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充滿活力的追夢人——序《追夢的青春最美麗》

閑廬序跋集 作者:熊召政


充滿活力的追夢人

——序《追夢的青春最美麗》

二〇一三年新春伊始,我在《人民日報》發(fā)表過一篇題為《每一個春天都是改革元年》的散文。寫作這篇文章的緣起,乃是想闡述青年與改革的關系。

三十六年前的一九七八年,我還是一個標準的年輕人,那一年歲暮,我在老家的一個小鎮(zhèn)上出差,夜色降臨,我在一條小河邊漫步,突然聽到河邊一棵老楊樹上掛著的喇叭響了起來。仔細一聽,是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即時播出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

我站在老楊樹底下聽完報告,一種莫名的沖動攫住了我的心靈。雖然北風凜冽,我卻感到溫暖的春意。就在那河堤上,我第一次聽到“改革”這個詞匯。當時,我并不理解“改革”這個詞匯所蘊含的偉大意義,但憑直覺,我感到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時代以及我們的生活將要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那時起,鄧小平倡導的改革成為中國的主旋律。每一天,我們都置身在沸騰的生活中。激情與創(chuàng)造、速度與效率;失落與興奮、喧嘩與騷動。萬花筒式的生活,幾乎成了我們生命的常態(tài)。不知不覺,我已不再是青年,但我仍葆有青春;光陰荏苒,我感到往事如煙,但我更覺曙光在前。

二〇〇八年,《楚天都市報》發(fā)起“改革三十年,影響湖北三十人”的海選活動,一輪一輪地投票,沒想到最終我進入了三十人的行列,頒獎典禮上,我不禁生出許多感慨。三十年的漫長歲月,沒想到這么快地度過了。但不管是風霜雨雪還是春花秋月,我們卻是不離不棄,一直走在改革的路上。

去年三月,我作為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在人民大會堂里,親耳聆聽了新當選的國家主席習近平熱情洋溢的致辭。他在講話中多次提到中國夢,一次又一次贏得熱烈的掌聲。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三十五年前,我在故鄉(xiāng)河堤上聽有線廣播的情景。鄧小平與改革,習近平與中國夢,這是新中國史詩中兩個偉大的樂章。一個奏響了國強民富的序曲,一個迸發(fā)出民族復興的強音。

以我的理解,習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既是一代代仁人志士的強國夢,也是執(zhí)政黨自強不息的理想夢;既是各行各業(yè)的精英夢,也是老百姓的安居樂業(yè)夢。這個夢就是民族復興,實現(xiàn)它的途徑就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自那以后,中國夢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關鍵詞。它是共產黨人實現(xiàn)理想的深情表白,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詩意表達。

共青團湖北省委編寫的《追夢的青春最美麗》這部書,便產生于這樣的背景下。毫無疑問,青年永遠是充滿活力的追夢人。調查與分析他們與中國夢的互融性以及關聯(lián)度,了解與探求他們追尋中國夢的動機與情感,實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我相信,年輕人會喜歡這部書。因為年輕人總是好奇的,他們渴望了解世界,更渴望了解自己。惟其了解了自己,他們才有可能去實現(xiàn)中國夢——他們自己的夢。

2014年3月21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