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在北大洼 作者:楊學東


就因為這塊開荒地,柱子和馬繼承相見的機會多起來,也是因為這塊開荒地,兩人變得生疏了。一晃,再收完這季玉米,在這兒耕種已有五個年頭了。

要說村里的年輕人,現(xiàn)在白送二畝良田讓他種,未必會抬一下眼皮。這塊幾乎被村里人忘掉的鹽堿地,千百年來除了生長黃須菜和幾簇紅柳,別的什么都不生長,更莫談生長莊稼。還是因了這條新挖的引水溝從這兒經(jīng)過,有了溝渠,鹵水就能滲下來,有了河水,抽水機一提,鹽堿地被水漫灌,鹵水受了壓力滲得會更快,這塊鹽堿地保準一年內(nèi)變成沃土,種啥都旺。

這條引水溝就像是一夜間挖好的,大型挖掘機開挖幾百米的溝渠實在太容易。村子近萬畝耕地,這樣的引水溝大大小小有幾十條,有縱有橫,跟主河道相連,讓每一方耕地旱能澆澇能排。那時候趙子義還沒進村委班子,在他一再提議下,村里把這最后一方地也變成了水澆田。

那天柱子是在給玉米間苗的路上臨時改變打算的。他立馬洞察到了這塊鹽堿荒地的前景,跟莊稼打交道的中年人,土地在眼里就是爍爍閃光的金子。他回家拿來鐵锨鎬頭,吭哧吭哧掄起來,把沉睡了千年的土層刨開,再用鐵锨整平。

“柱子哥嗎?這塊荒地昨天我就相好了,你倒跑我前頭來了?!?/p>

柱子抬眼看,是馬繼承,手拿鐵锨鎬頭,臉色陰沉,好像這塊鹽堿荒地該是他的。柱子馬上回他一句:“這溝渠夜里剛挖好的,你昨天怎會相好?”柱子本想朝他開一句玩笑,看馬繼承冷若冰霜,話就變得認真起來。

馬繼承不再說話,脫下上衣掄圓了鎬頭就刨。柱子也不示弱,把鎬頭掄得更歡,兩人心里較起勁,這塊荒地誰刨得多誰占有的就多,很快柱子占了上風。誰知馬繼承在地中間先挖了一條小溝線,把地一分為二,六畝荒堿地,一人三畝。柱子心中不快,嘴上卻沒有說出來,他忽然有個感覺,要是馬繼承開荒在前,他絕不會允許別人開墾。

矛盾就這樣產(chǎn)生了,而且在不斷升級。兩個人整整刨了三天,總算平整完畢,期間相互沒說一句話,連斜對方一眼都沒有。整平后就要翻耕,隨后是抽水壓鹽堿。那天柱子開著拖拉機還沒到地邊就被迫停下來,馬繼承的地不光翻耕了,連水也澆灌了,流得小路上泥濘不堪,鬼知道是水沖開的口子還是故意放開的,柱子只好返回。種地人自有不成文的規(guī)定,兩家挨邊種地,如收割、播種、澆灌都要相互告知,這樣能減少很多麻煩,特別是收割,一起收割面積大,價錢也會便宜。

第二年麥收后兩家都播種了玉米,長勢喜人,忙了半年總算等來了回報。在靠近水溝的地方,兩家只留下了一條很窄的人行道,夠一個人綽綽行走,兩人相向碰面的時候,也都主動側(cè)一下身子,誰也不愿看對方一眼。

玉米收割后就要播種小麥,這一年馬繼承先放下了大片的責任田,早早把這塊開荒地播種上了。柱子收了玉米一直把這兒撂著,等過了年麥子揚花時,全部栽種了大蔥。到了秋后,柱子這下發(fā)了,大蔥價格是往年的幾倍,這三畝大蔥趕上十畝糧田的收入。

再一年,馬繼承也沒有播種小麥,花大價錢購買了優(yōu)質(zhì)蔥苗,在適時的季節(jié)栽種了大蔥。柱子呢?先是播種了一茬早熟綠豆,下一季種上水蘿卜。柱子的步子總能踩到點子上,這年秋天不光蘿卜豐收,價錢也不錯。反觀馬繼承的大蔥,價錢跌到了幾角錢,收回成本都難。

兩人在這塊開荒地上用的工和施的肥遠比責任田里多,且種的莊稼不同樣,你種白菜我種蘿卜,你種玉米我種大豆。兩個人心里都憋著勁,要在這兒論一番高低。較勁兒久了,積怨也就深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