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強強今年八歲了,他和其他孩子一樣好動好玩,其玩心之重,比其他孩子有過之而無不及。強強和孩子們在一起玩得特別認(rèn)真,也特別專心。有時候竟玩得不知歸家,害得母親四處尋找,大聲呼叫,才能把他找著。強強就是一個人獨自玩耍時,也是那么執(zhí)著,那么癡心。他或在菜花叢里捉蜜蜂;或在樹根下挖知了;或蹲在地上幾小時不動,專心致志地觀看螞蟻搬家運物;或是像猴一樣,爬到桑樹上采摘桑果。他的嘴染紫了,手抹黑了,就連圓圓的小臉蛋上,也抓出了一道道紫色的指紋,活像一只老貓一樣,蹲在桑樹上,布防捕捉鳥蟲似的,小心翼翼地東張西望,尋找熟透了的桑果,看了令人捧腹大笑。
強強常常玩得忘了回家吃飯。等到母親千呼萬喚,好不容易把他找回來,逼著他看著他吃完飯,只要母親眼睛一眨,不提防他又一溜煙跑得無影無蹤,出去玩去了。母親再怎么喊叫呼喚,他都不答應(yīng)不理睬,任憑你怎么探訪尋覓,也不見他的蹤影,母親無可奈何,只得由他去瘋?cè)ネ媪恕?/p>
近日來,母親不找強強,也不四處喊叫呼喚強強了,強強反而不出門玩了。人們都覺得很蹊蹺,也感到有點奇怪。其實,強強是沒有心思去玩了。因為母親生病了,他還能離開和他朝夕相處的母親去瘋?cè)ネ鎲??他要陪著母親說說話,不讓母親寂寞孤獨,抑郁苦悶。他要照顧生病的母親。母親要喝水,他去倒了端來給母親喝;母親腰酸腿痛,他就給母親捶腰擂腿。母親看著這么聽話懂事的兒子,打心里高興喜歡。
母親一會兒摸摸兒子的紅撲撲的圓臉蛋;一會兒又緊緊抓住兒子的一雙肉滾滾的小手,倍加疼愛地看著兒子。強強是個多么可親可愛的孩子。誰說這孩子命硬,母子相克呢?這簡直是嚼舌頭根子,胡說八道。誰能保住自己一生一世不生災(zāi)害病呢?
早幾天,村里走了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大爺。母親曾經(jīng)帶著強強在逝去的老大爺?shù)撵`前作了揖,叩了頭,討要了一頂白紗布孝帽。說是戴著孝帽給逝者作揖叩頭,就可以沖喜、消災(zāi)、避禍。這是因為母親聽了巫婆的一番鬼話后,極不放心才這么做的。
那天,母親看見強強在門外玩得憨得滿頭滿臉大汗,就一把拽住他,替他脫了件外套,又替兒子強強擦拭滿頭滿臉的汗水。這時,一個陌生的女人笑嘻嘻地走到母親面前,神秘兮兮地看看強強的臉,又瞅瞅母親的臉,顯出一臉驚異詭秘的神情,陰陽怪氣地說,孩子和母親兩人的眉宇間都透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陰氣和邪氣。母親聽了不以為然地笑笑,沒有作聲。那個女人見母親不相信,先是說你們不要把別人的“好心腸當(dāng)作驢肝肺”,繼而又?jǐn)[出一副十分嚴(yán)肅認(rèn)真的面孔叮囑母親,要母親一定要重視要注意,不能馬虎大意,不能當(dāng)兒戲,否則會后悔莫及的。那個女人為了讓母親堅信無疑,從包里拿出一張黃色草紙和一瓶看似無色的水,說是要測試給母親看。母親想,你這樣就能看出一個人有沒有災(zāi)禍啦?母親倒要看看這個女人玩什么鬼把戲,搞什么鬼名堂?那個女人自我介紹吹噓說,她是一位有名的巫醫(yī),在當(dāng)方已經(jīng)替很多人驅(qū)了邪,消了災(zāi),避了禍。巫醫(yī)要母親看清楚,她手里拿的是一張草紙和一瓶清水。然后她讓母親把兩只手伸出來,將瓶里的水涂在母親的手指上,再將母親的手在草紙上按了一下。巫醫(yī)拿著草紙迎著陽光一照,草紙上立刻顯出十條血紅的指印。巫醫(yī)故意伸了伸舌頭,顯出一臉的驚慌失措的樣子,告訴母親,說什么你們母子將有血光之災(zāi),兇難臨頭了。母親雖是個大家閨秀,可她長期生活在一個窮苦農(nóng)民的家里,已經(jīng)鑄煉成一個典型的農(nóng)家婦女。她哪里能識別巫醫(yī)的魔法騙術(shù)?她眼見這種情況,竟也驚慌懼怕得臉色煞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半會兒說不出話來。等到母親緩過氣來,回過神來,女巫又煞有介事地假惺惺地安慰母親。巫醫(yī)要母親不要著急,不要驚慌,只要破點財就能驅(qū)邪、消災(zāi)、避禍了。母親家里一貧如洗,哪來的財呢?母親心里雖然著急,但她也無可奈何,只得舉目望天,默求上蒼保佑。
這時女巫突然哈氣連天,像大煙鬼一樣,萎靡不振,喉管里發(fā)出“咕咕”的聲響。母親看見女巫臉色蠟黃,眼睛微閉,閃著微弱的像夜晚的鬼火一樣的藍(lán)光,嘴里不斷地哺氣,形骸怪異,神情詭秘,令人惶怵不寧。繼而,女巫又突然從喉管里逼出隱隱約約,含含糊糊,語意不清的話語,說她是某某大山里的大仙菩薩,是奉命來普度眾生的。她要母親破財共香,潛心修煉就能消災(zāi)避禍。女巫的那種怪怪的聲音,那種怪異的形態(tài),那種語意不清的言辭,令人毛骨悚然。母親抖抖顫顫,棲棲惶惶走進臥室。母親想,家里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了,唯一值錢的,就是她做姑娘時戴的銀手鐲。那年婆母死得很慘,她拿了一只兌了些錢,買了一口像樣的棺木收斂安葬了婆母。眼下她毫無辦法,母親為了她對大仙菩薩的篤信虔誠,就毫不遲疑地拿出剩下的這只銀手鐲,恭恭敬敬地交給了那個女巫,說是買些香燭敬奉大仙菩薩,求吁神靈保佑她一家人平安無事。
女巫接了銀手鐲,暗笑著隨母親進了屋。女巫讓母親舀來一碗清水,她從黃色香包里拿出一炷香和一張黃表紙。女巫點燃了香,一只手拿著舉過頭頂,嘴里念念有詞,在堂屋里順轉(zhuǎn)三圈,倒轉(zhuǎn)三圈,然后把燃香靠在門檻上,對著香火作了三個揖,再將手一揮說:“去也!”接著女巫用嘴含了一口清水,將黃色表紙點燃,待到黃表紙燃盡時,立刻把紙灰拋向空中,凝神屏氣,將嘴里的清水噴射出去,一股水霧裹著紙灰飄落下來,又叫了一聲:“去也!”最后,女巫神神秘秘地交代母親,村里老了人,帶著兒子到逝者的靈前叩頭作揖,討頂孝帽戴戴,就可以驅(qū)邪、消災(zāi)、避禍了。
自此以后,母親總是疑疑惑惑。她覺得這事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她已經(jīng)破了財驅(qū)了邪,帶著兒子強強討了孝帽磕了頭,消了災(zāi),避了禍。這樣能不能驅(qū)邪,能不能消災(zāi)、能不能避禍?母親還是將信將疑,心里總感到不踏實。多日下來,她吃不香,睡不好。母親心煩意亂,郁郁不樂,擔(dān)驚受怕,終于體力不支,躺下了病倒了。