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求職路(二)

那年青春時 作者:袁存亮


我的求職路(二)

二〇〇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南京舉行第一次大型招聘會,地點在江蘇展覽館。

三年之后,除多了在更好一點的大學學習和兼職的經(jīng)歷外,我好像沒有收獲什么。而研究生和本科的學歷到底在找工作時有什么不同,我還沒有體會過。

這次招聘會,我儼然把它當成了一塊試金石。

我在宿舍用自己買的惠普打印機打印了十份簡歷,中英文各一頁共二十張紙,沒有制作封面。這與本科畢業(yè)找工作時完全不同。三年前,和很多同學一樣,每一份簡歷資料詳備,加上彩色的封面,厚厚的一沓。

我騎著朋友送我的自行車到了展覽館,里面的人山人海不比我三年前在北京和青島見到的場面好多少。此時,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能找到一份可以用到英語的工作。可是,很多單位看到我的研究生專業(yè)后并沒有多“感冒”,而我的兼職和新疆支教經(jīng)歷也不能給自己增加多少砝碼。

我在人堆中擠著走了幾圈,渾身汗水。十份簡歷,九份投給了大學,一份給了南京的一家公司。

在大學展位前逗留的時候,我都先說明自己本科學習英語,研究生學習歷史,再問自己是否可以應聘。自然,每次說的時候我都是底氣不足,內心自卑。

這次的自卑和三年前的自卑有所不同。那次是覺得自己沒有畢業(yè)于名校,這次是覺得自己的專業(yè)在市場上看來過于冷門。

從地域上來看,九所大學中,我選擇了安徽、湖北、浙江、上海,最后一份投給了深圳。

每次,我都是近乎求著單位把簡歷收下,因為我有我的劣勢: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出身。此刻,我終于意識到,縱使自己有再大的本領,若是沒有人給自己機會,那自己的本領也是永遠不可能展現(xiàn)的。有的人說,只要自己有能力,沒有學位也可以,照樣是人才。其實那只是還沒有經(jīng)歷過現(xiàn)實的考驗,安慰自己罷了。到求職現(xiàn)場的時候,他才會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和單純,意識到現(xiàn)實是多么殘酷。

中午時分,我還沒有吃飯。我已經(jīng)沒了多少力氣,各個展位的招聘人員也在準備吃盒飯了。

我走到了杭電展位前面,重復了一遍自己的情況。

接待我的老頭只回復說:“不好意思?!?/p>

我失望地走開了,不想再接著自找沒趣。

走了不到五米,那個老頭叫住我回到展位前,說是可以收下我的簡歷。他微笑著說可以給我一次機會,給外語系的主任打個電話讓我去面試一下。

我激動萬分,連聲感謝。

幾分鐘后,他說讓我下午兩點去××酒店參加面試。

我出了門,吃了一份鴨血粉絲湯??斓絻牲c的時候,我騎車去了那家酒店。

在我前面參加面試的是南京大學外語系的一個女生,這是我進去的時候外語系主任對我說的。

主任姓李,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女性,慈眉善目。

我坐下,她和我開始用英語交流。她問我的從教情況,我說自己一直有在兼職并且到新疆伊犁師范學院支教過半年。

她說很希望招一個既會英語又有西方文化知識的老師教英語國家概況。他們外語系有外教,但教學質量并不好,學生一直有投訴。畢竟,文化方面的課程并不是一個有著外國皮膚的人就可以教的。

她問我待遇方面有什么要求。

我有點“虛偽”地說,只要適合我,待遇并不是很大的問題。

她說我從煙臺到南京,從南京到新疆,現(xiàn)在又從南京到杭州,一直在動,問以后會不會還“move”。

我的答案是斬釘截鐵的“No”。

聊了十五分鐘左右,她突然問我有沒有隨身帶“paper”。

我說“paper”在電腦里。當時,我以為她問的是畢業(yè)論文。

她說是畢業(yè)生就業(yè)協(xié)議書。

我愣了一下。我們專業(yè)的協(xié)議書沒有發(fā)下來,還在歷史系辦公室系秘書那里。況且,我也沒有想到會在第一次招聘會上的第一次面試中就能敲定工作去向。

她讓我回去拿,說晚上七點之前一定要決定是否簽訂協(xié)議,因為她第二天清早就要離開南京回杭州

走出酒店的時候,我的腳有點軟,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經(jīng)歷。

經(jīng)歷過本科的求職打擊,突然的幸福讓我猝不及防。

我有點懵,不知道該怎么辦。機會突然來了,我反而有點不知所措。

我飛快騎車到歷史系辦公室要了協(xié)議書,問詢行政秘書有沒有聽說過杭電。行政秘書說聽說過,往年有過一個博士簽了。后來,因為校園在大學城,距離杭州市區(qū)太遠,博士放棄了。

我一次次問她杭電的年薪4萬~5萬是否可以接受。

她說還不錯,因為大學一般都是這個水平。

在校門外青島路上的小賣部,我給導師打電話。

導師說簽就簽了吧,畢竟進個外語系也不容易。

我回到宿舍,和舍友說到準備簽約的事情。

他們大吃一驚,說我成了歷史系第一個簽協(xié)議的人。

我拿著協(xié)議到了晚上準備參加聚會的金陵神學院旁邊。圣誕節(jié)快到了,我在那里參加節(jié)目彩排。當然,去參加彩排也是拖延一點簽約時間,因為我不知道這樣快“賣掉”自己到底好不好。

最終,我拿著協(xié)議到了酒店,簽了字,違約金是三千元。

李主任說我可以出去慶祝一下了,因為已經(jīng)落實了工作。

我很感謝她。

我真的成了歷史系第一個找到工作的人。

接下來的幾天里,我陸續(xù)收到了安徽的大學、寧波大學、湖北大學和上海民辦高校杉達學院的面試通知。

我投的唯一一家公司沒有給我任何回復。

幾所學校中,我選擇了去上海杉達學院看看。

此刻,我心里沒有了找工作的壓力,權當去游山玩水。

杉達學院通知說在上海交大門前集合,然后到距離上海五十公里的浙江嘉善校區(qū)參觀。

我提前一天到了上海,到復旦大學見了一下基督教會里認識的朋友黎霞和倪剛。

我給黎霞說我有地方住,其實我還沒有找到住所。走出來的時候,外面一片漆黑。我不知道該到哪里住,此時已經(jīng)是八點多了。

這是我第二次到上海,第一次是在研究生一年級時。當時去了上海交大本部參觀,所以我就又到了交大本部附近,住進了江西上饒駐上海辦事處的招待所。

當時,上海還是蠻冷的。房間很小,而且沒有暖氣,幾十塊一個晚上。

我把鬧鐘調好,和衣而睡,凍得不行。

杉達學院的嘉善校區(qū)還不錯,一片嶄新。在那里,我又參加了面試。

我知道我不會去那里工作,盡管面試人員一直說工作一年就回到位于上海浦東的本部。

從嘉善,我又坐汽車到了杭州,想去看看和我簽協(xié)議的杭電是什么模樣。

學校很新,在下沙大學城,距離市區(qū)確實很遠。

我在外語系樓里走了好幾圈,仿佛已經(jīng)是其中的一員了。

想到我以后能在這里上班,開開心心地教英語,內心還是蠻興奮的。

回到杭州市區(qū),我給李主任打電話說想當面感謝她,問她是否可以見個面。

她答應了。

我買了一大束康乃馨去了她家,沒有拿別的禮物。

她丈夫也在家,是學習設計的。我在那里停留的時間不長。聊天時,她說在東北工作的兒子和我一樣大,說看到我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樣,覺得一個年輕人在外求學求職蠻不容易。

臨出門的時候,她送給我兩包點心。

我坐公交到了火車站,坐火車途徑安徽回到了南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