親婆接到上海來住,你高興不高興?”
“親婆來我們家?”
父親點點頭。
“好啊,親婆來啦!”我高興得跳起來。
親婆來上海,是我家的一件大事。那天下午,陽光燦爛,我和妹妹跟著父親,到碼頭上去接親婆。
親婆從船上走下來的情景,我記得特別清晰。午后的陽光照在親婆的臉上,一頭白發(fā)變得銀光閃閃。她瞇縫著眼睛,滿臉微笑,老遠向我們招手。我的兩個姐姐一左一右扶著她,慢慢地走出碼頭。她嫌姐姐走得太慢,甩開了她們的手,三步并作兩步向我們奔過來……
出碼頭后,父親要了兩輛三輪車,他和兩個姐姐坐一輛在前面引路,我和妹妹跟親婆坐后面一輛。我和妹妹一左一右坐在親婆的兩邊,她伸手攬住我們的肩胛,笑著不斷地說:“好了,好了,我們可以天天在一起了?!蔽液兔妹每吭谒砩?,興奮得不知說什么好。親婆從她的小包裹里拿出兩個紙包,我和妹妹一人一包。隔著紙包,我就聞到了烤米糕的香味。
三輪車經(jīng)過外灘時,她仰頭看著那些高大的建筑,嘴里喃喃地驚嘆:“這么大的石頭房子?!蔽液髞聿胖?,親婆以前從來沒有到過上海。
“親婆,以后我陪你來玩。”我拍著胸脯向親婆許諾。
“我這個小腳老太婆,哪里也去不了。”親婆拍拍我的肩胛,笑著說。
親婆沒有說錯,到上海后,她整天在家里待著,幾乎從不出門。外灘,她就見了這么一次。我的許諾,直到她去世也沒有兌現(xiàn)。
有她的日子
天天有親婆陪伴的日子,是多么美妙的日子。
在我的記憶里,親婆像一尊慈祥的塑像。她坐在廚房里,午后的陽光柔和地照在她瘦削的肩頭上。一只藤編的小匾籃,擱在她的膝蓋上。小匾籃里,放著我們兄弟姐妹的破襪子。親婆一針一線地為我們補著破襪子。那時,沒有尼龍襪,我們穿的是紗襪,穿不了幾天腳趾就會鉆出來。在上海,我們兄弟姐妹一共有六個,我們的襪子每天都會有新的破洞出現(xiàn),于是親婆就有了干不完的活兒。我的每一雙襪子上,都密密麻麻地綴滿了親婆縫的針線。補到后來,襪底層層疊疊,足有十幾層厚,冬天穿在腳上,像一雙暖和的棉襪套。
那時家里有一個燒飯的保姆,可有些事情親婆一定要自己來做。她常常動手做一些家鄉(xiāng)的小菜,我們?nèi)叶枷矚g她做的菜。親婆做菜,用的都是最平常的原料,可經(jīng)她的手烹調(diào),就有了特殊的鮮味。譬如,她常做一種湯,名叫“腌雞豆瓣湯”,味道極其鮮美。所謂“腌雞”,其實就是咸菜。父親最愛吃這種湯,他告訴我,家鄉(xiāng)的人這么評論這湯:“三天不吃腌雞豆瓣湯,腳股郎里酥汪汪?!辈怀赃@湯,腳也會發(fā)軟。親婆做這湯時,總是分派我剝豆殼。我們祖孫兩人一起剝豆殼的時候,也是我纏著親婆講故事的時候。不過,親婆不善講故事。我知道,她年紀(jì)輕的時候,還是清朝,我問她清朝是什么樣子,她只知道皇帝和“長毛”,還知道那時男人梳辮子,女人纏小腳。她的那對小腳就是清朝的遺物。
小時候我也是個淘氣包,天天在外面玩得昏天黑地,回到家里,總是渾身大汗,臟手往臉上一抹,便成了大花臉。從外面回家,要經(jīng)過一段黑洞洞的樓梯,只要我的腳步聲在樓梯上響起,親婆就會走到樓梯口等我,喊我的小名。親婆的聲音,就是家的聲音。從樓下進門,我嚷著口渴,親婆總是在一個粗陶的茶缸里涼好了一缸開水,我可以咕嘟咕嘟連喝好幾碗。我覺得,親婆舀給我的涼開水,比什么都好喝。我在外面玩,親婆從來不干涉我,只是叮囑我不要闖禍。一次,幫我洗衣裳的保姆埋怨我太貪玩,衣服老是會臟。親婆聽見后,便說:“小孩子,應(yīng)該玩,不像我小腳老太婆,沒辦法出門。小時候不玩,長大后就沒有工夫玩了。不過要當(dāng)心,不要闖禍。衣服弄臟,沒關(guān)系?!彼龑ΡD氛f:“你來不及洗,我來洗。”長輩里,只有親婆這么說,她懂得孩子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